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64|回复: 29

[一年级语文] 关于古诗词中“斜”的念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小学版的爸妈们说说,教科书古诗中某些字的拼音标注?或者老师教的时候,念的是哪个音?

比如:

“乌衣巷口夕阳斜”,教科书中,“斜”字标注的是“xie" 还是 'xia’  ?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 教课书中,“野”标注的是“ye"还是"ya" ?

最近买了不少带拼音版本的古诗,大多标注的是现代的读音。喜马拉雅上不少人念的也是现代音,比如鬓毛”衰“,很多念shuai , 我们小时候的书上是cui

教学大纲中,对此有没有具体的区分和解释?

发表于 2017-11-2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古人应该读xia,ya
以前老师也是要求这么读的
现在改了完全不押韵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wahhh 发表于 2017-11-20 15:46
古人应该读xia,ya
以前老师也是要求这么读的
现在改了完全不押韵

是啊,现在的出版物,基本都是现代的读音。不知道教纲上是如何定的?
发表于 2017-11-2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话说古代诗词都是唱的,曲子失传了真可惜!
唐宋时怎么没发明乐谱呢?
发表于 2017-11-2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按照最新的读音标准来读。中文有很多错音错字最后变成习惯用法的,需要与时俱进。ps,据说播音员考试就是靠每年把几个有争议生僻字的标准读音改来改去来卡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时代读xia 现在读xie
领导怎么说我们怎么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读Xia &ya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0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汝安,则为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wahhh 发表于 2017-11-20 16:01
话说古代诗词都是唱的,曲子失传了真可惜!
唐宋时怎么没发明乐谱呢?

你如何得知唐宋时没有乐谱?
发表于 2017-11-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ia和ye?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xia,ya,cui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学校里面教的是xie,ye
我看故事诵读里面有两种读音的读法
都可以吧,跟着老师走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班牙
我学的时候

“乌衣巷口夕阳斜”, 'xia’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ya"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难道现在这个改了现代读音???我都是拿以前的教孩子的。这本来就是古音,改了的话,已经韵律都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马奇Maggie 发表于 2017-11-22 09:19
我们学校里面教的是xie,ye
我看故事诵读里面有两种读音的读法
都可以吧,跟着老师走

这么看教学大纲里就是现代音的标注了。 多谢层主。
发表于 2017-11-2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昨天晚上刚查过,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个斜读xia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yupiaoer 发表于 2017-11-22 11:24
昨天晚上刚查过,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个斜读xia

是课本上么?
发表于 2017-11-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3年级,山行,老师教的读xia,我平时都读斜的,昨天女儿说我读错了,我百度了一下,果然说读xia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还有“乡音无改鬓毛衰”  衰 是念 shuai,还是念 cui,我记得我上学那会老师说念cui,现在看到书上注音 shuai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除了拼音还有很多和我们小时候教的不同,特别是字的笔顺,所以还是听学校老师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让孩子背的时候都是讲明现在怎么发音,古音怎么发音。我觉得考试的时候无所谓的,不大会盯着这几个字来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2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应该读成xia ya cui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咬文嚼字就此讨论过。我们以前是xia,后来统一改了xie

点评

这么看,那么多出版物都标xie,是有根据的。  发表于 2017-12-4 15:27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原创精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其实按照古诗当时的读法,每首诗都应该是押韵的,只是后来语音发生了变化,每个阶段其实都是一个变化过程中,所以,现在变成啥就读啥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正在为此纠结
不押韵的确不好听也不好记,但鸡娃还是得与时俱进,只能捎带跟娃提一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12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fionauil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1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年级,老师还是教读xia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ningyuanshuwu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1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梧州
古诗中:
斜----- xia

野 ------ya

衰-------cui

但我现在看很多孩子用的书上标的都是现在的音。
也不排除出版社就没好好审吧。 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拼音版的古文观止中,就将“大隧之外,其乐也yi yi”中的yi yi 标成了 xie xie.
发表于 2018-4-19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古音读XIA,押这个韵脚。
发表于 2018-4-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乐山
我两个音都交给孩子,日常她读古音,但是跟她说了考试要用现代读法
总觉得还是古音读起来有味道
发表于 2018-4-1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学的时候

“乌衣巷口夕阳斜”, 'xia’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y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4 04:24 , Processed in 0.146551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