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64|回复: 21

[小学其它] 一二年级什么学习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刚看了一个家长说孩子聪明但马虎会有粗心,所以在这里好奇到底一二年级什么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才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帮助
发表于 2023-4-8 16: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二年级不如练练写字吧
发表于 2023-4-8 17: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时间观念 做作业够专注有效率而不是东张西望
保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不要畏难不要觉得压抑天天被骂得一点都不开心
态度端正 比如读题仔细 字哪怕写的不好看不至于龙飞凤舞
说起来简单 要做的都不简单 需要时间 和耐心
发表于 2023-4-8 17: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家现做功课再玩;字要认认真真写,不能龙飞凤舞;如果自己给孩子加餐,要帮助孩子定好每天的学习指标并且按时完成,不要拖到第二天;如果有学乐器,要每天完成足够额度的练习时间,不能拖欠;最好帮孩子列每天的计划表,并帮着孩子严格按照计划表完成所有项目,非特殊原因不要拖欠。
发表于 2023-4-8 18: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生活完全自理,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稍微自觉一点不用太盯着;畏难情绪允许有,但是要听劝;文化课在校内拔尖的前提下能接收适当加餐;吹啦弹唱类的要能坚持,做到业余高手
发表于 2023-4-8 18: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别表扬聪明,要多鼓励努力的过程和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家长都觉得自家的聪明就是粗心,其实智商都差不多额,小学连努力都谈不上,远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
发表于 2023-4-8 19: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二年级需要养成什么习惯取决于学前阶段你已经有什么习惯了
发表于 2023-4-8 19: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习惯就是玄学,很多都是天生的,体制内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很细,能养成学习习惯的小孩,单靠学校就可以了,不用家长费什么神。
发表于 2023-4-8 22: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觉得一切的基础都得从整理书包跟书桌开始,别的都很虚幻
发表于 2023-4-8 22: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如果觉得孩子聪明但马虎,是因为孩子性格本身就不拘小节,真正的聪明不是表面上的反应快,而是专注力强。而专注力就是一种体能,运动很重要。
发表于 2023-4-9 00: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年龄段粗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觉得1-2年级需要强调培养的一个习惯是先完成作业再玩耍,也就是要事第一
发表于 2023-4-9 06:1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觉得没有哪个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
确切地说,是所有习惯所有规则,都要遵守。
1、只要老师的话都要听,好话每个人都爱听,没有问题;但是老师批评你的话,逆耳之言,包括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转地向老师详细询问,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问题,和老师站在她的角度看这件事有什么观念上的不同。不要质疑老师。
2、重视预习的习惯,包括口头作业,包括查字典的习惯,都不要偷工减料,老师要求读5遍还是读3遍课文,就不可以只读1遍,因为读1遍会对课文的熟悉度不够,第二天的听课效率就一定会打折扣。
3、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都要保质保量完成,保量完成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保质则是每个人做法都不同。低年级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家长会不重视习惯,比如写字的习惯,不工整,有些家长不舍得对孩子高要求,有些孩子回家先玩再写作业,家长觉得孩子上学太累了,回家应该先放松,或者觉得孩子运动太少了,或者视力不好,要鸡眼睛,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孩子一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运动累了或玩累了,到晚上再写作业,其实效率是会打折扣的。因为累的状态写作业,专注力不好,小动作多是必然的,作业完成的速度会偏慢,作业质量就不能保证。
4、不重视写作业的格式,在低年级的时候,老师会强调孩子必须要重视解题过程,然而实际情况是孩子以他们低年级的认知和阅历,不一定全都会重视解题过程,直接影响的是,到了高年级做题会存在跳步骤的习惯,而且低年级养成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就已经有几年了,很难改正。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重视?就是那些他们在当时认为很麻烦的过程,认为是多余的过程,比如题目很简单,一遍就能做对,所以低年级不检查也能考高分,所以他们会认为检查是多余的,认为检查很麻烦。比如低年级有些题目读一遍就知道答案了,但是老师强调圈关键字的习惯觉得很麻烦,所以不圈关键字,只要答案对,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认为这些都是没必要做的。比如写作业和单元考试都全对,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还要重复第二遍第三默写背诵,重复复习笔记,重复背笔记,重复读背知识点总结,这么多都已经会的题,单元考试都已经考了高分,过了一段时间再重复复习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认为下一次考试也没问题,总复习的时候作业会偏少,老师会给我们自己复习查漏补缺的时间,所以你在总复习偷工减料,那么以前考试都能做对的题,也会存在遗忘的情况。重视复习的习惯,哪怕是全都会了,哪怕是曾经全都做对的题,总复习的时候再温故而知新。
