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头脑中的“智力”。当申爸最初开始用“智力”这个词,来表示申爸想表示的内涵时,曾经有朋友强烈建议:申爸再发明一个词,以避免混淆。
申爸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使用“智力”这个词为好,不必再发明新词。
最大的原因呢.....来自申爸头脑中的“智力”,和度娘来的“智力”,是一样的....尽管,可能和很多人头脑中的“智力”并不一样。

度娘里的“智力”,来自网友。
这位维护“智力”词条的网友,显然很有“智力”:这个词条里面的内容,不是他自己编写的,而是译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Britannica)....有些地方根据《心理学大辞典》做了调整。
前者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说两句后者。《心理学大辞典》是北师大林崇德、华东师大杨治良、西南大学黄希庭联手组织编纂,03年出版的。申爸很 稀罕这本书,盖因其编写态度认真.....不像申爸这里写帖子哈,错别字连篇,真是的....这电脑咋就这么不好使捏....这书的水平呢?也绝不低,这个缘故。

申爸要用“智力”这个词儿,就先得给这个词儿“正名”。
要不,我们嘴里说着“智力”的时候,脑袋中想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鸡同鸭讲,永远讲不到一块儿去。

话说,人类想搞清楚,自己和别的物种比,取得优势的能力,本质是什么.....哦,就是“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呢,我猜测,从人类一开始,就琢磨了....有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呢,这种琢磨的过程和结果,有幸记录下来,我们能看到。这种文字,各个古文明都有....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都有......尤其以希腊文明为多,系统。
起原因固因为人类的好奇的本性,更因为这个事情琢磨明白了,有巨大实用价值:就是在教育后代和怎么让自身更加具有“智力”上面。

可是,“智力”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琢磨清楚。
琢磨不清楚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时间就这么过了若干个世纪。

到了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Edward Spearman)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
每个学者都发表论文的.....有什么不同么?
有的。
在人类对其自身探索的艰难历程中,斯皮尔曼的这些论文,石破天惊。
原因很简单:这些论文第一次给出一种思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思路:如何下手,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
斯皮尔曼的方法,就是观察“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然后,把不同的表现归类,用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斯皮尔曼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象,分析其背后因素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机械分析思路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期,机械分析是非常流行的。

不管怎样,斯皮尔曼的方法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
斯皮尔曼很重要,让智力研究终于走出了哲学的思辨的阶段,走上一条坚实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四):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就在斯皮尔曼发表其智力分析思路的第二年,1905年,在法国,两位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

我不知道斯皮尔曼的思想启发了比奈和西蒙,让他们用斯皮尔曼的思路开发出量表;还是比奈和西蒙独立找到了思路又开发出工具....这是科学史上的小问题,申爸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
申爸感兴趣的是:智力的测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话说比奈和西蒙发表他们的量表六年之后,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IQ。智力商数是个纯数字,没有单位。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得到的数,就是智力商数。
心理年龄可以用比奈和西蒙的那个量表测量出来。

1919年,就在中国正在闹五四运动,折腾的时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大学心理研究所,拜西蒙为师,协助比奈开发他的量表。
你可能会问:1905年,那个量表不是已经发表了吗?为什么14年后,还要“开发”?
实际上,测量智力的量表,一直到今天.....108年之后.....还在不断地开发。

有一首歌,叫做《漫步人生路》的,里面怎么唱来的?“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现。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这年青人很快就发现,开发智力量表这件事情,和这歌儿唱的情景,完全一样。
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智力”这个东西的“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我们换个对象,来理解这种“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今天,生态环境普遍恶化。
我们有理由去发明一个衡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数......看某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恶化水平。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能知道不同的地方的生态环境,比起来,哪个好,哪个不好。

你去问几百年前的人,他生存的环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他说:“啊?这还要什么指数?我一看就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这是当然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穷山恶水的地方,生态环境不好。
这个几百年前的人,还不知道分析清楚生态环境指数,要从哪里下手。

后来,有一天,人们忽然想到:可以数十平方米里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株草、有没有水,水面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个昆虫,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一说出来,没有人不同意。
大家都认为这很科学。

于是,就有了四个指标的“生态环境指数”。

人们对“科学”是很信任的,这个指数又于环境有关,能衡量出环境好坏。于是,人们就根据这个指数,决定在哪里安居。
可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有个傻瓜,根据这个指数,把家安在了瘴气弥散的沼泽里边。送了命。
他为啥把家安在那里呢?
因为那里每十平方米里,树也多,草也多,水面大,昆虫多。可是,就是有对上述四种东西都无害,只对人有害的瘴气。

于是,吵架开始了:挺生态指数的科学家说,我们开发的生态环境指数,只是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我们开发的是生态环境指数,并不是宜居指数。
于是,生态环境指数的“科学”名声保留下来了。

老百姓呢?老百姓说,切!俺们屌丝不懂什么是“科学”。你们说你们的东西是“科学”的,是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你们说沼泽里指数高。指数高就是环境好呗。我们平民 按你们说的,去了,死了。你们这些“砖家”,良心都被狗吃了。
老百姓是对的。
科学家知道老百姓哪里错了,可就是解释不清楚。事情发展到后来,越发严重,两个群体被定义为“群众”和“精英”,对立起来了。只要“精英”一开口,老百姓就吐槽。加上假专家误导,还有标题党作乱,屌丝们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事情乱得一塌糊涂。

这个说得有点儿远了。
话说,“科学家”们知道,需求就是行动的指令。既然大众需求宜居指数,那就开发一个宜居指数。宜居指数就是在上述四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一个“瘴气指数”。

这边厢沼泽还没吵完,那边厢敦煌又吵起来了。
原来有人,把家安在离月牙泉800米的沙漠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五):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原来啊,科学家们搞了一个什么叫做《中国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普查》的大型项目。在这项目里,西北部地区的宜居指数,得到了详细的测量,还出了书。
这本书里,明确写着,敦煌月牙泉附近的宜居指数是最高的。
这下儿不得了了。
整个儿甘肃......敦煌是甘肃的吧?(应该是吧)……的人,都跑到宜居指数最高的地方盖房子.....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安在宜居指数高的地方啊?

话说,有那么一个人,他把房子盖在距离月牙泉800米的地方。
等房子盖好了,住进去,他发现,事情不对啊:这个鬼地方,开门就是沙子,吃水要到将近一公里远的地方去挑。这还不打紧,这鬼地方整年整年不下雨,种个草啊、蔬菜什么的,全干死。
这哪里宜居啊!

于是,这人就到微博上泣血哭诉:这地方不适宜居住,有图有真相 ,不让人不相信。
引来大量围观。路人都纷纷指责。大伙儿一想,什么地方儿错了呢?很明显么,那个宜居指数,真的是混蛋。这地方兔子都不拉屎,这事实很清楚,书上还说这地方儿的宜居指数是甘肃之最.....
宜居指数错了,没用。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科学家们也知道这件事情了,回来调查。
一翻原始记录,科学家们发现,当初,十平方米取样的时候,取的是月牙泉边上的十平方米。那当然了。那里有水,有草,有树,还有昆虫,一点儿瘴气都没有。算出来的宜居指数自然高。
于是,科学家们给科技部写了报告,直陈事情:这是月牙泉特殊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误解。
同时,报告在科技部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原稿存国家图书馆,任由大众检阅。
这很科学,科技部采纳。于是,官方还是采用宜居指数来衡量是不是盖房子。

大众呢?月牙泉事件发生之后,分化了。
分化成“狗屁派”和“指数派”。“狗屁派”认为什么宜居指数,纯粹扯淡;“指数派”认为,既然国家都承认,官方认可,这指数又有那么大影响,自然应该采用这指数,决定自家在哪里盖房子。
有一个小小的事实:“指数派”人多。为啥呢?那是因为,当初月牙泉事件的时候,使智能手机的人还不多.....就像今天用1390号码的人一样,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毕竟老百姓人多,先富起来的人少。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事件,但是知道国家承认的标准。

话说这个宜居指数。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噪音很讨厌,就把噪音也纳入到宜居指数里边儿了....人们发现,PM2.5也是应该考量的、居住密度也是应该考量的、是否重金属超标,也是应该考量的.........
发展到今天,就很复杂了。官方仍然认可宜居指数,可这指数和当初的五因素,已经大不相同,面目全非.....很多因素,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社会上,“狗屁派”和“指数派”依然存在,时不时打架,吵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朱爸发表于 2013-8-10 14:48:15
人是环境之子,创造丰富的有养份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孩子自然喜欢看书,并不需要父母刻意为之。
我不是个读书人,但我想让女儿喜欢看书,所以我买大量书籍天天亲子阅读,这就是强自己所难了,我如此付出必对孩子有所期待,有所要求,这个环境对孩子而言,就有可能不再是一个有营养的土壤了。
尽管爱阅读是个很好的习惯,但我不是个爱阅读的爸爸,所以女儿你也不必爱上阅读。
爸爸接纳了自己的不足,自然能接纳孩子的不足。虽不是沃土也变得适合孩子成长了。为与不为,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阅读这个事情吧,其实很简单。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喜欢阅读,孩子喜欢阅读的可能性很大。孩子只要模仿大人的行为就很快喜欢上阅读了。
父母不爱阅读呢,并不等于孩子不爱阅读。
如果父母不爱阅读,孩子也不会爱阅读,那目不识丁的农民就坚决养不出才子了。

只要孩子正常上学,在学校学会识字,在合适的时刻,把合适的书给孩子,不管父母爱阅读不,孩子都会喜欢阅读。
农村文盲的喜欢阅读的孩子,就是这么喜欢上阅读的。
这个情况,在路遥的一本叫《平凡的世界》里面,有生动的记述。

在合适的时候,给书。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答疑


朱爸:教育培养孩子,我们乐此不疲.但作为家长,我们很少反思自已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人说缺什么想什么,想把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的想法恰恰反映了我们内心对自己不是杰出人才的不认同,不接纳。
水天一色:同志们啊,接纳以后呢?接纳以后还是要面临怎么养育这个问题,不是接纳以后问题就会自觉自动的消失的。。。。。。。。
教育是件复杂而慎重的事,不是爱心能涵盖一切的。

yzhang4 : 水天说得是。 对啊,接纳之后呢? 到了延安之后,干什么?

阳阳妈2010 : 关于你说的神经元状况及之前说的“不用则废”生物法则,我深以为然。
我之前在《斯波克育儿经》上也看 ...
水天一色:
可是我还听过用过度了以后废掉的,不知道阳妈怎么看
这种感觉有点像当年主张大家深翻地一样,把潜在的这么多东西翻出来,是好还是坏?有多少数据可支持?这可比深翻地要严重,那个是三年不得收。这个的后果,我也不知道。
注意,俺不是在提反对意见,这是个疑问。我要看到数据。。。。。。结果。。。。。而不是猜想和信念。

阳阳妈2010:我首先感觉偶说的不用则废的生物法则与你说的深翻地似的过度用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所说的不用则废是这么理解的:

我们的大脑最初只是由基因勾画一个大致的轮廓,其间的细节则是由个人经历去填补的.
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大脑中控制身体基本功能的区域就会发育的早些,其他功能区域就会发育的晚些.比如语言方面,是在个人经历的控制下发育起来的.

就如前面申爸说的,神经细胞之间是由神经键连接起来的.当两个神经细胞发生信息传递,那么之间的神经键就会变得更加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壮的神经键就会保留下来,弱一些的被剪除掉.

生命最初开始(尤其是两岁以前),孩子根据就会跟随自己的内在生命力不断地活动,促进脑神经之间的连接,大脑也会建立超过实际需要的神经键.在后面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大脑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没有使用的神经键,来提高自己的效率.所以很多神经键就会被剪除掉.
你所担心的过度开发,可能是担心我们专注了一方面的开发,而影响了大脑其他控制区域的发展吧
水天一色: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我的主要担心是人体的生长是一个统一行为,就像种树一样,如果一直在把养分输送到树冠部分的话,那么其他部分就可能失去相关的支持。那么时间长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才是育儿里面最难得一部分,取舍和平衡,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申爸为大家提供了这些多的相关资料,谢谢了。

yzhang4:  我的看法是:“用过度”本身的提法有些问题。“天有时,地有节”,在不合适的节气来用,一用就会过度。

水天一色:无论是智力也好潜能也好,大约大家的分歧都在于到底是用进废退呢?还是需要妥善爱护,让种子自身发芽,不要过度开发?
看到现在,双方的立论都不算可靠,请继续提供论据。懒人很开心。

yzhang4  掌握好节气,“用进废退”和“妥善爱护,让种子自身发芽”并不对立,能很和谐。在种子没发芽前,努力给水,提高地温,促进种子早发芽,发茁壮的芽。同样的给水,种子成熟了,就不能。成熟的种子再给水,就烂到地里了。

水天一色发表于 2013-9-5 17:19:30
申爸在本篇的论据还是有很多的,但是作为类比。我要提醒一个问题:
养孩子和种植作物毕竟不同,因为种植的目标是收获果实,为了产量可以无限地放大相关技术。可以不考虑味道,可以不考虑是否容易生病,就是单为了提高产量。
人,毕竟不等同于作物。你如何保证,你的方法不会摧毁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平衡,而单是发展了你目前所关注的这个能力。而该能力在人的整个架构中到底占几成的作用,这些问题不可不思考不慎重。
阳阳妈2010:我一直的观点是教育结果决定教育过程方法.
申爸关注的这个能力在自己的最终教育成果中能占到多少,每个人心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前面才会有大家的讨论,其实说了半天,没有谁说服了谁,因为大家最终期望的结果不同嘛,关注的侧重点才会不同.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明白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别人提及的思维方法都是我实施过程的参考资料,我会思考这对我最终结果有益与否,是否值得借鉴.

水天所指出的,确实。
我们先不说孩子,说成人。
一个成人做出任何一个决定,决定发展自己的某项能力,并且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几年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能力。
这是个挺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也可以这样看:这几年的时间,他也可以用来获得另外一种能力的。他现在获得了这种能力,是因为这几年时间,他已经这么用了;他已经把时间“这么用”了,获得了这种能力,他就没有可能“那么用”,获得另一种能力。
“另一种能力”可以看做他获得“这种能力”的机会成本。
现在看孩子。
孩子的教育,有三种情况:
第一、机会成本过高。反正不管怎么样,想到哪一种能力就养成这一种。这是一种概率性行为,有可能撞对了,但机会很小。
第二、不敢动手。因为担心失去某种“更重要”的机会,导致什么也不敢做;
第三、最低机会成本的路径。找到一条路径,使培养孩子的机会成本最低。

现在的问题是:做什么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
找到了,按照这个来培养孩子。
可是,不管做什么,它的机会成本都不是“0”。
做机会成本最低的事情,也是如此。
如果找到了机会成本最低的事情,做就好了,就不用嘀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生产能力和生产量是两回事(智力)


鲁素 发表于 2014-3-20 09:25 申爸,如果这么比方,那我要说,有人天生的制造智力的机器要好一些,你启发他,他举一反三,你不理他,他有兴趣就自己琢磨,这个我想是天生的。

真实的情况是:孩子的天生的工厂的生产能力,就如同今天中国的钢铁产业一样:满足全世界的需求都绰绰有余。
我们一生所需要的智力,不过和泰国的钢铁需求量差不多。

也就是说,生产能力足够了。再多,也没用。关键是要给足铁矿石、电、焦炭,让生产转起来。

不可能有天生的、不用任何外在力量自己就能制造智力的机器。
假如每个人头脑中都有这样一部机器的话,那它制造出来的智力,很快就会把人类自身毁灭掉。这个已经有端倪了:比如说人类的工业能力、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这些,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智力造成的。

举个例子。这里给孩子伴随聆听的妈妈,在孩子的表现上,已经隐隐约约觉得,这个伴随聆听,和自己孩子将来的智力有些关系了。大家即便不信,也不会持反对态度。
可是,假设,这个做法到整个社会上去宣扬,那申爸就笃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坚决不信。如果在关键期的伴随聆听,真的像申爸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可操作的“技术”手段,能够确定性地提升孩子的智力,那么,那部分坚决不信的人....当然,是他们的孩子.....就成为一种制衡力量,来平衡采用这种“技术”的孩子,在智力上的提升,使整个人类作为整体,不致失衡。
这是上帝要解决的问题,上帝一定会解决好的。
这一点,美言妈老早就指出了。不管怎样,申爸是个乐观主义者。

这个,就如同华德福。尽管幸福是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于一个人的一生....申爸也确信华德福会带给一个孩子一生幸福。可申爸就是不会让大申沾华德福。
这是一样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说几句智力


太乱了,这个语文什么的。申爸现下还想不太圆,有点处理不来。再想想再说。
接着说英语吧,这个简单,想得圆。
说英语之前,再说几句智力。

本来,申爸正想说“智力开发”和“智力建构”这个事情呢。
有一位妈妈,说了,以前只听到过“智力开发”这个说法,没听到过“智力建构”这个说法....是在哪里来的,申爸回去找,找不到。这个楼实在忒高了,找点东西,真叫费劲。
本来想找到了,在那个帖子上回复的。可帖子一直没找到,也就放下了。
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词,确实是“智力开发”。申爸对这个词,总有种怪怪的感觉,别扭。就像做那个填空题,你把“一无所获”放到第一个空儿里,读起来别扭,一样。
什么是“开发”?《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么说“开发”的: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同开拓义 。
我们说开发西部,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力资源,都这么说。西部是一个荒凉的地区,那些荒地就在那里,可以去利用;金银铜铁锡啊,矿,它就埋藏在那里,你把它挖出来用,就是开发,你要不把它挖出来用,它也还在那里。荒地啊,金银铜铁锡啊,你开发它,它也在那里,你不开发它,它还在。你开不开发,它都在。
建构就不一样。建构是说,这东西本没有,你建构它,才是把它创造出来。你不建构它,它本没有。
说建构智力,是说让孩子用天赋的潜力,把智力“创造”出来,保存在小脑袋里。
说智力开发,是说外界用一些手段,让本是藏着的智力现象出来,拿出来用。
这个大不一样。

