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ortran 于 2021-10-22 08:42 编辑
“双新”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三语文复习整体规划?来看这四招!
李桃红 [url=]上海高招发布[/url] 昨天
近年来,语文高考题在总体稳定的原则下,考查内容、试卷结构和长度、题型都有了大幅度的变化,尤其在新教材全面使用的当下,新高考怎么考,可谓万众瞩目。但从本质上来说,无论题型怎么变,学科本位的知识依然是考查的重点,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高三语文复习进行整体规划。
一、认真复习教材古诗文,重视翻译
很多同学都认为复习教材,就是背默高考默写范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高中五册教材中,古诗文占比很大,除了背默篇目的默写,所有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都是语文高考必备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在高考文言文中占比很重。以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为例,第四大题共20分,直接需要翻译的题就有13分,分别是——
解释加点词,2分;
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句子翻译,6分;
画出句读,3分。
翻译能力的提升,与教材古诗文的学习密切相关。拿最简单的实词解释来说,近几年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来源于教材。
比如2019年高考文言文《项经传》中,加点字解释“比又视南城”中的“视”,解释为“督查”。教材(沪教版)第六册《左忠毅公逸事》中有“视学京畿”这样一句话,教材注释是“担任京城地区的学政”,如果对“视”进一步解释,就是“督查”的意思。
比如2020年高考文言文《宋若水传》中,加点字解释“不能夺也”“俾移福建”,这两个加点字“夺”和“俾”分别解释为“改变”和“使”,细心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夺”出自教材(沪教版)第五册《陈情表》中的“舅夺母志”,“使”出自教材(沪教版)第一册《促织》中的“俾入邑庠”,这两个字的解释都在教材注释中非常明确地单独列了出来。
由此可见,教材文言文的翻译一定要扎实,千万不能囫囵吞枣。我们在翻译古文的时候,还要尽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遇到吃不准的实词解释,一定要抱有一种“刨根究底”的精神,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把这个意思吃透。
二、梳理学科本体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经常有同学会感慨“语文真是一门玄学”,语文真的是玄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语文有自己系统的的学科本体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都隐藏在我们日常阅读的每一篇文章中,早已内化为自己的阅读与理解能力。高三阶段的复习,就是要将这些隐性的知识进行显性还原,在具体的语篇分析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语文思维”,形成自己的能力。
比如2020年高考题“第8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原文语段为“她买她的花裤子,她买她的红番茄,然后,俩人你提着我的花裤子,我拎着你的红番茄,再次进入诊室,脸上荡漾着番茄红。还好,她俩的病情不一样,否则我真怀疑她们刚才把病也交易了。”
这里就需要我们运用到关于“人称”“搭配”等相关的知识。一般来说,人称的运用要求指向清晰,词语搭配也要符合语法规则。但是在这句话里,出现了四个“她”,两个“你”,两个“我”,这种“非常规运用”带来的表达效果,首先就是“你我不分,混为一体”,正好表现了买卖双方身份的融合和关系的密切。还有“我真怀疑她们刚才把病也交易了”,从语法上来说,这是搭配不当,因为“病”是不能交易的。显然,这种超常搭配带来的表达效果也是很新奇的,因为两人之前是在做买卖,交易过程非常投入,现在连“病”也交易了,虽然不合常理,却非常生动有趣,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了双方交易的这种投入程度。
我们在赏析这段话的时候,看似“凭感觉”,但如果没有对“人称”和“词语搭配”方面知识的了解,我们可能不能发现语言表达中的“反常”之处,在文学作品中,“反常”表达处,往往能带来特殊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分析的切入点。
所以,对于语文学科本科知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梳理。比如还有一个重要的考点:“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语言特点”这个概念里就有很丰富的语文学科本体知识,它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用词特点”这四个角度。如果要构建知识网络的话,显然,“语言特点”属于一级概念,位于树形图的“主干”位置。“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用词特点”这四个角度属于二级概念,位于树形图的“枝干”位置。那么,同学们还需要针对这四个角度,进一步梳理相关的知识,这里以“修辞手法”角度为例,还可以细分为“比喻、拟人、反复”等等,这些就属于三级概念了。
我们要认真研究考点,梳理出考点所对应的知识,将这些学科本位知识按照概念的层级关系,构建起知识网络,我们就一定会“胸有成竹”,再也不会觉得语文是“玄学”了。
三、减去“题海战术”,增加精准查漏
高三要不要大量刷题?根据笔者多年高三任教的经验,适当量的题目训练显然是必要的,但是,盲目求量的训练,一定是不可取的。何以见得?高三复习阶段的模考题训练,一方面是训练答题策略,另一方面也是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扫除复习盲区。所以,做模考题训练,一定要持有一种“反思自我”的态度,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这一类问题,进行同类题目的训练。这样做题才有效果,能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比如“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这个考点,同学们都知道“作用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层面思考,但在实际做题时,即使理解全对,却也很难拿到满分。
比如2018年春考题“分析第③段环形图在文中的作用”分值为3分,答案为“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见解,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的特殊价值做铺垫。”
得分要点有三:1.环形图的内容;2.环形图的效果;3.环形图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在结构上的作用。很多同学容易漏掉第2点,认为作用题只需要写出“内容”和“结构”层面的点就可以了,殊不知,内容层面如果涉及手法的话,也是要进一步分析的。
再比如2020年高考题“与聚焦单个人物形象不同,本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也是“作用题”,分值为4分。
这道题的答案为“本文刻画了和蔼亲切的童医生、热心耿直的阿德、虚心学习的我、淡泊自在摆书摊的老头,众多人物形象多角度组成了一幅乡村生活画卷;相比聚焦单个人物形象,群像塑造的写法更多元立体地表现了眼前所见的淳朴和谐民风。”
对于这道题,很多同学能答出“群像人物的总体特征——淳朴和谐、群像的作用——多角度表现乡村生活、作者对这种淳朴民风的喜爱” 这三个点,但往往会遗漏对“众多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在这里,就需要举例列出具体有哪些人物形象。在做题过程中,如果遗漏了这点,就要反思自己的思维严谨性,提醒自己不要“跳步”,以做到“答题规范”。
所以,通过做题要反思自己的问题,检查自己的答题要点有无缺漏,分析步骤有没有“跳步”,然后再针对性训练,做到“精准查漏补缺”,这样的做题效果,可以以一当十。
四、关注新题型,灵活应对“新高考”
2022年高考属于“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高考,相对于以往的题型来说,一定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新题型,从新题型中发现命题新动向。比如2020年秋考题:
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4分)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
朱熹正学,苏轼奇才。
这道题对应考点为:对指定问题进行探究,形成新的见解。
这类探究题属于综合探究题,既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又考查考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的新颖之处在于创设了一个情境,为学生增强了代入感。对于这一类题目,正确解读情境之后,本质仍是理解文本核心内容。因此,真正读懂全文,准确把握文本的观点(段落大意),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
可以预见的是,“双新”背景下,这类强调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具体问题的题目一定会增多,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还要注意关注题目所给的情境,根据具体的探究任务来解决具体问题。
文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 李桃红 编辑 | 冯灿文 《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首发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