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7-8-2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来源:知乎 https://www.zhihu.com/topic/19563774/top-answers

搬运者:”在普遍一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是1、两胎是1.6的话;那么社会如果在普遍多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可能只有0.4,两胎可能只有0.5。“目前大家觉得二胎成本系数大概是多少?

张小小 所有的回答都在不同领域   30925 人赞同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来了。

去看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于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几乎没有效果。
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无视政治制度、不管贫穷、富有、腐败或者廉洁,在任何条件下,由任何执政者,都没有成功过!这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从来没有有效过。

原因是,出生率的降低会导致整个的养育体系完全奢侈品化,注意“完全”,就是说“平价的哺养和教育体系不复存在”了。这种奢侈品化不仅仅是价格的方面,还有精力方面,从而不分贫富的射杀所有生育适龄人口。这个时候给予鼓励生育的政策,不管给多少钱都只能继续加剧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进而降低未来的生育率。

比如说教育,因为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20万,也不惜借钱凑30万给孩子选择重点中学。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为数众多的家庭愿意支付超出家庭所有储蓄的代价来为孩子选择中学;
一个家庭如果是多子女,就绝无可能为孩子支付这么高的价格,否则老二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多子女,那么整个教育市场结构将完全不同,将像我们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一样,虽然奢侈品仍然存在,但只是小部分人面对这种选择,大部分人不需要直面奢侈品市场。

再比如说婴幼儿的哺育,受限于我国食品监督的暂时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的选择往往是,一边骂地沟油一边吃烧烤,或者一边骂垃圾食品一边吃方便面…… 这就是平价市场的逻辑,其关注重点往往是方便和性价比
而我们都看到了庞大的奶粉进口和代购市场,在大城市条件好些的家庭,甚至所有的婴幼儿穿用都非进口不买……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物质上限在支付婴幼儿的哺育;这就是奢侈品的逻辑,在可接受范围内,为一点点好的可能,就支付翻倍的价格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的安全关注本来就应该比成人多,这是是无稽之谈,只要看看我国私家车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就行了。似是而非的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关注,实际上是奢侈品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社交压力

精力投入的奢侈品化恐怕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办法解决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说回我们国家,单胎化使得全家的时间都可以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那种没空照顾小孩的行为和市场都变的非常小,而行为是需要周边社会认同的,市场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成熟的;
我一个朋友,每周末他和太太开一个小时车送孩子去上英语补习,然后夫妻俩在附近逛一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把孩子接回来;孩子上一个小时课,全家一个周六下午就都没了。这恐怕只有在一胎情况下才有可能。
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于各种课内、课外补习上,现在的钢琴课、美术课都是这个节奏;以前那种半看孩子半学东西的多人兴趣班完全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有明确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

有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在儿童阶段的广泛存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明显是在强迫和半强迫条件下才能坚持。其广泛的程度是发达的欧美不曾有的(无关发达程度),同样的文化圈的日韩也没有(无关文化沿袭),同样教育体系的前苏联和东欧也没有的(无关教育制度),唯一的指向就是我国特有的单胎化。
当六个成人的所有财富和精力都可以用在一个儿童身上时,这个孩子显然可以获得十分 “奢侈” 的哺养和教育条件,而当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奢侈品化的观念和市场就迅速形成了,并且挤压了平价市场的生存空间。
一个不想给孩子上补习和技能课程的家庭迅速发现,其观念不被周围环境所接受,也没有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为这个市场早已不复存在了。教育市场如此,哺育市场也是同样。
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是因为,这种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是突然出现并且占据主流的,他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结果比照而竞争胜出的,他的对手(平价市场)早早地被政策终结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有多胎生育意愿的时候,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无论在财富上还是精力上,都无力应对。
这种情况也调过头在伤害单胎家庭,除了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每个人都会陷入周围跟他相似物质条件的家庭用物质上限对应养育体系所形成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延续到了子女成年,家庭不得不倾其所有为孩子(特别是男孩)购买住宅,甚至背上沉重债务。
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数据,一胎的抚养成本是1,两胎的抚养成本是1.6。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是及其有误导性的,因为根据整个社会的多胎家庭的占比,养育成本会有极大的差异;就是说在普遍一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是1、两胎是1.6的话;那么社会如果在普遍多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可能只有0.4,两胎可能只有0.5。

