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ivy的花 发表于 2019-07-11 22:42 我心大也是我的事 难道我要按白痴培养孩子?不学圣人而学学渣?学到什么地步是自己娃的事,管比人什么事。
民本思想 发表于 2019-07-11 23:15 古代的事例没啥意义,首先这些例子里的孩子都是自己要学,不是家长鸡的。其次古代,包括近现代(1949年以前),家里有能力供读书的人不多,励志向学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可贵的品质或修养,这也是人本身对自己更高的追求,而不是家长强加的。鼓励孩子努力向学,和填鸭鸡娃,感觉并不是一回事。
电视节目不好看 发表于 2019-07-12 07:12 本质上提前鸡是对自己对孩子没有信心的表现。
LL_d_88 发表于 2019-07-11 23:44 国家推动的强制义务教育帮助普鲁士强大,并统一了日耳曼民族建立的诸多大小邦国,也催生了现代德意志国家。因为这个教育体制适应了近代逐渐工业化的社会趋势。可是后工业化时代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不是简单的用义务教育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马克赵 发表于 2019-07-14 10:35 以前自己念书的就有体会,这班级制度简直就是半军事化管理,小队长中队委员中队长大队委员大队长,每天早上队列训练,哪天去当兵除了管的更严学的不同简直无缝衔接。后来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普鲁士义务教育,恍然大悟,NND,这免费教育就是培养士兵和下级军官的启蒙,机械学习服从命令这就是义务教育所要达到目的。要学习创新精神、领导力请自费,参考英美体系。
LL_d_88 发表于 2019-07-14 10:59 免费教育是说免收费,没有说免代价。就像某些免费杀毒软件,也是以收集用户信息,然后不通知用户就自行使用为代价的。
马克赵 发表于 2019-07-14 11:13 鸡娃其实也是一种隐私,心里认定这个道理在注重方法的同时家庭成员协力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成果。家庭成员的意见需要统一,网友意见就别在意了,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也没有要求每个人都拍手叫好,背诵默写不过,家里老人鼓吹快乐教育,这些论点倒可以用来反驳。提供楼主一些弹药,清朝皇子六岁以前请人家里开蒙,六岁开始上书房课读,凌晨三点上课下午一点下课,节日放一天,暑假半课。人家有皇位尚且如此,工薪阶层没钱体制外教育只好这样随波逐流。但鸡娃归鸡娃,家长还是得尽所能安排好孩子,高素质陪伴保障孩子的童年快乐经历。
焦虑的高血压 发表于 2019-07-12 06:49 因为大量反对早鸡的人发声,所以国家重视了这一情况,制定了新政。按理说应该大多数人拍手称快啊,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比以前更焦虑不安呢?我也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早鸡到底好不好。早鸡对一个人的学识提升有大帮助,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他学习管理能力的帮助。从小鸡血的孩子认为多努力就有大收获,所以对课外辅导不抵触,如果有强烈抵触的是家长安排不恰当,很多孩子不让他学习还不乐意呢。就像之前有人说什么安排7-8个培训班,孩子厌学,这不是正常的情绪吗,让你上完一天班还要再加班7/8个小时,难道你不抵触上班这件事?所以鸡娃很正确是你的安排出了问题,导致小孩子有抵触情绪,但不能用早鸡娃不好来做借口。第二,原本鸡娃后通过择校进到心仪的学校,班里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同样鸡娃进的,所以可以说大家基本都有相同的理念,都能为好好学习一起努力,同学们觉得去培训班学习并不苦,还是相当时髦的,大家攀比的是你放学去什么培训班,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你追我赶暗暗较劲的好的态势。家长们对鸡娃也有较统一的看法,因此不太会对学校布置的作业量有太多的怨言,在一定程度内接受度很高。但如果通过摇号以后把鸡娃的和不鸡娃的两种理念的人放在一起学习,而且不鸡娃的更多的话,多数孩子因为趋同心里会自然觉得上培训班太苦,学校多布置一点作业就喜欢举报,在这种理念不合的氛围中,我不认为可以愉快的自鸡,除非相当有定力的孩子。因此本来通过鸡娃可以在中上层做普通牛蛙的孩子有可能以后只能做一名中下层的普通的孩子了。以上是我的一点点看法,理念不同很难道相同,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但如果要骂人的请绕道,我只接受理念相同的人的指正。
小蜗牛塞拉 发表于 2019-07-14 22:37 非常赞同!但愿我们在民办小学的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愉快的暗自追赶的自鸡”。。上个月小孩在华育的同事,还鼓励我,“能多学就多学,上不封顶”
汉堡妈妈18 发表于 2019-7-17 07:36 “孔子三岁识字,四岁已会念百余字”。现在好多孩子比孔圣人当初要厉害吧。
望江南 发表于 2019-07-12 20:40 孔子咋说的,这些文人墨客怎么做的我不知道真假。但是,用历史上的故事来做提前鸡娃的理由情商太差。 语言和阅读即使现在,也没人说不应该从小抓起。很小的时候让娃看看书,培养语言能力这样的培养是正道。 可是,有些家长,从小就要奥数,奥数是王道。还要计算机编程,还要围棋开拓思路,还要乐高还要艺术再加上舞蹈加运动。统统提早鸡,不按学习内容确定启蒙的学习时间就是在害孩子。 成功人士的最大特点不是努力,是专注,专注的做一件自己有天赋又喜欢做的事,才会做的比别人好,而不是什么都学。 现代家长不去找到孩子的特长,不学大文豪们的专注,而学凿壁偷光、悬梁刺骨,那就是东施效颦。况且,历史有哪个朝代一半的娃都在凿壁偷光的? 观点可以不同,争论不是目的,但是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因为家长的偏见固执害了孩子。如果都可以放慢脚步,冷静想想别人观点中是否也有合理的建议,就足够了。至于观点,我可以马上认输,我错了,你说的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12:55 , Processed in 0.1375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