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687|回复: 43

[其他] 不同省市的普高升学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agyro 于 2020-7-24 17:24 编辑

网络上广泛流传一种说法:北京上海看似升学率高,其实在中考就刷掉了一半的学生,而很多外省市学籍管理很松,上高中很容易,考不上托关系也能花钱上个民办或者县中借读。这些说法当然可以找到很多个例,但是个例再多也不会影响统计,毕竟高考是千万人口参加的选拔考试,高考大省如河南考生人数超过百万,在如此大的规模中各种非常规的案例占比是很低的。通过统计可以清楚的看出总体的事实情况。
各省市的统计年鉴提供了以下数据集:
  • 各省市历年出生人口
  • 各省市历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毕业人数
  • 各省市历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 各省市参加高考、高考招生人数
姑且认为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没问题,然而统计口径会造成以下问题:
  • 统计人数不考虑户籍,只考虑学籍,流动人口异地就学被统计在入学地;
  • 很多省市有春季高考,还有专升本考生,高考总人数有的只包括狭义的夏季高考,有的包罗万象,口径不统一;
  • 高考复读人数没有统计,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的(出国、弃考等)人数没有统计;
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例如河南省有1300万户籍人口常住外省市,小学阶段在外省市就读,有部分在常住地参加中考进入职校,也有很多初中开始回到本省入学,参加中考并最终参加高考。这些跨省流动的人数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受高考录取政策的限制,没有户籍的学生异地高考的情况很少。另外,统计口径的差别是相对稳定的,统计偏差不会去年左偏今年右偏,进行多年纵向对比可以看出历史趋势和发展规律。
为了减轻抓取年鉴数据的压力,先选择部分省市作为对比样本(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刚好南方北方各四个)。考虑因素如下:
  • 覆盖人均基础教育资源多(如北京上海)和少(如河北河南)
  • 覆盖高等教育资源多(如江苏湖北)和少(如河北河南)
  • 覆盖教育平均化(江苏山东)和集中化(河北湖北)
  • 高考(曾)使用同一试卷(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全国卷1),北京2002年之前使用全国卷。
样本选择主要考虑可比性和代表性。例如,河北衡水一家独大,而山东江苏非常平均;江苏浙江占据近半状元院士榜单,而河北河南与人口不成比例;湖北湖南奥赛霸榜,而山东河北身影稀少;其他省市和上述省份有相似性或者介于中间,例如湖南和湖北较为相似,不再一一列举。没有选取西部省份的原因是他们与上述省市可比性很差,基础设施、人均教育投入等与发达地区差距悬殊,拿他们做对比并不公平。另外还有数据可得性的原因,例如浙江省统计年鉴中把中学阶段数据混在一起,初中高中无法分开,升学率无法计算。

来看看汇总了所有可用数据(多地区存在部分年份数据缺失)的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 北京在有统计以来普高升学率一直高于60%,显著高于其他省市(包括上海),2019年突破70%。
  • 上海的普高升学率从2000年达到50%以后一直很平稳(除2004、2005异常外),2000~2018年间的平均普高升学率为57%。
  • 普通省份的普高升学率从90年代的20%上下一直上升,2014年以后都提高到50%以上。
  • 河南在绝大部分年份的普高升学率都是最低的,2007年之前与河北水平非常接近,之后河北迅速提高,进入60%的第一集团,河南仍然垫底。
  • 湖北、安徽两省情况类似,90年代末处于省份前列,远高于北方省份。从2014~2018年平均普高升学率来看,湖北达到61%,安徽57%。
  • 山东与江苏两省情况类似,与经济发达的印象截然相反,90年代末普高升学率只有20%水平,山东1995年只有16%。经过20年来的努力,目前都突破50%大关。

按梯队分类:
1.       第一梯队:北京,70%水平
2.       第二梯队:上海、河北、湖北、安徽,56~62%水平
3.       第三梯队:山东、江苏、河南,50~55%水平
虽然小升初也备受关注,但是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升学没有淘汰,家长关心的是能否进入优质初中。而中考是所有中国孩子要参加的第一次选拔考试,考得好进入普通高中,考不好只能进入职业中学,人生之路就此改变。

