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李子 于 2011-11-3 15:28 编辑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试题(初中组)
(★为难度记号)★为低难度★★为中难度★★★为高难度★★★★为最高难度)
1.商鞅立信 商鞅令⑺既具⑴,未布,恐⑵民之不信己,乃⑶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⑷民有能徙置⑸北门者予十金⑻。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⑹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 ⑴具:完备⑵恐:恐怕,担心⑶乃:于是⑷募:广泛征求⑸置:到⑹卒:最后⑺令:指变法的命令⑻金:古代货币单位(9)既:已经(10)徙:搬放 (11)予:给予(12)辄:就(13)以:用来 词类活用: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参考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黄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黄金,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阅读训练】 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诚心很重要。“人无信而不立”,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必须“言必信,行必果”。 2.★田登为郡守 田登作⑦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①,于是举州②皆谓“灯”为“火”。值③上元④放灯,吏人书榜⑤揭于⑧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⑨。 (节选自《古今谭概》)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