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065|回复: 44

[其他] 谈谈留学到底是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初来千帆,大致浏览了一下各版块文章,也想发表一下自己对教育以及留学的观点,不管对错,只想多一种观点表述,并看看有没有和我类似观点的家长。
我女儿4岁,开学上幼儿园中班。目前在闵行区读一个普通民办幼儿园双语班,所谓双语班也就是每天有一节外教英语课而已。课外除了她特别喜欢跳舞报了个舞蹈班,其他没上任何培训班,在家也就是疯玩。绘本倒是从很小就开始每天看,到现在也有好几百本了吧。小学有一个对口静安区一师附小的学区房。大致情况是这样。
我是比较希望走体制外道路的,而且是希望尽量早,能高中就高中,小学初中最好也是读国内的体制外学校。为什么呢?关于教育的理念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其实就是父母自身的一个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你是什么价值观自然就会倾向于选什么教育给小孩。我看了论坛里非常多的文章包括千帆的那篇“我为什么基本放弃美本”,传递的大部分价值观是性价比,花了多少钱能达到什么效果,如果上不了藤校会怎么样,出国回来找个普通的工作会怎么样,等等等等。那么我在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多赚点钱? 我个人观点是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他自己,找到他真正的兴趣爱好和天赋,然后有能力持之以恒的一辈子为了这件事而持续学习,工作,最终是为了他的一生能过得幸福。听起来有点空洞呵呵。我再表述得直白一点就是,对教育而言,考大学只是个阶段性的目标,绝非终点而仅仅算才起步。即使清北毕业也只是人生才刚开始,以后能有多大成就,工作是否出色,生活是否幸福,还有太多未知数。所以应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那么体制内外的不同教育类型对长远的发展有什么差异呢?我个人观点是这样。我们现有的小学初高中的学习,目的只是应对高考的选拔,我不是说高考不好,高考在现有体制下已经算是最公平的制度。这是因为人口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但是把十几年人生中学习能力最强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应对一次选拔,真的值得吗?我们都知道,大家现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技能,有几个人跟我们高中学的那些物理难题,化学方程式,相关?即使我做的已经算是高科技的芯片行业,绝大部分知识也是靠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得来。也许有人会问那没有你高中大学学的那些基础知识,你工作后怎么学得会新的知识。这个基础知识是要学,但是绝对用不了我们现在学的这么难,只要学个初步入门就行了。中学甚至大学阶段都应该是通才教育,普及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小孩找到他的兴趣。这是有科学理论证明过,如果一个人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是我们说的自驱力,是孩子自己特别想学而不是家长逼着学),可以在2年内学会小学到高中所有课程。我们自己也可以想想,如果有个事是你特别着迷,整天废寝忘食沉迷于此的,你还怕学不好吗?如果你把你这个兴趣持之以恒一辈子能不成为专业人士吗?成为该行业顶级专业人士了还会赚不到钱吗?我始终认为中外教育的一个很大区别是体制外教育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赚钱是个结果。举个也许不太准确的比喻,一个人很爱打羽毛球,沉迷于此,最终打得很好(当然不见得要得世界冠军什么的,那是需要天赋的)就顺便当了羽毛球教练,既能打球还能养活自己,慢慢也许就变成了羽毛球场地的老板......不用纠结这个例子的具体是否准确,我想表达的意思大家能看明白就行。我觉得体制外的教育就是偏向于让你找到你的兴趣爱好并且有很好的性格,坚韧不拔,持之以恒,能坚持做下去,然后赚钱是个附带的产物。而不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目标就定为学什么好找工作,学什么好赚高薪。在我身边也有很多实例,那些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要赚多少钱,而是一根筋就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基本现在事业都做得不错。我们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你能力确实到了,钱真的很好赚。这个能力是需要你花一辈子去持续学的,绝不是搞了个名校的文凭就是有能力了。而一辈子持续学习是要有内驱力的,小时候过度鸡血,长大后容易厌学,或者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这不是抬杠,这是专业的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内驱力才是成功的最大必要条件之一。其实我们现在看帖的这些家长,如果你把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一件你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上,废寝忘食,你即使从现在30岁,40岁,开始学习,也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也是我们常看到很多老外,本科学的心理学,后来做了律师,现在是某硅谷公司的高管......这样的例子。其实专业领域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关键在于找到你想干什么,就是自驱力。怕是怕我们现在看帖的家长们,你可以问问自己,你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吗?还有什么想做的吗?我估计大部分都像我一样,根本就没想法。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家长给我安排好的学什么,考什么,以后找个什么工作。
人生的不确定性太多太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自己找到他想走的路,而不是为了让他能走好我们给他安排的路。

