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llb 于 2021-7-20 09:40 编辑
上学期关注娃不够多,零碎拼流水账(二上和寒假一起凑合回忆)。平时晚饭前做完作业,课内除了家默,我都由娃自主了,有情况再补漏。日常会进行成语练习,阅读摘抄等(具体执行交给娃)。娃看书常标注在书里,和我的阅读交集不大,以她的爱好方向,有很多知识细节是我不知道的。比如医药类词汇,反而她能解释。我只乱拍了点图,以致于都懒于总结T T 娃常更新而妈滞后了。(实际上总结对我自己是有用的,有参考价值。) 近期末时又想重新掺和规划,进行了摘、默、复习数英等。娃也选看、复看了些科普、数学几何、金庸小说等。
1、诗词回默。 近期末开始速默小学生必背诗词和古诗词阶梯阅读里不重复的部分。那会儿很久没默,重新适应,要求快速+整齐,有不好看的、错的,默完再挑着修正。大部分诗歌1分内-3分间,每次约一刻钟默三五七首不定,默了二百首不到。
也会默点新记的,比如默春江花月夜后,娃感兴趣,把韵也给标了。(这我不懂,娃自己看的。)
2、成语练习。 起因是娃翻看In Action的Idioms时,标了好多对应的成语俗语,积累量还可以,适合专练了,就做了几册出口成章,玩些成语游戏。 她一开始标了零散几十个,后来鼓励她,3本Idioms几乎都标全了,也算个联想方式。 有一次吃东西还叫我代记下,说狼来了就类似烽火戏诸侯的过程。(她也认为烽火戏诸侯是编的故事)
娃也编了不少图形式成语谜语,散落在各书。 成语乱解漫画(估计是躺阳台躺椅上画的。)
4、摘抄+阅读(长期坚持的活儿) 结合学校作业(以前要摘好词好句)和阅读,娃自选段落。有时娃边看边乐,自己标注花样也不少,我就没去打断。不过正式摘抄我一般限时三十分(边赏析边划+摘)。 有一阵老看汪曾祺的生活小散文,有时回读许倬云的万古江河等历史,有些是诗词赏析,甚至数学书的段子。会写点自己的联想段子,或回忆写下关联诗句/小古文。 好多本子交了作业或压箱底,拍糊了也搜搜手机选晒吧。
模拟了一下桃花源记。(疫情以来就没有小区画室可玩了,娃也是随手的画风,偶尔模拟或小小设计一下。) 娃大概是之前读过小古文、西游记、三国演义,赏析惯了诗词,所以古文阅读也当故事看。具体字词略知道,但不精深精确,所以沿着历史看古文还是可以的,能记住一些。小可爱的理解也蛮好玩,把射雕、笑傲江湖人物都挂上钩了,我有时翻翻,也是乐不可支。 每介绍到先秦人物,娃会看看对应的蔡志忠漫画,比如摘抄孙子兵法、老列庄孔孟等。(不过蔡漫字真小,不多看。)港漫也挺精彩的,如《刺客列传》,不知道哪里能借阅更多。还有《崖山》等。
笔记还是半画半写,最近有点喜欢画时间线。 金庸小说则看了射雕、笑傲江湖、连城诀,天龙八部正在看。科普阅读主要到英文段介绍吧。
5、文常练习
用来观察补漏的。娃的文学历史知识细化还以唐前为主,所以到唐的完成度还不错。娃不清楚的部分就空着,也不打算硬记,过一年再回头看看新的完成度吧。
之前因为娃喜欢李白,诵读过唐诗辞典里的李白王维等,这轮又通读了前一部分,做文常果然熟悉多了。不过宋之后的诗词人、作品还不够熟悉,过一阵再填后半本。(我小学时也是直接捧着唐诗宋词辞典通读,所以给娃也算老传统。毕竟诗词也是美育。) 看到内容会联想其他诗句提及的相关内容。
这套古诗文练习范围还挺广,真照它意思,古诗十九首、清商曲辞之类也要差不多都能背,唐太宗、魏征的句子也得熟悉一二。娃原来十九首里只会两三首+几句,第二轮再看,填不出就算了。
参考记录(高糊几张):
题目形式还是挺多样的,游戏也不错。
之后还粗学了天干地支纪年法(娃之前能写天干地支及对应属相,但不知道具体对应哪个年份)。说穿了就是循环,算了好些例子,比如1984是甲子年,鼠年,某家人生于戊戌年。好玩的是娃算到2021是辛丑年,问不是有辛丑条约吗?结果算一个就开始回忆xx年有过什么著名大事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甲午海战之类,连己亥杂诗都翻出来了。
