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0-11-1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Stephlingliu 于 2020-11-26 08:55 编辑

[感谢霏霆,前两天论坛里问起学习习惯培养,正好催化了这篇文章的形成。]

《奔跑的大山:普娃小学修炼记》
楼层更新:
#7 【开篇】
#8【放低姿态,你便会抬头欣赏孩子】
#10 【做一做孩子的学生】
#11 【阅读习惯(上)- 中文阅读】
#15 【阅读习惯(中)- 英语阅读启蒙】

发表于 2020-11-17 10: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字太小,看着费劲。果然妈妈们自己认不清现实,老想着插手,快寻欢作乐去吧
发表于 2020-11-17 10: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授人以渔,孩子能学会自己复习我觉得是极好的。家有小一男娃,目前粗心大意,恳请楼主多写写带孩子总结、复习的方法?
发表于 2020-11-17 11: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千万不要吵架不要吵架不要吵架。。请问你经历了什么?说出你的故事。哈哈哈哈哈哈。
嘻嘻哈哈完,谢谢前辈一点一滴的码字一点一滴的记录和分享。
发表于 2020-11-17 11: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天哪,搞定房子的一买一卖感觉就要没命了
发表于 2020-11-17 12: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年级就会自己整理知识点了,棒。期待我们小一新生也早早开窍。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6: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Stephlingliu 于 2020-11-26 08:56 编辑

开篇

五上,期中刚过,试卷还没发下来(幸好,否则可能又写不下去了)。十一月的三件大事:期中、AMC8和钢琴考级,在刚刚过半的月中,已经铿锵走过大半,只待这个周末的线上考级了。加上双十一的订金、尾款、充值、拼单奋战,还顺便操作了房子一买一卖,这么算过来,好像还真是充实又有意义的11月了。

扯远了,果然女人一谈起买买买,就有一股天生的正能量。

这次期中考试,虽然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给自己打足了一大盆鸡血,挽起胳膊撸起袖子准备好好学习一番,但似乎娃并不像以往一样打配合了。相比跟着长了一张爱学习脸的老妈,儿子更沉迷于跟同学一起整理复习资料,还建了个复习资料共享群,免费提供电子版和打印版给大家。考试这一周,根据惯例,我都是下午休假在家主持大局,陪着复习、答疑、提问,再时不时来个灵魂拷问。这周是变了天了,娃每天一回家就忙不迭地打开电脑,闷头整理,把老母亲凉在一边当摆设了。无奈我只能急得围着干转圈,假装关心地问问还要多久,伸出援助的小手希望能助上一臂之力,有时候怒了,也直接来硬的,要整理也行,必须先通过老母亲的知识摸底。就这样,来来回回,你配合我过一点知识点,我放虎归山给你做点自己喜欢的。其实我心里清楚的很,这次的电脑上整理,根本没有之前手写的结构清楚,但这孩子就这样,做事起劲,而且摸着电脑就进去了,加上同学的热情,有分工,有订购,有接龙的,这责任心就蹭蹭上来了。强压的话,只会让老母亲变成那个“不理解我们孩子想法”的可怕家长。

就这样,本来是陪读书童的角儿,结果成为了端茶倒水鞍前马后的老妈子,陪读复习成了见缝插针的调味剂了。娃不按自己的套路出牌,时间紧任务重又不配合,着急不?急啊。娃信任同学逐渐超过母上本尊,失落不?失落啊。但也不否定心中的那一点点萌芽了的小欢喜。通过旁观,我发现虽然这学期我基本没有介入,娃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加上爱整理的习惯,知识点线结构也比较清晰,娃这是要走向独立学习了,会主动思考用什么方法什么思路什么形式梳理知识了。这个,可能就是学习方法的起步状态。且按下不表。

总的来说,这次期中复习超过了我的想象,预期中的一场硬仗没有了,啃骨头变成了喝汤,我整个人也轻松舒服多了,希望成绩出来不要太打脸。想想过去几年的小学陪伴生活,算是有些经验,更多的是教训和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收获。谈不上分享,大家权当热闹看吧。

