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550|回复: 44

[高中其他] 转帖52年高校院系调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TANGJIN 于 2016-2-24 22:06 编辑



19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掀起一场大的合并运动,这次合并的法则,一般是以当时的综合型院校(实质只有文理科)为基础,合并工农医法商等独立学校,使之成为多学科的、真正的综合性大学。
合并之目的和宗旨,一方面是形成“巨无霸”学校,在各种高校排行榜上取得好的名次;另一方面使到学生在学科教育方面互补,尤其是专业学科的更易于得到人文方面的熏陶;第三方面是对那些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得七零八落的老牌名校予以偿还,以前分了“财主”家里的田地,现在还得还给“胡汉三”,其根源得追溯到将近半个世纪前发生的前尘往事。
关于1952年院系调整的院系调整,目前在网上的资料很多。从网上评论看,对这件事情的负面评价远大于正面评价,官方也承认有失误甚至错误,1990年代后期开始的高校合并、或者学科单一院校增设其他学科,其实官方就是在行动上在矫正。
一、1952院系调整之目的
(一)归纳一下当前流传的各种各样说法
1、组织人事调整
(1)全盘学习苏联模式。我想这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事实上当时有大批的苏联专家、顾问“协助”我们的院系调整工作。
(2)重新建立新的人事组织关系。为适应工业化建设,赋予了工业、矿业、农林、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很大的权力,人才培养也是其中一环,因此调整后很多院校为行业部属。直到现在国家不少事情的“条块结合”理不顺,与当时埋下的种子有关。这个因素是“全盘苏化”的副产品,按苏联模式建设工业化的大模式,行业、院校的设置只是其中一环。
2、适应经济环境
(3)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重工轻文。1950年后朝鲜战争爆发,其实国家大部分财政都在围绕战时需要,教育经费有减无增。一些基础研究、人文、政法、财经、艺术等学科适当让路,确保眼前急需工科人才培养不断档。我同意这点。
3、强化意识形态
(4)原来的美式的“通才教育”改为苏式的“专才教育”,令到工科及其他专业学科的学生少接触人文课程,成为生产领域的“机器人”。至于人文学科则引向自己所需的政治轨道。这次调整,意识形态即使不是最原发的初衷,但也是一个附带目的,现在很多人把中国再出不了“大师”、以及技术人才在人文精神归咎于这种单一化教育。这点只能部分认同,其实按照1952年后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即使保持原有院校的架构,工科生也没有多少人文可言;现在新建或合并出很多“综合性大学”,就会走向“通才教育”了吗?如果思想不松绑,那就仍然不抱希望。
(5)割裂院校与旧中国的联系。把那些教授、学生化整为零、然后再化零为整,进入一个陌生环境,认识的是陌生人,与民国时期任教或毕业的老师、兄长不再保留那种千丝万缕关系,便于知识分子的改造。这个或许有一定因素在内,但也只是一个顺带的副产品。
(二)与院系调整相关的几件事件
以下事件,既有偶发性的,也有计划性的,但都对1952年的院系调整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影响了调整的模式和走势。
1、1950年苏联援华专家的对口问题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亲苏政策,苏联也在各行各业派出大批专家援华。仅教育、科技领域就有1万多人,其中1950年先期抵达的有861人。
按照我们国人对于对口援助的理解,一般就是按行政单元逐一切块把任务分解下去。例如汶川地震后援建,国家把汶川分给广东、北川分给山东、青川分给江苏……广东接到汶川的任务后,又被威州镇分给广州、映秀镇分给东莞……广州接到威州镇任务后,又把各条村分给各区。按照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想法,我们希望苏联专家援助,是莫斯科的专家来北京,列宁格勒的专家来上海……
但实际上不是,苏联有自己的模式和套路,人家的专家出发时候已经按照行业分类“打包”好,什么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等组,然后工学组下面又是机械小组、电子小组、冶金小组……
这样实际中苏双方是不能接上口的。但毕竟我们是受援方,总不能让苏方调整团队结构。于是开始阶段机械小组去A校,电子小组去B校,剩余的只能我们自己来迁就:A校的电子院系经常去B校向苏联专家学习,B校的机械院系经常去A校向苏联专家学习。
点评:因为苏联方面的渗入,我国高校的院系单元逐渐被撬动开来。
2、确立两所苏联模式的样板大学
各所高等院校要向苏联学习,学到什么程度呢?1950年按照苏联专家的指引,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为文科大学样板,哈工大为理工科大学的样板,各地高等院校改革要向他们看齐。
为什么选择这两家标杆呢?人大和哈工情况各不同。
首先哈工大本身就是苏联人与北洋政府合办的,为中长铁路培养技术人员的学校,即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掺合进来,仍然具有很强的苏联教育模式,1950年连同中长铁路一起移交给中国方面,这本身就是一个现成的苏式样板学校。
其次人大是发源于延安的学校,受留苏派的影响非常大。当时的文科总类包含文史哲、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自然要选择根正苗红的。
确立了标杆,各地自然就要依葫芦画瓢。
点评:告诉各院校该朝怎样的方向改革。
(很多人把院系调整后遗症、把建国前期30年高教工作的滞后归罪于苏联模式,其实建国前期30年落后的主因还是反右、大跃进、文革等问题造成的。模式只是一种载体,苏联的教育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全盘苏化”能学到苏联水平的一半,我也要给个点赞。把矛盾引向苏联模式,客观上还可以掩盖自身的“胡乱折腾”。)
3、1951年11月全国工学院工作会议前的某个统计细节
民国大学的工学院或者独立工科院校的规模都不大,建国初期需要培养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1951年11月召开全国工学院工作会议,会前各校做了一项统计,如原来的结构按部就班,1952年能招收15000名工科学生,但如果把全国资源整合起来统计,竟然可以招收到29500名。这里的道理很简单,例如A工学院(假如师资强大,但设备不足)按照师资力量可以招500人,按实验设备只能招400人,那么取其短板只能招400人;B工学院(假如师资不足,但设备充裕)按照师资力量可以招400人,按实验设备可以招500人,那么取其短板也只能招400人。但如果两校合并招生,那么就可以招900人,当中并不需要增加什么师资、设备投入,就可以多招生100人。
当然29500人是个全国整合统计的理想数字,但考虑到交通、人员安家等障碍,实际操作有难度。若以某个省内部整合、某个大行政区内部整合呢?可能全国也能招到20000+的人数,但减少了大规模搬迁的经济成本和人员抵触。
1951年11月的全国工学院会议,确定了以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大行政区的工学院为重点进行调整,揭开了1952-1953院系调整的序幕。
点评:以工科先行先试,给其他学科作出表率。
4、1950年11月辅仁大学事件
中共接管大城市后,只接收国民政府的公立学校,而对私立学校、教会学校是鼓励其继续开办。辅仁大学是隶属罗马教廷的教会大学,1949年1月解放军入北平后,辅仁继续开办,但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意识形态问题、校长与教会老板矛盾、教会把持的董事会解聘5名教师引发动荡及中共的介入、朝鲜战争后学生情绪,等等一系列事件,随后引致教会对辅仁的办学经费断粮数个月,学校即将难以为继。1950年10月,辅仁大学被政府接改公办。
实际上,在1950年10月这个时间点上对大学接改公办,并非中共新政权所愿,一是入朝参战之后经费相当紧张,能有私立或教会继续投入经费的,政府当然求之不得;二是维稳的需要,政府并不想在这个时刻引发更多的积怨(包括国内外的)。
对于这个接手过来反而增加的负担,到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正好有合理的理由停办。
点评:释放出强烈信号:保留哪些招牌?拆掉哪些招牌?
二、背景材料
(一)民国时期高校组织模式
1、模式分类
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各省督军各自为政,高校状况五花八门,到国民政府时期才基本统一下来。
按照出资人身份的定位,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在校名前加前缀字样体现,其中公立又有国立和省立两类,大家懂的不解释。私立其实也有私人、私法人、教会等“老板”,加的前缀都是“私立”二字,单靠校名体现不出来,后面遇到关键的学校会说明一下。
按照办学规模定位,分为大学、学院、专科学校三个层次(其中专科学校就只有大专;大学和学院既有本科,也可以招大专生)。
从行政层级上,一所高校自上而下依次是大学、学院、专业(或系)、班,而且按规定,只有3个系以上的才能称为学院,只有3个学院或以上的才能称为大学,因此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以“学院”为基本单元的“巨无霸”大学,仍然有一些直属于大学的“系”不归于任何学院,例如中山大学的天文学系并不归属于哪个学院,这是因为它与工学院、理学院都不大相近,但自身又凑不够3个专业所以不能组建“天文学院”,所以以“系”的名次直接垂直于大学的管理,属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的“零碎组件”。
由于那时候的“学院”定义严格,并不象现在这样某大学内部电子、机械、化工、计算机等都可以独立称学院,那时候一同归类进入工学院。当时的学院限定为8大类: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但不少大学把法科和商科归同一类,称为法商学院或只称法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举例: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统计专业X班,就反映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层次。
2、命名规定
高校名称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综合性大学由3个关键词表述,学院或专科学校由4个关键词表述。
(1)前缀。即前面提到的“国立”“省立”“私立”。不过还有个别未解决问题,那些央属高校,但不是教育部直管的(例如交通部、司法部、农林部等),能不能算“国立”争论很多,例如交通部下属的交通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唐山交通)在抗战前算不算“国立”至今还存争议。
(2)校名。即学校自身名称,例如清华、北京、燕京、辅仁等。其中还有一条明确规定,就是私立学校不能使用省、市地名(但可以省市地名+个性名字),但公立学校则无规定,例如北京大学不看前缀也一定是公立的(因为北京是地名),但清华大学若不看前缀则不好判断(因为清华是个性校名)。当然例外的有私立黑龙江大学、私立广州大学也用了地名,其中私立黑龙江大学是伪满产物不受此规则限制,私立广州大学能够注册成功的确是玩了一些“猫腻”。
虽然法定地名不能用作私校名字,但打了地名擦边球的校名就很多了,例如燕京、津沽、齐鲁、金陵、沪江、江南、东吴、岭南等,一看校名就知道方位在哪里。
“不能使用省市地名”仍然遗留一个被钻空子的巨大缝隙:没有说不能用“国名”啊!因此居然还能够注册成功!在北京有私立中国大学,在武昌有私立中华大学——这是名字最为霸气的大学!
(3)科目属性。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二字可以省略,所以只需3个关键字;其余的学院、专科学校就要表明自己的专业方向,要4个关键字,例如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标明医学方向,由于是私校不能直接用地名,“广东光华”才是校名)、省立广东海事专科学校(标明海事方向,由于是公校可以用“广东”做校名)。前面说过,有3个或以上学院的才能称为大学,只有1个学院的就是单一独立学院,命名都简单,那么恰好有2个学院未能称为大学的如何命名呢?可以组合命名,例如省立广东文理学院、省立广东法商学院,其他地区还有文法学院、理工学院等,体现了跨科组合。或许会问,如果只有文学院+农学院,或者只有医学院+工学院的,规模又未够资格称大学,该如何定学院的专业属性?这类情况太奇葩,我还未见过如此大差距的跨科组合。
那么有人会说《纪念刘和珍君》里面不是有一所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吗?既然是大学有为何带“师范”这个学院才有的标志?。其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是北洋政府年代的定名,到了国民政府时期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规范名称后就只能叫北平师范学院了。至于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面的金陵女子学院,也给人误导,估计是受现在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影响了,严格意义上没有这所学校,标准名称是“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艺术作品里面随便用个简称而已。
名称不体现专业方向的有私立北平朝阳学院、私立南通学院、私立成都铭贤学院,不知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估计缺省的也是文理学院居多。
(4)学校等次。前面已经说过了,分为大学、学院、专科学校三类,不再解释。
由此可见,称为学院、专科学校的肯定是专业性很强的高校;称为大学都有一定规模,起码有3个学院(不是我们当今意义的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而是文、理、工、医这些大科学院)。
按照当时规则,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命名都是不符合规则的,如果带有“大学”二字的,就不加“理工”、“医科”这些专业定语;如果一定要彰显自己专业方向,那就不称大学,只能叫华南理工学院、南方医科学院。包括美国的也一样,麻省理工学院,如果想称为大学就去掉“理工”,称“麻省大学”;哈佛大学想在校名里彰显自己的法科、商科很牛B,那就不能称“大学”,称“哈佛法商学院”。
这一段说这么多名称规则,是为后面铺垫的。很多网传说的中共拆了那么多名校招牌是意识形态原因,其实1952年搞高教的还是民国时期那群人,命名规则大致上仍然沿用国民政府那一套做法。需要先有这些背景知识,后面才好解释为什么留在石牌中大校区的工科院校不能继承中山大学的招牌、而只能称华南工学院。反而中山大学的招牌,由搬去河南康乐园那所文理综合性院校拿走了。
3、部分高校体制模式的变化及日后去留影响
北洋政府时期国立大学很少的,私立院校比较发达。到了国民政府时期,由于经费、抗战等原因,一些运营难以为继、招牌尚响亮的私立院校,因各种各样的因缘巧合改变了体制。
曾经是私立大学(含教会大学)而改为公办的名校有:同济大学(1927)、厦门大学(1937)、复旦大学(1941)、南开大学(1946)、湘雅医学院(1940)等。
曾经是行业大学改为国立的最著名的是交通大学,之前一直是北洋政府交通部、国民政府铁道部直属,不是真正意义的国立(待研究)。抗战时期交大一部分迁重庆、一部分留上海,留上海部分被日伪政权改国立(即从交通部分划归教育部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接收,再加上重庆部分的回迁,反而理所当然成为国立了。
上面提及几所由于改为国立性质,才得以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把招牌保存下来,但交大、复旦、同济的定位问题一直存在巨大争议;南开力压北洋大学(即天津大学)成为“津一号”,也时常被人微词。
(二)盘点1952年全国高校家底
先抛出自己整理的一张统计表,让大家有个大概印象,再慢慢细说。
1948年民国高校分布情况。
  
地区
         
大学
学院
本科小计
专科
总计
牛校
1950前红色背景校
国立
私立
国立
省立
私立
国立
省立
私立
公立
私立或教会
华北
北京
2
4
2
0
3
11
1
1
0
13
清华、北大、北师
燕京、辅仁、协和医
人大、民族、北工
天津
2
1
0
2
1
6
1
1
0
8
北洋、南开
津沽

河北
0
0
1
2
0
3
0
0
0
3
唐山交通


山西
1
0
0
0
0
1
0
1
0
2
山西


华东
上海
4
6
2
0
7
19
2
4
9
34
上海交通、同济,其次复旦、暨南
圣约翰、震旦、沪江,其次大同、大夏、光华

江苏
2
3
2
2
3
12
5
2
4
23
央大
金陵、东吴
华东人大
浙江
2
0
0
1
1
4
1
0
0
5
浙大
之江

安徽
1
0
0
1
0
2
0
1
0
3
徽大


山东
1
1
0
2
0
4
0
1
0
5
山大
齐鲁

福建
1
1
0
2
2
6
2
1
0
9
厦大
福州协和

中南
广东
1
4
0
2
4
11
0
4
2
17
中大
岭南
南方大学
湖南
1
1
2
1
0
5
0
1
0
6
湖大
湘雅医
湖南人大
湖北
1
2
1
2
0
6
1
0
2
9
武大
武昌华中
湖北人大
江西
1
0
1
0
0
2
0
6
1
9
中正

八一大学
广西
1
0
1
2
0
4
0
1
1
6
广西

广西人大
河南
1
0
0
0
1
2
0
1
0
3
河南

中原大学
西南
四川
1
2
1
0
5
9
2
3
0
14
川大
华西协和

重庆
1
0
1
1
2
5
1
0
2
8
重大

西南人大(西南政法)
西康
0
0
0
0
0
0
2
0
0
2

  

云南
1
0
2
0
0
3
0
1
0
4
云大


贵州
1
0
2
0
0
3
0
0
0
3
贵大


西北
陕西
1
0
2
0
0
3
0
3
2
8
西北

西北人大
甘肃
1
0
2
0
0
3
1
0
0
4
兰大


新疆
0
0
0
1
0
1
0
0
0
1



东北
辽宁
1
1
1
0
1
4
1
0
0
5
东北
中国医科
东北人大(吉大)
吉林
1
0
0
0
0
1
0
0
0
1
长春(将停)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哈工( 中苏日)
台湾
台湾
1
0
0
3
0
4
0
0
0
4
台大


