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教安东尼 于 2020-8-7 11:13 编辑
磕磕碰碰的把草稿弄成了正文,这个算是正式的第二篇 #从处男到生手#
周末接送娃任务基本上都在我身上,当妈妈们聊天聊到娃,我就默默的听。基本上的话题不会离开各自学校的成绩、作业量、然后是睡觉时间,课外学习,最后到家庭教育,赞扬下对方的带娃思路,顺便吐槽下自己的猪队友。。如果碰到的是心仪的牛蛙的家长,那就恨不得当下掏出来本小本本,把牛蛙一天一周的行程列表、阅读书单、题目精选、授课内容 全部COPY下来,PASTE到自己娃身上。
无可厚非,每个家长都希望最大程度的发掘孩子的潜力,与此同时,孩子出生在比自己更好的年代,至少不用为吃穿发愁,也希望他们能够少吃苦,更好更快乐的成长。初心和愿景就会时不时的折腾着父母脆弱的神经。于是,坊间就有了‘鸡娃’和‘散养’两种截然对立的模式,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或多或少的因为观点的不同之间争论、吵架、甚至解散。 对于散养来说,大致的理解的意思应该以快乐为本,是让孩子自由发挥去吧,他需要我就尽量满足和帮助,过的快乐最重要,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的,现在也过得不错。对于散养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外界,看着隔壁哪些曾经和自己家娃一起跳Muddy puddle的娃,上了学之后远甚于996的工作模式,没有哪个家长能够心如止水的。 另一方面,是鸡娃的家长。曾经一些牛校在选牛蛙的同时,能够全职的妈妈绝对是加分项。如果有时间有体力,绝对是全场紧逼人盯人的防守,再次之,也希望能够放到机构里面多学点也好的。口号就是让我们倍加努力刻苦的学习,勇攀学习的高峰,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宣誓的时候都这么说)当然,对应的会有升学,拿奖,211等各种小目标,也会有各种关于升学率、淘汰率、排名的指标压力。 轻松快乐的教育vs修炼似的鸡血教育,这两者鱼和熊掌很难兼得。于是我们会在某几门功课上鸡血点,然后,在另外一些,通常我们叫做兴趣课的科目上给点快乐的补充。、 这真的是个最好的选择么?? 当一个Problem被转化为可以二选一的Question之后,好处是更方便在复杂的情况下让我们更容易的做决定。坏处就是,让我们忽略了是否有第三种选择! 要升学还是要兴趣?要生活和工作?要赚钱还是要健康?我们平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妈妈、老公,都是因为把这些都兼顾了才会被大家啧啧称道的吧。 方法很简单,就是从初心找起!散养或者鸡血只是达成一些目标的手段,而非目标本身。 散养的目标是快乐的学习阶段,而鸡血的目标是具备掌握技能从而竞争力。 两者结合,应当考虑的是,让娃快乐的学习,并且掌握技能提高竞争力。 90%的家长会表示,不可能!怎么可能!我都尝试了无数次了!这个仅限于“入门的初级阶段“,小学之后就不可行了! 可能事实正相反,自己身边的学霸,你们周围的牛蛙,似乎是上了自动发条学习的那类。 剩下的10%会认同,只是不是主流,这是这也就是为啥211/985也不会是主流的原因吧。 进;这两者其实可以并不矛盾--- 快乐的奋进,我把它叫做--散养Ji 每次聊天到这儿,就会被追问开头的5W1H,希望依次对号入座:要做什么?怎么做?时间?课程?年龄? 先做个测试吧:在你们家的娃,各门科目(包括兴趣班)的评分
Level 1,强烈反抗 ,即使被逼也不愿意
Level 2,不情愿,但是不得不做,或者说一下动一下
Level 3,一般般,但是会根据需要和计划去做
Level 4,有兴趣,会积极主动的去做
Level 5, 非常喜欢,会有计划的去提升
一言蔽之,目标方法是,通过激发孩子学习兴致,让他积极主动的甚至忘我的学习。如同通宵追剧不觉累,久坐游戏不觉饿一样。 鸡娃不如Ji娃,积极的JI,鸡妈不如Ji妈,激发的Ji 每个孩子的特质、天赋决定了他们在某项科目的初始下限和可能的上限,与此同时,对于它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成长速度。 先贴个自家的,男娃,二升三 语文:阅读5,写作3,写字3, 数学:计算4,应用5,国象5 英语:语法3,词汇4,阅读4,口语5, 体育:游泳5,羽毛球5,其他4(足球,乒乓,篮球,自行车…) 文艺:钢琴3,画画3,演讲4 你曾经用什么样的方式 JI 娃呢?如果再让你来一次,你会怎么做呢? 下次有机会,再来分享我们家的JI娃的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