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22A 发表于 2020-05-15 00:26 何止学习是马拉松,人生也是马拉松,一直向前,不停歇。
举报
vivienxiao 发表于 2020-05-15 01:08 理解楼主,牛娃就是天生的。一般娃都是带着点灵性顽皮长大,所以大部分爹妈都是操心的。你家还在民办,作业量还比公办多。大人有时间盯作业最好,亲子关系还能缓和些,陪着一起比赛做作业,半小时作完给点甜头之类的方式都可以试试,好歹还能保证睡眠。另外再挖掘一些特长吧,练的时间长了也好建立娃的自信,如果有时间的话。当然也可以安排些不用每天都练习的爱好,比如民乐,朗诵,游泳,等等。老人家的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学得好的自然学得好,学不进去的逼也没用。只是我们这帮爹妈不甘心罢了。你想拉他一把就要自己多付出。其实娃都有长处,也会有出路,碰到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操心了。
猫眼窥世界 发表于 2020-05-15 06:53 自觉的小朋友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家长都有此问题,然而每个孩子特点不同,只有靠家长自行摸索试着解决。随着孩子的成长,可能扭转乾坤,也可能多年后还是无解,尽人事听天命,届时再感慨,但目前放弃真为时过早。又看到前贴有家长说LZ小孩在民办,能考进民办的孩子自有其出彩的方面,怕自己莫不是又白白花时间安慰了个来发糯米嗲的人。
iEVER 发表于 2020-05-15 08:33 孩子就是家长的考卷啊。有的家长努力学习,有的家长手撕考卷。
shpg43105 发表于 2020-05-15 08:07 人生是场马拉松,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长把控好习惯培养各自己比,心态很关键。
afra1983 发表于 2020-05-15 08:43 学霸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年级刚开始,后面的路长着呢
mumumama 发表于 2020-05-15 08:59 人生就是马拉松,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最重要,不是个个都是学霸,侄子侄女一个标准学霸一个典型学渣,真的太不一样了,感觉父母的作用50%吧
177018508 发表于 2020-05-15 09:42 差距主要是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主性上的差距。成绩好的早开窍的里面,其实也有一部分是态度不端正的,这些领先也是暂时的,被拉开档次也是早晚的 态度决定一切
eagle7 发表于 2020-05-15 09:43 楼主配图是璀璨夺目的银河。在宇宙面前,无论学霸学渣都是一样滴
猫眼窥世界 发表于 2020-05-14 22:53 楼主,目前等于你娃学1年级东西时早学的孩子学三年级的东西,早学的娃假设要一直保持这样的领先2个年级优势,实际上在学之后的内容时,时长是和你娃差不多的,所以在学习时长差不多,学习效率差不多的情况下,除非吸收率差异巨大,不然对于每一年级内容的掌握程度理论上是和你娃差不多的。维持学习效率吸收率与学习时长的前提,再从纵深来看,学一个基础的东西学了1年和学了3年差别比较明显,但是学了11年和学了13年几乎无差别。早学的领先距离和效益随着年级增长是走低的,所以不明白LZ现在就感叹看不到希望是为何。
李璐1981 发表于 2020-05-15 09:53 所以多生几个,不要把希望放到一个篮子里。
鸡路漫漫 发表于 2020-05-15 10:02 1、马太效应。前面几名的竞争会让人去挤极限、纠细节,动力也好,资源也好,老师关注度也好,都会向头部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落后还逆袭的娃本身就是牛娃底子。 2、不要以为领先两年就领先两年,很可能多数时间段对方是加速度前行,差距只会越来越远,制定过超计划的家长就会知道,你一年完成的课程,人家可能9个月或者更短时间就完成,当你到了人家之前到达的点,人家在进度和深度上已经深耕了一段时间,能追上或者反超,还是要牛娃底。
mumumama 发表于 2020-05-15 10:28 这个真靠谱,这样的样本不少,好多还是小的学霸大的学渣,哈哈,要么都说大号练坏了练个小号
李璐1981 发表于 2020-05-15 10:47 赌概率吧。看能生到的是来报恩的,还是来报仇的。
mumumama 发表于 2020-05-15 10:50 哈哈也别那么说,成了学渣老了陪你吃海底捞,大闸蟹的,成了学霸忙的见不着影子
旼旼 发表于 2020-05-15 10:18 说的在理,不求速度
austen1987 发表于 2020-05-15 08:07 学习的确是马拉松
kkomi 发表于 2020-05-15 03:32 这种环境确实会逼得家长过于焦虑,我朋友娃一年级时也这样,到三年的时候孩子成绩就上去了,别着急,孩子成熟一点会好很多
朱明芬 发表于 2020-05-14 22:41 有时候没想起来吧是马拉松,但也不能起步太慢跑太慢,不然也会输
圆宝闯天涯 发表于 2020-05-14 22:42 图都是我喜欢的
echofloating 发表于 2020-05-14 23:15 LZ不要灰心,一定要有耐心,小低年级重点是培养习惯而不是成绩,习惯好了,后面可以弯道超车,加油!
