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0-12-3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转载~ 今天今日头条看到的,内心很有感触,虽然对于朗国任的偏执持保留意见,但这对父子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了


作者:叉少

来源:往事叉烧

本文6390字,预计阅读时间16分钟


1982年,中国钢琴界同时诞生了两位神童——郎朗和李云迪。

美国《纽约时报》曾评论:“如果说郎朗是激情冒险家式的天才,那么李云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他们几乎同时成名,一样为中国取得了荣誉,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从两个人的名字登上国际乐坛的那刻,关于他们的比较就未曾停止过。今天,郎朗在国际乐坛的地位已经赶超李云迪。


而这份成功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代价。

1982年6月14日,郎朗出生在辽宁沈阳。他的父亲朗国任会拉二胡,曾梦想着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特殊的年代里,朗国任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于是他把希望全部嫁接在了郎朗身上。


还不到两岁的时候,郎朗就得到了一架立式钢琴。他看着《猫和老鼠》,就能在钢琴上弹出大致的旋律。朗国任惊讶儿子的天赋,想让他趁早学琴。

< 郎朗和小时候的钢琴 >
四岁那年,朗国任为他找了朱雅芬做启蒙老师。她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也是城里最好的老师。见朱教授之前,朗国任叮嘱郎朗:“在这个老师面前练琴,一定不能出错。”


郎朗把曲子练得滚瓜烂熟。朱教授听完之后,夸奖他:“这孩子有天分,我愿意收他做学生。”这句话说完,朗国任没有露出笑意,他问老师:“郎朗要在全中国弹钢琴拿第一名,然后是在全世界。这可能吗?"

朱教授劝他不要过于心急,但他坚持让郎朗比其他孩子接受强度更大的训练。


朗国任为郎朗列了一张作息时刻表,早晨5点45分起床,除了正常上学的时间,每天要练六个小时琴。郎朗自己也很热爱练琴,他主动和父母提议,可以把录音机留着去上班,自己练琴时会录音,这样他们就知道自己没有出去乱玩了。


到了五岁,郎朗就在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中拿了第一名。那一刻,他决定成为一名钢琴家。

< 少年郎朗与朱教授 >
八岁那年,朱教授告诉郎朗的父母,他进步的速度比她教过的任何学生都要快,他应该去北京发展,沈阳的音乐资源实在有限。


朗国任立马辞去了治安大队的工作,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目的是让他进入音乐学院附小,和全国的三千名学生竞争不到十五个名额。


母亲周秀兰作为家里唯一有收入的人,留在沈阳继续工作,为家庭提供后备支持。郎朗想念母亲,希望她能常常过来看他们。朗国任却说,周秀兰过度的溺爱只会阻碍他的成长。


父子俩租了一个破旧的老房子,靠着周秀兰按月从沈阳寄来的一千多块钱维持生计。这些钱要用来用来交房租,付钢琴课的费用,买蔬菜、鸡蛋,偶尔才会买一块鸡肉。没有钱买取暖器,朗国任就给郎朗套上好几层衣服。晚上睡觉之前,他会先爬上去,帮郎朗把床睡暖和。


见了在音乐学院任教的老师,朗朗以为新老师会像朱教授一样夸奖她,结果她一句赞赏的话都没说,每当他弹完一首曲子,她就会点点头,说:“还凑合吧”。


郎朗问父亲:“她为什么老是对我发脾气?”父亲告诉他,你需要的正是这样严厉的老师,如果你练得再勤奋些,她就会满意。为了达到老师的标准,晚饭后郎朗练琴的时间延长到了八点,后来又到九点,有时甚至到十一点。邻居受不了弹琴的噪音,打电话叫了警察。


朗国任把在沈阳工作时的警察制服和官方证明掏了出来,一边指给警察看,一边说:“我知道你们的工作不容易,但我儿子是个音乐天才,你们看,这是沈阳报纸上关于他的几篇报道。我带他来北京,就是为了让他考学。”警察仔细地读完了文章,同情起这个父亲,鼓励郎朗说:“祝你能考试成功。”