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毕业要求,最后加入高考大军,成为高考升学率计算的分母。假设普通省份的普高升学率也提高到70%学生,那么河南、山东每年超过100万初中毕业生中会多出20万可以参加高考,进一步增大高考的压力。而处于50%到70%之间的学生在河南和山东能考上大学的机会基本为零,只有在北京、上海才有机会考上大学。



发表于 2020-7-24 20: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北京上海是最容易考上大学的地区。
发表于 2020-7-24 21: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帝都是占了不少便宜的
发表于 2020-7-24 22: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户籍导致或者说带来的不公平是一切不公的最大根源,包括但不限于高考。单高考就影响深远。人为强制把人划分三六九等,是赤裸裸的阳谋。那些嘲笑印度种姓制度的,美国种族歧视的,要么无知要么无耻。长远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下一次也许就是正在或者沾沾自喜或者无知抱怨孩子高考越来越难了的你。
发表于 2020-7-25 00: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竞争激烈程度不一样,外省其实广大农村地区基本都在放羊,真正城市尤其是是省会里会好很多,北上是全民竞争。
发表于 2020-7-25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算上家庭投入,上海北京的成本马上就不一样了。上海最终考到大学的,可以算算平均从小学到高中用了多少钱在补课的。这个非其他省市能比的,同样外面一节课,费用就比其他地方贵很多。
发表于 2020-7-25 06: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外地从小到大一门外面没补课的,和上海比,一万点打击
发表于 2020-7-25 10: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考生录取率最低的是河南和广东,山东没那么难
发表于 2020-7-2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在2000年以前,很多农村的学生愿意读中专,因为读了中专可以农转非,普通高中还要考大学

所以以前录取率非常低

就算是市区,录取率也并不高。因为对于教育的要求没有那么高,95年的时候,我呆的地方重点中学的录取率为20%(录取人数/报考人数),而报考重点中学人数大概只有50%(卷子不一样,需要加试),估计全市的重点录取率大概是10%,普高想读只要成绩不要太差基本可以去读,但是读普高的人数不会超过15%,也就是大概只有30%不到的人读了高中。普通高中读的人不多,因为大家都觉得重高考不进,读普高,大学也没什么希望。事实上也是如此。
98年高考录取率为38%(包括大专和高中中专),读普通高中的基本就是大专/中专的命,那还不如初中就直接读中专。同一年的上海大学录取率近80%
发表于 2020-7-2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因为大学录取率提高了,所以读高中的需求才会高

如果楼主有兴趣可以分析一下同期的大学录取率肯定也是大幅度提高的,大学录取率提高后,大家都觉得堵了高中就能读大学,如果不是缺人赚钱,那么多读几年书也是好的,这样的心态必定带来高中录取率的提高。

假如读了高中还有一半都进不了大学,谁还会去读高中呢

所以北京上海一直保持了平稳的高中录取率就是和高考录取率相关的,如果把闸门放开,必定带来的高考录取率下降。其实道理是没有错的。
发表于 2020-7-2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十日 发表于 2020-7-25 01:02
算上家庭投入,上海北京的成本马上就不一样了。上海最终考到大学的,可以算算平均从小学到高中用了多少钱在 ...

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只要经济较好的地方,这样的投入都是很大的

比如长三角珠三角

教育的投入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和高考录取率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20-7-25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来说一个残酷的真相。 大部分985或者211的新上海人(小镇做题家) 的,以后孩子是985/211 的概率远远小于父母。 这个是来一线城市的教育代价。
发表于 2020-7-2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ireworks 发表于 2020-7-25 13:02
来说一个残酷的真相。 大部分985或者211的新上海人(小镇做题家) 的,以后孩子是985/211 的概率远远小于父 ...

