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189|回复: 48

[初中其他] 我所经历的三代人教育生涯(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人为40后,儿子为80后,孙女为10后。孙女的学习目前也是我在管理。我就这三代人所经历的教育谈谈我的感受。
文革前17年:     

      本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家大国企副职领导,母亲是一家小学校长。我上面有四个哥姐,下面有一个妹妹。56年上小学,小学6年学习期间不记得有父母过问过我的学习成绩。更没有补课的事了。小学里只有两门主课,采用五分制,相当于现今ABCD四级。家长也不关心同学们的成绩。我就是因为觉得考试成绩不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所以才认真学习的,所以小学6年成绩一直不错。小升初就是全区统考(此时已改为百分制),凭语文,算数两门总成绩上中学,我进了本区一家市重点中学读书。整个初中也是懵懵懂懂的。父母也从不过问我的成绩,不过我的四个兄姐都先后进入大学学习,这段时期从没听说过家教补课的事,同学中成绩不太好的人也是这样,并没有太大的焦虑。


我65年初中毕业后通过全市统考顺利进入本校高中,有些同学成绩不错但考虑经济因素进了中专,有的进了技校,还有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成绩,家庭出身)去了建设兵团。但大家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一切都很平淡。50年以后大家再相聚,65年个人的出路和如今的境遇并没有太大的相关关系。去兵团的人也都回城了,一个在兵团成为高级教师,一儿一女也都进了大学;还有一人跟随妻子去了武汉,退休时也是厅级干部了,这两人都享受着高于常人的退休待遇。反而考入市头牌重点中学的同学也还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在读高中期间,虽然我成绩属上乘,但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老师们对我还是青睐有加,记得不止一个老师将我叫到办公室,建议我学习一些课堂外的科目,如提前学习代数中高三才学的排列组合等,还有教授三角课的老师建议我看数学通报上的文章,我却一直不以为然,后来失学务农,才领略到老师们的一片拳拳之心,至今我对我的这些老师都怀有不尽感恩之情。


      我母亲从女子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那时还没有重点小学及择校之说,小学毕业生也不是完全可升学。小学教师主要来自中师毕业生,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因各种原因落榜的高中毕业生。由于我母亲任校长的那个小学升学率逐年提高,也有家长通过关系找到我母亲希望来此校读书,可见那时就有了择校读书的苗头。


      69年我去了安徽插队务农,父母都在审查中,招工做工兵大学生都不可能,此段时间情绪低沉,不知未来路在何方,由于多年家庭的教育,在农村不会去做一些出格之事,所以将读书作为排忧解愁的唯一方法,我在这段时间自学完了高中数学和物理。当时并没有想到会有用的着的时候;70年当地高中恢复招生,跟随我一起插队的妹妹(67届初中)也报名读了插队所在地的农村高中,报名的动机是因为皖南农村劳动强度太大了,上高中能轻松二年,也许这两年形势会变化。皖南地区对教育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所以学的课程很正规,并不像城里中学只是学工学农。这样我们兄妹都在77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完成人生一个重大转折。


      小结1.文革前17年中,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随意而为,并不会为孩子们补课学习。国家教育机关也没有推出教育改革的举措。孩子读书也就是家庭中平常的一件事。不论孩子们成绩如何,孩子都不会主动认真学习。一个家庭的风气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192 收起 理由
tracyhewenhua + 16 赞一个!
admin + 176 原创精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4-3 18: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40后 大概是跟我母亲一样的年龄段吧……我母亲也是高考恢复后,考上了现代的顶尖大学(bj)
发表于 2021-4-3 18: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前辈长者
发表于 2021-4-3 18: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领导就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非常有情怀的一个长者,已经退休了。
发表于 2021-4-3 19: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等更新……
发表于 2021-4-3 19: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所以lz在皖南黄山?请教前辈那时候高考难吗?有据说当时难度不高?谢谢指教
发表于 2021-4-3 19: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致敬前辈长者

