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0-12-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作者 | 铁木君
来源 | 铁木君(ID:tetemu)


你好,我是阿果。

身边很多人,都有这种思维:人一旦想放松 = 不自律 = 堕落了。

但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自律误区。很多朋友甚至我自己,在没意识到这一点前,每天都活在自律的痛苦里!

直到识破了这场自我骗局,才发现原来自律没有那么难;而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堕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比如我,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每天真的非常忙。我能感觉到身体内的血槽,逐渐在被清空。

于是我决定早起跑步。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至少跑30分钟,不管公里数。

最初的几天,我能做到次次跑5km,每次跑完都成就感满满。但是半个月后,我突然不想跑了。

我逼着自己继续,但是接下来每次出门前,我都是拖拖拉拉的。跑步距离一次比一次短,速度也越来越慢,最后几乎和老大爷散步没什么区别。

不知不觉中,出门变成了一种应付,只是为了满足我空洞的成就感。

能不能锻炼身体,已经不重要了,能不能完成「连续打卡」,才是我更在乎的事情。

最后,除了「连续打卡」带来的微弱喜悦,跑步甚至已经让我感到痛苦。每次跑步前,真实的我和理想的我,都会展开一场自问自答的激烈拉锯。

如你所料,死死挣扎半个月之后,我放弃了伟大的跑步事业。选择不折腾多睡一会儿,醒了就横躺在床上,舒服地玩手机。

但是真的舒服吗?

说实话,不跑之后,我一直在备受「堕落感」的煎熬。

我知道跑步的好处,但是内心又在抗拒跑步带来的痛苦。我一个月没有再穿上那双黑色跑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句话:

很多时候,你是真的想努力,还是为了努力而努力?

于是,我问了一句自己:你是真的想跑步,还是为了跑步而跑步?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了问题出在了哪里。

图片



01
避免堕落第一步:
停止超水平努力

最开始,因为身体的实际状态,我初期最适合的节奏,应该是30分钟跑4公里。我却把那几次5公里,当成了我的平均水平去要求自己。

为了保证每次都上5公里,我只能不断地逼自己,结果对跑步越来越抗拒。

就像“一天高效学8小时,连续不中断,就能取得好成绩”;很多人听到这个就会两眼发光,大喊哇塞,听起来真牛逼,想也不想的开始尝试。

而最开始饱满的状态,他们也确实能做到8小时连着学好几天,让成就感瞬间拉满。但是当状态逐渐减弱,有部分人还硬逼自己达到这个高水准,不良的影响就出现了。

轻者学习效率下降,重者厌恶抗拒学习。

误把状态最好的结果,当成每次必达的目标,让自己超负荷持续努力。是我们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时,最容易犯下的错误。

这种错误带来的甜头,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

连续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在初期会是一种动力,但一旦把这种动力变成压力,长远来看并不会是一件好事。

持续努力是件好事,但是持续逼自己超水平努力,就会容易失控。

很多高三学生,在高考结束后,报复性的熬夜,打游戏,就是如此。

在持续的压力下,突然释放的他们感到迷茫、焦虑,恐惧,只能用游戏来麻痹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补偿。

所以,比起逼自己超水平努力,找到适合你的节奏,游刃有余带来的从容,会让你的成长更优质。

图片



02
找到你最舒服的节奏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讲到自己写作时,给自己的规定:

每天写十页,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

你看出他的秘诀了吗?十页,不管如何,每天写十页,不多不少。这就是村上春树的秘诀。

33岁开始职业写作的村上春树,能保持如此高的创作效率,就在于他很好地把握了自己的输出节奏,让他能持续良好的输出写作。

而我的跑步大业,看似每天都是30分钟,却完全没有任何节奏可言。想跑就跑的快一点,远一些。不想跑,就拖拖拖拉拉,老大爷散步,应付完30分钟。

既没有好好的休息,也没有好好的跑步。

这就是节奏的缺失。

所以之后,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周就跑3次,每次30分钟4公里,不多也不少。因为我知道,没有节奏的努力,在爆发期可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就欲」,但是无法做到持续努力。

