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9-2-1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看点    
送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家长,都在担心孩子的中文不如公立学校。
而国际教育独立顾问Sylvia在教授国际学校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英文也不怎么样。

他们缺乏知识体系建构,语法薄弱,学术词汇不足,语感匮乏等问题。

Sylvia认为,国际教育以英文为学术语言,尚存诸多问题,这说明当下的国际课程和国际教育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同时她也剖析了背后的浅层和深层原因。

国际课程的质量是否如此,国际学校是否如此,有无提高之法?

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探讨。






当我有机缘来到教学的第一线,许多做梦都想不到的问题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对在中国开展国际教育的挑战有了穿透性的认知。

我辅导的孩子全部都是国际学校或国际班的学生,以英文为学术语言,校内校外、海内海外上的都是外教课程。他们的英文口语和听力相当不错,泛读能力可圈可点,只是一动笔就有点穿帮。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先列举每个英文系的科班毕业生接触这些孩子后都非常容易观察到的技术问题,再探究背后的浅层和深层原因。



外教留下的漏洞

语法
谁会想到上了6年国际课程的学生动词不会变位呢?许多过去分词认都认不出来,更别说灵活运用。动词是句子的灵魂和引擎,能不能自如地驾驭动词是开法拉利和电瓶车的区别。

不把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第三人称单数;及物和非及物;规则和不规则;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搭配助动词和单独使用;主谓一致配合呼应彻底搞清楚,英语怎么可能学会呢?

我在学习上从不教条。加拿大同学的小孩告诉我,他们在多伦多不学语法,我看了他们的诗歌作文,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完成和进行时态、虚拟语气用得地道娴熟丰富,那不学语法似乎没有关系。而国内长大的小孩,无论在哪个体系读书,能够把动词用得到位的都是凤毛麟角。

我注意到高年级孩子们由于动词变位没有过关,写作时有意无意用最简单的动词和时态,毫无变化;低年级的孩子甚至连区别动词和介词、副词都有困难,深感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役。

从动词给我的冲击下略有恢复,再看到其它的低级语法错误——大小写、单复数、代词的所有格、宾格和反身、逗号的使用等等也就没有那么崩溃了。而如果最简单的语法都不能通过沉浸式的学习和阅读习得,高级的语法就可想而知了。

  • 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抽象和具体,集合名词的单复数;
  • 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介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 介词短语;
  • 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从句;
  • 条件从句;虚拟语态;
  • 插入语……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概念,英文的标点符号更是连母语学生都容易出错。能够靠阅读无师自通的中国学生我还没有见过。我总是跟孩子们说,丘吉尔同学尚且要在哈罗公学攻读三年语法,你们哪有捷径可走?

英语母语国家的教育界一直有语法派和非语法派的分野。去年9月份有个小朋友转学到伦敦Y4(相当于国内三年级),她的老师在期末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请学习使用以副词短语作为句子的开头。”这显然是个语法派的学校。令人十分不解的是,上海的国际学校和国际班都理直气壮、不约而同地不教语法。


词汇和拼写

只要一踏进教室,最明显不过的一个观察就是词汇量和学术能力呈完美正相关的曲线。我以前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深,现在才明白标化考试从选拔优才的角度是多么科学。

虽然作文最能体现学生的整体学术水平,但是阅卷成本高,受批改者主观性干扰,而且题材的偶然性导致学生超水平或低水平发挥,不如标化对词汇量的直接评估准确和经济。的确有学生通过刷题分数虚高,但是被标化淘汰的学生一定不冤枉——没有词汇量一切免谈。标化作为第一道筛选是十分合理的。
词汇量是学生智力、理解力、记忆力、专注力、阅读量以及他从学校和家庭得到的输入和滋养——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反映。

跟同一个老师上同一门课,不同孩子记忆下来的词汇量有差距,这是个体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成长环境造成的差异。英美富裕和贫穷家庭儿童的词汇量落差(vocabulary gap)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研究和数据积累跨越50年。希拉里 克林顿是缩小单词不平等运动的积极活动家之一。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Anne Fernald指出,美国不同收入家庭之间,儿童的词汇量在2岁之前已经十分明显,到5岁差距拉开到2年之长。

芝加哥大学的Dana Suskind博士发起“3000万单词”倡议(30 million Words Initiative)——大量研究发现中产以上家庭孩子听到的单词量比低收入家庭多1500万,比福利家庭高出3000万。苏格兰一项针对14000名学生的调查结论类似:大学学历富裕家庭的孩子到5岁时词汇量领先18个月。(注:词汇量是指孩子听到的总的词汇量)