5、因为现在政策会让我们淡化成绩和排名的观念。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主观认知和判断自己的定位,偏模糊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全班超过半数以上孩子,主观上都会认为自己是中等偏上,然而客观上不是中等偏上,但主观上也会对现状很满意。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会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逐年降低两三分,或逐年降低三五分的趋势在递减。现实中就是因为有些孩子的成绩整体下降速度并不是很快,有些孩子并不像坐过山车那么大幅度的变化,又因为老师不公布别的同学的成绩,所以导致大家主观上会有幸存者偏差,认为别的同学也都是这样的,就会导致你会很难发现身边有些同学的成绩是逐年提高的,有些同学的成绩则一直保持领先就没有下降的,有些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被老师批评,对他们的印象不是优秀学生,但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保持领先优势,你也没法及时发现身边的黑马。由于大多数孩子只会关注自己的成绩,又因为老师会按照学号来报分数,有些老师不报分数,这样一来,排名就会被打乱,或者没有排名,孩子只能凭的听觉记忆,零星地记住几个同学的成绩,或者看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差距。就会忽略身边的同学有些原来比你差的,正在快速地反超你。只有少数孩子和家长会关注同学的成绩,他们会在老师在报分数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几个优和全对的同学。不公布成绩的,有些家长和孩子也会去关注同学课外学习的情况,即使是关注了,也不是每个人的执行力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沉浸在安于现状的快乐自信中,自然变得佛系。
6、要有上进心,挑战难题的目标和勇气。这不光是要克服畏难的情绪,还是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另一个重要的好习惯。孩子有畏难情绪的时候,行动上会出现本能的退缩和回避,表现出来的样子,说不要,说不喜欢,或者哭,逼着他做,会有严重的走神和转移关注目标的表现,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如果觉得太难了,就让孩子放弃的话,孩子会养成遇到难题就放弃的习惯。如果家长鼓励他们,引导孩子他们思考,带着孩子一起去查资料找答案的过程,因为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就是给孩子壮胆,孩子就会没有那么强的无助感,哪怕他依然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至少他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去尝试。其实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不会的,家长也不一定都懂,就算家长都懂,但也会因为不做小孩很多年,不一定还能完全记得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的记忆,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时代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认知和习惯都是旧的,家长要跟着孩子一起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观念上和孩子尽量保持同步,要不然孩子会觉得家长不行,家长也会很难说服孩子。好的学习品质,就是指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保持胜不骄 败不馁的态度。如果做几遍就成功了,能带来自信心,有成就感,这是大多数人都能很快得到的收获,但这并不算是完整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另一部分是指在遇到多次困难,多次失败的前提下,你是否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每次失败后是否能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是否在意名利?大多数人,在多次失败后,会放弃,会选择认命,即使是他们自己不知道,有些人只差一点点就能成功了,但是他们不再愿意坚持下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孩子,是能坦然地接受失败的,心里很少起波澜,越挫越勇的类型。现在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会偏向于接受自己是普娃,即使明知道人生路更长,也只是中考和高考的失败就接受自己是普娃。
7、打破常规思路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些观念,仅仅只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但是可以让我们跳出先有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简单的举一些我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家是小月龄的娃,很小的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会说,因为我们是小月龄的孩子,所以各方面能力都比大月龄差,并且客观上也是如此,因为眼见为实,孩子从小主观上也认为她比同学差,所以小时候她的行为经常表现出一系列妹妹的性格,她做别人的跟屁虫,有想法也不敢先说,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如比她大的孩子,所以在竞争一些事情的时候,她经常是自己放弃的。我问她原因,她说,她们比她优秀,所以应该是她们得的。即使她有能力竞争,她也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因为我自己在同辈人中是姐姐,我具备一切姐姐具备的带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就看不惯她这种行为,也不甘心她落后于人。所以我看到她有一点妹妹的苗子的时候,就想办法干预,比如让别的孩子叫她的名字,不要叫她妹妹,称呼会让她受心理暗示的,比如我带她出去玩,陪她亲子阅读,从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培养她,慢慢缩小客观上和大月龄孩子的差距,再在孩子的主观上引导孩子具备责任感,引导她打破常规思路,主观上让她模糊同学和她年龄的差距对她造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现在小学三年级了,大多数差距已经不明显了,少数还有一些能力,差距继续缩小。在学习上,尽量给她自信,多强化她的优点,客观的分析她的缺点并给出改变的建议。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强,阅历也不够,还是会容易否认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该犯错。