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onginmymind 于 2021-3-1 20:47 编辑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发展极度不均衡导致的入学不公平”。
二、解决的核心思路:适度均衡
想要完全消除不均衡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差异可以有,但要处于合理区间。解决思路 “适度均衡,相对公平,逐步去学区化”。 2018年上海市教委改革实施自主招生、统考加名额分配的办法。2022年开始实施,其中自招15%、统考20%、名额分配65%。名额分配的占比大比例提高。
三、影响分析:兼顾效率与公平 按照上海的改革计划2022年上海初中15%自招,20%统考,65%的名额分配。自招和统考的35%相当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65%的名额分配相当于计划经济的统一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简单的分析:如果把初中划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按照名额分配65%,三个梯队平均分配到的保底比例就有65%/3=21.6%;自考和统一招生名额的35%,就按照目前的不同梯队招生比例的话,汇总以后第二、第三梯度初中的名额合计也大大增加。
重点高中不同梯队生源的比例变化可能会如下图所示
这种制度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动态调整名额分配比例,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大大缩小,“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实现去学区化!
四、怎么选择?
1、娃牛才是真的牛:培养小孩的的学习习惯 在同等努力和条件的基础上,最终决定出路的还是娃的“能力”。无论统考、自招还是名额分配,娃牛才是真的牛,这也是教育不变的规律。
2、小学+初中:一流的小学非常关键 在名额分配制度(65%)情况下,可能“第一梯度小学”+”第二梯度初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一流小学+一流初中,这个是一种选择,但是会面临“多杀多”,内部竞争更激烈,真正的牛娃可以考虑。如果成绩一般,还不如在第二梯队初中“博”名额分配。 一流小学+二流初中,就类似于“异地高考”。既可以参加统考和自招,也可以去抢名额分配,第一梯度小学的在第二梯队初中做分子的概率会更高。牛娃和中等牛娃都可以考虑。
因此“一流的小学非常关键”,是否需要一流的初中要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统筹考虑。如果成绩一般,还不如选择第二梯队初中。
还补充一点:就读一流的小学才能知道娃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当然也有初中、高中才开始发力的,但是小学阶段基本上大概率能看出水平了。 知道娃的水平才能为下一步选择做准备。
3、为什么不选第三梯队的初中? 名额分配解决了入学机会问题,即“入场券”。但到了高中还是要拼高考。因此初中的整体氛围和教学水平至少应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如果差距太大,是很难追上的。
以上是一些浅显的认识,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