合计
31
26
23
24
30
134
20
32
23
209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节最后抛出的1948年民国高校分布情况表,我是按照建国初期6大行政区来分组的,因为所谓院系调整,实质是6大行政区内部洗牌(只有极个别的罕有专业属于全国洗牌),这个背景很重要。所以把第(二)(三)节顺序调整一下,先解释行政机构,再回头细说各区域高校家底。
(二)1952年六大行政区的行政单元
1、建国初期的行政结构
我们翻看身份证,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份证号,如果是在广东领证的那就是“44”开头(广东人不喜的数字4居然用了两个),全国省市自治区才30来个,怎么会派到44这么大号码呢?其实第一个4是大区编号,1-6依次是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第二个4是中南大区内部排序,第1-6依次是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其中6海南是后来补充)。41的河南位于中原,离两广隔很远,为什么会被划作一个区呢?
我分析当时的政区划定,与各大中央分局(实质是各大野战军)实际接管、控制的省份有关,东北是最早解放区,华北野战军接管华北,第1-4野战军分别接管的是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于是有了按实际控制地盘的管辖范围。当时四野控制地方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两广的“一字长蛇阵”,所以合称“中南区”。1950-1954年,这一层级党政军对应的机构是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政务委员会、中南军区(四野),是次于中央之下、又高于省级之上的一个行政机构,现在的党、政部门已经取消了,但大军区一级建制仍存在,留有当年影子。
中央之所以这样划分为6个大区,估计是当时各板块的工作重点差异度太大(东北已经开始生产建设、华北中心任务是土改、其余四区在恢复社会秩序和剿匪、其中华东局和西南局还有进军台湾和西藏的作战任务),中央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放权。
大区这一层建制具有极高权力,1952年院系调整名义上按全国部署,但实际是各大区内部洗牌。当然我们看到中山大学有些院系跨区去了北京、南京,其实都是天文学、民俗学等在当时十分奇葩、罕见的专业,即无法归入任何一个学院的“零碎组件”,本大区“无法安置”才交给中央统筹处理的。
江西在这个时期属于中南区,所以江西以国立中正大学为首的一众等高校,切分到了武汉、长沙、广州,到1960年才划归华东,江西的家产早已经被中南区瓜分光了,两手空空去的华东。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南六省的中南局,内部暗流汹涌。中南局最初驻地设在汉口(此时两广尚未解放),随后又成立了名义上隶属于中南局的华南分局,驻地在广州,直接分管两广和港澳事务,但中南局的华南分局的人事和责权极不清晰:中南局第一、二书记林彪、罗荣桓均称病未到职,由第三书记邓子恢主持全面工作,而华南分局由叶剑英挂帅(罗荣桓辞职后,邓子恢、叶剑英递补为第二、三书记),邓子恢和叶剑英名义上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但实际就难处理关系了。中央对于华南事务,有时候会越过中南局直接给华南分局发指令;中南局对于广西事务,有时候也会越过华南分局直接发指令,这更加剧了混乱。加上邓和叶两人在土改、镇反、华侨政策等方面分歧甚大,引发了1954年的反广东地方主义运动(后人把“屎盘”直接往从未到职中南局第一书记的林彪头上扣就是了)。所以华中与华南,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两个独立的区域,号称全国六大政区,很多事务经常按七个政区来处理。
2、1952年实质是大行政区内部聚合
前面已经提及过1951年11月那次全国工学院工作会议,据说若全国整合后工科招生人数可以从15000人提升到29500人,前景实在太美好了,当然操作起来有难度。招生容量涉及人(教师)、物(校舍、设备)两方面,校舍是不可能搬动的,人要大幅度调动必然会有抵触——实际不大可能全国大洗牌。
1952年调整用的是折衷方案,基本上就是各大政区中心城市的内部洗牌,那些不属于政区中心的小城市一般只有一两所上规模高校,那就直接往对应的大城市里搬就是。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有过三次“乾坤大挪移”,第一次就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第二次就是1958年金门炮战之后迁往内陆三线,第三次就是1990年代开始的大合并了。很多人一直以为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一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支援西部教育、原来一穷二白的西安就是靠这次调整养肥的。
但实际恰恰相反,估计很多人把1952年入城和1958年疏散混淆了,1952年的调整绝对是一次“劫贫济富”,原来尚有不错高教资源的河南、广西、江西、安徽、山西、贵州等省份,经过这次洗牌基本上被挖空。原来没有多少家当的西安、沈阳,在这次院系调整之后仍然没有多少家当,很多是到了到后来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以及中苏反目后的三线建设,西安、沈阳、成都才开始长大的。
对于各校师生对这次院系调整的态度,现在看到的都是口诛笔伐,但当时看来受到的阻力并不大(1952年那些“又臭又硬”的知识分子并未领教过中共搞运动的威力,不要以为政治上受了什么威胁),关键是过半数的师生发现,居然可以从小地方进入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了,从学术氛围提升也好(崇高角度)、从个人工资待遇提高也好(自私角度),大都是欣然接受了。反对院系调整之事的,一是那些从大城市迁到穷乡僻壤的(占的比例较少),二是对原来学校有感情的老教师老校友,三是那些为本省教育被挖空而深感忧虑的地方贤达。
六大区的党政所在地分别驻北京、沈阳、上海、汉口、重庆、西安,我们可以看到华北的北京、东北的沈阳、华东的上海、西北的西安占有绝对的龙头地位,所谓调整也好、改造也好,直接把家当往中心城市搬就是。院校前缀中带到“华北”(或“北方”)、“东北”、“华东”、“西北”开头的高校,一般就落在那个中心城市了。
西南地区的重庆和成都,中南地区的武汉和广州,属于双CPU状态,相对分薄了实力。
西南局驻地原在重庆,1952年整合是优先放在重庆的,但1954年六大政区撤销,中央直管省,而四川的省会在成都,于是成都和重庆的地位角色发生互换,又有一些后来添置的家当放在成都,所以带“西南”字样的高校有些放在成都、有些在重庆,不易判别。
中南大区情况更为复杂,从前面抛出那张1948年高校分布表可见,中南区的高校家产在数量上比华北区丰厚两倍,如果当时确立武汉或广州的中心地位,整合出来一个高教高地甚至逼近上海。不过,前面已经提过中南局与华南分局的关系问题,实际操作差不多是两边照顾,拆了河南、湖南、广西、江西的家当,分别往武汉、广州两边添置(武汉获得大股,广州得小股),长沙位于两者居中地带居然也分得不少产业,从校名来看具有鲜明的地方态度,在广州的带“华南”,在武汉的带“华中”(也有部分用“中南”),在长沙的全部理直气壮用了“中南”。河南、广西、江西经过此一役,几乎清零。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东北大区不用调整,因为1950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这个架构
范围: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其中热河是落后地,什么东西都没有。
数量:7所(1949年)
学校:东北大、国立长春、东北人大、大连大学、哈工、沈阳药学、辽海商船专科
院系调整时东北大区几乎不用做什么事情,因为两年前已经实现了,下面说说其形成过程吧。
北洋时期东三省只有东北大学比较牛,其余院校甚少。九一八事变后东大流亡关内,辗转流徙多地办学,主要招收九一八东北难民子弟,也可以说是1931-1946在国民党旗帜下的唯一东北高校。
到1949年,我们看到上面整个东北地区只有区区7所高校,以为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非常落后,其实不尽然,在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的教育发展得比较好,不仅超过延安的解放区,若以人均大学生计算,还超过了国民党统治区,到日本投降时伪满洲国将有15所高等院校。伪满垮台后,国共同时抢占东北,长春、沈阳、锦州等大城市被国民党接收,伪满14所高校落入国军之手,同时流亡关内10多年的东北大学重返沈阳。
共产党接收的大城市只有哈尔滨,但当时哈工大仍归中长铁路局(苏联)管辖,另外在通化市接收一所私立黑龙江大学。
国共双方都对接收到的大学进行政审和整合,国民党把收编的14所大学全部装入一个布袋,成为国立长春大学。共产党收编的唯一高校私立黑龙江大学与红色背景的东北行政学院合并为东北人民革命大学(其他大区的人民大学均是纯红背景,而东北人大是带有红色背景+伪满背景,客观地说,其学术起点比其他大区的人民大学要高)。
这下子,东北高校一下子简化了许多,也就只剩下4所,而且是4种背景:国民党背景的国立东北大学、伪满背景的国立长春大学、红色背景的东北人民大学、还有捏在苏联人手上的哈工大。这时期东北高校资源甚少。
东北解放后,共产党新办一所大连大学,1950又从苏联手上接收哈工大,由于当时确定了全国工科院校以哈工大为样板,近水楼台的东北率先改造,国立东北大学改为东北工学院,自办的大连大学改为大连工学院,同时把东北大学、大连大学的相关专科拆出来新建师范、医科、农业、财经等专科高校,原伪满背景的国立长春大学拆散也分配到各学院。
到1952年关内大规模调整的时期,东北形成了3所多科性工学院+1所东北人民大学的局面。多科性工学院已经足够了。
而整个东北地区总得有1所文理综合性大学,于是把东北人大定为综合性大学(连迁入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都未得到综合性大学的待遇),后来改名为吉林大学。
1952院系调整时,东北几乎没有外流,反而接收了关内支援过来的院系,例如东北人大得到不少北京、天津来的院系补充;大连海运学院的组建来源包括上海、厦门、青岛等地。
由于1946年伪满的14所高校被一次性杀校,仅保留一个国立长春大,实际从1946-1950的时间里整个东北地区由于高校师生甚少的,1952年院系调整新建的师范、医科、农业、财经等专科高校多为空框架,里面并没有多少学生。所幸伪满时期在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方面打下较好底子,有了框架,这些高校很快就跃升上来。(西北地区同样也搭起框架,但基础教育状况就差许多,直到现在西安的高校还主要是靠各地生源支撑起来的。)
(四)西北大区基本在打酱油
范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宁夏、青海是落后地,什么东西都没有。偌大一个新疆也只有一所省立新疆学院。
数量:13所(陕西8、甘肃4、新疆1)
稍好学校:西北大、兰大、西北工。另有红色背景的西北人民大学(没什么家底)。
1952年院系调整的第一步,是需要选定至少1所综合性大学+1所多科性工学院,然后视情况建一些师范、农业、医学、政法等专科学院,其实已经不用调整了,当时天然就是这个架构。
西北工学院可谓国民政府时期全国唯一的一所多科性工学院(东部发达地区,要么是单科专业学院,要么凑足3个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首选为多科性工学院(即现在的西工大)。
西北大、兰大均被定为综合性大学,当时的西北大学有文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兰州大学有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兽医学院,另有独立的医学系。所谓院系调整,也就是把商科、农科、法科、医科等分出去。另外,红色大学西北人民大学接收了几家的法商科,发展为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学。
这次调整,西北地区与外界的交换几乎为零,百度百科举例的“院系调整后,出现入学在西北、毕业在东北”的情形实际上几乎不存在。我看不到西北大区有什么外来输入的院系。输出部分也不多,只查到有国立西北大学英语系大二、大三的师生划去了北京大学(发达啊!),大四的只能留在本校毕业了(遗憾啊!),大一的只能转去新办的西北俄文专科学院,专业被迫从英语改为俄语(伤心啊!)。
调整前西北一穷二白,调整后依然一穷二白。
(五)西南大区“鸡蛋分放两个篮子”
范围:重庆特别市、四川、云南、贵州、西康、西藏。其中西藏什么东西都没有。西康这个不毛之地居然还贡献出2所大专,刘文辉确实功不可没(刘文彩之弟弟,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据说曾下令“县衙若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不知真伪?)。
数量:31所(四川14、重庆8、云南4、贵州3、西康2)
好学校:重大、川大、云大、贵大、华西协和(教会大学,其中的医学顶呱呱)。另有红色背景的西南人民大学(没什么家底)。
西南地区在北洋时期本来和西北地区是“水兵对水手”,一样落后,不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很多中央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随迁西南,令到西南地区的家底一下子膨胀起来,抗战胜利后尽管主体部分回迁,但仍有不少在西南地区新招的师生继续留下来,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框架,当时四川+重庆高校数量仅次于上海、江苏,位居全国第3,但由于剩下的多是主校回迁后遗留的部分,川渝地区高校数量虽多,但是水分较大。
由于中共中央西南局设在重庆,所以重庆的地位要高于成都。1951年工学院会议后,已经明确把重庆定为多科性工学院,但同城并没有第二所较好的综合性大学形成“双子星”搭配,于是隔壁的川大定为综合性大学(如果西南局定在成都,说不定会有川大+华西协和的双子星)。
西南大区综合性大学有两个名额,另一个名额由云大与贵大PK,最后云大胜出(所以一直以来至今天,云大的学术水平比起同级211的广西大、南昌大、贵大、山西大、郑大、徽大等是要高出一筹的,广西大特别不服)。
红色背景的西南人民大学也保留下来,成为今天的西南政法。
其余专科学院的组建,各类资源、组件还是挺丰富的,医科、农科、师范、财经、政法、艺术等可谓应有尽有,但在选址上却是重庆、成都均有照顾,明显的大区院校(不一定冠以“西南”前缀),落在重庆的有:西南师大、西南农大、西南政法、四川美术(很多是院系调整一次性到位,之后没有添置);落在成都的有:华西医科、西南财经、西南民族、四川美术、西南体育、西南交通(有一些是后面陆续添置)。前些年当武汉的中南财经和中南政法合并之后,一直有人以为西南财经、西南政法是否会合并?外省市的人还是先看清楚两校的地理位置再说吧!
前一章说到西南区的重庆与成都,中南区的武汉与广州均是双CPU布局,但其实是大大的不同,重庆与成都是互补性质,一个城市有的、另一个城市一定没有。而武汉与广州,是什么东西都得两边同时建(例如工学院、农学院、师院、医学院等全部在华中、华南各一所),所以中南区总体高教资源虽然好于西南区,但其实这些东西都一式两份被分薄了,所以建国之初西南区院校在质量上毫不逊色。
(待续)
点赞
2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院系调整之操盘法则
(一)先拆散再重装?还是先建框再从各校抽组件?
如果某条村的一排旧房子要拆掉,然后另址重建,但由于资金、物料等不足,只能够用回原来的材料。那么工程顺序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先废再立,先把整排房子拆掉,再看看有些可用的砖石、木料、钢材,然后在新地址因地制宜、物尽其用重建,这种情况一般是对旧房子不喜欢(比如比较破旧、位置不好、风水不好等);二是先立再废,把想要怎样的新房子设计好框架,在新址搭建,缺什么材料就立刻从旧房子抽走,这种情况一般是出于对新房子的喜爱(例如要按潮流设计、新址环境好、风水好等),在搭建过程中旧房子只是日渐被抽走梁柱,剩下的部分,不能住了还可能继续养牲口或放杂物,不能放杂物了可以用作铺路材料,最后剩下的若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只好弃置。
从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过程来看,更体现出出第二种特征,先立再废,即想要怎么样模式的院校,不断从旧院校抽取,而旧院校的结局是一种“见步行步”的处理。
表现现象如下:
1.院系调整目标的零散性
(1)时间跨度大。说是1952年院系调整,实际只是一个笼统概括,实际调整从1951-1953长达两年多,甚至直到1954还有一些零星后续处理。显得调整工作从一开始,就没有很明确的宏观计划。
(2)“新院校”“旧院校”并行使用的现象明显。一开始用各大学抽出工学院与一些独立工学院、工业专科学院组建新的工科院校,但并没有要拆掉旧院校的迹象,接着是医学、农学、财经、政法、艺术,不断地有新学院组建,原材料实际不断从旧院校抽拆,但仍未见旧大学要杀校的动作。原来的几个庞然大物到1953年(或1954),广西大学只剩文理各一院,安徽大学剩下一个农学院、一个师范学院,贵州大学更只剩下一个农学院。按1952年统计的榜单,这些大学的校名都留着的(即名称是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但到1953或54年再看,里面所剩的学科院系已经不伦不类了,于是不得不改换招牌甚至杀校。
(3)不少院系存在两次甚至三次搬迁现象。例如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的财经政法类专业,一开始并入华南联大,接着转入中山大学,到1953年连同中山大学的一些专业转到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几乎一年一搬迁,显得极为犹豫不决。也就是说,想要的东西(例如工学、农学、医学类)就很坚决,直接一步到位入工学院;不大想要的东西(例如财经、政法、社科类)是弃是留、要搬去哪里,并不明确。
(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的几万册图书经过两三次转手,最终落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图书馆(仍能看到“私立国民大学”的印章),尽管现在经济、学术价值已经不高,但文物价值更加珍贵,对研究民国时期的经济理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其他细节:老毛亲笔题字的广西大学,一夜之间竟被杀校。我国有很多大学门口的校门招牌是老毛笔迹,但据考证很多是组拼字的,老毛专门为一所大学亲笔题字的并不多,1950年题的有湖南大学和北京的几所牛校,1951年题有贵州大学、湖南农学院,1952年题有广西大学、华南农学院。结果意想不到的是很快湖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都被拆招牌。尤其是广西大学,从老毛题字到被杀校,相隔时间甚短,可见老毛本人题字的时候,也没有预见到广西大学招牌即将被杀。幸好1958年复校的,又老毛题过的“广西大学”真迹拿出来。
2.个人猜测院系调整的操作步骤
综合种种迹象,部分事实证据+部分拍脑袋,归纳步骤如下:
(1)1951年用各大学抽出工学院与一些独立工学院、工业专科学院组建新的工科院校。
(2)1952年继续上述先拆后装步骤,主要是综合性(实际只有文理)、医学、农学、艺术的组合,其中名校的师范科及部分文理科组合出大区的师范学院,非名校的暂时没有动用(抽剩空框子的学校只剩1-2个学院仍有继续运营的)。
(3)剩下那些官方认为没有必要独立组建一所学院的,全国统筹一下,看哪些地方有用得上,可能会跨大区搬迁,例如财经、政法、天文学、语言学、民俗学之类。
(4)通过以上几步,那些大区的核心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已经门类齐全,可怜那些二线省会城市(例如南昌、太原、贵阳、开封、桂林、安庆等)剩下的名校已被抽得没有多少东西了,招牌名不副实,于是拆招牌,按实际剩下的内容或改师范学院、或改农学院、或杀校。
(5)连上一步都觉得没有什么用途的专业,例如社会学、哲学、宗教,一些二三流院校的财经、政法类(财经政法并非不保留,但留住一流院校抽出部分已经够用了),全部弃置。
(待续)
点赞
1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二)1952院系调整是哪些“大神”在操盘?
1952院系调整这个动作,谓语是“调整”,宾语是“高等院校”,但从来忽略了主语,一般就把这个动作的“施力者”笼统概括为“中共当局”了。不过中共毕竟只是一个组织、一个法人机构,具体事务还得由“人”来执行,我们通过百度、搜狗、搜搜、维基等通篇搜索,似乎都只有铺天盖地的的喷口水和怨愤,至于“这个切割方案究竟有谁提出来?究竟具体哪路大神在执行?”基本看不到说法。调整院校的主语被华丽丽地省略。
既然含糊其辞,那么一般不明真相群众自然就理解为中共接管政权后,那些抱着一颗红心干革命、但是毫无业务知识的军管会干部所为了,至于策划人就是不言而喻的红太阳了,这种理解非常符合当前网上思潮的眼球需要。
不过,1952年院系调整从技术角度来看,资源整合对口、成本、产能等方面都显然出自非常专业的行内大师之手,甚至超过了1990年代后期的大合并的专业水准,显然不是一颗红心干革命的土八路能够整得出来的。
首先说说几个层面人员起了什么作用:
1、教育方向指引。老毛、老周等,都提出了关于教育革命方向、教育为生产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等大方向,但并未看出一定要大洗牌才能实现,其实按照原有组织架构,也一样可以植入“马教”的教育。即使是真的要调整,要拆分谁、哪个要换招牌,也不需高层具体关心。老毛刚刚亲笔题校名的湖南大学、广西大学都被拆招牌了。
(马寅初是教育方向转变以及高校思想改造运动的第一热粉)
2、苏联专家蓝图。教育部总顾问阿尔辛杰夫给我们提了个“建新房子”的框架蓝图,比如按照走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全国应保证多少所高校,其中文理综合性、多科性工科、专门性工科、农业、医药、财经、艺术等等的比例。当然,苏联专家这些需求,也不能是空穴来风,他知道当时中国的财政状况是没钱新建的,只能改造,显然框架蓝图也应当是基于现有家底的统计。
不过洋顾问只替我们提出要什么。至于怎么抽拆,什么招牌保留或不保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估计直到今天的洋顾问,也未必搞清楚“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珠海大学”这些招牌的差距,反正看起来广州、中山、珠海都是广东的地级城市。
3、四大操盘手
洋顾问再权威也终归是顾问,中国人的事情还终得由中国人自己办。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分果子,建国初期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部委、总署长、局长,超过一半被各民主党派分得。那时候土八路对于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和工程技术领域还是心存敬畏的,这些部门基本上还是由“专业圈”的知名人士把持着,这种较劲直到1957年中共才取得优势。
要研究当年的院系调整,教育部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当然,教育部的正副书记、正副部长、司长很多,并非所有领导都乐意齐心协力把高校切分完毕。
根据当时执笔起草方案、会议讲话、非正式言论等,基本可以可判断有关人员的态度和贡献。
(1)总设计师兼技术总监:曾昭抡。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之弟弟的曾孙、俞大维之妹夫(当然,也就是政协俞主席之堂姑丈),民盟中央委员,清华大学化学本科,麻省理工科学硕士博士,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1951年最先出手完成工学院整合方案。1952年大洗牌,因涉及多学科,估计不可能由曾包办,不过很大程度以工学院整合方案为蓝本。
曾昭抡一直是工科单独建院校的鼓吹者。其实早在抗战时期,曾昭抡就公开说过:“经过大学或专科学校训练出来的人,学识既较丰富,脑筋也较灵敏,这样应付工业上各种问题,当然比较地可有妥当办法。重士轻工的传统思想,由此得以破除”。由此,《曾昭抡评传》的作者戴美政先生猜测,院系调整本身或许就是曾昭抡按自己思路提出,进而获得高层认可而推行。
(2)CEO:马叙伦。浙江余杭人,民主促进会主席,杭州养正书塾毕业,旧式学堂熏陶出来的国学大师,曾任北大教授,先后断断续续当过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政府的教育部长。作为教育部的行政一把手,曾昭抡提出的洗牌方案绝对绕不过马叙伦的环节。
1951年的工学院工作会议由马叙伦主持,会上宣布工学院整合方案通过。工学院的试点可以放手让曾昭抡主持操作,不过之后的医学、农林、财经、艺术等科目,全面实施由马叙伦扛大旗主持,这次调整被马叙伦称之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
(3)组织人事总监:钱俊瑞。江苏无锡人,中国党员,先后毕业于江苏三师、无锡教育学院,1935年入党的左翼青年。中共高层大师级知识分子不多,但说他们是“土八路”也不对,很多就是这种中小知识分子,而且往往比土八路、贫下中农“左”得更甚(土八路、贫下中农反而对大知识分子充满敬畏)。解放军入北平时,钱俊瑞担任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后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
1950年5月,钱俊瑞带着曾昭抡、钱伟长两位教授在阿尔辛杰夫的陪同下到东北考察苏联教育(事实上还有另一目的,连曾昭抡、钱伟长也不晓得,此行他们是教育部副部长的被考察对象。)考察结束后,显然曾昭抡的想法更符合“中央精神”,年底出任教育部部长,并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1952大规模院系调整院系,钱俊瑞作动员报告。当然,更专业的学科切割工作他并不在行。
(4)宣传总监:马寅初。浙江绍兴人,国民党老党员(1913年讨袁时候的老国民党,到1952年可认为是无党派),北洋大学矿冶本科,耶鲁大学经济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1952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院系调整之阻力,主要来自旧教授们的宗派主义、本位主义、亲美崇美思想,因此与院系调整同时进行的是思想改造运动。这次思想改造运动的启动,与马寅初有最大关系。1951年8月,在周恩来的指导下,马寅初在北大开展政治学习运动,其后马寅初总结了北大的学习改造经验,被教育部概括为高校的“思想改造+组织清理”模式。马寅初是京津高等学校教师思想学习、以及院系调整的吹螺手。
4、反对派。大师级的反对派主要有费孝通、潘光旦、钱伟长等,但他们反对的理由同样出于一定的范围,主要涉及自己所在院校或者学科不该撤的问题,或者学校招牌不该弃的问题。正因为这几位反对者也是重磅级的,导致清华的一些学科调整进度缓慢。
从网络民意上,院系调整在现今一边倒地被定性为一宗罪,当然希望是往后台继续深挖,最好能把毛、刘、周等“授意”牵扯出来,或者是马叙伦、曾昭抡、马寅初受到某种政治威胁而主动逢迎、献媚,继而提出这样的方案。不过也不能少看那时候旧知识分子们的特行主见,从日后的各种行径来看,马叙伦、曾昭抡、马寅初以及此次事件的反对派费孝通、潘光旦、钱伟长等,到了日后各种政治运动,都一样表现为“粪坑里又臭又硬的臭老九”。
(待续)
预告:现在网上无不为五大母校(国立央大、浙大、武大、中大、厦大)的肢解感到惋惜,而河南、山西、广西、江西等高教落后省份的网民则认为,原本他们有一所相当不错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可惜被拆了招牌,而且已经习惯上已经把事情归咎于这些学校的“政治原罪”。例如:“五大母校”中除厦大以外都是老蒋等人用心栽培的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和国立广西大学则是阎老西和桂系用心栽培的大学,所以要连根拔起;而国立河南大学在开封解放时候,并不象复旦那样欢天喜地迎接解放军入城,而是跟着国民政府跑到苏州,因此要严加惩罚;至于国立中正大学,“中正”二字是取“大中至正”之意,与粉蒋无关,该校行动上也并没有什么大过,不过校名实在起得太衰格,因此也有天生的原罪而被杀校。
后一节将说说学校的拆分及金字招牌的存留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私立院校表面上不强迫参加院系调整,但身不由己,躲得过1952也躲不过1956
1949至1956我们一般称为新民主主义国家,1956年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才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时期存在国有经济、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并存。
从官方对社会主义改造形成过程的解释,是没收官僚资本、采用赎买等方式改造民族资本,组织小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实行公私合营。私立学校应该属于私营企业的一个行业,严格来说政府没有理由强行取缔、没收、拆分。不过我们看到的对1952院系调整的流传说法——私立学校在1952年一役被全歼——若这样就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且与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的政策不符。
北洋政府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私立学校都按企业运作,能维持的就生存、不赚钱的就关门(有国外教会倒贴的除外)。
国民政府的1929-1949年则属于限制发展时期,私立学校承担了不少政府分摊的政治任务,当然也有一定的补贴或政策倾斜。这个时期按照经济状况可以分为3种:一是由西方教会资助贴钱的教会学校;二是国内自办但靠“干爹”生存的学校,其背景一般与国民党军政要员有关(例如广州大学是陈炳权、国民大学是陈其瑗、珠海大学是陈济棠等),类似今天的城投、交头、水头等公司不能说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离开干爹不能生存);三是真正靠市场存活的学校。
一般而言,前两类学校规模较大,大学和上规模的独立学院都是这两类,包括文科、理科、法商科等“吹水”科目占多数,第三类那是纯粹靠自己技艺吃饭了,一般只能办到专科学校层次(往往是职中加部分升格大专,只有极个别可升格到非常专业的独立学院),例如中医、纺织、丝绸、蚕业、陶瓷、工艺等行业,这一类技艺也是我们的国粹,什么美国学者、日本侵略军、苏联顾问来了,还得向我们膜拜。
1、靠军政界“干爹”吃饭的私立学校最先崩盘
解放军入城的时候,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大学多数在留着观望,反而是这些军政要人及与之相关的大学先跑,有的不是军政要人背景,但对中共前景不抱希望的也跑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Boss走了,普通师生还在,但最最关键问题是Boss外逃的同时撤资了,因此1949末-1950初就有一系列私立学校停办。只得由军管会出面维持社会秩序,能继续办的就政府出点公帛补助,不能办的就把剩余师生转移到其他学校以完成剩余学业。
当然最大问题是很多学校的管理人员、师资已经七零八落,在政府的主导下作了一些近似的“合并同类项”,于是出现了私立华南联合大学(国民大学、广州大学、珠海大学、广法学院、私立商专等)这一类过渡性产物,其实即使没有1952年院系调整,私立华南联合大学这一类临时组合迟早要消化完毕的,有用的可能被中大、文理学院、法商学院甚至红色学校南方大学拿走,无用的就会被弃置。
不过这一刻未曾来临,就遇到了院系调整的大潮,两件事情合在一起就会造成一种错觉,误认为是院系调整才导致杀校,没有院系调整就能够保存。其实有没有院系调整都要拆。
2、教会学校因为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而全军覆没
教会学校既非官僚资本、也非民族资本,所有没有没收其学校的借口,也不可能用赎买、公私合营等形式接管过来。它属于中外文化交流或合作的一种桥梁,这些桥梁能够继续使用,取决于新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关系。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有过一段关于教育事业来的幽默讲话:“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文化教育改造的思想是不对的;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用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和,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毛泽东还特别强调,“全国28所教会学校,不要在里头硬性教授‘猴子变人’的唯物主义原理,要有灵活性“。
从原话来看,要么当时并未有院系调整之大计划,要么即使院系调整、也没有全歼教会学校之打算,老毛所设想是10-15年时间纳入自己轨道,在这期间内可以不向他们灌输‘猴子变人’的唯物主义原理——表明教会学校还允许在大陆生存一段时间。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10份中国军队入场作战,中国与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后面的情形就不用展开了。
辅仁大学事件之后,1950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的通知,提出将接收教会大学改为公立;或改组董事会与学校行政,行政权属中国校长;或改为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
新的《决定》颁发后,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教会大学中,有11所被改为公办,另外9所改为中国人自办,仍维持私立,由政府予以补助。(毛的讲话提到28所,应该还包括一些职业专科学校)
原有的外籍校董及他们在校的行政职务均被解除,个别外籍教师被辞退。在这种政治氛围下,教会大学外籍教员自行回国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52年,大多数外籍教师和行政管理员已离开中国。
(注:改公立的11所是:辅仁、燕京、津沽、协和医、成都铭贤、金陵、金陵女子文理、武昌华中、福建协和、华西协和、华南女子文理、文华图书馆学专科。维持私立改由中国人管理的9所是:东吴、齐鲁、之江、圣约翰、沪江、震旦、震旦女子文理、岭南、求精商学院,名义上是中华基督教会、天主教会等机构参与管理,但实际上人事、财务、教学方针等方面都已失去独立性。)
所谓改为私立的教会大学,即将面临一场暴风雨,正好遇到1952年院系调整,找到了顺势而下的软梯子,不是被“杀校”而是被拆分。
尽管教会学校当中带有不少金字招牌,但后面可以看到公立学校能保留招牌的指标都很紧张,就更没有把教会大学招牌嫁接某个文理学院头上、为其延续校史的可能性了。
3、纯市场模式学校1952有不参与调整的选择权,但到1956就身不由己了
这一类学校其实高等院校不多,中职层次的职业学校居多,其实不管怎么改朝换代,靠手艺吃饭的还是照常吃香喝辣,1952年的院系调整,也没有强制规定没收他们校产参加切分,除非主动提出献校的(多数是运营不下去吧)。
不参加院系调整应该承受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人民政府办人民教育,大学免费或收费甚低,毕业包分配成为国家干部或国企职工,有这等好事,有本事的学生都读公校去了,私立学校凭什么什么来招生和竞争啊?所以1952大多私校不得不主动缴械投降。
广东省内,私校不参加1952年院系调整的有:私立光华医学院、私立广东中医专科学校。1952年组建的华南医学院只有中大医学院+岭南医学院,到了1954年光华医学院撑不住,接受公办改造,并入华南医学院(后改名中山医学院)。
至于私立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是否属于“野鸡大学”存在极大争议(我上面的1948年统计表是没有此校的),因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要废弃中医,因此在两个前朝政府教育部的学科目录里没有“中医”,从这个角度是“野鸡大学”。但吃惯了生草药治瘟疫的岭南人出奇地粉中医,南天王陈济棠等要人甚至鼓励中医存在和发展。民国时期就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大德路)、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后停办)。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可谓民国罕有的中医高等院校,1934年开学,学制5年、课程达30多门(这程度应该不是野鸡大专,明显正规本科节奏),到1955年共有21届毕业生571人。苏联专家院系调整框架当然没有“中医学科”,所以1952年没有学校来这里抽拆材料、也没有塞材料进来,因为不起眼而独善其身,就像“秦灭六国后竟然发觉漏掉卫国一样”。
1956年中共明确了发扬中医这门国粹的态度,在全国成立四大中医学院,于是该校在桂花岗又大又漂亮的新校园“满血复活”。当年另外三所中医学院在北京、上海、成都都是新办,此前其他地区的中医学科高等教育接近空白,或在院系调整时作为废料弃置,组建时多为民间纠合的江湖名医。这一刻,成组织、成建制、理论一套套的广州中医学院是第一牛牛。
私立院校的调整还有个别讨价还价的,私立上海同德医学院在1952年把高校部分(实际已运作不下去)划给上海第二医学院,而附属医院由于仍可独立生存,不同意缴械,于是官方允许维持私立。但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到来,被划入北站医院、成为集体所有制的一员,这次不管同意与否,已经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了。
还有极个别的私校,后台boss是重磅级的陈嘉庚、荣毅仁、张謇(或其后人),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就连毛、刘、周也得避让三分,如果他们不主动献校,陆定一、马叙伦、钱俊瑞他们只能看情况和对方商量着来办。私立集美水产商船学校(陈嘉庚财产)在院系调整时,高校部分划拨到大连海运学院,但在厦门留住了中专层次的部分,1958年又分为私立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大专)、私立集美私立航海学校(中专),1966被迫停办,大量教学设备和部分校舍被毁,图书资料散失殆尽。最后的私校,就算是“打不死的小强”也熬不过1966终极大限。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私立院校表面上不强迫参加院系调整,但身不由己,躲得过1952也躲不过1956
1949至1956我们一般称为新民主主义国家,1956年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才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时期存在国有经济、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并存。
从官方对社会主义改造形成过程的解释,是没收官僚资本、采用赎买等方式改造民族资本,组织小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实行公私合营。私立学校应该属于私营企业的一个行业,严格来说政府没有理由强行取缔、没收、拆分。不过我们看到的对1952院系调整的流传说法——私立学校在1952年一役被全歼——若这样就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且与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的政策不符。
北洋政府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私立学校都按企业运作,能维持的就生存、不赚钱的就关门(有国外教会倒贴的除外)。
国民政府的1929-1949年则属于限制发展时期,私立学校承担了不少政府分摊的政治任务,当然也有一定的补贴或政策倾斜。这个时期按照经济状况可以分为3种:一是由西方教会资助贴钱的教会学校;二是国内自办但靠“干爹”生存的学校,其背景一般与国民党军政要员有关(例如广州大学是陈炳权、国民大学是陈其瑗、珠海大学是陈济棠等),类似今天的城投、交头、水头等公司不能说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离开干爹不能生存);三是真正靠市场存活的学校。
