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水手波波 发表于 2021-10-09 17:35 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
举报
妈咪妈咪哄 发表于 2021-10-09 20:26 根据没有统考的各小学成绩来分班的操作,选出的好班真是一言难尽……好歹也要看初中一年两年的情况再给学生定位啊………预初被莫名其妙的分到平行班,一分定终身,这些班的好学生也直接被放弃,而好班的可以的把不满意的老师换掉,享尽特权,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啊,原来划分等级靠的是爹,这样能选拔出人才吗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1-10-10 06:46 我持保留意见。也不能排除你说的那种情况。我还知道另一种可能。 我们是小学,民办摇一代。学校发承诺书,不面试,不以奖章证书作为分班依据。当时防空疫情正好比较严格的阶段。一直到分班前,孩子都没有去过学校,没见过老师,先分班然后班主任再来家访,那天才是和老师第一次见面。学校的确就像他们承诺的那样,在完全不了解生源的情况下分班,随机分班。师资也比较平均。我们也会有机会和其它班的一些同学家长交流。 今年二年级了,我们每个班的教学进度和作业量也都是一样的。师资方面,教龄长的老师和年轻的老师都有。而且读民办的学校,一般家长都是有准备的,就算有零基础入学的孩子,至少家长也都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没有明显的哪一个班非常突出,也没有哪一个班比其它班有特权。 但是我们细心的家长发现差距还是存在,只是一二年级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照这样发展,差距会慢慢变大的。我们发现每个班的纪律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任课老师都要教三个班,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但是上课纪律和成绩班级排名就是成正比的。所以我认为这和师资水平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和这个班的学习氛围和家长配合度有关。学校会有公开课,作为学校的教学示范课,区里的领导要来听课,一般都会安排纪律好的班上公开课。还有学校有竞赛活动,比如啦啦操,体育项目,还有画画和唱歌的活动,有些班参与人数比较多,有些班参与人数就少。机会人人都一样多的,就是完全自愿参加活动,学校没有强制。就有些家长配合度高,肯定有人先带头,然后班里其他人也很快的跟上,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这个班相对其他班来说,氛围和凝聚力都会比较好。这个完全是靠生源决定的,不是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决定的。
中善里31 发表于 2021-10-09 16:35 上面明确不能分班,某些学校还把好资源集中到某个班,这比公开公正的阶梯班更有隐蔽性,这样做的背后是为了什么?
kaisl 发表于 2021-10-09 17:38 本帖最后由 kaisl 于 2021-10-9 17:40 编辑 关键是好资源,好师资集中到好班,这才是家长不满的原因,你让好老师来教差班,哪怕教的简单点家长也愿意。并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
棉花糖的味道 发表于 2021-10-10 08:24 能为什么啊?多培养几个优秀的孩子 提高升学率 有什么问题啊?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家长一天到晚说这些没用的 孩子就能优秀了?不分班了你家孩子就优秀了啊
中善里31 发表于 2021-10-10 09:01 假设你家孩子优秀,学校明面上不分班,把你家孩子分到都是没经验的刚毕业老师的班级,把有经验的老师集中在某个班,你怎么想?把问题看清楚,要看实质!
妈咪妈咪哄 发表于 2021-10-09 23:16 依旧有,只是更加的隐蔽,说他不按成绩分吧,班级中有不及格的,中后段没有什么竞争力;说不按成绩分吧,年纪头部的学生在这个班占大多数,均分比别的班高出一大截。所以判断下来就是牛蛙+牛爹组合构成了好班。可是真正资源还是给牛爹的,牛蛙只是撑门面用的。
棉花糖的味道 发表于 2021-10-10 08:24 老师都是一个好班一个差班搭配啊
妈咪妈咪哄 发表于 2021-10-10 08:20 我说的是小升初。小学阶段哪里有什么快慢班,但很多会有(重点班)。
三门 发表于 2021-10-10 12:14 不考试学校照样能分出来好班。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1-10-10 10:37 分不分快慢班,都是要看孩子吸收能力的。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学校就像是个小社会,把目标放长远,学习的目的是以后要到社会去的。我们都希望孩子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发展,那在当下我们要教孩子具备哪些能力呢? 他们以后参加工作了也会遇到同样的事。公司规模有大小的区别,小公司平台小机会少,也没人教,都要靠自学。有人刚入门是小白,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最难的事,周末还义务加班,他们把这些经历当成历练,挑战越大能力就越强,未来再换工作机会就越多,眼光放得长远,吃亏也就只是在眼前的几年。还有些人入门就抱怨不公平,抱怨工作累,抱怨不加工资,不肯加班,沉不住气。在眼前两者没有明显的差距,三年后开始两级分化,五年十年后天上地下。小公司平台小资源少,能在小公司学会的本事的人,适应能力会更强,几年后再到大公司机会就多了,能适应更大难度的工作,收入和能力成正比。国企有一群混日子的只求稳定遇到难题能推就推的人,还总是抱怨别人为什么可以升职加薪跳槽后工资翻倍,为什么好资源都不能共享。 不管是大社会还是学校的小社会,都是适者生存。应该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意眼前吃的小亏。
