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行业公认,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学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针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与家长交流,期望能对你教育孩子有所帮助。
1
初二分化的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
不少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初二分化”的种子,如:学习方式属于死记硬背的、凭“小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的、知识面很窄的等。
这种类型的分化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视野太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出了问题。
[策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培养缺一不可
1、改善学习方式。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识面要尽量宽阔。要有大量的课外学习、大量的生活实践作为“背景”。
3、关注学习成绩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强调学生的成绩分数,而要看成绩是如何得来的。家长们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参与的程度。
2
学习习惯上的原因
现在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主要不是取决于智力因素(智商),而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商)
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要看每个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难时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
[策略]培养孩子细致、扎实、严谨、高效的学习习惯
指导并严格督促孩子全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要注意学习的计划性,思维的逻辑性,书写的条理性。培养他们经常反思的习惯。
对聪明但容易骄傲、贪玩好耍的学生,尤其不要过多的夸奖,应让他感觉到刻苦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是自己的本分,本就应该这样。
3
家庭的干扰
家庭关系不和睦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对立,也是常见的分化原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也让他们更需要个性发展,更希望让父母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就是“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较重,反叛的行为比其他年级更明显”。
[策略]保持家庭稳定、和谐,尽量不改变生活状态
孩子最不喜欢的家长的共同特征就是“居高临下”。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一定要平等,以营造和睦的亲子氛围。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方法。“堵”必定会有疏漏,而且会使孩子的心事越积越多,还可能使孩子走向极端。
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如果与孩子起了语言上的冲突,家长一定要冷静,决不能激化矛盾。家长应立即主动采取适当方式停止争辩,但决不放弃。等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效果一定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