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举报
纳米小矿工 发表于 2019-12-16 23:49 题目的意思明明是“选字”!
Questioner 发表于 2019-12-16 21:59 题目就是选字组词呀,如果题目是开放式的组词,而且没有给可选项,那么就是开放式的自己随便组,现在这个题就是有条件组词,一定要从它给的字里选。楼主的意思应该是老师为什么不出点开放式的组词题目吧?
S.HOO 发表于 2019-12-16 22:18 忘了说了,如果你目前做不到这点,那最好不要插手太多娃的学习,否则你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娃,对娃不太好。
radiohead 发表于 2019-12-16 20:59 明显是填空题呀 就像选择题必须写字母而不能写字母对应的选项是一个道理,高效和真知不冲突
radiohead 发表于 2019-12-16 21:01 以() 你理解成写完整词语还能理解 ()手 你强行写完整词进去明显是错误的
电信小单 发表于 2019-12-16 22:10 我记得小学时候 3*2不对,2*3才是正确答案
yxs201405 发表于 2019-12-16 22:26 小学段,特别是低年级,磨炼的就是细心的态度,规范的流程。 这些都做不到的,题意深邃起来,题目难度增加, 再加上孩子随心所欲的态度和做题方式, 画面会非常惨烈。 锤炼了数十年的教育、应试体系,不是第一次做家长的年轻父母,就能理解的。
和风依旧吹 发表于 2019-12-17 05:55 如果孩子做对了,楼主还会有这种感慨吗?印象中碰到这种情况我当年的老师应该会给一半分数。
zoemickey 发表于 2019-12-16 22:52 其实反过来想,理解题意,遵循做题规则也是一种能力啊… 工作以后,就算你有能力,也要遵守规则的啊,在规则范围内玩,不然直接就被搞出局了…
安妮的大树 发表于 2019-12-17 06:29 好像老师没批错啊
yxs201405 发表于 2019-12-16 22:26 小学段,特别是低年级,磨炼的就是细心的态度,规范的流程。 这些都做不到的,题意深邃起来,题目难度增加 ...
承蜗牛的麻麻 发表于 2019-12-17 06:13 做对了更加会感慨。。其实不仅是练习题,很多课辅题也是这样。我们当年念书时候也是如此。经常大家会一起讨论题目的意思。语文英语,相对容易有歧义产生。另外还有什么中心思想,作者思路,象征意义之类的。。有时候人家作者根本其实不是那个意思好吗,是出题人自己在yy。但是也只能抓住套路,照着答题吧。本来这也该是个顺势而为的事儿。我也就吐吐槽罢了呗。
taodaiqin 发表于 2019-12-17 00:22 小时填空题出状况,长大填各种信息化表格就容易出错,到时候说不定会影响生活 话说签证表格比这要求更严格。有人说我不出国,那你要不要填个人所得税之类的表?里面有没有标准化要求?有人非要抬杠说信息化时代了,将来自有免费AI出来我智能纠错。 你可以活着等到那一天!我相信你可以。 但“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按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叠加的意思就是。这个题括号里还是不能填词语,而是字,虽然阅卷老师提取正确信息的人的智能化水平远高于同期AI。 以前我历史老师要求我们多选题全选时所有字母不能出括号,有同学不信邪,非要写很大几个字母塞不下溢出到括号外,结果他批改时真的只认括号里的一部分。后来大家养成了强迫症,遇到界限自动回避的好习惯。考试时再没有人会把字写在密封线之外了。因为人这一生也不是那么多机会去把握和尝试“写在密封卷外等于没写”。 高考一模的时候,我们班第一名的男生涂机读卡太秀气,有两科成绩比自己估的低了十几分,后来他持续好几周都在练习涂机读卡。这种应试的痕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交通灯就那三个颜色的圈圈,机器来涂红涂绿涂黄给你看是很容易的,但它涂得很烂时你去试试看,烂得你分不清涂没涂颜色时。而小到正确涂圈圈的事,从一年级已经开始在做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当年至今都觉得特别无聊的一类作业。 没人愿意活得像个机器,但也没人愿意活在垃圾堆。 从前我们上法理学的课程,教授给我们说了两个字,我认为很受用。人活在社会中就是“妥协”二字,所以法理学讲的基本的东西就是“妥协”。建设法治国家,这就是法理。 我们小学学会做阅读理解,长大才能正确区分和把握“合理的妥协”以及“不合理的让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05:05 , Processed in 0.1327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