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不可能的, 除了极少数人能有这个耐心搞10年教育.
绝大部分人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点耐心都没有, 别说坚持10年,你让他坚持10个月泡教育论坛吸收经验,回去总结哪些符合自己娃哪些不适合. 都10不存一.
举个夸张的例子就是搞定哥德巴赫猜想肯定就是菲尔兹奖, 人人都去研究哥德巴赫或者同级别的猜想也不会让菲尔兹奖贬值.
因为事实上,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0个月的人都不超过万分之一. 实际上你真心研究了,就会顺便学到数论的其他知识,10年后菲尔兹奖可能没戏,但是发几篇SCI论坛,做个普通大学数学系老师,估计问题不大了.
说实话,某人说分数线上升那个事情,那是因为中考么有任何区分度. 大家鸡血当然就容易上升分数线.类似于一个快递2块钱收入,那么比拼收入高基本只有增加时间这一个办法,其他改良方法几乎不可能.
区分度足够的考试, 根本不是单纯增加时间就能搞定的事情.别的不谈, 国家级CMO的奥数竞赛,衡水娃可以7*24不休息,就像干电池, 但是国家总决赛里面还不是被上中这些学校打得体无完肤?
上海市初升高自招和高考语数外属于某种程度介于中考和高中奥数之间的考试(我指的是区分度), 所以上海市高考的卷子,不是简简单单7*24就可以的. 即使告诉你一个万能方法,但是对这个方法100人阅读后就有一百个答案, 100个答案之后去实施的时候,鉴于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本身能力,执行力又是不同的.所以真不是你说的分数线上升这个事情. 当然,你不去研究,分析和总结这些经验教训,那么肯定没戏的.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有一天变成了充分条件,那就是考试本身有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