我会引导她,哄她,甚至骗她,说妈妈犯的错比她多,而且我脸皮比她厚得多,我很放的开,所以我只是不怕输,不怕失败。她会在乎成败,我会引导她忘记失败,还引导她忘记成功,从失败中找原因找经验,成功以后忘记成功。我会告诉她哪些荣誉是杂念,会成为继续学习过程中的拖累。她有时候会羡慕别人比她好,我会让她告诉我,好在哪里,然后我们也去学。羡慕别人,还不如自己去争取,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她会说她做不到,太难了,会有想要退缩的时候,我会引导她去尝试,如果她不敢尝试,我会陪她一起尝试,给她撑腰壮胆,给她出主意,有时候还会是馊主意,我有不怕输的心态,犯错了可以立马调整心态,马上重新来过,没有情绪波动。孩子失败时会有失落情绪,我哄她的情绪,只说几句安慰的话,但不会说很多,我会正面乐观的情绪带节奏,把她从失落的情绪里拉出来。用我的观念去影响她,让她知道,原来好心情还可以这样做。虽然我是妈妈,我陪伴她时候,感觉自己更像是姐姐的角色,以她当前年龄和心智水平相匹配的方式和她说话,既不把她当成幼稚孩子,又不显得我居高临下,今年有一次她终于发现了这个特点,她问我,妈妈你说话有时候感觉不像大人,感觉更像一个年龄比她大几岁的姐姐,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可是我在长大,好像你也跟着我一起长大。我告诉她,因为我放得下家长的架子,才会让她觉得很好相处,有时候我会和孩子示弱,也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我认为以她的年龄和能力,她应该有能力去担当,我就不过多干预。她不能理解我说的意思。然后我就角色扮演给她看,让她说出我对不同的人说话方式,和语气语速上有什么不同。我和她爸爸说话的样子,和外婆说话的方式,和老师说话的方式,和单位领导说话方式,和同事朋友说话方式。还有我温柔说话的样子,和吵架骂人时候的样子,还有和父母发嗲撒娇的样子。她一边看一边笑,因为有些是她见过的,有些是没有见过的,给我鼓掌,说妈妈好厉害。这样一来,她能理解我对她的用心,也能意识到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的相处方式是不同的。我觉得女孩会发嗲撒娇也是一种优点,尽管我已经是妈妈,角色扮演也让孩子感觉有共鸣。
发表于 2023-4-9 07: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阅读,阅读,阅读。自己学习自己负责,自己学习自己负责,自己学习自己负责。
发表于 2023-4-9 07: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来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23-4-9 08: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时间管理,能在大人引导下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安排好学习,休息和玩乐,我觉得是最重要,且受益终身的
发表于 2023-4-9 08: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好写字,用尺子画线,整理错题,做完作业再玩。这些都是我们家做不到的
发表于 2023-4-9 12: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3-04-09 06:11
我觉得没有哪个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
确切地说,是所有习惯所有规则,都要遵守。
1、只要老师的话都要听,好话每个人都爱听,没有问题;但是老师批评你的话,逆耳之言,包括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转地向老师详细询问,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问题,和老师站在她的角度看这件事有什么观念上的不同。不要质疑老师。
2、重视预习的习惯,包括口头作业,包括查字典的习惯,都不要偷工减料,老师要求读5遍还是读3遍课文,就不可以只读1遍,因为读1遍会对课文的熟悉度不够,第二天的听课效率就一定会打折扣。
3、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都要保质保量完成,保量完成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保质则是每个人做法都不同。低年级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家长会不重视习惯,比如写字的习惯,不工整,有些家长不舍得对孩子高要求,有些孩子回家先玩再写作业,家长觉得孩子上学太累了,回家应该先放松,或者觉得孩子运动太少了,或者视力不好,要鸡眼睛,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孩子一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运动累了或玩累了,到晚上再写作业,其实效率是会打折扣的。因为累的状态写作业,专注力不好,小动作多是必然的,作业完成的速度会偏慢,作业质量就不能保证。
4、不重视写作业的格式,在低年级的时候,老师会强调孩子必须要重视解题过程,然而实际情况是孩子以他们低年级的认知和阅历,不一定全都会重视解题过程,直接影响的是,到了高年级做题会存在跳步骤的习惯,而且低年级养成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就已经有几年了,很难改正。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重视?就是那些他们在当时认为很麻烦的过程,认为是多余的过程,比如题目很简单,一遍就能做对,所以低年级不检查也能考高分,所以他们会认为检查是多余的,认为检查很麻烦。比如低年级有些题目读一遍就知道答案了,但是老师强调圈关键字的习惯觉得很麻烦,所以不圈关键字,只要答案对,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认为这些都是没必要做的。比如写作业和单元考试都全对,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还要重复第二遍第三默写背诵,重复复习笔记,重复背笔记,重复读背知识点总结,这么多都已经会的题,单元考试都已经考了高分,过了一段时间再重复复习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认为下一次考试也没问题,总复习的时候作业会偏少,老师会给我们自己复习查漏补缺的时间,所以你在总复习偷工减料,那么以前考试都能做对的题,也会存在遗忘的情况。重视复习的习惯,哪怕是全都会了,哪怕是曾经全都做对的题,总复习的时候再温故而知新。