第一次发帖,欢迎家长们留言各抒己见,但是请不要骂人啊嘲讽啊之类的,我们应该多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允许别人的观点存在,不一定非要有对错好坏之分。
发表于 2019-7-25 12: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生一切都应该以自己及家人幸福为出发原点。鸡血时也应该秉持这一点。
发表于 2019-7-25 12: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
道理是对 但实操不知道会如何 是否真的和楼主想的道路发展
发表于 2019-7-25 12: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觉得你对体制外的教育并不真正了解,建议深入了解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vovococo 发表于 2019-7-25 12:59
我觉得你对体制外的教育并不真正了解,建议深入了解一下

有可能。我目前的认知里只是认为体制外的教育更偏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我认识的家长里走体制外路线的家长反馈是说孩子更自信更活泼更独立更有自己想法。这是我目前根据所了解到的认知。也许确实还不够深入,还要继续了解。另外我说认为体制外教育好不是说就不努力学习整天玩什么的,是说把有限的时间拿来学什么,加强对性格方面特质的培养,我认为人生的幸福与成功与否其实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比如遇到挫折怎么办啊,能否与人优秀的沟通合作啊等等,这方面我觉得体制外教育更强一些。当然一定有认识的局限性,毕竟我自己也不是受体制外教育长大的,也只是各种途径去了解一些,也有亲戚朋友同事的孩子走体制外的我经常去问问。以后还要继续去了解。谢谢你的建议
发表于 2019-7-25 13: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素质?难道现在学校就只教你刷题了??另外我真没觉得老外有什么素质!不可否认,老外的创新能力还是很好的,这可能是他们的民族特性吧,这个是在他们基因里面的了!

点评

jog
同意  发表于 2022-4-13 15:34
发表于 2019-7-25 13: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很多人去了体制内,因为家里有钱,不需要自己努力996,只要每天轻松交个五险一金就行!而去996,甚至周日都上班的,拼命赚钱的硕士博士,一般都是农村的,家里没钱给结婚的婚房首付,所以拼命努力赚钱!
发表于 2019-7-25 13: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衍生一点就变成哲学问题了,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
发表于 2019-7-2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觉得体制外的教育就是偏向于让你找到你的兴趣爱好并且有很好的性格,坚韧不拔,持之以恒,能坚持做下去,然后赚钱是个附带的产物。”
      关于很好的性格,你是怎么定义的,性格绝大部分就是天生的,家有二宝,两个人性格差别挺大的,老大安静不大响,在国外读过几年书,很开心,因为每天都是玩,没有任何压力,但是你要说培养自信、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我觉得你想多了,我们老大在国外的时候看到人怎么都不肯叫,上课基本不举手发言,反倒是回国以后,开始变得开朗礼貌了,说道坚韧不拔,在国外我们学了两年多的芭蕾,回国的时候基本跟没学过差不多,学了游泳,拿到证书了,回国了发现姿势都是错的,重新开始学。在国内学了两年跳舞和大提琴,因为国内要求高,老师抓的紧,反而培养了不轻言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你看到老外好,那是在看齐那些名人、科学家,普通的老外素质差的太多了,而且体制外教育为什么开心,那是因为一个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做一个普通人,社会福利好,他们去超市收个银,去做个蓝领工人,或者再差点就在家里吃个大锅饭日子也能过,你一个黄皮肤跑出国大锅饭吃吃看,更不要说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
      