看起来在英美,大学毕业的中产父母把很多学校老师的活儿都给干了,难怪上海的外教如此无为。如果在英美土生土长的孩子都难逃词汇量弱势,那么国内国际班孩子状况又如何呢?从我个人的课堂实战经验来看,非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无解。

背单词不能止步于将一个英文单词对应一个中文解释。一个动词当然必须背下所有的变位,和它跟副词的固定搭配。作为以英文为学术语言的学生,能够用英文解释生词,并了解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下不同的解读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有志于成为优等生,你还要背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变形和转换。

事实上标化就是在考这些,再加上阅读速度——速度是熟练的副产品。标化真的是很科学,词汇量(包括语境理解)和阅读速度的确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

一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你给他一本字典和足够的时间,他可以借助生活常识连蒙带猜读懂许多文章。美国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 )结交的四川涪陵朋友就靠一本字典花了2年时间读完英文版的《江城》(River Town)。可是大学需要选拔4个小时高质量读完《江城》的孩子。

整个标化产业都在给全日制学校打补丁。标化的出题来源、解题套路和误导选项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考的就是词汇量、语法、语境和速度。如果全日制学校稍微正常一点,这些本来就是12年训练的核心。

语感
这是我最困惑的地方,国际班孩子的语感低于我的预期。我教的孩子大多数从来没跟中国老师学过英语,连文体才艺课都是外教教的,中文课程的比例低到不能再低,为什么英语的语感不行?

我只能猜测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浸泡量还是不够——学习语言需要不同场景下的狂轰滥炸,校园环境太单一。

第二中文太过强势,而中文跟英文是格格不入的,不同于法语和德语母语的孩子,母语对英文有促进作用。

第三孩子们学习英文的年龄太小,不像我们在中学和大学时,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去识别并克服母语的干扰,以思考弥补直觉的不足。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不够,这时候需要死记硬背去抗衡不时冒出来的中文造句范式,而外教显然不具备这种引导能力。

知识体系

我之所以走上讲台,是因为发现二年级就能够背诵大段莎士比亚麦克白(那是美高9年级的学习内容)的女儿,到了六年级动词还用不拎清(想不到呀)。既然要给她打补丁,索性找几个小伙伴一起补。我原以为只需要给他们补上语法的补丁就万事大吉了,外教教不来语法情有可原。

可是教着教着,我发现不仅存在语法的问题,学术词汇量也非常不够,语境理解完全空白,常识通识匮乏,读一篇文章抓住重点和条理的能力也不敢恭维,构成英文基础的各个维度都需要恶补。那每天在学校到底学了啥呢?

学术词汇不够反映出几个问题,无一不影响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精读的质量不高(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精读都是问题)。

不经过严格训练,孩子们读书不可能仔细。如果老师不日复一日地念紧箍咒,他们绝不会查字典,更不会耐心多读几行词条,也不会多花一点时间思考这个单词在语境下对应字典的哪个词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The hunters follow the game. 这句美国一年级的阅读材料,国内五年级的孩子还会把game当游戏理解。看到desert只知道沙漠,看不出在句子中做动词意思完全不同。The host admitted the visitor. 七年级还不知道admitted有把客人让进屋的意思。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查字典、记笔记、思考、举一反三,基本功都非常缺失。

第三、老师没有通过选择阅读书目系统、高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学术词汇量的思路。


虽然我辅导孩子的时间不长,但我对于要把他们带到哪里,心里是有非常清晰的路线图的。进入欧美的大学深造,成为一个思想成熟、有判断力的社会人,需要一套知识体系:希腊罗马、圣经故事、世界历史地理、英美的价值观和治理体系、文学名著,你都需要逐步积累,才能看懂严肃报刊杂志和学术著作。

我十分认同2016年以来SAT的导向,要求高中生大量阅读“联邦党人文集”、Edmund Burke之类有深度的作品。这其实对语境理解和人文历史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辅导国际课程体系中的学生时,实在看不出有人在背后操盘,系统地帮助他们搭建人文知识体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7年级的学生上学期英文课读的是Private Peaceful一战题材的小说。我女儿已经在英国上学了,读的也是这本书——说明上海的英国课程跟英文本土的体系还是同步的。可是当我问他们巴尔干半岛有哪几个国家时,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

