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越长大越孤单 发表于 2023-3-8 18:44 千万不要学奥数。这条似乎有所偏颇。头部学生可以学,优等生选择性玩玩,普娃确实不用学,这样说比较合理吧 ...
屯屯 发表于 2023-3-8 20:15 好长啊,差点读不下去
Bud 发表于 2023-3-8 19:48 奥数确实有局限,但是也训练解题技巧。
kaisl 发表于 2023-3-8 20:28 中国人是把玩科学当玩人,所有的科学都是玩人的工具,奥数就是这种玩人的工具,而不是为了培养创新能力。中 ...
EvaXiao 发表于 2023-3-8 20:28 我是第二次听到类似的建议,奥数不用花太多精力,先拉满整个知识体系架构,形成降维打击。当然说这话的自己 ...
dang0dang 发表于 2023-03-08 21:07 作为一名几十年前学过奥数的家长,也曾经苦苦挣扎拿到数学学位,我想说,楼主说的有些道理。拿奥数那种小技巧,去应对大学的数学,是行不通的,就是道和术的区别。不过我觉得,对于家长来说,您说的这个拉起来再降维,实操上还是有难度,特别到了初高中,课余时间还是偏紧。不知道您身边有没有这样成功的案例呀?
老陈~ 发表于 2023-03-08 21:14 不学奥数套路考不上竞赛班,上不了竞赛班就没必要死抠数学。没有升学需求的可以这么玩,或者家里有矿的,纯当兴趣爱好玩。
Bud 发表于 2023-03-08 21:28 即使计算能力,我觉得也很有价值,即使有机器人(计算器更不用说)。要不然数感怎么来的?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Bud 发表于 2023-03-08 21:37 看看原子物理里的Rydberg公式是怎么来的。猜、凑出来的。难道等着AI显灵?
kaka2000 发表于 2023-03-08 21:20 本帖最后由 kaka2000 于 2023-3-8 21:50 编辑 总感觉楼主像谁来着???你确定你的观点能在论坛发? 虽然你树立了很高的观点,貌似也有很合理的方法,并且包含了很多酷炫的专业名词,但是你的观点和你的方法是矛盾的,既然知道实用主义,在方法上却教别人不走实用主义路线,恐怕连被选拔的机会都没有。。。鸡得意义又何在? 而且又有多少专业以后会用到拓扑学,信息论,图形学?这玩意儿必须有一定高等数学基础,再结合相关大学专业知识才能学透,否则就是生吞,连皮毛都学不到,而且非常浪费时间,,,能在K12学这个的人数绝对极少。。。这生意没法做的。
cailvenqq 发表于 2023-03-08 20:47 本帖最后由 cailvenqq 于 2023-3-8 20:49 编辑 这或许是另一个维度解释“以人为本”。哈哈哈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以前我也挺不理解为啥如今还有人把高考当科举的,毕竟新式学堂不是旧式私塾,现在我想通了,那些把高考还看成科举的才是明白人,他们知道中国的架构是不会仅仅通过一百年就变化的。
Bud 发表于 2023-03-08 22:27 我倒是觉得数学值得一直学下去。招人的机构也迷茫,数学有很好的区分作用。要不比谁的套路文章写得好?
beltwaysamurai 发表于 2023-03-08 23:28 文科生优势大过理科生?如今连美丽国都弃人文学CS了。
cailvenqq 发表于 2023-03-08 22:36 这问题好,我觉得ai时代其实文科生优势大过理科生。ai的内容生产效率非常高,尤其是所谓的套路文。文科生的优势在于标准创新,在跳出规则口味层面更有机会,当然这又取决于这人的人文素养,毕竟华语乐坛千篇一律中才出了一个周杰伦,平均歌才是审美打榜的主流,不过ai的出现就跟当年照相机的发明对于艺术家一样重要,摄影术发明后抽象画就泛滥了,文科生后面也会反思如何搞出不千篇一律的稿子,理科生没有创新思维的话再强的学习能力也没啥用。
Mnh 发表于 2023-03-09 08:29 创新是从低维向高维突破。从小就应该用这样的思路来学数学。而不要老想着什么降维打击。
cailvenqq 发表于 2023-3-8 21:53 你应该是理解错了,我没有在选拔的预设下谈数学,选拔还是人卷人,对手是人。我预设的对手是这个时代,预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2 22:11 , Processed in 0.1599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