申爸干嘛这么纠缠“开发”和“建构”?
当我们再往前走一点点,我们就会发现,智力是“开发”的还是“建构”的,大大地不一样。
要是说智力是建构的,是从虚无创造出来的,那就和工厂生产产品一个样。你想想,一个工厂,刚建好,生产能力就有了。你今年开动生产线去生产,还是后年开动生产线去生产,没多大关系,反正生产线都是新的,都能开动,都能生产。可是,你不能八年后再想起来,给生产线加电让它转起来,去生产。那些零件都锈死了,生产线开不动了。任何生产线,它都有个寿命。要是没有寿命,可就坏了:那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了。老的一直不去,新的就没办法来。
智力这个东西,生产是生产出来了,可到底生产了多少,你是看不到的。赶到孩子长到13岁,他生产智力的生产线彻底停摆,每个孩子脑袋里到底有多少智力,谁也不知道。很可能,有的孩子生产了好多好多,有的孩子只有一点点。
这个时候,智力才变得和荒地、矿山、森林、水力一样,等着去开发。

一高僧,他收徒弟。高僧呢,当然是指望收到悟性高的,有慧根的来点化了。培养人才么。可是,他收的徒弟,却并不是人人将来都变成高僧。他从13岁的孩子里挑徒弟,他怎么挑?选那些看起来有潜力的么,要不,他怎么是“挑”呢,不是谁都可以的。他挑来的,一定都是他看得上眼的,感觉比较好的。高僧是探矿的高手,他开始开发徒弟们的智力。
找矿怎么找?比如说,找石油。你感觉哪里有石油,就得打口井下去,看看到底有没有。绝大多数的勘探井都是白打的。井打好了,只冒水,不出油。它那个地方本没油,打井自然打不出油来。
高僧他也类似。因为他是开发智力的高手,他把一群小徒弟的智力,都彻底的开发出来。可是呢,终了,也就一两个变作高僧。其他的,肯定也比一般般的强,成不了高增,都变成中僧。遇到了高手,他们头脑中的智力矿藏,都给开发出来了么。这是他们的造化。
那一两个,都是头脑中真正“有富矿”的孩子。

我们都很熟悉高僧的情况。他确实是在开发智力的,就以为孩子从零岁就也是开发智力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是开发,是建构。要是智力一直都在那里,随时可以开发的话,为啥那一群徒弟,不能个个都高僧呢?高僧把井打在没油的地方,自然不会出油。

一提到读书,读死书的问题就来了。
确实有很多读死书的人。问题是,他是什么原因把自己读死的?
如果一个人,在13岁的时候,他头脑里没有形成很好的智力,他自己又认为读书可以开发智力,就读,拼命读,他的书就读死了。
申爸从来没有说聆听是建构智力的手段,申爸说的是:伴随聆听是建构智力的手段,还得在5.5-7.5这个关键期里面。须知,于小孩子而言,伴随聆听和以开发智力为目的的聆听,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码事。

任何一个能够伴随聆听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对这种差异,都有切身的感受。申爸一时倒还真说不好这个伴随聆听和以智力开发为目的聆听有怎么个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有用吗?之一个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


学习有用吗?
或者,等价的提法:
为什么要学习?

这里的“学习”,既指学校学习,也指在学校学习的知识。
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留在最后。
先说一些其他的事情。

1960年,年青的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MarketingMyopia。Myopia就是孩子们经常犯的眼病:近视。
《营销近视症》。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毫无悬念地入选第二届麦肯锡经营管理大奖(McKinseyAward)。这个奖项是当时........也是现在.......营销管理领域最重的荣誉。
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出来,就是:
“顾客买的不是直径五毫米的电钻,而是直径五毫米的孔”。
经营之道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可是,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如果你是一家经营电钻的公司.......博世,Bosch,比如说.......你满足你的客户什么样的需求呢?
你要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电钻,还是提供最好的孔呢?

在营销学的领域,第一次有人明确地指出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在被指出来之后,竟然是这么明显.......这就是:别拿手段当目的。电钻只不过是打孔的手段,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个这个....想说什么来的?对了。
当电钻是唯一的在人们家里的钢筋水泥墙壁上获得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博世的经营者就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提高钻头的硬度,保证在高温下也能有足够的硬度;怎么提高电机的瞬间启动功率,保证有足够的扭矩打断钢筋;怎么提高电钻的稳定性,保证钻头旋转起来,电钻不抖动,还轻;把手怎么才能握起来舒服.......
一个电钻,有无穷无尽的说道。
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顾客为了得到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就需要电钻。
电钻是获得“直径五毫米的孔”的孔的一种手段。

从博世的经营者的角度,上述那些事情做好了,是不是就行了呢?
不行。
你到百安居去看。
电钻可不只是一个品牌。
有各种,摆在那里,供客户挑选。

很多年以前,申爸装修房子。
请来的施工队,里面有一个小伙子,很热爱他自己的装修公司,也非常善谈。申爸边儿上当监工,没事儿,和他聊天儿。
需要在墙上打孔。小伙子很仔细地打开自己的工具箱,取出电钻,一边把包着的无纺布打开,矜持地往上面安钻头,一边带着点自豪,对申爸说:“我们公司,用的都是博世的电钻!”
博世的电钻好呗。
申爸这才第一次知道了博世电钻。
因为这次经历,申爸到百安居去,仔细研究了一下挂在架子上的电钻。
博世的电钻看上去确实好,每个都有精致细腻的塑料表面,漂亮。高傲地排在货架上,大大小小,琳琅满目。
仔细看说明,申爸才知道这是德国的产品。
德国的产品质量好,出了名儿的。
不怪小伙子得意。比起用山寨电钻的装修公司,用博世很有面子。

角色不同,这不用去管他。有三个诉求,明确地指出来:
一个是做“最好的电钻”;
另一个是提供“直径五毫米的孔”;
最后一个是“有面子”。

“最好的电钻”是获得“直径五毫米的孔”的手段;“直径五毫米的孔”是“最好的电钻”的目的、“有面子”也是一个合理的目的;用“最好的电钻”“有面子”;就“真正的目的”而言,有没有“面子”无关紧要。

可是,“真正的目的”,真的只有一个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有用吗?一个本身就不对的提法


学习有用吗?这个问题,申爸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在问。
很久很久的历史了。
那时候....特别是在高中的时候....申爸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琢磨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花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超过学数学语文英语.....任何一门学科的时间。因为申爸虽坐在数学语文英语课的课堂上,脑袋里是在琢磨这个问题。现在回想当时的感觉,是有时候觉得自己想明白了,“学习有用”;过几天,又开始怀疑,再几天,又想明白了,“学习没用”。可是,这结论一经得出,又觉得,还是哪里不对劲儿,再琢磨,又“有用”了。
就这么乱七八糟 ,一直琢磨到大学。
遗憾的是,当时具体的思路,现在完全回忆不起了。
只留下这个么感觉:学习本身似乎没用,可是,学习这件事情有用。

现在,申爸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本身提得有问题。
学校学习,其本身无所谓有没有用。
在这个方面,正确的说法是,第一,“有没有用”是在一种态度下才会有的问题。在这种态度下,“学校学习”是没用的;第二,得把“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活动”区分开。前者的用处很窄......不一定绝对没用......后者“有没有”用,取决于人们要用这种活动实现什么目的。

下面,申爸来详细地解释。

哎呀,讲清楚这个,我很踟蹰。
真难讲明白呀。
正犹豫间,昨晚看范增的《国学开讲》。
我们看范增和主持人王利芬的对话。

王利芬:“您精通国学。对您画画它这样一个帮助,您能谈一下吗?”
范增:“学国学,是为了画画,能让别人看着更漂亮,就是为人之学了。我学国学是为己之学。我到底这个为己之学,怎么在我的画笔上体现,它乃是一个不其然而然的、不可以年月计的、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流露出来了。这个我很难讲得具体。”

范增在这里,说了个什么意思呢?
范增所说的“为己之学”,意思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愉悦,才去学习。他是借用孔子的话:“古之人学为己,今之人学者为人。”来阐述自己的感受的。
呵呵,这个事情.....
第一,申爸的问题,看来不是个体的问题。不是申爸独有的,而为他人所无的问题。源远流长啊!就连作为古人的孔子,在这个问题上,也感叹“人心不古”;
第二,学习,是“无用之用”。范增自己说,自己学习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快乐,乐此不疲。恰好,他的学习对于作为画家的范增而言,“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流露出来了”。这就有用了。可这个“有用”,是“不其然而然的、不可以年月计的”,也就是说,它起的作用是软性的、无所不在的。它肯定起作用,但不能期望它在规定的时候和规定的场合,一定起作用。
第三,毫无疑问的,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申爸没法子说得比孔子好,也比不上范增。
申爸只好来补充。

范增也好,孔子也好,他们都没有从一个角度来认真思考:这个角度就是,人之初,“为己之学”是怎么样表现的。

这个话题,正好落在小学年龄段的孩子这里。更精确地说,典型的时段在8周岁和9周岁这两年。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

过来人都说,孩子的求知欲是无限的。
可怎么个无限法儿......申爸自己的感触,总结起来,就是:恐怖、震撼。
大申为了看他的《少年科学画报》,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躲在他的“狗窝”里,一整天都不出来,看。
清晨,天刚放点儿微光....五点钟都不到.....大申起来上厕所。过了半天不见动静,我以为回卧室睡觉了。哪成想,到客厅一看,地灯开着,大申抱着本画报,看睡着了。
一般的时候,大申不起夜,上面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一次。
正常情况下,大申五点半就爬将起来,跌跌撞撞地摸到卫生间,朝着马桶方向就是一阵扫射,根本不管搞到哪里去。然后,孩子一边抹眼睛,一边撞进他的“狗窝”里,就着微弱的天光,就开看。你要是不给他开灯,他就这么一路看下去,直到阳光从窗子射进来,照到书上,也不罢手。
晚上,困得都睁不开眼了,还是掐着书不放。谈判半天,才说好再看二十分钟,就睡觉。等二十分钟的铃声响了,你和他说赶紧刷牙、睡觉。他答应得好好儿的,可一转身,你到卧室去,孩子已经抱着枕头,睡熟了。
前后一分钟的光景都不到。

最猛的那几个月,大申可以不写作业,不睡觉,不看电视,只要有他的画报,就行。

这种渴求学习的欲望,震动亲历者的感觉。欲望太强烈了,一丝恐怖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是,这种劲头,竟是天生的。
在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有。绝不会少掉了哪个孩子。
家长对于这天赋的把握,将决定孩子一生对于学习态度。也将决定所有和学习有关的智力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申阅读的历程(一)


大申阅读的历程是这样的:
从一岁半开始,自己看幼儿画报类的读物。很专注地看上面的图。这种状态一直就持续着,直到四岁多,开始看DK的百科图画。
大申学前不认字,一个字都不认识。汉字全是在上学之后,语文课上学的。
大申的桥梁书,有且只有一套,《丁丁历险记》。这套书是一年级下学期买的。那个时候,大申已经在课堂上学了600个汉字了。
孩子对这套书,非常感兴趣。
很明显,在拿到这套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是在看上面的图,没有一丁点儿看字的意图。
大申坐在沙发上,摊一本《法老的权杖》在沙发上,一边听音响里播的故事,一边琢磨他的书。他很仔细地扫视书页,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幅图一幅图地琢磨。有时侯,看到页尾,眼光又回到前面,重新看过。经常的,他看到后边,忽然想起什么,就又把书往回翻,找到某一幅图,皱着眉,琢磨着、回顾着。回顾完了,就接着前面那幅画,继续往下琢磨,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看过一遍似的。
一本书,他就这么着,能琢磨上好几个小时,也不烦。
情形很像他小的时候听故事,反反复复地听,把大人烦得要死,他却乐此不疲。
就这么着,《丁丁历险记》整整看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只要申爸感觉到大申对这书不感兴趣了,就放两集Adventuresof Titntin给大申看。英文版的。看完了动画片,大申兴趣马上回来了,就又开始摊开书,坐在沙发上那儿琢磨。

大申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或者说开始看文字,大约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那个时候,大申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了大约2000字了。大申的同学,都开始自主阅读了。我指的是自主阅读文字.....大申很小就自主阅读了,只不过,是读图而已。
很可能,全班,只有大申一个还不能自主阅读文字....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在掌握了1000个汉字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自主阅读了。彼时,大申在课堂上都已经快学了2000个字了。
大申班级的家长,大家相互处得非常融洽。我在飞信上和家长聊天儿,打听别的孩子自主阅读的情况。家长们都兴高采烈地告知,自己的孩子读着什么什么书,“很感兴趣”。当得知大申还不能自主阅读的时候,家长就安慰我:“孩子开窍有先后,况且,我家孩子比大申生日大半年多呢!”

尽管,埃尔热的说明性图画画得极佳,那些连环图画的自说明性,震绝今古。可是,不借助于文字,要想单从图画上获取埃尔热要表现的所有意思,还是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大申开始拎着书,潜进我的书房,指着一行字,要我读给他听。
孩子太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了!图画中的信息,已经被反反复复咂摸过,实在无法得到更多的东西。在客观上,他已经认识足够多的字....事情的真相肯定是:在某个时刻,他开始自己琢磨上面的对白。只是,这还不能称为“阅读”。有些时候,碰巧,上面的字他都认识,能够把文字读成语句。一变成语音,孩子马上就抽取到了其中的意义。
长久想不通的一团团的谜,在这一刻,一下子全解开了!世界多么美好。快乐,无法言语的快乐充斥孩子的整个世界。.....那种最深刻、最为人着迷的“学习的快乐”啊!
那种快乐是刻骨铭心的。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他就永远也忘不了。

可是,当孩子要重复这快乐的时候,他遇到了困难。
把文字变成语音,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这个字没学过,根本不认识;那个字是“登”吗?应该学过的啊....似乎会,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隔着一个不认识的字,那些单独的音,因为断错了词的位置,怎么也组合不出有意义的音节.....刚才这个字读出来过啊....现在,好不容易把一个一个的字都顺完了,要回头读字成句了,前边会的,又忘掉读什么音了......
孩子一个人,可怜地坐在沙发上,想啊,琢磨啊.....
可是,不行。怎么的都不行。实在读不懂是什么意思。
孩子太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又拎起书,可怜巴巴地找爸爸.....

我就是不辅助他。
我就让他自己挣扎。

很可奇怪的,大申如此地与“字”较劲,可从来不问我,某一个字读什么。
一次都没有过。
大申实在抠扯不明白了,就让爸爸把一句话整个读给他听。孩子认真地听着,眼睛一刻也不离开书页。爸爸读完了,他就捧着书,皱着眉,眼不离书边走边看,慢慢地退回到他的沙发上去。

孩子只要让爸爸读他搞不明白的句子,就说明已经开始阅读文字了。
我知道,破茧化蝶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可是,具体什么时候,我却一点概念也没有。

阅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技能。
它就是一个工具。
是用来获取信息,进而学习的工具。

这个工具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用途。
电钻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孔。
两者一个道理。

申爸一点儿不着急大申获得这件工具,更不担心大申获得不了这工具。
申爸看重的是:这个工具本身的质量和效率。好不好用。

申爸想弄一把最好的电钻交到大申手里。博世的。
阅读这件事情啊.....培养起来有两条进路:
一条是培养阅读技能本身。会阅读了,再用这种技能来书学习获取信息。关注每个字,能够正确地读出来;字读出来之后呢?连成句子;
另一条呢?是让孩子对要获得的信息产生渴望,然后,孩子自己逼着自己琢磨怎么把文字变成话。
前者家长可以教,每个步骤都很清晰,孩子的进步也很明确,摸得着看得到;
后者不行。后者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孩子的脑海里。家长除了创造条件,从蛛丝马迹中感觉到进展之外,什么也看不到。
我们无法看到蛹里的蝴蝶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只能在某一天,看见从裂开的蛹里飞出的那只蝴蝶。
可怎么个无限法儿.....申爸自己的感触,总结起来,就是:恐怖、震撼。
大申为了看他的《少年科学画报》,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躲在他的“狗窝”里,一整天都不出来,看。
清晨,天刚放点儿微光....五点钟都不到.....大申起来上厕所。过了半天不见动静,我以为回卧室睡觉了。哪成想,到客厅一看,地灯开着,大申抱着本画报,看睡着了。
一般的时候,大申不起夜,上面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一次。
正常情况下,大申五点半就爬将起来,跌跌撞撞地摸到卫生间,朝着马桶方向就是一阵扫射,根本不管搞到哪里去。然后,孩子一边抹眼睛,一边撞进他的“狗窝”里,就着微弱的天光,就开看。你要是不给他开灯,他就这么一路看下去,直到阳光从窗子射进来,照到书上,也不罢手。
晚上,困得都睁不开眼了,还是掐着书不放。谈判半天,才说好再看二十分钟,就睡觉。等二十分钟的铃声响了,你和他说赶紧刷牙、睡觉。他答应得好好儿的,可一转身,你到卧室去,孩子已经抱着枕头,睡熟了。
前后一分钟的光景都不到。