而且还是付出非常大的精力和财力后的概率
发表于 2020-7-2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西瓜嘿嘿 发表于 2020-7-25 10:51
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只要经济较好的地方,这样的投入都是很大的

那这样说,在同一个省,投入多的城市产出大概率还是超过投入少的城市。偏远山区要出个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发表于 2020-7-25 19: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什么学校的升学率?985,211还是本科,三本?
不细分,数据很有欺骗性
发表于 2020-7-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十日 发表于 2020-7-25 13:56
那这样说,在同一个省,投入多的城市产出大概率还是超过投入少的城市。偏远山区要出个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

要看基数,如果山区有1亿人,城市有100万人,概率当然山区低,人数就很难说了

以前一般就是城市的学生考不过郊区的,郊区的考不过乡下的。

和投入多少没多大关系。 江苏的学生成绩和GDP就不是相关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3: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西瓜嘿嘿 发表于 2020-07-25 10:45
在2000年以前,很多农村的学生愿意读中专,因为读了中专可以农转非,普通高中还要考大学

所以以前录取率非常低

就算是市区,录取率也并不高。因为对于教育的要求没有那么高,95年的时候,我呆的地方重点中学的录取率为20%(录取人数/报考人数),而报考重点中学人数大概只有50%(卷子不一样,需要加试),估计全市的重点录取率大概是10%,普高想读只要成绩不要太差基本可以去读,但是读普高的人数不会超过15%,也就是大概只有30%不到的人读了高中。普通高中读的人不多,因为大家都觉得重高考不进,读普高,大学也没什么希望。事实上也是如此。
98年高考录取率为38%(包括大专和高中中专),读普通高中的基本就是大专/中专的命,那还不如初中就直接读中专。同一年的上海大学录取率近80%

谢谢补充很重要的信息。
90年代中专热门一直存在广泛的误读,最典型的是“那时候好学生都是优先考虑中专,考不上才考高中”。实际情况是从有大学以来,所有人都知道上大学比上中专好,最优秀的学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少量优秀学生迫于家庭经济状况(高中学费,早工作帮家里赚钱,存在“顶替”就业机会等)读了中专,但是这只是少数。
那为什么90年代上高中的比例那么低?原因很简单,因为上高中的目的是考大学,而90年代的大学招生不到一百万人,和现在八九百万相比低一个数量级,这导致从高中考上大学的机会比现在还低得多。对于普通(初中排名排名20%之后)学生来说,初中毕业就面临两个选择:
1,上三年高中,有20%的机会考上大专,考上本科的可能性不到10%;
2,上两年中专技校,直接工作
相比虚无缥缈的大学来说,2才是正常家庭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3:2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西瓜嘿嘿 发表于 2020-07-25 10:49
因为大学录取率提高了,所以读高中的需求才会高

如果楼主有兴趣可以分析一下同期的大学录取率肯定也是大幅度提高的,大学录取率提高后,大家都觉得堵了高中就能读大学,如果不是缺人赚钱,那么多读几年书也是好的,这样的心态必定带来高中录取率的提高。

假如读了高中还有一半都进不了大学,谁还会去读高中呢

所以北京上海一直保持了平稳的高中录取率就是和高考录取率相关的,如果把闸门放开,必定带来的高考录取率下降。其实道理是没有错的。

不需要特地分析,大家都知道98年以后大学扩招,大学升学率直线上升。
有一点很重要,中考是地方(省市县)行为,每个市县有几所高中,每年安排多少招生名额是地方决定的,学生报考哪个高中也主要是看高中的升学率(影响因素包括生源,师资,学风,鸡血程度等),高中择优录取抢好生源,有点像市场行为。
而大学招生是全国性的,不管大学位于哪里,招生名额是在全国范围内分配的。如果两个省份人口和发展水平基本一样,但是教育部在A省投放10万大学名额,在B省只投放5万,坚持这样搞个十年,可以预料到A省上高中的学生会大幅领先于B省。无他,下游政策向上传导到上游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3: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西瓜嘿嘿 发表于 2020-07-26 10:40
要看基数,如果山区有1亿人,城市有100万人,概率当然山区低,人数就很难说了

