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ivian11 于 2019-7-20 03:12 编辑
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妈妈,回头看小学教育后一些个人的体会。
1、吐槽小学的愉快与否并没有太大意义。
除了民办,公办的总体难度进度要求类似的情况下,公办的水平差异没有想象中的大。无论愉快教育区,还是鸡血大区,如果你想到他们的老师其实最初的起点都是同一个学校同样的专业,只是毕业后去了各个不同区县。那么就会坦然:老师的认知水平一致,公立学校教学大纲一致,考试难度要求一致,你觉得仅仅区的理念不同差别会大到哪里?愉快教育区减少了作业量, 却相对的更重视学生的活动时间,更注重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除了只用分数衡量的家长,真正有思考能力的家长会知道能力和知识是孩子成长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仅仅因为愉快二字就下定决心折腾换房换学校的你究竟在恐慌什么?
自家娃就在愉快教育大区的公立学校度过了整个小学阶段,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愉快教育其实是教育之外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艺术节科技节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毫无意义吗?团队精神,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这些听着很虚的远不如分数实在的东西真的都不需要了吗。
当然了,多了各种丰富活动,自然要减少一些作业量的。但是基本的教学要求难度,并不会因为愉快二字就轻易减少。你要学,一样可以学好。身边所见,要去择校跨区的,成功者比比皆是。用学校愉快来解释失败只能证明你的懒惰。一哥家都有菜小的郊县的孩子,何况其他学校?
更何况如果以作业多寡来看并不能很好地衡量鸡血程度。作业质远重于量。如果校内功课很多,但都是低质量低难度的题目反复刷了一百遍,对你孩子的提升是多少?一道有难度的奥数题对思维的提升是刷十道甚至几十道题都不能比的。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刷题机器还是培养有思考能力的人?少刷类型题,多做拓展题对孩子的整个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好的多。
恰恰相反,公办学校校内功课少给了有自鸡能力的家长更多的时间和发挥空间(其实小学内容几个家长不会辅导,奥数你三年级开始陪读,会做不出?辅导不来小学功课对这里绝大部分家长来说:不存在吧
2、小学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能力培养。包含独立思考能力,自制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今日事今日毕,做事不拖拉 。字迹端正,会自己整理错题,认真做好测验考试前的复习工作 。这些东西说句实话,靠学校帮你培养现实吗?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三六九等,不正是背后家长的差异吗?
3、家长的付出是什么?
包含但不局限于购买学区房。孩子的成长,爱和陪伴和耐心和付出才是最重要的。世界观的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今后安身立命的根本。中考,高考都会有翻盘的可能,你教会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了吗?你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奋斗才是今后人生的正道了吗?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的学习氛围,家长的认知和学校相比,个人觉得更加重要。也许今天买不起学区房,但是如果有一对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是更好的教育。认为买学区房就能改变孩子的家长是完全寄托希望在学校身上,殊不知那些考入名校的孩子背后家长的付出才是更宝贵的无形资产。学区房能买固然好,但是把自己亲生孩子的教育主权交出去,是绝对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
和初中,高中相比,小学的难度和深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六年级一年的作业难度足以秒杀前五年小学之和。只要有心,自己认真付出,孩子即使没有学区房,也不会输。毕竟,家里的书桌,家庭教育的氛围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学习能力比学到的知识更重要。但是聪明的招生学校更看重的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你有多少学习能力。知识只代表过去,能力才能让你在今后的学业中笑到最后。学习能力指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一个拥有主动学习积极性,敢于自我挑战,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努力学习有旺盛求知欲的人。这些远比你今天多刷了一道奥数题,多做了两套模拟卷重要。
仔细思考后,补充如下。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能力,个人体会:
1、语文是深度阅读思考的能力。
多看有深度的长篇小说散文,绝非刷大量的阅读分析)小学阶段的语文更应该重视存储和输入的源头是什么。海量阅读的孩子不上语文课成绩一样很好。母语对人的思维、表达、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是英文可以达到的。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单靠校内的书本教材那几篇文章也是远远不够的。
2、数学是抽象建模,化繁为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能力。
真正的数学能力我的理解是看到一道全新的题能自主思考得出结论。
最好的培养方式是有难度的拓展奥数题,或者现在很火的编程都可以培养。这些学好了,学校数就是降维打击,易如反掌。三年级的中等生考二年级的数学题,你觉得那些当初的坑还是坑吗?那些难题还算什么?