最猛的那几个月,大申可以不写作业,不睡觉,不看电视,只要有他的画报,就行。

这种渴求学习的欲望,震动亲历者的感觉。欲望太强烈了,一丝恐怖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是,这种劲头,竟是天生的。
在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有。绝不会少掉了哪个孩子。
家长对于这天赋的把握,将决定孩子一生对于学习态度。也将决定所有和学习有关的智力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申阅读的历程(二)


话说那天,申爸再怎么和大申搭讪,大申自顾看书,再也不理。
申爸失了法子,乃径至书房。
不管是不是真看,大申在看,这是不争的事实。
看样子,大申很快就会把《魔法石》看完了。
探寻大申是不是真看,倒不忙,还有的是时间。可是,不能让大申没有书看。

申爸上当当,买了一整套精装的《哈利·波特》。
当当反应神速。头天晚上7点下单,第二天早上八点,书就送到了。
一个大纸箱,满满一箱子。
快递送书上楼的时候,大申正好把《魔法石》看完。
申爸还没付完钱,大申已经抄起剪刀,剪断了包装箱上的带子,打开箱子,把书乱七八糟地倒在地板上,挑出第二部《密室》去了。
等申爸付完钱,关上房门,大申已经躲在自己的狗窝里,心满意足地看上了。
申爸望着地板上被大申扔得乱起八糟的书,发了好一会儿呆。

申爸还是不相信大申认真地阅读了书上的所有文字。原因很简单,实在太快了。
一本《魔法石》吧,尽管薄,可是也有191页,22万8千字呢。大申从前一天下午一点半开始看,看到晚上九点半,还剩下53页没看。眼睛累得已经迷离了,好说歹说,大申才算放下书,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爬起来,继续看。看到8点,22万8千字全完了。
这种阅读的速度,即便申爸现在也根本达不到。
况且,这是大申有生以来看的第一本纯文字书....在此之前,看得最过瘾的字书,也不过是《丁丁历险记》而已。

申爸上学晚,自己自主阅读的时候,已经记事了。申爸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初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有多难:
申爸趴在炕上,查生字。用手指一笔一划地数笔画数,然后翻字典。数笔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个走之儿,申爸就老也数不清楚。翻到了指定的偏旁,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找生字。有时候,从头看到尾,也没找到想找的字,就再回去数笔画。数啊数啊,怎么的都是11画;再仔细看书上的字,原来刚才漏过了,没看见。
好不容,一句话里的生字都查完了,回头通顺句子,磕磕绊绊地去读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刚才查过的字,已经忘记了。怎么也想不起念什么,只记得自己刚才查过。
真悲催啊!只好重查。
精疲力尽,头昏脑涨。
阅读速度?根本谈不上。能读下来就好不错了。

申爸自己的经验,让申爸坚信:大申认真地把字都读了。这不可能是真的。
申爸的主意多多啊,换着法子,赚大申,想让大申说自己不是认真读的。
大申咬定确实认真读了。
孩子很诚实,不管申爸怎么诱导,到了最后总结的时候,大申都一口咬定:我看了,一页一页看的,中间没瞟....大申把略过一些文字不看叫做“瞟”.....一个字一个字看的。
最后,大申终于忍无可忍:“你闭上嘴!不要再问这些幼稚的问题。我最后告诉你一遍:我一页一页看的,一个字一个字看的。”

申爸还是不信。“一个字一个字看”不可能看那么快。更何况,大申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字,钉子,扎在句子中。
字我全认识,我还看不了那么快。他不认识那么多字,怎么可能看那么快。

到了周六,大申在沙发上看哈利。申爸决定测试一下,大申看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申爸走到大申身后,看一眼,现在看到哪里。然后,到网上把《密室》下载来,文本文件,找到大申看的地方。
一个多小时以后,申爸再找到大申看的地方,把文本切出来,拷到Word中数个数,然后一除。
577个字每分钟。
申爸吓了一跳。

照这个速度,22万8千字只够大申看6个小时的。
可不嘛,从头天下午一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能看完。

尽管孩子的正面回答不令人信服,可孩子的错误,倒可以确证事情的真相。
隔天,申爸和大申坐在车上。申爸忽然想起来:尽管大申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可是,书上的字,他并不能都认识。那些不认识的字,大申拿它们怎么办呢?
于是,申爸就问:“大申,你说你一个字一个字看的,没瞟。可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呢?”
这下,大申不好意思了,小声说:“要是不认识的字,我就轻轻瞟一眼。”
然后,马上补充道:“我只瞟不认识的那个字,别的字不瞟!”

我长出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不相信,如此看来,孩子一夜之间,确实能自主阅读了;并且,阅读的水平还相当高。
这,是事实了。
换句话说,孩子已经具备了阅读的能力,水平之好,不要说我的预期,连想象都超了。
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我从来没敢想,第一本书就能有这么高的阅读水准。

没有一丝自得的时间。
我开始着急了。
这回,是真的着急了。

大申上学之前,申爸就遇到了教大申识字的问题。

识字,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大申五岁之前,申爸坚定地不教大申识字....不管什么“两岁认识三千字,四岁能读三字经”的广告吹得多诱人,申爸只冷冷地看着,不为所动.....什么原因呢?
申爸想看看,在人类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智力这个事情,是怎么形成。
申爸的意思是,斑爸引来的度娘的那种定义下的“智力”,是怎么形成的。

度娘的“智力”是一个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素质...这一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否认。
如果想知道度娘的智力是怎么回事,可以往前,翻斑爸的引用贴。

申爸是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是近早的事情。中国文明五千年.....有了文字记载,才算有准确定义下的文明。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最多也只有三千五百年。要准确,应该说,中华文明三千五百年。我们国内都称自己为五千年文明。不知道什么原因.....最早的两河流域的钉头文,也不过有七千年。
几千年在生物进化史上,不过一瞬而已。
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具备良好的智力了。
换句话说,自然选择赋予人类的智力形成过程,是不依赖于文字的。
朱元璋最开始就不识字,刘邦也不识字。我们的地球上,有很多没有发明出文字的民族,他们中的很多民族,都曾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比如北美的玛雅人....智力肯定是不低的。
他们的智力,不关文字一丁点儿事儿。

申爸认为呢,智力的形成,有一个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百万年为单位的自然选择过程塑造的。具体到某一个婴儿,他的智力取决于他所携带的人类基因和他成长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
婴儿的基因让智力形成的过程能够展开,社会环境为一个个智力形成步骤提供营养。
一只鸡,携带鸡的基因;你把一只鸡放到多么好的社会环境中,都不会形成什么智力。
阳妈把这两者比喻为种子和土壤。挺贴切的。

只要是婴儿,他们携带的基因就没多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成为智力良好的人的潜质,都是合格的候选者。在这个意义上,面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儿,能把孩子教育好,父母都没有必要悲观。
成年之后,巨大智力差异的原因在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
最终那些拥有良好智力的人,只不过是那些环境恰如其分地配合了智力形成过程的人:他需要什么,环境就恰好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既不早,也不晚。恰好是在刚刚好的时候提供的。

现在,有一个问题:基因规定的智力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申爸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申爸着重于小学阶段。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孩子教育方面的其他事情,就很好办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申阅读的历程(三)


当申爸确信大申已经开始高水平的阅读之后,申爸立刻开始着急。
着急什么呢?

这个,得从前此,申爸不着急说起。
大申在班级所有的孩子当中,是最后一个开始自主阅读的。
申爸一点儿也不急。

要阅读,首先得识字。
好像,这是一个常识。

大申他们班级,参与了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科研项目。这个研究项目,目的是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入学后的识字水平的进展,城乡之间的差异。
每个学期,孩子们都把2500个常用汉字测一遍。

第一次测试是在大申开学之后40天测的。当时,大申在语文课上已经学完汉语拼音,并且把独体字部分学完了。
学完了140个汉字了。
那个测试卷,有整整两大张A3纸,印着密密麻麻的2500个常用汉字。
孩子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自己认识的汉字圈完。
大申圈了121个汉字出来,表示自己认识。
这121个,清一色是大申在课堂上学过的汉字。还有19个,藏在汉字丛里,大申没认出来,没圈。
在这个意义下,大申学前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大申所认识的汉字,都是开学后语文课上教会的。
大申的班级,孩子们平均识字量是839个,识字量在1500个以上的有7个孩子。
最多的一个孩子,识字量竟然达到了2473个!
这个很恐怖。大申的卷子,满页白花花的。统计的时候,你要仔细去找用铅笔圈起来的字。字是安笔画次序排列的,大申稀稀疏疏画着的圈圈,基本上都在第一页的前半部分。第二页零星有一两个,到了第三页第四页,根本不用看,一个也没有。那孩子的卷子,满页被铅笔画得黑乎乎一片。头两页只有一两个不认识没圈的字,你需要仔细再仔细地看,才能在铅笔划的壁垒中把它找出来:上下有一点点小空间没封口。就是最后一页,不仔细观察,也很难找到没有圈的几个字儿。
可不么,只有27个不认识的字,找出来,不容易。

大申只认识121个,最少的孩子之一.....还有19个刚学完的字,大申都没认出来。
申爸很淡定地在书房里分析完这些识字结果,走到客厅,打开音响,给大申播故事听。申爸一点儿也不着急。

大申他们班级,讲台旁边的门后,有一个图书角,里面堆满了家长送给班级的图书。
申爸很在意那个图书角,过一段时间,就问大申:“你们班图书角里的书,有人看吗?”
在整个一年级,大申的回答很干脆:“没有。”

到了二年级的上学期,大申的回答是:“只有William一个看。”
申爸仍然一点也不着急,兴致勃勃地询问大申,看孩子们读书的进展情况。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大申的回答是:“William看书,还有几个女生也看。”
“William是我们班读书最好的学生。”每次大申都不往补充一句。
“那你看吗?”申爸问。
“我不看,没意思。”大申答。
没意思就没意思吧,申爸仍然一点也不着急,兴致勃勃地询问大申,看孩子们读书的进展情况。大申比较不耐烦,因为申爸打扰了他听故事。

在二年级的下学期,申爸号召家长们,给孩子们送书。这次,申爸指定,要几套书,包括《神奇校车》什么的。很快,家长们捐赠给班级的书“图书角都放不下了。就堆到讲台上。送了好多旧书给三年级。”这是大申回来说的。
申爸捐了一套《史努比》,精装的,一个大盒子,里面有十好几本,很沉。放在一个无纺布袋子里,大申勒在肩膀上,摇摇晃晃地往班级拖。
马老师说书很精美,要孩子们看的时候爱惜。
因为老师鼓励,几个孩子带头看书,课间找书看,成了一种游戏。
“一敲下课铃,大伙就准备好往图书角跑。老师一说下课,我们就冲到图书角,抢。抢疯了,老师都出不了门。一下课,图书角就成了一个大肉球。挤住了,最里面的人,抢到书,都爬不出来。”大申如是描述。
“有人看《史努比》吗?”申爸问。
“《史努比》抢得最厉害。都抢坏了。”大申回答。“马老师让我管理,发给他们看。我要是不发,谁都不能拿。谁拿了,算违反纪律。”大申兴致勃勃地说。
“那你抢吗?”申爸问。
“有时候抢。现在不抢了。”大申答。
“为什么不抢了?”申爸问。
“看书没意思。”大申回答。
大申不在言语,专心看图画书,一边听他的故事。
没意思就没意思吧,申爸仍然一点也不着急。

申爸不着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申在听故事。
可听故事....听故事和阅读有什么关系呢?
干系极大。
“听故事”就是“阅读”。
全在于家长怎么看。
“阅读”是一种工具,“聆听”也是一种工具。
工具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这工具所做的事情。
我们把孩子整个生命纳入视野:“阅读”本身不重要,“聆听”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用“聆听”和“阅读”所做的事情。

申爸推测:尽管孩子用的工具不同,但做的却是同一件事情。

孩子们首先发展的,肯定是“聆听”的能力;然后,才轮得到“阅读”。
孩子早在能说话之前,就能听大人讲话了。这个很早很早了,不到一岁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干这个事情了。
婴儿现实听周围环境中人们讲话,学会说话。然后听句子结构简单,情节简单的“睡前小故事”。到了四岁多,小东西开始对“睡前小故事”厌倦了,能够听像《夏洛的网》那样的、长篇的,能够带来更多词汇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小的飞跃。
在大申五岁半的时候,由《哈利·波特》破冰,孩子开始听完全、完整的小说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听呃:大申神情专注地坐在沙发上,瞪着两只亮晶晶的大眼睛,认真地听着音响里放出来的每一个字。一般,都能够坐上两个小时,就那么静静地听。两个小时之后,坐不住了,跑去抱几本他的图画书回来,在沙发上,一边翻书,认真地琢磨里面的图画,一边听。
你如果不干涉他,一整天下来,他就这么着,听整整一天。
很陶醉,很愉悦。
到了睡觉的时候,头一沾枕头,就着了。
第二天早上,上完厕所,第一件事就是抓起Nano,放出故事,继续听。

大申呢,就这么着,听。怡然自乐,乐此不疲,听上了瘾,你要是不给听,那还了得:小嗓门儿比天都高,嗷嗷地喊,不干。
从五岁半开始,一直听到今天。
大申已经听了几十部长篇小说,好几遍世界上下五千年。
反正,这几年,大申一直在听。

小孩子,专注、执着、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地做着的任何事情,都有价值。
我们看到的,是外表的现象;孩子的小脑袋里面,构成智力的一个个神经回路,就在孩子专注的时候,点滴不断地形成。这是我们看不到内在过程。
建构中的这些神经回路,触发了大脑的自奖赏机制,孩子一从事这样的活动,自己就感觉舒服。越舒服越想做同样的事情,越做同样的事情越舒服。
这是一个正反馈的循环。

[url=]举个网上购物的例子吧。[/url]
话说,你的面膜还剩最后一片,明晚,就没有的用了。
你打开淘宝找面膜。
要是你找到一家同城的店,你会说:“亲,明天一定送到。”
回答:“放心吧,亲。”
要是你找到的不是同城的呢?上海的,比如说。
你说:“亲,用顺丰吧,明天一定送到!”
回答:“是用顺丰,上海到北京,一天应该到了。放心吧,亲。”

顺丰在物流上的投资和圆通在物流系统上的投资,那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的。顺丰租有自己的货运包机,热点城市之间,直接空运,速度快快的。圆通就不行。可是,同城的话,两者的速度就一样了。所以呢,同城一般没人用顺丰,异地要是着急,都会说:“发顺丰,亲。”

在着急用的时候,选快递,大家都会怎么选。
在选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头脑中,把整件事情分成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从商家送到自家门口来签收;第二个阶段,自己打开包装,使用。
这两个阶段,在“明天”这个时间点上踩准了之后,它们相互之间,是不干扰的。一片兰蔻的面膜,你在用的时候,不会因为是用顺丰运来的,就感觉更好用更舒坦那么一点点。其实,在用的时候,根本没有人不去想,它是怎么送到自己家里来的。
更好更舒坦那么一点点的感觉,是在用兰蔻和怡人草的时候会有。

作为工具和手段的“聆听”和“阅读”,不过是用圆通还是顺丰,把信息搬运到头脑中来而已。
搬进来之后呢?大脑用同一个机制来处理。
建构起这个处理机制,让这个机制进入正反馈的循环状态,是“聆听”和“阅读”的用处。

手段和工具不重要,用途重要。

在大申五岁半,开始听《哈利·波特》的时候开始,“听故事”就已经在本原意义上起作用了。
以后,大申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听,孩子的大脑在不停地建构........到去年暑假结束的时候,这个游戏,大申已经玩了整整三年了。

反正大申已经在用着兰蔻了,至于顺丰还是圆通,申爸一点儿也不在意。
故对于大申能不能自主阅读,申爸一点儿也不着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知道它会起作用。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作用。”


化蛹成蝶的时刻终于到了。
在一个我完全没意料到的时刻来到的。

2012年8月28日。
我下班回到家,马上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异样。
很凝重。

我打开房门,一边找拖鞋,一边高声说:“我回来了!”
往常,大申这个时候早跑过来,小燕子似的,看我给他带什么“礼物”回来。这次,大申坐在沙发上,背对门,没动。姥爷坐在侧面的沙发上,抬头看了我一眼,低下头,继续摘韭菜。什么话也没说。
厨房里烟气腾腾,姥姥正在做饭。厨房门关着。
没人理我。

我换了鞋,溜进卧室。
妈妈已经到家了,抱着电脑坐在床上回邮件。
“出什么事了?”我低声问申妈。
申妈低声严肃地对申爸说:“去看看你儿子吧。出大事了。”

我赶紧跑回客厅,看大申出了什么“大事”。
大申坐在沙发上看书,全须全尾儿。不是身体受到了什么伤害。
我放心了。
大申听见爸爸的脚步声,抬头看了申爸一眼,一声没吭,低下眼皮,继续看他的书。
我看了一眼大申的看的书,只一瞬间,每个神经细胞就又都紧张起来了。

大申在看《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9月1号,马上,就要开学了,学校要求孩子们以小队为单位,做的公益劳动还没有做。
大申小队的家长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到花市新华书店,帮助书店的阿姨整理被放乱的图书。拍些照片,回来写活动总结报告。
因为是工作日,只好组织孩子们在6点钟,家长们下班之后再活动。

公益活动结束了,我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抽出来,问大申要不要买。大申已经听过一整部《哈利·波特》了.....前面说过的......对哈利很感兴趣,自然要买。
其实呢,这是蓄谋已久的一件事.....回头再叙。
我的意图很明确:大申已经学完了2735个汉字,该阅读纯文字的书了。以前,大申的读物都是带图的,这是大申第一本纯文字,没有图的书。
申爸期望大申携听哈利培养起来的兴趣,读哈利。