写出来的都是过去式了,希望大家不要纠结对错,也不要指责猜测。每每犯错,我内心也特别内疚,懊悔自己没有做得更好。但成长不就是这样吗,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拼出了我们人生的中年。姑且认为这份经历最宝贵吧。

还是要啰嗦一句,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家长也是独一无二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邻居大妈,可能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样的方法,对有的孩子有用,有的不但没用,甚至起反作用。作为家长,我们的功课就是选择自己认同的,坚持适合孩子的,其他的,随风去吧。茶余饭后,说说笑笑拍拍屁股就散了。大家觉得有用我就细水长流多写点,不喜欢我就自己保存不发上来就好。千万不要吵架不要吵架不要吵架。
目前罗列出来了一些话题,准备横向讲吧,免得写着写着成了小学流水账。感觉给自己立了个好大的fla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1: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放低姿态,你便会抬头欣赏孩子】

培养好习惯,我觉得,其实不是方法战术,不是斗智斗勇,而是降低自己作为“过来人”的姿态,从接纳孩子开始。接纳他是个孩子,接纳他的不完美,接纳他的喜怒哀乐。然后去欣赏他。

挺难的。因为我们总是扮演着高高在上的角色,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掌握着所有的正确答案,甚至面对我们曾经最垃圾的学科,当站到孩子面前时,也分分钟摇身一变成为学霸学神。

大山弹琴。因为遗传了他爹的优秀基因,绝对音准非常不错。而我是个货真价实的音乐盲跑调王。大山还没开始学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让他背对钢琴,两米开外,我在钢琴上按下一个键(我那真是按,不能糟蹋了“弹”字),大山能转身准确找到琴键!那一刻,我惊到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来回几次,屡试不爽!恍惚之间觉得自己难道生了个音乐家!哈哈哈,当然,很快我冷静了下来。不说具体学琴这事儿,反正后来开始学琴之后,看哪儿哪儿都顺眼啊,儿子练琴我就是忠实的听众,花痴的眼神,捧场王,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夸起来特走心,眼睛都放光那种。尤其是偶尔来个反面教材客串,完美上演琴渣附身,坐到钢琴面前献个丑,犯个错,再配上期待的小眼神儿,儿子的信心蹭蹭蹭地上涨了,动力十足,每天练琴重来不在话下。一切似乎就是这么美好,这么温暖,故事完全可以就这样发展下去。但是!唉,是谁说一个but否定前面一切的,但是还是发生了。随着五音不全的我勤勤恳恳全勤陪课,虽然音乐技能没提高,音乐知识和纠错能力却提升不少。折指了,忘记呼吸,渐强渐弱不到位,大句子……竟然没注意到,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悄悄成为了一个监工,我开始听不见音乐的美了,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个错误,脑子里重复的是一次次怎么又错。随之而来的,是不耐烦,不满足,不信任,甚至那时候,对我和大山,练琴成了一项任务,一份作业,一个负担。好在我及时意识到了这一点,迅速喊停,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回归初心。当我再次把自己放到配角的位置,音乐又动听了起来。的确,在孩子面前,我们大人是多么容易骄傲啊,当我们把头高高抬起的时候,孩子的光芒便被我们的自大完全遮盖了。

而练琴又何尝不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缩影呢!在钢琴这样的弱势项目,不知不觉间我还陷入了骄傲的坑,那么深以为然的学科呢?生活经验呢?我们是否常常喧宾夺主,凌驾于孩子之上,而忽略了扮演好那个坐在台下的观众角色?

