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3-5-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文/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江跃中来源/新民晚报

由民进上海市委、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讨会昨天举行。原本只是一场礼仪性、学术性的会议却充满了“**味”,多位发言者的话锋直指当下教育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试图找到新的破解方式。

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率先发言,连甩三颗“重磅**”,直击当下教育的种种瓶颈。第一,我们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始终重解答题目却轻解决问题。我们的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内容是200年以前的知识,这些情况为什么不能改变?第二,为什么青少年的课外科普活动往往只停留在兴趣层面,缺少科学知识、方法、技能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怎样让孩子从有兴趣超越到有志趣,这个路径还不清晰。现在中小学校园里的科技设备越来越“高大上”了,但科创活动却仍缺乏高思维、深体验。第三,社会上出现了大量魔幻影视、魔幻游戏和魔幻书籍,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了产生了反作用力,对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引起重视了吗?倪闽景表示,思维多样化是创新的本质,而科创能力是一项“童子功”,需要从小打下扎实的功底,因为这个“童子功”过了高中阶段再练,就很可能来不及了。

上海纽约大学原校长俞立中教授的多个“诘问”也让与会者颇多共鸣。他说,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仅仅是把很大的力气花在教材的编排上,花在大纲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上,这就够了吗?最近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已经从一种“精英化”教育发展到普及化教育,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且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呢?不妨去问一下,现在还有多少孩子每天能看看电视?有多少孩子每天能有自由玩耍的时间?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那么多喜欢“激娃”的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觉得压力很大?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围绕着考试、升学这个唯一目标,那必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再“减负”也没有用。千万不能忘了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个根本。

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卫更是直言,教育必须从民生的角度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比如,教育需要提供公平的就学机会,但还需要多样化的供给,需要国际化的教育视野,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再比如,现在政府特别强调要合规办学,但如何解决学校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如何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呢?解决这些新矛盾就需要教育的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又比如,现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但如何处理好人工智能发展与教育评价滞后的关系呢?从AI到ChatGPT,一次又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可以说已经把教育逼到了墙角,甚至可以说将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都可以不要了,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班级组织形式乃至教育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全新的改变与探索。那么,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给出了一条路径,那就是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要从学历导向转向学历和能力并重,还要从能力导向延伸到发展导向,要关注到人对美好生活、物质丰富和精神富足的需要,支持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ChatGPT时代来了,未来的许多知识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自动生成的。但是,试问机器能生成人的精神吗?人的灵魂又将怎么安放?”这是昨天研讨会结束前给每位教育工作者留下的一道思考题。

发表于 2023-5-15 12: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承认落后是第一步,然后呢?
发表于 2023-5-15 12: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个70年如何量化的呢……然后呢
发表于 2023-5-15 12: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个教委副主任蛮敢说的 有点张文宏的影子啊 总归比空话 套话强
发表于 2023-5-15 12: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还是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入手,但是又要兼顾公平性。
发表于 2023-5-15 12:2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学数学教的太浅
发表于 2023-5-15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cgcygzh 发表于 2023-5-15 12:17
这个教委副主任蛮敢说的 有点张文宏的影子啊 总归比空话 套话强

好像做过复兴中学的领导,我看过视频,现如今的环境下,敢这么说不容易,能发出来更不容易。
发表于 2023-5-15 12: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估计又要以一堆莫须有的理由搞试点了,说不定还能拉一波课外培训班的生意。
说立刻课程落后于世界70年,“世界”和“70”年张口就来;
说大量课程内容是“200年前的知识”,难道不学牛顿定律就学相对论?别说200年,平面几何还是2000年前的呢!全给换成非欧几何好不好?
课外科普只停留在兴趣层面?课外科普不关注提升兴趣,难道要讲科学教学和理论学习?那还要课堂教学做什么?
魔幻作品的反作用更是呵呵了,最大的反逻辑和反科学他们反不了,只能挑软柿子捏,还是教育圈子外的,非教之罪咯。
发表于 2023-5-15 12: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你这个还是做题的角度
发表于 2023-5-15 12: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提出问题谁都会,解决不了也是白搭
发表于 2023-5-15 12: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一元的价值观,读书是为了考试,今后有机会当官。其他都是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
发表于 2023-5-1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乖墩檬乖 发表于 2023-5-15 12:29
估计又要以一堆莫须有的理由搞试点了,说不定还能拉一波课外培训班的生意。
说立刻课程落后于世界70年,“ ...