一般而言,前两类学校规模较大,大学和上规模的独立学院都是这两类,包括文科、理科、法商科等“吹水”科目占多数,第三类那是纯粹靠自己技艺吃饭了,一般只能办到专科学校层次(往往是职中加部分升格大专,只有极个别可升格到非常专业的独立学院),例如中医、纺织、丝绸、蚕业、陶瓷、工艺等行业,这一类技艺也是我们的国粹,什么美国学者、日本侵略军、苏联顾问来了,还得向我们膜拜。
1、靠军政界“干爹”吃饭的私立学校最先崩盘
解放军入城的时候,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大学多数在留着观望,反而是这些军政要人及与之相关的大学先跑,有的不是军政要人背景,但对中共前景不抱希望的也跑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Boss走了,普通师生还在,但最最关键问题是Boss外逃的同时撤资了,因此1949末-1950初就有一系列私立学校停办。只得由军管会出面维持社会秩序,能继续办的就政府出点公帛补助,不能办的就把剩余师生转移到其他学校以完成剩余学业。
当然最大问题是很多学校的管理人员、师资已经七零八落,在政府的主导下作了一些近似的“合并同类项”,于是出现了私立华南联合大学(国民大学、广州大学、珠海大学、广法学院、私立商专等)这一类过渡性产物,其实即使没有1952年院系调整,私立华南联合大学这一类临时组合迟早要消化完毕的,有用的可能被中大、文理学院、法商学院甚至红色学校南方大学拿走,无用的就会被弃置。
不过这一刻未曾来临,就遇到了院系调整的大潮,两件事情合在一起就会造成一种错觉,误认为是院系调整才导致杀校,没有院系调整就能够保存。其实有没有院系调整都要拆。
2、教会学校因为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而全军覆没
教会学校既非官僚资本、也非民族资本,所有没有没收其学校的借口,也不可能用赎买、公私合营等形式接管过来。它属于中外文化交流或合作的一种桥梁,这些桥梁能够继续使用,取决于新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关系。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有过一段关于教育事业来的幽默讲话:“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文化教育改造的思想是不对的;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用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和,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毛泽东还特别强调,“全国28所教会学校,不要在里头硬性教授‘猴子变人’的唯物主义原理,要有灵活性“。
从原话来看,要么当时并未有院系调整之大计划,要么即使院系调整、也没有全歼教会学校之打算,老毛所设想是10-15年时间纳入自己轨道,在这期间内可以不向他们灌输‘猴子变人’的唯物主义原理——表明教会学校还允许在大陆生存一段时间。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10份中国军队入场作战,中国与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后面的情形就不用展开了。
辅仁大学事件之后,1950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的通知,提出将接收教会大学改为公立;或改组董事会与学校行政,行政权属中国校长;或改为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
新的《决定》颁发后,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教会大学中,有11所被改为公办,另外9所改为中国人自办,仍维持私立,由政府予以补助。(毛的讲话提到28所,应该还包括一些职业专科学校)
原有的外籍校董及他们在校的行政职务均被解除,个别外籍教师被辞退。在这种政治氛围下,教会大学外籍教员自行回国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52年,大多数外籍教师和行政管理员已离开中国。
(注:改公立的11所是:辅仁、燕京、津沽、协和医、成都铭贤、金陵、金陵女子文理、武昌华中、福建协和、华西协和、华南女子文理、文华图书馆学专科。维持私立改由中国人管理的9所是:东吴、齐鲁、之江、圣约翰、沪江、震旦、震旦女子文理、岭南、求精商学院,名义上是中华基督教会、天主教会等机构参与管理,但实际上人事、财务、教学方针等方面都已失去独立性。)
所谓改为私立的教会大学,即将面临一场暴风雨,正好遇到1952年院系调整,找到了顺势而下的软梯子,不是被“杀校”而是被拆分。
尽管教会学校当中带有不少金字招牌,但后面可以看到公立学校能保留招牌的指标都很紧张,就更没有把教会大学招牌嫁接某个文理学院头上、为其延续校史的可能性了。
3、纯市场模式学校1952有不参与调整的选择权,但到1956就身不由己了
这一类学校其实高等院校不多,中职层次的职业学校居多,其实不管怎么改朝换代,靠手艺吃饭的还是照常吃香喝辣,1952年的院系调整,也没有强制规定没收他们校产参加切分,除非主动提出献校的(多数是运营不下去吧)。
不参加院系调整应该承受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人民政府办人民教育,大学免费或收费甚低,毕业包分配成为国家干部或国企职工,有这等好事,有本事的学生都读公校去了,私立学校凭什么什么来招生和竞争啊?所以1952大多私校不得不主动缴械投降。
广东省内,私校不参加1952年院系调整的有:私立光华医学院、私立广东中医专科学校。1952年组建的华南医学院只有中大医学院+岭南医学院,到了1954年光华医学院撑不住,接受公办改造,并入华南医学院(后改名中山医学院)。
至于私立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是否属于“野鸡大学”存在极大争议(我上面的1948年统计表是没有此校的),因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要废弃中医,因此在两个前朝政府教育部的学科目录里没有“中医”,从这个角度是“野鸡大学”。但吃惯了生草药治瘟疫的岭南人出奇地粉中医,南天王陈济棠等要人甚至鼓励中医存在和发展。民国时期就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大德路)、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后停办)。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可谓民国罕有的中医高等院校,1934年开学,学制5年、课程达30多门(这程度应该不是野鸡大专,明显正规本科节奏),到1955年共有21届毕业生571人。苏联专家院系调整框架当然没有“中医学科”,所以1952年没有学校来这里抽拆材料、也没有塞材料进来,因为不起眼而独善其身,就像“秦灭六国后竟然发觉漏掉卫国一样”。
1956年中共明确了发扬中医这门国粹的态度,在全国成立四大中医学院,于是该校在桂花岗又大又漂亮的新校园“满血复活”。当年另外三所中医学院在北京、上海、成都都是新办,此前其他地区的中医学科高等教育接近空白,或在院系调整时作为废料弃置,组建时多为民间纠合的江湖名医。这一刻,成组织、成建制、理论一套套的广州中医学院是第一牛牛。
私立院校的调整还有个别讨价还价的,私立上海同德医学院在1952年把高校部分(实际已运作不下去)划给上海第二医学院,而附属医院由于仍可独立生存,不同意缴械,于是官方允许维持私立。但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到来,被划入北站医院、成为集体所有制的一员,这次不管同意与否,已经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了。
还有极个别的私校,后台boss是重磅级的陈嘉庚、荣毅仁、张謇(或其后人),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就连毛、刘、周也得避让三分,如果他们不主动献校,陆定一、马叙伦、钱俊瑞他们只能看情况和对方商量着来办。私立集美水产商船学校(陈嘉庚财产)在院系调整时,高校部分划拨到大连海运学院,但在厦门留住了中专层次的部分,1958年又分为私立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大专)、私立集美私立航海学校(中专),1966被迫停办,大量教学设备和部分校舍被毁,图书资料散失殆尽。最后的私校,就算是“打不死的小强”也熬不过1966终极大限。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节补充一下点评:
重新回到前面提及的“1952院系调整,私立学校在1952年一役被全歼”的流传说法,以我上面所列的施工程序来看,应该是这样的过程:
(1)1949年解放,具有前朝军政要人背景的私立学校纷纷溜号。(关键人物:各大区军管会)
(2)1950年朝鲜战争,处理美津学校会议,教会学校纷纷溜号。(关键人物:周恩来、陆定一)
(3)1952年院系调整,私立学校接受板块切割。(关键人物:自上而下方方面面,教育部操盘)
(4)1955-1956年公私合营,最后的私立学校,连同各行各界的私企、个体劳动者一样接受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关键人物:陈云)
以上事件貌似相对独立,并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事件之间两两相隔时间甚短让人觉得一回事,但指导思想、目的不一样,操刀手不一样,现在把所有私立高校的损失全部往院系调整一个布袋里面装,似乎有失偏颇。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续上)
(四)哪些招牌保留?哪些招牌扔掉?
1、知名大学招牌被扔掉殊为可惜
院系调整经常被狂喷“三宗罪”:
(1)政治路线左转弯,书香园地变革命营地;
(2)通才教育变专才教育,只培养工程师不培养科学家;
(3)校史大断层,加剧海内外隔阂和时代隔阂。
楼上的打铁张也加了一句点评:“52年一役,多少名校灰飞烟灭,大学人文精神就此断送,也为十年文革浩劫埋下伏笔”。
把打铁张的三句点评与通常归纳的“三宗罪”一一对应的话,也可以对号入座:
(1)“为十年文革浩劫埋下伏笔”——政治路线左转弯。这一点是大势不可挽,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是这种风向,高校难以独善其身。不去纠缠争论。
(2)“大学人文精神就此断送”——通才教育变专才教育。这一点同样是大势不可挽,与英美决裂后只能抱苏联大腿。不去纠缠争论。
(3)多少名校灰飞烟灭——校史大断层。这一点从操作空间上似乎有商量或讲价的余地,不见得需要扔掉那么多金字招牌!
以广州为例,经过调整后1952年的广州只剩下5所高校,即中大+4华(工农医师),那么有没有可能变通一下,既调整结构又留住招牌呢?(还有一所存活的是广州中医学院,上一节已经解释过,属于另类遭遇)
例如:定为文理学院那所综合性落在康乐园,嫁接岭南大学招牌;定为工学院、农学院那两所落在五山(原国立中大校园切分),分别嫁接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的招牌;定为师范学院那所落在石牌,嫁接南方大学招牌(这是院系调整时被杀校的红色背景大学,叶剑英的心头好,原址就在今天华师大);定为医学院落在中山三路,嫁接原来光华医学院的招牌。这样呢,即使院系被移花接木得七零八落,但是招牌、校区仍然具有清晰的沿革,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必要的统战工作。
以今天的环境看来,现在的大学即便改个宇宙牛的校名也不过是“够胆就可以去做”的事情,地级市的大学就很多敢用华东、华南等大区冠名;不少非央属、非地处北京的大学照样敢用“中国”“中央”冠名。以1966年的环境看来,那时候革命干部天不怕地不怕,视规矩如透明,定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把楼上那五所大学称为广东、广州、中山、革命、劳动等招牌也是随手可为的事情。
但以1952年环境来看,似乎可以留、又似乎不可以留。说不可以吧,因为教育部基层实操那些家伙仍未脱离前朝的条条框框,院系定名明显遵从着上述第二章、第二节“民国时期高校组织模式”之命名规则;说可以吧,毕竟又有个别院校突破了限制,例如清华、天大、浙大、同济、重大等如果按所剩学科对号入座,这些老牌名校只能称“工学院”了,可以还是有灵活处理的空间。
目前无法搞清楚当时对于这些招牌(算是文化遗产)存留有什么决策内幕,不好下很肯定的结论。
2、其实,公办独立学院、专科学校留住招牌的甚多
前面介绍命名规则已经说过,公办独立学院、专科学校的命名是四个关键字:国立(或省立)+省市地名+专业学科+学院(或专科学校),校名的政治色彩不浓,1952年院系调整就看他在新校的股份了。如果是独立保存下来,或者在新校中占大头,那么大致还是用他的名字,否则被拆招牌。
以华东区为例,按1952教育部档案的记录,调整前公立独立学院18所,其中保留校名的11所,改名的5所,拆招牌的2所;公立专科学校11所,其中保留校名的4所,改名的6所,拆招牌的1所。
例如上海航务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苏南蚕丝专科学校等都是一字不漏保留名字。上海水产专科学校变成上海水产学院、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变成华东水利学院等,也视同保留校名。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变成江苏师范学院、山东会计专科学校变成山东财经学院,属于名字作了变更的。但大体主干沿革清晰,可认为这些学校是基本保留下来了。
独立学院、专科学校被撤销或拆招牌的,似乎从来没有人可怜过,至今怨愤的主要是综合性大校。
3、显然,基层操作者对民国教育部那套命名规则依然墨守成规
招牌的去留,无非两种状况,一种是政治意志,领导人喜欢的学校留、不喜欢的学校杀;一种是继续执行某种命名法则,以行政隶属、实际所在地、专业学科方向按规则起名。
现在主流说法是政治意志占压倒性优势,例如所有私立学校被拆招牌,当局不喜欢(或曰带有“政治原罪”)的公立学校拆招牌,只有部分金字招牌得以保留。
不过也不能忽视基层操作者对民国教育部那套命名规则依然墨守成规造成的后果。
苏联顾问提出的框架很重要,根据当时苏联给我们蓝图所开列清单确定“要什么”,自己再结合各大区现状分摊下去,大致限制如下:各大行政区最少有1所最多不超过4所综合性大学;1至3所农学院;1至3所师范学院用于培养高中师资,各省可自办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师资;财政、体艺等院校根据原有基础而定。工学院是这次调整的重点,不仅要整合旧资源,甚至还可以在旧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新建扩建,但原则上少办或不办多科性的工学院,多办专业性的工学院(例如什么水利、冶金、矿业等很专的学院)。
“从哪里要”则是自己的事了,因为不可能投资金新建,那么把旧有院校拆得七零八落再组装是必然的。
至于名校招牌属于无形资产,苏联不可能干预,新政权暂时未有什么新的名称规定,前面第二章第二节“民国时期高校组织模式”之命名规则仍然在起作用,其实当年设计、执行这套规则的人物,很多还在这个体制内。
但是名校的招牌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各大行政区最少有1所最多不超过4所综合性大学!也就是说一个大区最多只有4所大学(定性为文理科的院校就属于综合性了)能留住金字招牌,其余必须加个“农、医、师范、艺术”等字样,而且这类字样的已经不能称为“大学”,而只能“降格”为“学院”。
以广东所在的中南大区为例,有6个省份,但最多只有4所综合性(最后只有2个名额),平均每省不到1所,最后留给广州1所名额已经是幸运星,已当时各校地位,非中山大学莫属了,其余是工、农、师、医各一所,前三个成为岭南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大学行不行呢?
若真的按规则,就只能是岭南工学院、广州农学院、南方师范学院,而不是大学,这个显得不伦不类,即使真有此意,岭大、广大、南方大学不会领情,“大学”的招牌没有了,官方也不乐意,以为顶着“南方”二字的前缀没有了,既然你有也不使用,那么哪天广西农学院、广西师院就可以顶上华南农学院、华南师范学院的名头了。
剩下一个华南医学院能不能用光华医学院的名字?貌似真的可以(留用例子:武汉同济医学院),因为后来改为中山医学院也放弃了“华南”二字,再后来的星海音院也放弃了“华南”二字,你广西爱用就用去吧。不过光华医学院的分量明显不够,1952年光华医学院还是私立身份,当初居然不主动缴械投降,到了1954年才加盟,当时已经在酝酿改为“中山医学院”这个响亮名堂了。
4、政治意志对去留的干预
最后还是有人要拿一些学校说事了,一是谁顶替文理学院、谁顶替工学院,谁来定?二是定了工学院的一些学校,为何仍留校名?
(1)哪个招牌嫁接到保留文理学院的校区
当时那些教授都是明白人,既然按照苏式标准就是所谓综合性大学,那么校名就直接用XX大学的名堂了,能够传承香火的只有这一种。尤其是大家都知道,文科是社科、商科、法科之母,理科是工科、医科、农科之母,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学科,定位为文理学院那一所必然是将来最牛的大学。
中南六省就各各省分别只有1所公立的综合性大学,所以PK的是落在哪个省,到了这个省之后,落在谁头上那就一定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刚刚从教会阵营收编过来的“短命国立”就不要有这非分之想了。
原本有2所以上国立大学的省或特别市,有3个:北京(清华北大)、天津(南开天大)、上海(交大同济复旦暨南),原本江苏(央大、政治)、浙江(浙大、英士)也是两个,但其中的一个已经停办了,所以也不存在PK。
此外还有一些黑马的可能性,就是红色背景学校是否要关照,例如北京的人大、各个大区都是有人民大学,中南大学还是各省一所,包括广州有南方大学。此事要摆平,方方面面要照顾。
文理学院嫁接给谁,存在人为意志干预成分。
(2)定格为工科院校的仍有保留综合性校名的
清华、浙大、天大、同济、重大都是工科院校,居然不是清华工学院、浙江工学院?
但是东北工学院、湖南工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贵州农学院就不能享受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河南大学、贵州大学继承权的待遇?
人为意志还是可以干预的。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续上)
(五)布点打桩,架顶梁柱
1、三横三纵
按照当时设定的高校层次体系架构,可以用三横三纵形容。
(1)三横是指按学科从基础到应用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最基础端)的是文理性学院(苏联模式可作为综合性大学),文科是社科、法科、商科等学科之母,理科是工科、医科、农科等学科之母,因为文理学院是基础性学科,由于建国初期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仅保留少量的文理学科用于基本的学术研究工作,因此行内人士综合性大学必然是最牛的大学。
第二层是多科性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医学、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学院,也是1952年调整以原来大学切分出的单元,其中医学、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学科以属于基本末梢,下面不再细分。但工学院、农学院既有多科性的综合学院,也有下面更细致的切分。
第三层是具体到某个行业甚至以产品为对象的学科,这是苏联模式大力倡导的产物,例如工学院只是个多科性大类(带有承上启下作用),真正的末梢是机械、电子、化工、石油、冶金、矿业、航空、航海、汽车等以行业为对象的院系。同样农林领域也有个别切分,例如农业、林业、园艺、水产、畜牧、兽医等,但独立出来的学院远远没有工学领域那么多。
(2)三纵是行政上按国家、大政区、省三个层次
从1952年开始一直影响下来的有所谓中央院校、大区院校、省属院校等三层管理,当然改革开放后还增加了市属院校。
有的行业院校是三纵各层都设置,有的则只在国家层、或大区层设置。例如综合性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完毕之后,只设置到国家、大区层,省属学校一般不保留综合性。而体育、艺术、财经、政法等学科,也认为不需要太多,只保留到大区一层。师范大学、农业学院则各层次都有。到了位于末梢一层的工业领域的学院或者农业领域的学院,则视情况(主要是行业的重视或普及程度而定),例如机械、电子、园艺、畜牧水产等可以下放到省一层,航空、船舶、军工等领域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控制在国家层,其余一般按照大区院校的层次。
2、双子星搭配
直到1990年大合并之前,各大城市(甚至相邻城市)之间总有一所比较牛的综合性大学+一所很牛的多科性工学院搭配,例如北京北大+清华,天津南开+天大,上海复旦+交大,南京南大+南京工(东南),武汉武大+华中工(华科),广州中大+华南工,四川川大+重大。以上各地,除了北京的北大、清华难分上下之外,其余各地总是综合性大学力压多科性工学院一点点。
这里从名字上又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多科性工学院是新命名的,例如南京工、华中工、华南工似乎是新学院,一直输给同城老牌子的南大、武大、中大那也无话可说;另一种是多科性工学院也来自历史名校,而且以民国时期的名望似乎还胜综合大学一筹,民国时期总体而言清华>北大,北洋>南开,交大>复旦,重大>川大(这一对很多人不信,但请参照楼上关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定的10大高校,西区是重庆大学)。但由于后来综合性定位高于多科性工学院,于是乎清华、北洋、交大、重大均被对手反超(清华不能说被反超,至少也是被追平),这是他们一直认为1952年定名不当造成的后果。
3、1951曾昭抡方案确定布点打桩雏形,貌似倾向性是多科性工学院>文理综合大学
1951年全国工学院会议,曾昭抡抛出一个整合方案,这是1952年院系调整的前奏,也构筑了之后40年各大城市“双子星搭配”的雏形。不过当时曾昭抡更关注的是“工科要抽取什么”,并不理会“剩下的大学怎么办”,因此他的方案是把多科性工学院的需求和发展放在第一位!
请看会议形成报告之“二、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地区的工学院为重点进行调整”这一段,当中第1、2、3、4、8条决议是怎么布局的?(第5、6、7条是抽取院系分建航空、矿冶、水利的,与本章内容无关,不展开):
第1条:将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方面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将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及燕京大学文、理、法方面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综合性的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
第2条:将南开大学的工学院及津沽大学工学院合并于天津大学(笔者注:北洋大学刚改名天津大学)。
第3条:将浙江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将之江大学的土木、机械两系并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合并于之江大学(笔者注:之江大学是教会大学)。
第4条:将南京大学(笔者注:国立央大大学刚改名南京大学)的工学院划分出来,和金陵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以及之江大学的建筑系合并成为独立的工学院。(笔者注:这所工学院后定名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
第8条:将中山大学的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独立的工学院。(笔者注:这所工学院后定名华南工学院)
(补充说明:上海、重庆、武汉的工学院计划,并未见于本次会议文字报告,实际已经有了酝酿或计划,当时交大是上海工科精度最高的院校(而且交大没有什么文科),曾昭抡已经直接把交大定为多科性工学院,后面会把其他工科院系往里面塞;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驻地,西南地区工业更先考虑重庆而不是成都,因此重大是多科性工学院,川大是综合性大学;至于武汉,按这次会议决议,武汉是先准备建三所单科工科院校,并未考虑建华中工学院(后来才合并的),因此不会去打“以武大建多科性工学院”的主意。
从上面第1-3以及西南大区的计划可见,这时候已经安排了清华与北大、北洋与南开、浙大与之江、重大与川大进行文理科的互换对调,当时工科精度占上风的一所学校要取其工科部分、往多科性工学院方向发展;另一所要剩余部分,往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
从上面第4、8的计划则可见,并没有把最牛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定为多科性工学院,而是打算新办一所工学院,如果参考浙大和之江的对调,是否可以进行南大与金陵、中大与岭南的对调呢?当时没有这种行动,一种可能性是金陵、岭南都是教会学校,要斩草除根(不过之江也是教会学校啊);另一种可能性是南大、中大的规模实在太过巨型,还有医学、法学、农学、师范等学院不好安置,所以让工学院新建。不过大家需要知道:新办的南京工学院要了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园,把剩下部分赶到金陵大学校园去了!新办的华南工学院要了国立中山大学的校园,把剩下部分赶到岭南大学校园去了!
可见在1951工学院调整的时候,清华、天大、浙大、重大、交大、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才是当局心目中的第一重视!
但想不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城那所要剩余部分的文理学院后来发展了苏式的综合性大学,变作基础研究的龙头,均反压一头成为当地的第一高校!
按照严格的命名规则,上面提及过的、定为工学院的那5所应该名叫清华工学院、天津工学院(或北洋工学院)、上海交通工学院、浙江工学院、重庆工学院才对,但事实上“大学”的名称还是保住了。这显然是一种特殊照顾,因为把他们挑出来间多科性工学院是因为“第一重点”所致,不可能把招牌也杀了。至于新办那几所工学院,那就不客气了,照章定名: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不能用“大学”的马甲了。
不管怎样,“双子星”构成了全国各大区、各大城市院校的顶梁柱结构,剩下的省份、剩下的学校,不管原来的高教基础如何,都只能属于外围的“边角料”——需要的时候来抽拆、剩下有用部分看着办什么——无用的将被杀校。
4、之江大学的去留问题留下无穷遐想
工学院会议上文理科与工科对调的几对组合,都是顶呱呱的名校,不过从原文看到,其中和浙江大学进行文理对调的那一所,名叫之江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如果按照这种走势发展下去,浙大是多科性工学院,之江是综合性大学——按规则可以把“之江”的唯一教会招牌留存下来的。
事实上按1952年院系调整计划的,最初是有21所综合性大学的(很有可能包括之江大学),到1953年全部完成的时候只剩下13所(最终留住的13所是华北的北大、南开,东北的吉大,西北的西北大、兰大,西南的川大、云大,中南的武大、中大,华东的复旦、南大、厦大、山大)。
按我的推测,1952年二次调整时失去综合性资格的8家很可能是:山西大学、贵州大学、中原大学(河大)、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中正)、安徽大学、之江大学。(如果真的限死了名额,按照地理位置,这8所被淘汰有其合理性所在。)
之江大学所在的华东区,留住作为综合性的有复旦、南大、厦大、山大,一个行政大区最多只有4所,看起来是编制不够,上海、南京留给名额理所当然,安徽没有也正路,浙江、山东、福建三选二则难说。
但为什么拿下之江,而留住厦大、山大呢?是因为之江属于教会大学的因素连累了浙江不保留综合性大学?还是因为杭州离上海、南京太近,不可能让综合性大学布得太密集?
之江大学失去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机会,被迫降格为省级层次的师范学院,综合性才可以使用的校名“之江大学”被迫弃置,遂与一些院校的师范科合并为浙江师范学院。
假如在当初浙大与之江对调院系的同时,南大与金陵对调、中大与岭南对调,又是怎样的命运呢?因为南京、广州肯定是可以占据综合性大学名额的,金陵大学、岭南大学是否可以保存下来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四、院系调整过程
(一)各版块宏观布局和部署
上一章已经说过,院系调整的第一步是“布点打桩、架顶梁柱”,其关键又在于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工学院的布局。
目前我们百度得到的关于院系调整的说法,都只看到最后结果,中间过程几乎完全被忽略了。这样我们就会觉得院系调整是一个目标十分明确、行动十分坚决的过程。
但实际上中间有很多犹豫不决的步骤,可让我们重新审视当时的意图。
当时的高校布局,既要考虑全国性的一定均衡,例如顶梁柱部分,资源分布甚少的西北、西南、东北不能留空,这是今后区域支撑的轴心,但专科性院校暂时可以少一些。但也要考虑客观现状,发达地区院校多不可能一下子迁到西部去,因此华东地区顶梁柱部分名额肯定要多。从上面的统计表看以看到,1952年的时候,华东大区的院校林立,精华荟萃,远远超过华北和中南(华北只是个别学校精度高),即使用尽4个综合性大学名额,仍然有不少名校会遗憾出局的。
按照相当普遍的说法,经过院系调整后,到1953年剩下13所,这个数据非常多的资料引用得到,基本可确定如下:
区域
综合性大学
数量
多科性工学院
数量
华北
北大、南开
2
清华、天大
2
东北
东北人大(即吉大)
1
东北大,大连工(新建),哈工(从苏联手上接收)
3
华东
复旦、南大、山大、厦大
4
交大、浙大,南京工(新建)。后来增补同济
4
中南
武大、中大
2
华南工(新建),后来增补华中工
2
西南
川大、云大
2
重大
1
西北
西北大、兰大
2
西北工
1
合计
13
13
这是广为流传的终极结果。但是,按照《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99年版)的说法,“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加到149所,而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由调整前的51所减为21所。”
可见按照1952的第一次调整想法,是打算保留21所综合性院校。但是中央对1952的结果仍不满意,1953年是的要求是中南区继续调整,其他区局部调整。
最终确定这个数目,既考虑了平衡有考虑了现状,华东好大学太多所以给了4个名额,东北侧重工科所以只给了1个名额,华北、中南、西南、西北都是2个名额,明显带有平衡考虑,其实华北比西北、西南强大得多了。
下面逆推一下在1953年经二次审定而被取消了综合性大学的是那几所大学。有四条潜规则:
(1)最初估计也不会安排同一城市有2所以上综合性大学吧。因此不与那13所综合性在同一城市。
(2)早早确定为多科性工学院大学,例如浙大、重大、东北大学等,也不会是原来21所清单综合性之列。
(3)偏远省份的新疆、宁夏、青海、西藏、西康、热河、察哈尔、绥远等连大学都没有,更不可能有综合性大学留存了。
(4)河北的大学,实际可由位于省城天津的大学代表。重庆和四川也可视作一体。不会是河北、重庆的其他大学。
综上所述,我认为被复核撤销的8所综合性大学应该分布在这些省份:山西、贵州、河南、湖南、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当时内蒙古、海南未建省。全国所有省份列完了。)
对应的8所大学就是山西大、贵大、中原(河大)、湖大、广西大、南昌大(中正)、徽大,最后一所由于落在浙江,又不是浙大,国立英士大学已经停办,那只能猜测是私立之江大学了(依据:1951工学院会议后曾与浙大的文理工学科对调过)。
因此网上很多人吐槽的河南、山西、广西、江西等省份没有好大学,是由于早年的牛大学有“政治原罪”,所以遭到惩罚,其实不一定是真实原因。山西、广西、江西本身就地理位置不佳,不可能作为枢纽省市,而河南条件虽然好一些,但省会在开封,况且当时已经考虑把省会迁往京汉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郑州了,而中原大学(河大)仍在开封,我觉得这与中原大学未被看好有很大关系。
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在民国时期并不比广西大学、山西大学、中正大学等要强,不过这次院系调整招牌留下来了,很显然是地理分布起作用,西北地区总得留2个名额,矮个子挑高个,最好的综合性就西北大和兰大了;西南地区由于最好的重大以用作多科性工学院,川大肯定要占一个,剩下的也只能在云大和贵大之间选一个了,最终落在云南。
与清华、天大、交大、浙大、重大等钦点为工学院的待遇不同,经复核被PK下来的8所学校不能用综合性大学招牌了,只能按照实际现状改名或拆分,多为师范学院或农学院,只有湖南大学被迫改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这里拆招牌的包括老毛在牌匾题字的湖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这三所。
下面分别分析一下各大区院系调整的各种考虑因素以及特点。
(二)华北板块招牌响亮、学科精度高,但体型并不大
范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其中天津既是特别市,也是河北政府所在地,所以河北主要家底落在天津。察哈尔、绥远是漠北苦寒地,什么东西都没有。
数量:高校26所,其中大学8所,独立学院13所,专科学校5所。
牛校:清华、北大、燕京、北师院、协和医、辅仁、南开、天大(北洋)、津沽、唐山工
北洋政府定都北京,又以天津为门户外港,因此民国前期京津高校都非常强大,我们网上经常看到民国高校多少大师、科学家出自清华、北大、燕京、北洋、南开等,实际上都是来自北洋时期的积累,但实际到国民政府时期,因定都南京,高教重心随着政治重心南移,华北板块真正实力是一步步下滑。华北这时候的实力,很大程度是靠招牌、声誉、历史底蕴这些软实力。
与此同时,发源于红色背景的旗帜学校中国人大、中央民族、北京工学院搬到了北京,自然也是要保留的,但里面并无多少硬货,也是要往里面填充资源的。
总体而言,既要保留不少招牌,又要组建首都地区那么多专业学院,能用上的“原材料”质量虽好,但分量实在太少,处处吃紧。
两个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工学院的指标,毫无疑义一定在北京和天津!其余的太原、保定、归绥之类城市的根本不可能(山西大学有没有政治原罪都得杀校)。
北京方面,清华>北大>燕京>辅仁,结果是清华与北大很明白了,何况燕京、辅仁还是教会大学难以留下,至于清华为工科、北大为综合性的事情,上一章已经说过,出自是曾昭抡的工学院调整草案。
天津方面,天大(北洋)>=南开>津沽,也很清楚了,津沽也是教会大学难留下,至于天大为工科、南开为综合性的事情,上一章已经说过,同样出自是曾昭抡的草案。
剩下的事情,就是各种切割、拆分、组合,既要充实一下人大、民院、北工等红色院校,也要组建8专业学院,资源还是相当紧张的,所以华北大区还是抽走了华东、中南的一些资源,包括远在两千公里外的中山大学都有个别系被抽到北京,例如哲学系、语言学系等奇葩专业。
不过,由于新中国定都北京,首都一呼百应的汇聚力强大,只要有个框架,要把内容丰满起来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经过1952年重组后的北大、清华的家当还未必有复旦的多,新组建的八大学院大多比较空虚,不过很快就以其聚集效应强壮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六)华东大区质优量大,按计划分配指标实属巨大浪费
范围: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
数量:高校79所,其中大学22所,独立学院25所,专科学校32所。按地区分布的话,上海34、江苏23、福建9、浙江5、山东5、安徽3。家底相当的丰厚。
好学校:公校有央大、交通、同济、浙大、厦大、山大、复旦、暨南、徽大,私校有金陵、东吴、圣约翰、震旦、沪江、大夏、光华、之江、同德医、福州协和……多得数不过来了
这里本来就是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文化重心南移,这里更得到大力扶持和倾斜。国立中央大学经过20年变态性的资源堆积,到1950年已经把北大、清华甩出成条街。除了国立央大之外,作为老蒋基地的江浙老巢,浙大、交大、同济等也在崛起,私立大学也是发展得如火如荼。1952年院系调整,这里有3宗历史悬疑:
(1)二、三流大学复旦何以越过一大批牛校,定性为综合性大学,足足收编了19所院校的文理科,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
(2)同济大学是怎样的角色定位?上海“双子星”为何不是交大+同济,而同济的招牌又是如何留下来的。
(3)有“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为什么不是综合性,又或者定位多科性工学院后,教育发达的浙江连一所综合性大学都留不住。
1、复旦和同济定位问题
以华东区的资源,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林立的上海,如果还按规定只给一个综合性指标、一个多科性工学院指标,那么很多大学的专业都过剩,招牌更是要大批大批地扔掉。以1951年曾昭抡的工学院整合方案来看,他并没有太多的搞区域平衡的想法,而是根据需要直接拿来用。(不过后面的事情,就由不得他说了算了。)
首先作为最重要的城市上海,以及前朝首都南京,占用一对“双子星”名额是必须的,南京的情况看得明白,南大留住作综合性,金陵是教会学校可能受压制,那就把新建的命名为南京工学院了。上海的情况不大明白,最大争议是没有把交大+同济列为双子星,而是选了复旦,网上有很多关于复旦媚俗地粉共的说法,自己百度去……(例如《复旦大学是怎样由野鸡大学变为名校的》)。还有一位名叫沈登苗的更提出惊人的阴谋论观点:“作为华东高校的新科状元,上海、浙江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复旦可名正言顺地把沪、浙两地的高校名流尽收麾下;同时又阻止了浙大、交大、同济等名校的名师在其中的任一本部的“会师”,大大方便了今后的治理。”
当然,如果要替复旦当“五毛党”的话,也可以列出不少解释,反正复旦顺位虽然靠后,但前面不少是教会或私立的,若只有国立的才能嫁接招牌,也就交大、同济两个对手而已,另一所国立暨南是接近水准。例如:交大只有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没有文科,不适宜定为综合性,况且多科性工学院的地位也不低;同济的前身也是教会大学不能竖红旗;同济也可能算另一多科性工学院(工学院会议报告有一句“同一地区的工学院系,决定实行分工。如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的各系已经作出具体分工的方案”),等等。个中原因各自体会去。
2、浙江省及浙大定位问题
作为江南文化之乡的浙江省,这次损失惨重,未能得到综合性大学指标,国立英士、私立之江被杀校,浙大虽保住招牌但也接近杀校,仅仅留住一个工学院,其中精华部分都搬到上海交给复旦,留在杭州的也独立建了医学院、师范学院。到1998年重新合并时,浙大几乎找不到很好的合并对象(这点比厦大略好,厦大是无校可合)。
这个问题在前面讲之江大学的时候提及过,由于一个大区的综合性大学不超过4所,上海、南京必然入围,那么处于长三角范围内的杭州是否太过重叠了,不如分给南北两翼的山东和福建?还是当初把浙大、之江的文理与工学院对调,本身是个错误,造成非得把之江定为综合性大学的客观结果,不符合官方对教会大学斩草除根的态度。如果是后一种情形,如果最初留住浙大的文理两科(就象南大、武大、中大一样),然后另外抽出浙大、之江等工科新建一所浙江工学院,是否就会两全其美呢?
3、其余状况
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留住了综合性大学招牌,但大多资源被抽到省外(主要在上海和南京),所以这两个省一直以来就各只有1所好大学。
本来放在中部或西部还算可以的安徽,放在华东区完全是酱油角色,什么重点布局都不可能落在安徽。安徽大学(刚从安庆迁芜湖,不在合肥)被抽拆得仅剩农学院、师范学院,当时还顶着综合大学的招牌,显然不适用,于是拆分为安徽农学院(在芜湖,后迁合肥)、安徽师范学院(至今仍在芜湖),1958年又以一所后来新建的合肥大学顶替了安徽大学的招牌。这几家至今仍在争“国立安徽大学”的嫡传血统。
华东区的资源实在太丰富,与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搭好框架等候进一步充实师生的状况相反,这里显得有点资源过剩,轻易就填满大区院校的医学、农学、师范、财经、政法等科目,其中上海组装出两所医学院(上医、上二医),还支援出一所到武汉(同济医),师范学院也有两所大区院校的定位(华东师大、南京师大)。大校收编时留存用不完的“边角料”,因此还有上海航务、华东纺织、苏南蚕丝、淮南煤炭、福建航海等相对偏门专科学校单独保留下来,未受院系调整影响,其中还有一些被降格为中专学校。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mengtang 于 2015-5-8 10:08 编辑