书买回来了,申爸全没指望大申很快会去读。故此,一套哈利,只挑最便宜的第一部,平装本,买回来先放着。

大申正在读的,就是昨晚这本一幅图都没有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申爸看到大申正在读纯文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还只是吃惊。当从大申的肩膀上溜眼过去,看到大申读到多少页的时候,申爸开始震惊。
大申读到了78页。
不管大申搭不搭理爸爸,申爸还是执着地问大申:“你是从头开始看的?”
大申很不耐烦地把眼睛从书页上挪开,看定爸爸,用毫不容质疑的口吻说:“当然是从头开始看的!”
申爸第一个想法是: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的。反正,书买回来,一直到早上申爸上班之前,大申一眼都没看。

申爸马上跑进厨房,问姥姥:“大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哈利·波特》的?”
姥姥:“从下午一点半开始的。”
孩子从《丁丁历险记》这种连环画,一下子跳到纯文字的小说.....严格地讲,《哈利·波特》不是给儿童看的小说,是成人小说.....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怪不得家里的气氛凝重。
更重要的是大申的态度。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到书页里面去了。

接下来,申爸本能的念头就是:这不可能!
孩子怎么会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把平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看了78页。
这绝对不可能。

接下来的日子,大申惨了。

申爸赶紧回去,坐在大申身边。
大申就这点好,只要他在专注地做什么事,身边的环境就对他一点也没有影响。大申写作业,家人就在身边打扫卫生、高声说话,叮里咣啷,大申浑然不觉,该干啥干啥。
申爸坐在大申旁边,大申眼皮都没撩一下,专心于他的书。

孩子把书平放在膝盖上,坐得笔直,两只手自然地放在书页的两侧,准备翻书。大申的小嘴巴抿着,头一动不动,只眼珠在不停地移动,扫视着书页上的文字。
大申看书时的姿态,要是摄下来,不用编辑,活脱脱就是速读课本中提到的阅读姿态。
像模像样。
可是...这个,奇怪啊:家里人从来都没和大申说过,这个阅读姿态的问题。大申的姿态,是自然而然的姿态。他一开始,就是这样,也一直是这样。至于要用眼睛扫视,不要移动头、不要默念,直接读懂书里的意思...这些事情,就更谈不上讲给大申了.....也许老师讲过,这个申爸不知道.....因为,在家里人的心目中,大申还不会阅读。根本谈不上怎么阅读的问题。买《魔法石》回来,本来就是要借助于它来引导大申阅读的。

申爸观察良久,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大申,你从今天下午才开始看这本书的,是吗?”
申爸打扰了大申,大申很不耐烦,头也不抬,眼皮也不撩:“是.......”
申爸继续问:“你在看书上的字儿?”
大申更不耐烦了:“是看字儿.....”
申爸黏住了,不管大申乐不乐意:“你按顺序看的,每一页都看了?”申爸担心大申是跳着看的,其实没看足78页。
“是按顺序看的,每一页都看啦......”大申拖着长声,表达他的不满。
大申不满又怎么着?申爸:“每个字都看了?”
大申终于忍不住,暴发了:“你烦不烦啊!净问些没用的问题!”
隔了一下,大申想出了对策:“你再问什么,我都不回答了!”

大申真的做到了。
申爸再怎么搭讪,大申只是不理。

含薇妈妈  从第一本阅读的书,与当时听的书,对应起来了,就像是种子发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


这个由基因调控的客观过程,是怎样的呢?
现在,说这个问题。

小孩子,只要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就喜欢看动画片。一个五岁的孩子,你给他一部真人影片,一部动画片,让他自己选。他一定选动画片,不选真人影片。如果一个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从小长大......从来也没有看过电影电视的,一路长到五岁.......你第一次给他看视频影响影像,也是真人片动画片让这孩子随便选,他一定选动画片。
“喜欢看动画天是孩子的天性。”
现在,问题来了: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
有人说:“啊?这个有什么为什么的?这是天性。”
可是.....这个.....这个为什么不能有“为什么”?
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
全部的奥妙,就来自于对这个“为什么”的回答。

让我们看看:
动画片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画出来的!”
没错。
谁画的?
“这还用问,当然是人画的。”
没错。
人是用什么画出动画片的?
“当然是用手画的。”早已经的不耐烦,现在更加不耐烦了。
人当然用手画动画片。
什么控制手画的?
“这个....当然是大脑啦.....”现在,有些警觉了。
大脑是怎么画出“动的”画的?
“这个嚒....当然是观察别人的动作,然后,思考,怎么才能用连续的动作画幅,模拟出连贯的动作。”
这个过程,肯定动用了人类大脑一种叫做“抽象”的能力。第一个画动画片的人,必须从自然动作中抽象出动作的特征,精髓。这就是些观念。然后,用抽象出来的观念指导画笔怎么把一个动作分解成1/25秒的连贯图画,画出来。

我们回头,看小婴孩。
小婴儿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周围的景物,也注意到爸爸妈妈的动作。
婴儿眼睛收集回来的信息,大脑就一刻不停地对其处理,形成相应的神经回路。
孩子周围充满了运动。
大脑对运动的处理过程,也一刻不停地在进行....在我们不注意的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地一直运行着。
大脑是一架自动运行的机器,启动了,就日日夜夜地自己转。

大脑形成的神经回路,随着时间的增长,吸收回来的信息日益增多而日趋完善。
这个神经回路负责指导孩子,模仿周围人的动作,从粗略到精细,直到完全自如。
幼教专家们敏感地抓住了这个过程,称其为人成长的“感知运动阶段”。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充分感知运动,感受身边的世界,形成对应的神经回路,这是“机会成本”最小的做法。在这个时候,着急忙慌地教孩子任何别的,其机会成本都比做这件事情来得大。

运动,对一个人多重要啊!好在,人类基因规定的“天性”:有完善的眼睛,有对应的大脑处理机制,能够形成神经回路,进而指导身体的运动器官,模仿着做,直到自己也能运动自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头脑中建构起的运动神经回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完美,这些大脑中的神经结构,就会自然产生另外一种微妙的变化:抽象。
推一下某个东西,这东西就会动起来。这是自然的规律;
把秫秸堆在一起,过一段时间,里面就发热。这是自然规律;
把铀235不停地堆在一起,体积不断变大,到了一定大小的时候,就会爆炸。原子弹。这是自然规律。
举起一个苹果,一松手,苹果就会往地面掉。这也是自然规律。
当神经回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孩子头脑中就会形成更高级别的神经回路,这神经回路对应这“抽象”这种心理能力。这也是自然规律,和上面说的自然规律一样,没任何差别。
在神经回路多到一定程度,到了阈值的时候,头脑中就会第一次出现抽象过程,这叫“涌现”。涌现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抽象所对应的神经回路中包含的神经细胞,要远远多于任何一种运动神经回路中神经细胞的数量。它本来就是以这些运动神经回路为基础,建构于其上的神经回路。包含包含所有运动神经回路中的神经细胞。
前边说了,动画片是画它的人,动用抽象能力画出来的.....动画片中的动作,你去看,和真实的动作,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看起来,觉得有些“怪怪的”......孩子看到动画片的时候,头脑中的抽象神经回路被激活....激活的意思就是处于活动状态,神经回路中的神经细胞兴奋起来,开始电的、化学的运动过程。
再前面,提到过:神经回路被激活,就会激活大脑的自奖励机制。神经回路中包含的神经细胞越多,自奖励就越强烈。自奖励越强烈,愉悦感就越强。
真人影片只能激活个别的运动神经回路,里面的细胞数量根本无法同抽象神经回路中的数量相提并论。
孩子自然地会去选择给自己带来更大愉悦的活动。
孩子当然选择动画片,不选真人影片。

一边是动画片,一边是首播的《甄媛传》,成人还是选择《甄媛传》。
为什么成人的抽象机制战胜不了真人版《甄媛传》?
这是后边的要提到的事情。
现在只提到五岁。五岁的孩子,肯定选动画片,对甄媛贾媛,一概不鸟。

现在,总结引申一下动画片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爱看动画片不那么“天性”。它是在最基本的“看的能力”,“大脑建构神经回路的能力”和“抽象能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现象。
上述的三种能力才是“天性”。
好在,这种“天性”人人都有。善哉善哉!
可以用实验证明这一点:找到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器质性眼疾,天生无视力。孩子长到五岁,通过手术,让孩子复明了。
这个孩子,你拿真人版视频和动画片给他看,他一定选真人版视频!
这是肯定的。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这实验可以做,不难。
第二,能看动画片,是智力的一种表现。刚才说的那个盲童,他的运动智力因眼盲而没有得到良好发展。任何一种智力,都对应这由最基本的能力.....就想上述的三种天赋能力....在环境配合下,大脑形成的与其相对应的神经回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产生涌现,最后,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神经回路。这种神经回路包含更多的神经细胞。
最高级的智力能力,比如战略规划,可以囊纳大脑所有的神经细胞。
第三,神经回路有级别,分层次。在时间轴上,大脑先建构最基本的单元,然后,由最基本的单元形成高一级的神经回路。高一级的神经回路再构成基本单元,为形成更高一级的神经回路做好准备。

现在,“这个由基因调控的客观过程,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就简化成:上帝到底为人类准备了几类最基本的单元呢?
这几类单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什么间,怎么发生作用?

接着,说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为无为”与机会成本


那边厢,大申在听他的“故事”,不让人打扰。
申爸这儿没事儿干,枯坐书房,自己琢磨这个事情。
你看啊,这个事情。在小学,一入学,老师就教汉语拼音,教识汉字。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任何一个小学生,都能阅读,都能写字了。不管是城市里的学生,还是乡村小学的学生,都能。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今天的教育体系,已经达到了很的高水平。教会孩子识字读书,已经成了基本要求了。
申爸不是在说反话,讽刺。
识字这件事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往远了说,倒退四十年,搁农村,光靠识文断字,就能吃口好饭:四里八乡,谁想给远方的亲人写封信,

都得提着[url=]篮[/url][W用1] 鸡蛋,登门相求。
之所以老百姓不识字,部分原因也在于中国的汉字很难,很不容易学会。
现在的教育技术,已经高超到可以普遍地教会每个孩子识字了。

那啥,想说啥来的....
对了,既然申爸能笃定学校能教会大申阅读,大申在六岁的时候,又必须进学校去.....法律规定的哦.....那么,学前教大申认字,时间精力就白白地浪费了。
上了学,还要费二遍事么。
考虑到从四岁到十岁这六年时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六年时光,用大量的时间学前识字,机会成本奇高。

申爸的规划,必须把学校学习这个重大因素包含进来。忽视了这个因素,孩子的机会成本会高得无法计数。
这个考量,造成大申入学之时,一个字都不认识。
大申的字,都是学校语文课上教会的。

申爸不浪费大申时间,教识字,富余下来的时间,用来干啥?
用来听,和读图。
大申读图,也和他听故事一样的专注。事实上,大申在听故事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一边听着音响里的故事,一边看着手上的书。
当一个人的脑筋开动了,思考进入到头脑中的信息的时候,他的外在表现就是“专注”。
孩子越专注,他的头脑中处理信息,思考的强度就越大,建构起更加宏大、更加完美、更加深刻的神经回路。

你看啊,阅读这个事情,它需要有几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第一,需要认识字。这毋庸说。
第二,需要有阅读本身的技能。这个是说,孩子要有这个能力,把书页上的汉字,转变成相对应的声音。还要能正确地处理这些声音,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能在语义之间有差别的地方,留有停顿。举刚才这句话为例:“还要能正确地处理这些声音,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
正确的停顿方式是: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
四横表示大的停顿。这停顿,既是语气上的,同时,也是语义上的。
整个句子,由五个大的停顿组合而成:一、“能够”;二、介词“把”;三、“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四、“连成词汇”;五、“串在一起”。
识别出这五大停顿还不够。进一步,“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还要往下细分成两个层次的停顿。第一层次,是识别出“没有差异的-字”,停顿;再高一个层次,是区分出“感觉上”和“没有差异的字”两个部分,停顿。

这还没完。

什么是“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
前边,申爸曾经发帖问,“在座的爸爸妈妈,有谁读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黑格尔的《小逻辑》或者柏拉图的《对话录》的吗?”
很多热心的爸爸妈妈回馈,没读过。
没读过的爸爸妈妈有福了。因为,你们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体验一下,如果没弄对,孩子们学习阅读时的感觉有多难受。
你在搜索引擎中搜“小逻辑”,找一个在线阅读的版本。申爸找的是“天涯在线书库”的,点《第五章》....哎呀,太麻烦,申爸还是干脆Copy-Paste好了:

  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假定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
  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所以哲学当能熟知其对象,而且也必能熟知其对象,——因为哲学不仅对于这些对象本来就有兴趣,而且按照时间的次序,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而且唯有通过表象,依靠表象,人的能思的心灵才进而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的认识和把握。

这说的什么呀?

每个字都认识。在单句范围内,识别词汇和停顿,没有问题。问题来自,黑格尔的思维有一种连绵不断的....不是很清晰的....罗里吧嗦的特征....我们很难断清楚他写的句子。他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语义学上,模糊一片。
糊涂,不明所以,厌倦。
如果不以某种东西的良好发展为基础,直接从识字开始阅读,孩子刚开始,就是这种感觉。
第三,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把新的信息溶化到已经有的知识和体验中去,从整体上,对新信息的把握的过程。如果孩子阅读到的东西,不能够“理解”,他肯定不会有持续阅读的兴趣。
反之,要是有了持续阅读的兴趣,也表明,孩子已经在头脑中对新的信息有了很好的“理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答疑


2013-9-20
阳阳妈2010  申爸看重的是:这个工具本身的质量和效率。好不好用。------冲这点,咱俩得握手。

yzhang4  工具不是目的,工具干的活儿才是目的.

水天一色  申爸,推荐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一定会很有教益的。

yzhang4  《如何阅读一本书》主要是说,书,都是人写的。写的人肯定有一个思路,把这书写出来。把这个思路找出来,借助这思路,就很容易把一本书给“吃完”。事实上,申爸一直在想的问题是:一个人,为什么能搞懂别人的思路?

阳阳妈2010  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体会,为什么要有个统一思路?

爱无言  回答申爸,我搞懂别人的思路,是为了搞清这个思路是不是我需要的。也就是这本书里能不能搞明白我正在悟的。

yzhang4  本质上,我们的意识雷达时刻都是运行的。我们只看我们关心的,只有自己需要的,才能触发我们的注意力。这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

爱无言  是的,正是这种本能,让人们鼓励孩子阅读啊,因为阅读,其实孩子主动积极干的无论什么,都是孩子在自己探索自己。

yzhang4  自己探索自己之前呢?孩子是以一种机械论的方式,建构起“自己探索自己”的能力的。美言妈提醒了申爸,大申那儿申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忘了说了:在静默期,孩子表现出一种“形式重于内容”特点,这点非常重要。

爱无言  你说的形式重于内容,在某种孩子身上才会有,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表现形式的。大申估计属于这种混沌的孩子的。我随便起的名。美言是恰巧在这点完全相反,太清醒,中和下就好了啊
大申和美言爸爸小时候比较像 ,当然美言爸爸没有你这样的父亲,而是文盲父母亲,所以没人给他提供那些可建构的材料,但他也会有“形式重于内容”的刻板。混沌着到高一的某一天,就醒了爆发了。之前那学习都啥不懂的。

yzhang4  “混沌”,这词儿形容大申,太合适了。

阳阳妈2010  嗯,我明白了:书华为什么老强调杜绝给碎片式英语了。

yzhang4  碎片指什么?单词是么?

阳阳妈2010  嗯,是单词。碎片式英语就是告诉孩子苹果是apple,天空是sky等等之类的学英语方式。

yzhang4  哦,阳妈说的是这个啊。这么做,不是教孩子英语,而是pre-view英语。小孩子学英语是最容易的事情,你把他扔到英语里边儿,不管了,他自己就学会了。回头有空儿的时候,申爸说说怎么“教”大申英语的。

心中宝贝天  你们一年级下学期是六周半的时候吗?

yzhang4  是。六周八个月到七周多

心中宝贝天  那就是了。我家的也是六周十个月左右开始的。那时我们还没读小学。天也是自己开始读《丁丁历险记》的。在这之前,我们只有亲子阅读,他认的字不多就几十个吧。然后岁数到了就自己阅读《丁丁历险记》了
我们现在还在看《丁丁历险记》,他拒绝看纯文字的书。我不知道原因,也许时间没到吧。《丁丁历险记》都看了几十遍了,现在还在看。

yzhang4  大申要是有的话,估计也在看丁丁历险记。我把中文版的丁丁收了,只剩下英文版的。

心中宝贝天  我们看的是中文版的《丁丁历险记》。英文的我还没想过,如果会给应该也是以后的事了。你们看纯英文的《丁丁历险记》?

yzhang4  回宝贝:纯英文的《丁丁历险记》。

禾布  我们家的正在看丁丁历险记。也是不识字,自己囫囵地反复看。特想知道故事内容,巴巴地等妈妈看完,大致地概述一下。她自己再回头去看。再恍然大悟。

皮皮妈  丁丁历险记我从小也喜欢的不行。皮皮是和大申同一时间段,同一套书开始自主阅读之路的,总算握回手。

yzhang4  哎,真不容易。总算能握手了

2013-9-29 21:32:17
爱无言  大申的阅读和我当年的几乎一模一样,兴趣和沉迷程度也差不多!我也是三年级开始的,第一本书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现在还记忆深刻。  

yzhang4  申爸相当多的很有头脑的朋友,阅读之初,都是这样的。这个方法,可以成为一个建构良好智力的、可操作的典范。

爱无言  我现在还对此持保留意见,我懂你的意思,但执行之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yzhang4  嗐,美言妈,这很简单。道理就是:先建构内部动机,然后,给孩子形式辅助物(有声读物啊、中文书啊、英文书啊,都是),让他自己去啃,甭管他。就OK了

爱无言  我天性比较警惕,你说的这个简单好用的方法,我暂时保留态度吧。

yzhang4  真正的好方法,管保都是些简单好用的方法。这就好像看中医,大国医开出的方子,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味药,还便宜得要命。可就是有效。这没辙。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O 美言妈妈


发表于 2013-9-29
爱无言  孩子近视吗?

yzhang4  近视。近视倒不是读书读的,偷着玩儿iPad上的游戏玩的。

爱无言  我小时候读书很多,但是一直没近视。近视到底咋造成的,确实人类并不清楚。最难的科学是对人的科学。

yzhang4  近视也没啥大不了的,戴个眼镜,就完了呗。这是细枝末节,无足挂齿。

爱无言    自然科学现在发展的很好了,可是对人的探索其实只开了个头。你探索研究人的思维的建构,可思维和身体精神其实密切相关的,所以掉牙齿戴眼镜可不是细枝末节,搞明白了,你那个思维理论的建构才会全面.