我也觉得这位圈中人士都是抛出一些让人一听热血沸腾的,高大上的问题。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呢?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呢?为什么他既然作为高层已经认识到问题存在却不一起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呢?是无解啊?还是啥原因呢?
基础教育由于受众都是些孩子,其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有限制,真的立马让这些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或者高中生全部都去学习最前沿最新的知识体系是对孩子负责吗?我看还不如说说我们这里的大学高等教育是不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更为合适。
发表于 2023-5-15 12: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这话真敢说。美国主流的中学数学物理教材读过两本,台湾地区的教材也读过两本。内容涵盖范围虽各有侧重,但差别不是太大。仅就内容,不算落后。但编写水平和风格倒是差别很大,这可能是教材编写垄断造成的。很多接受国内高中理科教育的孩子,高中毕业去美国读书的也没多大困难;人家谷爱凌还大赞海淀补习班呢。况且历史的长河和个人的智商没啥关系,几百年过去了,有几个人敢说比欧拉智商高?
发表于 2023-5-15 12: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领先世界还差不多,说落后的有比较过国内外数学教材吗?K12阶段数学绝对中国教材最佳。
发表于 2023-5-1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按照这个逻辑,觉得数学从小建立数学素养方向比较合适了
发表于 2023-5-15 13: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没有统编教材的话,市场筛选教材。
发表于 2023-5-15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西兰
他不敢说文科落后500年了
发表于 2023-5-15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6 12:25 编辑

我孩子是高中转体制外的。所以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数理课程我们都算接触了。

说物理吧,我们初中在”业余物理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升初三的暑假(好像是)止步于当时的A0班第一轮选拔考试然后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凭着这个初中学习经历,间隔了一年后参加BPHO竞赛,在第一轮得到了银奖,在疫情前BPHO是全世界的卷子都送去英国批卷,然后按英国学生的获奖分数线全球统一划定的。我们后续能力不够就没参加下一轮了。

不讨论课内课外的物理教学内容差异,因为不能简单把课外的高难度推到课内集体教学,孩子们学习能力不一样。我们的课内物理和课外物理虽然难度有别,但课内物理是课外物理的基础,并不存在课内物理和课外物理大相径庭的差异,更不存在课内物理都是教授落后世界70年的东西这种事情。没有发现英国的物理内容远比我们教得高端,不然中国孩子怎么去参加BPHO?怎么和英国孩子比拼后获奖?

至于数学更不用说了,每年大量孩子参加AMC8 AMC10 AMC12的竞赛,中国孩子也不比美国孩子处于劣势啊。这不证明我们的基础理科教育很好吗?哪里落后世界70年?

真正要提升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国外的差距,这种我这个门外汉都懂的事,这位高级官员为什么不提?
发表于 2023-5-15 13: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光讲问题没有解决方案。
问题还很夸张。
70年前是什么年代?

不过,教学方式确实有20-30年没变了。
30年前幻灯片变成了PPT
发表于 2023-5-15 13: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英国还在学中国。
引进一课一练教材。
发表于 2023-5-1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都流行嘴炮和包装,也就是走网红路线。什么旅游局长扮大侠,招商局长飙英文,反正做出来的事情说出来的话,不惊人死不休,要能上热搜。本质上只是吴京大侠靠不住了,只能向内输出。
要真说K12的学科学习,把老丘那套试点搞搞好,别再当作资优生的项目而是快点全国普及,比什么都强。问题是,他们敢么?
发表于 2023-5-1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又要有啥动作了吗
发表于 2023-5-1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倪现任上海科技馆馆长
发表于 2023-5-15 13: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瞎说,我大中华世代领先美帝
发表于 2023-5-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酒窝 发表于 2023-5-15 13:22
我孩子是高中转体制外的。所以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数理课程我们都算接触了。

说物理吧,我们初中在”业余物 ...