以前一般就是城市的学生考不过郊区的,郊区的考不过乡下的。

和投入多少没多大关系。 江苏的学生成绩和GDP就不是相关的。

江苏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有很多分析,从历代状元,建国以来的两院院士,到近年来的长江学者杰青,高考高分比例,奥赛金牌等等,苏南苏北差距巨大。有人认为人口基因有差异,这个除非进行基因普查,否则无法证明。更明显的原因就是经济条件:家庭平均收入,独生子女比例,生均教育经费,等等。说到底每个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是有巨大差异的,如果平均来说苏南孩子比苏北孩子人均资源多20%(实际可能不止),持续12年,造成目前的差别毫不奇怪。
发表于 2020-7-2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gyro 发表于 2020-7-27 13:07
谢谢补充很重要的信息。
90年代中专热门一直存在广泛的误读,最典型的是“那时候好学生都是优先考虑中专 ...

90年代中专已经不行了。再早几年就不一样了我89年考高中,年级第二就是不上省重点高中,选择上中专。
那时候很多中专是全国性的,包分配,比如邮电中专,银行中专。吃香的很。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3: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ilverhandy 发表于 2020-07-25 10:33
考生录取率最低的是河南和广东,山东没那么难

河南比山东更难是事实,广东比山东难只能说是张嘴就来。事实上广东作为人口流入最大的省份,接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外地户籍人口,他们中间有大量学生在初中以后回流本省,这就造成积极发达的广东省小学升学率很低(大部分省份都接近100%),同时貌似困难的中考对于广东本地人来说真实激烈程度并不高,因为“分母”们外地孩子太多了。
发表于 2020-7-2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ireworks 发表于 2020-7-25 13:02
来说一个残酷的真相。 大部分985或者211的新上海人(小镇做题家) 的,以后孩子是985/211 的概率远远小于父 ...

不太明白,还请指教~
发表于 2020-7-2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gyro 发表于 2020-7-27 13:31
江苏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有很多分析,从历代状元,建国以来的两院院士,到近年来的长江学者 ...

同理,其实在帝都和魔都,小孩的资源更加多,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就是:我特么要是帝都/魔都户口,我就怎么怎么样了,甚至有大言不惭的直接北清交复了。殊不知假使从上学开始大家都知道12年后考同一张卷子,可能最后的结果你还是要输给人家!本地小孩如果不好好培养,中考就刷下来了,剩下的都是注重教育的,外地小孩就更不用说了,人家父母成功留在了帝都/魔都,家庭环境能比你差?为啥各省招生的都喜欢帝都或者魔都的娃?人家也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对吧。
发表于 2020-7-2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cdtk48 发表于 2020-7-27 14:12
不太明白,还请指教~

父母是高个,子女身高如果总是比父母更高, 岂不是人类身高要超过2层楼了?而孩子智力和父母智力的正相关性,比身高更低。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5: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ireworks 发表于 2020-07-25 13:02
来说一个残酷的真相。 大部分985或者211的新上海人(小镇做题家) 的,以后孩子是985/211 的概率远远小于父母。 这个是来一线城市的教育代价。

这个“真相”是个myth。以江苏为例,中考淘汰率50%,985录取率不到2%,查2019年的数字只有1.14%,那么全省同年龄人口做分母计算,一千个孩子只有五个可以上985。上海中考升学率60%,985升学率超过5%,一千个孩子里有30个能上985,高出江苏六倍。
不要以为只有上海有外地精英,南京苏州无锡都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高学历人口,看看南京有多少科研机构,苏州多少外企。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5: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光头 发表于 2020-07-24 21:58
其实帝都是占了不少便宜的

上海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上海人民沾光是很清楚的,和其他省份比起来就好像刘翔和上海男人比身高。但是和北京不能比,北京就好像姚明。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6: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十日 发表于 2020-07-25 01:02
算上家庭投入,上海北京的成本马上就不一样了。上海最终考到大学的,可以算算平均从小学到高中用了多少钱在补课的。这个非其他省市能比的,同样外面一节课,费用就比其他地方贵很多。

没听说VIPkid对西部学生有折扣,一线城市补习贵是因为总体物价高(房租人工),而不是因为要补习的学生多造成供需不平衡。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南京补习市场的疯狂,认为省会是特例的可以了解一下苏州无锡,认为苏南是特例的了解一下南通。非要拿宿迁举例子那我没话说,宿迁市区人口也就和三林加川沙差不多。
发表于 2020-7-2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gyro 发表于 2020-7-27 15:56
这个“真相”是个myth。以江苏为例,中考淘汰率50%,985录取率不到2%,查2019年的数字只有1.14%,那么全 ...