啾啾时间 发表于 2021-10-09 18:01 好老师教差班,有时候真教不出来,不分班的公办学校,班上总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都是上半节课,维持半节课纪律,老师也是疲于奔命。 看上去对差生是公平了,但是对优生却是另外一种不公平。
中善里31 发表于 2021-10-10 09:22 师资是完全倾斜
妈咪妈咪哄 发表于 2021-10-10 12:59 大道理谁都会说,只是自己家没遇到而已。借用楼里的话回复您:“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学校优秀的师资全部倾斜到个别班级然后你的孩子不在这个班级名额分配基本和你孩子say byebye你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学区房进来的而个别班有可能是tzs gxh心里会甘心吗”。 名额分配的年代,倒逼出当年很多打擦边球的操作“人户分离进好班,什么创新班科创班,换个名字安插都是TZ和GXH”地段班和平行班没有人管,这个矛盾迟早会炸。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1-10-10 14:38 我自己从小也都是在菜小菜中,也没有买过学区房。我们就是从很普通的学校一路读到大学,也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后自己做简历,投简历,面试,进了一家小公司,机会不多,但很勤奋,拿着最少的工资,做最难的活,还义务加班,积累工作经验。结婚对象也是找了志同道合的人,接近裸婚,没房没车,存款也不多。父母留下一套靠近外行的小房子作为婚房。不计较眼前亏,不与人争利益,日子过得很踏实也很充实,不知不觉提高了能力和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换了工作,就是靠早已经养成的习惯,事业发展得很快,后面再换工作一次比一次好。我和孩子爸爸都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没有光环,敲门砖也不够硬。所以我们一直都是自己努力坚持过来的。你说的那些都不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财富,别人拥有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去争取,不是托关系走后门的办法,所以我也不需要去羡慕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 有些人的瓶子里装满了水,撒了半瓶,就觉得是损失,所以会不甘心,想要收回来。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瓶子本来就应该是满的,撒掉的水本来就应该是属于他们的。 而我们的瓶子是空的,所以不管装进多少水,都是多出来的,所以我们会感恩每一个给我们水的人,老师、家人和朋友。就算不小心水撒了,我也不会觉得是损失,正好留出空位装更多的水。瓶子装满了,我们就再换一个大瓶子继续装。永远都觉得很知足,所以我们很乐观。我们愿意装更多的水和换更大的瓶子。教育孩子学了知识,长大以后回报社会而不占为己有。
妈咪妈咪哄 发表于 2021-10-10 14:17 楼里会有人说了,谁让你孩子不够优秀,谁让你没牛爹,不要纠结于眼前的小利,都得靠自己。问题是8小时校内时间全费,然后17:00下课回来靠自己变金子咯。
妈咪妈咪哄 发表于 2021-10-10 14:48 那个年代,我们大多数是靠自己走到今天。考个学校分数够就上,成绩不行就去分流中专技校,父母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托关系去走后门死气白咧的赖在好班里。现在似乎风气不一样了,所以国家要出手整治了,关择校的大门,关特长生的门………其实哪里都有TZ,只是到了做任何事没有关系就寸步难行的时候,必须得整治了。
中善里31 发表于 2021-10-10 15:20 我们诉求的是在相对公平环境下大家pk,教育不要有过多的不合理参与其中,分班可以大家考试。否则対于努力的孩子这种不通过合理竞争而资源完全倾斜是不公平的。
甜豆静思 发表于 2021-10-10 14:51 好多老师子女被安排在好班,不公平
棉花糖的味道 发表于 2021-10-10 17:05 我就是差班里出来的本硕都是985 好班的人在初三已经被我甩到老后面了 高中更不用说 没法和我比成绩了 我们的物理化学老师是和好班同一个 初中的语数英老师全是差班专属 父母从不管我学习 又怎样了啊 对了 我还是女生 现在有些人是怎么了 特别有被害妄想症 有功夫活的健康一点吧 不要活的那么精明好吗
棉花糖的味道 发表于 2021-10-10 16:57 我觉得很自然啊 刚毕业的老师怎么啦?有经验老油条你见过吗?假设你孩子走入社会 领导让她去的岗位没有别人吃香 你怎么想?你能确保她一辈子都被绝对公平对待吗?
棉花糖的味道 发表于 2021-10-10 16:59 再说孩子够优秀怎么会被分到差班?
中善里31 发表于 2021-10-10 17:29 理解。如果监管到位应该就调整,但你懂的...,短期要改变难。好在读书一靠智商二靠内驱力,靠自已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棉花糖的味道 发表于 2021-10-10 16:55 所有的主课老师都是一个好班一个差班 副科老师一个年级全教 请问怎么排的出来那么恶心的搭配?不是想象力丰富是庸人自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10:28 , Processed in 0.1305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