听讲述中
发表于 2021-4-3 19: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40后,失敬失敬
发表于 2021-4-3 19: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棒的帖子,收藏了!楼主娓娓道来,很亲切!
发表于 2021-4-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老前辈了,希望能讲一些经验和干货
发表于 2021-4-3 19: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先厉害再读!
发表于 2021-4-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真正的老前辈
发表于 2021-4-3 20: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rk一下,必须留爪
发表于 2021-4-3 20: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多干货,佩服
发表于 2021-4-3 20: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前辈!
发表于 2021-4-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四零后。 我自己的父母都是四零后。

应该是我们网站年龄最大的人了,再次致敬!
发表于 2021-4-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mqc 发表于 2021-4-3 19:07
所以lz在皖南黄山?请教前辈那时候高考难吗?有据说当时难度不高?谢谢指教

我的前领导(刚刚退休一年)就是77年的高考生(但是他是60年生的应届生,却不是往届生)。 我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 难不难是看你怎么说的。

如果是说卷子的绝对难度,77年的卷子无论语数外都比今天简单。

但是如果说录取相对百分比,都比今天低得多得多,难度大得多。
发表于 2021-4-3 20: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坐下来慢慢听故事
发表于 2021-4-3 20: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恭听老前辈
发表于 2021-4-3 21: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向前辈致敬
发表于 2021-4-3 21: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老前辈!继续啊!
 楼主| 发表于 2021-4-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了。回答有些朋友的问题:77年12月我在安徽皖南参加的高考,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78年入学后,和上海考进的同学交流下来,上海的卷子较易,据说数学考题中还有因式分解。安徽的卷子相对难一些,我想因为皖南自古就是诗书之乡,出了那么多的名人。我看今天的小学学而思的题目都比那时高考卷子难。但只是单纯比较卷子的题目难度是不合适的,高考难易比较应该是多维度的,还要考虑到77年10月公布高考消息,当年12月份举行高考,仅仅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多少人多少年没有摸过书本。66届高中生大多已为人父人母,已年过30。其他老三届都没有完整接受完中学教育。所以不能用今天的水平来衡量那时的难易程度。
发表于 2021-4-3 21: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向热心的老前辈致敬,期待全文
发表于 2021-4-3 21: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想不到打开了这个保养帖,致敬
发表于 2021-4-3 22: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赞            
发表于 2021-4-3 22: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向前辈致敬
发表于 2021-4-3 22: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黄山白雪 发表于 2021-04-03 21:19
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了。回答有些朋友的问题:77年12月我在安徽皖南参加的高考,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78年入学后,和上海考进的同学交流下来,上海的卷子较易,据说数学考题中还有因式分解。安徽的卷子相对难一些,我想因为皖南自古就是诗书之乡,出了那么多的名人。我看今天的小学学而思的题目都比那时高考卷子难。但只是单纯比较卷子的题目难度是不合适的,高考难易比较应该是多维度的,还要考虑到77年10月公布高考消息,当年12月份举行高考,仅仅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多少人多少年没有摸过书本。66届高中生大多已为人父人母,已年过30。其他老三届都没有完整接受完中学教育。所以不能用今天的水平来衡量那时的难易程度。

感谢前辈的回答
发表于 2021-4-3 22: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dmin 发表于 2021-04-03 20:49
我的前领导(刚刚退休一年)就是77年的高考生(但是他是60年生的应届生,却不是往届生)。 我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 难不难是看你怎么说的。