实际上之前我曾经给孩子们听过一段The Balkan Mess的音频。既然读一战题材的小说,今年又是一战停火100周年,搞清楚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凡尔赛会议如何重新划分欧洲和近东的版图,以及对之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不是最起码的么?7年级的孩子完全具备理解这个话题的能力。上学到底读啥呢?战争的创伤和残酷吗?人物的悲欢离合吗?能不能加点深度啊。

在国内长大的孩子缺乏在欧美长期生活的常识和通识,因此系统性、针对性的非虚构阅读补充特别重要。欧美有无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文明史和通识类书籍和音像资料,上海学校和机构的做法基本上是同步引进英国美国本土的阅读书目,虽然都是优秀的得奖作品,但在搭建知识体系上仍有所欠缺。
国际课程水准不高的浅层及深层原因

国际课程在国内如雨后春笋的发展是中产阶级波澜壮阔的消费升级。80年代开始出国留学或者在外企工作的人,接触欧美同学同事,对他们的公共演讲能力、组织能力、旺盛的精力、开阔的知识面、抗压的能力、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印象深刻。

不少人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的小学中学大学连鸡肋都谈不上,下一代必须义无反顾地接受国际教育,追求身心更健康的发展,将个人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

国际课程的确立竿见影地解决了这部分家长很多的痛点:

  • 既然在家门口就能以英文为学术语言,那么出国留洋可以推迟;
  • 孩子们没有错过纯正口音的敏感期,口语的流利轻松地解决了;
  • 国际班的孩子普遍比较阳光快乐,不像有些鸡血学校的孩子那样疲惫不堪没精打采;团队意识强,肯合作;
  • 外教尊重孩子,孩子们乐观自信,思维开放。


然而这些锦上添花的加分项弥补不了学术能力薄弱的致命伤。经过前述的分析,学术能力不行的原因也不难总结。

第一,高水准学术一定是竞争的产物。

大伦敦地区中小学的学术水平在英国独占鳌头是竞争的结果。优质学校严重供不应求,家长和孩子不拼命难以进入理想的学校。国内所有传统的精英学校都是独木桥般的激烈竞争。国际课程早年都是随便进的,即使在今天竞争性相对而言也不值一提。而进入国际课程之后,校内的竞争在多数学校几乎完全不存在。

第二,国际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不需要读书改变命运,没有刻苦的动力。

许多家长相当尊重孩子,如果孩子认为课程乏味,大多数家长会认为是老师无能,于是轻易放弃。老师或者为了省事,或者出于商业性的考虑,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不吃一点苦头,学术能力如何建立得起来?

第三,虽然欧美的中上阶层也不需要读书改变命运,但是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土壤的滋养下,发自内心对某些人文艺术学科和科学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有内在的动力投入时间、精力和热情去学习,欧美社会对这些孩子的支持系统非常成熟。在学术上走得最远的往往是这样的孩子,而不是被家长强势高压拼命补习的群体。

国内的孩子缺乏这种天时地利人和构成的生态系统,难以被唤起对英文体系下学科的自发热情,尤其是人文学科——不是没有,而是没有欧美那么常见。

孩子们离开中国系统权威、压力和竞争下的学习,欧美的启发、开放和兴趣引导又没有充分补偿,陷入一个不中不洋的环境。

第四,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国际班基本上没有清晰的愿景、定位、细分市场、差异化、理念、风格和个性。“把最好的给孩子”、“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双母语”、“全人教育”、“国际公民”——这些大而无当的口号没有任何意义。

每个学校都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没有强大的领导力,外教基本没方向。他们对于孩子们低级的语法错误、单薄的词汇量、语境理解力的不足,常识和通识的缺乏,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视而不见。除了一句不管用的“多读书”,我没看到他们还有啥招数。

被寄予厚望的国际课程十几年下来演变得如此拧巴的深层原因,我个人总结两点。

第一,国人对国际课程实际上是叶公好龙的心态。

我以为中国人并不真正仰慕西方文化,也并不认同西方的价值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根深蒂固。孩子说一口牛津音,上个哈耶普,在华尔街或者硅谷拿个高薪令人满足,但大事小事还是请跟同胞站队。

三心二意之下引进的只是半吊子国际课程,形似而神不在。雇几十个老外在漂亮的校园、写字楼充门面,带不来国际教育的精髓——那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生态系统。

