搜索
发表于 2018-12-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最近,《疯狂的黄庄》一文刷爆家长圈,北京“黄庄”以雄厚的财富值对辅导班的支持,成为继“毛坦厂”、“衡中”后的新教育地标,以及家长的精神圣地。

一名常年在黄庄教数学竞赛的老师说:“我有时感觉自己和抬高房价的中介没有什么区别,本来有些孩子可以快乐地学习,不用这么拼命,现在却不得不咬牙陪跑。”的确,一个年级有十个人可以提前学,但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在陪跑。问题是,谁是能跑出来的那十个人?谁也不想太早放弃。

这一教育生态正应了卢梭曾提出的“剧场效应”概念: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先站起来的那批人,加课、补习、鸡血,恶性循环。这种目的功利化、手段高压化的教育生态,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深受其害。
01
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愈演愈烈

剧场效应最早是由法国教育家卢梭在提出: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

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剧场效应”正在中国教育泛滥成灾。
01
“剧场效应”:不断延长学习时间

学生应该每天有多长时间的学习时间?国家有规定,生理也有规律。然而,“剧场效应”却一再突破国家规定和学生健康的底线。

以普通人口大省的高中阶段为例,其逻辑演变如下:

第一阶段(坐着看戏):所有学校都按国家规定执行,比如一周上五天课,每天上8节课,没有早晚自习,挺和谐的。

第二阶段(个别人站起来看戏):突然,有个学校改成一周上六天课,每天上10节课,结果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追捧。

第三阶段(所有人站起来看戏):于是,其他学校迫于业绩考评和家长的压力,也被迫跟进。一段时间后,学校都成了六天上课制。于是大家的办学时间达成了新的平衡。

第四阶段(站在椅子上看戏):某些学校索性失去下限,改成两周休息一次,加上早晚自习。更有甚至发展到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休息。于是,其他学校也被迫跟进。如此愈演愈烈,甚至有的学校一个月才休息半天,尽管骇人听闻,但比比皆是。

尽管有部分学校迫于压力,没有完全跟进,但再也没有任何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胆敢回到五天上课制、不上早晚自习的起始状态了。所有学校都退不回去了。

各个学校与原来五天工作制的情况下比较,办学成绩和排序没有本质变化。不同点是:所有学校、学生、教师都更累了,但得到的仍是原来那个排名而已。只是,谁也不敢再回到五天工作制,谁也不敢退回去了。


上海地铁上,抓紧每一分钟做作业的孩子
02
“剧场效应”:愈演愈烈的补课

高中,似乎是政策监管的特区。初中和小学,国家政策还是卡的比较严的,毕竟公然对这么小的孩子下手,还是略感不好意思的。别急!家长会下手的!

另一个替代品上场了:补习班。

第一阶段(没有人上补习班):班里同学们学习成绩有好有差,好在老师和家长们并未特别在意孩子们成绩好坏。回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那时社会上几乎没有补习班这种东西存在。

第二阶段(个别人上补习班):突然,有同学利用周末时间补课或上补习班,短时间内提升了自己的成绩排名,引发了其他家长的效仿。

第三阶段(大部分人上补习班):竞争愈演愈烈,别人上补习班成绩提升了,你不上补习班就相对落后。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上了补习班。结果大家的成绩排序又回到了起始状态。
伴鱼绘本
广告
查看应用

第四阶段(追求名牌补习班和名校老师):上补习班已经不够给力了,需要上名牌补习班,找名校老师补习。某些“名牌补习班”一位难求,招生甚至比公办名校还牛气,放学时常常造成交通拥堵。

奥数也是同样道理:第一阶段:没有人学奥数;第二阶段:少数尖子生学奥数;第三阶段:所有人都学奥数……吊诡的是,如此恶性竞相上补习班学奥数的结果,得到的是和原来一样的排序和升学结果。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了。

如果大家都想通了,都不上补习班,给孩子们减负,给家长们松绑,不好吗?但,谁也回不去了!因为谁也不敢也不愿先停下来!谁先停下来谁吃亏啊。
03
“剧场效应”:疯狂的作业

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危险工种、陪写作业导致家长心肌梗塞、陪孩子写作业加速现代女性衰老……作业,同样,可以在“剧场效应”中找到答案。

第一阶段(作业不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作业的童年时期,那时科目少,作业也少且简单,放学也早。课余男生上树掏鸟窝,女生跳皮筋做手工。

第二阶段(作业变多):某些科目或老师增加了作业,这门科目成绩提升立竿见影,迫于考评压力,其他各科纷纷跟进。

第三阶段(作业变态):只增加作业数量已经过时了,作业的种类和形态也与时俱进——展示作业、探究作业、网络教育作业、全程签字改错、微信打卡、拍照上传……作业已经成了家庭和谐的头等大事。

第四阶段(作业发疯):作业,重在落实,落实,关键在家长。写作业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家长对学校支持力度的最重要维度。监督作业不力的家长被请到学校面谈也屡见不鲜。

悲剧的是,当每个学生和每个学校都多写了这么多作业后,他们成绩排序与作业少时并不会有显著变化。只是,所有的老师、学生、家长都更加疲惫不堪,日益心力交瘁。

多写了这么多作业后,学生们对学习这件事充满了厌恶。尤为要命的是,谁也停不下来了,谁也不敢少布置作业,谁也不敢不布置作业。
04
“剧场效应”:尴尬的优秀教师

前段时间,和一个教初中的老师聊天。她是一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优秀政治教师,教学成绩一贯优秀,课堂有趣有料,深受学生欢迎,也在各类公开课竞赛中名列前茅。然而,这位公认的爱岗敬业的资深优秀教师却尴尬又无奈地成为了学校考评体系中的“后进教师”。