江浙来上海高考, 变成easy模式了.
发表于 2020-7-2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agyro 发表于 2020-7-27 15:56
这个“真相”是个myth。以江苏为例,中考淘汰率50%,985录取率不到2%,查2019年的数字只有1.14%,那么全 ...

然而南京的高考成绩尚不如南通
发表于 2020-7-28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ireworks 发表于 2020-7-27 14:39
父母是高个,子女身高如果总是比父母更高, 岂不是人类身高要超过2层楼了?而孩子智力和父母智力的正相关 ...

还是不能理解。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是不是后代的身高越来越矮了。教育,不仅仅跟智力相关,与父母的引导,各方面的投入,自身的努力,当下的政策等等都息息相关。
发表于 2020-7-28 08: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cdtk48 发表于 2020-07-28 00:24
还是不能理解。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是不是后代的身高越来越矮了。教育,不仅仅跟智力相关,与父母的引导,各方面的投入,自身的努力,当下的政策等等都息息相关。

身高可以慢慢涨,985录取数是限定死的。
发表于 2020-7-28 09: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gyro 发表于 2020-07-27 13:37
河南比山东更难是事实,广东比山东难只能说是张嘴就来。事实上广东作为人口流入最大的省份,接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外地户籍人口,他们中间有大量学生在初中以后回流本省,这就造成积极发达的广东省小学升学率很低(大部分省份都接近100%),同时貌似困难的中考对于广东本地人来说真实激烈程度并不高,因为“分母”们外地孩子太多了。

我这个考生录取率说的是高考。中考来说广东和河南普高录取率也是偏低的,下图是18年的数据,山东的中考录取率甚至是高于全国平均的,不能张口就来说广东中考分母多就比山东容易。
发表于 2020-7-28 09: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ilverhandy 发表于 2020-07-28 09:52
我这个考生录取率说的是高考。中考来说广东和河南普高录取率也是偏低的,下图是18年的数据,山东的中考录取率甚至是高于全国平均的,不能张口就来说广东中考分母多就比山东容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0-7-28 19: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查了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年广东省户籍人口7900万,出生率千分之11.7,计算出户籍出生人口92.4万,比你这个表格里初中毕业人数少了17万,这近二十万学生没有广东户口。如果以92万做分母,广东2018年的普高升学率是60/92=0.65,离北京不远了吧。
发表于 2020-7-29 18: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gyro 发表于 2020-07-28 19:45
查了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年广东省户籍人口7900万,出生率千分之11.7,计算出户籍出生人口92.4万,比你这个表格里初中毕业人数少了17万,这近二十万学生没有广东户口。如果以92万做分母,广东2018年的普高升学率是60/92=0.65,离北京不远了吧。

广东落户不难吧,特别是除了广深的其他城市,反正我知道很多人过去落户了,除了大学毕业生,还有工作调动,打工过去的。新广东人的小孩在广东参加中考也顺理成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9: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ilverhandy 发表于 2020-07-29 18:22
广东落户不难吧,特别是除了广深的其他城市,反正我知道很多人过去落户了,除了大学毕业生,还有工作调动,打工过去的。新广东人的小孩在广东参加中考也顺理成章。

今年参加中考的这一批是2005年左右出生的,那个时候落户政策和现在不一样。统计数字就是那么多,至于说那些人为什么不落户成为新广东人,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外省去广东的主体是初中学历的打工仔/妹,不是大学毕业生。
发表于 2020-7-30 09: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gyro 发表于 2020-07-29 19:49
今年参加中考的这一批是2005年左右出生的,那个时候落户政策和现在不一样。统计数字就是那么多,至于说那些人为什么不落户成为新广东人,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外省去广东的主体是初中学历的打工仔/妹,不是大学毕业生。