(续上)
(三)盘点1952年全国高校家底
1、数量及分布
重贴这张统计表:1948年民国高校分布情况
地区
大学
学院
本科小计
专科
总计
牛校
1950前红色背景校
国立
私立
国立
省立
私立
国立
省立
私立
公立
私立或教会
华北
北京
2
4
2
0
3
11
1
1
0
13
清华、北大、北师
燕京、辅仁、协和医
人大、民族、北工
天津
2
1
0
2
1
6
1
1
0
8
北洋、南开
津沽
 
河北
0
0
1
2
0
3
0
0
0
3
唐山交通
 
 
山西
1
0
0
0
0
1
0
1
0
2
山西
 
 
华东
上海
4
6
2
0
7
19
2
4
9
34
上海交通、同济,其次复旦、暨南
圣约翰、震旦、沪江,其次大同、大夏、光华
 
江苏
2
3
2
2
3
12
5
2
4
23
央大
金陵、东吴
华东人大
浙江
2
0
0
1
1
4
1
0
0
5
浙大
之江
 
安徽
1
0
0
1
0
2
0
1
0
3
徽大
 
 
山东
1
1
0
2
0
4
0
1
0
5
山大
齐鲁
 
福建
1
1
0
2
2
6
2
1
0
9
厦大
福州协和
 
中南
广东
1
4
0
2
4
11
0
4
2
17
中大
岭南
南方大学
湖南
1
1
2
1
0
5
0
1
0
6
湖大
湘雅医
湖南人大
湖北
1
2
1
2
0
6
1
0
2
9
武大
武昌华中
湖北人大
江西
1
0
1
0
0
2
0
6
1
9
中正
 
八一大学
广西
1
0
1
2
0
4
0
1
1
6
广西
 
广西人大
河南
1
0
0
0
1
2
0
1
0
3
河南
 
中原大学
西南
四川
1
2
1
0
5
9
2
3
0
14
川大
华西协和
 
重庆
1
0
1
1
2
5
1
0
2
8
重大
 
西南人大(西南政法)
西康
0
0
0
0
0
0
2
0
0
2

 

 
云南
1
0
2
0
0
3
0
1
0
4
云大
 
 
贵州
1
0
2
0
0
3
0
0
0
3
贵大
 
 
西北
陕西
1
0
2
0
0
3
0
3
2
8
西北
 
西北人大
甘肃
1
0
2
0
0
3
1
0
0
4
兰大
 
 
新疆
0
0
0
1
0
1
0
0
0
1

 
 
东北
辽宁
1
1
1
0
1
4
1
0
0
5
东北
中国医科
东北人大(吉大)
吉林
1
0
0
0
0
1
0
0
0
1
长春(将停)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哈工( 中苏日)

台湾
台湾
1
0
0
3
0
4
0
0
0
4
台大
 
 
合计
31
26
23
24
30
134
20
32
23
209
 
 
 
