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9-7-21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数学物理每年是金牌,为啥没诺贝尔啥事?是积累不够时间没到还是中间缺少了什么?
发表于 2019-7-21 07: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是两个对象啊,不可以一起比较。应用层面上是有差距的,外加诺贝尔的评选是主观成份多。而另一个就是实打实靠的分数。
发表于 2019-7-21 07: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绵阳
应试很厉害,创新还差得远
发表于 2019-7-21 07: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支持力度不一样,一个数理再好也要买房吃饭,一个经费可以让你安顿家人,天天实验室蹲。
发表于 2019-7-21 07: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昨天有人发数据了 从数据来看 第一批奥数得奖的目前才刚刚到出成绩的年龄 离得奖年龄估计还有个十几年
不过那批得奖的是不是已经都出国了
发表于 2019-7-21 07: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一个常识性问题:诺贝尔没有数学奖
发表于 2019-7-21 07: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本来搞科研的体制都不一样,不是个体的问题,是整个体制的问题
发表于 2019-7-21 07: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得奖的都出国了吧,美国获奖的这几个亚裔是不是就有以前出国的人的二代亚,知二代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07: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明有人有脑容量,但是科研环境还是不行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08:0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现在提高基础科学学习,改革科研环境,国家还是想办法在改变的
发表于 2019-7-21 08: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就跟评院士一样光有实力不行
还要长命
获奖人不能超过三个
发表于 2019-7-21 08: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上的要素都说到了,1.中国科研起步晚,几乎这十年才开始真正重视。2.大环境下,让科研人只想求生存,失去了初心和匠心。3.科研是创新,不是在现有的知识上背记,当然我觉得奥数也不全是。4.人才流失现象目前才有所缓解。
发表于 2019-7-21 08: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奥数实打实的靠分数说话,诺奖主观因素很重要,非白种人想拿诺奖非常困难(和平奖除外)。君不见村上春树,年年陪跑…
发表于 2019-7-21 09: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个是知识的应用;一个是知识的发现。
发表于 2019-7-21 09: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基础科学研究自古就是贵族玩的东西,要有钱有闲,要么自己是贵族,要么有贵族资助。普通人除非真的无欲无求才能静音参与这个灵域。我们国家对不能立竿见影的东西支持不够。
发表于 2019-7-21 09: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除了理论知识的转化,还有不得不说,诺贝尔的奖项让欧美把持着,中国人获奖的难度比白人难得多
发表于 2019-7-21 09: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科研人员生活没有保障。社会地位也不高。靠国家出钱,容易腐败。靠公司出钱,中国有这能力的公司不多。
发表于 2019-7-21 10: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诺贝尔奖,有些得奖人比较幸运,他们的作品发表以后19年就获得了,有些就没那么幸运,要等40年才获奖。
而楼主这个奖是马上就知道结果的。
你再等20年,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同胞的诺贝尔得奖者。
发表于 2019-7-21 11: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对于科研来说,最重要的是体制。中学阶段各种竞赛,最重要是是个人能力。
发表于 2019-7-21 12: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时间没到呀,这波娃娃要至少二十年后出结果啊
发表于 2019-7-21 13: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经济实力+足够的时间验证,自然科学诺奖的获取也许会在20年后有所改善吧。
发表于 2019-7-21 18: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很多嗳,中国也不是全无建树毫无斩获啊,不要只盯着诺贝尔嘛,而且基础理论的发现与发展跟综合国力是有关系的,我国发展成现在这样才多少年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2-23 15:11 , Processed in 0.115973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