很多学者都认为几乎遍及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无法上升(3/25修改,之前为“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育的好处下降了”,这显然是想以一种没办法验证的假想,试图去解释庞大复杂现实的愚蠢行为,类似共产主义。
很简单的一个类比,结婚的好处在现代也是在逐渐降低的,我怎么没观察到结婚率的大幅降低呢;
欧洲和美国“生育的好处”有显著差异么?显然没有,那生育率的显著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大量的高生育率移民使得平价哺育和教育市场一直存在,使得土生土长的美国中产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歇斯底里的压力(类似首尔或者上海)才是主因。

//
本来我以为这是一篇叙述观点的理论文章,应该没什么人愿意读,没想到大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热度,谢谢大家。评论没法一一回复,给大家道歉。

有几个问题做个备注如下:
备注1. 本文旨在阐述生育率降低后极难回升的逻辑关系(对应的是国内开放二胎试点不理想&陷入低生育率问题的发达国家现状),并不涉及对我国历史政策的评价,亦不涉及对未来的悲观乐观,在阐述理论时,我尽量做到无立场。
备注2. 养育精力和市场的奢侈品化更适用于较高城市化率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在短期内就将成为我国的状态,因此该逻辑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小众。
备注3. 文中开头部分,”鼓励生育政策从未成功过“ 指的是国家已经陷入低生育率问题的情况,因此我国建国初期的情况不在此列;严谨不够,在此道歉。



发表于 2017-8-2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胎照书养,二胎,比较累啊^_^
发表于 2017-8-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的体制决定了只要是政府真心想办的事几乎没有办不成的,因为**和**不会成为政府施政的羁绊。例如提高生育率可以仿照建国初的某些政策,禁止流产和禁止销售避孕产品,也可以更极端,比如砍掉所有养老保障,只能依靠晚辈养老等。所以我并不担心我国政府在低生育率上束手无策,而是担心这些可能的政策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
发表于 2017-8-2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undeadheart 发表于 2017-8-28 13:29
我们的体制决定了只要是政府真心想办的事几乎没有办不成的,因为**和**不会成为政府施政的羁绊。例如提高生 ...

深刻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undeadheart 发表于 2017-8-28 13:29
我们的体制决定了只要是政府真心想办的事几乎没有办不成的,因为**和**不会成为政府施政的羁绊。例如提高生 ...

该作者有个姊妹篇, 旨在论证福利补贴没办法有效改变生育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97563/answer/46746728生育鼓励(补贴)长期来看是没有用的吗,为什么?)。
我觉得,实际还是补贴不够。 比如,政府承诺,二胎包分房子, 试试看
发表于 2017-8-2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17-8-2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养娃,还真是全民奢侈品化了。起码我身边都是这样的,钱不花在培训班上,也会花在旅游上,总会有出处!
发表于 2017-8-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nic6ole 发表于 2017-8-28 13:48
该作者有个姊妹篇, 旨在论证福利补贴没办法有效改变生育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97563 ...

补贴的方式之所以没用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政府的财政支出有上限,意味着生育养育补贴也有上限,那就会造成不突破上限没有效果,突破上限实际无法执行;其二,这种广撒网式的加法从来都没有广撒网减法来的更有效,但是为什么几乎没有国家实施减法政策呢?要么是没有面临低生育率陷阱,要么是这种政策不会获得议会批准。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undeadheart 发表于 2017-8-28 14:06
补贴的方式之所以没用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政府的财政支出有上限,意味着生育养育补贴也有上限,那就会 ...


换句话说, 减法政策要看不同zf的下限在哪里了。
发表于 2017-8-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魔都养二胎,只能嘿嘿了
发表于 2017-8-2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不担心低生育率的问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可能觉得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多么多么好,放眼广大农村呢?可以说喊高考录取率低不公平比较凶的地方,往往也是计划生育执行比较差的地方。计划生育的好处才享受了几天就开始想着开倒车。

PS 有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在儿童阶段的广泛存在确实需要绝大多数的儿童在强迫和半强迫条件下才能坚持,但这并不恐怖,因为以培养工业化社会合格标准件为目标的义务教育普遍存在没有100年也有大几十年了
发表于 2017-8-2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开放二胎的情况下,想生的基本已生好,未来五年育龄人口急剧下降,开放二胎就没啥效果了
发表于 2017-8-28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拭目以待。。。印度人口很快就赶超了
发表于 2017-9-1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都说得深刻,学习了
发表于 2018-1-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路过了解学习!!!
发表于 2018-3-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路过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2-24 03:20 , Processed in 0.103908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