5、因为现在政策会让我们淡化成绩和排名的观念。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主观认知和判断自己的定位,偏模糊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全班超过半数以上孩子,主观上都会认为自己是中等偏上,然而客观上不是中等偏上,但主观上也会对现状很满意。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会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逐年降低两三分,或逐年降低三五分的趋势在递减。现实中就是因为有些孩子的成绩整体下降速度并不是很快,有些孩子并不像坐过山车那么大幅度的变化,又因为老师不公布别的同学的成绩,所以导致大家主观上会有幸存者偏差,认为别的同学也都是这样的,就会导致你会很难发现身边有些同学的成绩是逐年提高的,有些同学的成绩则一直保持领先就没有下降的,有些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被老师批评,对他们的印象不是优秀学生,但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保持领先优势,你也没法及时发现身边的黑马。由于大多数孩子只会关注自己的成绩,又因为老师会按照学号来报分数,有些老师不报分数,这样一来,排名就会被打乱,或者没有排名,孩子只能凭的听觉记忆,零星地记住几个同学的成绩,或者看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差距。就会忽略身边的同学有些原来比你差的,正在快速地反超你。只有少数孩子和家长会关注同学的成绩,他们会在老师在报分数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几个优和全对的同学。不公布成绩的,有些家长和孩子也会去关注同学课外学习的情况,即使是关注了,也不是每个人的执行力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沉浸在安于现状的快乐自信中,自然变得佛系。
6、要有上进心,挑战难题的目标和勇气。这不光是要克服畏难的情绪,还是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另一个重要的好习惯。孩子有畏难情绪的时候,行动上会出现本能的退缩和回避,表现出来的样子,说不要,说不喜欢,或者哭,逼着他做,会有严重的走神和转移关注目标的表现,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如果觉得太难了,就让孩子放弃的话,孩子会养成遇到难题就放弃的习惯。如果家长鼓励他们,引导孩子他们思考,带着孩子一起去查资料找答案的过程,因为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就是给孩子壮胆,孩子就会没有那么强的无助感,哪怕他依然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至少他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去尝试。其实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不会的,家长也不一定都懂,就算家长都懂,但也会因为不做小孩很多年,不一定还能完全记得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的记忆,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时代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认知和习惯都是旧的,家长要跟着孩子一起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观念上和孩子尽量保持同步,要不然孩子会觉得家长不行,家长也会很难说服孩子。好的学习品质,就是指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保持胜不骄 败不馁的态度。如果做几遍就成功了,能带来自信心,有成就感,这是大多数人都能很快得到的收获,但这并不算是完整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另一部分是指在遇到多次困难,多次失败的前提下,你是否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每次失败后是否能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是否在意名利?大多数人,在多次失败后,会放弃,会选择认命,即使是他们自己不知道,有些人只差一点点就能成功了,但是他们不再愿意坚持下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孩子,是能坦然地接受失败的,心里很少起波澜,越挫越勇的类型。现在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会偏向于接受自己是普娃,即使明知道人生路更长,也只是中考和高考的失败就接受自己是普娃。
7、打破常规思路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些观念,仅仅只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但是可以让我们跳出先有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简单的举一些我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家是小月龄的娃,很小的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会说,因为我们是小月龄的孩子,所以各方面能力都比大月龄差,并且客观上也是如此,因为眼见为实,孩子从小主观上也认为她比同学差,所以小时候她的行为经常表现出一系列妹妹的性格,她做别人的跟屁虫,有想法也不敢先说,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如比她大的孩子,所以在竞争一些事情的时候,她经常是自己放弃的。我问她原因,她说,她们比她优秀,所以应该是她们得的。即使她有能力竞争,她也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因为我自己在同辈人中是姐姐,我具备一切姐姐具备的带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就看不惯她这种行为,也不甘心她落后于人。所以我看到她有一点妹妹的苗子的时候,就想办法干预,比如让别的孩子叫她的名字,不要叫她妹妹,称呼会让她受心理暗示的,比如我带她出去玩,陪她亲子阅读,从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培养她,慢慢缩小客观上和大月龄孩子的差距,再在孩子的主观上引导孩子具备责任感,引导她打破常规思路,主观上让她模糊同学和她年龄的差距对她造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现在小学三年级了,大多数差距已经不明显了,少数还有一些能力,差距继续缩小。在学习上,尽量给她自信,多强化她的优点,客观的分析她的缺点并给出改变的建议。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强,阅历也不够,还是会容易否认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该犯错。我会引导她,哄她,甚至骗她,说妈妈犯的错比她多,而且我脸皮比她厚得多,我很放的开,所以我只是不怕输,不怕失败。她会在乎成败,我会引导她忘记失败,还引导她忘记成功,从失败中找原因找经验,成功以后忘记成功。我会告诉她哪些荣誉是杂念,会成为继续学习过程中的拖累。她有时候会羡慕别人比她好,我会让她告诉我,好在哪里,然后我们也去学。羡慕别人,还不如自己去争取,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她会说她做不到,太难了,会有想要退缩的时候,我会引导她去尝试,如果她不敢尝试,我会陪她一起尝试,给她撑腰壮胆,给她出主意,有时候还会是馊主意,我有不怕输的心态,犯错了可以立马调整心态,马上重新来过,没有情绪波动。