事实证明,我的调整是没有错的,每周3跑,反而让我跑的更高效。

图片

其实像很多人减肥,突然间开始节食,不仅不会长期保持苗条,反而会有反弹的危险,也是这个原因。

好的学习节奏,需要自己慢慢去调整、发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你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画一张节奏图就可以。

当然如果使用Excel,可以更快搞定。

方法很简单:
记录你每天/每周的学习时间(锻炼次数/写作字数...同理)
一周,或者一个月输入到Excel
生成节奏图
找到状态「断崖式下跌」和「持续稳定」的区域

断崖式下跌:比如你今天学习了10小时,但是可能因为强度太高,第二天连1小时学习都没有;

或者你这周连续学了7天,下周突然只认真学了3天,这些大幅度的波动,都是我们要避免的。

5.   避免断崖,保持在稳定区域。

图片
图片

每个人的状态,都像一根皮筋。一直用力扯,容易崩断;一直放松,容易老化。你要能绷紧,也要学会慢慢松手,让它松弛一下。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学神吧。

看起来每天划水摸鱼,但是学习就是特别好。他们看起来也不自律,似乎也是在堕落,但是成绩就是特别好。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节奏,有的放矢。

该学的时候好好学,该浪的时候好好浪,在自己的节奏里,乘风破浪。



03
为了更好的继续
中断一下自己

在我跑步的后半段时期,每天出门的目的,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打卡中断。看着打卡日历上,连续的绿色小勾,我痛苦且欣慰。

这些小勾证明了我没有堕落,证明了我是个自律向上的人。就这样自己骗自己,我又坚持了一段时间。

即便跑步越来越慢,质量越来越低,但这些连续的小绿勾,成了我最完美的借口:

至少我「连续」打卡N天了!我没断,我没断,我没断!

事实上,这种想法,到后面已经逐渐变成:我连续打卡N天了!我不能断,不能断,不能断!

内心的抗拒、身体的疲惫,这时已经透支了我对跑步的兴趣。

当你做某件事,为了完成而完成时,这件事就开始变味了。因为,你已经从主动变成了被动,自我掌控带来的幸福,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

学了一星期,周六、日不学了,影响很大吗?

明明已经坚持不下去,为了「不中断」而努力的人,已经不是在朝前走,而是为了避免恐惧,在苦苦硬撑。

尤其是现在很多学校,实行一周上六天,休息一天,有些甚至连上两周,休息半天。

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在不断透支自己的积极性,收益甚微。在这条密封,没有通气口的跑道里,只会剩下压抑,让你的压力不断堆积。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死。

生病了,就好好休息;学累了,就好好玩。约朋友看个电影,逛下街,或者看看课外书,偶尔玩上几小时手机,只要把握好度,释放压力,反而有利于整体持续性努力。

人生就像多米诺骨牌,你不必为中断而焦虑,只要你恢复状态,继续推动下一块牌,问题依旧会一个接一个被你推倒。

记住,中断不是逃避,是为了更好的继续。

图片



04
分析具体问题
别总是审判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有志者,事竟成。

这句话的本意,是用来鼓励那些消极的人,但现在反而更多的被用作批判,尤其是审判自己的时候。

你的事成了没,没成?那肯定是你的决心还不够!是你还不够努力!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个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你这个孩子,学习肯定不努力,没用心。

但有时候,我们已经在努力,甚至已经过度努力了。结果,还是被扣上了不努力的帽子。

潜移默化下,我们都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一旦受挫,就开始不断的分析自己,给自己戴帽子:

我成绩不好,是不是我还不够用功?
我这么幼稚,是不是我的生活还不够惨?
我想休息了,是不是我堕落了?
我不想锻炼了,是不是我不自律了?
......

如果你也这么想过,请赶紧停止这种想法。把什么问题,都归咎到自己身上,是自古的谦虚美德;但是一过度,就是一个非常负面的分析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自媒体,现在能靠着所谓的「自律学」,成功割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不是说自律不好,恰恰是因为自律这件事太过于完美,反而让做不到的人,把锅都背在了自己身上。你完美的女神不爱你,我们多数人第一想法肯定就是,我是不是哪里不够好。

但为什么不能是,女神哪里有问题呢?