申爸一直在想美言妈的这个思路....如果认为,要搞清楚孩子思维的发展过程,那就得先搞清楚人是如何思维,还有精神是什么;可是,要搞清后者,又需搞清前者....这就掉进了邪恶的循环,出不来了。
跳出怪圈的途径只有一个:去看实际的孩子,他的思维是怎么建构起来的。当孩子的思维建构起来了,“精神”也就随之而来的。“精神”不过是思维的一种属性而已。它依附于思维。
就像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没了物质,也就无所谓运动。当然,这是物质一元论的观点。正途起始于皮亚杰。可是,皮亚杰之后,这个传统就消亡了。
后来的学者忙着些类似“中文脑区激活区域也和英文大体一样”这样的无关痛痒的主题,没有人真的去看孩子。

抽了枝烟,终于想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和很多爸爸妈妈的分歧在哪里了。“精神”这个心理特征,在前此教育大申的过程中,在申爸这里,根本就没有位置。申爸关注的只是“智力”。申爸认为,“智力”是精神的基础,
就如同“物质”是“运动”的基础一样。运动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不过,不从物质的质量和物体所受的力下手,“运动”是永远搞不清楚的。申爸认为,“精神”是不能直接起手去构建的.....这个东西不是一种“实体”

它只是另外一种更本质的实体的一个特征,你怎么直接构建它?在七八岁的转折点过后,“智力”已经很好地被建构起来之后,申爸现在开始给大申涉及“精神”的资料了....热爱、尊重、初级的哲学问题、《人类群星闪耀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居里夫人传》、《水浒》、《三国》、《西游记》等等这些。申爸利用前此大申形成的强悍的认知能力,快速地吃掉所有这些资料。现在培养“精神”才是时候。如果,“精神”的这件事情弄早了, 申爸推测,可能引起孩子“过早唤醒”的问题。

爱无言  思维和过多的思考,使得一个人的能量聚集在头部,就和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内心世界联系的少了。思维在我看来,和精神,情绪等等都是相同的,而身体是你说的物质基础。大脑是这个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2013-9-30 05:18:48

To美言妈妈


送给美言妈妈一本书,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818846.html
上述各种,是申爸看了美言妈妈昨晚的评论之后,特意加进来的。
美言和大申,都是9岁。大申大一点点,也就是几个月吧,我感觉。
现在,我们在美言和大申那里,遇到的一个教育问题就是.....很现实的问题.....:上述的方法,如何教给孩子?

解释一下:
上述的方法,就是所说的“科学的方法”。它源自古希腊,由弗拉西斯·培根加以完善。一般,我们说科学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思辨的源头,一个实验的源头,就是指这。
科学这个东西,不只是一些广为人知事实和结论。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上述的这种方法论。
假设、思辨、预测、在实践中验证。

孩子掌握了这个方法论,辅以佛教所擅长的体悟,基本上,在方法论这个层面上,就登峰造极了:一个对物,另一个对人。

申爸现在思考的问题是:
这个方法论,是可教的吗?
如果是,什么时候教给孩子,是最合适的时间?
怎么做awareness?
拿什么来awareness,可以让孩子感受得到?这么宏观的东西....
在什么时候,着手awareness?
真的到了这些到时刻,怎么做?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给这里的”智力“统一 一下定义


mingming_mummy 发表于 2013-12-29 22:04
以学习的角度考量,这场竞赛到了高考基本就有定论了。身为父母,面对的是子女终身的幸福,所以不能仅仅只看到智力的角逐。

申爸想,我们没必要更好地去理解智力.....可能,应该.....我们应该更一致地去理解智力。至少,用更一致的内涵来使用“智力”这个词。

申爸把这楼210层,斑爸从度娘引来的智力的定义和斑爸自己的解释重新引用到这里:

用度娘搜索了一下,“智力”的解释。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好像每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我理解上面提到的智力应该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简单的数学加减乘除,要听懂你给大申读的《战争与和平》,我觉得也需要很好的智力才行。

申爸希望,咱们呢,在这里,提到“智力”的时候,心中所想的“智力”,都是度娘里的那些意思....或者说,一想表达度娘里的那些意思的时候,我们就用“智力”这个词。如果想要表达别的意思,那种不包含在度娘定义里的意思,再用别的词汇。

我们没必要揪住度娘里的定义本身“是不是正确”这件事情不放;咱只要每个人都把对“智力”这个词的用法一致到一个同样的基础上,就行了。

如果我们采用度娘的对智力的定义.....那么,如果我们是在认真地讨论子女的终身幸福,其它的,孩子们还需要什么呢?

引来的帖子,是这座楼早期的一个帖子.....那时,还是在打地基呢......顺便说一句,申爸所说的在5.5-7.5的关键期,孩子所建构起来的智力,很强地包含度娘定义里的所有其它意思,唯独,很弱地包含斑爸说的意思!
你看看,对一个词汇的理解,会产生多么大的问题。
如果斑爸用他的理解来使用“智力”这个词,申爸用申爸的理解来使用“智力”这个词,那要能说到一块儿去,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
发表于 2018-4-1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赞,等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慧根(一)


接着说哈,申爸的真正目的。

话说昨天.....啊,不,前天上午了,申爸去见了一个朋友。他是位居士,佛学深湛。
这兄弟很有意思。他研修佛学,可身边的人,很少有知道的。
他只和不多的几个朋友交流佛学,与之交流的其他人,都是研修佛学的,申爸是唯一一个例外。
申爸不研修佛。

两个人呢,好几个月没见面了。我们两个,见了面,也不寒暄,开了门就见山:先谈正经事。
每一次,正经事谈完了,双方总结一下:“我”要干什么干什么,什么什么时间干完,要“你”配合什么什么。
“没漏下什么吧?”
“没漏下什么。”
“好啦,正经事谈完了,该扯淡了。”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接下来的扯淡。

他没孩子。申爸也没孩子的时候,他主导,聊佛学的主题。
佛学申爸喜欢。聊完了,申爸回去,继续琢磨那些话题。
申爸呢,佛学的见识,大都是从他那里来的。
在这方面,申爸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抓起电话,三下五除二,他就给申爸解释得清清楚楚。他有种本事,能把圈儿内的事,用圈儿外的话解释清楚.....只要你知道你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就行.....不像别人,老用他圈内的话解释他圈儿内的问题。申爸请教之前,还只有一个问题,请教完了,变成三十个问题了。那个原来不懂的问题,更加不懂。
后来呢,大申出生了。以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之复杂有趣意义深远还有启发深刻,他立马就被吸引了。这几年,都变成我主导,聊孩子教育的主题。
聊完了,居士回去,继续琢磨。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慧根(二)


每一次,宣布“开始扯淡”之后,都由琢磨的那一方,开始阐述琢磨出来的结论,好继续讨论。
“我在青海湖边开着车,”他去青海湖玩儿了,“忽然想到,你的教育,其实做好一件事情就行了。”居士开门见山,说。
“....................................................”
此处省去半个小时聊程的n多内容。居士由徒手折勺的“特异功能”说起,阐述意识对物质是有作用的,然后,庄生梦蝴蝶,到底谁梦谁。用的是佛家术语体系。这个体系,申爸能听懂,但复述不出来。硬要复述,就会怪怪的,不恰当。正如同申爸的术语体系,他能听懂,一旦复述,申爸听起来感觉到的“怪”,一样。故,这里省去。
“嗐,你要说的,是不是就是:人的基本问题,就是自我存在的问题?”申爸问。
“对!就是‘自我’....‘自我’什么来的?”
“自我存在的问题。”我说。申爸的术语体系可以把居士术语体系中罗里吧嗦说不明白的事情,一句话就说明白。这是申爸术语体系的长处。

接下来,可就轮到佛学术语体系中的长处了。

“其实,你教育大申,很简单。你只要调整大申的意识,让他的意识对学习产生作用,就像特异功能对勺子把儿产生作用,拧成麻花一样,就行了。”居士很得意地说,“这事儿你能做到。你做不到,我帮你做!”居士继续说。
这家伙确实厉害,申爸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居士厉害在能用“特异功能”的模型,给申爸沟通清楚。
申爸就不能。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同样的想法也给你想到了,并且,你还能把它讲出来,让我明白。这个,你牛X。”居士十分得意。居士确实牛。类似的意像,申爸想了好多年,才想清楚的。距上次我们聊完,这才短短几个月,居士就想清楚了,确实了不起。
“你先别得意。教育这件事情,要这么简单,早已经完美解决了,哪里轮得到你我坐在这里琢磨。你提到的,根本就不是我说的‘教育’。”申爸的论断,兜头给了居士一盆凉水。居士不得意了,警觉地坐直了身子,瞪着申爸,等听下文。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慧根(三)


“我问你,要是咱们脑袋上面有一个上帝,”申爸拿手指在脑袋上面划了划,居士不自觉地抬眼看了看天花板,“他拿着一个录音机,把刚才你的每一句话都录下来。然后,到大街上去随便拉100个人,进来听你刚才的话。你觉得,有多少人会听明白?”
居士沮丧地摇摇头:“要是有一个能明白,就很幸运了。”

“对啊,我也这么认为。”申爸很兴奋,也坐直了身子:“为什么他们听不懂,申爸能听懂?你说给他们的,和说给申爸的,不一样吗?不会啊,录音机录下来的,原汁原味,原封不动。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是申爸。”下面这句完全是顺口说出来的:“申爸有这个慧根,那些人没有。‘天助自助者,佛渡有缘人’,即便是‘佛’,也得遇到有缘有慧根的,才能‘渡’,否则,连佛都没办法。”
申爸说到这里,心中一动,拿手指在桌子边沿点了一下,继续说:“你看啊,这是一个点。”居士看着申爸手指点的地方,“在这个点上,你点化了申爸.....比如,就是刚才发生的事情.....在这个点之后,申爸的修为就进入了更高的境界。”申爸向右边指了指,代表“点化”之后,“现在,我到外面随便找来一个人,”申爸指指外面,居士不自觉地眼睛往窗外瞅了一眼,回来继续盯着那个点,“同样把他放在这个点上,你点不化他。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在这一边发生的事情,两个人不一样”申爸指指桌沿上那个点的相反方向,表示在“点化”这件事发生之前,继续说:“这一边发生的事情,才是我说的教育。具体到大申这里,等到我们能够点化他,教育的过程其实已经完成了。在这点之前,怎么教育,是我想解决的问题。”申爸总结说。

居士长出了一口气,轻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一直在说,‘教育之前’‘教育之前’,原来是这个意思。”
“对啊!”申爸伸手指指隔壁。我们在人大附中旁边的咖啡厅聊天儿。隔壁就是人大附,“如果我是人大附的校长,我才不费神去做我所说的‘教育’。我去找那些有慧根的孩子就行了,多省心。反正北京有十几万孩子呢,总能找到既有考大学的慧根,又想进我学校的人。进了人大附呢,他们做的,相当于你的点化。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教育’。和他比起来,我就悲催了。我是大申的爸爸,我只有一个儿子,我不能选。我只能想办法让我这一个孩子有慧根。这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我管它叫‘家庭教育’。这个教育,和他们学校的那个教育,不一样。使命不一样....打根儿上就不一样。”居士点点头,重新舒服地堆回沙发里。申爸的话,彻底废掉了几个月来居士冥思苦想的结果,他有一点点沮丧的样子。皱着眉头,认真地在思考。

申爸继续说:“慧根这个东西,有了就是有了。我只要让大申有了慧根,至于他遇不遇上高人点化,一点儿也不重要。我们不是自己摸爬滚打,瞎摸瞎撞了这么多年,才到了这个境界的么?他将来遇到高人,点化他,他年纪轻轻,就入境,挺好;遇不着,自己慢慢摸,摸到四十岁,一准儿也能入境,也不错。我根本不在意慧根之后的事情。”

居士又高兴起来了,坐直了身子:“刚才你说的时候,我在想以前你说怎么教育大申的。这回我明白了:你说的那些,都是借助孩子天生的性质,怎么让孩子构建起慧根!”
“建构....天生的性质就是天赋”,我轻声补充纠正道。

“对,天赋。建构。我老说反。我说的么....我以前问你,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要培养大申的‘认知能力’,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培养大申的‘思维’,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培养大申的‘科学素养’,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想提升大申的‘智力’,你说这个最靠谱,快了,但还不完全是;是不是想提升大申的‘素质’,你说是,但是建....建构大申的‘素质’.......这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第一次听到‘建构’这个词。建构慧根.....确实,包含上面所有的那些,但还不只是那些。我知道孩子在小时候,会有那些特点。你利用那些特点....啊,不,天赋......做的事情....我也知道大申那里产生的结果....”
忽然,居士激动了,脸一下子涨红,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子上:“天哪,兄弟!这岂不是说,你有套法子,能给任何一个孩子,培养出慧根!”

申爸淡淡地说:“是的。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我想,我就能。手段还特别简单。关键只有一点:得抓准年龄。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

申爸早已经不激动了。
当初,申爸激动,眉飞色舞地给居士解释。
申爸的术语不行,怎么也不能解释给居士明白。
居士觉得申爸的激动有些怪。

现在,轮到居士激动了。
先让他激动些日子,看他能想些什么好想法出来,下次见面的时候,再用来“扯淡”。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答疑


爱无言发表于 2013-9-30 23:43:01 申爸,你说的慧根,我觉得就是给孩子建构自我,就是孩子成为"我", 自然就是有创造力地去做事,包括“碰”到“点化”。咱俩的差异在于,我认为每个人这个慧根都有,虽然长大的过程就是一直在被破坏的过程,但也是他努力在斗争成为“我”的过程,当然悲催的是大部分人没度过去成了摧残。我的方式是做治疗,帮这样一个个人剥去一层层壳,和“我”连接起来。而你做的是,想要让每个父母通过你的一套方法就能让孩子一直保持“我”.

你说的慧根。 我当然渴望你能成功啊!
在我的治疗技术理论里,这就被叫做能量。就是中国人说的气。让哪个人有足够的气,当然也还有人类已经积累的这些知识,这个人都能创造力大爆发的。这是我发觉的最根本的一点.

yzhang4  美言妈是心理治疗师?我大概明白美言妈和乐珂的意思了。分歧在于,于申爸,“慧根”既有先天的成分,亦有后天的成分。申爸想借助于先天的成分,把后天的建构起来。二位认为这个东西是先天的
可问题是,“慧根”这个东西,它明显是先后天的混合物呀。

爱无言  申爸,其实你的意思是找一种技术把每个孩子的慧根给开发出来。我的意思是这玩意儿每个孩子先天就有,它不出来是因为孩子的环境让它被埋藏或者歪曲了。我们用治疗技术就是帮助每个人感悟链接到这个慧根。这个治疗技术就只能是一个个人或者一组组人经过不短的一段时间来。而你是想通过一种技术象学校老师教学生一样能大量复制的。听着真是好啊!我也希望这个美好的愿望能成真啊。忘了说了,我是心理治疗师。跑来美国学这个技术来了。

yzhang4  申爸觉得,大致是这么个意思,但还是有些区别。申爸的意思是,孩子先天就有的,是产生“慧根”的潜力,而不是慧根本身。这就如同大厨的手艺不等于一桌丰盛的大餐一样。要想有大餐,还是得动手,把它做出来。
至于说美言妈的“患者”,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患者已经经历了做大餐的过程,只是自己做好的大餐,自己还不知道,美言妈帮着指出来,让他们自己也“看到”而已
孩子呢?除了大厨的技艺,啥都还没有。那个自己看不见的其实已经存在的一桌香菜,还不存在。
诶,这个大厨的比喻不错。这么说吧,申爸发现了怎么做出一桌满汉全席。它用什么原料,什么时候做等等.