孩子失败时会有失落情绪,我哄她的情绪,只说几句安慰的话,但不会说很多,我会正面乐观的情绪带节奏,把她从失落的情绪里拉出来。用我的观念去影响她,让她知道,原来好心情还可以这样做。虽然我是妈妈,我陪伴她时候,感觉自己更像是姐姐的角色,以她当前年龄和心智水平相匹配的方式和她说话,既不把她当成幼稚孩子,又不显得我居高临下,今年有一次她终于发现了这个特点,她问我,妈妈你说话有时候感觉不像大人,感觉更像一个年龄比她大几岁的姐姐,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可是我在长大,好像你也跟着我一起长大。我告诉她,因为我放得下家长的架子,才会让她觉得很好相处,有时候我会和孩子示弱,也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我认为以她的年龄和能力,她应该有能力去担当,我就不过多干预。她不能理解我说的意思。然后我就角色扮演给她看,让她说出我对不同的人说话方式,和语气语速上有什么不同。我和她爸爸说话的样子,和外婆说话的方式,和老师说话的方式,和单位领导说话方式,和同事朋友说话方式。还有我温柔说话的样子,和吵架骂人时候的样子,还有和父母发嗲撒娇的样子。她一边看一边笑,因为有些是她见过的,有些是没有见过的,给我鼓掌,说妈妈好厉害。这样一来,她能理解我对她的用心,也能意识到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的相处方式是不同的。我觉得女孩会发嗲撒娇也是一种优点,尽管我已经是妈妈,角色扮演也让孩子感觉有共鸣。

真的很能写
发表于 2023-4-9 17: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3-04-09 06:11
我觉得没有哪个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
确切地说,是所有习惯所有规则,都要遵守。
1、只要老师的话都要听,好话每个人都爱听,没有问题;但是老师批评你的话,逆耳之言,包括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转地向老师详细询问,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问题,和老师站在她的角度看这件事有什么观念上的不同。不要质疑老师。
2、重视预习的习惯,包括口头作业,包括查字典的习惯,都不要偷工减料,老师要求读5遍还是读3遍课文,就不可以只读1遍,因为读1遍会对课文的熟悉度不够,第二天的听课效率就一定会打折扣。
3、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都要保质保量完成,保量完成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保质则是每个人做法都不同。低年级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家长会不重视习惯,比如写字的习惯,不工整,有些家长不舍得对孩子高要求,有些孩子回家先玩再写作业,家长觉得孩子上学太累了,回家应该先放松,或者觉得孩子运动太少了,或者视力不好,要鸡眼睛,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孩子一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运动累了或玩累了,到晚上再写作业,其实效率是会打折扣的。因为累的状态写作业,专注力不好,小动作多是必然的,作业完成的速度会偏慢,作业质量就不能保证。
4、不重视写作业的格式,在低年级的时候,老师会强调孩子必须要重视解题过程,然而实际情况是孩子以他们低年级的认知和阅历,不一定全都会重视解题过程,直接影响的是,到了高年级做题会存在跳步骤的习惯,而且低年级养成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就已经有几年了,很难改正。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重视?就是那些他们在当时认为很麻烦的过程,认为是多余的过程,比如题目很简单,一遍就能做对,所以低年级不检查也能考高分,所以他们会认为检查是多余的,认为检查很麻烦。比如低年级有些题目读一遍就知道答案了,但是老师强调圈关键字的习惯觉得很麻烦,所以不圈关键字,只要答案对,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认为这些都是没必要做的。比如写作业和单元考试都全对,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还要重复第二遍第三默写背诵,重复复习笔记,重复背笔记,重复读背知识点总结,这么多都已经会的题,单元考试都已经考了高分,过了一段时间再重复复习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认为下一次考试也没问题,总复习的时候作业会偏少,老师会给我们自己复习查漏补缺的时间,所以你在总复习偷工减料,那么以前考试都能做对的题,也会存在遗忘的情况。重视复习的习惯,哪怕是全都会了,哪怕是曾经全都做对的题,总复习的时候再温故而知新。
5、因为现在政策会让我们淡化成绩和排名的观念。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主观认知和判断自己的定位,偏模糊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全班超过半数以上孩子,主观上都会认为自己是中等偏上,然而客观上不是中等偏上,但主观上也会对现状很满意。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会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逐年降低两三分,或逐年降低三五分的趋势在递减。现实中就是因为有些孩子的成绩整体下降速度并不是很快,有些孩子并不像坐过山车那么大幅度的变化,又因为老师不公布别的同学的成绩,所以导致大家主观上会有幸存者偏差,认为别的同学也都是这样的,就会导致你会很难发现身边有些同学的成绩是逐年提高的,有些同学的成绩则一直保持领先就没有下降的,有些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被老师批评,对他们的印象不是优秀学生,但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保持领先优势,你也没法及时发现身边的黑马。由于大多数孩子只会关注自己的成绩,又因为老师会按照学号来报分数,有些老师不报分数,这样一来,排名就会被打乱,或者没有排名,孩子只能凭的听觉记忆,零星地记住几个同学的成绩,或者看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差距。就会忽略身边的同学有些原来比你差的,正在快速地反超你。只有少数孩子和家长会关注同学的成绩,他们会在老师在报分数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几个优和全对的同学。不公布成绩的,有些家长和孩子也会去关注同学课外学习的情况,即使是关注了,也不是每个人的执行力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沉浸在安于现状的快乐自信中,自然变得佛系。