< 郎朗和父亲在北京住过的地下室 >
新老师没有改变她的态度,她还是批评郎朗:“你这琴弹得像白开水一样,得弹得像可口可乐”。郎朗问她怎么才能弹得像可口可乐,老师告诉他,已经到了下课时间了。


有一天,他和父亲顶着沙尘暴和雷暴到了琴房,老师通知他们,以后不会再教郎朗了。朗国任的眼圈红了,他问:“为什么呢?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老师告诉他:“朗国任,你的儿子不但离天才差得远,他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


朗国任带着一肚子气回到家里。想到两个人会灰溜溜地回到沈阳,朗国任感受到生不如死。


他对朗朗喊道:“人人都会知道你没考进音乐学院,人人都会知道你的老师不要你了。我为你放弃我的工作,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真是没有理由再活下去了,我也不要活在羞辱之中。”


郎朗跑到阳台上,想要躲开父亲。朗国任冲过去尖叫:“你现在就跳楼!跳下去死!”

郎朗使劲踢着父亲,他害怕父亲真的把他从阳台扔下去。他跑回屋里,关上门,用拳头疯狂砸墙壁。他对父亲喊:“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钢琴。如果不是钢琴,这些事都不会发生。钢琴让你想要杀死我!”


朗国任尖叫道:“停下来!”他跑过来,搂着郎朗,开始抽咽起来。他亲吻着郎朗的手指和脸颊,说:“儿子,我不想要你死。我只想要你练琴。”


这件事给郎朗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为了惩罚父亲,他三个月没碰钢琴。父亲每天都央求着他能不能开始练琴,郎朗也不理会他。后来他忍不住,自己在学校又偷偷练了起来,只是没告诉父亲。


朱教授听说了父子俩的遭遇,又推荐给郎朗一位老师。朗国任也穿上他的警察制服,混进音乐学院偷师学艺,晚上再将自己听来的知识教给郎朗。


九个月之后,郎朗在音乐学院附小的大红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是第一名。


他第一时间去给母亲发电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那时他已经快一年没见到母亲了。



李云迪学钢琴,比郎朗晚了四年。更小的时候,他学的是手风琴。


夏天的时候,李云迪背着手风琴到处走,屁股被捂出了痱子,母亲看到了很心疼,就让他转去练钢琴。

< 李云迪在练手风琴 >
教李云迪时间最久的老师是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但昭义。但老师回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惊讶于李云迪的音乐里蕴藏的感情,“听他弹琴,很难想象是一个不足10岁的孩子。”


12岁那年,李云迪小升初,但老师推荐他报考自己授课的四川音乐学院附中。 同时,李云迪收到“华普杯”全国少儿钢琴大赛评委会的通知,自己成为四川省唯一入围的选手,将到北京参加决赛。但“华普杯”比赛和川音文化课考试撞在了同一天。


但老师联系到了大赛组委会主席周广仁教授,组委会商量后,决定为了李云迪将比赛时间提前一天,这意味着全国各地的选手都要作相应调整。比赛当天,李云迪弹了一首《向阳花》,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失误,但还是获得了第一名。另一边,川音的考试结果也出来了,李云迪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 12岁的李云迪捧着奖杯 >
1995年6月,初一的李云迪获选参加美国斯特拉文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按规定,出国比赛的所有费用需自行解决,除非拿到第一名,学校才可能全额报销所有花费。


那一次,李云迪只得了第三名。大人们没有责怪他,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拿到名次已经值得庆祝了。


同时期的郎朗却没有那么轻松。


李云迪得奖前,朗国任决定让十二岁的郎朗去德国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他和周秀兰从亲戚那借了三万块,又从银行贷款两万,才凑够了去德国的费用。


到了德国大使馆,签证官拦下了他们呈递的资料。原因是他们没有医疗保险,银行里也没有存款。朗国任带着郎朗又去找另一个签证官,碰运气才通过了。


过边检时,两位国家公派的琴童就走在郎朗的前面。边检人员问:“你是自费的,是不是代表你没有他们那么优秀?”朗国任指着朗朗说:“他会拿第一名的。”