不过数量并不代表规模,能成为大学的(不管公立还是私立),至少有3个学院9个系以上的“最低消费”分量。称为学院的,一般就达不到9个系,但也有个别例外的会超过10个系的,未能升格大学是设置的系学科跨度大,未能凑足3个学院所致。专科学校一般是比较单一的专业方向,规模较小。
各省一般有一所处于龙头地位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都往“巨无霸型”的方向发展,例如国立河南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广西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中正大学等,其资源占了本省高教资源的一半以上。
2、质量
民国没有搞高校排名,更没有什么C9、985、211这些三六九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比现在均衡得多,现在拿个北京大学和山西大学相比,那就差天共地的距离。不过在那时候差别没那么大,上面提及的二线省份(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等)的龙头大学,也是相当牛的。当然,总体而言处于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武汉、杭州、广州等市的顶尖大学,质量还是要高出一档。
有一些反映学校重要度或声誉度的组合,不妨参照一下。
(1)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确立的第一类国立大学共10所(划区按国民政府标准)
东区: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
南区:中山大学,厦门大学
北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西区:重庆大学
中区:武汉大学
(2)一些有趣的“抱大腿”比喻
以欧美名校做比喻的。当然这里既有办学水平的,也有某些背景相连的。不管如何,能够有人提出比喻并流传下来,基本上也反映这所大学的人品。曾经出现过的有:
东方剑桥——国立浙江大学
东方哈佛——私立圣约翰大学
东方麻省——上海交通大学
东方康奈尔——开始是唐山交通大学,后期唐山交大降为工学院,名号转为私立津沽大学
东方柏林——国立同济大学
东方哥伦比亚——私立大夏大学
从这里可见,私立大学尤其是教会大学不容小视,体型不大、但精度很高。例如广州的岭南大学按办学规模不足中山大学的1/3,但1952院系调整时,我发觉中大从岭南分得的大师、学者、教授,比中大分走到外校的大师、学者、教授还要牛叉一些。
(3)其他说明
不能以现在的观念评价当时的水平,例如国立河南大学,在国人心目中地位不怎么高,但美国《科学》杂志搞过全球性的高校排名,河南大学曾高居全国第6。
现在普遍认为称为“大学”就是强校,称为“学院”的就是弱校,其实学术上大学与学院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学科专长和规模的差异。以前称谓学院的里面藏龙卧虎,比如北平师院很牛;唐山交大降格为唐山工学院,只是规模缩减,术业依照牛;北协和、南湘雅其实也只是带“学院”的名号……
3、各大名校院系状况
去上学一般关注学校质量,但若拿来分田分地,更有用的是数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名校招牌都拆掉后,只要拿到一个成建制的组织框架+校舍+设备,再配以名师点缀,就可以树立新的名校招牌。
高校内建制随时变化,到1952年有多少家底实在难以统计。只能转帖一个抗战爆发初期的:
中央大学(7学院、35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
中山大学(7学院、31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研究院
浙江大学(7学院、25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
广西大学(7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
其中广西大学与央大、中大、浙大一起属于“满血状态”的,令人刮目相看。
北京大学(6学院、33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
武汉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
东北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
重庆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
湖南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商学院
河南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
云南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
四川大学(6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
带有6个学院的一般就是缺个师范学院或者医学院,但不代表规模小,例如北京大学有33个系,比7个学院的中大、浙大还要多。
清华大学(5学院、26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
中正大学(5学院、16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
山东大学(5学院、xx系):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
同济大学(5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
山西大学(5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
一般都会缺个师范(办师范学院的准入条件比较苛刻)。另外可能缺个医学或农学,学科方向太过专业,不一定会跟风去搞,不搞不等于学校不强。
西北大学(4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
贵州大学(4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商学院
兰州大学(4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兽医学院
假如大学里面的法学院和商学院分开设置的,一般大不到哪里去,估计就是建校过程中筹够“三院九系”的最低消费,故意多设一个学院。上面那些单独称为“法学院”的巨校,不代表他们没有商科,实际多数就埋藏在法学院里面。
交通大学(3学院,17系):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
北洋大学(3学院、xx系):法学院、工学院、商学院
西北大学(3学院、xx系):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
安徽大学(3学院、xx系):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
交通大学还不是国立,而是铁道部的,术业专攻,所以不大。
北洋大学作为前朝的遗留产物,曾经属于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大学,看来被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严重打压了。
私立大学掌握的全国情况不多,说说广东几所吧:
岭南大学4:文学院、理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
国民大学3:文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其中法学院很大,超过中大法学院
广州大学3:文法学院、理工学院、商学院。其中文法学院丧心病狂之大,超过岭南大学全校规模,或接近4个中大文学院。
珠海大学3:文学院、理学院、工法学院。比较袖珍。“工法学院”貌似工科+法商科装入一个布袋,组合够奇葩。从中可见有不少从学院升格大学的道路上打了擦边球的,例如工科有2个专业不够办工学院(按潜规则应入理学院),法商科有2个专业不够办法学院(按潜规则应入文学院)。不过把工科+法科两块边角料组合一下,居然也就筹够大学的门槛了。
另外还有几所学院,内部有2个二级学院(因数量<3,未能升格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省立法商学院、私立文法学院。不用解释,看校名就知道里面装的是哪两个。
(待续)
(预告:下一章将动刀子开切)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布点打桩,架顶梁柱
1、三横三纵
按照当时设定的高校层次体系架构,可以用三横三纵形容。
(1)三横是指按学科从基础到应用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最基础端)的是文理性学院(苏联模式可作为综合性大学),文科是社科、法科、商科等学科之母,理科是工科、医科、农科等学科之母,因为文理学院是基础性学科,由于建国初期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仅保留少量的文理学科用于基本的学术研究工作,因此行内人士综合性大学必然是最牛的大学。
第二层是多科性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医学、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学院,也是1952年调整以原来大学切分出的单元,其中医学、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学科以属于基本末梢,下面不再细分。但工学院、农学院既有多科性的综合学院,也有下面更细致的切分。
第三层是具体到某个行业甚至以产品为对象的学科,这是苏联模式大力倡导的产物,例如工学院只是个多科性大类(带有承上启下作用),真正的末梢是机械、电子、化工、石油、冶金、矿业、航空、航海、汽车等以行业为对象的院系。同样农林领域也有个别切分,例如农业、林业、园艺、水产、畜牧、兽医等,但独立出来的学院远远没有工学领域那么多。
(2)三纵是行政上按国家、大政区、省三个层次
从1952年开始一直影响下来的有所谓中央院校、大区院校、省属院校等三层管理,当然改革开放后还增加了市属院校。
有的行业院校是三纵各层都设置,有的则只在国家层、或大区层设置。例如综合性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完毕之后,只设置到国家、大区层,省属学校一般不保留综合性。而体育、艺术、财经、政法等学科,也认为不需要太多,只保留到大区一层。师范大学、农业学院则各层次都有。到了位于末梢一层的工业领域的学院或者农业领域的学院,则视情况(主要是行业的重视或普及程度而定),例如机械、电子、园艺、畜牧水产等可以下放到省一层,航空、船舶、军工等领域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控制在国家层,其余一般按照大区院校的层次。
2、双子星搭配
直到1990年大合并之前,各大城市(甚至相邻城市)之间总有一所比较牛的综合性大学+一所很牛的多科性工学院搭配,例如北京北大+清华,天津南开+天大,上海复旦+交大,南京南大+南京工(东南),武汉武大+华中工(华科),广州中大+华南工,四川川大+重大。以上各地,除了北京的北大、清华难分上下之外,其余各地总是综合性大学力压多科性工学院一点点。
这里从名字上又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多科性工学院是新命名的,例如南京工、华中工、华南工似乎是新学院,一直输给同城老牌子的南大、武大、中大那也无话可说;另一种是多科性工学院也来自历史名校,而且以民国时期的名望似乎还胜综合大学一筹,民国时期总体而言清华>北大,北洋>南开,交大>复旦,重大>川大(这一对很多人不信,但请参照楼上关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定的10大高校,西区是重庆大学)。但由于后来综合性定位高于多科性工学院,于是乎清华、北洋、交大、重大均被对手反超(清华不能说被反超,至少也是被追平),这是他们一直认为1952年定名不当造成的后果。
3、1951曾昭抡方案确定布点打桩雏形,貌似倾向性是多科性工学院>文理综合大学
1951年全国工学院会议,曾昭抡抛出一个整合方案,这是1952年院系调整的前奏,也构筑了之后40年各大城市“双子星搭配”的雏形。不过当时曾昭抡更关注的是“工科要抽取什么”,并不理会“剩下的大学怎么办”,因此他的方案是把多科性工学院的需求和发展放在第一位!
请看会议形成报告之“二、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地区的工学院为重点进行调整”这一段,当中第1、2、3、4、8条决议是怎么布局的?(第5、6、7条是抽取院系分建航空、矿冶、水利的,与本章内容无关,不展开):
第1条:将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方面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将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及燕京大学文、理、法方面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综合性的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
第2条:将南开大学的工学院及津沽大学工学院合并于天津大学(笔者注:北洋大学刚改名天津大学)。
第3条:将浙江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将之江大学的土木、机械两系并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合并于之江大学(笔者注:之江大学是教会大学)。
第4条:将南京大学(笔者注:国立央大大学刚改名南京大学)的工学院划分出来,和金陵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以及之江大学的建筑系合并成为独立的工学院。(笔者注:这所工学院后定名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
第8条:将中山大学的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独立的工学院。(笔者注:这所工学院后定名华南工学院)
(补充说明:上海、重庆、武汉的工学院计划,并未见于本次会议文字报告,实际已经有了酝酿或计划,当时交大是上海工科精度最高的院校(而且交大没有什么文科),曾昭抡已经直接把交大定为多科性工学院,后面会把其他工科院系往里面塞;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驻地,西南地区工业更先考虑重庆而不是成都,因此重大是多科性工学院,川大是综合性大学;至于武汉,按这次会议决议,武汉是先准备建三所单科工科院校,并未考虑建华中工学院(后来才合并的),因此不会去打“以武大建多科性工学院”的主意。
从上面第1-3以及西南大区的计划可见,这时候已经安排了清华与北大、北洋与南开、浙大与之江、重大与川大进行文理科的互换对调,当时工科精度占上风的一所学校要取其工科部分、往多科性工学院方向发展;另一所要剩余部分,往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
从上面第4、8的计划则可见,并没有把最牛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定为多科性工学院,而是打算新办一所工学院,如果参考浙大和之江的对调,是否可以进行南大与金陵、中大与岭南的对调呢?当时没有这种行动,一种可能性是金陵、岭南都是教会学校,要斩草除根(不过之江也是教会学校啊);另一种可能性是南大、中大的规模实在太过巨型,还有医学、法学、农学、师范等学院不好安置,所以让工学院新建。不过大家需要知道:新办的南京工学院要了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园,把剩下部分赶到金陵大学校园去了!新办的华南工学院要了国立中山大学的校园,把剩下部分赶到岭南大学校园去了!
可见在1951工学院调整的时候,清华、天大、浙大、重大、交大、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才是当局心目中的第一重视!
但想不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城那所要剩余部分的文理学院后来发展了苏式的综合性大学,变作基础研究的龙头,均反压一头成为当地的第一高校!
按照严格的命名规则,上面提及过的、定为工学院的那5所应该名叫清华工学院、天津工学院(或北洋工学院)、上海交通工学院、浙江工学院、重庆工学院才对,但事实上“大学”的名称还是保住了。这显然是一种特殊照顾,因为把他们挑出来间多科性工学院是因为“第一重点”所致,不可能把招牌也杀了。至于新办那几所工学院,那就不客气了,照章定名: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不能用“大学”的马甲了。
不管怎样,“双子星”构成了全国各大区、各大城市院校的顶梁柱结构,剩下的省份、剩下的学校,不管原来的高教基础如何,都只能属于外围的“边角料”——需要的时候来抽拆、剩下有用部分看着办什么——无用的将被杀校。
4、之江大学的去留问题留下无穷遐想
工学院会议上文理科与工科对调的几对组合,都是顶呱呱的名校,不过从原文看到,其中和浙江大学进行文理对调的那一所,名叫之江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如果按照这种走势发展下去,浙大是多科性工学院,之江是综合性大学——按规则可以把“之江”的唯一教会招牌留存下来的。
事实上按1952年院系调整计划的,最初是有21所综合性大学的(很有可能包括之江大学),到1953年全部完成的时候只剩下13所(最终留住的13所是华北的北大、南开,东北的吉大,西北的西北大、兰大,西南的川大、云大,中南的武大、中大,华东的复旦、南大、厦大、山大)。
按我的推测,1952年二次调整时失去综合性资格的8家很可能是:山西大学、贵州大学、中原大学(河大)、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中正)、安徽大学、之江大学。(如果真的限死了名额,按照地理位置,这8所被淘汰有其合理性所在。)
之江大学所在的华东区,留住作为综合性的有复旦、南大、厦大、山大,一个行政大区最多只有4所,看起来是编制不够,上海、南京留给名额理所当然,安徽没有也正路,浙江、山东、福建三选二则难说。
但为什么拿下之江,而留住厦大、山大呢?是因为之江属于教会大学的因素连累了浙江不保留综合性大学?还是因为杭州离上海、南京太近,不可能让综合性大学布得太密集?
之江大学失去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机会,被迫降格为省级层次的师范学院,综合性才可以使用的校名“之江大学”被迫弃置,遂与一些院校的师范科合并为浙江师范学院。
假如在当初浙大与之江对调院系的同时,南大与金陵对调、中大与岭南对调,又是怎样的命运呢?因为南京、广州肯定是可以占据综合性大学名额的,金陵大学、岭南大学是否可以保存下来呢?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续上)
四、院系调整过程
(一)各版块宏观布局和部署
上一章已经说过,院系调整的第一步是“布点打桩、架顶梁柱”,其关键又在于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工学院的布局。
目前我们百度得到的关于院系调整的说法,都只看到最后结果,中间过程几乎完全被忽略了。这样我们就会觉得院系调整是一个目标十分明确、行动十分坚决的过程。
但实际上中间有很多犹豫不决的步骤,可让我们重新审视当时的意图。
当时的高校布局,既要考虑全国性的一定均衡,例如顶梁柱部分,资源分布甚少的西北、西南、东北不能留空,这是今后区域支撑的轴心,但专科性院校暂时可以少一些。但也要考虑客观现状,发达地区院校多不可能一下子迁到西部去,因此华东地区顶梁柱部分名额肯定要多。从上面的统计表看以看到,1952年的时候,华东大区的院校林立,精华荟萃,远远超过华北和中南(华北只是个别学校精度高),即使用尽4个综合性大学名额,仍然有不少名校会遗憾出局的。
按照相当普遍的说法,经过院系调整后,到1953年剩下13所,这个数据非常多的资料引用得到,基本可确定如下:
区域
综合性大学
数量
多科性工学院
数量
华北
北大、南开
2
清华、天大
2
东北
东北人大(即吉大)
1
东北大,大连工(新建),哈工(从苏联手上接收)
3
华东
复旦、南大、山大、厦大
4
交大、浙大,南京工(新建)。后来增补同济
4
中南
武大、中大
2
华南工(新建),后来增补华中工
2
西南
川大、云大
2
重大
1
西北
西北大、兰大
2
西北工
1
合计
13
13
这是广为流传的终极结果。但是,按照《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99年版)的说法,“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加到149所,而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由调整前的51所减为21所。”
可见按照1952的第一次调整想法,是打算保留21所综合性院校。但是中央对1952的结果仍不满意,1953年是的要求是中南区继续调整,其他区局部调整。
最终确定这个数目,既考虑了平衡有考虑了现状,华东好大学太多所以给了4个名额,东北侧重工科所以只给了1个名额,华北、中南、西南、西北都是2个名额,明显带有平衡考虑,其实华北比西北、西南强大得多了。
下面逆推一下在1953年经二次审定而被取消了综合性大学的是那几所大学。有四条潜规则:
(1)最初估计也不会安排同一城市有2所以上综合性大学吧。因此不与那13所综合性在同一城市。
(2)早早确定为多科性工学院大学,例如浙大、重大、东北大学等,也不会是原来21所清单综合性之列。
(3)偏远省份的新疆、宁夏、青海、西藏、西康、热河、察哈尔、绥远等连大学都没有,更不可能有综合性大学留存了。
(4)河北的大学,实际可由位于省城天津的大学代表。重庆和四川也可视作一体。不会是河北、重庆的其他大学。
综上所述,我认为被复核撤销的8所综合性大学应该分布在这些省份:山西、贵州、河南、湖南、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当时内蒙古、海南未建省。全国所有省份列完了。)
对应的8所大学就是山西大、贵大、中原(河大)、湖大、广西大、南昌大(中正)、徽大,最后一所由于落在浙江,又不是浙大,国立英士大学已经停办,那只能猜测是私立之江大学了(依据:1951工学院会议后曾与浙大的文理工学科对调过)。
因此网上很多人吐槽的河南、山西、广西、江西等省份没有好大学,是由于早年的牛大学有“政治原罪”,所以遭到惩罚,其实不一定是真实原因。山西、广西、江西本身就地理位置不佳,不可能作为枢纽省市,而河南条件虽然好一些,但省会在开封,况且当时已经考虑把省会迁往京汉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郑州了,而中原大学(河大)仍在开封,我觉得这与中原大学未被看好有很大关系。
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在民国时期并不比广西大学、山西大学、中正大学等要强,不过这次院系调整招牌留下来了,很显然是地理分布起作用,西北地区总得留2个名额,矮个子挑高个,最好的综合性就西北大和兰大了;西南地区由于最好的重大以用作多科性工学院,川大肯定要占一个,剩下的也只能在云大和贵大之间选一个了,最终落在云南。
与清华、天大、交大、浙大、重大等钦点为工学院的待遇不同,经复核被PK下来的8所学校不能用综合性大学招牌了,只能按照实际现状改名或拆分,多为师范学院或农学院,只有湖南大学被迫改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这里拆招牌的包括老毛在牌匾题字的湖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这三所。
下面分别分析一下各大区院系调整的各种考虑因素以及特点。
(二)华北板块招牌响亮、学科精度高,但体型并不大
范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其中天津既是特别市,也是河北政府所在地,所以河北主要家底落在天津。察哈尔、绥远是漠北苦寒地,什么东西都没有。
数量:高校26所,其中大学8所,独立学院13所,专科学校5所。
牛校:清华、北大、燕京、北师院、协和医、辅仁、南开、天大(北洋)、津沽、唐山工
北洋政府定都北京,又以天津为门户外港,因此民国前期京津高校都非常强大,我们网上经常看到民国高校多少大师、科学家出自清华、北大、燕京、北洋、南开等,实际上都是来自北洋时期的积累,但实际到国民政府时期,因定都南京,高教重心随着政治重心南移,华北板块真正实力是一步步下滑。华北这时候的实力,很大程度是靠招牌、声誉、历史底蕴这些软实力。
与此同时,发源于红色背景的旗帜学校中国人大、中央民族、北京工学院搬到了北京,自然也是要保留的,但里面并无多少硬货,也是要往里面填充资源的。
总体而言,既要保留不少招牌,又要组建首都地区那么多专业学院,能用上的“原材料”质量虽好,但分量实在太少,处处吃紧。
两个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工学院的指标,毫无疑义一定在北京和天津!其余的太原、保定、归绥之类城市的根本不可能(山西大学有没有政治原罪都得杀校)。
北京方面,清华>北大>燕京>辅仁,结果是清华与北大很明白了,何况燕京、辅仁还是教会大学难以留下,至于清华为工科、北大为综合性的事情,上一章已经说过,出自是曾昭抡的工学院调整草案。
天津方面,天大(北洋)>=南开>津沽,也很清楚了,津沽也是教会大学难留下,至于天大为工科、南开为综合性的事情,上一章已经说过,同样出自是曾昭抡的草案。
剩下的事情,就是各种切割、拆分、组合,既要充实一下人大、民院、北工等红色院校,也要组建8专业学院,资源还是相当紧张的,所以华北大区还是抽走了华东、中南的一些资源,包括远在两千公里外的中山大学都有个别系被抽到北京,例如哲学系、语言学系等奇葩专业。
不过,由于新中国定都北京,首都一呼百应的汇聚力强大,只要有个框架,要把内容丰满起来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经过1952年重组后的北大、清华的家当还未必有复旦的多,新组建的八大学院大多比较空虚,不过很快就以其聚集效应强壮起来。
(待续,后面继续概括其他5个大区的情形)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加插两篇背景材料,介绍上海高校状况,也更方便前面内容的导读
背景材料一、复旦大学奇迹般崛起的两次机遇
对于1952年后复旦黑马般地从上海第6-10名之间高校跃升为第1校的奇迹,百度上铺天盖地都是狂黑的帖子。不过,还是要去挖掘一些数据和实情,看能否找到合理解释。
(一)1941年在抗战西迁之际“玩花招”改为国立
确实,在1941年之前的复旦确实是一所私立的二、三流野鸡大学,抗战时期西迁,并与私立大夏大学等组成联合大学。在最困难时期,复旦因经费困难想改国立,以当时的办学水准是未必能通过的,不过好在有个“干爹”于右任,开行政会议的时候,耍了老蒋和孔祥熙一把,于是改国立之事顺利通过。参考文章:《复旦、大夏两校改国立风波始末》。
既然复旦改国立了,与之一起组成联大的大夏大学也有人提议改国立。不过,大夏大学同样也有个较有分量的“干爹”名叫王伯群,认为保持私立能够独立自主,有利于学术自由的探讨。经王伯群据理力争,大夏大学放弃了改国立的机会。
当时是国立好、还是私立好,在1941年还看不出日后会是如此走势。但到了1952年,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命运可谓天渊之别了。
就这样,复旦跟随交通、同济、暨南挤进了上海滩“四大国立”的俱乐部,改朝换代后只有国立的招牌才有机会留存下来,尽管学术水平上,复旦、暨南还不如圣约翰、沪江等私立。大夏大学就只有杀校的命运了。
(二)1949年8月同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划归复旦,与此同时暨南被秒
1949年上海解放,9月份军管会作出一些举措:暨南停办,文法科划归复旦,理工科划归交大;与此同时同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划归复旦。
这个时间点似乎未到院系调整阶段,连前奏也未到,因为这次动作之后就等了3年,才迎来1952的院系调整。
这是当局对复旦献媚的奖赏吗?估计很多人是这样判断。
我把当时军管会那份文原文抄录一次:“查该校(注:同济)文、法学院学生人数过少,兹经本会考虑决定将该学院各系合并复旦大学文、法两学院各同系,以求合理发展。”
其原因将在背景材料二探讨。
(后来还有一文:“复旦大学水产及海洋专业人数少,条件不具备,决定并入山东大学”。但这个决定由于复旦师生抗拒离开上海,未能实现。)
不管怎么说,在1949年9月拿下了暨南、同济的文法科,复旦大学成为上海滩文法科最强的国立学校,尽管招牌还不如交大、同济响亮,但后来文理学院与工学院分道扬镳,能够在文科方向提升得高的,只剩下复旦这一家了。
(三)1952年复旦被定为上海滩第一校,但并未有具体人受惠
1、招牌
上海四大公校,交通是北洋背景,同济有较深德国教会背景,暨南是华侨背景,复旦反而体现了较多为私立背景随后再改公立,这个招牌也不大响亮。
其次政治意义也不大,不像中山大学的旗帜背景,北京大学彰显的五四精神,清华大学彰显的学术地位。
最后是要做给境内外某些在高位或影响大的人看,例如北大清华的海外牛学者多,需要鼓励他们归国;例如中山可能要顾及很多国民党投靠人员情感;例如南开是否有周的因素,等等。但复旦看不出有这种需要。
因此看不出一定要为“复旦”这个招牌续命的政治必要。
2、人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否为方便复旦内部某些“有功人员”的职位安置呢?
复旦校长章益,国民党CC系骨干,虽然拒绝了老蒋去台的劝告,并且保护校舍、校产等方面立了大功,但并未能留任复旦校长,而是发配去了山东师范大学。
陈望道,复旦内部名望较高的学术泰斗,也是保护校舍、校产方面立了大功,顶上来担任一阵复旦校长,但任职时间也不长。
由于复旦原本的学术地位明显不如来自浙大、南大、同济、以及形形式式教会校、私校交换过来的那些人也挺牛,土生土长的老复旦反而渐渐被边缘化。最后,校长位置被来自浙大的苏步青拿下,这时候是新复旦的人员 “大股”是旧浙大。
背景材料二、1949-1950年上海高等院系局部调整,为后面1952调整“探路”
前面提到过以学科专业为单元的“横”和以行政隶属为单元的“纵”,如果说1951年11月开始曾昭抡主导的工学院调整是学科的抽拆,那么1949-1950年上海的院系的局部调整则是同一地块内的资源调配。两件工作开始可能独立,后来融汇到一起了。
(一)华东军管会接收上海高校的状况
上海解放时,中共只接收了公立高校,但并未接收私立高校,这一时期四大国立的院系、专业、人员状况如下:
学校
学院
专业
人数
交通
理、工、管
13个系全部是理科、工科、管理学科
2991
同济
文、理、法、工、医
16个系,其中文法大类的有中文、外文、历史、哲学、法律5个
2307
复旦
文、理、法、商、农
19个系,除农艺茶叶、海洋水产外,其余为文理法大类
3209
暨南
文、理、法、商、教育
17个系
1393
横向规模供参考:解放初国立中山大学4054人(巨无霸),私立广州大学2893人(等于交通),私立国民大学2289人(等于同济)。(印证:暨南大学很小,同济的文法科也很小)
单纯看多少个学院、多少个系未必看出规模,从这个表可见,复旦经过十年的国立生涯,此时已经摆脱野鸡了,在四大国立中规模最大,而且以文、理、法、商为重。交大看起来学院不多,但块头也大,里面全部理工;同济也没有多少文法。暨南看起来学院、专业很多,但规模其实很少。这一点,即使1949不调整,我看到了1952还是会把复旦确立为综合性大学,除非意识形态有所松动,能够对私立的圣约翰、大同或大夏网开一面。
那么为什么要在1949年9月这个最需要统战的时间点,秒暨南、拆同济呢?(仅此一例,其他地区、其他时间点并未发生)
(二)1949年7月上海9所国立高校联合招生与收费风波
1、招生人数专业分布不平衡,导致文、法学科的招生计划要压缩
1949年7月完成了公立高校的接收工作,正直每年的招生时间。民国高校都是自主招生,或者个别自组联盟招生。这一回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上海滩包括四大国立在内的9所大学、学院、专科学校搞了史无前例的一次联合招生,统一报名考试(允许填3个专业志愿),这个或许就是全国统一高考的雏形了。(注:仅是国立的统考。这一年上海市立、私立、教会学校高校仍然自主招生。)
按计划招生3500-4500人,但实际报考10370人。分布如下:
学科
工学
医学
管理
商学
文学
农学
理学
法学
人数
4283
1504
1050
847
663
615
404
211
或许是考生对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新政权的意识形态有所认识,这一次工科、医科、管理等学科成为大热,文科、法科空前大冷,法学院甚至全部录取还不足招生计划人数。
在这种情形下,当局考虑文、法学科的招生计划压缩,这是第一条线索。
2、公校收费问题引起轩然大波,导致部分压缩,生源开始向工农敞开
1949年因财政极度困难,上海的公立高校是要收费的,而且比国民党时期的收费还要高,这事件是中共接收大上海引起的一个“小风波”之一。
中共顺利打下江山,当时国人绝大多数普罗大众似乎抱有“迎闯王、不纳粮”的独特心态(从黄巢开始,到方腊、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百姓都有着这种期望)。公立高校学费过高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大公报》在1949年8月接连刊登关于如何合理征收学费的讨论:国民党统治时期,公立大学尚且实行官费,少收学杂费,人民政府办的公校必须比国民政府更加“优待”同学。
这一下军管会一下子变得被动,当时除了在大公报刊登过一则声明:国民党海口封锁,人民竭尽全力支援前线,经济状况遭受严重困难……云云。
但这些声明起不到实质的效果,最终还是在行动上还是做了较大调整:压缩招生、部分学生收费、困难学生减免,等等。当年几所公校,仅剩下几所高收费的:上海医学院收费比例占75%、上海商学院61%、高级机械学院57%,看得出读医、读商的还是有钱人,这学费给得起!其余多数都变成“卖大包”,复旦、交通、同济等公校合约50%左右,靠什么维持一半减免生的开销呢?显然一是从紧张的财政里面抠,二就是缩减招生计划,缩减部分主要还是文、理、教育这些没有多少“有钱人”报考的部分,在这种情形下暨南大学被秒杀,同济的文理科被切掉转到复旦,其实在读学生人数并不多。
很多人把1949的一些调整(包括广州几所民校合组的私立华南联大)作为1952院系调整的前奏,其实这次调整之后,后面两年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了,我认为这是这一特殊时间点照顾人员外流散失、公帛银子严重不足的一种措施,暂时还不是院系调整的前哨战。
当然,上海的这一次内部整合并非与1952年院系调整无关,中共高层似乎颇为肯定这一次的一些经验,例如院系切割、统一招生考试、对工农子弟减免学费,等等,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华东局高等教育处这个团队,一年多以后原原本本搬到了教育部负责1952年院系调整的操盘。
(三)看组织人事情况,上海军管会高等教育处实为后面教育部的原始班底
接收高等院校的机构是华东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长陈毅元帅亲任主任(可能挂名而已),一名副主任兼高等教育处处长(这时候很没有什么厅长、局长之类名堂,处长就是最大的主事人了)。1949年在这个位置的三任官员,后面都到了国家教育部相对应的位置。
钱俊瑞(上海解放前夕-1949.6.21)
韦悫(1949.6.21-1949.8)
唐守愚(1949.8-?)
还有负责接收几所国立高校的军代表,就是当时的核心层人员了。
交大军代表:唐守愚
复旦军代表:李正文(高教处副处长)
同济军代表:杨西光
暨南军代表:李正文兼
这几位人物简历大致如下:
钱俊瑞(1908-1985,江苏无锡人)的简历前面已有介绍,可向前翻阅。钱俊瑞入上海后主要负责接收上海公立高校的工作,完成之后入京筹组教育部,出任党组书记兼副部长,迎接新中国成立。
韦悫(1896-1976),广东香山人,广州南武中学、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美国俄亥俄奥柏林学院哲学博士毕业,后回国在岭南大学、广东国立高师等校任教,省港大罢工时经苏兆征介绍入党,大革命失败后脱党,期间曾任国立央大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后赴解放区任江淮大学校长,直到1943年其党籍得陈毅、张云逸重新确认。解放后任上海副市长、华东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高等教育处处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49年7月首次的多校联合统一招生考试,应是出自韦悫之手。但由于同时附带的较高学费问题,被迫辞去高教处长职,但年底就出任教育部副部长,显然中央对其统一招生之举还是认可的。)
唐守愚(1910-1992),山东梁山人,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共党员,后奔赴解放区,任中共南通地区江北特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文委书记,解放后任上海高等教育处处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高等教育部工业教育司司长等职。
李正文(1908-2002),山东潍县人,东北大学文学院肄业(因九一八流亡,曾在清华大学借读),中共党员,曾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大夏大学等学校任教,解放后任华东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高等教育处处长、高教部政治教育司司长。
华东局分管高等教育这个班底,之后就陆陆续续到教育部会师了(除了杨西光去了福建,其余全部入主教育部!):钱俊瑞副部长,韦悫副部长,唐守愚工业教育司司长,李正文政治教育司司长。不能不说,这与他们在上海顺利的接管、 部分整合、统一招生考试、工农减免学费等一系列举措无关,因为这正是中共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方针。不过以上几人加上部长马叙伦都文科、法科等背景,对工科是门外汉,如何进行重点在工科的院系调整,他们并不在行——因此需要火线找一位熟识工科的人员入阁,当时有曾昭抡、钱伟长两位考察对象——可惜钱伟长这个“愣头青”并不太领会当局的意图。
不过,曾昭抡与华东局几位教育系统官员的履历没有什么交集,应该说上海整合(以地域为单元)与工学院整合(以专业为单元)是两条各自的线索,未必是联合行动,但到1952年那就纵横一起联合开刀了。
(临时加插这一段。后面重新转回关于招牌、校舍、资产继承情况的研究。)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历史名校的资产今何在
(零)本章引子:安徽大学招牌归属的是是非非
1、招牌争议
1988年,安徽大学准备搞一次盛大的校庆60周年庆典活动(国立安徽大学建于1928年),但引来一位不速之客——安徽师范大学前来争抢:安徽大学招牌是我校的!你校只能按1956年的建校时间搞32周年校庆!更吃惊的是,随后又引来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的争抢,均声称对“国立安徽大学”这个老字号享有继承权。
安徽大学拿出了1958年老毛给“安徽大学”牌匾的亲笔御书,还是一式四份,这个还不够证据?
但安徽师大则质问:既然你是国立徽大的继承人,那么我校曾经聘任过郁达夫、陈望道等大师任教,聘书起止是什么年份?每个月多少个大洋的薪水?安徽大学无言以对,安徽师大却讲得头头是道。
不过其他两校看来也不是插科打诨的,安庆师范学院翻出了校内一处处建筑的石刻、碑文,照了照片,多出遗迹有“国立安徽大学”的字样;安徽农大的很多设备、仪器、实验农具也是印着“国立安徽大学”的字样。唯独那家顶着“安徽大学”马甲的,除了老毛的御书之外,其余证据空空如也。
当年安徽师大几乎要状告安徽大学侵犯商标,不过在88年那个年代,体制内的事务直接就可体制内安排来解决,最后官方还是维持现状,安徽大学的招牌还是照常如故,及后就进入了211俱乐部、一本招生,从发展上迅速甩开另外三所。
2、国立安徽大学时运坎坷
还得回顾一下这所大学的几次重大变迁。
国立安徽大学最早可追溯至1897年的敬敷书院,不过那些早年的往事就不去考究了,反正到了1928年被国民政府定为国立大学,那时候校址在安庆,安庆是国民政府安徽省会。该大学实力如何就不是本文讨论范围了,反正与朱光潜、郁达夫、姚永朴、刘文典、陈望道等大师级名流扯上不少关系,在民国的地位比现在的安徽大学肯定要强大许多就是。
到了1949年6-7月间,长江发大洪水,国立徽大被淹,学生提前考试放假,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学校租用了芜湖招商局的商船和摩托艇,把仪器、设备、图书等运往180多公里外的另一沿江城市芜湖临时存放,但这场洪水到开学仍迟迟未退,校舍不能恢复启用,师生们只好赶到芜湖复课。这么一下就在芜湖的临时校址安顿下来了。
那么1951、52年为什么不主动回迁呢?
因为每年发水患的安庆已经不大适合做省城,准备改换省会,大家正在讨论是迁址芜湖、还是合肥之争。(当时芜湖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而解放初期中共安徽省的机关在合肥办公)
国立徽大就先看看吧,若到时候把芜湖定为省府,学校就没有回迁安庆的必要了。
谁料,1952年国家开始了雷霆万钧院系调整大手术,安徽属于华东区最边缘化的身份,不管徽大在安庆、合肥还是芜湖,对上海、南京来说都是乡下小地方,也就只等着各家来抽拆的命运了。
看看这份被拿走的家当,可以想象原来还是挺丰厚的,而且大部分调离了安徽:
(1)土木、工程、艺术并入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
(2)法律并入华东政法学院
(3)经济、商科并入复旦大学
(4)农艺、园艺系并入浙江农学院(现已并入浙江大学)
(5)教育、历史、数学、物理之一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直至调整结束的1954年,只抽剩一个师范学院、一个农学院在留守,再顶着综合性大学的招牌已经名不副实,于是被再补一刀,切分为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农学院两所。安徽师范学院继承了“国立安徽大学”的行政部分以及校史档案,留在芜湖这个临时居所。安徽农学院后来迁址新省城合肥,带走了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图书仪器设备。某种意义上,国立安徽大学的历史到1954年为止。
1952年的合肥还是比较落后的城市,大家总觉得只是省委、省政府暂时的办公所在地,至于下一步将把省会定在合肥、定在芜湖,还是回迁安庆,一直仍存各种各样的争论。省会定址问题一拖再拖就是五、六年时间。
党政机关子弟总得有个就近可上的大学嘛,1956年,作为政府机关所在城市的合肥办起了一所“合肥大学”。
1958年,旧省城安庆当时仍是一座大城市,也总得有所高校吧,于是原国立徽大旧址办起一所安庆师范专科学校(现名为安庆师范学院)。
这样一直仍以“国立安徽大学”嫡传继承人自居的安徽师院,观望了几年,结果进合肥不成、退安庆不成,从此在芜湖扎根至今,1972年改名安徽师范大学(在这个时间点挂大学招牌的甚少的)。
3、安徽大学招牌被合肥大学通过御笔册封拿走
1958年9月16日,老毛到合肥视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汇报了工农业生产、教育科研卫生等各方面的情况,最后顺便请老毛为“合肥大学”题写校名(题校名仅是很小很小的插曲),第二天工作人员拿回来的竟然是“安徽大学”四个字。于是合肥大学将错就错,把“安徽大学”的御书堂而皇之地刻在大门口,从此安徽大学不用搬迁就到了合肥。
关于拿回来的御笔忽然变了校名的过程,百度上铺天盖地几乎是以下这个说法:
“毛主席说,合肥没有名气,还是安徽大学好。当即,毛主席就为’安徽大学’题写了校名。”
不过随行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证实,老毛没有讲过上面的话。(类似的,网上关于老毛直白发表某件事情态度的,很多是以讹传讹)。
一直以来引来有各种猜测,估计的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种、由于在汽车上,原校名为合肥大学,老毛未听清;
第二种、曾希圣未说清楚请老毛题写合肥大学校名、还是起一个好名字,使老毛理解为重新为学校换名并题字;
第三种、老毛自己认为既然合肥大学是安徽省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校名为安徽大学更为贴切。
近年来档案局才披露有关史料,大致道出实情,实际上老毛回给曾希圣的不仅是一式四份的字帖,还有一封表明对省会定址态度的回信,原文如下:
“曾希圣同志:
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以为如何。
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
显然老毛是借题发挥,通过题校名的小事,明确了省会选址的大事,就定址在合肥了,否决了芜湖、安庆的争议。
既然毛把省会定在合肥,这所大学就理所当然上升为“安徽大学”的全省性规格了。
老毛这一笔,对安徽师院却是双重打击:如果是定合肥为省会,但题词那个校名只是合肥大学,那么安徽师院仍有复名“安徽大学”的机会(尽管不在省会地位就差许多);若只是被人拿走安徽大学校名,但老毛同意芜湖为省会,那么的安徽师院就算拿不会原来招牌,但处于省会城市,也可以发展得更好。结果两个方向都落空。
4、小结
国立安徽大学是院系调整造成后遗症的一个典型案例,归纳如下:
(1)国立安徽大学的办学延续性,由安徽师范大学继承主干部分,从未中缀,校史资料档案也在这里。
(2)国立安徽大学校址,为后来新办的安庆师范学院所得。
(3)国立安徽大学校名,为后来新办的合肥大学顶替。
(4)国立安徽大学院系及资产,还有安徽农大、复旦、南大、东南、浙大、华东师大、华东政法等多家分得,其中安徽农大是以其血脉单独发展出来的一个独立法人单位,以“国立安徽大学”为正溯仍然合情合理。分到其余各校的部分,被对方所消化,逐渐淡忘。
今天的安徽大学、安徽师大、安徽农大、安庆师院均具有继承人的一定理由,搞校庆之事也不一定互相排斥,例如南京的8所高校曾经联合搞过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庆活动,八校公认一个祖宗,这是和谐共生的案例。
不过涉及到哪一个哪个院士、大师级校友算作哪一所头上,哪个富豪想给母校捐赠该由哪个继承人受款等问题,似乎到了利益关节,又不能太含糊。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院系资产分割的几大要素
1、界定范围
作为一个机构、一所学校,如果要机构调整,那么其资产包括软硬部分,硬部分包括当时的校舍、人员、设备、图书资料等等,软部分包括招牌,以及由招牌归属派生出的曾工作的教职员工、已毕业校友的心理归属性问题,以及对后来者报考的热度问题,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和传承。时隔50年之后,那些硬部分的所谓校舍、人员、设备早已是过眼烟云,图书资料也没什么学术价值(倒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是软部分的招牌、杰出校友等,却成了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百年老校,其实经历北伐、抗战、解放战争、院系调整、三线建设、文革等风风雨雨,各个时期不可能一成不变,多个时期都可以造成招牌的争议。
不过本文的讨论话题是1952年院系调整,那就定位在这次调整造成的争议,至于什么晚清民国时期自强学堂、岳麓书院也曾中缀过,与解放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不是一脉相承等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对于院系调整也有个范围问题,狭义的是指1952-1953那一次调整,广义的可以向上追溯至1949军管会接收,向下的可以追溯至1956公私合营改造等。本文按广义范围,即1952-1956变化及造成的影响。(例如上海交大西迁,今天的西安交大才是国立交通大学正统问题,发生在1958年,那就不算本文范围了。)
2、研究角度
这次院系调整,是把原有的学校按院系为单元拆分为很多零碎组件,然后再重新组装成一所新的学校,然后安置一个适当的校区,并按照新学校的专业方向,嫁接一个旧校名或重新安排一个新的校名。安置的新校区,未必就是嫁接原来的旧校名,例如广州新组装的文理学院,安置在岭南大学,嫁接却是中山大学招牌。(这给研究带来麻烦,也是日后造成继承权争议的原因之一。)
本文侧重于“旧的大学哪里去了”,而不是研究“新组装出的大学从哪里来”,因此按照旧有大学的“招牌”为线索进行追踪统计。
3、旧大学“招牌”的几种特性和命运
旧大学的命名,前面已经说过是三个或四个关键字组成,不过国立(或私立)、学科、档次这些变化,我们认为属于正常范围,因为对于那些“航海”改为“海运”“海事”的微调可视作不变。那些档次从“大学”改为“学院”“专科学校”的微调也可视作不变。
真正变化的是校名。
但是校名也有两种情况:个性校名或地名校名。
个性校名假如延续下来的,哪怕校址不再,院系被抽光,也可认为一直传承,因为这个名字没有其他学校敢争抢,例如暨南从上海迁到广州复校,也一般被认为正统。
至于地名校名,肯定是公立学校,那就争端非常多了,新组装出来那所,其实也喜欢用本地地名命名,甚至停办多年后在新建一所,也不小心与前面的有重复,久而久之会被认为视作同一所。
后面大致就按照这几种分类说说:用个性校名延续的(例如清华)、用个性校名但不延续的(例如暨南);用地名同址延续的(例如武大)、用地名不同址但延续的(例如北大)、用地名同址中断后复校的(例如贵州)、用地名不同址中断后嫁接的(例如引子提到的安徽大学)。
形形式式的情况比较复杂,造成的后果、影响也不一样。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院系资产分割的几大要素
1、界定范围
作为一个机构、一所学校,如果要机构调整,那么其资产包括软硬部分,硬部分包括当时的校舍、人员、设备、图书资料等等,软部分包括招牌,以及由招牌归属派生出的曾工作的教职员工、已毕业校友的心理归属性问题,以及对后来者报考的热度问题,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和传承。时隔50年之后,那些硬部分的所谓校舍、人员、设备早已是过眼烟云,图书资料也没什么学术价值(倒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是软部分的招牌、杰出校友等,却成了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百年老校,其实经历北伐、抗战、解放战争、院系调整、三线建设、文革等风风雨雨,各个时期不可能一成不变,多个时期都可以造成招牌的争议。
不过本文的讨论话题是1952年院系调整,那就定位在这次调整造成的争议,至于什么晚清民国时期自强学堂、岳麓书院也曾中缀过,与解放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不是一脉相承等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对于院系调整也有个范围问题,狭义的是指1952-1953那一次调整,广义的可以向上追溯至1949军管会接收,向下的可以追溯至1956公私合营改造等。本文按广义范围,即1952-1956变化及造成的影响。(例如上海交大西迁,今天的西安交大才是国立交通大学正统问题,发生在1958年,那就不算本文范围了。)
2、研究角度
这次院系调整,是把原有的学校按院系为单元拆分为很多零碎组件,然后再重新组装成一所新的学校,然后安置一个适当的校区,并按照新学校的专业方向,嫁接一个旧校名或重新安排一个新的校名。安置的新校区,未必就是嫁接原来的旧校名,例如广州新组装的文理学院,安置在岭南大学,嫁接却是中山大学招牌。(这给研究带来麻烦,也是日后造成继承权争议的原因之一。)
本文侧重于“旧的大学哪里去了”,而不是研究“新组装出的大学从哪里来”,因此按照旧有大学的“招牌”为线索进行追踪统计。
3、旧大学“招牌”的几种特性和命运
旧大学的命名,前面已经说过是三个或四个关键字组成,不过国立(或私立)、学科、档次这些变化,我们认为属于正常范围,因为对于那些“航海”改为“海运”“海事”的微调可视作不变。那些档次从“大学”改为“学院”“专科学校”的微调也可视作不变。
真正变化的是校名。
但是校名也有两种情况:个性校名或地名校名。
个性校名假如延续下来的,哪怕校址不再,院系被抽光,也可认为一直传承,因为这个名字没有其他学校敢争抢,例如暨南从上海迁到广州复校,也一般被认为正统。
至于地名校名,肯定是公立学校,那就争端非常多了,新组装出来那所,其实也喜欢用本地地名命名,甚至停办多年后在新建一所,也不小心与前面的有重复,久而久之会被认为视作同一所。
后面大致就按照这几种分类说说:用个性校名延续的(例如清华)、用个性校名但不延续的(例如暨南);用地名同址延续的(例如武大)、用地名不同址但延续的(例如北大)、用地名同址中断后复校的(例如贵州)、用地名不同址中断后嫁接的(例如引子提到的安徽大学)。
形形式式的情况比较复杂,造成的后果、影响也不一样。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二)个性化校名学校之命运
因为私立学校不能用地名,因此个性化校名的一般是私校(当也有例外,例如私立广州、私立南通等),此外也有一些公立学校用了个性校名(如清华复旦南开等)。既然是个性化使用,那么就有非常强的归属特征(包括归公有或私有同样如此),即使被杀校、改名,其他人、其他法人一般不敢拿来用;反之,杀校或改名之后重新复活,他的特指性也非常强,例如在1958年广州新办一所暨南大学,大家一看就明白这是上海暨南大学的复活(如果定名广州大学,未必敢肯定是私立广州大学的复活)。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的“不准用地名”,没有今天“不准用地名”那么宽泛,当时只规定不能用行政单元的省、特别市的地名,但允许打擦边球,例如齐鲁大学、岭南大学都是合法的。但现在就不行,我们看到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民办大学的命名规定,未经批准是不能用“山东”、“齐鲁”的名称的。
此外有些在现在看来是地名的,在当时不是特指地市,例如国立中山大学不是现在的中山市,私立珠海大学在广州的竹丝岗(取白云珠海之意),不是现在的珠海市,都是个性化名字,不是地名。
个性化校名,在国内很少存在异地争抢现象,但当时由于商标归属教会或私人所有,在港台复活的现象较多,在1980-2000年期间属于一种友好现象,拉近了两岸三地的距离,加深了交流学习。但在2000之后,开始出现互相争夺生源的现象,境外高校带着“清华”“交大”“暨南”等与国内重叠校名回大陆招生的就存在商标争夺,中学的“培正”“培英”“真光”“协和”同样如此,可能会引发类似王老吉和加多宝一样的恩怨情仇。
1、校名保留,办学延续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院系去向
港台相关
北京
清华
国立
清华
切分。留住工学院并充实
新竹,国立清华1955
北京
协和医
美国教会
协和医
主体保存