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07: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思路 发表于 2020-11-17 22:23
这一段写得真是好,大人的指导看似走近路,见效快。实在走弯路,难以长久,放孩子自己去探索和纠错。我们一只眼睛监督以便守住底线,另一只眼睛欣赏以便真正的成全。有这样的家长,孩子真的是幸运的。但能懂的不多,真能做到的更少。

是啊,做父母我们也是摸索着前进,不断试错改错。有时候觉得,这哪是在教育孩子,分明就是自我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做一做孩子的学生】
今天要分享的实操性比较强,也是我觉得小低时期最能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

小区对口二梯队公办,周围没有鸡娃气氛,那时候宝宝树还在专心在吃喝拉撒纸尿裤,面条辅食配方奶,所以读小学以前,我也压根不知道什么叫鸡娃,就东一耳朵西一棒子的,稀里糊涂就进了小学。

我记得开学前的一周夏令营结束,儿子非常开心地跟我说他好喜欢读小学,因为大家都坐在书桌前学习本领,不像幼儿园每天玩。其实这并不是他多爱学习,只是作为内敛安静不太善于表达的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并不太受到老师关注,不按世俗出牌的我也没有通过其他途径为娃开辟一条独特的通道,不受老师待见的他突然发现小学一排排的桌椅让他很自由,很安全,可以安静地做自己吧。

挺好的,顺利入学过度。凡事都互相效力,谁曾经想到那位曾经说娃“脑子有毛病”的老师,竟然促使了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无限期待和欣喜呢!至少,正式开始学习生涯的时候,我觉得情绪的起点是对了。

这股积极向上的情绪,我非常宝贝和稀罕,尤其是小低年级,需要悉心呵护。学校一年级基本都是口头作业,我们基本采用的是在家复课的模式:让大山做老师,给我们上课。就这样,我、爸爸、爷爷、奶奶就成了大山老师的学生。爸爸扮演上课跑神的捣蛋鬼,爷爷奶奶扮演爱学习但不做作业的老顽皮,而我就负责做一个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积极完成作业的“好孩子”。渐渐地,从每次的“讲课”,我也能看到哪些知识大山掌握了,哪些理解有偏差,同时借助这个“上课”时间,通过积极提问和抢答,解决这些问题。

之所以认可这种方式,一是及时对知识的复习巩固,二是因为孩子要回家给我们上课,他上课的时候就非常认真,总是观察和学习老师怎么上课,有哪些重要的知识,本身对学习效率也是一个提高。

补充一点,这个过程需要家人的配合,演戏要真,入戏要深,该装傻装笨卖萌要敢于突破自己,最终目的是模拟出一个孩子年龄的课堂,让他换个角度感受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体会出怎么才是上课的正确打开模式,这比每天送到学校门口念经100遍“认真听讲”有用太多。比如,我会经常上课时举手,告诉大山老师“有人没认真听讲”,爸爸偶尔也会顽皮一下,配合着走个神,或者逆袭一次学渣变学霸,完美演绎“只要你认真听讲,学习不是件难事”。

当然,这种靠“回课”来复习的方式仅限于没有家庭作业的小低阶段。随着年级升高,作业量提高,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也就没必要频繁进行了。不过,直到现在,我家还保留着“大山老师”的课堂,比如寒暑假,他会给我们上一个专题,介绍他在兴趣方面的钻研和经验;或者某个不忙的周末,花上一个小时讲一讲他最近学的精彩课文;或者某个奥数专题,把知识串起来讲一讲…… 刚刚过去的期中复习,文学分析知识点也是通过“讲课”的方式进行的。

除了这种正式的有板书有PPT的“讲课”,大山还会给我们布置课后作业和考试卷,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有鼓励,这一点我还是很欣慰的,再次佐证孩子对家长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平时我们也很好地利用家里的黑板,遇到道题,走,去黑板上讲。孩子突然问到了哪个知识点,随手就可以在黑板上讲讲。真的,到黑板面前讲题,和在草稿纸上讲题,对讲解和听讲的双方,都是不一样的感官体验。不妨试试。

在这一讲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增进了了解,调动了积极性,也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20: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Stephlingliu 于 2020-11-25 17:44 编辑