      “而不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目标就定为学什么好找工作,学什么好赚高薪。”你也说了目标定义,你可以自己不要这么定义的,体制内照样可以素质教育,在体制内能保持文化课好的同时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的,不是更优秀吗?当然,到底优秀是什么,或者说应不应该追求这样的优秀是另外一个人生话题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国外生活过,老外的精英教育中产教育,小孩子都很辛苦的,哪个不是这个课上完了去上那个课的。只是他们不一定追求你一定要在语数外上有卓越的成就,可能体育类,艺术类的学的更多些。
      

      “这也是我们常看到很多老外,本科学的心理学,后来做了律师,现在是某硅谷公司的高管......这样的例子。”我相信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将来的出路会更多元化,之所以现在这样的人不多,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的父母一辈是动荡没有安全感的一代,他们的价值取向是很单一的,谨慎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少会顾虑很多,而且经济条件也容不得我们任性。但是我们这一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将来就会有所改善。
发表于 2019-7-2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赞成楼主的理念!
但感觉楼主把国内的国际学校想得太理想化了,现实会有不少差距。

即便是国外的成熟教育体系,也有它的弱点,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精英的。大多孩子都是普通人,很难在人生之初就坚定不移的选择方向。
发表于 2019-7-25 14: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难为楼主写了这么多。我觉得还是个人选择,想清楚就好。而且小孩长大了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你让他出国,他未必自己想去。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rymary 发表于 2019-7-25 14:27
“我觉得体制外的教育就是偏向于让你找到你的兴趣爱好并且有很好的性格,坚韧不拔,持之以恒,能坚持 ...

谢谢你看的这么认真逐一回复。第一点的我很赞同的是你说体制外教育为什么开心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做个普通人。因为我对我孩子的定义就是个普通人,从没想出类拔萃,即使出国也不是奔着哈佛什么去的,而且也不是要让他出国吃大锅饭,纯粹只是教育阶段,至于工作他想回国内还是国外,是端盘子还是做教授这个我真的随他,他觉得幸福就好。(讲到这顺便说一句感觉千帆的家长很多都是冲着清华北大哈弗耶鲁去的啊,我是觉得从概率上讲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普通人不可能啊,要不我是进错了论坛哈哈进了个培养顶尖学霸的圈子)然后你说国外学个游泳也是错误姿势啊这个......我不知道啊是不是特例?至少我看到的国外普通群众在体育这一项上比国内是强得多。第二点我也知道你说的老外的精英中产教育也很辛苦,我在回复另一个家长的时候也写了,我不是不赞成辛苦,学习都是艰苦的,就像你说的我觉得这个辛苦看花在学什么上面,体育,艺术,或者要写个论文跑图书馆查资料到半夜,这些我觉得值,因为是学到了有用的能力,花在奥数我觉得不值,除了对高考可能有用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用?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达达和和 发表于 2019-7-25 13:24
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素质?难道现在学校就只教你刷题了??另外我真没觉得老外有什么素质!不可 ...

我倒是觉得创新能力跟教育制度关系很大,越自由越容易培养出创新能力。举例,语文的某一段某一句让你写个作者的中心思想,这也有标准答案,那每个人理解的想得还不能不一样吗?体制内教育我觉得还是挺标准化挺压抑个性的,所以出不了创新人才。至于老外有没有素质,当然哪里都有低素质的,尤其是来中国以后的老外,这个跟社会环境有关。再举个例子吧,国外上市公司造个假罚几亿,罚到你倾家荡产,国内上市公司造个假罚个几十万。那你觉得老外跑中国来开公司会不会造假,当然会啊,犯罪成本这么低,是个人都会。这也正是我想送孩子出国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教育,整个社会规则制度上我觉得还是国外规范一点吧。好歹应该不用担心自己家房子被强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nya2003 发表于 2019-7-25 14:32
赞成楼主的理念!
但感觉楼主把国内的国际学校想得太理想化了,现实会有不少差距。