6、要有上进心,挑战难题的目标和勇气。这不光是要克服畏难的情绪,还是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另一个重要的好习惯。孩子有畏难情绪的时候,行动上会出现本能的退缩和回避,表现出来的样子,说不要,说不喜欢,或者哭,逼着他做,会有严重的走神和转移关注目标的表现,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如果觉得太难了,就让孩子放弃的话,孩子会养成遇到难题就放弃的习惯。如果家长鼓励他们,引导孩子他们思考,带着孩子一起去查资料找答案的过程,因为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就是给孩子壮胆,孩子就会没有那么强的无助感,哪怕他依然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至少他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去尝试。其实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不会的,家长也不一定都懂,就算家长都懂,但也会因为不做小孩很多年,不一定还能完全记得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的记忆,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时代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认知和习惯都是旧的,家长要跟着孩子一起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观念上和孩子尽量保持同步,要不然孩子会觉得家长不行,家长也会很难说服孩子。好的学习品质,就是指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保持胜不骄 败不馁的态度。如果做几遍就成功了,能带来自信心,有成就感,这是大多数人都能很快得到的收获,但这并不算是完整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另一部分是指在遇到多次困难,多次失败的前提下,你是否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每次失败后是否能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是否在意名利?大多数人,在多次失败后,会放弃,会选择认命,即使是他们自己不知道,有些人只差一点点就能成功了,但是他们不再愿意坚持下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孩子,是能坦然地接受失败的,心里很少起波澜,越挫越勇的类型。现在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会偏向于接受自己是普娃,即使明知道人生路更长,也只是中考和高考的失败就接受自己是普娃。
7、打破常规思路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些观念,仅仅只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但是可以让我们跳出先有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简单的举一些我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家是小月龄的娃,很小的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会说,因为我们是小月龄的孩子,所以各方面能力都比大月龄差,并且客观上也是如此,因为眼见为实,孩子从小主观上也认为她比同学差,所以小时候她的行为经常表现出一系列妹妹的性格,她做别人的跟屁虫,有想法也不敢先说,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如比她大的孩子,所以在竞争一些事情的时候,她经常是自己放弃的。我问她原因,她说,她们比她优秀,所以应该是她们得的。即使她有能力竞争,她也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因为我自己在同辈人中是姐姐,我具备一切姐姐具备的带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就看不惯她这种行为,也不甘心她落后于人。所以我看到她有一点妹妹的苗子的时候,就想办法干预,比如让别的孩子叫她的名字,不要叫她妹妹,称呼会让她受心理暗示的,比如我带她出去玩,陪她亲子阅读,从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培养她,慢慢缩小客观上和大月龄孩子的差距,再在孩子的主观上引导孩子具备责任感,引导她打破常规思路,主观上让她模糊同学和她年龄的差距对她造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现在小学三年级了,大多数差距已经不明显了,少数还有一些能力,差距继续缩小。在学习上,尽量给她自信,多强化她的优点,客观的分析她的缺点并给出改变的建议。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强,阅历也不够,还是会容易否认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该犯错。我会引导她,哄她,甚至骗她,说妈妈犯的错比她多,而且我脸皮比她厚得多,我很放的开,所以我只是不怕输,不怕失败。她会在乎成败,我会引导她忘记失败,还引导她忘记成功,从失败中找原因找经验,成功以后忘记成功。我会告诉她哪些荣誉是杂念,会成为继续学习过程中的拖累。她有时候会羡慕别人比她好,我会让她告诉我,好在哪里,然后我们也去学。羡慕别人,还不如自己去争取,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她会说她做不到,太难了,会有想要退缩的时候,我会引导她去尝试,如果她不敢尝试,我会陪她一起尝试,给她撑腰壮胆,给她出主意,有时候还会是馊主意,我有不怕输的心态,犯错了可以立马调整心态,马上重新来过,没有情绪波动。孩子失败时会有失落情绪,我哄她的情绪,只说几句安慰的话,但不会说很多,我会正面乐观的情绪带节奏,把她从失落的情绪里拉出来。用我的观念去影响她,让她知道,原来好心情还可以这样做。虽然我是妈妈,我陪伴她时候,感觉自己更像是姐姐的角色,以她当前年龄和心智水平相匹配的方式和她说话,既不把她当成幼稚孩子,又不显得我居高临下,今年有一次她终于发现了这个特点,她问我,妈妈你说话有时候感觉不像大人,感觉更像一个年龄比她大几岁的姐姐,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可是我在长大,好像你也跟着我一起长大。我告诉她,因为我放得下家长的架子,才会让她觉得很好相处,有时候我会和孩子示弱,也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我认为以她的年龄和能力,她应该有能力去担当,我就不过多干预。她不能理解我说的意思。然后我就角色扮演给她看,让她说出我对不同的人说话方式,和语气语速上有什么不同。我和她爸爸说话的样子,和外婆说话的方式,和老师说话的方式,和单位领导说话方式,和同事朋友说话方式。还有我温柔说话的样子,和吵架骂人时候的样子,还有和父母发嗲撒娇的样子。她一边看一边笑,因为有些是她见过的,有些是没有见过的,给我鼓掌,说妈妈好厉害。这样一来,她能理解我对她的用心,也能意识到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的相处方式是不同的。我觉得女孩会发嗲撒娇也是一种优点,尽管我已经是妈妈,角色扮演也让孩子感觉有共鸣。

太真诚了!
