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Wyz 发表于 2019-08-02 08:52 所以说您自己孩子那么小,在论坛里以“过来人”的口气道出传授“经验之谈”,略好笑 我孩子也不大,一升二,班主任说按照之前的经验,五年级时候,学校附近一家全市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会来调成绩,年级前十有面谈机会。所以谁告诉你校内成绩没用了?
深海潜航 发表于 2019-08-02 08:52 你又急了,年级前十当然游泳,他可只是班级前十
carol_zhang1 发表于 2019-08-02 09:15 楼主是在这里找肯定的吧,你们一个个这么鸡,就有违她的初衷。真鸡的话,不会拖到现在读奥数
eugenia_h 发表于 2019-08-02 12:46 学校老师给的建议是拓展是需要的,但计算是每天的,一天不练就会倒退。暑期班连续上跟不上其实也挺正常啊,如果不退的话也可以复习的。退了的话在家刷题也是可以的。孩子需要的是够一够,努力一下能够着的难度,这样最能激发学习兴趣。
marymary 发表于 2019-08-02 13:02 年级前十也是班级前十开始的
深海潜航 发表于 2019-08-02 14:11 本质区别,而且人家写的很清楚,年级十才能参加选吧
nocrazyman 发表于 2019-08-02 14:49 楼主的娃尽然裸考能进勤思,蛮厉害的,我家这个和你家相反,裸考进的敏学,然后上课无压力,作业也没压力,大部分的课,课后半小时自行解决。当然作为老父亲,会提前看看下一课要学什么,脑筋拐弯比较多的我会带她实现过一下基本概念,例如这学期最后的扫雷,没玩过,直接上课,估计听懂的不多,所以花了半小时带她先玩玩游戏,再上课就没啥压力了。
ytelaine 发表于 2019-08-02 16:13 我觉得学家的数学教的套路大于思路,退掉也不可惜。连上10天消化不了也是白搭……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孩子理解力上来了,能理解套路背后的思路了再奋起直追也不迟,套路只是用来加快解题速度,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babiskirt 发表于 2019-08-02 16:30 你家娃和一帮已经上了2,3年的孩子一起上,而且一开始就直接勤思,不给娃缓冲时间,又是最可怕的5天连上…请问这位妈妈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家是一年级开始就上的,然后今年一升二报的是周末班…非常明显上过和没上过的有显著区别…再加上家长不知道为什么,硬是要让娃从勤思开始…每个级别多几道题,也就是最难的几道题,那是基于孩子们基础都能消化吸收的基础…没有学过奥数套路,没有吃透就上下一课,还上的是老师觉得基础是没问题的班…各种结果就是开始怀疑人生…
wdhmm 发表于 2019-08-02 16:46 我能弱弱的问一下,楼主家的孩子素的水平高吗?
marymary 发表于 2019-8-2 17:03 大提琴现在是机构乐队的首席(学的还是比较基础的,只是相比一起学的孩子算好的),拉丁舞在机构里的最高 ...
wdhmm 发表于 2019-08-02 17:12 素得好以后也可以走艺考路线啊,素的选2个拔尖的就可以了,太多了真的没那个精力。靠素的吃饭有可能比文化的更优出息。
IreneMMM 发表于 2019-08-03 11:23 我是支持楼主的,因为想法相似。千帆上有用的信息很多,有用的建议也很多,但是让人浮躁焦虑的内容也非常多。教育理念不一样,难免各种冲突。我不去反驳别人的想法,但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保持初心,不要忘了想要孩子走的路,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人生是场长跑,后劲至关重要,踏上社会的一刻才是一切的开端。身体强健,热爱运动,热爱美且有欣赏艺术的能力,爱读书,有爱好,这就已经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她还能在青年中年保持好奇心,不以功利为目的地持续学习,那么到了三四十岁,就能甩下绝大多数同龄人了。因此,幼年时期语数外以外的培养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 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父母也没有要培养孩子的意识,所以基本放养。除了和小朋友疯玩就是看书看电视,所幸成绩一直数一数二。高中是寄宿制高中,江苏省大家懂的,高三一周休息一天的那种,高中主要也就是学习,谈不上发展什么,就这样考上交大。到了大学成绩仍然很好,四六级托福什么的分也都很高。可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对很多事情提不起热情,尤其是自我发展方面,功利性的短期的学习提升可以的,比如本职工作,工作相关的考证,但是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成效的学习,就无法坚持,比如发展一门兴趣,学一个和工作无关的技能,再比如艺术文学历史等。其原因,我觉得和年少时期有关,所有的事都和功利性学习有关,而这种学习又是要求在下一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短期见效的。所以导致成年后只有短期见效的学习才能激起热情和兴趣。大家都知道这会对个人发展和成就造成多么大的障碍。 此外,还有个副作用,刷题的这种学习,容易产生考试型选手。就比如大学我成绩很好,绩点系里数一数二,可是我心里就是知道我学的不好,我在这个专业学不下去,因此保研和出国都放弃了,我特别羡慕系里那些一边思考一边学习真正学到的人。回到学而思数学,如果不是特别聪明有天赋的小朋友,低年级不学也罢。我们家小朋友一年级在爸爸辅导下上了一年,爸爸要求小朋友严格按照学而思教的方法解题,为此我们夫妻间爆发过激烈的争吵。在我看来,数学思维应当是既严谨又发散的,不应该装在一个又一个的解题套路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最多走到高一就走不下去了。学而思讲工具,背后的思维逻辑讲的太少太快,一不注意就被忽略了。牛娃能抓到,但普通娃抓不住,这种学习弊大于利。加上暑假十天连上,我们果断就没报名。秋季班也打算退了,买了一些教材自己在家慢慢教。个人认为最好的数学教育是启发和鼓励思考,以及在生活中学。小时候计算靠刷题吗?当然不是,还不是帮大人买油买盐打酱油加加减减小数点都熟了。 总之,不觉得机构刷题是唯一学习之路,也赞成坚持素鸡。与楼主共勉。
marymary 发表于 2019-8-2 14:59 真用心,向你学习! 我们家是我报的时候就说我不要上数学课,我不喜欢上每一次下课都跟我说,我不上了可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7 20:04 , Processed in 0.1712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