是啊,我其实也不是说国内的国际学校就有这么好,我其实只是想表达个观点。尽量朝这个方向靠拢吧。国际学校嘛,第一目标还不是赚钱为主。我只是想好歹不用把宝贵时间花在那个什么相遇问题或者三角函数上面吧嘻嘻
发表于 2019-7-25 15: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07-25 15:15
谢谢你看的这么认真逐一回复。第一点的我很赞同的是你说体制外教育为什么开心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做个普通人。因为我对我孩子的定义就是个普通人,从没想出类拔萃,即使出国也不是奔着哈佛什么去的,而且也不是要让他出国吃大锅饭,纯粹只是教育阶段,至于工作他想回国内还是国外,是端盘子还是做教授这个我真的随他,他觉得幸福就好。(讲到这顺便说一句感觉千帆的家长很多都是冲着清华北大哈弗耶鲁去的啊,我是觉得从概率上讲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普通人不可能啊,要不我是进错了论坛哈哈进了个培养顶尖学霸的圈子)然后你说国外学个游泳也是错误姿势啊这个......我不知道啊是不是特例?至少我看到的国外普通群众在体育这一项上比国内是强得多。第二点我也知道你说的老外的精英中产教育也很辛苦,我在回复另一个家长的时候也写了,我不是不赞成辛苦,学习都是艰苦的,就像你说的我觉得这个辛苦看花在学什么上面,体育,艺术,或者要写个论文跑图书馆查资料到半夜,这些我觉得值,因为是学到了有用的能力,花在奥数我觉得不值,除了对高考可能有用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用?

我不是说出国就不好,出国学习也好,生活也好,至少让自己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的维度,很多的过法,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风俗,人文,让自己变得更宽广。只是觉得孩子还小,体制外路线比较窄,如果能等孩子形成三观以后自己选择会更好,觉得你想的体制外路线比较理想化,现实情况会有很多意想不到措手不及的问题。
我过去也是觉得孩子开心就好,但是实际上孩子小的时候也许觉得超市做也很开心,长大了想法也许会改变,到底如何才能开心,是一个很深奥的价值观问题。孩子在形成三观的时候在国外可能会有一些认同问题,在国外会有一些很现实的歧视也好,文化认同也好,你说的童年笑话的梗我完全get不到也好,都可能成为社会交往中的问题,成为不开心的源头。回国,在接受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后,是否会对祖国不认可,回国是不是又会有一个尴尬的心态,这个都是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当然,也许作为一个个体,你们家的完全适应良好,但是看到现在低幼年龄走体制外路线成风我会觉得有点隐忧。
发表于 2019-7-25 16: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07-25 15:15
谢谢你看的这么认真逐一回复。第一点的我很赞同的是你说体制外教育为什么开心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做个普通人。因为我对我孩子的定义就是个普通人,从没想出类拔萃,即使出国也不是奔着哈佛什么去的,而且也不是要让他出国吃大锅饭,纯粹只是教育阶段,至于工作他想回国内还是国外,是端盘子还是做教授这个我真的随他,他觉得幸福就好。(讲到这顺便说一句感觉千帆的家长很多都是冲着清华北大哈弗耶鲁去的啊,我是觉得从概率上讲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普通人不可能啊,要不我是进错了论坛哈哈进了个培养顶尖学霸的圈子)然后你说国外学个游泳也是错误姿势啊这个......我不知道啊是不是特例?至少我看到的国外普通群众在体育这一项上比国内是强得多。第二点我也知道你说的老外的精英中产教育也很辛苦,我在回复另一个家长的时候也写了,我不是不赞成辛苦,学习都是艰苦的,就像你说的我觉得这个辛苦看花在学什么上面,体育,艺术,或者要写个论文跑图书馆查资料到半夜,这些我觉得值,因为是学到了有用的能力,花在奥数我觉得不值,除了对高考可能有用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用?