发表于 2023-4-9 17: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3-04-09 06:11
我觉得没有哪个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
确切地说,是所有习惯所有规则,都要遵守。
1、只要老师的话都要听,好话每个人都爱听,没有问题;但是老师批评你的话,逆耳之言,包括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转地向老师详细询问,你认为老师说的不对的问题,和老师站在她的角度看这件事有什么观念上的不同。不要质疑老师。
2、重视预习的习惯,包括口头作业,包括查字典的习惯,都不要偷工减料,老师要求读5遍还是读3遍课文,就不可以只读1遍,因为读1遍会对课文的熟悉度不够,第二天的听课效率就一定会打折扣。
3、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都要保质保量完成,保量完成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保质则是每个人做法都不同。低年级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家长会不重视习惯,比如写字的习惯,不工整,有些家长不舍得对孩子高要求,有些孩子回家先玩再写作业,家长觉得孩子上学太累了,回家应该先放松,或者觉得孩子运动太少了,或者视力不好,要鸡眼睛,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孩子一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运动累了或玩累了,到晚上再写作业,其实效率是会打折扣的。因为累的状态写作业,专注力不好,小动作多是必然的,作业完成的速度会偏慢,作业质量就不能保证。
4、不重视写作业的格式,在低年级的时候,老师会强调孩子必须要重视解题过程,然而实际情况是孩子以他们低年级的认知和阅历,不一定全都会重视解题过程,直接影响的是,到了高年级做题会存在跳步骤的习惯,而且低年级养成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就已经有几年了,很难改正。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重视?就是那些他们在当时认为很麻烦的过程,认为是多余的过程,比如题目很简单,一遍就能做对,所以低年级不检查也能考高分,所以他们会认为检查是多余的,认为检查很麻烦。比如低年级有些题目读一遍就知道答案了,但是老师强调圈关键字的习惯觉得很麻烦,所以不圈关键字,只要答案对,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认为这些都是没必要做的。比如写作业和单元考试都全对,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还要重复第二遍第三默写背诵,重复复习笔记,重复背笔记,重复读背知识点总结,这么多都已经会的题,单元考试都已经考了高分,过了一段时间再重复复习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认为下一次考试也没问题,总复习的时候作业会偏少,老师会给我们自己复习查漏补缺的时间,所以你在总复习偷工减料,那么以前考试都能做对的题,也会存在遗忘的情况。重视复习的习惯,哪怕是全都会了,哪怕是曾经全都做对的题,总复习的时候再温故而知新。
5、因为现在政策会让我们淡化成绩和排名的观念。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主观认知和判断自己的定位,偏模糊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全班超过半数以上孩子,主观上都会认为自己是中等偏上,然而客观上不是中等偏上,但主观上也会对现状很满意。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会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逐年降低两三分,或逐年降低三五分的趋势在递减。现实中就是因为有些孩子的成绩整体下降速度并不是很快,有些孩子并不像坐过山车那么大幅度的变化,又因为老师不公布别的同学的成绩,所以导致大家主观上会有幸存者偏差,认为别的同学也都是这样的,就会导致你会很难发现身边有些同学的成绩是逐年提高的,有些同学的成绩则一直保持领先就没有下降的,有些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被老师批评,对他们的印象不是优秀学生,但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保持领先优势,你也没法及时发现身边的黑马。由于大多数孩子只会关注自己的成绩,又因为老师会按照学号来报分数,有些老师不报分数,这样一来,排名就会被打乱,或者没有排名,孩子只能凭的听觉记忆,零星地记住几个同学的成绩,或者看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差距。就会忽略身边的同学有些原来比你差的,正在快速地反超你。只有少数孩子和家长会关注同学的成绩,他们会在老师在报分数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几个优和全对的同学。不公布成绩的,有些家长和孩子也会去关注同学课外学习的情况,即使是关注了,也不是每个人的执行力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沉浸在安于现状的快乐自信中,自然变得佛系。
6、要有上进心,挑战难题的目标和勇气。这不光是要克服畏难的情绪,还是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另一个重要的好习惯。孩子有畏难情绪的时候,行动上会出现本能的退缩和回避,表现出来的样子,说不要,说不喜欢,或者哭,逼着他做,会有严重的走神和转移关注目标的表现,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如果觉得太难了,就让孩子放弃的话,孩子会养成遇到难题就放弃的习惯。如果家长鼓励他们,引导孩子他们思考,带着孩子一起去查资料找答案的过程,因为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就是给孩子壮胆,孩子就会没有那么强的无助感,哪怕他依然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至少他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去尝试。其实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不会的,家长也不一定都懂,就算家长都懂,但也会因为不做小孩很多年,不一定还能完全记得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的记忆,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时代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认知和习惯都是旧的,家长要跟着孩子一起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观念上和孩子尽量保持同步,要不然孩子会觉得家长不行,家长也会很难说服孩子。