第二,优质的教育需要宗教般的热忱、薪火相传的耕耘。

英国不少私校是几代传下来的家族企业,美国的名校背后都有当地名门望族做校董。葬在燕京大学是司徒雷登的毕生心愿。教育需要长线思维,从来没听说靠雇佣军可以基业长青。国内国际学校固然请得到牛津大学毕业的校长。但是请问:“他签了几年的合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2 收起 理由
本草纲目 + 3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2-1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深度好文,一针见血!我家小学中年级,在国际班学习,文中提到的几乎每个问题我也在每天思考。
请教楼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不是建议竟早将小孩送往英美上学。
发表于 2019-2-1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是按欧美精英学校的标准来对比啊,再说了,母语和非母语下潜深度也的确没法比,语言的背后是文化。
发表于 2019-2-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应该是上海国际课程产业的主要问题,教育这个行业关键看人,上海这里以初中,高中的情况看应该是好的学校更好,中档学校稳定,但是可能只是仅仅在学术上,如果以美本前30录取比例来看,不一定乐观,这个也是上海的上限了,平均好,两头低。
发表于 2019-2-13 11: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把中文尽可能学好吧。至于国际什么的,看看热闹。
发表于 2019-2-13 11: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缺的就自己家补 本来教育还是要靠家庭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thyacinth 发表于 2019-2-13 10:44
深度好文,一针见血!我家小学中年级,在国际班学习,文中提到的几乎每个问题我也在每天思考。
请教楼主在 ...

我只是搬运工,没这篇作者思考的深刻
不过呢,我家娃是4年级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双语学校的,
读了快两年,刚转回体制内初中。
我的体会和文章差不多,体制外学校硬件不错,学生日常也开心,睡得香吃得好。
但是学科教育方面抓得很不紧或者说非常松弛。
如果娃上进心很强,愿意课外补课做大量作业的,那还可以。
但如果娃属于自控差容易放飞自我的,就麻烦了。
我家男娃,体制内应试能力还行,而且体制内这一套应试流程,我和老婆都还熟悉都能辅导辅导,
但是体制外是完全抓瞎的,完全帮不上忙。
加上在申请美本上,男娃非常吃亏跟女娃不能比,
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们还是决心回体制内了
发表于 2019-2-13 11: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2016年的所谓国际学校是生源和师资两头都不行,尤其是生源,拔尖的有但太少。
现在已经逐步在改善,再有个5-10年可以赶上去
但是家长要想清楚,国际学校不是体制内普通生源的避风港。
发表于 2019-2-1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键还是要求不够严格。
学生看到宽松环境马上自我放松。
家长以为不需要激烈竞争不加压。
教师怕投诉,也没有长期合同,缺少严格要求的动力。
学校管理方宁愿把功夫下在寻找资源辅助申请的环节,毕竟这里见效最快。
政策上也反复改变口径,整个双语教学体系都缺少长远考虑。
发表于 2019-2-13 11: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罗托鲁瓦 发表于 2019-02-13 11:16
2016年的所谓国际学校是生源和师资两头都不行,尤其是生源,拔尖的有但太少。
现在已经逐步在改善,再有个5-10年可以赶上去
但是家长要想清楚,国际学校不是体制内普通生源的避风港。

2016年之前的所谓国际学校是生源和师资两头都不行,尤其是生源,拔尖的有但太少。
现在已经逐步在改善,再有个5-10年可以赶上去
但是家长要想清楚,国际学校不是体制内普通生源的避风港。
发表于 2019-2-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罗托鲁瓦 发表于 2019-2-13 11:17
2016年之前的所谓国际学校是生源和师资两头都不行,尤其是生源,拔尖的有但太少。
现在已经逐步在改善, ...

生源这几年有明显改善,很多学校入学阶段的竞争比较激烈了。
家长们的意识也有改变。
但是这几年的政策变化却可能把这些积极因素完全抵消。
发表于 2019-2-13 12: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高端的教育都是个性化教育,也拼家长的能力
发表于 2019-2-13 12:2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爱唐诗三百 发表于 2019-02-13 11:03
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把中文尽可能学好吧。至于国际什么的,看看热闹。

看完文章也有这样的想法。体制内的普娃,在比较小的时候,还是先把中文基础打打好。英文跟上大部队就行了。不过英文的听说还是从小抓一抓,毕竟敏感期。
发表于 2019-2-13 12: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12:40 编辑