简直太同意您的说法了
说这个副主任这种话的感觉不是傻就是坏
发表于 2023-5-15 13: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反正我高中时候数学物理没用过国家教材。全是老师自己发挥的。
发表于 2023-5-15 14: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前同事在国外,从国内邮购教辅自己辅导孩子,坦言国外公办学校就是在捣浆糊
发表于 2023-5-15 14: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ZT教育要求调研做样子罢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是有一半初中生要去职校当混混,有人敢提吗?
发表于 2023-5-15 15: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ylxtt 发表于 2023-05-15 13:38
简直太同意您的说法了
说这个副主任这种话的感觉不是傻就是坏

你到发达国家会发现,也总有人对教育不满。日本之前的教育改革就是不停地减负。一直减到圆周率等于3,然后就说减过了头,之前的小孩叫宽松世代,现在正在搞加负。
政府企业还有学校里有些职业就是靠所谓改革改善吃饭的,如果停下来他们就失业了,其实就是不停地狗熊掰棒子。
教育要搞上去就是靠实际行动,根本不可能有个什么方法一部分人能想到,另一部分人想不到。
发表于 2023-5-1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就是大学生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定理公式中离现代最近的还是高斯弟子黎曼一百多年前证明的公式定理啊,人类历史上第一本教材还是莱布尼兹徒孙洛必达三百多年前就已经编写出来了啊
发表于 2023-5-15 16: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kaisl 于 2023-5-15 16:16 编辑
takanohana 发表于 2023-05-15 14:38
ZT教育要求调研做样子罢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是有一半初中生要去职校当混混,有人敢提吗?


哪怕全部上大学,最后这些人还是混混,混混的比例是不会变的。
发表于 2023-5-15 18: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然后呢,关键是然后呢
发表于 2023-5-15 20: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先进不先进我不知道,反正初中的理科东西不难倒是真的
发表于 2023-5-15 22: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酒窝 发表于 2023-05-15 13:22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5 13:35 编辑

我孩子是高中转体制外的。所以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数理课程我们都算接触了。

说物理吧,我们初中在”业余物理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升初三的暑假(好像是)止步于当时的第一轮选拔考试然后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凭着这个初中学习经历,间隔了一年后参加BPHO竞赛,在第一轮得到了银奖,在疫情前BPHO是全世界的卷子都送去英国批卷,然后按英国学生的获奖分数线全球统一划定的。我们后续能力不够就没参加下一轮了。

不讨论课内课外的物理教学内容差异,因为不能简单把课外的高难度推到课内集体教学,孩子们学习能力不一样。我们的课内物理和课外物理虽然难度有别,但课内物理是课外物理的基础,并不存在课内物理和课外物理大相径庭的差异,更不存在课内物理都是教授落后世界70年的东西这种事情。没有发现英国的物理内容远比我们教得高端,不然中国孩子怎么去参加BPHO?怎么和英国孩子比拼后获奖?

至于数学更不用说了,每年大量孩子参加AMC8 AMC10 AMC12的竞赛,中国孩子也不比美国孩子处于劣势啊。这不证明我们的基础理科教育很好吗?哪里落后世界70年?

真正要提升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国外的差距,这种我这个门外汉都懂的事,这位高级官员为什么不提?

数学太落后了,奥数根本谈不上是数学的科研,说到底还是在做别人已经有答案的题目。菲尔兹奖我们一个都没有。
发表于 2023-5-16 07: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是在说科创、实践跟不上吗?
发表于 2023-5-16 08: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副主任是个标题党高手啊
发表于 2023-5-1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的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内容是200年以前的知识,这些情况为什么不能改变?”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创作的一部数学著作,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牛顿三大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化学元素周期表,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总结发表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

200年以前的知识落后吗?小孩不学这个学什么?
发表于 2023-5-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6 13:53 编辑
pullugo 发表于 2023-5-15 22:39
数学太落后了,奥数根本谈不上是数学的科研,说到底还是在做别人已经有答案的题目。菲尔兹奖我们一个都没 ...