天津
南开
私立改国立
南开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南投,私立南开科大1971
上海
交通
交通部改国立
交通
原主体仅工科,基本保留
新竹,国立交通1958
上海
同济
德国教会改国立
同济
切分。留住土木类

上海
复旦
私立改国立
复旦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广州
中山
国立
华工、华农瓜分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搬到岭南大学校舍
高雄,国立中山1980

注:同济医、中山医在民国时期是某综合性大学内设一个学院,不算独立法人。在院系调整后独立建校或、作为合并中主体最大的一个股份建校。是否归这入一类按可各自理解。
2、校名变更,但主体办学大致可认为延续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招牌认可
院系去向
港台相关
天津
北洋
国立
天大
天大
主体保存

南京
中央
国立
南京工(东南)
南大
切分。留文理学院嫁接招牌,留工学院的要了校园
桃园,国立央大1962
福州
华南女子
美国教会
福建师院
福建师院
主体并入福建师院

福州
福州协和
美国教会
福建农学院,后弃置。现为药厂
福建师院
主体并入福建师院

南昌
中正
国立
江西师院(昌大)
昌大
切分。留文理学院嫁接招牌
嘉义,国立中正1989
长沙
湘雅医
美国教会
湖南医(中南)
湖南医
主体保存

成都
华西协和
美国教会
华西医(川大)
四川医
切分。留住医学院


注:
(1)国立中正的师范学院并非组建江西师院的原本,而是划归华南师大,江西师院是以文理学院为主改建,继承了国立中正的校舍、行政机构、历史档案和全部图书,血脉远多于另一家提出争议的江西农大。2003年昌大与嘉义国立中正大学缔结兄弟学校合作协议,可见其继承性得境外认同。
(2)私立华西协和大学长期被误认为是医科大学,其实是包括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这是与北京协和、长沙湘雅明显不同之处),该大学属于私立,档案估计未能在大陆保存。因四川医学院继承了原来校舍,一直以正统自居,1985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其他院校无争议,故算以这支作延续。
3、开始停办,后来同名复校,算被认同(其实牵强)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复校地址
院系去向
前后血脉
港台相关
上海
暨南
国立
市北职业高中
广州1958
文理科归复旦,工科归交大
几乎为零
南投,私立暨南国际1995
无锡
江南
荣毅仁私立
不详
无锡2001
切分
食品系组建的无锡轻工学院为新江南一支


注:1984年成立的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与原来的私立震旦大学扯不上关系,也没有按照原来震旦大学的校庆日。同样,1984年成立的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与原来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也基本没有什么联系(也就仅仅创办人毕业于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4、开始停办,后来同校舍复校,算被认同(其实牵强)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新校名
院系去向
前后血脉
港台相关
苏州
东吴
美国教会
苏州师院(今苏大)
苏州大学2000
切分
原文理学院入苏州师院,为现今苏大一支
台北,私立东吴1951

5、大陆无人认亲,境外有继承人自居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院系去向
港台相关
南京
政治
国立
中国江苏省委党校
解散
台北,国立政治1954
北京
燕京
美国教会
北京大学
切分
香港,崇基学院1951,现属于中文大学
北京
辅仁
美国教会
北师大
切分
台北,私立辅仁1960
广州
岭南
美国教会
中山大学
切分
香港,私立岭南1967
上海
大同
私立
五四中学(原大同大学附中)
切分
台北,私立大同1956
上海
大夏
私立
华东师大
切分
香港,光厦书院1956,现属于中文大学