楼主可能不太了解双语校的做法,除外教一天到晚灌之外,还有中教加wte,到二年级再+剑桥,选课讲的,往上再怎么样现在不太清楚,语法可能比不上国内优秀生,但也不会差的,因为少了那些道德中国梦的东西,虽然语文课节比公办少点,但英数课程的节数比公办多几倍,很鸡血的。重点不是和谁比,而是学生将来的出路,无论什么精髓都好,目标就是能考进国外比较好的大学,这个是很多洋娃都做不到的,天天接受“精髓”教育考不到好的大学也不是家长的目的啊。
发表于 2019-2-13 12: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就是为了骗你钱而已……
发表于 2019-2-13 12: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但是体制内的教育也培养不了这种学术能力啊,哪怕只是中文而非英文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zhang8897 发表于 2019-2-13 10:46
这是按欧美精英学校的标准来对比啊,再说了,母语和非母语下潜深度也的确没法比,语言的背后是文化。

那肯定去对标欧美精英学校啊,
上海这些体制外双语学校,一年学费动辄也要
20万30万的,人家美国顶级私立寄宿高中费用一年也就40万人民币左右,
但人家那师资水准,上海没有哪家双语学校能比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猫毛头团团 发表于 2019-2-13 12:31
就是为了骗你钱而已……

骗钱也不至于。主要是师资差异。
国内这些双语学校,外教水平不可能达到国外私立水准的。
发表于 2019-2-1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2-13 12:29
楼主可能不太了解双语校的做法,除外教一天到晚灌之外,还有中教加wte,到二年级再+剑桥,选课讲的,往上再 ...

这种双语学校出来的学生也就比体制内的学生英语好,但和英美的精英教育比真心无法比,差的不只是一大截(以上判断基于实地调研,美国的私立学校我是亲自去走过一圈的)。
发表于 2019-2-13 15: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athyacinth 发表于 2019-02-13 15:25
这种双语学校出来的学生也就比体制内的学生英语好,但和英美的精英教育比真心无法比,差的不只是一大截(以上判断基于实地调研,美国的私立学校我是亲自去走过一圈的)。

比什么呢?能进top50,top30已经比很多洋娃好了。然后毕业要么留名校拼教授,要么出去找大公司,要么回国,目的不是拼哪里精英点,而是小孩的将来怎么走,再精英也要毕业的,不需要理别人双语校出来怎样,只要看那间学校的top50率就行了,能进top50就有机会接受精英的教育了,否则再精英,进的多数是top200-500的,似乎没什么用。
发表于 2019-2-13 16: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键父母不熟悉体制外的东西,容易被忽悠,而且体制外很多都是靠父母自己主动和老师联络,不像体制内都是老师来找家长。
发表于 2019-2-1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16:58 编辑
酒窝和梨涡 发表于 2019-2-13 16:30
关键父母不熟悉体制外的东西,容易被忽悠,而且体制外很多都是靠父母自己主动和老师联络,不像体制内都是老 ...

你可能不太了解这种学校家长的心态,我不在魔都,小孩班里有一点点鸡血的家长寥寥几个而已,多数不太在乎小孩成绩的,班上三分一的家长有粤港两地牌(不便宜的)+GLS500档次的车,三分一外籍,三分一家长期在外做生意,他们公司也请了一些精英学校毕业的学生,如无意外,这些精英将来还会在他小孩手下打工。家长的圈子大致相近,小孩进去后最大的感受是家长的圈子范围扩大了不少,以前听过名字但不太熟的现在都熟络了,对家长的工作有帮助的,家长绝大多数不是蠢人,学校也办了20多年了,圈子里相互介绍的,有家里三个小孩同校读高中初中小学的......PS:读高中的那个小孩自己作曲写词,会多种乐器(创作需要),组了一支band,校内表演全包,每周去香港什么学校找教授上课,毕业就会去那间学校读音乐创作了,他父母不太在乎精英名校什么的,小孩喜欢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2-13 16:42
你可能不太了解这种学校家长的心态,我不在魔都,小孩班里有一点点鸡血的家长寥寥几个而已,多数不太在乎 ...

你说的是属于家里有矿的,
娃只要学会做人,有像样的学历背景,有自己的朋友同学圈子就OK了。
这是另外一种玩法了
发表于 2019-2-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scholes 发表于 2019-2-13 16:54
你说的是属于家里有矿的,
娃只要学会做人,有像样的学历背景,有自己的朋友同学圈子就OK了。
这是另外 ...

双语校国际班从小学到高中读下来多少钱?出外留学多少钱? 能进的都有点矿的吧,大矿小矿而已,就算没有矿,热闹点的地方有几个门面,小孩将来也基本能活下来了,精英不精英其实多数家长都不太在乎的,即使小孩是学渣也有路可走
发表于 2019-2-1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2-13 15:48
比什么呢?能进top50,top30已经比很多洋娃好了。然后毕业要么留名校拼教授,要么出去找大公司,要么回国 ...