爱无言  你想说的是成人(不是“患者”)已经经历了做大餐的过程。可其实孩子成长就是做大餐的过程的,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参与这个过程。你觉得你发现了怎么做一桌满汉全席,可本来孩子自己想做的才是满汉全席。
成人长大后失去了慧根,原因只在于当初自己的父母和环境不允许不支持自己做满汉全席,而是非要说他们给的是满汉全席(这点几乎是所有父母不想却无意中在做的,所也不用内疚)你是好父母,给了孩子做餐的一套好厨具
我是一直纠偏,想搞明白我咋样是允许和支持孩子自己做满汉全席,可自己都不会做满汉全席的父母,咋能允许和支持孩子做呢?父母根本做不到这点的。哎!好在一直走在路上。

yzhang4  申爸去除借喻和比拟的手法,直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件事情好了。主要采用皮亚杰的术语体系。孩子在5岁到8岁这个年龄段中,建构起对应于整个世界的心理表征,就是图式。在今后的岁月中,孩子的心理活动,将会全部发生于建构起来的这个心理空间。大脑会不断地采用同化、平衡和顺应的手段,用新的信息持续地更新补充完善这个心理空间。可以看出,孩子最初的心理空间的质量非常重要。申爸发现,这个最初的对应于整个世界的   图式....我们不妨叫它初始图式...是用词汇建构起来的。
在建构之前,孩子需要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受。这些感受在建构初始图式时,起着锚定的作用。
因其内部心理发育的需要,在这个年龄段内,孩子对词汇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需要,对聆听(个别阅读技能掌握得早的孩子,可能是读)有着强烈的内部动机。
这样,在这个阶段供给孩子的聆听资料的质量,就是所形成的“初始图式”的质量的关键因素了.

  孩子从外部吸收进来的词汇,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图式,大脑在建构初始图式的同时,这些独立词汇所涉及的突触网络,会产生涌现。涌现的结果是孩子形成了“概念”,概念、已经建构的初始图式雏形、感觉所对应的图式,所有已有的这些加起来,所涉及的神经突触网络,会涌现出更高级的心理表征形式,就是观念。
恰在最初的观念形成之时,大脑的前额叶开始加速发育。新形成的观念借助这个新的生理机能,调控孩子的行为。这时候,孩子开始表现出一个理性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此时,外部观察者可以第一次观察到孩子的理性行为,可以感知其理性行为的质量,可以“七岁看老”了。在整个过程中,词汇是一个核心。它是建构整个初始图式的基本建筑单元、它是形成概念的温床、它也是观念之母.

前额叶的加速发育,对人类个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方式、大脑的生理过程。因为前额叶的发育,让注意力这种最重要的心理能力成为可能,但同时,它的抑制作用会让孩子失去
同时并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在意识和潜意识的分野上,前额叶的发育会把原意识层面的心理表征,丢进潜意识层面里面去。前额叶的调控聚焦作用,会让孩子的观念加速发育,但同时,概念层面的涌现会相对停滞
前额叶的加速发育,会让一个孩子更像一个理性的人那样行动,但同时,孩子也就告别了很多天赋能力
这种告别,是永别。

回到美言妈所说的“建构自我”。我觉得,自我这个东西,是存在于心理表征空间里面的。在孩子的的初始图式建立之前,很难在严格意义上有ego这件事情,但似乎有一个例外,就是情感。情感是个很独特、很麻烦的范畴。
情绪在人类做决定的时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意识可以控制情绪、情绪和潜意识也有作用....哎呀,很复杂,搞不明白。孩子除了感情这个因素之外,所有的自我的特征,都是在初始图式成形之后的事情。

反正,“自我”里面应该包含概念、观念、情感和由此形成的精神世界.....自我的主观感受必须基于由初始图式提供的框架而构成的“时空”之中.......哎呀,说什么呢....有点儿乱。这个范畴,实在不是申爸所擅长的。

那啥,得到有如此深厚的心理学底子的美言妈妈帮忙想清楚,真好 。

爱无言  前额叶发育好以后,理性的同时也使得人类不能活在当下,就是大脑对未来的担忧焦虑紧张会控制着全身,而孩子虽然担忧焦虑却因为前额叶没发育好,就不会笼罩着自己的所有。孩子也就能使得脑髓质发挥功能,一心好几用.大人做到真正的放松时,前额叶和脑髓质就都能使用的,我前几天体验到过,真的是记忆力领悟力是神速的。可惜只那么短时间,这也就是中国古人的气功啦坐禅啦道功啦那些功夫被那么推崇的原因。
你对认知方面关注的比较多,你猜想的初始图式和后续的发展,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和语言相关的认知思维在人这个大网络里只是一个小方面,情感,情绪精神,还有潜意识都很重要。一般心理学家认为7岁重要,是因为ego
说清楚这点,得先明白”自我“和ego不同的。ego相当于本我的,孩子的ego才强烈呢。7,8岁以后,前额叶建好,本我就不能这么随意冒出来了。要靠”自我“了,就是你说的那个理性.这时基本自我就形成了,后面都只是加点枝叶而已。图式的概念可以引用到每一方面的形成上,比如自我,ego等等。什么都可以图式,可是情感是不能的,这是人和机器人最不同的地方啊!

阳阳妈2010  那啥,申爸,跟了你这么久,都不及看你这点评这段明了。

yzhang4  那阳阳妈就看这段评论。

亢龙有悔   哇!了不起!精彩的思维和精彩的辩论,太有看头了!在孩子成长的长期规划上申爸头脑冷静、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实在令人佩服!

yzhang4  言重了,言重了。初看到你的网名,我还以为是以为爸爸呢!

亢龙有悔  嘻嘻,向你讨教学习来啦,我们小学高阶段面临毕业,现在也在反思小学中家庭教育的得与失,看了你的育儿真如打磨玉器一般,又精心又乐在其中!说实在的我也很好奇那些转折点是在什么时间出现的,期待你的进一步研究。

yzhang4  文中提到的那些转折点呢,我在大申这里清晰地观察到了,并且清楚地知道大申是什么时候。开来,别的孩子,也应该都有这些转折点。具体时间,会有一些个体差异,但是大的时间点,不会有太大出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要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和老妈一块儿散步归来,大申兴致正高。
和老妈一块儿散步,又撒娇、又谈心,又是说,又是笑。完了,大申自然心情愉快。很愉快。

大申一边换鞋,乘着兴致,一边对申爸说:“我怎么就搞不清楚,我是怎么睡着的呢?昨天晚上,我一直醒着,想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老爸正在端饭,准备开饭。一听这话,乐喷了。
笑了半天,老爸问:“后来,你看到自个儿是怎么睡着的了吗?”
大申一本正经地说:“我一直都在认真的看。后来,一不留神,就睡着了。没看到。”
这回,申妈也过来,跟着一块儿乐。
大申可不觉得可笑,仍然一本正经地说:“我决定了:我今天晚上再看看,我到底是怎么睡着的。”

吃饭了。
申爸决定,论证一下,人是不可能自己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看看大申的理解能力,到了哪里了。
“大申,你知道,什么是睡觉吗?”申爸问。
大申仔细想了想:“睡着了就是睡着了呗。”马上,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就又摇摇头,反问申爸:“那你说什么是‘睡着了’?”
“‘睡着了’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感知了,失去自己的意识了。”申爸说,“你只要还知道,自己要看着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你就有意识。有意识,就没睡着。你要想知道,就必须通过意识。”下面到重点了:“如果你意识到你睡着了,那你就没睡着。所以,你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大申迷惑地看着申爸,申爸把刚才的论证又重复了一遍。
大申有些不耐烦:“反正我今天晚上要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大申显然没听懂。
这个,确实不容易听懂。

爱无言  孩子本来在体悟感受“矛盾的终极是咋回事”,被你给打断了。

yzhang4  嗯,啊?有可能诶....不过,这次,断了就断了,没关系。他既然自己找到了课题,他还会自己找其他课题,继续琢磨的。下次,申爸保证:不打断。

阳阳妈2010  嗯,大申没明了才正常,要不然太恐怖了
申爸,我不厚道滴问你个问题:这次是爱前辈提醒了你,你可以下次不打断,那下次呢?

yzhang4  “爱前辈”?美言妈,是在说你诶!阳阳妈,没关系,打断多少次都木关系。只要孩子的头脑里面涌现出一次这种问题,他就会再涌现无数次。浪费了几块金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要在。金子没了,再点呗 。
这个人,照片中这个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快一百年了,这张照片今天已经变得如此著名,差不多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智力、深邃、孤傲、神秘的象征。
照片中的弗洛伊德右手熟练地夹着雪茄,左手叉腰,威严地怒目着镜头。

弗洛伊德在人类探索自身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已和笛卡尔、达尔文、爱因斯坦、皮亚杰这些人并列,成“开一代之先河”者也。

弗洛伊德呢,这个人的主要贡献,在于把“潜意识”这个范畴明确带入人类的视野,他还对潜意识做了周详的阐述分析。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
潜意识有什么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意识不到。意识到的,我们才能加以谈论,意识不到的呢?我们似乎用远都不可以谈论。

这个呢,不一定。弗洛伊德就改变了这种“不可谈”性。
他怎么做的呢?用理性的方式,从可意识的现象入手,倒推出潜意识的运作规律。
这其实很简单。
前边那个帖子,申爸记录了大申“要看清楚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睡着”这种事情,我们是不能够意识到的。因为能意识到的,都不叫“睡着”。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确信,自己睡觉。
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睡觉的呢?
当然是靠理性的推演得到的结论。

第一个呢,看到身边的人睡觉,当然就可以揣测到自己也睡觉。晚上,小孩子依偎着妈妈,看到妈妈睡着了,他自然能想到,自己也睡着了。并且睡着的样子和妈妈很像,闭着研究,呼吸均匀;
第二个呢,平常,可以观察到,黑白是渐渐交替的。睡着之前,天使黑的,睁开眼睛,发现天亮了,这和经验中的“渐渐交替”的感觉,完全不符。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刚才,自己是“睡着了”。“睡着了”,丧失了意识,渡过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现在,醒来,天亮了。这样想,才符合常理。
第三呢,爸爸妈妈都会说,你睡着了如何如何....这让孩子能够推想到,自己确实有睡着这回事情。

可是,不管怎么用理性推演得到自己是睡着了,自己仍然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经过几天的努力之后,大申已经想清楚,自己是不可能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了。这两天,他把这个任务推给了老爸:“老爸,你要好好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我哪里能看得到他想看到的“睡着”。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跟着孩子走(一)
“你沿着一条路一直走,总能走到一个什么地方。”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孩子呢,他做一件事情,如果是透过本能,自发地去做的话,就总会有他的道理。
申爸就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的。前边说过来的,“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道理可讲。“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怎么啦?”

2010年5月9日。
大申开始听天书的日子。申爸前边说过的。
一方面,一到睡觉之前,孩子就非听“天书”不可。听得十分投入。尽管从来不能复述,不“理解”,可是,这是孩子“自发地去做”的事情,根据申爸的信念,申爸还是坚持一直给大申读。
当申爸开始给大申读天书的时候,很快就发现,孩子很奇怪。
每次读天书,大申都从床边抓起一本什么书,一边自己看,一边听爸爸读。抓起来自己读的,往往是他正听着的那本《可怕的科学》。
刚开始那个阶段,申爸有意把亲子阅读的时间分成三段,一段读《可怕的科学》,一段读《论语》,一段读《战争与和平》。在这三段中,大申最感兴趣的是听《可怕的科学》。等《可怕的科学》读完了,申爸放下书,换别的,大申就拿起《可怕的科学》,自己看。一边看,一边听爸爸读。

这一心二用的毛病,养成习惯,可不好。
申爸心想。
于是,申爸就跟大申谈心:“大申,做事情要专心。你要想听爸爸讲,就专心地听爸爸讲,不看书;你要是想看书,爸爸就先不讲,等你看完了,爸爸再讲,好不好?”
大申放下手里的书,小脑袋枕在爸爸的腿上,专心听爸爸讲。

听了两分钟,大申就爬起来.....没有丝毫不耐烦的表现......坐在床上,东张西望。然后,小手很自然地伸出去,把刚才放下的书拿过来,十分专注地接着看。爸爸刚才的话全忘了,就像根本没说过一样。

这个事情好有意思。申爸决定作进一步的测试。
隔天,申爸把卧室里的书,全部拿走,只剩下申爸手上正在读的《战争与和平》。
大申坐在床上,开始听爸爸讲。一边听,一边自个儿玩儿。一会儿抠抠手,一会儿扳扳脚,把枕头抱在怀里一会儿,又放好;放好了,再抱起来。玩了三四分钟,忽然跟申爸说:“你等一会儿!”
起身,跑道客厅去了。然后,大声问爸爸:“我的《可怕的科学实验》你放哪儿啦?”
“在爸爸的写字台上!”
大申拿着《可怕的科学实验》噔噔噔地跑进来,一边关门,一边忙不迭地说:“继续!老爸,你继续讲。”
然后,坐在床上,很自然地摊开书,一边看,一边听。和平常一样。

申爸一边读,一边拿眼睛的余光瞟着大申。孩子看得着实专注,小眼睛紧紧地盯着书页,抿着小嘴儿,一只小手拈着一页书,随时准备看完了好马上翻。
他在专心地看书。
申爸把读,停了下来。
申爸推测,大申应该没有反应。孩子在专注地自己看书么。
可事实不是这样。一秒钟都不到,大申马上说:“你讲啊!”除了嘴上说话,孩子别的方面,仍无变化,仍是专注地看着书,小眼睛仍紧紧地盯着书页,那只拈着一页书的小手,仍然拈着,一动都没动。

“哦呀!”这个事情,不应该呀。孩子明显是在分心二用。
当时呢,申爸没有深想,这一心二用,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反正,申爸没有逼着大申一心二用。孩子自发地去这样做,就随他好了。
申爸决定跟着大申走。

所以大申呢,一直到今天,他都是一边听爸爸读,一边看自己的书;一边听音响里的故事,一边看自己的书。
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在做不同的事情。这么多年,习惯了。
这件事情于全家人,也习惯了,早已见怪不怪。

这个现象再度为申爸所特别留意,是在去年,大申重听交响音乐会之后了。
当申爸深入地探索到后面的机制,这才大吃一惊:哦呀!这件事情原来是做的如此地巧妙。

让孩子自己走,跟着孩子走,不知觉中,走过了其人生中最崎岖的一段难走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跟着孩子走(二)


看过申爸说服大申听音乐会的故事,亢龙有悔评价道:“要不是你们有一个长期的习惯活动,这个转折点还不容易发现呢吧?我就总纳闷孩子是什么时候变了的呢?等明白过来已经走过去得太远了!”
亢龙有悔的意思是,因为大申有一个习惯性的活动,在这个单调背景上,大申忽然不去听音乐会了,显得很突兀。这才引起申爸的注意,才设计那些事情,来试验。

其实呢,真不是这样的。

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
真实的情况是:申爸老早就知道,在大申这个年龄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也知道这些“特殊的事情”背后的普遍性原理是什么,可就是猜不出具体会是什么样的事情。所以,申爸一直预谋着、好奇着、焦急着,等着看大申在七岁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哎呀,真是好奇极了: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大申七岁这一整年,申爸一直在高度警惕大申各种微小变化。随时准备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结果才有了申爸在这楼开始的时候提到的音乐会预谋。
那次大申自己决定继续听音乐会的事情,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大申七岁十个月多一点点大。

回忆和亢龙有悔说得都非常好。
其实呢,真没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在孩子身上。孩子还是做着和看上去和从前一样的事情。
但是,同样事情仅仅是“看上去”一样而已。它们后面的心理处理机制,已经完全不同了(往回翻,到167和168楼。那里在演示:表面上看上一样的东西,后面的处理机制是不一样的。)。
本质上不一样了。
本质上不一样的现象,顽强地一再出现,爸爸妈妈从细微飘渺难以捕捉的诧异,到明确而笃定的惊异感受,需要有一段时间。
这就是亢龙有悔提到的,我们只知道孩子“变了”,可是,没法回想出孩子具体是什么时间点“变”的原因。

明确地讲,申爸抓到的.....2012年5月.....也不是大申变化的第一时间点。
在此之前,四月份初,申妈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和申爸提:“你发现没有,大申变了,变得有趣儿了。”
妈妈的感受总是最敏锐。爸爸呢,这个物种,真不行。
申爸感觉不到大申哪里变得“有趣儿”了。让申妈说,申妈又说不出来。申妈勉强说出来的例子,在申爸看上去,都是些小字的“这是一些文字”,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可是,申妈抓到的时间点,也不应该是第一时间。
推测起来,大申真正的变化,应该是在2012年的1月份到2月份。
是时,大申七岁半整。
后来申爸做的那个音乐会实验,只不过相当于“在浏览器中按Ctrl+‘+’”,放大。经过这种变化,把事情的本质也放大,看清楚而已。

上面这段,算是对回忆和亢龙有悔的回馈的回馈。

申爸一听到大申轻声说:“然后....然后去听音乐会。”此前积累的思考,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几乎是瞬时,一个念头升起在申爸的脑海中:天哪,原来计划的本质竟然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只要死死地卡住了这个本质,接下来大申的教育,就顺水顺风了。

为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跟着孩子走(三)


接着说哈。

大申脱离睡前小故事,脱离幼儿画报,开始听的第一个复杂的故事,不是《夏洛的网》,而是《小熊维尼》,米尔恩的原著。不是听的MP3,而是申爸给大申读的。
为了给大申听这本书,申爸试了有半年多。最后,才在四岁多,捕捉到一个机会,读给大申一口气听完了。
大申听完了,申爸才开始给大申找《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等来替代。
大申听《哈利·波特》,也是,先试过一次,不要。后来,听完上述十几个童话故事之后,才开始听的。

至今,申爸还在不停地在大申那里试验。试验什么呢?试验大申接受不同种类型的书。这是一个专门的话题,很重要,容后开一个专题,专门谈。

孩子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每一个阶段,一定有与这个阶段相匹配的资料。
只给相匹配的资料,多给。越充足越好。
超越孩子发展阶段的资料,不用着急逼着孩子去接受。
你费劲巴拉地让孩子接受超越阶段的资料,孩子接受不好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孩子本应接受的资料,被挤掉了。

机会成本非常之高。一点儿也不划算。

教育孩子的难点,也是关键,就在于它的系统性。
得选一个又长又粘的坡,爸爸妈妈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搓着雪球,逐渐地往大了滚。
最忌讳搓了两天,就觉得另外一个坡更好,雪更多,扔了已经搓起来的小雪球,到那边去重新开始。
换100个雪道,最后也还是手下那个小雪球。

更不要看了某种教育好,不问适合几岁孩子的,回到家就在自己宝宝身上用。孩子反抗,就硬压。没用的。
雪道选好了,切入点找对了,开始耐心地滚雪球。不多久,就会得心应手,雪球嗖嗖地往大了长。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0 19:27:26
申爸建构阶段孩子没有语言逻辑的结论,很难认同。
米米两三岁时,就会说比较有逻辑的话了。说话中,如果……,但是……,经常出现,而且使用是恰当的。
抽象思维和抽象词汇的掌握,是在通过感官理解的词汇积累的基础上的升华。孩子看到水,接触水,知道这个叫水。这个水字对孩子来说含义很丰富,说到这个词,孩子脑海里的反应很快很自然。慢慢的,这样的词就形成概念。……这样的词多了,这样的概念多了,孩子的表达和理解力,慢慢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抽象词汇、抽象思维,水到渠成。而申爸所说的,5.5-7岁的集中输入,米爸还没想清楚,或许孩子到了那个年龄段,他自己会有要求。但大申那个量,真有必要么?不这么给,会产生显著的不同么?