adazha 发表于 2020-05-14 23:36 初二一年学的量是小学总量的两倍。提前学2年可能2个月就追回了,还要碰到青春期,叛逆等等问题,马拉松能保持匀速就不错了。
beib003 发表于 2020-05-15 12:45 看了杨老师留言,我家的小男娃争取做一个小牛蛙,普通智商+好习惯,也很不错了。
yxs201405 发表于 2020-05-15 12:17 说点客观的, 长期的学习,是需要两条腿跑路的,这个和马拉松一样。 放在学习上,就是 智商+努力,这两条腿。 多数女娃因为相对听话,服从度高,所以优秀的多,远比男娃多; 但是,这些是归在“努力”这块的。所以,相对,小学段看智商比较少,特别是低年级; 但是,从长远看,初中高中,就是拼智商的时间段到了。 不是贬低女生,而是智商普通的(90-110),上升空间就很有限,碰到天花板了; 所以,这部分小学段的牛蛙,会落到第二集团。 正常智商+勤奋努力,保持第二集团的牛蛙,是做得到的。 第一集团的超牛蛙,当然是 高智商+勤奋努力,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小低阶段的孩子,特别是男娃,只要智商是高的,就暂时不用急。 以后, 高智商+好习惯,肯定是超牛蛙, 普通智商+好习惯,也肯定是牛蛙,至少是小牛蛙。 了解这个客观规律,保持好心态,小低不要逼娃太甚, 就可以了。
李璐1981 发表于 2020-5-15 08:25 哈哈哈,我说的这么具体了,妥妥的学渣趋势啊。昨晚撕了语文卷纸,完全是错的,字还七扭八歪。这么说吧, ...
凫藻 发表于 2020-05-15 14:00 可能孩子一上来就在一大半都是优秀孩子的大塘子里,容易信心受挫?如果是个大家都是普娃的小塘子里,是不是会积极一点?
李璐1981 发表于 2020-05-15 13:34 谢谢您的回复,特别棒。对号入座的话,我家属于IQ上课,努力严重不足。哈哈哈,尽量努力到孩子幡然醒悟的那天。
鸡路漫漫 发表于 2020-05-15 14:21 本帖最后由 鸡路漫漫 于 2020-5-15 14:30 编辑 去妇幼测一下就清楚了,具体到单个个体难说,再聪明天天去吃鸡,那能进二三本也很厉害了,一本的料刻苦用功拼到极限,211、一些985也有可能,宏观上看: —————— 世界上大约50%的人智商在90-110之间,25%的人的智商低于这个水平,约5%的人达到125,达到130的人约为1%,而10万人中只有1个人的智商水平可以达到160。 211的本科生大概118左右(数据来自西南大学本科生的瑞文测试报告),985稍微高几个点,不会超过10。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平均也就122的智商。
李璐1981 发表于 2020-05-15 14:32 所以努力特别重要。IQ是天生的,努力是后天的。
鸡路漫漫 发表于 2020-05-15 14:49 这个努力包括家长的努力,就像你的问题,怎样才有态度才能自觉,这个本身就是鸡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不解决,要么看天要么等娃有觉醒的一天,但很明显这就是家长失职,多数娃是没有态度不自觉的,靠的是家长。
kingking_sh 发表于 2020-05-15 14:53 是马拉松,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不盲从,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初中,高中才是真正见分晓的时候。
李璐1981 发表于 2020-05-15 00:35 那也得先跑完前三十公里才有机会站在起点上啊。
helen00998 发表于 2020-05-15 15:30 关键还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同是男娃,担心啊!
beib003 发表于 2020-05-16 11:59 学习确实是马拉松,但是正由于路途太长,所以差距也可能会越来越大。 最近家里来了老公妹妹的小孩,因为转学的缘故在我家暂住,和我家老二同一个年级,每天放学回家两个小朋友一起做作业。我告诉我家孩子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所以一般回到家很快就完成作业了,完成作业后我们就开始课外的安排,语数英三科都有,晚饭后开始练字,练了字阅读。 外甥女的情况我就完全震惊了,做作业要做到九,十点钟,极度拖拉,学习应该说就没有习惯,一做作业就叫妈妈,一页数学题要做一个多小时,各种情况让我目瞪口呆,连我儿子都看不过去了,说妹妹你怎么不认真学习,不要说课外的知识,课内的搞不清楚。 其实我觉得我儿子也就是正常的学习速度,但是外甥女已经开始掉队了,才二年级,如果这样持续到四五年级,不难想象会怎么样。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19:28 , Processed in 0.3502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