您的这段话看起来似乎奥数是不太值得重视的,对吗?奥数我不懂,但我知道如果IMO拿金牌那么MIT等这种顶尖大学是极大概率可以入读的。

身边例子,孩子班里一个女孩子,数学很好,她AMC12拿了1%(可能对男孩子来说1%非常普通,可女孩子能拿到1%的真的很少,单次参与AMC12的全部6000的女孩子中只有10多个拿到1%),AIME忘记几分,有音乐特长,GPA校内前10%吧。这次申美本RD轮被布朗,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加州伯克利录取。

申请美本的时候,在申请系统里MIT,卡内基梅隆,哥伦比亚等大学都专门有地方让申请学生填写自己AMC AIME的竞赛成绩。从这些顶尖美本会看重奥数说明奥数是有其可取之处,起码奥数成绩代表了学生具有理工科学术科研的基本能力或潜能。如果奥数真的没有意义,那么顶尖美本应该对奥数成绩不屑一顾才对。

至于数学发展问题,我是外行,我认为基础理科的发展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假以时日再回头看吧。

发表于 2023-5-16 16: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双减说,我不想背锅。
发表于 2023-5-17 07: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酒窝 发表于 2023-05-16 12:23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6 13:53 编辑


您的这段话看起来似乎奥数是不太值得重视的,对吗?奥数我不懂,但我知道如果IMO拿金牌那么MIT等这种顶尖大学是极大概率可以入读的。

身边例子,孩子班里一个女孩子,数学很好,她AMC12拿了1%(可能对男孩子来说1%非常普通,可女孩子能拿到1%的真的很少,单次参与AMC12的全部6000的女孩子中只有10多个拿到1%),AIME忘记几分,有音乐特长,GPA校内前10%吧。这次申美本RD轮被布朗,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加州伯克利录取。

申请美本的时候,在申请系统里MIT,卡内基梅隆,哥伦比亚等大学都专门有地方让申请学生填写自己AMC AIME的竞赛成绩。从这些顶尖美本会看重奥数说明奥数是有其可取之处,起码奥数成绩代表了学生具有理工科学术科研的基本能力或潜能。如果奥数真的没有意义,那么顶尖美本应该对奥数成绩不屑一顾才对。

至于数学发展问题,我是外行,我认为基础理科的发展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假以时日再回头看吧。

奥数其实跟数学研究没什么关系,奥数说到底只是在比赛已经有答案的题目,跟数学研究完全不是一回事,离菲尔兹奖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发表于 2023-5-1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7 13:52 编辑
pullugo 发表于 2023-5-17 07:49
奥数其实跟数学研究没什么关系,奥数说到底只是在比赛已经有答案的题目,跟数学研究完全不是一回事,离菲 ...

数学研究者的确不见得需要有学习奥数的经历,甚至半路出家最后得奖的也有,但这类人是少数。

用数据来证明:

我查询了菲尔兹奖从2002-2022所有得主的简介,很方便,百度百科有专门的菲尔兹奖栏目,一个一个点击每个得主简介就可以知道她/她大概的学习研究经历。

2002年到2022年一共21位菲尔兹奖得主,其中有9位得主的简历里明确指出他们有奥数学习经历的,因为这9人都是历届IMO得铜/银/金牌的。其余菲尔兹得主是否有奥数学习经历不清楚,姑且以为其他12人从未学习过奥数。

2002-2022年菲尔兹奖得主总数的21人中的42.85%的人不但学过奥数,而且IMO拿牌的,这比例相当高了。


可惜我国那么多IMO得奖却没有菲尔兹奖得主,我想这大概是“丘班”出现的背景吧,特定区域里面改革一下招生方式便于发掘人才。



发表于 2023-5-17 15: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酒窝 发表于 2023-05-16 12:23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6 13:53 编辑


您的这段话看起来似乎奥数是不太值得重视的,对吗?奥数我不懂,但我知道如果IMO拿金牌那么MIT等这种顶尖大学是极大概率可以入读的。

身边例子,孩子班里一个女孩子,数学很好,她AMC12拿了1%(可能对男孩子来说1%非常普通,可女孩子能拿到1%的真的很少,单次参与AMC12的全部6000的女孩子中只有10多个拿到1%),AIME忘记几分,有音乐特长,GPA校内前10%吧。这次申美本RD轮被布朗,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加州伯克利录取。