这个这个.....这么说吧。
申爸确实发现了什么东西。
发现了之后呢,就试图沟通,说给别人明白。
申爸自己的想法是:要是申爸说了,找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说了。可没有一个人能听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可能是申爸没说清楚。
如果申爸一直去说,认真,努力,还是一个人也不明白。那最后,申爸对自己的结论就是:你什么也发现。

其实呢,整个发现是一个过程,申爸的说明也是一个过程。
这两个过程交织到一起了,在听的人听来,混乱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米爸的弱点在于,自打大申听天书开始,大申发展的每一步,米爸都清楚。然后呢,申爸试图做的解释,也都清楚。
米爸要是不晕,才怪。
什么原因呢?

在于申爸的解释。
本质上,有两种解释思路:
一种是描述事情本来的发生过程,说明申爸所得到的启示,一步一步推测、验证的过程,最终,走到结论。
这种方式在51和群里,申爸试过了。不灵。
不灵的原因很简单:申爸自己都还没完全想清楚,这么复杂的东西,搁谁听,都会被细枝末节给带乱了。不信米爸回去翻当年51的帖子。那个时候,申爸在探索,在推测,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结论。整个陈述充满了混乱和前后矛盾,甚至,有些时候,胡说八道的。

另一种是总括整个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抽出关键的点,然后,把关键点解释清楚。只要几个关键点听着明白了,申爸整个的思路,就会有人明白。
在李网的这个帖子,就是按照这种思路过来的。
结果,美言妈凭着自己深厚的心理学功底,第一个感受到了申爸到底要说的是个什么意思。

要想给一个完全不知道的人,说清楚一个新的体系,只能用后一种方法。用前一种方法,搁着神来了,也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啊,这后一种方法,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就是造神。
孩子智力建构过程的第一个关键节点是:申爸发现了大申听《夏洛的网》的时候,不是在听情节!
这个确实引起了申爸的注意,但不是像前边的帖子里面所描绘的那样,申爸一下子找到了孩子聆听的奥秘。
真实的情况是:直到后来,宽爸重提在宽宽身上,也观察到同样现象的时候,才彻底引起申爸的关注。直到那个时候,申爸才把别的现象引起的推测,织缀成一幅完整的图景:孩子在听词汇!当时,真实情况是:申爸记录了这个事件,也试图去解释。但当时申爸的解释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直到很后的后来,申爸才纠正过来。解释错误,当然就意识不到这个事件里面蕴含的巨大价值。(但是,这个很神奇哦:在前边申爸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当时就有爸爸妈妈指出:孩子是在听词汇。)
词汇,包含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的词汇,而不是语言,是建构孩子智力的基石。
任何一种思想,要想让别人明白,只能用后一种方法说。可是,只要用后一种方法说,就必然给人一种讲着“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错觉。这种错觉会如此之强烈,有时阐述者本人都会相信。
这就是申爸一直在说的一句话的意思:那些成功的人,在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的时候,他们是真诚的,但是在撒谎。最好的情形也不过是“在真诚地撒谎”。
申爸推荐给美言妈的托马斯·库恩的那本说,主旨就是写这个事情的。

说到这儿,米爸的优势就来了:
米爸是唯一一个走过了两条路的而又表示“有点理解申爸所说的意思了”的人。

说完了这一点,就能理解米爸提出的这个具体的疑惑了。
确实,一个六岁不到的孩子,每天听故事,成人的小说,一连听上三四个月,每天都听,这真的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可是,爸爸妈妈试想一下.......你的孩子就是这个年龄......你自己看一下自己的孩子的真实状态。你能想象,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能这么执着吗?就算是给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孩子也能进入到这个状态里面来。
因为“听”这个事情,在形式上,看起来确实是单方面的传递。
可是,如果孩子已经是这样了,这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了,这就表明,孩子的头脑中,一定进行着某种不为我们所知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心理过程中,大申这样的“聆听”,不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种最活跃的互动过程。
如果不是活跃的互动心理过程在支撑孩子,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厌倦的,根本不会以那么大的强度,持续那么长时间。
申爸的当时的思考是什么?申爸当时的思考是: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怎么解释它呢?那个神秘的“互动的心理过程”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可以扣到米爸那个问题了:但大申那个量,真有必要么?不这么给,会产生显著的不同么?

哪里是申爸刻意逼着大申接受那么大的量的,实在是大申自己要那么大的量的。不给,大申不干啊。
只要你找准了孩子在当前阶段,真正需要的、确实和当前发展相匹配的东西,孩子自己就红了眼,自己拼了命的往小脑袋里塞,谁也拦不住。
如果每一步,都是试出来,孩子确实就需要“这些东西”,不这么给,就不符合孩子智力发展之道了。当然会产生“显著的不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t's time tosay......


It's time to say,开始揭开谜底。

昨天晚上,美言妈妈暴发了,发了无数的点评。申爸看了,美言妈妈明白怎么回事了。

那对喜悦的翅膀,看了一夜。得注意休息。

以前,电视上有一个节目,智力竞赛的节目,最终赢了的,有很丰厚的奖品的。
节目里有一道题,把一幅风景照片剪碎了,然后,一小块一小块儿地放出来,谁先猜到是哪里的风景,谁赢。
话说,申爸和居士聊孩子教育的这个话题,已经好些年了。申爸找到怎么培养慧根,业已一年有余。即便是水平高如居士,申爸面对面地交流,还是无法让他明白,申爸找到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是申爸用他自己建构的一个意象,让他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很多很多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呢?
申爸觉得,办法还是有的。就是智力游戏节目里猜风景的办法。
申爸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居士,居士直摇头:“我不看好你的方法。不可能有人能猜到。你直接把风景画给他们看,他们都不知道是哪里。因为没有人去过那里。”
申爸倒信心满满:“我倒不这么悲观。一定有的。网络上,藏龙卧虎。况且,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申爸到过的地方,一定也会有人去过。我笃定,会有人猜出来。要不,咱们两个打个赌?”
居士对打赌不感兴趣。申爸底子里也不像口头上那么硬.....这个赌就放下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要是打这个赌就好了。
美言妈妈猜出那是哪里的风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t's time to say 之检验


我们面对着孩子,孩子在成长,成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我们会有各种解释,形成各种理论。
这些解释,理论,在自己的脑海里,很容易想得圆:怎么琢磨怎么有道理。
可是,这个时候的“理论”,还只是一个“候选理论”而已。
怎么才能成为理论?第一步,就要进行思想实验。对于别的、同样的孩子的案例....这些案例,已经是明显的事实或者有明确的记载...我的理论是否能够解释?
育儿论坛上,有大量的爸爸妈妈兴奋地分享自己的解释和“理论”。其实呢,绝大多数的“理论”和解释,都经不起这种思想实验:在自己这里说得圆,但是,给一些同样的例子,“理论”就解释不了了。
不过,申爸还是很尊重这些爸爸妈妈们的。
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
那些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拿自己的理论来论坛里分享呢?自己知道不就完了么?
创造的快乐。不管理论是否“正确”,只要自己想圆了,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带给创造者巨大的快[url=]乐 ,人一快乐了,真快乐了,就有一种冲动,要和别人分享。别人也接受这理论,就更加快乐。
申爸自己有海量的想法,死在了思想实验这个环节上。

第二,思想实验检验过了,还要怎么做?预测。
这理论用在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到什么?
这预测,要求爸爸妈妈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给孩子,看孩子是否能达到预设的地步。
这就涉及到行动了。
理论本身是一文不值的。除非行动。
理论的价值来自行动。理论可以冲开眼前的混乱和重重迷雾,指导行动,取得成果。

话说,申爸从大申的表现,识别出孩子在七岁半的变化,就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能做有目的的事情了。
这种能力,竟然是我们所说的“计划”的真正本质。申爸一直想当然地以为,计划的能力是能够想出为了完成一件大事,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子部分,这些子部分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怎样的,完成每一件,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然后,把这些子部分有条理地安排在一个日程表里....
这当然也是一种能力,但不是计划的本质能力。
计划的本质能力是按这个日程表,把事情做出来的能力。
怪不得,申爸年轻的时候,老是有很多计划,但一件也完不成。
申爸的计划能力比较弱。

当大申的成长给申爸指明了清晰的事实之后,申爸稍加思索,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测:大申即将“忘记”幼年时所发生的绝大部分事情,并且,这个“忘记”的时点,就在现在这个时点!
这个结论,实在是骇人听闻:孩子一直都记得的事情,怎么会一夜之间,全都忘了呢?
可是,不管听上去怎么骇人听闻,如果申爸在推理中所用的事实都是坚实的,推理的过程也是正确的话,这件事情就一定会发生。
不管申爸喜不喜欢,乐不乐意,它都将发生。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好事情。因为,如果不发生这样的事情,将意味着孩子将不会有最起码的创造力。
这就如同1919年,爱因斯坦预测在日全食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光线的偏转一样。
申爸仔细地把每一细节,每一个推理环节,想了又想。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信心更强了。甚至,笃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现在,就剩下做了。
要做的事情就是:看大申那里,到底是不是真的发生了这种奇怪至极的现象。
要是这种怪异的现象真的按照申爸预测的时间和方式发生了,那反过来就证明:申爸据以预测的所有假设,都应该是正确的。(申爸反复检查过了,推理过程绝对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0-1  
爱无言 我不是你哎,你也不是我,你按照你的思维推理结果来预测,认为我能猜出哪里是风景。嘿嘿,实话说我一头雾水,虽然模糊明白你的意思,但不觉得你会成功。
你打算执行的时候,尽量先挑选男孩吧,我可以帮你检验下父母是否适合,这个太重要了,否则就真的害了人家娃和父母的。到时你就痛苦了。你对你的发现太兴奋和自信了,老兄!


yzhang4  哈哈,美言妈,那啥,你对人的想法的洞察确实厉害,真的。这些东西,也不是一夜之间就有的,它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申爸确实兴奋。在这套想法成型之后,申爸确实想过,找一些孩子实验一下,保管管用。
可是呢,申爸的思路很明确。申爸身边有很多很有头脑的朋友...那不是些一般的头脑,申爸经常赞叹,这脑袋,怎么长成的呢.....他们也有孩子。申爸就想了,先说给他们明白。这个这个申爸面对面地说,这些人又这么地强,应该更容易明白。要是申爸连他们都说不明白,那就甭想什么实验了....当初,申爸确实很自信,认为他们会明白。可是,哎,这些人的脑袋,在这方面真不好使。申爸怎么也不能让他们任何一个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能让别人明白,那就说明你的脑袋里还是一片浆糊。申爸努力了好几个月,绝望了。放弃了。说都说不明白,还做个什么屁实验。渐渐地,申爸放弃了。
现在呢,一点点儿都不想这个事情了。可是吧,这个事情也怪。申爸觉得没劲了,他们反倒觉得来劲了。申爸觉得,他们一个个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真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并且,我们单独喝茶的时候,有人开始打听具体的技术细节:大申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听MP3的(申爸那里记得)?亲子阅读读些什么?大规模地听,是从什么年龄开始的?怎么引入的,中间有没有反复.....选题的思路是什么。哎呀,豆芽菜,比麻麻都烦,把申爸腻歪得。从前吧,咱们聊天儿,全都是宏观的方法论,找共鸣,啥时候涉及过实操?这些细节,烦也烦死人了。申爸明白,他们打听这些,是想在孩子那里试试了。有人开始着急了,开始兴奋了。反倒申爸不急了,也不兴奋了。这个事情,随缘就好。


爱无言  你的那些有头脑的朋友是因为大申能看英文厚部头书,他们只是被这个吸引了!不是被你的慧根理论。你现在开个教育培训学校,招收家有2,3岁儿童,怎么让孩子在9岁时能喜欢看英文原版书,肯定能赚好多钱。


yzhang4  不是,他们哪....都是些民萃主义者。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学汉语的。对英语,一点都不感冒。
申爸才不开什么培训学校呢.....教育这个事情,一开学校,就会悖离其最初的宗旨。申爸自己才不干这事儿呢。

发表于 2013-9-28 05:13:25
“宇翔妈妈发表于2013-9-26 22:10:35有个奇怪的事,今年暑假,有一次我看他没什么事,就把《逻辑狗》拿出来让他玩,后来我问他玩了没有,他说不会玩了......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这件事情啊....这个事情是一个普遍现象。宇翔妈妈真细心,明确指出了这种现象。申爸把这个事情纳入到“跟着孩子走”里面,在统一的框架下解释一下。
要整清楚翔宇妈妈指出的遗忘现象,得多说一些东西。
主要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翔宇妈妈提出的问题,倒是提醒了申爸:翔宇妈的问题和申爸正谈的问题,两个问题高度相关,得一块儿说。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弗洛伊德不可能错了,那么...:惊天预测


那啥,昨天在飞机因北京的雾霾延误了n个小时之后,申爸大申还有小姑娘终于成功地回到了北京。
接着揭谜哈。

“惊天”不是说这个预测本身有多了不起。孩子遗忘这件事情,怕是发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也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不是.....童年的遗忘,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谁去特别留意罢了。
但是,很快,我们将看到,这个“遗忘”对人的一生非常非常重要.....它是塑造自我砖石,创造力隐身于其中。

说“惊天”,是针对申爸自己来说的。

既然想到了,事不宜迟....啊,不,应该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申的这种遗忘既然就在这个时候发生,那么,可能已经发生了、可能已经发生着、可能马上就要发生......不管怎么样,得快。
申爸的想法是:抓两个点。第一个点在遗忘发生之前;第二个点在遗忘发生之后。
也就是说,申爸能在很短的是时间内,明确抓到大申的这种遗忘,那么,类似“1919年日全食”的那种证明就重现了。

去年初春的一个晴朗暖和的下午。
申爸和大申肩并肩,骑着自行车,准备从光明桥南边的护城河的一个缓坡,冲下去。
申爸不动声色地拿出准备好的Nano,按下了录音键。
既然是人工控制的实验,申爸早做好了准备:提什么问题。更重要的,申爸要把问答的过程录音,录下来。Nano可以录音,当录音笔用的。
申爸刚一按下录音,红色的警告就闪烁了起来:电量低!
一股怒火从两肋窜了上来。
申爸真想剁了这狗日的Nano。净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气得申爸真想把它扔护城河里去:好不容易用你一次,你竟然没电了!混蛋。
再想想,申爸平抑了怒气。
这个怪不到Nano。谁让申爸自己不充好电的........也难怪,在此之前,准备工作全都围绕着问卷进行的,申爸实在没有精力注意Nano的电的问题。

自行车开始加速,往坡下冲了。
申爸定了定神,整理好思路。
自行车在飞奔。和煦的风迎面吹来,带着淡淡的柳树的花粉味儿,旁边鹅黄的树木闪电般地向后闪去。爷儿两个爽得不行。
冲出了100来米,车速自然缓慢了下来。
“大申,爸爸问你一个问题,行么?”申爸问。
大申:“什么问题?”
申爸:“你知道天线宝宝吗?”
“知道啊。”大申疑惑地随口答道。
“那....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申爸盯着大申,赶紧追问。
“看过啊。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又蹦又跳。很好玩儿。”大申很兴奋地回答。
天线宝宝是大申一岁差一天开始看的,大约看了有一年的时间,后来再没看过。
“还行,”申爸心想,“大申还没开始遗忘,这个时点,抓得不错。”
“那....你还记得去西湖玩儿吗?”申爸问。
“西湖边上有鸽子,我买了很多鸽子食,喂鸽子。”大申回答,很渴望的样子。
So Far So Good。
去西湖喂鸽子应该是大申三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还记得。
“你还记得去龙潭湖吗?”申爸小心地问。
“记得啊!”大申拿手指了指旁边。我们就在龙潭湖公园外边的护城河边骑车,和龙潭湖只隔一条马路。“买馒头。先喂鱼,再喂鸽子!”大申兴奋地说。
“你想再去龙潭湖喂鸽子吗?咱们骑上坡,”申爸拿手指了指前边的缓坡,“一拐弯,就到龙潭湖西门儿了。”
大申说:“不想去了。那都是小豆儿玩的东西。”
大申已经以大孩子自居,玩儿“小豆儿”玩儿的东西,很掉身价。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大申四岁到五岁的时候。