比赛最后的结果出来,郎朗确实获得了第一名,还获得了五千德国马克的奖金。他一下子跳起来,拥抱了老师。

< 得奖后拥抱着老师的郎朗 >
音乐厅的另一角,朗国任正坐在椅子上嚎啕大哭。他心里清楚,如果这一次郎朗没有拿到第一名,他们的贷款就还不上了。

那次比赛回国后,朗朗在音乐学院的期末考试弹了《匈牙利狂想曲6号》,他自认为弹得有声有色,但评委们把他放在第三名。郎朗觉察到:“他们似乎要给我一点教训,让我摆正自己的位置。”


排名出来后,朗国任冲着评委们嚷嚷:“你们这是欺负人。他在埃特林根战胜了世界各地的选手,如果郎朗能打败他们,当然能打败投考附中的学生们。”


十三岁,郎朗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他在俗称“小柴”的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钢琴比赛上拿到了第一名。这促使朗国任做了一个决定——从国内的教育体系中脱离出来,带郎朗去美国。

< “小柴”比赛留下的表情包 >
美国费城柯蒂斯学院的院长格拉夫曼面试了郎朗。弹了两个小时之后,格拉夫曼告诉郎朗,学校会给他全额奖学金、生活费,还有一间公寓,客厅里还会有一台斯坦威大钢琴。


自从离开沈阳,郎朗和父亲第一次体会到了贫困线以上的生活。住进公寓的第一晚,每隔几分钟郎朗就要起来摸一摸斯坦威钢琴,好确认自己不在做梦。


朗朗渴望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成就,有一天,他递给格拉夫曼一张单子,上面列出了他想参加的所有比赛,和为之准备的参赛曲目。


格拉夫曼沉默了好一段时间,然后对朗朗说:“我承认竞争精神为你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我坚信,你不能再比赛了。没有节制的竞争只会制造紧张气氛,干扰音乐的精神。”一旁的朗国任反驳道:“在中国如果你好长时间不比赛,别人就不会把你当回事。”格拉夫曼向他解释:“在柯蒂斯学院,我们没有考试,只有演奏会。”


格拉夫曼为郎朗找了一家演出经纪公司,郎朗会在演出替补演奏员的名单上。他告诉郎朗,只要他不断努力,名次就会在替补中越来越靠前。


十七岁的一天,郎朗真的等到了这个机会。原定演出的安德烈·瓦兹发了高烧,郎朗突然被通知,自己将代替他参加拉维尼亚音乐节,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那是全世界最好的交响乐团之一。


凭着乐团的配合,郎朗演奏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演出结束后,有人告诉他,人们会一直记得这一天。

< 17岁的郎朗在拉维尼亚音乐节 >
多年后,有记者问郎朗:“李云迪曾经说过,演出场地的高低不代表艺术成就的高低,你同意他的这种看法吗?“


郎朗反驳道:“假如你演奏时都是现成的交响乐团,绝对不代表任何高低。但如果每天都是柏林、维也纳、纽约这些最好的交响乐团,那绝对是衡量艺术家的演艺生涯的标准。”郎朗的事业步入新阶段,就是因为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这次合作。


以前不敢聘用郎朗的乐团和音乐厅都同一时间向他发起了邀请。美国的五大乐团中,有四个向郎朗提出了邀约,《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

郎朗一年的演出次数从二十场扩充到了八十多场,他在费城买了房子,把三年多没见的母亲周秀兰接到了美国。周秀兰为他在国外取得的成就所骄傲,但一家人都希望能尽快回国。周秀兰对他说:“每个人都会记得你。祖国会欢迎你。”


费城交响乐团给了朗朗一个回国的契机。2001年,乐团将会去人民大会堂举办一次大型音乐会,他们希望郎朗担任特邀独奏。


中方的演出经纪人却不同意,他们说:“最近有其他年轻的音乐家在国际重大比赛上获了奖,郎朗在中国不是大牌明星。”