如果是说卷子的绝对难度,77年的卷子无论语数外都比今天简单。

但是如果说录取相对百分比,都比今天低得多得多,难度大得多。

感谢管理员大大的回复深感今天的孩子们也比我们当初不容易
发表于 2021-4-3 23: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等待下一篇
发表于 2021-4-3 23: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抱歉有个疑问 40后的孩子80后 是不是在当时生育很晚呀 同样的我们10后的孩子 爷爷奶奶辈都是65后…可以探讨下近三代对于晚婚晚育的经历及看法
发表于 2021-4-3 23: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喜欢看看这样的凡人历史,老前辈加油!
发表于 2021-4-4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网络书面语言通常真看不出年龄
发表于 2021-4-4 07: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向前辈致敬~期待全文
发表于 2021-4-4 07: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完第一句话就点赞了
发表于 2021-4-4 07: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1-4-4 10: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向长辈致敬 那个年代能坚持学习是信念 是毅力
在皖南那个穷乡僻壤也许更能激发斗志 通过学习命运
无论境遇如何变化 LZ长辈始终心怀目标 并为之努力 在那个年代 这种理念和精神已经领跑同龄人了 点赞
发表于 2021-4-4 13: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厉害真厉害
发表于 2021-4-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个人以为80年代以前经济匮乏,教育产业化难以发展,而现在经济发展,教育成了一个消费升级的产业,所以不可同日而语
发表于 2021-4-5 07: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前辈!关键还对教育如此上心!
发表于 2021-4-5 09: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向前辈致敬~期待全文
发表于 2021-4-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此真切详实的讲述很难得,向老人家致敬~~~
发表于 2021-4-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 一代人的记忆
发表于 2021-4-11 11: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致敬前辈长者!
发表于 2021-4-1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写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21-4-15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Z老师厉害,写的也很真实!
那一辈真的是苦过来的,像您学习取经。
发表于 2021-4-15 09: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聆听前辈声音……
发表于 2021-4-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次感谢长辈!
公众号推出之后,有人问了几个问题:

1. 您那个时候国家有规定是几岁上学吗? 我自己父母完全记不住了,我自己父母的记忆就是有钱可以早点上,没钱晚点上或者不去上学.40后的文盲率还是蛮高的, 上海比小地方会好一点,但是也肯定有上不起的穷人.

2. “ 家长也不关心同学们的成绩。我就是因为觉得考试成绩不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是什么促使老人家觉得成绩不好会丢人?

3."孙女的学习目前也是我在管理"好奇这句话,老一辈管学习管的好吗?有越俎代庖之嫌吗? 您的儿子儿媳妇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dmin 发表于 2021-4-15 11:03
再次感谢长辈!
公众号推出之后,有人问了几个问题:

我小时候7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高中各三年。其他地方可能不那么严格。
那时小学家长们对孩子的成绩看得不重,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初中毕业后考个技校,参加工作。做工人阶级的一员,有劳保可退休,是很满足的事,如果考个中专,毕业后在厂里担任技术员,就是登天了。毕业后上大学一般人家都不想。
那些时候,同学们的成绩没有排名之事,但也不会保密,都是大家知道之事。我上面四个兄姐读书成绩都很好,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好,2分或3分怎么交代。
我虽年过古稀,身体还好。管理孙女的学习,一是为了防止老年痴呆,我现在孙女的学而思奥数题都是我先做一遍,动动脑筋不是很好吗;还有就是对孙辈的喜爱,每天看着她做作业,回答她的各种问题,了解她的喜怒哀乐岂不是一件美事。自信如果身体不出问题,我准备辅导孙女到初三。现在快晚九点了,儿媳还在回家的路上,儿子下午刚从外地回沪。我们负责孙女的学习,不是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将女儿交给我们,也是尽了一份孝心。我是77年考入大学的。一直在技术一线工作。辅导小学,初中的数理化是没有问题的。儿女们对此很放心。
发表于 2021-4-1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向前辈致敬 ,我读高中时也有一位数学老师是当年第一届高考生,前几年退休的  ;记得聊过这话题,当时读书时间很短,有些有读书基础的人,会容易一些,对临时知道消息读书的难度大一些,所以难易在当时的状态下可以理解
和现在对比 不太适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6 04:19 , Processed in 0.141983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