申请美本的时候,在申请系统里MIT,卡内基梅隆,哥伦比亚等大学都专门有地方让申请学生填写自己AMC AIME的竞赛成绩。从这些顶尖美本会看重奥数说明奥数是有其可取之处,起码奥数成绩代表了学生具有理工科学术科研的基本能力或潜能。如果奥数真的没有意义,那么顶尖美本应该对奥数成绩不屑一顾才对。

至于数学发展问题,我是外行,我认为基础理科的发展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假以时日再回头看吧。

美校看奥数,但美校不是只看奥数,美校的择生标准是很多元化的。更可况美校在培养数学方面也不是最强的。美国总共拿了13次菲尔兹奖,但基本都是移民。法国拿了12次菲尔兹奖,但全部是本土的。历史上,你能够叫得出名字的顶级数学家,也基本是欧洲人,比如高斯、牛顿、欧拉、黎曼,费马,莱布尼茨,拉格朗日,笛卡尔。
发表于 2023-5-17 16: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借着机器人的热度,各种反思喷薄欲出。可是实在没有重新发明轮子的必要。
发表于 2023-5-17 16: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所谓的多元录取无非是传递信号。刷题也是强信号。
发表于 2023-5-1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oao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7 17:25 编辑
jianxpullugo 发表于 2023-5-17 15:18
美校看奥数,但美校不是只看奥数,美校的择生标准是很多元化的。更可况美校在培养数学方面也不是最强的。 ...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一流水平这毋庸置疑吧?看不上美国的数学培养方面吗?我们只看近现代,毕竟美国建国于1776年,你举例的那些欧洲数学家成名时美国还没有建国或建国才不久。

我们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还是百度百科菲尔兹奖栏目下,自1936年首次颁发至2022年共授予了65人。
得奖人中美国籍的共19人,法国籍的共13人。

19位美籍获奖者,通过查看他们的学习经历,去掉其他族裔成名后移民入籍的,我只看在美国出生或者在美国大学接受数学高等教育的获奖者情况,点击进入个人词条查下来一共是16人。摘录如下,请不要小看美国对高级数学人才的培养能力。尤其是哈佛, 普林斯顿这种校史比美国建国历史更久的著名大学。

1.杰西·道格拉斯生于纽约,1920年至1924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36年获奖。
2.约翰·米尔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奥兰治。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
3.鲍尔·约瑟夫·科恩After finishing high school at a young age and spending two years at Brooklyn College he went to graduate school in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4.斯蒂芬·斯梅尔 1930年7月15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福林特。18岁考入密执安大学,1952年毕业
5.Thompson,John Griggs 1955年他在耶鲁大学学士毕业,195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
6.Mumford,David Bryart在哈佛大学,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上奥斯卡·扎里斯基的课时,引起了对代数几何学的兴趣
7.查里斯·费弗曼12岁学完微积分,17岁毕业于 马里兰大学,20岁拿到普林斯顿博士学位
8.丹尼尔·奎伦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奥兰奇。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1年)以及哲学博士学位(1961年)
9.威廉·瑟斯顿1946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1982年获菲尔兹奖,获奖前后的工作地点是普林斯顿大学
10.丘成桐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 [6] ;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
11.Michael Freedman 就读于伯克利和普林斯顿
12.爱德华·威滕原先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转学布兰代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曾参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的总统竞选工作一段短时间。他于197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3.C.T.Mcmullen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1980年毕业于威廉斯学院,1980—1981学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任赫次尔·斯密司研究员。其后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1985年获博士学位。
14.曼纽尔·巴尔加瓦毕业院校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15.玛丽安·米尔札哈尼1999年,在伊朗著名的理科名校谢里夫科技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2004年,取得哈佛博士学位。
16.许埈珥(June Huh),男,1983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韩裔美籍,2009年,许埈珥研究生毕业,广中平佑劝他去美国的大学再修一个研究生。然而,由于许埈珥非数学本科出身,尽管有广中平佑的推荐,美国十几所研究生院都拒绝了他的申请,最终只有名不见经传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愿意接受许埈珥研究生申请,从此他走上了数学研究之路。此后,许埈珥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对数学界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难题Rota猜想的证明。2004年,取得哈佛博士学位
发表于 2023-5-17 22: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酒窝 发表于 2023-05-17 17:22
本帖最后由 酒窝 于 2023-5-17 17:25 编辑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一流水平这毋庸置疑吧?看不上美国的数学培养方面吗?我们只看近现代,毕竟美国建国于1776年,你举例的那些欧洲数学家成名时美国还没有建国或建国才不久。