几个月之前,18岁的李云迪刚刚获得了钢琴界的“诺贝尔”——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成为开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他打破了首奖连续空缺两届达15年的沉寂,也是获得这份荣誉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对于中方主办人来说,郎朗不是最优的选择。

< 18岁的李云迪拿到肖邦大赛金奖 >
费城交响乐团回应道:“郎朗是柯蒂斯音乐学院引以为傲的学生,也是费城的一部分。没有郎朗,就没有这次演出。”在乐团的坚持之下,郎朗才得到了在人民大会堂演奏的机会。


那时的李云迪,要比郎朗更受重视。得到肖邦大赛金奖,他受到了英雄般盛大的欢迎,当晚的《新闻联播》都播报了这件事。日本NHK电视台还为李云迪拍摄了纪录片《新浪漫主义》。他木村拓哉般的面容吸引了许多日本观众。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之下,电视台一周之内把这部纪录片播了两遍。


2003年,郎朗和李云迪签下了同一家唱片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古典音乐公司DG唱片。郎朗仍旧拼着命,每年参加120场音乐会和独奏会。


而李云迪踏入了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的大门,过起了一半学生、一半演奏家的生活。


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对他的选择很支持。她说自己没什么要求,最担心的就是李云迪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活得太累。


2002年,李云迪在采访中提起郎朗:“据说他一年要演100场。这个数目很惊人。但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我觉得自己无法承受那么繁重的演出任务,我曾经连续演奏过7场,最后新鲜感和表达欲望几乎不见了。”李云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百分百的古典音乐人,别人问他平时有没有听流行音乐,他都答得肯定:“我从不弹流行歌曲,平时也不听流行音乐。”


之后的几年,郎朗走向了白宫,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年收入第二名,接下了无数的代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让郎朗在华人圈中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郎朗 >
就在郎朗大放光彩的2008年,DG公司在李云迪的市场行销方面遇到了问题,李云迪决定解约。他告诉媒体:“钢琴家应循序渐进,有学习的时间,读书,好好生活,开扩我们的心灵。我对自己的事业有长远规划,所以我不介意慢慢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按照一年一张的频率发行着专辑,直到2012年春晚和王力宏合作《金蛇狂舞》,李云迪和娱乐圈的关系突然近了一步。台上的“跨界斗琴”被炒成了“宏迪CP”。


第二年的春晚上,刘谦和李云迪搭档表演魔术,李云迪从一顶摇晃的帐子中探出脑袋,低声对刘谦耳语,刘谦随即问了一句:“找力宏?”两人的关系立刻上了热搜。刘谦在微博上说:“在台上说的话,每一句都沟通过,双方满意才会定案的。”

< 刘谦和李云迪在春晚表演魔术 >
相比钢琴,李云迪似乎和娱乐圈走得更近。


2015年,李云迪成为肖邦大赛最年轻的评委。但他为了参加黄晓明的婚礼,连续两天没有出现在比赛现场。


到了月底,他在首尔演奏自己最著名的拿手曲目《肖邦第一协奏曲》时,由于记忆错乱导致演奏被迫中断,发生了“车祸现场”。李云迪向乐迷表示道歉:“作为一个钢琴家我深知无论任何理由,都必须在舞台上交出一百分的表现,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


而郎朗为了练钢琴,眼睛近视到了700多度。几年之间,他得了中耳炎和肠胃炎,还在练琴时拉伤了手臂。他编音乐教材,又办音乐教育,获得了德国古典回声大奖,还在巴赫的墓前演奏了《哥德堡变奏曲》。


2016年,当英国最具权威的电台ClassicFM评选“历史上最伟大的25个钢琴家”,中国只有郎朗一人入选,与贝多芬、李斯特、肖邦、舒曼同列。


郎朗去牛津大学演讲时,有学生问他,你觉得天赋和努力的关系是什么?郎朗回答,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朗国任梦想成为专业的二胡演奏家。但十年动乱期间,音乐学院都关门了。无法实现上音乐的梦想,他只好去杂技团一起巡回演出。