娃以后有些年份真是超容易记了,略一推算就可以验证,我们小时候考历史还蒙头记的,数学真好用哎。娃后来还去翻了会儿易经。
6、娃的几何和爸爸大考验 上学期节奏断断续续,原本市北八过到函数,娃估计是因为喜欢函数操,象限坐标等判断做题还算一次过。不过几个月里因为忙而把自主大部分交给娃,小孩不讲基本法,挑书看书不管坡度,看上什么就是什么。她延续了之前的口味,既喜欢可怕的数学的搞笑画风,又喜欢《素数的阴谋》《蝴蝶效应-分形与混沌》这类,重看了一大部分(我想顺着往后带带,也是因为想帮娃奠基一下,让她能看想看的内容)。放手时间长了,虽说有她自己的收获,但感觉跟市北脱节,听不少前辈说,第一轮过得不深没什么意义,所以最近两周又开始复习,打算拾一下。
娃看上了小平邦彦《几何世界的邀请》,印象中看得很细。我浏览觉得前半本讲基础知识还挺细,后半大概有拓展处。除了些熟悉的概念,娃主要学了些思维方式,提过充要条件、反证法等。 其实还是没教过正式怎么绘图,娃按兴趣来,有一阵老按计算器的正余弦等(从万物发明指南引入门的orz)。听她算的方式,有些大概是近似值。
说本意是用套索画出椭圆,可惜画得歪扭扭。
作图仍然是喜欢的。
这大概是受了分形那本书提及分数维的影响,想象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联结。
但是九点圆定理这类拓展她还想试着解说出来,感觉就好繁复,要结合前面的五心认知应用,虽然临时看完能说,但隔一段时间就不一定认识了,我感觉还是要回到基础训练来。
那一阵就连看点数学闲书,她也老说,我用反证法的哟。随手拍 还吐槽来着
另外就是烤爸爸了。爸爸不但是打球好对手,也是做题好伴侣。 规定过娃不懂的东西不可以考别人,靠这点激励,精神抖擞地做过些本子,要不然我估计她还更喜欢直接作图看数学。做题顺畅,她得意要考爸爸;思路慢或草稿上折腾半天,她不高兴了也要考爸爸。 收集了一点“烤”题,有些是市北八的,有些是近期复习的。(有些是大人一路高考做熟了的,有些是我们以前不怎么接触的题型,不过娃辨认的水平还一般般吧。)
有时题出了半天,爸爸不来解,娃还会边解边说掉。
抽自这两周复习的整除等。这一阵我比较关心,还稍微能复盘细一点。有好几个原理还挺清楚,她能秒答。(果然做题放了很久,反应就是会慢些,但也发现不少还是门儿清的,有些重提还熟起来了。) 列举的计算的会慢一点,反而C卷一些余数用mod思路思考的,很快能出答案。
这里11题娃做完,我核对发现答案还少写一个,娃超级高兴的。
另外尖子生夺冠的二次根式还没填上去,真是意外惊喜,翻出来当复习题库。娃因分之类当初过得不错,连带二次根式运算速度也不错。娃爸算是全程体验出题了。
(这句其实不是吐槽这里的)
倒数思路马上能想到,还不错。
有部分其实是带去学校做的
看下来这两周最兴奋的,还是她发现出题有错,或我对答案发现答案错误。娃还说要收集每章印刷错题(好high)。 比如这题,纯属印刷错误。(这本是编辑老师送的,属于第一版,后面的版本会修正了吧。)
这题其实娃第一次也忘了绝对值处理了,但答案也错了另一个方向233333
这题在同学家一起学习,各自安静做题,娃眼尖地发现数字有错。
这题是奥精的,也是娃发现地印刷错误。
不过也有矛盾的,娃学过算式开方,小的平方数可以口算速开,大的也能列简式开,这里第二题本意应该是要推公式,娃直接按开方经验做了,微微浪费题。
感觉因分是二次根式的思路基础。 有时候娃带去学校做,还吐槽。(她觉得这题五星很容易,还想做更多试试。不过这题按思路看是很容易。)
平时家里还是游戏居多。娃还给爸爸出这种游戏题。心里想一个三十以内的数字,报出该数字所在的纸片号码,娃就能猜出那个数。(她解释是二进制数的原理,每个数可以拆分为特定的二进制数,纸号的笑脸上标明了该二进制数,把报到的都加起来就一定是了。这还可以做其他范围的游戏表。)
