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我们的儿子出生了。如今儿子已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一个自信、成熟的中年人。回想儿子在这四十余年的成长过程,不禁感慨万千,有得也有失。我在这里简述一下一下四十年的得失,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借鉴。 一、四十年的失: 1.孩子的毕业志愿一定要认真调研及关注。儿子初中毕业了,升学考试结束后,中考成绩为***分,按照当年(好像是97年)录取分数来看,此成绩超过了上师大附中与交大附中的录取分数不少。但教育又改革了,这年不论市重点还是区重点只能报一所学校。但我们没有仔细调研,听信了一位不负责任的老师的话(此老师指责交大附中管理不善)。那时上师大附中名气远超交大附中,不敢轻易报考。故而最后放弃了交大附中而选择了位育中学,当时的考虑是从保险系数较大而考虑的。但由于未仔细调研。恰逢位育中学搬迁新校区,又由区重点升为市重点。录取分数大涨。儿子因二分只差未能如愿进入重点中学。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付主要责任。事前调研严重不够。现在还觉得有愧于儿子。尽管儿子从来没有在意。 2.学习一定要认真仔细过问。儿子进入高中。我继承了我的父母不太过问我们学习成绩的一贯方式,采取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错误做法,为儿子买了不少参考书,但没有认真检查孩子的做题情况。后来高中毕业后才发现不少参考书还是新的。高中时代为儿子请了一位华师大二附中的物理教师。但我只负责付款与接送。没有认真过问补课效果,结果高考时物理成绩严重拖了后腿(当年高考为三加一,及语数外三门主课,在化学、物理、政治、历史中选一门)。 二、四十年的所得: 1.重视外语教育。小学时代为儿子请了一位翻译,请他教授新概念英语。这段学习对他今后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英语基础使他进入高校后顺利拿下四、六级的考试,进而顺利进入外企工作。看着他用流利的外语与外国同事们沟通,不得不为他感到高兴。 2.在可能的情况下,在高校学习期间多拿一些证书。他所就读的高校以会计专业见长。就读的专业为法律。但经调研下来,当时社会上人力资源缺口较大。而人力资源工作恰与法律有一定的相关。于是我们就利用寒假期间为他报名了一个人力资源培训班,并取得了人力资源上岗证书。如今他在人力资源方面从民企的普通文员起步成为外企500强中的人力资源高管。 3.找工作时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儿子毕业后在实习单位一开始是从事会计工作。此单位虽在市区,但规模很小,且不正规。当时毕业生就业也比较困难。所以我在招聘会上为他物色了一家有规模的私人企业。这家企业需要一位持有人力资源上岗证书的应届毕业生。但此单位处于上海金山与浙江交界处(手机都为浙江信号),路途遥远,需要住宿,只能每周回家一次。上海生源报名的很少。我们与儿子商议,决定克服暂时困难,依然报名此单位并顺利得到此位置。上班后每周我负责接送。从这家单位起步,取得相关工作经验后,进而被一家较大的著名民企认可。后来又进入企业管理及收入更好的外资企业。不久前那家私企老板还愿出高薪希望他回去工作。但孩子的境况已今非昔比了。 以上是孩子从初中报考到寻找工作时的一些回顾,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