1977年,大学开始重新招生,朗国任决定重新报考音乐学院。他在头两轮测试中得了第一名,但还是没被音乐学院录取。


那时他刚年满二十五岁,老师教他填二十四岁,这样第二年也可以再申请一次。朗国任遵从了老师的建议,但他不想撒谎,在“24”的下面写上了“真实年龄:25”。学院马上取消了他的资格。


朗国任心灰意冷,他的梦想破灭了,原因却不在他。


1982年,朗朗出生,朗国任把所有的希望全寄托在了儿子身上。他牺牲了自己和妻子周秀兰数十年的生活,把朗朗带上了国际舞台。


2003年,郎朗带着父亲走进了卡内基音乐大厅,父子上台合奏了一曲《赛马》。朗国任终于展露出了他的微笑。

< 卡内基音乐大厅中的郎朗父子 >
如果没有父亲极端的执念,朗朗也许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但当朗朗终于成名时,他的母亲周秀兰却说:“儿子在台上的荣光有多么巨大,我这个母亲内心的酸楚与感慨就有多么深重。”


部分参考资料:

[1]、《郎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郎朗

[2]、《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李音等

[3]、《我和郎朗30年》,朗国任

[4]、《东方钢琴界的双子星座——郎朗、李云迪比较研究》,陈劲松

[5]、《郎朗的下半场》,南方周末

[6]、《黑白键上的彩色人生》,鲁豫有约

[7]、《新浪漫主义》,日本NHK电视台





-END-

作者 | 叉少

本文来自公众号:往事叉烧(id:wschashao ),专注于发掘旧时光中的闪光时刻。这里写的都是文化圈、娱乐圈的往事。时光是个魔术师,当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却在冥冥之中决定着历史和人生走向。

1609317772858971305.jpg
1609317772879124528.jpg
1609317772889899643.jpg
1609317772898520346.jpg
1609317772913221176.jpg
1609317772924951196.jpg
1609317772932185778.jpg
发表于 2020-12-3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我看过朗朗他爹写的那本书哈
发表于 2020-12-3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朗朗和李云迪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李云迪甚至离王羽佳都差得远。
发表于 2020-12-30 17: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俩完全没有可比性啊,差距太大了。
发表于 2020-12-30 18: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朗朗老婆挺漂亮的
发表于 2020-12-30 18: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多少人愿意分离二十载培养一个人才
发表于 2020-12-30 19: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有天赋又特别特别努力,非常厉害
发表于 2020-12-30 19: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朗朗还能返回一线演奏家的行列吗?估计只能继续靠包装续命了。
发表于 2020-12-30 19: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郎朗至少可以排到在世钢琴家前五!李云迪已经从钢琴界消失了,技术退步得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20-12-30 19: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水淹七军的大才
发表于 2020-12-30 21: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李和朗朗差距有点大
发表于 2020-12-30 21: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郎朗这两年的主要工作:捧蹭老婆,主持婚庆,电钢销售……   形象喂狗了啊
发表于 2020-12-30 22: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个是破釜沉舟 孤注一掷的培养娃啊 这是成了的 要是没成怕是家庭悲剧了
发表于 2020-12-30 23: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千里之行》我也看过,看到郎朗成名前的种种挫折苦难觉得很心酸!看到他走上世界舞台时不由得为他欢欣泪目!大家只记得郎爸逼他去死的桥段,却不记得他多年来对郎朗的鼓励与培养!没有郎爸的坚持是不会有今天的郎朗的!其实高投入高期待的父母都难免有崩溃一刻,说下言不由衷却伤害孩子至深的话!以为郎朗的成就只来自重压苦逼就是彻头彻尾地误读他的成长经历了!人无完人,有人看不惯郎爸的狂妄,但自己没他狂只是还没找到机会而已!郎朗的过于商业化是偏离了刻板印象中不食人间烟火的钢琴家,但底线是技术没有退步,主业立得住!今年疫情演唱会都没法办,综艺一下也罢。我们应该感谢郎朗,他激励了无数琴童!至于智能钢琴,我是粉丝,但不是脑残粉!这也不是假药,人家不害人,代言无罪!
发表于 2020-12-31 07: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篇水军文章明显捧郎贬李。李郎明显不同类型的演奏家,风格不同,成功道路也不同。我倒是觉得郎朗在国内被资本包装得更胜于李云迪。
他们都是被国际古典音乐界承认的大师级演奏家。
类似的双子星还有当年的傅聪和殷承宗。
发表于 2020-12-31 08: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作为一名钢琴家,朗朗的演奏实在是太棒了,其余不谈。
发表于 2020-12-31 10: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次跟别人说起,快乐教育就是个伪命题。我说,从前觉得郎朗的爸爸是个变态,李云迪这样的王子才能封神。现在看看郎朗在做什么,李云迪又在哪里。