这个精英的定位比较模糊,每个人心里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我个人经历与想法:美本Top50是远远不够的(少数个别还可以),可能top20里面也需要前20%才能说是有核心竞争力的精英人才,这些人的能力和角色是很难被替换或被时代所淘汰的。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型企业,现在招应届毕业生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一般学校真的很难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胜出。
发表于 2019-2-1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2-13 16:42
你可能不太了解这种学校家长的心态,我不在魔都,小孩班里有一点点鸡血的家长寥寥几个而已,多数不太在乎 ...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些小孩有多少能接父母接力棒的?一轮经济周期过去很多行业可能就被淘汰了。
我是挺好奇的,猜想这个比例应该也不高。
发表于 2019-2-13 18: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zt是啥意思?
发表于 2019-2-13 18: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choles 发表于 2019-02-13 11:10
我只是搬运工,没这篇作者思考的深刻
不过呢,我家娃是4年级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双语学校的,
读了快两年,刚转回体制内初中。
我的体会和文章差不多,体制外学校硬件不错,学生日常也开心,睡得香吃得好。
但是学科教育方面抓得很不紧或者说非常松弛。
如果娃上进心很强,愿意课外补课做大量作业的,那还可以。
但如果娃属于自控差容易放飞自我的,就麻烦了。
我家男娃,体制内应试能力还行,而且体制内这一套应试流程,我和老婆都还熟悉都能辅导辅导,
但是体制外是完全抓瞎的,完全帮不上忙。
加上在申请美本上,男娃非常吃亏跟女娃不能比,
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们还是决心回体制内了

两年前我们也曾经想转学双语学校,走体制外路线。但了解一圈后,上文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当时的察觉,孩子不是自觉娃,去了大概率放羊,体制外学校的师资问题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综合看下来,还是要靠家长,算了,先体制内混着吧。
发表于 2019-2-13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thyacinth 发表于 2019-2-13 17:11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些小孩有多少能接父母接力棒的?一轮经济周期过去很多行业可能就被淘汰了。
我是挺 ...

班里一个家长的祖上18XX年那时已经是HK某商会会长了,他的侄女是牛津名誉生毕业,工薪阶层,离他还远(当然学识远超这个家长),如无意外,将来离他的小孩也有不少距离。学校的校董是第三代,的确不如他父母,但在这个小地方也算是一方商贾......其实一轮经济周期过去,失业的精英更多吧

top20?很难的,看坛里帖子说 1-17难如登天,top50远远不够? 那QS排名422的上大出来的都是垃圾吗?怎么坛里还这么多人说难考呢? 交通59,复旦44,北大19年才升到20,usnews榜就不说了......还要top20%里面的前20%才算是有核心竞争力的精英,老实说,我觉得有复交的前20%的水平都难如登天了
发表于 2019-2-13 18: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02-13 16:42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16:58 编辑


你可能不太了解这种学校家长的心态,我不在魔都,小孩班里有一点点鸡血的家长寥寥几个而已,多数不太在乎小孩成绩的,班上三分一的家长有粤港两地牌(不便宜的)+GLS500档次的车,三分一外籍,三分一家长期在外做生意,他们公司也请了一些精英学校毕业的学生,如无意外,这些精英将来还会在他小孩手下打工。家长的圈子大致相近,小孩进去后最大的感受是家长的圈子范围扩大了不少,以前听过名字但不太熟的现在都熟络了,对家长的工作有帮助的,家长绝大多数不是蠢人,学校也办了20多年了,圈子里相互介绍的,有家里三个小孩同校读高中初中小学的......PS:读高中的那个小孩自己作曲写词,会多种乐器(创作需要),组了一支band,校内表演全包,每周去香港什么学校找教授上课,毕业就会去那间学校读音乐创作了,他父母不太在乎精英名校什么的,小孩喜欢就好.......

你说的是上海包校一些家长的玩法。不过上海这边双语学校生源的大头应该还是收入还可以的中产阶级,目标还是学些本领,上个不错的大学,今后找个好点的工作
发表于 2019-2-1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vawch 发表于 2019-2-13 18:28
两年前我们也曾经想转学双语学校,走体制外路线。但了解一圈后,上文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当时的察觉,孩子不 ...

星河湾也不行?