究竟是发生了些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所中学师资不够,学校让一个职员(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学的是体育专业,不是政治专业。)代理几个班的政治课。这位代理老师缺乏政治课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课堂技巧,更没有什么情景化,探究化教学。

上课先用十分钟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剩余三十分钟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背诵。背不熟的同学下课后就到办公室接着背诵,完不成背诵任务的约谈家长。

一学期后,这个老师带的成绩遥遥领先。学校领导对代课的“外行教师”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政治学科其他老师是“假内行”,要向这位代课老师学习提高成绩的“先进经验”。

于是,这个学校的课堂也呈现出类似的“剧场效应”,老师们放下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采取信息技术,不再拓展课外资源,不再讨论展示也无心学习什么课改经验,全部变成了背书+默写的教学方式。课堂生态彻底沦陷。


当所有课堂都沦为了背背背,练练练后,学生的成绩又回到了原来的排序,所有的老师业绩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只是,学生们更累了,更厌学了,因为课堂变得“没意思”了。只是,老师们更傻了,更倦怠了,因为教学变成了体力劳动。

本应该读书、思考、讨论、滋养灵魂,激发思想,孕育智慧的学校正沦为制造背书机器,批量生产文盲,摧毁文化血脉,扼杀创造力的集中营。
05
谁是“剧场效应”的受害者?

“剧场效应”覆盖之下,人人皆是受害者。

孩子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他们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么多补习班,熬这么多夜。他们本来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戏,有郊游,有闲暇,可以发呆,可以跑步,可以读书,可以写诗,可以交友……

可现在他们如此辛苦,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在被如此单调机械枯燥的约束十几年后,他们离开学校时,往往对读书这件事充满了厌倦。

家长们也是受害者。钱包被掏空了,身体被榨干了,亲子关系被破坏了。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大多数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也陆续破灭。为了孩子的未来透支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所谓的分数摧毁了家庭的和谐,结果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高分并不能带来传说中的成功。

当孩子身心破坏,当亲情残破不堪,即使少数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这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呢?

老师们也逃不过。在付出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后,他们终究会发现,自己培养的学生除了获得几个分数,在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几乎毫无建树。

所以究竟是谁制造了“剧场效应”?是学生吗?可是努力学习并不是错啊;是家长吗?可是望子成龙也不算错啊;是教师吗?提升考试分数,就是教师的责任啊;是学校吗?学校在种种压力下,要生存啊。

实际上,秩序的破坏是集体合谋的后果。人人既是秩序失衡的破坏者,又是秩序失衡的受害者。

评价尺度单一,监管缺位,相对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生存的焦虑,以及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共同绑架着家长、孩子和老师们。
06
面对“剧场效应”,家长该怎么办?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一句话,节选其中几句作为今天的收尾送给家长们吧:

凡是恋战于和学校和教育体制互撕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大多是失败者。之所以有这种前所未有的变态怪相,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精神层面的高需求所致。

教育改革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所以,作为家长,我不会把孩子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等不起。

学校教育还有诸多问题,所以,作为家长,我不会把孩子推给学校,因为,我们的孩子伤不起。

作为家长的我,深知游戏规则有问题,我不会妄想改变规则,在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上花过多的精力。

对学生来说,学习、分数固然重要,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霸型的“空心人”,培养高分的“残疾人”,培养高智商的“变态人”,这又有何意义?

别在不可掌控的事情上耗费时光,把精力花在自我学习成长上,你的格局、视野、素养、心性,都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amyice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3 22: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种鸡汤,瞥一眼,倒掉。
发表于 2018-12-3 23: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别管外面了,管好自己就行,
发表于 2018-12-4 07: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虽然看着的确有点意思,但没意义啊,这种形式已经无法改变了
发表于 2018-12-4 07: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个国家民族人人学习有啥不好,为啥拿剧场来比,剧场效应是妨碍别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就算全世界都不学,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习,不学等着被鸡汤忽悠,当韭菜么。
发表于 2018-12-4 08: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国古人3岁就读经书,骆宾王7岁就会做诗,现在的小朋友有几个可以的
发表于 2018-12-4 08: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根本原因是除了学习,普通人没有跨越或者说保住阶层的途径
发表于 2018-12-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我只想说,小孩子家长老师都太累了!!
发表于 2018-12-4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家长的鸡血只决定小孩的下限,小孩的上限是由他(她)自己决定的,人生是马拉松,时间会证明的。
发表于 2018-12-4 09: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只能适应这个社会,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这不仅是当代父母和孩子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再出个“鲁迅”,惊醒世间人!
发表于 2018-12-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反正我是停不下鸡血的脚步的
发表于 2018-12-4 12: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都站起来看了,但是观后感谁写的好呢?是因为站起来就能写好了?看懂了?怎么可能?勤奋是一方面,鸡血又是另一方面,但最后拼的还是智商。看看自己,再看看孩子,真的一切都释然了。
发表于 2018-12-4 13:0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用成绩评比还公平一点。别的评价标准更可怕
发表于 2018-12-5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得利者是谁 大家心知肚明
发表于 2018-12-5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好像大大写过一篇就此事的评论文
发表于 2019-4-28 05: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剧场最后还是比谁长得高……
发表于 2019-4-28 06: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说真希望大家慢下来,估计要被认为是拖后腿的吧
发表于 2019-4-28 07: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真的累,但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咬着牙,继续前进
发表于 2019-4-28 11: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2-23 14:14 , Processed in 0.10984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