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学生学英语难,学英语很久还不能正常交流的原因是:音动缺失,这是笔者给如下现象起的名字。用来描述大多数中国学生由于无法做出熟练的英语发音动作,导致听力听不清,英语句子,文章记不住,辛苦学习收效甚微无法用于实际交流的现象。音动缺失 简介如下,具体请见文章。
人类交流主要靠语音不靠文字
语音听说学习必须优先于文字读写学习
不受母语干扰的,熟练的英语发音动作是学好听说最重要的基础,但又在中国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忽视。
所以忽视了发音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差,原版听力法性价比不高。发音不熟练,听不清楚,脑子里也没有储存足够多的英文词汇,句子语音信息,自然不能正常英语交流。
正文
为什么,学英语这么难?
长话短说,先从最常见的问题开始:为什么,学英语这么难?流利运用英语这么难?
小朋友上完课记不住几个英语用法,长英语文章背了前面忘后面。只会做题,听不懂,讲不清。无数家长愁眉苦脸焦头烂额。
学了英语十几年的成人,听老外说话依然大脑一片空白,跟不上,反应不过来。
因为,学英语的方法不对。
传统教学多从英语文字入手,以机械痛苦的抄写和题海为手段,可收效甚微。
最近逐渐流行的原版听力学习法,靠多听各种英语材料,用大量时间积累听力词汇,模仿对英语的母语亲近感。这种方法向前进了一步,但由于极关键的几处忽视或不符国情,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为什么从文字入手的传统教学法不靠谱?
原因是人类主要靠声音交流而不是文字。文盲很多,但不会说话的极少。即使文字内容,大脑也会情不自禁地先转化为它最擅长最舒适的语音信号来处理。
举两个例子,一串很长的电话号码,是不是默读几遍读出声音就容易记忆很多?一篇很长很艰涩的英文,是不是边看边读就容易理解很多?
人类听说交流以万年计,文字读写历史和听说相比短得可怜。人类的身体还没有进化到读写能力能优先于听说能力发展。主攻文字抄写做题的传统教学法就像左撇子偏要用右手写字,自然家长焦虑小朋友痛苦。
为什么从听入手的原版听力学习常常性价比不高?
原因之一是我们不仅用听,也依靠【熟练的发音动作】来识别和记住声音。听到一个陌生模糊的发音时,人首先会尝试和脑海里熟悉的发音比较。但声音无形无质也容易受到噪音干扰,常常很难确定听到的和已知的发音是否一致。这时我们会尝试做熟悉的近似音发音动作去发出近似音。如果发出的和听到的一致,我们便能辨别出听到了什么音。
发音越熟练,越容易比较,辨识,听清,听准。可如果已形成肌肉记忆的母语发音动作干扰了不熟练的外语发音动作, 就会无法发出正确的外语语音。导致无论怎样多听,被干扰的外语发音都很难听清,听懂。
比如,日本人很难区分英语里 R 和 L的发音。Sorry会听成Solly, forever听成folever 。即使在欧美留学生活很多年的日本人也难以分辨。随便搜一下,就有很多日本人调侃自己分不清R和L的段子。
这是因为在日语的发音体系里,R的发音处于英语里L和R的中间略靠近L一点。他们说Sorry, 听起来更像是Solly.由于日语的R和英语的R和L发音都有点相似,可怜的日本人遇见英语的R和L时舌头都不知道该怎么扭好。自然无法发出正确的音来确认听到的英语音到底是R还是L。
同理,中国学生,特别是公立体系念书的小朋友,一样会受到汉语发音方式的影响,不能用正确发音动作确认英语语音。导致听不清,听得累。必须全神贯注猜测脑补没听明白的内容。记忆,交流自然也更艰难了。所以忽视发音仅靠多听,类似于骑自行车只用一只脚踩,另一只脚不用,使得大多数学生用原版听力学习法性价比不高。
问题总结
人类交流主要靠语音不靠文字
语音听说学习必须优先于文字读写学习
不受母语干扰的,熟练的英语发音动作是学好听说最重要的基础,但又在中国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忽视。
所以忽视了发音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差,原版听力法性价比不高。
发音不好,听不清楚,脑子里也没有储存足够的英文词汇,句子语音,自然不能正常英语交流。
笔者给这些现象起了个名字:音动缺失,来表示如上的现象。
怎么解决
讲完原因,我们来讲讲怎么解决 音动缺失 这个问题。限于篇幅,本文只讲简单的初级方案, 后续文章会讲更有效更方便的高级方案。
初阶方案
解决音动缺失首先自然是请老师纠音并且多练基本发音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外教此时并不比中教有优势。因为外国人不太容易注意到中国学生常犯的中式发音错误。 一个发音比较好的中教,更适合帮孩子分辨错误的和正确的发音口型。
平时上课前,最重要的是把课文读熟读流利。听讲时,就可以用语音记忆来和教师的讲解互动。比只会读文字的听讲效果要好很多。
一个小技巧,在听音频的同时影子跟读。做法是听录音时以稍稍落后一点点的速度跟着读或者默读。尽可能地模仿朗读者的语气,语调,重音等等。这样模仿更容易,有助于形成有节奏的熟练嘴部肌肉动作,记忆效果更好。
下课后的复习也是一样。复习课文时,做题时,听音频时尽量读出声或者默读。让大脑将文字转化成语音信号,帮助理解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