我对比过小孩学校的课程比星河湾的鸡血程度要差一点,但也有六门主课要考,校内有数学竞赛,初中开始会出外考竞赛,当然难度和国内竞赛没法比,小一开始有晚自修,当然不上也行,我感觉压力已经挺大了。
发表于 2019-2-13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2-13 18:57
星河湾也不行?

我对比过小孩学校的课程比星河湾的鸡血程度要差一点,但也有六门主课要考,校内有数 ...

这就是问题,学校没有自主安排课程选择教材的权利。
义务教育阶段尤甚,规定动作一个也少不了。
所以没办法进入完全的境外线路教学。
发表于 2019-2-1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vawch 发表于 2019-2-13 18:38
你说的是上海包校一些家长的玩法。不过上海这边双语学校生源的大头应该还是收入还可以的中产阶级,目标还 ...

明白,小地方的收入水平和魔都没法比,去双语校的圈子不一样,一个学期下来,的确感受最深的不是小孩的学业,而是家长的社交圈大了很多,或许这个是目的之一吧,鸡自己比鸡娃还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9: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vawch 发表于 2019-02-13 18:38
你说的是上海包校一些家长的玩法。不过上海这边双语学校生源的大头应该还是收入还可以的中产阶级,目标还是学些本领,上个不错的大学,今后找个好点的工作

是的,体制外12年中小学再加上四年美本读下来,至少400万人民币没了。虽然很多中产阶级也负担得起这几百万,不就是卖套房的事嘛。但既然是中产阶级,不还得考虑投资回报这么现实的因素不是?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走体制内比较好,
如果我有个上市公司,或者京沪内环大平层好几套再加上银行里几千万存款放着,那我也让娃去包校随便读读得了
发表于 2019-2-1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21:01 编辑
qinjinsheng 发表于 2019-2-13 18:59
这就是问题,学校没有自主安排课程选择教材的权利。
义务教育阶段尤甚,规定动作一个也少不了。
所以没 ...

字数字数
发表于 2019-2-13 19: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02-13 18:57
星河湾也不行?

我对比过小孩学校的课程比星河湾的鸡血程度要差一点,但也有六门主课要考,校内有数学竞赛,初中开始会出外考竞赛,当然难度和国内竞赛没法比,小一开始有晚自修,当然不上也行,我感觉压力已经挺大了。

当时了解的比较多的就是星校,lz 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基本都存在,所以就暂时不考虑了
发表于 2019-2-1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19:30 编辑
avawch 发表于 2019-2-13 19:17
当时了解的比较多的就是星校,lz 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基本都存在,所以就暂时不考虑了

厉害!

美帝的私立高中不知道有没有千间,但排名前十的私校,每年的爬藤率也就30%-40%之间,进去的难度应该比星校大多了吧?星校的升学率算不错了吧?难道国内公办还更厉害点?当然娃大牛哪里都行......还有猫腻哪里都有,美帝私校爬藤的也不是全都靠学术能力的啦......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9: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02-13 19:11
小女的成绩,综评分,暂居前三,也算对得起混千帆的日子了,但前5的分数差距很小,竞争挺大,还有一堆的家长现在不在乎没发力,如果他们开始注重,请名师回家一对一,好难玩的......

语文的确不如朋友小孩一线公办,他们语文有9节课,我们只有5节,但英、数的课节远超他们的,二年级科学开始,还有上次说过4年级要加上韩法二选一,相比我这里的公办应该算鸡血的了.......

女生可以走体制外
发表于 2019-2-13 19: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choles 发表于 2019-02-13 19:06
是的,体制外12年中小学再加上四年美本读下来,至少400万人民币没了。虽然很多中产阶级也负担得起这几百万,不就是卖套房的事嘛。但既然是中产阶级,不还得考虑投资回报这么现实的因素不是?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走体制内比较好,
如果我有个上市公司,或者京沪内环大平层好几套再加上银行里几千万存款放着,那我也让娃去包校随便读读得了

几套京沪内环大平层+几千万存款,还是不敢随便读的玩,什么都会贬值;如果有家大的上市公司,可以考虑不那么鸡血,但要玩素质教育,按照小朋友的兴趣和特长找顶级老师一对一教,不行再换,反正有钱任性然后就静待花开
发表于 2019-2-1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scholes 发表于 2019-2-13 19:28
女生可以走体制外

有点明白了,您的选择可能是觉得理科体制内比体制外要好,这个的确是。
发表于 2019-2-1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vawch 发表于 2019-2-13 19:32
几套京沪内环大平层+几千万存款,还是不敢随便读的玩,什么都会贬值;如果有家大的上市公司,可以考虑不 ...