注:岭南大学既属于境外有正规复校,也属于境内某大学有下设单元,双重回忆。但在境内没有单独复校。
6、无人认亲
(1)在某个大学留有下属单元(非独立大学),仍在刷存在感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院系去向
今天痕迹
天津
津沽
法国教会
天津师院
工学院入天津,商学院入南开,文理学院留原校区建天津师院
天津师大津沽学院
南京
金陵
美国教会
南京大学
主体入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
金陵女子
美国教会
南京师大
主体入南京大学
南京师大金陵女子学院
杭州
之江
美国教会
浙大校区之一
主体入浙江师范学院
浙江大学之江学院
济南
齐鲁
欧美多个教会
山东医学院(现山大)
切分。医学院建山东医学院留在原校区
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上海
光华
私立
上海无线电七厂
切分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福州
福州协和
美国教会
福建农学院,后弃置。现为药厂
并入福建师院
福建师大协和学院
广州
岭南
美国教会
中山大学
切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广州
光华医
私立
光华口腔医院,其附属医院在泰康路
并入华南医(后改名中山医)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

(2)消失于历史长河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校址去向
院系去向
北京
中法
私立
北京工学院(北理)
切分
北京
中国
私立
教育部办公房
人大、北师大瓜分
上海
震旦
法国教会
华东化工
切分
上海
圣约翰
美国教会
华东政法
切分
上海
沪江
美国教会
上海理工
切分
上海
光华
私立
上海无线电七厂
切分
金华
英士
国立
不详
主体被浙大、复旦瓜分
广州
国民
私立
多宝路,民用
先入华南联大再切分
广州
珠海
私立
东山竹丝岗,民用
先入华南联大再切分
武昌
华中
美国教会
华中师大
主体入华中师大
武昌
中华
私立
湖北中医学院
华中师大、中南财瓜分,个别入武大
成都
成华
私立
西南财经
主体入西南财经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续上,这一节很多小标题的文字象“绕口令”,或许看得眼花缭乱,要细看体味)
(三)地名作校名学校之命运
任何一个地方,如果有一所以其地名命名的牛大学,那就是该地很好的文化名片,因此国民政府规定不得以省、特别市地名命名私立大学是这个目的,不能把商标被私人注册去。1952院系调整,也大致按照这个思路,因此个性化校名除非特别牛的(如清华、中山等),否则一般以地名作为校名。
不过这就引来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原来在广西、湖南、安徽这些省份有以地名命名的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大学,招牌被拆若干年后,在这些地方需要复办综合性大学的时候,由于地名优先,那么同样会使用上述名称。前后的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大学有没有必然联系呢?其中就存在安徽师大一直延续这国立徽大办学、保管着档案,但招牌却被合肥大学嫁接过去的情形,至今争议的多数是地名命名大学。
还有另一个问题,在上一节已经说过,民国属于省管县,今天的地级市在当时不算地名,当时可以当个性校名使用(例如南通、珠海等),现在在南通、珠海这些地方成立一所大学(或学院),当地政府以我所在地命名是理所当然的,南通大学、珠海大学(假设有的话)与前面是否可以挂钩呢,这些都是非常模糊的问题。
由于地名的范围局限性,港台方面不会以大陆以地名命名的大学复校。
1、校名不中断,原校址招牌不变,留守部分办学不间断
  
城市
         
高校
院系去向
新大学定位
武汉
武大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厦门
厦大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成都
川大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昆明
云大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西安
西北大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兰州
兰大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杭州
浙大
切分。留住工学院并充实
多科工学院
重庆
重大
切分。留住工学院并充实
多科工学院
这种情况正统继承没有太多争议,尽管院系存留的很可能不到一半,但关键是捏着档案、占着原来校区。浙大、重大一直是多科工学院,不是综合性大学,虽然不符合1952年时候的命名规则,但这体现了当局对老字号的特殊照顾。
2、校名不中断,官方明确了招牌归属,但校址变换
  
城市
         
高校
校址去向
院系去向
新大学定位
新校园
北京
北大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及相关广场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北京,原燕京校园
青岛
山大
山东海洋学院
切分。留住文理学院并充实
综合性
济南,另址新建
这种情况一般也认为是正统继承,官方安排把招牌挂在这个新校区,是有意由这脉续香火。而且两所都定为综合性,继承校名也符合规则。
类似上一节的央大(南大)、中大也是换了金陵、岭南的校园的,同样被认为正统继承。
不过山东大学从青岛搬到济南有点远,不过本省第一校,安置在省会城市——可以理解。
3、校名中断,留守原校址部分办学不间断,后恢复原来校名
  
城市
         
高校
院系去向
曾命名
初定位
后定位
复名时
长沙
湖大
切分。原校址仅剩土木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工学院
专科工学院
多科工学院
1959
沈阳
东北大
切分。原校址仅剩多科工学院
东北工学院
多科工学院
多科工学院
1993
开封
河大
切分。原校址仅剩师范
开封师院(文)、新乡师院(理)
师范
师范
1984
贵阳
贵大
切分。原校址仅剩师范
贵阳师院
师范
综合性
1958
原来那所综合性大学被切分得七零八落,招牌也一时被尘封,但按照“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原则,没有离开这个地址的那所大学一直被认为嫡系,具有正统性。(其中,河南大学抽拆剩余部分甚至还把理科安置到新乡,但文科部分的开封师院一直没有离开国立河大原址。)
贵州大学在1958年就拿回原招牌,因为定位已经从师院改为综合性,这次复活实至名归。河南大学、东北大学到八、九十年代才换回尘封的招牌,因为这30年来一直都不是综合大学。唯独湖南大学在1959年就继续以多科工学院的身份换回招牌,只能归作上一类的浙大、重大那种照顾老字号(当然也可以往顾及老毛、老刘的面子方面去想)。
招牌尘封这一段时间,国立老字号的档案是否由中南土木、东北工、开封师院(或新乡师院)、贵阳师院一直在保管已难以考究。不过由于前面说过,这几所是各个专业学院一路被抽拆,最后硕果仅存的部分,按道理行政机关(负责保管档案机构)应该一直跟随这一脉——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
4、校名中断,留守原校址部分办学中缀,后又复名
院系调整后遗症在这几所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单独拿出来说事。
  
城市
         
高校
原校址留用部分
原校址挂招牌
其余独立发展成校部分
恢复招牌时间
恢复招牌部分
恢复招牌校址
老血脉回归
太原
山西大
空置
太原师专1958
山西师院、山西医学院、太原工学院、山西体院
1959
新办的山西大学
新址,仍在太原
山西师院1961、山西体院1962
安庆
徽大
空置
安庆师专1958
安徽师院、安徽农学院
1958
新办的合肥大学
合肥大学
安徽师院物理系1958
桂林
广西大
文学院、理学院
广西师院1953,来自国立广西大文理学院+另一学校南宁师院
广西农学院
1958
新办的广西大学
新址,在南宁
广西农学院1997
情形太复杂,上表的数据不足以解释整个过程,还是要用文字加以说明。关注点:
(1)那些在1953年未获得综合性大学名额的省份,包括山西、安徽、广西、河南、湖南、贵州六省。但有这么一个规律:那所比较牛的国立大学只有被抽拆的命运,工学、医学是香饽饽最先拿走,财经、政法被拿剩的一般被杀,农学院拿剩的往往单独建校,被抽拆剩余部分一般就是文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挑剩的科目,一般原地办师范学院。
小结:解放初期很多突然不见的省立大学、市立大学,如果追踪不到沿革,我已经习惯去原地的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里面寻找——很可能行政机构、人事档案、图书资料等等带有“族谱”特征的东西就在这里代为保管。
(2)1958-1959年,全国各地新办或复活了一些综合性大学,除了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山西大学外,还有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等边远省份。而且连市级大学都有不少,例如湘潭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大学、福州大学。还有暨南大学也在这个背景下重生。
小结:当局似乎对1952的大洗牌有所悔悟?!
(3)解放后换了省会的有3个省:河南、广西、安徽。可能因为看百家讲坛的王立群才会知道河南大学在开封,但是不一定留意到:广西师范大学在桂林不在南宁,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不在合肥,不看了我的文章就弄不明白吧!
小结:某些第二牛、第三牛学校不在省会的,此中必有隐情!
(4)1958年重新复活那些学校,一般就落在省城(搬了省府的是新省城),不过当时的组建班底、以及挂什么招牌,将造成日后的争端。
a)唯一不设在省城的湘潭大学(用意心知肚明吧),不构成与哪所学校的沿革竞争,不谈。
b)省城没有搬迁过的贵州、山西,贵州的简单,直接用原来的贵阳师院复建;山西的加了点小插曲,建了一所新山西大学,不过两年后从老国立山西大分出的山西师院、体院、艺院全部并入,而且占了绝对大股,所以说现在的贵州大学、山西大学的理直气壮。
c)省城搬迁过的,不可能把老省城开封、安庆(芜湖)、桂林那些家底拿来翻炒,但新省城郑州、合肥、南宁空空如也,于是全部新办,起名很关键:郑州那所名叫郑州大学,之后一直不改名,于是开封师院留了复活的口子,尽管地位大不如前,但正统性不容置疑。南宁那所名叫广西大学,合肥那所名校安徽大学(本来叫合肥大学,不过老毛题词横插一杠),因为地名属于公立资源政府随手可以用,这个名称并不表示对以前国立广西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的怀缅。但30年之后那群年轻人对前尘往事的了解、当今的利益点就完全不一样了。
小结:旧貌换新颜,现在什么震旦、圣约翰、大夏、华南女子等传统招牌亮出来了,大家搞不清是否名校复活。不过过多几年似是而非,就可变名校了。
(5)那么为什么安徽师院对国立徽大的版权有争议,广西师院对国立广西未提出争议呢?最大的差别是1953这所师院的组建不同,上表可见,安徽师院原原本本就是国立徽大的文学院、理学院,当然只认死一个祖宗。广西师院由国立广西大的文学院+理学院+一所名叫南宁师范学院的独立学校组成,组建之初广西大学过来的53人,南宁师院两、三百人,而且行政班底肯定是南宁师院坐庄。现在广西师院已更名广西师范大学,一直认1932年、即南宁师院的源头为正溯,若按照拿着国立大学之文理学院就拿到“族谱”的原则,广西师范大学同时身兼国立广西大、南宁师院两所大学的嫡系传人。现在的广西大学以正统国立广西大传人自居,如果不是合并了农学院这点血脉,那么他与现在的安徽大学的血统一样与前身没有没有关联。
小结:现在很多那个某个学院甚至只是某系某专业的一点点,就去沾祖宗的光,是否成立呢?打个比喻:文理学院+行政部门是儿子,相当于嫡系传男,农学院、医学院、商学院那些是外嫁女,血脉是相连的,但从中国传统宗族意义来说……
5、“又见飞刀”, 30年后重出江湖?
  
城市
         
高校
民国时背景
院系去向
新校
新校地点
新校时间
长春
长春大学
伪满改国立
切分
长春大学
长春
1987
通化
黑龙江大学
伪满
并入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958
南通
南通学院
张謇私立
切分
南通大学
南通
2004
广州
广州大学
私立
并入华南联大
广州大学
广州
1983
1993年1月,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发文(穗高教【1993】1号文《关于广州大学与私立广州大学衔接问题的批复》),同意“广州大学可与原私立广州大学的关系衔接,以利于加强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并为广州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996年11月,在广州市政府的牵引下,广州大学与原私立广州大学隆重举行衔接大会。
2007年11月,私立广州大学全球老校友近200 人齐聚广州大学大学城新校区,祝贺私立广州大学建校80周年,并设立“广州大学全球校友奖助学金”。
至于关联性……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不信的。
(待续,下一节谈谈广东的得失)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六、广东高校之得失
(一)民国广东高教实力评价
今天广东高教实力,公认排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之后,有机会竞争第6,当然能不能争到第6,还有天津、四川、辽宁、湖南等竞争对手,当然舆论评价认为广东占上风(与天津较接近)。随着近年来经济、教育等进步,也有个别榜单认为广东已经超过西安位居第5。总之就是第5-7之间的位置。民国时期如何呢?这次院系调整,广东是得利还是吃亏呢?
1、民国各省高教实力档次判断
(1)数量
今天可能比较时还有用“每万人多少大学生”这个平均值,但在民国那个高教资源贫乏的年代,一所大专(高等专科学校)已经是个炙手可热的资源,所以有多少所高校、多少大学生这个“绝对数量”是个评价依据。
从上面的统计表来看,广东高校数仅次于上海、江苏,位居第三,远远超过北京。当然,如果四川和重庆合为一个行政单元(当时重庆是中共西南局驻地,属于特别市),那么广东<四川+重庆,居第四。不过川渝地区高校数量多与抗战大后方有关,抗战时期东部地区很多高校在偏安川渝,抗战结束后主校区全部回迁,在川渝剩下一些分部(在当地招聘的教职工不带到西部),因此川渝地区很多高校实为“空壳”,数量多、体量小。
不过考虑到大学、学院、专科学校规模不同、层次不同,不可能等量齐观,例如江西高校达9所,但大学1所、学院1所,专科学校7所,水分就较大了,毕竟专科学校人数少,即使人数相同,1个大专也不可能和1个本科等同。另一种视觉,是按照当时客观状况加权重(但不可能有数字公式),综合评判,由于广东17所高校中有6所是本科大学、6所学院,只有6所是专科学校,因此加权重评价更有底气,绝对甩开四川+重庆,但由于北京的高校的“块头”也大,和北京比较数量难说。
不管怎么算,数量上肯定不如上海、江苏,和四川(含重庆)、北京的比较看计算口径,大致比他们略多。排第3-4位。
(2)质量
民国没有高校排行榜,也没有什么统考、富豪、名人榜之类,高校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不过官方定位、民间口碑的级差还是有的。具体拿出某某学校进行PK是很大争议的问题,不过现在是省的排队,还是要靠数量,不一定要把牛校分出高低,但是牛校多的省,应该级数就高。我把当时的高教状况分了四个等次:
第四等:几乎没有什么好大学的。没有国立综合性大学,最多仅有一些专业学院或大专,包括新疆、青海、宁夏、西藏、西康、察哈尔、绥远、热河。哈工大未移交中国之前,黑龙江这是这类。另外虽然河北全省环抱京津,而且省城也在天津,但京津是独立特别市,河北只计算其他城市也只能在这档。
第三档:仅有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算过得去的,如果拿掉这校,和第四档几乎无区别。山西(山西大)、辽宁(东北大)、吉林(长春大,后被吉大消化掉)、安徽(徽大)、河南(河大)、湖南(湖大)、江西(中正)、广西(广西大)、云南(云大)、重庆(重大)、陕西(西北大)、甘肃(兰大)。这里面也有一些省份会多搭配一些比较强的独立学院,例如河南的焦作工、湖南的湘雅医、江西的中正医(独立的,不是中正大学的医学部)等,但专科学校体型不大,学科单一,只能保证这几省在本档次带前,不能提升到上一档。
第二档:双子星结构,一所很牛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一所很牛的教会综合性大学。山东(山大+齐鲁)、浙江(浙大+之江)、福建(厦大+福建协和)、湖北(武大+华中)、广东(中大+岭南)、四川(川大+华西协和)。除了这对双子星外,山东、福建就没有其他较好的大学了。浙江省还有另一所国立英士大学,一直是省立,抗战后期才升国立,办学基础比其他国立略逊,类似于广东原有的省立勷勤大学的水准。湖北还有私立中华大学、国立湖北师院。四川有国立成都理学院、私立成华大学。广东与之同层的有省立文理学院、省立法商学院(这两所由勷勤大学分出)、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珠海大学、、私立文法学院、私立光华医学院,整体实力在这档居于排头兵。
第一档:北京、江苏、上海。名校林立,无话可说。
介于第一档和第二档之间的还有天津,有三所牛校:北洋、南开、津沽,还有河北省立工学院、女子师范学院、私立仁达商学院,精度要高于广东,但数量不及广东。
广东的综合质量居于全国第4-5位。
(3)广东高校的内部级差及体型
中山大学,质量A,数量4000+
岭南大学,质量A,数量1000-1500
省立法商学院,质量B,数量1000+
省立文理学院,质量B,数量1000-
私立光华医学院,质量B,数量300-
私立广州大学,质量C,数量2500-3000
私立国民大学,质量C,数量2000-2500
私立文法学院,质量C,数量1500-2000
私立珠海大学,质量C,数量1000
私立广法学院,质量C,数量300
其余D,属于大专层次的专科学校
广东中医专科学校,野鸡,教育部没有中医专业目录,广东山寨。其实实力不弱,人数100-。
2、调整后各城市的得失
(1)提升的省市
经过1952年调整之后,但凡处于六大中共分局办公所在地的城市北京、上海、武汉、重庆、沈阳、西安(及所在省份)的高教实力均进一步提高。其中北京、上海原本资源丰富,这次搭建了更大的框架,依照优势地理位置吸引更好的生源。沈阳、西安原本东西不多,调整后只是微微提升。武汉原本基础不算特别好,是这次整合的大赢家。重庆和武汉类似,也是整合的大赢家,不过1954年撤销重庆市,重庆替大西南整合资源的成果,逐渐转化到成都。
(2)当时持平,但发展前景下降的省市。
江苏、天津、广东。
江苏在解放前夕部分家底搬到境外,解放初不少被裁,院系调整后一部分去了上海,当然从安徽、山东、福建等地搬入的也不少,这一次调整看似持平,但从原首都变成一般省会城市,地位大降,从与南京北京上海三足鼎立,变成现在的南京武汉西安三足鼎立。
天津由于定都北京,而变得辐射能力大大减弱,所有往华北方向聚集的资源都只会向北京聚集,天津就只能吃北洋政府的老本(国民党时期也是吃北洋老本,已经打了折旧)。
广州不是中南局办公所在地,整合之初一些大区院校(例如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没有落到广州,而这些门类在民国时期的广州市齐全的,而且财经、政法类非常强大,这一次全部搬到武汉,损失巨大。不过另一方面,经过整合之后广州高校数量下降,但精度提高了,只保留了中大+工农医师四所大区级别的院校。
综合而言,江苏、天津、广东三省有得有失,失大于得。
(3)下降的省市。
其他各省市。当然也不全是净损失,也有局部一些不大显眼的所得,例如四川、湖南、吉林、黑龙江等有一些专业的院校落户。
(待续,后面介绍民国广东所有高校的资产流向)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岭南大学。工、农、医分别入华工、华农、华医,剩下文理科留康乐园入中大。
2、华南联合大学。文法商入中大,理工入华工,教育入华师。
3、中山大学。这是指并入岭南大学、华南联大相关学科后的第二次调整,划出去部分未必就全部来自原国立中大。工、农、医、教育分别入华工、华农、华医、华师,天文入南京大学,哲学、语言学入北京大学,人类学入中央民院,地质入中南矿冶(现中南大学),财经政法先整体到武汉,后被武大、中南财经、中南政法统筹切分。
2、中山大学的调出外省部分
从上表可以看到,中大是广东的龙头股,有资格交流到外地的也只有中大的院系,当然华南联大、岭南可能也有一些,但都是先整合入中大,然后再从中大这个出口派出去的。
除了省内划拨去了新中大、华工、华农、华师、华医的之外,下面看看肥水流到外省的家底:
(1)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主任赵却民教授率领全系师生21人前往南京大学。
(2)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主任陈国达教授率领全系师生49人调去湖南中南矿冶学院。
(3)中山大学哲学系由哲学系主任朱谦之教授率领前往北京大学。
(4)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调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由人类学系主任杨成志教授率领。
以上(1)至(4)属于1952年首次调整,分别于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长沙、北京等地报到。
(5)1953年第二次院系调整(未计1954年语言学系调出),中山大学总共调出教师131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18人,讲师15人,助教23人;学生666人,其中财经各系618人,政治系48人。调入中山大学教师总人数3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6 人,讲师2人,助教1人,学生总人数419人。此外,在调整中还对图书、仪器、设备等进行了调配。中山大学图书馆原藏有前华南联合大学及广东法商学院所藏财经政法图书资料,全部调配给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学院,书籍在1952年11月4日前分三批装箱调出,共计67676册。现在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家独得。
(6)1954年,将全国唯一的语言系由中山大学调整到北京大学。语言系主任王力教授带领全系师生48人整体迁出。
这次调整,一些卓有影响的教授、学者和学科带头人被调离,主要是到了同在广州的华工、华农、华医(到华师的不多),但属于学术泰斗级或社科大师或、调到外省的有赵却民(天文,南京)、陈国达(地质,长沙)、朱谦之(哲学,北京)、杨成志(人类学,北京)、王力(语言、北京)等。
中大获得了著名大师级人物有:陈寅恪、陈序经、姜立夫、容庚、梁方仲等,全部来自同市的私立岭南大学(中大分到了学术泰斗姜立夫,数学系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30年后我也分享到这次调整带来的红利)。另外也有个别上档次教授来自国立湖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国立中正大学。
(待续,下一节将介绍广东新出现的高校“从哪儿来”)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广东新出现的高校“从哪儿来”
1、过渡阶段曾经出现的2所学校
前面说过院系调整是“按照新学校的需要,从旧学校抽拆”,但院系调整之前有个“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例如华南联大是私立大学合在一起,华南艺术学院是同专业合在一起。
(1)私立华南联大。1950年由全部是私立的广州大学、国民大学、珠海大学、广法学院、文法学院、南方商业专科合并,当时这些私立学校不少人员离开大陆(尤其是股东撤资),导致学校七零八落,多数已经不能单独维持教学秩序。经军官会牵头,这些残缺的私立大学合并成华南联大,政府给予部分补助。显然这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个过渡状态。后来被中山大学兼并,教育系和附属中学进入华师大,理工科专业入华工。
其中的广州大学、国民大学、广法学院均有附属中学,他们合并为华南联大附中,后来成为华师附中的一个组建来源。
(2)华南艺术学院。由省立艺术专科、市立艺术专科合并,军管会接管的时候,省军管会管大学,市军管会管中小学,原来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也被省军管会接管,省立没必要搞两所艺术专科,于是合并一起。后来由于中南大区的体育、艺术专科均设在武汉,高校并入武汉的中南艺术学院。
很多人以为这些整合是盲目的、大刀霍斧的砍伐,其实规则性很强,在1950年条件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同类专业不会合并(例如中大医、岭南医、光华医不同背景),同是公立大学的不同专业也不会合并(例如省立文理学院、省立法商学院学科差异度大)。但是高等专科学校则视情况而定,未必继续保留,可能被兼并或降格为中专。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1952-1953院系调整,广东剩下的大学(或学院)将会剩下4个独立单元:国立中大、省立文理、省立法商、红色根源的南方大学。至于教会岭南、私立华联,则很可能因为背景原因而逐步解体。
2、院系调整后的中山大学以及4所大区专业学院
(1)华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这所比较简单,华医由中大医学院、岭南医学院合并而成,校址为当时的中大医学院(现中大北校区)。1954年华医进一步兼并了私立的光华,随后改名为中山医(对光华的兼并已经过了院系调整时间,或许算入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范畴)。之后中山医认历史最长的来源中大医学院的博济医学堂1866为正溯,目前该校已被中山大学兼并,校史一下子缩短为1924。
(2)华南农学院。中大农学院、岭大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组成。使用原中大校区之一部(占大头),该校认最大股份的中大农学院为正溯,不过中大农学院还可向前追溯至清末的广东农业讲习所,目前1909是校庆元年。
(3)华南师范学院。该校组成有两所独立学校:省立文理学院、红色的南方大学,同时合并了中大教育学院、岭南教育学院、华南联大教育学院、广西大学教育系、中正大学师范部、湖南大学地理系、海南师范学校等,来源可谓一个大杂烩,采用的校址为南方大学校址。目前该校校史认省立文理学院为正统,由于省立文理学院为1933的勷勤大学解体后分出,华师以勷勤继承人自居,其实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可以进一步追踪为1921的市师,不过华师校庆元年追为1933年为止(再往前时中专不好意思吧)。
(4)华南工学院。以省内的中大工学院、华南联大理工专业、岭南大学土木系、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中正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的部分工科专业组成,二次调整时还有武汉交通学院、华南农学院等专业划入。但也有多个专业调出到了华中工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长沙铁道学院、华东化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使用原中大校区之一部(占小头),由于组合甚多,前身不好独尊一家,以1952年挂牌时间为元年。
(5)新中山大学。继承原中山大学的招牌、行政机构、档案,继续认1924年为元年,校址搬到原岭南大学,新中大由原国立中大、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为基础组成,划出部分在上一节已述,划入部分,调入包括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中正大学、华中高等师范等院校部分科系,具体情形难以一一核实。其中中南大区两所牛校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有交换的部分,从中大入武大的是经济学类,从武大入中大的是外语类的英文专业。
3、个别“被遗忘的角落”
(1)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演变为桂花岗中医药大学,后来发展壮大,从专科升为本科,也算广东的准牛校。
(2)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演变为现在三元里建筑工程学校,从大专降格为中专。
(3)广东农业专科学校,留在海南,伤筋动骨不多,从大专降格为中专。
(4)似去似留的省立法商学院,唯一找不全院系和资产去向的学校。他属于“勷勤三子”中的第三子,位于石榴岗,百度百科说笼统是“1952年停办”,按属性和专业归队,应该是并入中山大学。但中山大学拿到的院系清单,来自省立法商学院的并不多,1953年打包入武汉的财经政法类专业、图书、资料等,来自广州大学、国民大学的东西比较清晰,没有发现来自省立法商学院的家底。关键是作为公立大学(私校多数搬到境外),停办后其原有行政单元哪里去了?档案归并哪里?校区如何新用途?1983年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校舍用来办广东商学院,如果在1953-1983这段时间,这里属于教育部或者商务部办的职校或财贸人员的进修学校,理论上也可以说沿革顺延;否则若用作某个工厂、车间的,则算是原址另外新建广商。
(待续)
1952-1953院系调整的史料、史实性内容基本写完。后面先说说1958-1959补充变动的余波。最后是自己的主观点评。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958-1959年的余波
前面提到院系调整后,广西、湖南、山西、河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均失去了综合性大学的指标,但是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们父兄辈报志愿,这些省份是有综合性大学的,显然不是来自改革开放后的拨乱反正。那么是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恢复的呢?
(一)1958年大跃进热潮
众所周知,1958年开展了一次大跃进的运动。在这个敢想敢说敢干的“大跃进”年代,什么行业都要赶英超美,教育行业当然也不甘落后,全国各地乃闻风而动,大办大学起来。从1958年4月到5月底,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广东、吉林、湖南、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河北、黑龙江、陕西、辽宁、贵州、甘肃、湖北、山西、北京等17个省市,新举办的大学、专科学校达130多所。
当然,这些大学与1953年时期的大学质量不可同日而语,更多是挂在大学之名,实际连中学水平都不到的“补习社”,其中相当大量是生产与劳动相结合的“红专大学”。
1、各仍具有一定龙头位置的综合性大学
(1)原来招牌得以恢复的:广西大学、山西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大学、暨南大学。其中的安徽大学、暨南大学虽然“张冠李戴”,但也算此类。
(2)新办的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福州大学、杭州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仍未复名,是工科的湖南工学院)。这些学校有的新建,有的由某些学校升格或合并,所以我们看到他们的校史有的可以很长。
(3)不过好景不长,转眼进入1959的大灾荒年代,吃饭成问题,学校就更不必存在了,最后除了部分有点实质的综合大学、多科工学院以及部分师范、农业、医学专科外,其余有水分通通砍掉。这次战线收缩的原则,对综合性大学是各省保留一所,全部布局在省城,原来已有综合大学的省不再新建,这些大型基本构成了今天非985类211的清单。
其中有几个省的需要解释一下:
A) 厦门大学是唯一不在省会城市的综合大学,估计是尊重历史事实而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在福州另外合组福州大学,福建成为唯一拥有两所综合大学的省份。
B)湘潭大学不在省城,只办一年就杀校,尽管创办之日老毛曾欣然为家乡的大学题了牌匾。湖南工学院改为湖南大学,增加文理学科,但到了1964年湖大再次改为工科院校(校名不变),中文、生物等系划给湖南师院。湘潭大学直到1974年恢复,那个老毛曾经题过的牌匾又重新拿回来。
C) 广州的暨南大学面向华侨招生,不完全是这类。广东只有中山大学一所综合性。
D)浙江的杭州大学是综合性,浙江大学还是工科院校。
E)迁了省城的广西、河南、安徽三省,由于明确综合性大学必须在省城,当时主干一度偏安桂林、开封、芜湖的旧国立广西、国立河南、国立安徽从此复辟无望。
F)三个直辖市已有央属的北大、南开、复旦,本市不再新建综合大学。

