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天服务器有问题,闲着无聊,就看了一些传记,看了差不多十几个下面名将的正史文言版传记和翻译版。收获很大。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经颜真卿建议,史馆考定在武庙中塑像的春秋战国时期至唐建中年间在军事上享有盛誉的将领。 《新唐书卷一十五》载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 春秋战国时期: 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赵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
两汉时期:
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
三国时期: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
两晋南北朝时期:
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侃、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
隋唐时期:
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当然,因为这是唐德宗排序的,所以在公元782年之后的名将没有列入,至少,在唐德宗同时代的李晟、韦皋都是不世出之名将。
尤其是韦皋,多次重创吐蕃(李晟也是军神,但是更多的是对内的,对外当然也大破吐蕃,大概是安史之乱后对吐蕃的第一场大胜)。安史之乱后,大唐面对吐蕃胜少败多,还被攻入过首都。但是韦皋曾一战击毙吐蕃五十万人马,彻底将大唐对吐蕃的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安史之乱到韦皋和李晟横空出世之前,唐朝对吐蕃基本是胜少败多,惨不忍睹)。吐蕃经此一战后,再也没有能力对中原构成威胁,属于毁灭性打击。 而当时大唐随便对付的契丹、党项等民族在几百年后都对宋朝产生了致命性的威胁。很难想象,如果是北宋面对全盛的吐蕃如何作战(全盛的吐蕃曾大破当时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可以说当公元8世纪,整个亚洲基本就是大唐、吐蕃、阿拉伯帝国的三国演义)。
说实话,唐朝之后的名将就很少了,也许李存勖可以算一个,两宋没看出有牛人(对契丹作战,连五代十国都比不过;对金国,岳飞几个人不错,但是问题没能将渴饮匈奴血进行到底,成绩不算很大)。明初的徐达、常遇春可以算。
对了,这时候有人说,这个名单为啥没有白起、李靖这些军神,别着急,比这个六十四名将更高一个级别的还有一个称号,叫十哲。
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张良、韩信、李勣、诸葛亮、李靖。
大家没事干可以多看看这些人的传记。没时间看正史,看看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更建议)。给孩子吹牛的时候也可以有东西说。
btw,我个人不喜欢内战内行的人,在我看来,类似于白起、韩信(当然韩信没机会对付匈奴就被杀了,也不知他们真的打起来匈奴会如何)这些都属于内战内行的牛人。 我个人更崇拜卫青、霍去病、李靖、徐世绩、李晟、韦皋这些对外的牛人。尤其是韦皋,智商情商双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