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Cathy041016 发表于 2020-11-19 19:27 我也纠结这个问题。我自己小时候一直搬家,每天坐公交车上下学,感觉融入同学就没那么容易哎
hiveris 发表于 2020-11-19 19:35 我觉得鸡血的排序在社交之后,有朋友会交朋友在重压之下更容易排解压力,青春期以后家长要撤退的。但不知道现在小区的孩子有没有固定的社群,还是一有空都出去补习了
小朱朱 发表于 2020-11-20 13:36 哎,我很焦虑,我自己也没什么朋友,我儿子小学2年级了,也没什么朋友。
Kaaling 发表于 2020-11-20 00:47 作为社恐父母,我特别恐惧我家那个自来熟,因为真不知道和对方父母说什么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0-11-22 06:48 关于社交的问题,我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孩子也是根据自己的观念和喜好来交朋友。家长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但真正交什么样的朋友还是孩子和同学的双向选择。我们家户籍对口的是菜幼、菜小、菜中,我了解下来不是学校和老师菜,而是占大比例的主流家庭都是散养型的,他们追求快乐教育不希望作业和考试多不喜欢鸡血的,他们对于孩子学习的观念比较落后。我们的观念是人往高处走,我们对孩子学习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们就是少数派,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一点影响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希望有机会能上更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因为祖辈的户口和产证原因(不便详述哦),我们没法买学区房,所以我们要上民办小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今年摇号摇进了心仪已久的民办小学,离家有点远但是终究是有盼头的。现在民办小学的主流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我们家的观念很一致,因为大家的情况和学习态度和目标都相似,人以群分。女儿说,现在他们班里每个同学都有很多兴趣爱好,她总能和任何一个同学有共同的兴趣,所以全班同学都是她的朋友,家长的素质都很高。民办同学分散的住在各处,放学都各自上课外班和回家赶作业,串门一起玩是不太普遍的。但明显她和小学同学比幼儿园同学更合的来。
hiveris 发表于 2020-11-20 15:21 我们全家老小都不擅长交际,怀疑是基因传承。但他爸因为小时候居住环境小伙伴多,情商比我要高不少。长远看这个能力作用太大了。我自己一路升学都没遇到啥困难,可是毕业后社交带来的职业阻碍和心理压力真痛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19:28 , Processed in 0.1518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