(二)广东高校的变化情况
1、原来已有2中+3华
中大、中山医(即华医),华工、华农、华师。
还有一个躲过1952院系调整、悄然留住的广州中医学院。
此外还有一所1956年挂牌的广州师范专科学校,该校由民国时期相当牛叉的广东省立女子第一师范学校(中专)升格而来。

2、中央把招牌送来广州
暨南大学
解放军体育学院

3、大跃进热潮下新办大学
只说有实际学术存在感的。至于什么劳动大学(在郊区九佛公社)之类的就不说了。
(1)广州美院,原来划给武汉的华南艺术学院美术系光荣回归,在海珠区现址落脚。
(2)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武汉那边只归还美术,没有给音乐,广州人民自办,位于黄花岗。1985年改为星海音院。
(3)广州体院,图音体是一块嘛,广州把这几个配齐,要体现出华南大区中心城市的地位。
(4)广东林学院,位于白云山脚(现广外,隔壁白云山那几棵树就算山林了,咳咳),从华南农学院分出,1964年撤销,回归华农建制。此地新办广外。
(5)广东师范学院,谜一样闪过又消失的大学,很多人与华南师院或广州师院相混淆。在东风东羊城晚报社旁边,由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前身省立女师)升格,之后与广州师院合并,迁往东山(现培正中学校舍)。此地后来迁来一所多家合并出来的广东工学院。
(6)广州师范学院,在现培正中学校舍,后来迁到桂花岗。
(7)广州工学院,在天河天寿路现在珠江水利学校的位置,后来几经辗转合并,说是现在广东工大的前身也可以。
(8)广州医学院,由广州医士学校升格,现在的广州医科大。
(9)广东民族学院,现在的广东技术师范。
(10)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海口,其实前身与那个省立农业专科有关,今天已经并入海南大学,211之一。
(11)佛山师专、韩山师专、韶关师专、海南师专,1958资历的师专就这几个,那些什么雷州、嘉应、惠州的师专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了,没有放在一起。
(12)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属于“红专大学”一类发挥群众热情的大学,不过这个运气好,一直留着,之后转入全日制正编,发展为广东药学院。
(13)广东工农师范学院,与上相同,运气也好,后来转为教师进修一类非全日制,不过现在也修成正果,位于赤岗的第二师范学院。广州也有个教育学院在起义路,未能得到这正规军待遇。
(14)中山医湛江分院,这个从一个分号发展为独立大学,今天的广东医学院。
以上是1958年左右一下子冒出来的大学,至于广外、广外贸、广东机械、仲恺、湛江海洋、广商、广大、华南建设、深大、汕大这些,是后来陆陆续续新增。
(三)1959东部沿海危机的西迁
原因可能不止1959年的金门炮战,可能还有大灾荒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接着就是60年代初的中苏交恶,名义上还必须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时期,陆陆续续有一些高教、科研、军工企业等机构迁往西部,慢慢填充了一些东西差距。
1952院系调整后,西安并没有获利多少,主要还是靠1959年之后的迁移。兰州大学突然一夜变得如此强大,也与这个有关。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利。
1、全国重要的
(1)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西安,不过后来上海的空址又重新复建,并借助地域优势夺回“正统”。
(2)西南交大从北京到成都,礼物没有上海的好,不过来了也不错。北京交大是留守部分恢复。
(3)科技大学从北京到合肥,一份厚礼,原来拆除国立徽大的损失足以弥补。
(4)哈军工被拆分,主体到了长沙国防科大,一部分分到西军电、西工大、南理工、南京通讯学院等等,留守部分是哈工程。哈军工不要和哈工大混淆,这是1952新建的部队院校。
(5)大量部队院校疏散到中部、西部省份。
(6)兰大、西工大、成电、华中工、重大这些未必看出名字有什么变化,但是内里实力明显增强。
2、广东
(7)中南林学院,由广东林学院和湖南农学院合并的,设址白云山脚,后来学校主体迁湖南。只有个别原来从华农过来的,允许留在广州重返华农。
(8)广东工学院迁到韶关,改革开放后要回被羊城晚报占用的地,迁回东风东。
(9)第一军医大从黑龙江迁长沙,不过随即继续迁广州,这个无比欢迎! 这时候苏修威胁远比美帝大哦。
(10)其实总的账面数变化不大,内里拆走一些系和专业,而且到改革开放为止,没有什么新增投入。
(史料性的写完。下周有时间做些主观点评。)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续上)
八、影响
对于院系调整之影响,有各种各样评价,从政治体制、管理模式、意识形态、学术氛围等已经相当多了,开通第一章也归纳过,也就不“跟人口水尾”去重复再“煮”了。
不过由于院系调整相伴着思想改造和意识形态的改变、公私合营社会改造、乃至后面的反右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在各种“喷口水”中几乎清一色往院系调整这个布袋子里面装,院系调整承受的历史责任就无限地放大,很多影响是不是因为院系调整就很难界定了。
还是说一些比较确凿可靠的影响。一般而言,这件事件造成的影响,无非就是已经过去的(按1952-1990年代中后期这40年算)、今后的(1990年代中后期之后)可能继续存在的影响。
已经过去的年代,说说学校体制、学生培养方面的变化;立足将来的,说说商标、品牌今后可能的争议。
(一)学校职责从社会人才的教育机构,变成本系统人才培养的职业学院
1、体制
1952调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出现了一大批以“条”(行业)为轴心建设的专业化院校,而且从行政体制上,行业属的高校占了大部分(起码占了七成以上)。
原来国民政府由教育部管大学,在1952年之后,教育部门只是管理部分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工学院、师范院校,而其余各行各业的院系基本上归口工业的各个亚行业(电子、机械、化工、冶金等等)以及医学、农业、财经、政法等等,这些高校被切分成条后成为这些系统培养自身员工的子弟兵;师范院校归属教育部门管理,可能还有他属于教育系统这个因素所在,也就是说师范院校是教育部培养自身员工(教师)的子弟兵;综合性大学,某种意义上培养的是党政机关干部的子弟兵,由于政府部门不便直管,于是也就由教育部直管(其实教育部门也是政府的内设机构之一而已)。
这样一来,高校的角色起了重要变化,民国的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人”,本校开设什么专业、授什么课程,并没有很明确围绕什么单位就业的指挥棒来转,目的就是把这个学生培养成一个素质较高的“社会人”。而高校归属系统,而且就业也框定在本系统,那么高校的开设什么专业、授什么课程,那就非常明确了,一切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今后对本系统业务工作有利的专业和课程才会设置。
从当时的特殊年代着看,战术上这样的培养成效是大大提高,战略上的成效却是大大降低!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既然大学也是本系统的,那么大学差不多都成了高级职业学院,今后干什么的方向很明确,甚至大学期间就可以和本系统的其他企业、研究所等有很紧密的合作,这在一个时期内(尤其是国家经济拮据时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能。不过从整个社会来看,那些对本系统没有用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熏陶),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基本上舍弃。由于每个行业都出于自己的本位确定教育方向,但所有行业加起来,远远不等于整个社会,所以这些真空地带没有哪所学校会主动填补,从整个社会而言,就有当时察觉不到的缺失,这种负面效果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体现出来。
2、教职员工
从老师自身来说,原来的身份是“教员”,任务是教书育人,在这所学校混不下去,跳来跳去也多数跳不出教育系统的圈子,他全身心的职责是搞好教学水平。调整之后,多数院校归属什么电子工业部、冶金部、农业渔业部之类的,他们的身份角色起了微妙变化,原来与他们并列的是“另一所大学”,现在与他们并列的是“另一个单位”,也就是说不管高升、降至还是普通轮岗,下一站可能就不一定是大学,而可能是某电子厂、钢铁厂、农科院之类的单位(当然也有很大的机会是反过来,从那些厂矿企业调过来当教职员工),这对教师身份的定位、自身认同意识有很大的弱化,学术圈子和工作圈子都如是。
3、学生
这是前面学校体制、教职员工的“原因”,自然造成学生培养的“结果”。总体而言,对文史哲等社科类的学生影响要小一些,对理工农医等专业类的学生影响更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能造成万人空巷“听古仔”的两位粤语讲古大师张悦楷和林兆明,张悦楷毕业于私立岭南大学土木系,林兆明毕业于私立广州大学法律系,但他们的古典文学功底很好,跨学科的能力很强,张悦楷在1949-1957期间,曾经来来回回在建筑工程队、艺术文工团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彭加木,与张悦楷同龄且同村人,国立央大农学系毕业,他不仅相似学科的化学、地质学知识很强,国学、文学的功底也不错。那个年代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万金油”类型人才有很多例子。
总体看来,从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出来的,与从专业学院出来的学生,还是有综合技能的差异,比如说广外大学生,与中大(或暨大)外语系学生,哪个专业水准更好的问题,当时就有比较,结果发现广外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超过中大、暨大等上一档学校外语系学生的水平,但因此就说都外语就建议广外大就未必了,因为广外大学生除了外语水准可能更高,其余的中文写作、行政法律、计算机操作等甚至看起来与行业“无关”的知识,总体还是中大暨大等综合性院校的强。其实这种影响不仅仅是院系调整后的差异,就算是现在还是这种状况,只不过在计划经济年代这种差距要更明显许多。
(待续)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哪些学校招牌还能再生利用
那就直接对应以上6类处理手法,一项项来说事。
(1)公校。资产、招牌都是国家的。这里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以地名为校名的,无论国家在不在用,私人都不可以用,而且按照国家对地名规范解释,打了“擦边球”的齐鲁大学、中原大学、岭南大学、南方大学应该都不可以用。另一种是个性化校名的,例如清华、南开、同济、暨南这些,有在用的你就不用想;还有就是曾经停用的校名湘雅、英士、中正,实际也不可以放开给民间使用。中正大学,如果是蒋家后人申请使用呢?估计也不行,因为“中正大学”的招牌已经被作为“官僚资本”被政府没收,不要以为就是蒋中正本人或蒋家后人拥有知识产权。参考案例:吴良材后人无法要回“吴良材眼镜”的商标。
(2)美津会议后被没收的教会学校。同上。“没收帝国主义及其买办的在华势力”等同于“没收官僚资本”。燕京、辅仁、津沽、金陵、协和医等11所属于这类,所以燕京、辅仁虽然被时常忽悠,但无法由民间主导复校。
(3)美津会议后改由国内宗教团体管理、后来不明手续改公办的教会学校。不好说,东吴、齐鲁、岭南、之江或许带有地名风格不能用,震旦、华南女子文理的校名已经被没有很充分继承权的私人拿来办学,没有异议就是合理的了。
(4)主动献校(也包括被动献校)的私校。同第(1)(2)类,一般有过移交公立主动诉求、有过接收正式程序,等同于“献给国家”的企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原为私立,在1980年在原创办人潘序伦的积极奔走下复校,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所以只能是公办复校,若果到了1990年代后复校,很可能是私立形式。
(5)政府接管“烂摊子”的私校。其中带有地名性质的广州大学、珠海大学就不能再用了,其余的同第(3)类。这一类由于资产交接手续不大完备,若真的较真起来,会有很多“牛鬼蛇神”跳出来。
(6)公私合营时期赎买的私校,没有例子。广州的高校看来没有(光华医学院?)。中学则不一定,若有也只有知用唯一一所吧,不过,现在人家知用还好好地由越秀区政府开办着呢,就算以前的老板(是个多股东的“知用学会”)回来有所诉求,也无济于事。
至于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及其附设的(可赚钱的)机构,是否存在公私合营情况就掌握不多了,唯一知道的是上海私立同德医学院的附属同德医院一直在赚钱,老板不肯上缴,于是维持私营(但兼具教学医院的职责),到1956年被赎买转为公私合营,但场地、设备、教学用具肯定充公了,但是品牌、商标、专利之类不知如何界定,估计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赎买合同还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的权益。
(全文完)
发表于 2016-2-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好强大的说
发表于 2016-2-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沙发坐好,慢慢瞧
发表于 2016-2-24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抚州
宏论长文
发表于 2016-2-24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赞楼主,涨姿势了
发表于 2016-2-2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继续呀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顶,比较喜欢历史故事
发表于 2016-2-2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以前1年60万大学生,人口6亿不到,现在13亿,1年700万大学生
都是大规模生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TANGJIN 于 2016-3-3 00:22 编辑

把这篇转帖给单位里几位老前辈看了一下,基本情况属实。
几位前辈跟我聊了他们当年考大学故事。
一位前辈五十年代末考入华理,当年分重本和普本,当年重本就是现在211,985.上海应该是八所,交,复,同,华师,东华,华理,一医,二医。上财叫财经学院,上外好像叫俄语学院都是二本。重本志愿填两所,一所必须外地,一所本地,两所如果落空直接掉档二本。当年华理校长张江树物理和化学大师,南大教务长,是龙门书院毕业的考入中央大学。华理校区就在上中旁边不知道有没有张校长的因素。当年华理是几所大学化学系合并而建的,也只有张校长这样的大师才能震的住。单位里老前辈当年学的是高分子,毕业运气好留在上海,班上33个上海籍同学只有五个留上海,老前辈的大哥50年从上海去南京考入南大,当年考取名单是登报的。进去是南大,毕业是东南。后来跟苏联专家去了大西南,研究生是成电,毕业后去了东北然后回到重大教书。

点评

张江树主持华理,是因为《物理化学》这门课程对所有化工专业具有特殊重要性。华理毕业生具有清华毕业生的能力,与张江树的贡献分不开。  发表于 2016-6-4 22:07
张江树教授是化学家,具体专业名称叫《物理化学》,不是物理和化学。华理是上海几所大学的化工系集中起来组建的,化学系科则去了复旦和华师大。  发表于 2016-6-4 2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记者从武汉大学召开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未来五年武汉大学将逐步优化本科专业设置,控制招生规模。计划从明年起每年减少3-5个专业、200个招生名额。

  武汉大学现每年招收本科生7000余名,“七校联合办学”实施后,一年接收的本科生总数超过12000名。学生规模大,住宿、餐饮、图书资料、实验仪器、实习机会等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不足。校长李晓红谈道,学校办学资源不充足,这是本科教育的一块“硬伤”。

  今年4月起,针对本科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武汉大学组织各院系师生进行了8个月的大讨论。昨日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对讨论得出的改革方案做了整体介绍。

  张绍东提到,在“十三五”期间,武大将逐步优化专业设置,控制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学生日后选择专业时,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设定可接受的最大额度,但不限定最小额度。经过3-5年的学生自主选择,对学生不愿就读的部分专业进行改造、调整直至停办。到明年,会有3-5个专业停止招生。“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开始,以后根据各专业的考核情况,还会进一步合并或停办部分专业”。

  除了专业设置外,本科生招生规模也将逐年微降。到2020年,本科生招生人数将下调至6500人左右。李晓红提到,未来五年,武大将着重加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方面的改革,“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到综合改革的全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说说另一位前辈大学故事,
六十年代初从上海考入北邮,通讯专业,班上有两位读书很牛的同学,按照当时的成绩完全可以考清华,因为家庭成分问题降挡读北邮。北邮也有打酱油专业经济管理系专业有位学生的父亲就是电影永不消失电波原型,此学生书读了不咋地,从上海考出去的学生有时候反而运气好能分配回上海因为有的专业上海籍学生很少。单位另一位前辈五十年代末高考两个志愿交大和武大,选武大因为前辈的大姐53年立信毕业分配进武汉招商局,结果交大分数不到去了武大,毕业分配回上海,当年高中同学考进交大,结果交大搬迁去了西安。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TANGJIN 于 2016-3-3 19:24 编辑

科一本:
  复旦大学:最高599最低531;上海交通大学最高597最低525;同济大学最高596最低505;华东师范大学最高568最低488;华东理工大学最高546最低473;东华大学最高545最低466;上海财经大学最高573最低501;上海外国语大学最高573最低499;上海海事大学最高511最低467;上海理工大学最高521最低466;华东政法大学最高545最低478;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最高527最低491;上海水产大学最高496最低466(一本不招文科);上海音乐学院最高515最低469(音乐学院需要提前面试获得入学资格);**上海大学最高420最低340**;( 上海师范大学一本不招理科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本不招文科)最高559最低497;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本不招文科)最高521最低484。
   
    理科二本: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最高478最低412;上海交通大学最高541最低463;同济大学最高520最低460;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最高489最低412;上海海事大学最高513最低451;上海理工大学最高514最低433;上海杉达学院最高466最低41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最高535最低476;上海金融学院最高502最低443;上海水产大学最高502最低427;上海电力学院最高516最低433;**上海大学最高360最低303**;上海中医药大学最高510最低44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最高467最低412;上海师范大学最高514最低41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最高492最低416;上海体育学院最高465最低412(含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最高500最低43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最高465最低412;上海商学院最高467最低412;上海电机学院最高465最低412;上海政法学院最高478最低424;上海建桥学院最高451最低412;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最高464最低412;同济大学同科学院最高463最低412。
2006年上海高校理科录取线理科一本466,二本412
发表于 2016-3-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PNIC
咳,就是一场折腾,过去几十年这种折腾太多了
发表于 2016-3-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TANGJIN 发表于 2016-3-3 19:21
科一本:
  复旦大学:最高599最低531;上海交通大学最高597最低525;同济大学最高596最低505;华东师范大 ...

2006年录取分那么那么高啊?

不会吧? 上海高考那时候不是600分嘛?怎么录取分都接近满分了?

点评

不会吧?我是90年代初高考的,已经3+1了,满分就是600分,2006年么也是3+1呀!哪有文综理综?  发表于 2016-3-7 14:35
当时上海高考有理综或者文综考试。  发表于 2016-3-7 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胖的妈妈 发表于 2016-3-7 14:13
2006年录取分那么那么高啊?

不会吧? 上海高考那时候不是600分嘛?怎么录取分都接近满分了?

我没记错的话综合考应该是12年取消的,12年以前上海高考要考两天半,综合卷分值是三十分。
发表于 2016-3-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TANGJIN 发表于 2016-3-7 18:53
我没记错的话综合考应该是12年取消的,12年以前上海高考要考两天半,综合卷分值是三十分。

你的意思是上海90年代是3+1,然后改革成了文综+理综,然后12年又回归到3+1, 17年再变到3+3?

好玩哪?

把考试院拉出来暴打一顿 .....

点评

12年开始(其实12年高考的孩子早3年就宣布政策,高一开始有会考,我同事孩子就正好轮上),恢复成我们90年代的样子,增加会考,会考及格给高中文凭,考大学就是选拔考,没有综合卷。  发表于 2016-3-8 10:02
12年以前是3加1然后单独有一张综合卷,这张综合卷分值三十分,就是要考五门。  发表于 2016-3-7 22:34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胖的妈妈 发表于 2016-3-7 22:12
你的意思是上海90年代是3+1,然后改革成了文综+理综,然后12年又回归到3+1, 17年再变到3+3?

好玩哪?

上海高考模式是3 综合 1,3是语数外三门,每门满分150。综合是物化生政史地六门课综合,有文综和理综区分,卷面分数150,折算高考成绩30分。1是选修的科目,文科生选择政史地中的一门,理科生选择物化生中的一门,该科试卷满分150分。因此上海高考总分是150*4 30=630
发表于 2016-3-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TANGJIN 发表于 2016-3-7 22:39
上海高考模式是3 综合 1,3是语数外三门,每门满分150。综合是物化生政史地六门课综合,有文综和理综区分 ...

我考大学那会只有3+1=600分。

恩,教委就靠不停地改革来刷存在感
发表于 2016-5-1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了 真详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2-23 17:16 , Processed in 0.274092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