好的学习品质,就是指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保持胜不骄 败不馁的态度。如果做几遍就成功了,能带来自信心,有成就感,这是大多数人都能很快得到的收获,但这并不算是完整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另一部分是指在遇到多次困难,多次失败的前提下,你是否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每次失败后是否能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是否在意名利?大多数人,在多次失败后,会放弃,会选择认命,即使是他们自己不知道,有些人只差一点点就能成功了,但是他们不再愿意坚持下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孩子,是能坦然地接受失败的,心里很少起波澜,越挫越勇的类型。现在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会偏向于接受自己是普娃,即使明知道人生路更长,也只是中考和高考的失败就接受自己是普娃。
7、打破常规思路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些观念,仅仅只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但是可以让我们跳出先有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简单的举一些我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家是小月龄的娃,很小的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会说,因为我们是小月龄的孩子,所以各方面能力都比大月龄差,并且客观上也是如此,因为眼见为实,孩子从小主观上也认为她比同学差,所以小时候她的行为经常表现出一系列妹妹的性格,她做别人的跟屁虫,有想法也不敢先说,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如比她大的孩子,所以在竞争一些事情的时候,她经常是自己放弃的。我问她原因,她说,她们比她优秀,所以应该是她们得的。即使她有能力竞争,她也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因为我自己在同辈人中是姐姐,我具备一切姐姐具备的带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就看不惯她这种行为,也不甘心她落后于人。所以我看到她有一点妹妹的苗子的时候,就想办法干预,比如让别的孩子叫她的名字,不要叫她妹妹,称呼会让她受心理暗示的,比如我带她出去玩,陪她亲子阅读,从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培养她,慢慢缩小客观上和大月龄孩子的差距,再在孩子的主观上引导孩子具备责任感,引导她打破常规思路,主观上让她模糊同学和她年龄的差距对她造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现在小学三年级了,大多数差距已经不明显了,少数还有一些能力,差距继续缩小。在学习上,尽量给她自信,多强化她的优点,客观的分析她的缺点并给出改变的建议。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强,阅历也不够,还是会容易否认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该犯错。我会引导她,哄她,甚至骗她,说妈妈犯的错比她多,而且我脸皮比她厚得多,我很放的开,所以我只是不怕输,不怕失败。她会在乎成败,我会引导她忘记失败,还引导她忘记成功,从失败中找原因找经验,成功以后忘记成功。我会告诉她哪些荣誉是杂念,会成为继续学习过程中的拖累。她有时候会羡慕别人比她好,我会让她告诉我,好在哪里,然后我们也去学。羡慕别人,还不如自己去争取,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她会说她做不到,太难了,会有想要退缩的时候,我会引导她去尝试,如果她不敢尝试,我会陪她一起尝试,给她撑腰壮胆,给她出主意,有时候还会是馊主意,我有不怕输的心态,犯错了可以立马调整心态,马上重新来过,没有情绪波动。孩子失败时会有失落情绪,我哄她的情绪,只说几句安慰的话,但不会说很多,我会正面乐观的情绪带节奏,把她从失落的情绪里拉出来。用我的观念去影响她,让她知道,原来好心情还可以这样做。虽然我是妈妈,我陪伴她时候,感觉自己更像是姐姐的角色,以她当前年龄和心智水平相匹配的方式和她说话,既不把她当成幼稚孩子,又不显得我居高临下,今年有一次她终于发现了这个特点,她问我,妈妈你说话有时候感觉不像大人,感觉更像一个年龄比她大几岁的姐姐,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可是我在长大,好像你也跟着我一起长大。我告诉她,因为我放得下家长的架子,才会让她觉得很好相处,有时候我会和孩子示弱,也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我认为以她的年龄和能力,她应该有能力去担当,我就不过多干预。她不能理解我说的意思。然后我就角色扮演给她看,让她说出我对不同的人说话方式,和语气语速上有什么不同。我和她爸爸说话的样子,和外婆说话的方式,和老师说话的方式,和单位领导说话方式,和同事朋友说话方式。还有我温柔说话的样子,和吵架骂人时候的样子,还有和父母发嗲撒娇的样子。她一边看一边笑,因为有些是她见过的,有些是没有见过的,给我鼓掌,说妈妈好厉害。这样一来,她能理解我对她的用心,也能意识到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的相处方式是不同的。我觉得女孩会发嗲撒娇也是一种优点,尽管我已经是妈妈,角色扮演也让孩子感觉有共鸣。

学到了很难看到孩子的马虎磨蹭而不生气,哎
发表于 2023-4-1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3-4-9 06:11
我觉得没有哪个习惯是最需要养成的。
确切地说,是所有习惯所有规则,都要遵守。
1、只要老师的话都要听, ...

写的真好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3-4-11 08: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了,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3-4-1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二年级,我和小朋友强调的学习习惯就两点:

1、专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做作业的时候,也要专注,不要想别的事情。

2、深入思考。有些问题,特别是数学要多想想背后的原因,多问为什么。当然这一点,小朋友可能很难自己去深入的思考,也需要家长去引导。比如在讨论一个数学概念的时候,家长能否引导小朋友去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5 20:35 , Processed in 0.116050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