第二个,游泳问题。国外学游泳和国内的体系不同,发达国家几乎要求所有小朋友都要学游泳,目的是生存,所以教学体系以水中求生为目标,不注重姿势,换气,重视水性的培养。国内学游泳讲究姿势标准,走的更多的是竞技路线。我们家已经能求生了,我更追求地就是姿势标准,能游的更快一些了。为什么人家普遍在这项运动上比国人强。因为中国的经济等各项水平没到发达国家这样,能够让游泳变成全民都会的一个基础技能,也没有这么多的游泳场馆和设施。
发表于 2019-7-25 16: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07-25 15:15
谢谢你看的这么认真逐一回复。第一点的我很赞同的是你说体制外教育为什么开心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做个普通人。因为我对我孩子的定义就是个普通人,从没想出类拔萃,即使出国也不是奔着哈佛什么去的,而且也不是要让他出国吃大锅饭,纯粹只是教育阶段,至于工作他想回国内还是国外,是端盘子还是做教授这个我真的随他,他觉得幸福就好。(讲到这顺便说一句感觉千帆的家长很多都是冲着清华北大哈弗耶鲁去的啊,我是觉得从概率上讲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普通人不可能啊,要不我是进错了论坛哈哈进了个培养顶尖学霸的圈子)然后你说国外学个游泳也是错误姿势啊这个......我不知道啊是不是特例?至少我看到的国外普通群众在体育这一项上比国内是强得多。第二点我也知道你说的老外的精英中产教育也很辛苦,我在回复另一个家长的时候也写了,我不是不赞成辛苦,学习都是艰苦的,就像你说的我觉得这个辛苦看花在学什么上面,体育,艺术,或者要写个论文跑图书馆查资料到半夜,这些我觉得值,因为是学到了有用的能力,花在奥数我觉得不值,除了对高考可能有用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用?

还有一个,你或我,或论坛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一直被诟病的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我们都缺乏批判精神了吗,都完全没有创新能力了吗?学习数学的那个过程,让我学会主动思考,遇到问题,想想是不是可以有别的路走,锻炼逻辑思维,有什么不好的?国外随便买个东西收银员算半天也算不清楚,我觉得没什么好的,起码我不乐意我的孩子变成那样,她自己如果成年了那样,也许也不会对自己满意吧。国外有国外的好,国内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发表于 2019-7-2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吧,体制外或者体制内真没我们想的这么重要。公司trainee program,看到很多孩子,有体制外出来的也有体制内出来,孩子的优秀程度真是跟这个没关系。
发表于 2019-7-25 18: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07-25 13:09
有可能。我目前的认知里只是认为体制外的教育更偏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我认识的家长里走体制外路线的家长反馈是说孩子更自信更活泼更独立更有自己想法。这是我目前根据所了解到的认知。也许确实还不够深入,还要继续了解。另外我说认为体制外教育好不是说就不努力学习整天玩什么的,是说把有限的时间拿来学什么,加强对性格方面特质的培养,我认为人生的幸福与成功与否其实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比如遇到挫折怎么办啊,能否与人优秀的沟通合作啊等等,这方面我觉得体制外教育更强一些。当然一定有认识的局限性,毕竟我自己也不是受体制外教育长大的,也只是各种途径去了解一些,也有亲戚朋友同事的孩子走体制外的我经常去问问。以后还要继续去了解。谢谢你的建议

建议问问已经走到高中甚至大学的,单看小学略片面。
发表于 2019-7-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问题的讨论太难有定论了,每个做出选择的家庭都有自己认同的选择的理由,没有哪个比那个更优或者更高。况且,每个孩子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己活清晰或模糊的判断。所以,不管是留在体制内读大学还是出国留学,都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更认可的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rymary 发表于 2019-7-25 15:56
我不是说出国就不好,出国学习也好,生活也好,至少让自己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的维度,很多的过法,可以看 ...

很同意你的说法。文化的隔阂,天然的歧视,这些也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在现在整个世界环境越来越民粹化的情况下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这个确实要考虑进去。你的耐心回复让我看得更全面了一些,非常非常感谢!还是看孩子的个体情况结合家庭情况最重要吧。因为这里有个背景是我家从我爷爷那辈他们5兄弟只有一个在国内读大学,3个美国读大学1个日本读大学,到我爸爸那辈到现在我这辈还有下面这辈,整个大家族也是70%以上是在国外读书吧,所以可能觉得出国读书有点理所应当似的
发表于 2019-7-26 06:0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无论体质内外都需要去竞争良好的教学资源
发表于 2019-7-26 06: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体制外最不需要的就是竞争,是发现个体,展现个体的过程,
所谓的体制内就是有限元素内的无底线竞争。
发表于 2019-7-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养女儿走体制外的爹想法都会类似。我自己是做这个的,都觉得还要看看,这个要看小孩的心性,教育本质是修炼和认识自我,也有其他技能训练的作用。一靠命,二靠运
发表于 2019-7-2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首先来说,能有体制内外的选择,你已经超过中国至少一半以上的家长,很多人是没得机会选的。就像中国本科学历的人数只占总人口4%一样,是一个大家视而不见的问题。