【阅读习惯(上)- 中文阅读】
直奔主题吧。阅读,不管中文英文,对小学阶段来说,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分成四个阶段:启蒙阅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享受阅读。或者换个维度:兴趣、认字、认知、欣赏。这几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且专家不是也说嘛,亲子阅读是一生的幸福时光。

先说中文。

大山小的时候,我不知道四五快读之类的,倒是买了认字卡片,闪卡那种,每天定时拿出来快速闪几遍,其实真有用,因为那时候还是图像记忆,闪几次之后娃能看到卡片读出字词。我记得,大概认了一大半吧,到简单的句子连猜带蒙能读出来的时候就没坚持了。像大部分家庭一样,转战绘本。稀稀拉拉买了一些经典绘本,后来就到浦东图书馆借,还有长宁少儿图书馆,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蒲蒲兰的,明天出版社的,基本上每天睡觉前固定项目,读多少没有关系,反正只要娃还让读,就读。记得有一段时间,大山特别喜欢那套恐龙系列《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一共六本,每天晚上必须读一遍,一口气六本,这一套字还蛮多的,读下来真是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儿。

这里还有个插曲,大山两三岁的时候,我刚好在读营养师课,教材是厚厚的好几本。晚上读书前,大山最爱的便是从书架上拿出我的营养师书,一页一页翻,每翻到一章的开始,便大声读“第x章”,然后接着翻,翻完一本接着下一本。我就坐在旁边看,看他专心翻,开心念,不说话,不评论,不着急,就纯欣赏。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不知道鸡娃,没有目标,没有任务,没有日程,大把的时间就用来陪他做他想做的事,心态是真好啊!

大班快毕业的时候,学校请来在对口小学当老师的家长,分享如何幼小衔接。很感激这位语文老师,分享了阅读的重要性,也给了很多建议的读物和出版社。这可能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份所谓书单,还是口头的。

回家之后,立即买了《笨狼的故事》系列,顺藤摸瓜,还入了一系列的《君伟上小学》,根据那位老师的建议,也从此开始走进亲近母语网站,入仓很多优秀书籍。

但那个时候大山还没有正儿八经的认字(抹汗,都要上小学了,还大字不识一箩筐)。于是,从读笨狼开始,我逐渐取消了指读,让娃自己用眼睛跟着我的声音走,不定时问一两句是否跟得上。偶尔装一下累,来个小挑战,让大山读上一两句、一两段…… 很快,等我们读完了那7本文字书,大山已经完全可以自己阅读无障碍了。我不知道这样的认字过程算不算曲线救国,总的感觉是并没有花精力为了认字而认字,整个阅读过程安静而美好。从启蒙到认字到自主阅读,基本上在这个亲子阅读过程中一起实现了。

整个小学的这几年,中文的阅读并没有特别额外花时间,按部就班进行,不再啰嗦。读书的时候可以很享受,很安静,日积月累,相信会有很多沉淀和美好的收获。
发表于 2020-11-24 22: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好期待你的总结 ,小一娃儿,老母亲我各种苦恼中……
发表于 2020-11-24 22: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认真的看了两遍……发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真是妙啊,这得是有水平的家长,我要认真的反思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4: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七哥 发表于 2020-11-24 22:22
好期待你的总结 ,小一娃儿,老母亲我各种苦恼中……

谢谢鼓励!因为没什么留言,说实话,有点准备不写了。既然有用,那我就慢慢更新吧。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阅读习惯(中)- 英语阅读启蒙】

接着上一篇说阅读习惯。

虽然说战略上,中英文阅读是相通一致的,但战术上,还是有蛮大区别。一是咱们没有英文的语言环境,做到360度环绕浸泡对大多数家庭都不现实。再就是,应试下的学习,让很多老母亲并不敢大刀阔斧地跟着原版阅读这个路子走,而视铺天盖地的新概念于不顾。摸石头过河这事儿吧,你得先找到那条河在哪儿。
在英文阅读这条路上,过去的经验见证了晚起步的娃的成长。稍做重点,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一点儿参考。