不懂钢琴和音乐,只是觉得,哪怕再是天赋异禀,也离不开日常刻苦的训练。放纵自我,是对天资的糟蹋。

发表于 2020-12-31 10: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ierposy 发表于 2020-12-30 21:36
郎朗这两年的主要工作:捧蹭老婆,主持婚庆,电钢销售……&nbsp; &nbsp;形象喂狗了啊

李云迪最近代言了一个鞋子(单价500-1000之间的那种),广告硬照拍得有点…看不下去。

演艺圈总是要把某些价值做商业变现的,不影响主业,不影响专业技能就好。李云迪之前炒作跟王力宏的基情,也没高到哪里去。说白了,现在李的价值大滑坡,已经炒不动、没有金主买单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12: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步一飞扬 发表于 2020-12-30 23:28
《千里之行》我也看过,看到郎朗成名前的种种挫折苦难觉得很心酸!看到他走上世界舞台时不由得为他欢欣泪目!大家只记得郎爸逼他去死的桥段,却不记得他多年来对郎朗的鼓励与培养!没有郎爸的坚持是不会有今天的郎朗的!其实高投入高期待的父母都难免有崩溃一刻,说下言不由衷却伤害孩子至深的话!以为郎朗的成就只来自重压苦逼就是彻头彻尾地误读他的成长经历了!人无完人,有人看不惯郎爸的狂妄,但自己没他狂只是还没找到机会而已!郎朗的过于商业化是偏离了刻板印象中不食人间烟火的钢琴家,但底线是技术没有退步,主业立得住!今年疫情演唱会都没法办,综艺一下也罢。我们应该感谢郎朗,他激励了无数琴童!至于智能钢琴,我是粉丝,但不是脑残粉!这也不是假药,人家不害人,代言无罪!

感谢您的中肯评价,早年我也不太喜欢他的浮夸表演风格,感觉有点做作。但是看过他教小朋友弹钢琴的视频,真的非常热情,感觉是骨子里对钢琴的热爱。今年谁都不易,在不影响主页的情况下,多栖发展,各种机会普及钢琴教育也未尝不可。昨天在吴晓波的年终秀上也看到了他的身影,早年刘德华也被各种诟病,所以对于名人而言,本身就是人红是非多。钢琴家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有无作品流传,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发表于 2020-12-31 18:0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真的,看了郎朗教钢琴真的是全身的投入和喜欢。
发表于 2021-1-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Fortran 于 2021-1-2 09:02 编辑

十来年前给孩子搜民办幼儿园的时候,家里附近有个刘诗昆幼儿园。
知道了刘诗昆,貌似钢琴也很厉害,获了什么大奖,破格奖励了李斯特的一缕头发。
可惜后来再传出他的新闻是离婚家爆什么的花边新闻了。
不过他年纪也很大了,老头子一名,没法上台了。

发表于 2021-1-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ortran 发表于 2021-1-2 09:00
十来年前给孩子搜民办幼儿园的时候,家里附近有个刘诗昆幼儿园。
知道了刘诗昆,貌似钢琴也很厉害,获了什 ...

刘去年刚生了个孩子,81了
发表于 2021-1-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明显的对比,李云迪卡内基音乐会,encore还没开始,就有不少人离场了。郎朗阿尔伯特音乐会,encore了八首,观众们依然意犹未尽。
发表于 2022-6-2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为啥要把他俩在一起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5 05:55 , Processed in 0.11809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