我们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还是百度百科菲尔兹奖栏目下,自1936年首次颁发至2022年共授予了65人。
得奖人中美国籍的共19人,法国籍的共13人。

19位美籍获奖者,通过查看他们的学习经历,去掉其他族裔成名后移民入籍的,我只看在美国出生或者在美国大学接受数学高等教育的获奖者情况,点击进入个人词条查下来一共是16人。摘录如下,请不要小看美国对高级数学人才的培养能力。尤其是哈佛, 普林斯顿这种校史比美国建国历史更久的著名大学。

1.杰西·道格拉斯生于纽约,1920年至1924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36年获奖。
2.约翰·米尔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奥兰治。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
3.鲍尔·约瑟夫·科恩After finishing high school at a young age and spending two years at Brooklyn College he went to graduate school in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4.斯蒂芬·斯梅尔 1930年7月15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福林特。18岁考入密执安大学,1952年毕业
5.Thompson,John Griggs 1955年他在耶鲁大学学士毕业,195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
6.Mumford,David Bryart在哈佛大学,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上奥斯卡·扎里斯基的课时,引起了对代数几何学的兴趣
7.查里斯·费弗曼12岁学完微积分,17岁毕业于 马里兰大学,20岁拿到普林斯顿博士学位
8.丹尼尔·奎伦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奥兰奇。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1年)以及哲学博士学位(1961年)
9.威廉·瑟斯顿1946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1982年获菲尔兹奖,获奖前后的工作地点是普林斯顿大学
10.丘成桐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 [6] ;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
11.Michael Freedman 就读于伯克利和普林斯顿
12.爱德华·威滕原先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转学布兰代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曾参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的总统竞选工作一段短时间。他于197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3.C.T.Mcmullen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1980年毕业于威廉斯学院,1980—1981学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任赫次尔·斯密司研究员。其后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1985年获博士学位。
14.曼纽尔·巴尔加瓦毕业院校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15.玛丽安·米尔札哈尼1999年,在伊朗著名的理科名校谢里夫科技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2004年,取得哈佛博士学位。
16.许埈珥(June Huh),男,1983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韩裔美籍,2009年,许埈珥研究生毕业,广中平佑劝他去美国的大学再修一个研究生。然而,由于许埈珥非数学本科出身,尽管有广中平佑的推荐,美国十几所研究生院都拒绝了他的申请,最终只有名不见经传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愿意接受许埈珥研究生申请,从此他走上了数学研究之路。此后,许埈珥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对数学界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难题Rota猜想的证明。2004年,取得哈佛博士学位

有几个看名字就知道是移民了,而且美国是3.3亿人口,法国只有6千万人口。人均数学家的数量,美国远低于法国。而且美国确实没有出过超一流历史地位的顶级数学家。
发表于 2023-5-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ullugo 发表于 2023-5-17 22:12
有几个看名字就知道是移民了,而且美国是3.3亿人口,法国只有6千万人口。人均数学家的数量,美国远低于法 ...

所谓的超一流历史地位的顶级数学家未必能推动本国数学的发展啊,牛顿欧拉数学成就够高了吧,也没见他们之后英国瑞士的数学引领世界潮流啊
发表于 2023-5-17 23: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得挺好。     
发表于 2023-5-18 01:0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ullugo 发表于 2023-5-17 22:12
有几个看名字就知道是移民了,而且美国是3.3亿人口,法国只有6千万人口。人均数学家的数量,美国远低于法 ...


美国本身就是移民国家,移民多没啥稀奇的。
以上摘录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美国籍得主是美国本土出生并且在本土受教育的。不就说明美国的高等数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非常好?

有时候光有理论不行,还要有实践价值和实践机会,几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优势。只看人均数学得奖就说这个国家教育厉害的话,那以此类推我们国家教育水平全球倒数第一。
发表于 2023-5-18 06: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以前受Sputnik刺激,搞过new math;90年代又有reform math,都一地鸡毛。这种排名更是不用关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15 09:06 , Processed in 0.165975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