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发表于 2013-10-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ke,谢谢指点.
科技班不是要搞某种科技发明么,
我认为这对于小孩长远的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毕竟也是一种时间支出
而要获得科技大奖,机会比五大竞赛好象要小得多,
那同学们为什么要参加科技班
能指教吗?
发表于 2013-10-3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qhdk 发表于 2013-10-30 14:36
mike,谢谢指点.
科技班不是要搞某种科技发明么,
我认为这对于小孩长远的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科技班,
通俗些讲,拼爹的班,拼高中学校的爹,拼自己的爹;
学术些讲,高中科技人才创新计划,跟着大学教授做课题;
简单些讲,目标直指交大自招,高层次的清华不认账,低层次的院校,谁去?
发表于 2013-10-3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海妈咪 发表于 2013-10-30 13:13
看上去是这样的。现在就看复旦和交大的政策怎样,这是对上海的孩子机会最多的两个学校,估计也差不多

就象电影里常见的"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去投共军"
---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去投西安交大"
发表于 2013-10-3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wind666 发表于 2013-10-30 16:29
科技班,
通俗些讲,拼爹的班,拼高中学校的爹,拼自己的爹;
学术些讲,高中科技人才创新计划,跟着大 ...

谢谢!
又长见识了!
XM中学曾有一个大高手老师黄XX,带的学生拿遍各大奖
但是2013年,其中只有一个学生保持了两边的平衡,既搞了两项学生发明,又靠竞赛保送复旦
只有一个人!
2012年也是XM中学,一个学生考上了复旦某教授带队的中学生科创,结果不知怎的,
高考只进了上海大学
结果这届,我有机会问了进XM科技班的家长,他们都不愿意去搞发明创造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上海妈咪 于 2013-10-30 17:07 编辑
lqhdk 发表于 2013-10-30 16:47
谢谢!
又长见识了!
XM中学曾有一个大高手老师黄XX,带的学生拿遍各大奖


看样子,要想自招进复旦、交大还是要围绕自招考试做文章。初略地看过曹二的学生得奖,2012下——2013上半年科技类得奖很多,我粗粗地筛选了一下,居然,没人在自招名单里
发表于 2013-10-30 22: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qhdk 发表于 2013-10-30 14:36
mike,谢谢指点.
科技班不是要搞某种科技发明么,
我认为这对于小孩长远的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对科技班,很多家长可能有误区,不要认为上科技班就是要拿大奖,靠大奖进名校。现在学科竞赛省一等奖都没有保送资格了,科技竞赛有用吗?
其实,重点高中的科技班,都是些各科平衡发展的优秀孩子,只是利用一些业余时间由高校老师带着做课题,开拓孩子思路,让孩子聚集志趣。
科技课题会耽误一些孩子学习的时间,同时孩子会想办法按时完成学校的功课,效率自然会提高。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高中生,学习成绩才是王道,家长在一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定好方向。
发表于 2013-10-30 22: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mike11 于 2013-10-30 23:04 编辑

在上中,平时考试排名,前50,科技班同学要占一半比例。
科技奖项只是在保证学习成绩前提下的附加产出,如果有的话。
发表于 2013-10-31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ke11 发表于 2013-10-30 22:41
在上中,平时考试排名,前50,科技班同学要占一半比例。
科技奖项只是在保证学习成绩前提下的附加产出,如 ...

科技班里的“另类”国学男

  初中时就和周律是同学的康静怡告诉记者,从初中起,周律就是个有点“另类”的男生。他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办了个“真理社”,喜欢论古谈今。进入上中后,他又无意中成了个“另类”。他进的是上中科技班,“我们班上的同学,虽然也有对文史哲感兴趣的,但主攻的基本都是数理化,只有我一个人文类见长,整天研究这些被他们称之为‘很玄’的东西。”但是就是这个“国学男”,却在理化精英云集的科技班安然呆了两年,直到高三分班。

