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学在读的同学及家长几乎都存在下列几点普遍的的误区及迷茫。我曾在博客中多次解析,在此我再明确的分析给大家听一下: 1.第一个迷茫——严重名校情节,我希望回来就业,如果回来,那么去美国大学不是排在前50的,就很难就业,而且也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了! 我的回答是: (1) 回来与不回来现在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去读了四年大学后,思想必定起到很大的变化,届时可能就不想回来,或者找不到工作,限于移民法也不能不回来。但是有一点,我必须以30多年的美、加经验提醒你,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在美国工作几年,否则你就是拿了顶级名校的毕业证,没有工作经验,竞争力会大大的减损。我对这个理会太深了! (2) 前50,这个第一类的排名,并无严格的“名校”定义。试问国内的用人单位对美国的大学知道多少,除了少数几个长青藤盟校外,他们知道宾州大学和宾州州立的差别吗?如果你进了51,难道用人单位就不用你吗?这种想法,不仅在国外被人笑话,在国内也会迅速的被改变观念。最现实的问题是雇主用你时,如果发现你根本无工作经验,成绩很烂,英文也说不清楚,那么你这个前50又有什么用呢??有这些想法的人其实都是不实际的!今天回来的美国海归已逐渐增多,但回来的人基本都是没有美国工作经验,甚至于找不到工作或不想找工作。这样的毕业生回来即使前50 也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我再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很多人认为前50的人学习一定很优秀,其实并非如此,很多的同学都是被“充了气”的去了名校,学得很辛苦,还有根本学习就不认真,并未了解及学习到真正得美国精华!什么名校最后都是虚的!! 所以结论是根据自己的综合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学校而非按排名!!更何况太多的同学瞄准前50-100,今后将会愈来愈难,因为对每个国际学生都有限制比率的。 2.第二个迷茫——专业 因为要回来,回来的专业最好美、国内都可以用的上。如精算可能回来就无法就业。 我的回答是:美国的专业(科系)可以最晚在学习两年后再决定。至于是否容易在美国还是中国找工作,这个根本无需去想。因为我在第一条已经说过,你根本无法把握你一定回来,你怎么知道四年后(至少)中国这个专业仍然好找工作呢?我的建议是,首先确认自己文、理、法、商专业的大方向,就读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及了解、认识再做调整或甚至改变。 中国正在加速国际化,即使以精算为例,四年后也许是引进人才的时候,一旦在美国学成考了精算师,有了几年经验,也许美国雇用单位会派你回来,那么那时候你很可能就是外国专家,何等风光!!这种美企送你回来感觉好还是自己回来找工作的感觉好呢??这就是我说的差别。 3.第三个迷茫——出国、高考割舍不下,我如果申请不到前50,结果高考也受影响,岂不两头落空 我的回答是:申请美国大学主要是根据申请者的综合条件,一个有经验的申请人或负责的中介或顾问,一定不会让申请的学校一所都不录取你的!当然这中间有一个“度”的保证,不要只申请全部都是不可能有机会录取的学校或是太低的学校(虽然机会比较少)。高、中、低档次的搭配加上“度”就会万无一失。 至于高考,我一直坚持反对高考、留学同时准备,尤其要申50的有志者考SATⅠ及Ⅱ的人,不可能把两件事做好。另外一个观点是,高考失利进不了一本,二本再出国的这种心态也不正确。这样必须浪费一年,而且,你仍然未必就能进心目中的“名校”。所以大前提是想清楚了,就决定专心做好一件事。对于高考是否一定需要参加,见仁见智。就我这个从小学就参加考试的台湾同胞而言,我的观点是高考并不是一定要去体会的人生经验,美国学习的经验会远远让你享受足够的挑战及人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