英语启蒙+入门
先铺垫一下情况,基本上就是懒人路子,跟现在积极上进的原版妈根本没法比。作为一个严格“老大照书养”的老母亲,也理所当然的选择在“3-6”岁让娃学习英文。

四岁之前,大山也只是零零碎碎地接触过来自老母亲的随意分享,毫无章法可言,随心所欲地听听儿歌,甚至连英文故事都没有认真读过。那时候,一心想着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虽然也未能如愿),对于知识,属于纯天然的放养。记得当时幼儿园每周有一节外教课,到了小班下学期,由于ZF限制,取消所有跟学习相关的教学,每天的幼儿园生活就是吃、睡和户外活动,妥妥浪费了大把学英语的好时光。

正儿八经开始英文学习是在英孚,试听过两次课之后,掏了将近两万块报了一年的SS课程。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我竟然一点儿不心疼这一大把银子。就这样,从SS A上到B再到C,也从幼儿园的小班上到中班又到了大班。这几年的最大好处是积累了基础的词汇,能听懂简单的对话,见到外国人敢张口对话。也就仅此而已。这几年的英文可谓真是“快乐学习”,或者土鳖一点,蹦跳英语,嘻嘻哈哈钱就打了水漂。

自然拼读和拼写
升一年级前的暑假,娃开始跟着一个家门口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上Science课(主要是离得近,我得有多懒 )。每周两次,上了两个月。从蹦跳英语出来的孩子,需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词汇和默写。老师是严格按照听说读写来的,正规的课堂英语。每次课上下来,十几二十个生词,这节课上,下节课默。每篇文章至少读十遍。就这样,一个假期下来,娃从刚开始只能默对一两个,到十来个,再到最后基本可以默写全对。而且,这期间,他似乎自己总结了发音和拼写规律,能够做到听读音拼写单词。后知后觉的我,几年后才知道这叫Phonics。

阅读入门,老母亲开窍
2016年8月31日,是个历史性时刻。娃开始了他Treasures课程的第一课:G1U1。每周一节课,每次两小时。跟着暑假的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读课文,记生词,默写。印象当中,每周的要求是课文不少于10遍,默写20个生词左右。
与此同时,老母亲开始在微商那买一些阅读的书,包括一套快乐瓢虫系列,大概百十来本,还有一套一对英国小兄妹的书,好像叫《Key Words》。再后来入了三大箱Wonders的阅读分级阅读。这也是当时了解到的有限的简单阅读材料。那时信息特别封闭(自我批评一下老母亲确实偷懒没有好好研究),对读什么书,去哪里买,怎么读完全不清不楚,碰到什么买什么全属偶然,唯一的是那份盲目的自信和倾心的陪伴。
划重点:换作现在,我一定会选择Razkids一路读下去,如果再配上牛津树等故事类经典分级阅读,那简直是事半功倍了。不过孩子真是你种了什么就收获什么,一年级这一年,娃的英文突飞猛进(主要还是起点低 )。

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决定转学。一是后知后觉的我了解了当时小升初,初升高的局势,站在四大杯赛面前毫无把握,看不到希望也看不见梦想。曾经带娃参加了几次初赛,均无果而终。加之公办小学对家长的自鸡投入要求,扪心自问做不到。所以决定选择一所可以把学习交给老师的学校。

决定以后,我们找了一个机构,进行了一次针对目标学校的英文水平测试,娃得了80几分,咨询老师说至少还需要提升10分。于是报了个一对一突击班,密集上了两个月。此处省略两万字。。。最终,经过两万字的努力和上天的格外垂怜,转学成功。

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起!点!!!
发表于 2020-11-27 13: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Stephlingliu 发表于 2020-11-25 14:17
谢谢鼓励!因为没什么留言,说实话,有点准备不写了。既然有用,那我就慢慢更新吧。

谢谢!支持更新。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我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你的思路和方法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发表于 2020-12-12 23: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16 17:31 , Processed in 0.10175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