回到自律,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件事,一个人本来就醒的早,所以能每天做到早起。

是早起让他看起来很自律,而非自律让他早起。

而有些人醒不过来,还要逼着自己早起,最后还怪自己意志力不足。这不是很扯淡吗?

图片

同理,别人能一直学,并不一定是自律,只是他更适合一直学的模式。

而最适合你的节奏可能是学5天,休息两天,或是学两星期休息一天,给自己扣上「堕落」的帽子,除了带来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想要真正的改变自己,先放过自己,再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分析和解决方法。

每次出现问题时,拿一张纸,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如果总是出现,意志力、毅力、自控力等比较抽象、假大空的词,就说明你可能又不由自主的开始审判自己,需要重新调整一下思考的方向。

举几个例子,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不想学了,可以从不想学的具体现象去解决问题。

想玩手机,就去解决放下手机的方法,像远离手机、用app锁住手机都是很不错,且简单的方法。

学习兴趣变低了,就可以去先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保持这种状态,回去学你兴趣比较低的内容。

累了,就中断一下,让自己好好放松,再接着学习。

图片

所以,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一味审判自己,怪自己堕落了,意志力不足,不仅会让你的心态越来越消极,也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05
正视「间歇性堕落」
杀死恶龙

上面说了这么多,但说到底,「间歇性堕落」其实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就像「间歇性努力」一样,它们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欺骗。

前者,是过于懊悔自责;后者,是过于惶恐不安。

在人生中,总会听到一些人略带遗憾和你说:你当时要是更努力点,学习再积极点,平时再少玩点,现在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可否认,确实有这种可能。

但与其遗憾这种「有可能」的存在,在我已经知道「节奏性努力」一定会让我变得更好的时候,我为什么要自责呢?

人生,不就是一场巨大的跑步事业吗。

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如果在前期不要命的奋力冲刺,只为了让自己安心,结果透支了对后半段生活的激情,以及身体的健康,说实话,这种交换实在不划算。

图片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跑步、学习、工作、爱情、人生,都是一段需要有节奏、持续,才能取得更好结果的事情。

从那以后,每当我开始出现「堕落恐惧」时,都会问问自己:这一刻的松懈,能否决定我的一生?

事实上,第二天我依旧会兴致勃勃的翻开书本,穿上黑色的跑鞋,重回人生这条跑道上,继续朝前奔跑。

那一刻,是快乐的,是在成长的,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它是连续的,这其实就足够了。

在《变态心理学》里有这么一段话:

当个体对不可控事件产生无助感,并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而非外部因素时,不仅会导致无助感和抑郁的动机和认知缺陷,而且还伴有自尊的下降。

最重要的是,如果那些非抑郁的个体具有这种归因方式,那么,他们在未来遭遇不幸事件后患上抑郁发作的几率会更高。

尼采也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所以,正视我们的「间歇性堕落」,其实是在正视我们的人生。

做到这一点,恶龙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就像开车去自驾探险。我们总要停下来吃饭加油,看看风景,才能走得更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可以选择他想要的思维模式的。点个「在看」,让我们正视间歇性堕落,做到持续性努力吧。



END
发表于 2020-12-9 15: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蛮有道理的,不能对自己要求太严格,目标要适中,可持续发展
发表于 2020-12-9 15: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也在反省自己,特别是身体不舒服时,会觉得对自己太苛刻未必是好事
发表于 2020-12-9 15: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以为别人是自律,其实人家是热爱
发表于 2020-12-9 16: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有些道理。
发表于 2020-12-9 16: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真正热爱了,根本感觉不到辛苦
发表于 2020-12-9 17: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间歇性堕落,找到稳定的舒适状态,感觉确实挺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20-12-9 19: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度 因人而异
发表于 2020-12-10 03: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6 10:54 , Processed in 0.110971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