  把爱好发挥到极致

  今年,上海中学被世界一流名校录取的学生有10多位,而与以往理科生占优势不同,今年偏文科类的学生被录取的比例更高。朱逸伦和周律都是代表。“这也和朱逸伦想传达给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学习不要太功利,把自己的爱好发挥到极致,一样能成功。”上海中学校办副主任刘茂祥告诉记者,社会上一贯有重理轻文的思想,但实际上,有显著特长以及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越来越被优秀的高校看重。

  “像朱逸伦(哈佛)、周律(哥大),都是很有特色的学生。包括他们的同学康静怡,这次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了,她就是在社会活动能力上很强。她去文具店,能跟文具店的老板熟到成为朋友,还帮那个外地来打工的老板出主意怎么管理小店。这个经历就让对方学校很感兴趣。”刘老师表示,有别人没有的特点,这是很多国外高校所注重的学生品质。
发表于 2013-10-3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科技大奖很难拿的,拿了还要通过高校的"真假鉴别"面试,怕是大人帮你搞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qhdk 发表于 2013-10-31 10:38
科技大奖很难拿的,拿了还要通过高校的"真假鉴别"面试,怕是大人帮你搞的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详细成绩(2013年)
今天组委会各种开会,各高校招生老师基本全部招生完毕并撤离,今年决赛大结局已定,具体情况如下:

1、前50名队员获得保送资格,实际上都和清华北大签订了保送协议。

2、前53名队员获得金牌,分数线是170分。里面最后3名同学是获得了金牌但是没有保送资格,最多只能签订高考一本线录取资格。

3、前65名队员具有进入集训队的资格。实际上第51名~第65名同学具有进入集训队资格但是不能保送,还需要高考至少拿到一本线。所以这15名同学是选择进入集训队还是选择稳妥的拿到高考一本线还需要慎重考虑。

4、第54名~第160名队员获得银牌,分数线是147.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今年的物理竞赛高手,从51名起很悲催。网上有竞赛学生在分析:“就是担心那种搞笑局面出现:51到65名有很多人进了亚赛队和国际队,结果要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准备竞赛,毕竟进了国家队就不能随便,毕竟国家荣誉还是要的,但是亚赛是5月份,高考是6月份,国际赛是7月份,所以后15名的估计很少有人去参加选拔。”

点评

这些牛娃过一本线还要担心吗?  发表于 2013-11-1 22:07
发表于 2013-11-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咱们后来人只能先保升学,为了竞赛使自己不能过一本线,是不值得的
发表于 2013-1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对我们还在小学的来说,前景政策不明,只能该学的就学,长路漫漫啊!
发表于 2013-11-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海妈咪 发表于 2013-11-1 09:48
今年的物理竞赛高手,从51名起很悲催。网上有竞赛学生在分析:“就是担心那种搞笑局面出现:51到65名有很多 ...

比方说北京选手,本来算算可能过一本的,现在语文突然涨了30分,可能就是正好不过
发表于 2013-11-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mccdsxdy 发表于 2013-11-3 11:35
对我们还在小学的来说,前景政策不明,只能该学的就学,长路漫漫啊!

您还远着呢,4年开外的政策不要去看它,到时候给你改个面目全非,早看反而误导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qhdk 发表于 2013-11-4 11:17
比方说北京选手,本来算算可能过一本的,现在语文突然涨了30分,可能就是正好不过

听到过一句话——有时候能力考不过政策,原话记不清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竞赛牛娃们在高中竞赛还学不学?用多少精力学?
——目标四校理科班、科技班专题的终结篇
在2014年的中考升学时,理科竞赛得奖学生家长最纠结的就是:
1、高中竞赛还学吗?
2、特别是数理化是学一门,还是3门都学,或者学其中2门?
3、用在竞赛上的精力是一半对一半,还是更多的精力在全面发展上?
4、生物、信息等小学科的竞赛还要选择吗?
也许还有更多的问题。