:L:L

要求要那么高吗?国家标准月入5000就中产了,几千万存款一年的利息......我这里小地方一眼望去都是4000多的工资,他们怎么活啊?

这几天看莆田的新闻,虽然不至于觉得读书无用论,但也觉得也没有那么高要求吧,更别说混坛的有部分可能连进上大都有难度的,总会有出路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3&wfr=spider&for=pc
发表于 2019-2-13 19: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02-13 19:42
要求要那么高吗?国家标准月入5000就中产了,几千万存款一年的利息......我这里小地方一眼望去都是4000多的工资,他们怎么活啊?

这几天看莆田的新闻,虽然不至于觉得读书无用论,但也觉得也没有那么高要求吧,更别说混坛的有部分可能连进上大都有难度的,总会有出路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3&wfr=spider&for=pc

随便读着玩的意思是,不要在乎读的怎样,反正不指着读书找工作养活自己。几千万存款+几套内环大平层,真要碰上大贬值保不了孩子一辈子
发表于 2019-2-13 20: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02-13 19:25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19:30 编辑


厉害!

美帝的私立高中不知道有没有千间,但排名前十的私校,每年的爬藤率也就30%-40%之间,进去的难度应该比星校大多了吧?星校的升学率算不错了吧?难道国内公办还更厉害点?当然娃大牛哪里都行......还有猫腻哪里都有,美帝私校爬藤的也不是全都靠学术能力的啦......

因为大多数是中产,读书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今后的工作,所以会认真衡量到底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更有利
发表于 2019-2-1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vawch 发表于 2019-2-13 19:59
随便读着玩的意思是,不要在乎读的怎样,反正不指着读书找工作养活自己。几千万存款+几套内环大平层,真 ...

阶层固化,除了教育固化还有资本也固化,投资渠道多种多样,富者愈富,只要小孩智力正常就不用保的,就算落到社会底层,小孩也能过下去的啊,何况清华博士的小孩未必就能读到博士,无心上学的也有不少的啦,即使是努力学习,也未必就能考进985211,到那时他们保的能力更低
发表于 2019-2-13 21: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DaisyL 发表于 2019-02-13 12:23
看完文章也有这样的想法。体制内的普娃,在比较小的时候,还是先把中文基础打打好。英文跟上大部队就行了。不过英文的听说还是从小抓一抓,毕竟敏感期。

差不多的想法,自己没那能力,就不凑热闹了。
发表于 2019-2-1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bushwu 于 2019-2-13 21:43 编辑
我爱唐诗三百 发表于 2019-2-13 21:15
差不多的想法,自己没那能力,就不凑热闹了。

国际校不说,双语校国际班在高中就没语文学了

三线城市---经济发达镇里的---体制内最好小学,级排名前10,没外补英语,五年级的女娃去听双语校二年级的外教课,一句也听不懂......魔都当然会好很多,但放学后那点时间外补是有限的,双语校内每天大概有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接触英语,回家再鸡血也行。其实混坛的数学都在超前啊,体制内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好不好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准备将来高考那语文自然是大头......
发表于 2019-2-13 21: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ushwu 发表于 2019-02-13 20:23
阶层固化,除了教育固化还有资本也固化,投资渠道多种多样,富者愈富,只要小孩智力正常就不用保的,就算落到社会底层,小孩也能过下去的啊,何况清华博士的小孩未必就能读到博士,无心上学的也有不少的啦,即使是努力学习,也未必就能考进985211,到那时他们保的能力更低

除了生死是必然无疑的,还有什么可以百分百保证?努力学习当然不能保证上好学校,不过作为普通人家,努力总好过坐等运气从天降啊,运气大概率是不回来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还是靠自己吧,即便混圈子自己也得差不多点
发表于 2019-2-1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vawch 发表于 2019-2-13 21:59
除了生死是必然无疑的,还有什么可以百分百保证?努力学习当然不能保证上好学校,不过作为普通人家,努力 ...

你说的很对

不过知识不可以赠予,学霸父母学渣小孩的比例挺高的。但金钱可以,比如找间不能倒的保险公司,买份保险给小孩,让他有个起步点
发表于 2019-2-14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教育,中国人从来只看到了阶梯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枷锁的另一面。
况论在体制外的老家,教育也完全是一副焦头烂额,心碎不已的模样。
发表于 2019-2-14 08: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可想而知,以快乐为导向的英语培训机构能把孩子带到哪里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1-22 18:50 , Processed in 0.180887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