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孩子测评分析,基础得分52/60。分析:粗心,审题。课外:12/40。分析:有一定思路方法,但审题,理解,题型等有欠缺。综合评价:C
家长:那提高空间挺大,适合不?
杨老师:等朱老师一起测完再看吧。小任现在主要不是数学问题,是语文理解,和行为习惯的问题。
家长:杨老师,你觉得他行为习惯上最大问题是什么?行为习惯是不是指的是粗心表现的原因,语文理解是不是就是审题不清的原因?
杨老师:可能是解题时不爱列式,爱心算,爱跳步骤,书写不规范等等。这些小细节,决定着做题时的状态。数学解题过程中,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会带来结果的错误。语文理解部分么, 就是对题意的理解,进而判断数量关系,解题的方法思路等。审题,一个可能是理解问题,也有可能是习惯问题。看题不完整,不仔细,跳着看字。漏字,错字,都会造成对题意理解的偏差。这也是个审题习惯的问题。
家长:哦,这样说我理解了,而且确实是这些情况都在平时有表现,比如爱心算,那如何操作能改变他这一情况,希望杨老师能给点建议。
杨老师:准备本子,专门打草稿。比如设计两位数加减法,更别说乘除法了,一定要列竖式打草稿。另外,甚至要写做的什么题目,来自哪里,第几页第几大题第几小题。方便以后有错误,可以追溯计算过程,到底是粗心,还是进退位,还是书写抄写错误,等等。可以的话,有条件,读题,一定要读出声音来,完整的,一个个字读过来,不许跳过。以上种种,都是细节习惯问题,是一年级时的重点要求。行为上的细节都规范好了,思考过程中的干扰才会慢慢排除。娃刚升三年级,如果你信这些的,就要舍得投入时间,掰孩子的不良习惯。这是以后能够跻身第一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坏习惯保持下去的,永远只能待在第二集团。所以你记得不,在最初看到小任的时候,我和余老师和娃接触了几次,都反复强调要认真写字,要慢。这些都是磨炼做事态度,流程习惯的。贪多贪快的,从三年级,思维类题目大量出现后,这些计算类,粗心类的毛病,就爆发出来。
家长:杨老师,要给你个大大的赞,遇到你太值得了。我虽然有让他打草稿,但并不清楚如何具体的做,你的方法这么详细,对的方法要坚持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另外再想请教语文阅读呢,是不是也是有一套习惯方法可以不漏字,审题清楚?
杨老师:读,反复读,好的文章,有优美字词的,反复读,无论几遍,都是值得的。随着年龄增加,知识面拓宽,理解力增强,很多经典文章,书本,都是常读常新,能看出,理解出,悟出更多感受来的。然后就是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任何外来的信息,都每天坚持写一点点。哪怕就那么2、3句话。持续阅读和坚持写日记,就是语文学习的最大法宝。在这个浮躁的,容易被带节奏的时代,我们就无法坚持或是不愿去做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却是有利于长远的基本功积累。我今天上了2小时课,知道了了抽屉原理。明天上了2小时课,知道了行程问题。焦虑的,浮躁的家长,满足于这种立竿见影的“学习内容”。当然,娃智商150,200的,可以这样,他们不需要反复练习,浪费时间,浪费天赋。但是,普娃不行啊,贪多嚼不烂,无法理解,消化,和吸收啊。
家长:感恩杨老师,我调整方法,回去商量调整好学习的方法,坚持做到这些。是的,什么都赶,最后就是空中阁楼。
杨老师:但凡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哪一个是短期突击可以收获的?但凡精益求精,优质卓越的,哪各行业不是坚持了数十上百年。道理都懂,为啥到了自家孩子,有关学习,就急,就鸡了呢?
家长:太给力了,是的,这些是本质啊,不断打磨,工匠精神,我怎么就没想过运用在学习上呢,太着急了。
杨老师:转述朱老师和我说的,孩子很聪明,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很难得。当然,有很多男娃的通病。粗心,审题不清,毛糙,等等。这些,都是限制孩子进一步上升,限制孩子脱颖而出的阻力。
家长:嗯,我们今天就按照杨老师的方法制定好,执行好,主要是家长,确实难,但一定要执行到位。我们家古诗背诵坚持了两年,一直在背在滚,根据记忆曲线也体会200首诗要背出后记住是很难的。钢琴坚持了四年。好的方法就看坚持了,杨老师一席话胜过无数什么好习惯书打好基础,其实牛娃背后都是意志力的磨练。
杨老师:习惯态度这些,都是成就牛蛙的一个组成部分。智商当然是决定性因素,但其他的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