不过娃最想玩的还是真人狼人杀。
小笔记漫画。
杂类
有时娃看了杂志还想去设计投稿23333
她在校内自然课探究课等的画也挺好玩的。 奇奇怪怪的想象设计之类。有时候会写写画画回来,真怀疑娃以后会做杜甫画手啊。
最近还听说娃会在学校里出题,说小孩子会乖乖做?!自然课奖励的便利贴她也写了小知识,有一回去接她,她正和同学科普河边的植物是双子叶blabla
娃假期英文主要是听看了点科普人文,原版科普如《How to》(听得兴致大发,娃又把书也翻出来看了)《What if》《Stuff Matters》(这本原先娃就看过中文版《迷人的材料》,所以有熟悉度)《Tamed: Ten Species》(这本有中文版《驯化》可对应)《The World Without Us》。这两年看的书基本搜不到有ar,只有一本刚好搜到就做一下。以娃的讨论情况看,也还可以。另外去年还读了新知文库系列,大都健康、吃货相关,《现代医学的偶然发现》《共病时代》《美味欺诈》《不生不熟-发酵》《第一口:饮食和习惯》,牛津科普读本《农业与食品论争》《流行病》《生物入侵》,农业那本还给我科普草饲牛肉和玉米喂养牛肉的碳排放方面的比较,能量计算方式23333。各系列里的健康医药相关最后是必看的,在植物、生态系统方面倒新学了不少,所以正好细读了科学探索者的植物篇,另外开帖了。其实在《万古江河》《历史大脉络》里也介绍到了相关的耕种知识呢。
今年接下来也许会**娃重读之前的科普与历史,再认识一下。探索者也会继续学学动物界。
[小学英语] 二年级寒假琐碎总结之英文篇
插一个强辅助。我家经常会围一桌,娃称为茶话会,吃吃喝喝各自看书做事。之前娃看探索者,如果有不认识的词,会叫我打字帮忙查,断断续续的,有点烦。如果专门看书帮她先整理呢,因为生词不那么多,又有点多此一举。最近新发现有道app有个拍照整页的功能,点进对照,可以点文段,里面自动抓取了好多词汇,下拉看看需要的就很快能一次看完了。感觉整页一次性扫,一章快速过一下,比翻译笔划还要方便。(可能其他翻译工具也有这免费功能)
随便拉个页面说明
其他:
上学期拖晚的中国舞四级,澳洲CSTD总算完成了,今年继续五级练习。娃和老师们一直很聊得来,估计会持续。
去年娃去商场玩,看上钢琴了,于是给她启蒙一下,目标不明确,所以家里随她爱弹不弹,估计只看她的热情了。据老师说识谱很快,娃大概是因为开始就弹琴不看手,只盯着乐谱相对省时间。去年11月底开始的,小汤1、2挺快过了,但期末那会儿一个多月没去,娃在家乱弹拜厄,40几,50几,60几,80等她觉得好听的,还刚好赶得及家庭视频音乐会2333333。但新年后回去,又换了琴行老师,重新适应,感觉微坑。不过手型始终得长期练,就当长期熏陶吧。
娃用餐盘、指甲钳和小瓶盖做的投石器,居然射程还不错,能有1-3米呢。(糙手工。)乐高工程类玩具也挺好玩,不过手搭的看起来更新鲜点。
虽然总结了语数英,但其实假期出游时间才是大头,就算被困本地,也能到处游荡,天气好就跑出去放风筝,爬山走公园拾野果。小区的松鼠跑来家里,发现了两回,娃还想堆坚果给松鼠吃。
想到啥再补充/修改繁琐处吧,希望不像之前半年这么懒散。
自己家里感觉还不明显,娃爷爷奶奶以前常在外游,一年聚会四五次(虽有疫情影响,也没大变),就觉得每次娃有新变化。爷爷学生时是学俄语的,青年时工作学了英语,原本娃看的小说科普之类还是可以互借,现在会觉得娃涉及词汇更深入了。娃还给爷爷讲解数学题2333。
回头想想,鸡娃的方式还是会受初心的影响。最初鸡娃主要两个考虑,①阅读带入门,让娃学会自学自读,我就像我爸妈当年那么爽;②把宝宝养成一个有趣的人,有共同语言,聊着不闷。果然时间久了,就慢慢滑向初衷。娃倒是真的越来越能交流,互相吐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