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mama 于 2019-7-18 17:06 编辑
适逢暑假,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出去露营,或者干脆给孩子报一个夏令营。一学期的辛苦学习之后,让孩子彻底撒个欢儿,本来是一件挺好的事情。然而,由于这个行业在中国正在野蛮生长,没有任何准入门槛和行为规范,监管空白,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也随之爆发。 性侵 去年7月,北京的一对双胞胎的家长称,他们的两个女儿,在夏令营期间,遭到趣动旅程男教练的猥亵。 家长称,两个双胞胎女儿今年12岁,暑假花费了上万元参加了主题为“四季童话奇幻之旅”的夏令营。 姐姐文文的生理期来不能下水游泳,孙教练一把抱起文文,把她扔下了水。
另一位喻姓教练把双胞胎妹妹带到监控死角处,孩子以为教练给他受伤的脚敷药,没想到,他却把孩子顶在墙上,按着她的肩膀。
嘴对嘴强吻了孩子,大概持续十秒钟。 28号当天离开夏令营后,喻姓教练还在QQ上教唆孩子把家庭住址告诉他,甚至帮孩子在原本没有开通GPS定位的iPhone上,打开了孩子QQ的定位功能。 专业性差 前些时候,一则短视频在微信群中广泛传播,视频中,一位培训机构人员正在真人身上使用心肺复苏手法,这一严重误导操作CPR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视频中,一名身着制服的青年教官正在对几十名身穿迷彩服的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术指导,被当做教具的,居然是其中的一名学生。
该夏令营由来自陕西的学生组成,当时,学生们在王家台后社区做拓展训练。视频中的教官自称姓田,外地人,为部队退役人员。经交谈,田姓教官承认自己在部队期间学习过心肺复苏,但没有接受过任何红十字会机构的持证救护员培训。 专业人员提示,心肺复苏操作只适用于有症状的伤病员,不允许用有正常心率、呼吸的人做CPR演示,轻则造成伤害,严重危及生命。CPR演示应当使用模拟人进行操作,当真正掌握了心肺复苏术,才能在没有意识、没有呼吸和没有脉搏的患者身上实施。 伤害事件 九江一军事夏令营曾发生煤气泄漏事故,8名孩童中毒入院。 孩子在夏令营中受伤、被打也时有发生。 丧生事件 据报道,6岁的妍妍参加了一个“国学夏令营”,这个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十分变态,要求一帮不到十岁的孩子每天凌晨4时30分就起床,整天吃斋念经打坐,吃饭没有一点肉。活动期间,妍妍生病发烧了。然而,夏令营相关人员并没有及时对其采取科学措施,而是用土方法,直接让孩子喝姜汤,捂厚被子,等了几天却高烧不退。直到7月25日晚上才将孩子送至医院,最后看到孩子生命垂危,知道瞒不住了,这才打电话通知家长。可惜,为时已晚,妍妍最终身亡。 坑钱 就算幸运躲过了安全问题,还有可能被坑钱。比如,2016年,辽宁省某国际交流中心主办了美国游学夏令营,合同行程单上的承诺是为期十天的"全真体验美国教育",最终却只上了一天半的课加上两节外教课。 乱象丛生为哪般 各种营地活动乱象丛生,难道这些是说办就能办的吗? 就目前而言,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准入条件确实过低、监督力度又严重不足。一知名夏令营机构负责人向媒体透露,只要具备在工商局注册的商标、拥有一个公司执照,就可以成立一家夏令营机构。也就是说,只要有场地、人手、游乐项目,办个夏令营很容易。 而且,由于一次夏令营活动往往涉及上课、旅游、食宿等活动,所以在监管方面,往往分散于工商、教育、旅游等不同部门。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九龙治水”困境了——很多部门管同一件事情,每个部门都觉得应该是其他部门管,结果往往就是谁都不管。 在法律层面,目前也处于空白阶段。国家教委、文化部、国家体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心、全国妇联、中国科协曾于1995年共同颁发了《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但里面关于“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对象仅限于少年宫、青少年宫等下属“官方机构”。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我国露营、游学市场增长潜力较大,有咨询机构预测,2018至2020年,国内游学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资料显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夏令营,除去硬性开支,夏令营的利润平均可达30%~40%,一些小的夏令营机构甚至能达到60%~80%的利润。 管得松,赚得多,结果往往就是什么人都想过来插一脚。不光旅行社、培训机构在办夏令营,网站、俱乐部,甚至地产公司都在办。 