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gyro 于 2020-7-24 17:24 编辑
网络上广泛流传一种说法:北京上海看似升学率高,其实在中考就刷掉了一半的学生,而很多外省市学籍管理很松,上高中很容易,考不上托关系也能花钱上个民办或者县中借读。这些说法当然可以找到很多个例,但是个例再多也不会影响统计,毕竟高考是千万人口参加的选拔考试,高考大省如河南考生人数超过百万,在如此大的规模中各种非常规的案例占比是很低的。通过统计可以清楚的看出总体的事实情况。 各省市的统计年鉴提供了以下数据集: - 各省市历年出生人口
- 各省市历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毕业人数
- 各省市历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 各省市参加高考、高考招生人数
姑且认为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没问题,然而统计口径会造成以下问题: - 统计人数不考虑户籍,只考虑学籍,流动人口异地就学被统计在入学地;
- 很多省市有春季高考,还有专升本考生,高考总人数有的只包括狭义的夏季高考,有的包罗万象,口径不统一;
- 高考复读人数没有统计,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的(出国、弃考等)人数没有统计;
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例如河南省有1300万户籍人口常住外省市,小学阶段在外省市就读,有部分在常住地参加中考进入职校,也有很多初中开始回到本省入学,参加中考并最终参加高考。这些跨省流动的人数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受高考录取政策的限制,没有户籍的学生异地高考的情况很少。另外,统计口径的差别是相对稳定的,统计偏差不会去年左偏今年右偏,进行多年纵向对比可以看出历史趋势和发展规律。 为了减轻抓取年鉴数据的压力,先选择部分省市作为对比样本(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刚好南方北方各四个)。考虑因素如下: - 覆盖人均基础教育资源多(如北京上海)和少(如河北河南)
- 覆盖高等教育资源多(如江苏湖北)和少(如河北河南)
- 覆盖教育平均化(江苏山东)和集中化(河北湖北)
- 高考(曾)使用同一试卷(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全国卷1),北京2002年之前使用全国卷。
样本选择主要考虑可比性和代表性。例如,河北衡水一家独大,而山东江苏非常平均;江苏浙江占据近半状元院士榜单,而河北河南与人口不成比例;湖北湖南奥赛霸榜,而山东河北身影稀少;其他省市和上述省份有相似性或者介于中间,例如湖南和湖北较为相似,不再一一列举。没有选取西部省份的原因是他们与上述省市可比性很差,基础设施、人均教育投入等与发达地区差距悬殊,拿他们做对比并不公平。另外还有数据可得性的原因,例如浙江省统计年鉴中把中学阶段数据混在一起,初中高中无法分开,升学率无法计算。
来看看汇总了所有可用数据(多地区存在部分年份数据缺失)的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 北京在有统计以来普高升学率一直高于60%,显著高于其他省市(包括上海),2019年突破70%。
- 上海的普高升学率从2000年达到50%以后一直很平稳(除2004、2005异常外),2000~2018年间的平均普高升学率为57%。
- 普通省份的普高升学率从90年代的20%上下一直上升,2014年以后都提高到50%以上。
- 河南在绝大部分年份的普高升学率都是最低的,2007年之前与河北水平非常接近,之后河北迅速提高,进入60%的第一集团,河南仍然垫底。
- 湖北、安徽两省情况类似,90年代末处于省份前列,远高于北方省份。从2014~2018年平均普高升学率来看,湖北达到61%,安徽57%。
- 山东与江苏两省情况类似,与经济发达的印象截然相反,90年代末普高升学率只有20%水平,山东1995年只有16%。经过20年来的努力,目前都突破50%大关。
按梯队分类: 1. 第一梯队:北京,70%水平 2. 第二梯队:上海、河北、湖北、安徽,56~62%水平 3. 第三梯队:山东、江苏、河南,50~55%水平 虽然小升初也备受关注,但是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升学没有淘汰,家长关心的是能否进入优质初中。而中考是所有中国孩子要参加的第一次选拔考试,考得好进入普通高中,考不好只能进入职业中学,人生之路就此改变。
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毕业要求,最后加入高考大军,成为高考升学率计算的分母。假设普通省份的普高升学率也提高到70%学生,那么河南、山东每年超过100万初中毕业生中会多出20万可以参加高考,进一步增大高考的压力。而处于50%到70%之间的学生在河南和山东能考上大学的机会基本为零,只有在北京、上海才有机会考上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