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superrhine 发表于 2017-9-12 10:08 同意,我们不反对原版阅读和原版听力,但学英语还是以背单词背词组背课文背固定搭配,学语法,学句型这种 ...
yxs201405 发表于 2017-09-12 09:51 看了文章,还有下面所有的评论,我从几个真实案例和思维的角度来来说英语和中文的零和问题。 思维模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深层次的是思维的载体,外在的延伸。从小接触的母语就决定了思维方式,走高考体制内路线的,一定要在学龄前坚持中文母语强势的地位。否则到了小学2、3年级会出问题。和好几个麻麻聊过,她们的孩子坚持从小原版,有空的时间就是英语环境在耳边。这样的娃,如果建立了英语角度的思维模式,理解中文就会有障碍。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文字题无法自行理解,需要麻麻读2、3遍题目才能理解题意。 拿我们自己曾经读书的经历来看,我们看到一个英文单词,首先出现的是和它对照的中文意思的那个词语;看到一个词组,或者是句子,会立刻出现对应的译文。如果是一段英文问答题,那么我们必定是看完后先翻译成中文,然后再用中文的角度去解答。中文译文出现后,再翻译成对应的英文句子,最后写出答案。这就是母语思维,长期受一种语言熏陶,表达渐渐以此为主,最终导致的是思维模式倾向于这种语言的结构和语法的特点。 而英语强势的话,还是以中文思维为基础的话,那没关系,只要保持双语的同时输入,中文为主就没关系,没有影响到思维模式的层面。但是如果英文强势输入,中文又忽视的话,后果就是英语思维渐渐会转化为主要第一思维反应。这样的孩子,如果将来不走体制外的话,小学阶段的学习,理解能力多少就会有问题。 这是我接触过的几个比较极端的,英语强势,最终影响思维模式,导致体制内学习出现了麻烦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总结一下,语言类的输入和学习,早点进行当然是没错的。不要思维的深度参与。在不影响中文思维为主的前提下,能在学前,或者1、2年级阶段搞得越多是越好的,可以为以后中高年级思维类的鸡血(比如奥数)腾出时间。但要把握一个度,特别是和中文的平衡问题。过犹不及,不要走原版的极端。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0 05:27 , Processed in 0.1786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