其次来说,计算教育投入性价比这件事本身,说明了家长的层次还不够豪气(没有歧视,纯讲自己观点)。真有钱人是不会考虑性价比这个词的,就像某些奢侈品的衣服鞋子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要不要洗,能不能洗干净一样。但是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还远达不到真土豪这个层次,所以坛子里才有这些时不时的议论分析。

第三来说,要早点意识到教育并不是投资品,而是消费品。我们这一代人(70-80后)都在教育提升个人阶层中受益不少,所以自认为教育天然有巨大的投资回报属性。其实这是时代给我们造成的一种错觉,某种程度来说,早点走出这种迷思比较好。我们的下一代,天生就不会从教育中获得那么高的回报(不是没有回报,只是回报率大幅降低),所以教育的投资属性大跌,消费属性大涨。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叫《高考重要,还是WTO重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建议可以看看。

第四来说,即使教育是个巨额大宗消费品,在今后10年内的中国只怕还不得不成为一个必须消费品。再往后就不好说了。可以看看我们周边邻居日韩走过的路。我个人希望我们最差能变成日本那样,而不是韩国那样。最好么,当然上不封顶,全面建成天朝上国。家长的路线选择和投入,只怕不得不一边走路一边导航,随时调整方向。

我自己在外企工作20多年,本身对体制外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但是说到孩子的教育路线选择,有时候也只能抬头看看天,摸摸自己的钱包,再看看脚下的路。

不过至今来看,任何一种方式下,在上海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从学前一直到大学阶段,我都觉得几乎可以是全世界最优选择了。无论你选任何一种路线任何一种方式,都会找到可以适配的,进退都有路。所以如果要问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轻易离开上海,要尽量多利用多选择上海的教育资源。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3: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luenight316 发表于 2019-07-26 11:12
首先来说,能有体制内外的选择,你已经超过中国至少一半以上的家长,很多人是没得机会选的。就像中国本科学历的人数只占总人口4%一样,是一个大家视而不见的问题。

其次来说,计算教育投入性价比这件事本身,说明了家长的层次还不够豪气(没有歧视,纯讲自己观点)。真有钱人是不会考虑性价比这个词的,就像某些奢侈品的衣服鞋子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要不要洗,能不能洗干净一样。但是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还远达不到真土豪这个层次,所以坛子里才有这些时不时的议论分析。

第三来说,要早点意识到教育并不是投资品,而是消费品。我们这一代人(70-80后)都在教育提升个人阶层中受益不少,所以自认为教育天然有巨大的投资回报属性。其实这是时代给我们造成的一种错觉,某种程度来说,早点走出这种迷思比较好。我们的下一代,天生就不会从教育中获得那么高的回报(不是没有回报,只是回报率大幅降低),所以教育的投资属性大跌,消费属性大涨。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叫《高考重要,还是WTO重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建议可以看看。

第四来说,即使教育是个巨额大宗消费品,在今后10年内的中国只怕还不得不成为一个必须消费品。再往后就不好说了。可以看看我们周边邻居日韩走过的路。我个人希望我们最差能变成日本那样,而不是韩国那样。最好么,当然上不封顶,全面建成天朝上国。家长的路线选择和投入,只怕不得不一边走路一边导航,随时调整方向。

我自己在外企工作20多年,本身对体制外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但是说到孩子的教育路线选择,有时候也只能抬头看看天,摸摸自己的钱包,再看看脚下的路。

不过至今来看,任何一种方式下,在上海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从学前一直到大学阶段,我都觉得几乎可以是全世界最优选择了。无论你选任何一种路线任何一种方式,都会找到可以适配的,进退都有路。所以如果要问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轻易离开上海,要尽量多利用多选择上海的教育资源。