落户政策后面越来越宽松,在05到18年漫长的13年里可能陆陆续续落户了。一开始纯来打工的小孩一般就在老家上,稍微有条件的才会带出来在广东上然后后面小升初,中考,高考,导致现在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高考第二人口大省(八十万左右,仅次于河南)。
我觉得我们的争论可以停止了,没有硬数据的单方面解读,总体来说,中考的录取率差异没有高考大,看看今年河南的高考人数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09: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ilverhandy 发表于 2020-07-30 09:13
落户政策后面越来越宽松,在05到18年漫长的13年里可能陆陆续续落户了。一开始纯来打工的小孩一般就在老家上,稍微有条件的才会带出来在广东上然后后面小升初,中考,高考,导致现在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高考第二人口大省(八十万左右,仅次于河南)。
我觉得我们的争论可以停止了,没有硬数据的单方面解读,总体来说,中考的录取率差异没有高考大,看看今年河南的高考人数就知道了。

我更相信数字,2020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就清楚了。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而是希望看到更充分的证明,例如广东中考升学率比山东更难,提出理论一般都是看到过证据,拿出来分享能帮助大家看清事实。
至于说河南高考,那里面也有很大水分,百万考生里包括十几万专升本的,还有各种专项计划(不参加普招),另外还有二三十万复读生,单以应届生来看并没有那么夸张。至于为什么只有河南省这么做,我认为是河南的策略,哭穷。
发表于 2020-7-30 18: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19: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李一一 发表于 2020-07-30 18:59
30万复读生 你也是张嘴就来

河南2002-2010年间每年出生人口都是一百一十多万,按照50%中考升学率计算,每年能上高中的总共也就六十多万。2019年高考人数号称98万,实际参加全国统考的是78万。2020年高考号称115.8万,全国统考85.7万。这86万和2017年高中入学的六十多万差二十万,如果他们不是复读生,你来说说是什么。
发表于 2020-7-31 06: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09: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李一一 发表于 2020-07-31 06:39
你不知道有专升本还有社会考生吗

没有逻辑就不必讨论了,再会。
发表于 2020-7-3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变量太多很难进行分析。上海应该是相对容易的。
但其实一直很想了解新上海人,来自全国的精英们的想法,是不是他们的孩子在上海真的就比老家容易。考试或者上学之前肯定是认为容易的,一定阶段以后,比如初中,高中,想法有没有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13: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edao 发表于 2020-07-31 09:43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变量太多很难进行分析。上海应该是相对容易的。
但其实一直很想了解新上海人,来自全国的精英们的想法,是不是他们的孩子在上海真的就比老家容易。考试或者上学之前肯定是认为容易的,一定阶段以后,比如初中,高中,想法有没有变化?

升学率的比较变量并不多,问题也不复杂。
你说的复杂可能是指外地精英子女在上海搅局以后的竞争态势,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复杂。
1,考上985或者一流大学的外地精英在本省基本上是排名前5%的学生,不管小时候补不补课,他们的胜出从统计意义上看是靠压倒性优势,包括智力,家庭条件,教学质量等等。
2,上海2400万人口中有1000万没有户口,这些人不能按北京的说法都定义为低端,大量大学生也没有户口。但是,他们不属于精英群体,精英就算一开始没有户口排队七年也落户或者至少120。
3,上海土著的孩子和外省比还是占优势的,也就是说正态分布的均值高,假设是105对100。但是和落户的外地精英群体比要差一个标准差,外地精英群体的均值可能是120(只是举例)。
4,外地精英群体的加入迅速拉高升学门槛,再举例,本来上海十万本地孩子60%升学,外地精英落户生了两万,这个影响不是20%,土著拿到的名额不是少了12000,而是接近两万。
5,补习班有用吗?对个体来说可以把孩子的潜力榨干,让他达到自己的区间上限,但是无法弥补一个标准差的差距。
6,受影响最大的是谁?两类人,一是原来就在升学门槛上的那批,现在被挤出去了。另外一组是原来考名牌大学那些,外地精英孩子分走的不是五分之一,可能是一半甚至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3 07:48 , Processed in 0.149983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