学校数的目的,不在于难度,不是校内教的难就是好,而是培养数学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校的课堂内再现和还原当初的公式定义的推理方法。教的过程中的讨论交流质疑探寻都需要时间,如果一道题过快地获得答案,其实是抽去了孩子的思考过程。蜻蜓点水的难题讲解远不如把一道重点题挖深讲透了重要。知其然不够,要知其所以然。真正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恰恰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难度的题有趣味的题带给孩子的学习探索兴趣远大于无难度的基本都会的题还在那里反复刷上N遍。 高考都出现维纳斯了, 天边都飘来一朵云了,浩如烟海的数学题是刷不完的,中考高考的拉分题也是永远有新意的,光刷题你能刷到最后大题的概率比压中作文题的概率还小。学会主动思考:会做之前的第一步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方法的呢?这才是最可贵的学习能力。
3、英文是原版阅读交流能力。
词汇量的积累,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同语文学习一样,海量输入后才有产出。同样不是靠校内就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文科学习,功夫都在平时的点滴积累。
4、美育的培养和渗透
知道分辨美丑好恶,知道底线,有原则,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艺术体育的培养同样不是校内的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可以实现的。博物馆,艺术展,各国的游历,你平时听的歌,欣赏的画,家里的陈设,交流时候的语言措辞,待人接物的分寸感,都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
父母的力量除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是:
帮助孩子看清学习各门学科的精髓是什么?学习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如果清楚知道:教育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去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热爱的工作。学会对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将终身学习看做生活方式,拥有开朗阳光积极心态来面对今后人生挑战的那个强者。胜不骄败不馁,人生没有永远的赢家,也许有些人的职场并不如意,但他还是可以拥有幸福的能力,幸福是一种选择。
我们的目标不应该局限于中考,高考和择校。而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的自主兴趣的激发。都AI时代了 ,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时代,更多重复劳动的岗位会被替代,那么你家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今后的社会,会有更多的跨界,更多的挑战,智能化会逐渐让很多传统岗位消失,但又会诞生一大批新的岗位新的工种。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已来。把孩子培养成会应付考试的高分选手外还应该培养什么能力?这些都是家长的思维高度决定的。你的眼光是否前瞻决定你家孩子的未来。所以,不如这样说:终身学习从我做起。你是你孩子的起跑线。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至少在小学阶段,绝对不是孩子成败的关键。
只会泡群,报班,各种焦虑的父母就是优秀的负责的父母了吗?斗胆说一句:真对孩子上心的父母,时间是花在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和自我提升中的。
摇号和鸡娃的关系
没有关系。鸡娃的目的不是只为了上好学校的。摇号我鸡,不摇号也鸡。娃是亲生的,有效的陪伴影响时间是依次递减的 。教育是漫长的过程,没有推倒重来的可能。我鸡我的娃是因为没有人比我更希望他变得更好,拥有幸福的能力。希望他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独立思考,不跟风不盲从。最好的例子就是看他怎么定义:读书无用论。
摇号大潮下,与其烧香,不如尽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清醒独立到那里都有主动专注学习力的孩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功夫没有错用的。改变不了大环境的情况下,多想想自己能有什么积极的举措应对。改变我所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用积极坦然的态度去影响孩子,不做苦哈哈怨天尤人的父母。让孩子明白:事在人为。尽力打好手中的牌。永不放弃。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先学会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家长培养不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下一代。
最后:
校内老师能让你孩子大概率在班级,年级的三科均值水平就是好老师了。要孩子优秀出色的话,靠班内统一的学习只能得到最大众化的结果。优秀的孩子不是光靠学校培养出来的。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仅仅是冰山一角。海平面下的百分之90来自他的原生家庭。
请记住,家里的时间远远多于校内。双休日,下班后,旅游时……你的投入决定你的孩子。不是学校。
成绩是重要的,人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但成绩不应该成为我们对教育唯一的衡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