给你点赞啦。你的观点我基本上是全部赞同的。首先本文说谈谈为什么要留学,那当然前提是你可以有留学这个选择,而且不至于砸锅卖铁,是个比较轻松的选择,然后才来谈为什么要选择对吧。如果根本没这个选项那也不用讨论了。其次就像你说的,我包括我周围圈子有出国想法或已经实施的人,基本上都不是考虑性价比的,我真的不会去算出国花了几百万要一年赚多少工资赚回来之类的问题,而且我都很惊讶竟然会有人把教育当成投资来这样算投资回报率。而且我也不觉得出国留学了就应该要回来拿高薪,拿不拿高薪是看个人能力的。我认识的人里面也基本上没有出国是因为考不上国内大学的,反而基本上无论从父母还是孩子都是相当优秀的一批人。这里我也不是歧视或带任何偏见的插一句,以我大概逛了几天千帆的感触,我感觉我身边走体制外的圈子比千帆里面的这个鸡血圈子,无论从经济,视野,格局,还是高了不少的。感觉确实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这里更偏向技术层面的讨论,比如哪个学校入学面试什么,哪个奥数班更好等等。另一个圈子更偏重考虑教育对一个人人生长远的影响,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建立。这也符合需求理论,当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人会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当教育的谋生功能逐渐弱化的时候,寻找自我,找到生命的意义等等这种偏精神上的功能开始强化
发表于 2019-7-2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歪个楼啊,不好意思问一下楼主,是怎么发现千帆的
发表于 2019-7-26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7-26 13:27
给你点赞啦。你的观点我基本上是全部赞同的。首先本文说谈谈为什么要留学,那当然前提是你可以有留学这个 ...

千帆是一个接地气的圈子。此处是褒义的。人无法脱离社会生活,而任何一个社会,金字塔尖都是少数。哪怕再往上走,也还是有必要知道金字塔基础的组成。

何况中国是一个经常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我们上面接连两代人的生活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和我们下一代都几乎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甚至事后诸葛亮来看,某些地方简直可以当作反向指标)。我们这一代的生活经验,对于我们下一代能起的教育意义恐怕也甚为有限。这是生活在中国的优点也是缺点,你有无限可能,也有无法预知的风险。在中国,教育、医疗这两件民生相关的事情,相比西方国家,可以说个人的自由选择极大。所以大家才会如此热衷于讨论技术层面的选择,因为在做出选择之前,谁也不知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我身边也几乎没有因为考不上大学所以出国的人,大多数出国留学的人都来自不错的家庭背景。其实一个人人生的长远影响、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建立,大半都来自于他的家庭。学校教育能起到的作用没有那么大。是个人选择了学校,而不是学校选择了他。否则就无法解释,曾经有过普遍大范围长期中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年代,但那些暂时沉沦的家庭大部分都很快在后面的年代里迅速回到与他们各自相适应的位置上了。


发表于 2019-7-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z,你这个教育目标要求挺高的,目标直指马斯洛需求的自我实现需求。处在这一心理需求的人能够排除群体干扰,和自我链接,和自然链接。这个教育目标能够实现,和孩子本身资质天性都有关。预祝你能够做到,送上祝福!
发表于 2019-7-31 22: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07-26 13:27
给你点赞啦。你的观点我基本上是全部赞同的。首先本文说谈谈为什么要留学,那当然前提是你可以有留学这个选择,而且不至于砸锅卖铁,是个比较轻松的选择,然后才来谈为什么要选择对吧。如果根本没这个选项那也不用讨论了。其次就像你说的,我包括我周围圈子有出国想法或已经实施的人,基本上都不是考虑性价比的,我真的不会去算出国花了几百万要一年赚多少工资赚回来之类的问题,而且我都很惊讶竟然会有人把教育当成投资来这样算投资回报率。而且我也不觉得出国留学了就应该要回来拿高薪,拿不拿高薪是看个人能力的。我认识的人里面也基本上没有出国是因为考不上国内大学的,反而基本上无论从父母还是孩子都是相当优秀的一批人。这里我也不是歧视或带任何偏见的插一句,以我大概逛了几天千帆的感触,我感觉我身边走体制外的圈子比千帆里面的这个鸡血圈子,无论从经济,视野,格局,还是高了不少的。感觉确实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这里更偏向技术层面的讨论,比如哪个学校入学面试什么,哪个奥数班更好等等。另一个圈子更偏重考虑教育对一个人人生长远的影响,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建立。这也符合需求理论,当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人会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当教育的谋生功能逐渐弱化的时候,寻找自我,找到生命的意义等等这种偏精神上的功能开始强化