房企摇身一变,成为夏令营的组织者 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又多又杂,从业者的水平也就失去了保障。以一些需要开展运动项目的夏令营为例,按照规定,如果一个教练想教攀岩、滑冰、游泳等运动,他就必须持有《高危体育项目从业证》。但根据相关人士介绍,大多数教练都没有相关从业证书。 此外,由于夏冬令营主要面对的是小孩子,很多适合教成年人的方法用在青少年身上并不合适,因为成人教练主要教技巧,而根本把控不了青少年的心理。所以,最好还能拥有辅导青少年的资质,这个资质对应的证书是“青少年营地指导员证”,然而,根据2017年的数据,有这个证书的人,全国只有1056个,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教练都是“无证”上岗。 即使发生安全事故,因为夏令营多为封闭或半封闭式,家长在举证方面,也面临一定的麻烦。 报?不报? 一方面,营地活动不断被爆出的安全事故,让家长对其望而却步。而另一方面,不少知名人士对营地教育夸夸其口。 迪士尼前CEO曾说,“童年经历铸就了我克服困难的利器,也打造了摆渡人生的桨橹,而夏令营本身就是一种利器,它的丰富内涵让我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悟出更深的道理。” 所以,暑期,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个夏令营呢? 其实夏令营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好的营地活动,可以让孩子从小亲近了解自然,享受不插电的时光。与此同时学习了独立生活,锻炼了非认知技能:责任感、社交能力、共情能力! 只是就现在而言,我们离一个好的夏令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监管 首先,监管部门应当早日发挥其作用,准入机制也应当调高,各个部门要配合起来,不能谁也不管。 此外,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案例。比如,美国建立了第三方协会,叫做美国营地协会,这个组织成立于1910年,公信力较强。它针对儿童及青少年营地活动建立了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管理人员资格和培训、营地工作人员与孩子们的比例、应急措施等。美国营地协会对所有类型的夏令营进行经常性检测和评估,并将结果公布,让学生和家长在做选择的时候能够有个参考。 营地机构方面,在营地的选择上,应格外注意其安全性。对于教官更应查明身份,并对教官做好培训工作。 家长 其次,家长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在选择营地时一定要多加慎重。 机构的资质以及口碑都不可忽略;
明确营地主要负责方和负责人,知道有了问题找谁沟通,问谁追着;
要明确自己可能承担的风险以及机构方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了解此次活动的内容,包括活动涉及哪些项目,通过此次活动孩子能掌握哪些知识或技巧;
了解活动安排,能保证随时得到反馈信息;
要了解清楚机构能提供的保障机制,包括遇到紧急情况或意外,是否有专人处理,应急设备是否齐全;
负责人及教官背景需特别注意了解;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包括身高体重、血型、疾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保证每日与孩子通话,并让孩子复述当天的经历,家长应注意孩子复述时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孩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张永将 儿童反侵害专家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手册》副总编 “我希望各家营地教育机构能够正真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尽快形成行业规范,建立[营地安全官]制度 ”。孩子们因为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一到户外特别容易因为兴奋而忽略潜在的危险,因此作为营地组织者,营地安全保障工作应当比校园的安全保障更加系统和专业,否则营地安全问题一定会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而呈现井喷式爆发。不管是思想、法律还是监管层的进步,往往都伴随着血与泪。然而,我们不想看到,营地教育的改革是因为一次损伤惨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该成为推动改革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