我们一个个层次地来看,从已经发布的一些名校保送政策,和对竞赛生的自招政策上看:
1超级牛娃——有实力进国家集训队的孩子而言,选择一个好的理科班,选择好的竞赛老师,继续下去,在高考时争取这些很少的保送名额是必然的选择。每科10几个人,每届加在一起也没多少,还有考试的偶然性因素,会让一些孩子和家长心理的不确定性加剧。但是,就算没进冬令营,一等奖还可以一本线进北大、清华,比较保险,而且,这些学生的前景实在太好——清北的好专业在等着,有实力的学生是值得去争取的。

2、对一等奖牛娃而言,从北大和清华等学校相继举办的“数学体验营”等争取数学全联赛省市级一等奖学生的举措看,这些学生按在参加活动时的名次或者一本线进北大、清华。或者获得分数不等的加分,或者给与自招的名额,未来专业的选择上给与的一定的优惠政策,这还是相当诱人的,和以前比,也许要参加高考而言是差了,可是比本届的学生还是很不错的。这些学生存在这么一个问题:高考分数、自招考试的分数在升学时是决定性。那么,怎么平衡竞赛学习于自招考试准备、高考准备时的时间、精力配比。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针对个体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怕是未来这些家长要学习和思考的重点问题。什么学校的教育模式特点是适合自家孩子的,就进什么高中。

3、有一类学生会是现在高考自招制度的受益者——他们专一门竞赛也许未必出类拔萃,但是他有能力在2到3门的竞赛上都能斩获一些奖项,特别是能兼顾数学、物理和英语的,基本“北约”、“华约”的考试是绝对有能力通过,就是“千分考”也占了优势,因为在准备各种竞赛的过程其实就是按高端水平准备这些自招考试,顺便参加竞赛,这不冲突,学习的内容是差不多的,得奖更好,不得奖,在自招中也有绝对优势。可是在中学里理科竞赛的学习主要是靠在平时学校里的学习,课外辅导是真正的辅助作用,所以择校、择班时,要慎重考量。

4、剩下在竞赛中得奖水平的学生必然要思考:自招考试和高考的准备,那么竞赛得奖给学生的就是一张自招考试的入场券和自招考试的知识准备,以及在高考中考高分在难题上的优势。可是以“千分考”为例,那是一个全面到不能再全面的知识的考试:数理化、语文、英语、政史地、信息包罗万象,所以要考好还是要花时间去准备的。高考时基本分不丢失也是要靠一些训练来让学生做到仔细的。所以竞赛学习和这些准备在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上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是考验家长的判断力、教育水平的。理科竞赛的学习要保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参与,学习的强度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5、信息、生物等小学科得奖只是第一步,除了极少数保送名额外,自招和高考是逃不过的,可是这些学科在自招考试中,从内容上奖就不像数学和物理这么直接有用。所以家长就更要慎重了。毕竟,孩子的兴趣在这时也敌不过升学的压力。保住升学的基础上坚持是出路,孩子的竞赛学习比参加数学、物理竞赛的学生更辛苦。

其实所有的决策是基于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判断上的,是极度个性化的。我的分析也许只是给出大的判断方向,接下来家长的工作要更细致,才能做出对自家孩子最有利的决策。中考升学时的择校、择班意义重大。
在中考时,自招是进入四校、各区第一市重点的好方法,因为这样不但升入了好学校,而且基本进入了好班级。竞赛的作用至少从现在的招生情况看是很大的,家长在考虑择校、择班时的思考难度其实更大,其实最大的困扰就是该拿“竞赛”怎么办。有些人嫌烦,可是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家长的智慧选择不但带来的是孩子在未来高考时的更好前途,也许更多的是让给孩子因为你的准确定位和正确学习安排,在这么辛苦的学习中带来一些些的轻松与快乐。
发表于 2013-11-4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谢上海妈咪!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qhdk 发表于 2013-11-4 14:55
感谢上海妈咪!

不客气,大家探讨,共同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15 04:59 , Processed in 0.115148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