没错,现在家长缺乏的是格局。而体制内无底线的竞争只能让大多数家长看到眼前的饭碗
发表于 2019-8-2 13: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想想自己国家主席的女儿在哪上学就明白了。辩论要有前提,很多网络辩论都是站在自身背景下鸡同鸭讲。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谁都没必要说服谁。人生是自己的体验,而我们普遍认识的“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习惯对比的思维下的产物,所以没啥好吵的。自己设定目标,然后去实现,这就是自由意志的终极目标。

但是国内教育是服务于意识形态管理的,给人留的选项少太多了,仅此而已。
发表于 2019-8-2 15: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issi-sunny 发表于 2019-07-25 13:24
是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很多人去了体制内,因为家里有钱,不需要自己努力996,只要每天轻松交个五险一金就行!而去996,甚至周日都上班的,拼命赚钱的硕士博士,一般都是农村的,家里没钱给结婚的婚房首付,所以拼命努力赚钱!

体制内不需要996?反正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体制内人,都是越来越忙忙到想辞职。一张报纸一杯茶混一天?早就不存在了
发表于 2019-8-9 00:2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挺理想化的…还是这位爸爸点赞,不缺位不诈尸,多难得
发表于 2020-1-9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芯片研发来说, 中国高考那种还是有用得,基本上985以下得学校能做好这样的研发的概率是很低的。
比如怎样一次性把事情做对,不放错等这些是高考能练出来的。
高考最大的问题是把三年的时间基本都放在刷题上,有点浪费。
我们现在读了一个学期的国际高中,数理化除了老师作业外,没刷过任何题,但对数理化的概念基本还是掌握熟练了的。 多出来的时间用在做project,写各种论文上了。
所以综合能力肯定比普高提高比较多了,但逻辑的缜密性,防止出错等能力肯定没有普高训练的多了。
发表于 2020-1-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斤鱼爸 发表于 2019-7-25 13:09
有可能。我目前的认知里只是认为体制外的教育更偏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我认识的家长里走体制外 ...

更自信更活泼更独立。 这个还真和体制内外关系不大。
我娃体制内初中就是自信、活泼。
不活泼的人体制外也一样,不会大改的。
同学的孩子在加拿大也是不活泼,性格我觉得还是家庭影响最大。
体制内外主要还是学习的内容有差别,特别是文科的思维会差别大。
发表于 2020-1-28 08: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每人答案都可能不一样。
发表于 2020-5-2 23: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娃要是没啥兴趣咋办?就想平平淡淡,混吃等死。我自己也觉得有抬杠嫌疑,楼主见谅。
发表于 2020-5-3 07:1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长,看完了
发表于 2020-5-6 00: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发表于 2020-5-7 07: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难得看到一个帖子里大家都这么冷静理性摆事实讲道理互相尊重的讨论,没有杠精和互喷,点赞。
发表于 2020-5-23 08: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单位里很多海龟,但是除了英语好点,都是泯泯众人,真正能成事的人,还是看个人性格,判断力,情商,决断力,背景。求学本身只是术的学习过程,有术可以生存,但发展靠道。道之道,不可言,各自体会。
发表于 2020-6-2 08: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非常认同!!!
发表于 2020-6-2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体制内外都要努力,这是读书不变的道理。体制外学校有两套教程齐头并进,没有什么宽松的环境。其实以楼主的要求,我个人认为上海体制内不讲究升学率的公办学校更适合你的要求,课余比较宽松,有更多的时间发挥个人爱好。
发表于 2020-7-2 00: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比较同意您的观点,觉得小学体制外比较好,初中给他自己选
发表于 2020-7-11 15: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赞成楼主!!太对了,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自己找到他想走的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1-23 13:34 , Processed in 0.3698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