“那.....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读的《战争与和平》吗?”
“记得啊,别祖霍夫.....怎么了?”大申开始警觉起来。这些奇怪的问题,大申觉得不对劲儿。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申爸赶紧加以掩饰。
《战争与和平》是两年前读的,当时,大申已经快6岁了。

看来,大申对于以前典型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都还记得。
看来吧,这个时间点抓得还是蛮及时的。尽管没录下音来,小有遗憾,总体上,还不错。
前边儿,申爸说“就在这个时间点上”,不过是个比拟的说法而已。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一般不会恰是一个点的。如果恰如申爸指所预期,遗忘发生在两三个月之内,在人生的时间尺度上看起来,不过是“一个一点”而已。

申爸不能老和大申提天线宝宝啊、龙潭湖啊、战争与和平啊之类的话题。要不,申爸提起本身,在大申那里就是一种提醒,会干扰“正常的”遗忘过程。老提老提,戏法儿就不灵了。
申爸决定,过上两个月,再回到大申那里去试一下。
这两个月期间,这些话题,申爸绝口不提。

在去年的八月份.....就在大申涌现出强悍的阅读能力之前....申爸决定收网,试试捞不捞得上鱼来。
一个凉快的傍晚.....具体哪一天忘了,得去查录音......爷儿两个又去河边捞鱼。捞鱼,这是大申最喜欢的活儿。一路上,大申小鸟一样地飞着,嘁嘁喳喳,不停地说;水银一样,不停地动。高兴。
申爸准备好了,决定检验大神遗忘了没有。

申爸一边把扔到河里的网箱拉线往栏杆上系,一边按下Nano的录音键。这回申爸没忘了给Nano充电。头两天,电就已经充好了。
大申那边也正在系另一个网箱的线。远处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对面河岸上遛狗的阿姨牵着贵宾犬,慢悠悠地踱着步子,远处有几个人在河里游泳。安详,恬淡而快乐,一起都很自然,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
申爸装得很自然顺口地问:“大申,你知道天线宝宝吗?”可眼睛紧紧地盯着大申,想看大申的反应。
大申眼睛看着线,顺口回答:“当然知道啦。”
“那....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申爸更加紧张了,不错眼珠儿地盯着大申看。
大申像是被这问题刺了一下,不自主地,系着线的手停了下来,抬起头,疑惑地看着申爸,皱起眉头,很努力地在想。
就这样,爷儿俩对视了有两三秒钟的时间。
大申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抿起嘴唇,轻轻地说:“不记得了。”
一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忘了,不记得了。

事情,恰如申爸所预测的那样,发生了。
大申的遗忘,就在过去的两个多月内发生的。
这和前边提到的,我们遇到初中同学,想不起名字的情况一样,大申知道天线宝宝,知道自己和这个天线宝宝有关系....可就是,想不起来具体是怎么个关系了.....关系密切,知道自己知道,可就是想不起具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我们都曾感受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特别,所以,这感觉一经触发,我们的意识马上给予特别的关注.....申爸一提起“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在大申的头脑里激活了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
所以,大申才皱眉抿嘴精力集中,努力地想。

大申一下子沉静下来了,若有所思。
爷儿两个系好了网箱,走到河边的石墩墩上坐下。
申爸决定继续:“你知道西湖吗?”申爸小心地问。大申还在皱着眉,应该是在想天线宝宝。
大申轻轻地点点头。
“那.....你还记得你去过西湖吗?”申爸赶紧接着问。
大申抬眼看着申爸,眉头拧得更紧了。努力想了一两秒钟,轻轻地叹口气:“不记得了。”
“啊?你不记得西湖了?喂鸽子,买鸽子食....那个卖鸽子食的老爷爷......”
大申一边听,眉头一边锁得更紧。努力啊,想啊!
孩子有点儿可怜。
想了半天,大申还是轻轻地摇摇头:“想不起来了。”
大申不说“不记得了”,而是说“想不起来了”。
这两个说法,明显是不一样的。
三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忘了,不记得了。

申爸不管大申可不可怜,继续问:“你还记得龙潭湖喂鸽子吗?”
大申轻轻地摇摇头。
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忘了,不记得了。

申爸忽然感觉有点儿冷。孩子这么个忘记法儿,怕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忘了吧!这有点儿可怕。尽管申爸预见到会忘,可这么个忘法儿,也让申爸不寒而栗。
早期的忘了,还能接受。可不要把最近几年的事儿,也都忘了啊。
申爸期望着,下面的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
“爸爸晚上给你讲故事,对吧?”申爸有些急切了。
大申使劲儿点点头。
“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的《战争与和平》吗?”申爸问。
申爸有些急不可耐了,恨不得上去扒住大申的小嘴巴,千万别说出“不记得”。
哪壶不开提哪壶。大申坚定地摇摇头,清晰的三个字吐了出来:“不记得”。

这回,轮到申爸不吱声了。
孩子六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也忘了。
这才刚过了两年啊。
哎!

爷儿两个呆呆地坐在石墩墩上,呆呆地想。各想各的,谁也不说话。
就这么着,过了好长好长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把图书馆翻了个底儿朝天


哦....这孩子把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一股脑,都扔进潜意识里面去了.....数百小时的有声故事,每天申爸给读的天书,这些,自然都不在话下。就连孩子曾经津津乐道,花了很长的时间做的事情,像天线宝宝、喂鸽子这些事情,孩子也一股脑地扔了。
消失了。没有了。不见了。

有一天,申爸忽然想到,这种遗忘,大申不应该是个案。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这个问题。
既然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遗忘”......心理学应该有记录。
对!去心理学书中找。

申爸呆的环境吧,尽管高档金碧辉煌的,可是文化的沙漠。身边除了些庸俗的商务书,谈什么执行行动之类,最多,也就是给加西亚送信,谁动了奶酪什么的。学术专著,那得跑出去若干公里,才能找到。学术论文就更甭想了。
申爸很焦急,想找心理学书去印证,就特意跑道首都图书馆。凡是写着“普通心理学”还有“发展心理学”的书,申爸重点照顾。站在书架旁边,一本纸砖一本纸砖,仔细地翻。
那个啥,没翻到。
这个翻吧,倒是给了申爸一个机会,总体浏览一下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书。
申爸觉得,这两个领域,书都差不多。讲讲皮亚杰,批评一下;从经验主义一直讲到认知学派......大家的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倒是有一些有自己观点的书,一看封面,都是些经典。

申爸不死心。第二天,到国图,继续翻。
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给申爸翻着了。
在一本《发展心理学》的书里,有一个专题,专门讲这个事情。
嘿嘿,不错。就这本书: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申的记忆


既然大申已经“遗忘”了,就不存在“提醒”破坏“自然的遗忘过程”这个问题了。去年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申爸努力回忆大申成长过程中曾经发生的事情,拿来问大申记不记得。
绝大多数“不记得”。
但是,肯定有一些个案,大申回答说“记得”,也能回忆起当时的具体情节。
但是具体是些什么事情,怎么回事,申爸现在回忆不起来了。
这个“记得”淹没在大量的“不记得”里面,根本没有引起申爸的注意。
可是,有一个现象,倒是引起了申爸的注意:大申对这个游戏,并不反感。很多时候,申爸提完了问题,大申就安静下来,皱着眉,努力的思索。就像前边描述过的,在河边发生的那样。
渐渐地,申爸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不再和大申玩“记不记得”的游戏了。

因为要写这个帖子,申爸又来了兴致,要在大申那里再玩玩“记不记得”的游戏了。

10月7日夜。西安机场。
申爸申妈和大申在登机口排着队,准备登机回北京。

申爸问大申:“你知道天线宝宝吗?”
大申玩得兴致正高:“知道!”
“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申爸问。
大申一刻都没有迟疑:“不太记得了。”
“那你到底记得自己看过没有?”申爸追问。
“当然看过。我不太想得起来了。”大申很干脆地回答。
申爸继续问:“你记得爸爸给你讲《战争与和平》吗?”
“记不清了。”大申回答得清楚明白。
“那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什么书?”
“《战争与和平》、《可怕的科学》,还有,还有《论语》......还有好多。记不清了。”
“那....你记得《论语》里面说什么了吗?”申爸又问。
“不记得了,”大申愉快地回答,“哎呀,你老问我记不记得,干嘛?”大申开始不耐烦了。
“就是随便问问,不行么?”申爸试图掩饰。
“不行!你什么目的?快说!”大申并不买账。
“!@@#$%^^%$$##%^^^”
申爸不想告诉大申什么目的,一顿胡搅蛮缠,总算是把这个问题给糊弄过去,大申不再追问了。

大申的记忆又回来了!
这个,申爸真没料到。
这回美言妈不笑出声了。

申爸详细描写了三次和大申的对话。请回头仔细琢磨一下这三段文字,再接着往下看。


语言这个东西,是很苍白无力的。如果你在现场,你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大申在三次对话中,哪里有明显的不同。可惜,除了申爸,没有别人在现场。申爸也只好用语言来描摹。

大家注意大申的用词。在第一次对话中,大申如果记得,就直接去说:
“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又蹦又跳”;
“西湖边上有鸽子,我买了很多鸽子食,喂鸽子。”
“买馒头。先喂鱼,再喂鸽子!”
“.....别祖霍夫.....”
这些,都是在申爸提出问题之后,首先涌现在大申脑海中事情,大申张嘴就把印象最深的事情,直接说出来了。
当申爸给出一个主题之后,大申就在记忆中,把当时的情景拉到了当下,然后,用语言直接描述出“当下”最有特点的侧面;

第二次,当申爸问大申“‘知道’某事吗”的时候,大申说“知道”,但是,问“‘记得这件事’吗”的时候,大申说“不记得”;

第三次,当申爸问大申“‘知道’某事吗”的时候,大申说“知道”,但是,问“‘记得这件事’吗”的时候,大申的用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这样的说法:
“不太记得了。”
“我不太想得起来了。”
“记不清了。”
三天之前,大申已经不能在记忆中把当时的情景拉到当下了。隔了一层。大申在隔着的这一层中,抽取出感受,把感受化成语言,回答申爸。大申的回答基于一种抽象,是对抽象出来的感受的描述。

孩子在第一次对话到最后一次对话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给自己所有的记忆,加上了“索引”!
当申爸问知不知道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大申的头脑先在“索引”中去找,找到了,就说知道。申爸追问细节的时候......找到了索引.......相当于我们到图书馆,查到了书目和架位号.......小脑袋再到索引所指示的地方去取具体的记忆。有时候取到了,孩子就明确地说出来,比如:
“《战争与和平》、《可怕的科学》,还有,还有《论语》......”
索引里面有,可是取不到具体的东西......就像找到书架的位置,但那里是空的......孩子就回答“不太记得了”......或者到了书架那里,一套书,缺了好些,只剩下不全的几本,孩子就说“还有好多。记不清了。”
大申小脑袋的这种处理机制,是第一次谈话的时候,完全不具备的。

第二次记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留下了一个记录,记录孩子的头脑在建“索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记录很重要,就如同找到了一块长着翅膀带着羽毛的爬行动物化石一样重要。

现在,让我们来解读第二次谈话。
解读之前,先要让申爸说清楚:申爸是怎么预测出,大申一定会产生遗忘,并且“就在那个时间点上产生遗忘”的。

爱无言  孩子的个体差异太大了,美言对她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完全没有忘记的,我也很奇怪,她咋就不忘点啥呢?你继续你的猜想。很喜欢看你这些琢磨和推理。美言在日日新上学快两年,跟着背诵了一些古经典的,这些她完全忘记了。本身背诵的时候不理解意义,就没有感受,有的感受只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快速读出的感受,这里面有乐趣也有痛苦的压力的。对那些句子段落,她不愿提.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答疑


哦....这孩子把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一股脑,都扔进潜意识里面去了.....数百小时的有声故事,每天申爸给......”

米米爸爸:这个和发生在大申身上的遗忘不是一码事啊,大申两三个月前还记着呢,能够表达,不存在缺乏熟练语言能力和自我概念问题。

yzhang4 米爸好敏锐。当初,申爸确实也是这么想的。《发展心理学》中引用的研究与解释,比较起大申表现出来的现象,确实有比较大的偏差。
米爸着重于其解释,申爸关注到遗忘的范围:学术研究明确指出的范围是三岁以下,可是,大申表现出来的范围是三年之前。

爱无言  大申对自我的关注也就是自我概念在那几个月强大发展的,这时发展自我的需要会让他忘记那些记忆。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一个忘记的特点,我觉得因人而异的。这些其实和大申与父母的关系有关联,这就涉及到潜意识了

米米爸爸:好像有个说法,一定年龄段之前,比如五六岁之前,孩子的记忆力很好,但是强的是短时记忆。长时间记忆能力,要到某个年龄段才能发展成熟,比如10岁。这里年龄数字,只是个例子,并不精确。

这个很多父母都有体会,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你让他背古诗,他也有兴趣,记得很快,可能一两个月就能背几十首。不过,如果没有一定强度的持续重复,可能过个半年,孩子只记得一两首了。

孩子的短时记忆时间段里,既然不可能长期记住一件事啊,诗词啊,或者经典啊之类,那做什么好?一个普通认可的观点是,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期。你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也许讲了10几遍,孩子最后还是会忘了这个故事,但故事里的用词,孩子会吸收进来,成为他自己语言表达的一部分。
建立基本词汇和所指的联系,扩充孩子词汇,形成基本语言逻辑,是这个阶段的事吧。
爱无言  孩子2,3岁的音乐旋律,可以终身不忘。孩子对具体诗词内容不记得,但是幼年时感兴趣记忆诵读了几百首诗词以后,孩子对诗词的语言结构却掌握了,就象掌握音乐旋律一样。孩子那个年龄阶段学习在意的是结构或者说图式。
米米爸爸to:美言妈
积分不够,没法点评,就回在这里。
同意你的说法,音律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美感,也对表意有重大影响。
可能关键在,给多少,怎么选。好的童谣也音韵节律很美(可惜在中国,好童谣不多倒是的),而且即使小孩子也能理解。
古诗有浅白的,“窗前明月光”,也有孩子不易理解的,“日暮客愁新”。就是窗前明月光这样的诗,小孩子能体会“低头思故乡”的含义么?读几首几十首是读,要求背几百首也是读。
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中。
爱无言发表于 2013-10-9 10:17
缺乏语言和自我概念导致幼年记忆丧失是说的通的。
米米爸爸:孩子记得感兴趣的事情,正涉及另一个问题:给孩子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方式。
米爸对心理学没有研究,只拉杂看过一些皮毛,理论说不上来。好像认知理论或者认识发生论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好像是有人批评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机械而引出来的),就是记忆分为情景式记忆和语义式记忆。对人来说,尤其对孩子来说,情景式记忆发达。伴随着美好的心理体验(或者恐怖的也是)发生的事情,孩子会记得特别牢,比如美言记得的天线宝宝,大申记得的在西湖喂鸽子。而纯粹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记起来,就困难些,尤其对孩子。
孩子早期对于语言的吸收,也应该如此。基于这一点,我对申爸给大申巨量的视听材料,持保留意见。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0 01:16:17
孩子还没到5岁,按申爸标题的提醒,是慎入的,不太有资格发表意见。不过既然7日那天花了不少时间看帖子,看的过程中,也冒出来不少想法,再过几天可能又忘了,还是拿出来和申爸讨论下。好在申爸不怕歪楼。
申爸这么长的帖子,里面的东西非常多,细节的,以后有空再看看到哪说到哪,先说点框架上的。
如帖子标题所示,申爸说的是孩子5.5-7岁思维发展的事,具体说,申爸做了一个实验,申爸觉得,实验出结果了,这个结果就是孩子到某个点(大致7岁),思维会发生一个大的跃升或变异,主要是产生了抽象的概念基础上的思维吧。申爸认为,这个思维,是智力的非常重要的体现。前期有预备的准备合适材料的输入,可以促成这种思维的到来,提高这种思维的质量。申爸在大申大概5.5岁起,给大申准备了很多材料,除了申爸前期读了一部分《战争与和平》杨伯峻版《译注论语》,主要是各种视频音频材料。申爸认为,大申出现了他预想中的发展,是他前期所谓的结果。这个结果是perfect的,逻辑链条是无懈可击。
米爸看来,这中间大有可讨论的空间,不是那么perfect。
大申到某个阶段,出现某种特定现象,这个是事实。但这个结果,是否是申爸前面一系列安排的结果,恐怕不能根据“做了A,结果B”就说B是A的必要条件。很可能的情况是,即使申爸不给大申这么输入,听这么多的东西,孩子到了差不多这个年龄,基本都会发展出那种抽象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的质量,与是否做如是输入,可能关联度也不是申爸认为的那么密切。这种对不同年龄孩子不同发展的研究,发展心理学、认知学等,应该是有基本定型的结论。一些教育流派,比如蒙氏、华德福,也有自己的划分。如果不那么死扣,这些划分基本上是可供参考的。这就是说,申爸很可能只是观察到了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并不一定能说明其前期所作一些事的必要性,至少是绝对必要性肯定是不存在的。是否最优,也值得讨论。
而且,如很多妈妈观察到的,申爸的叙述中,很多因素没有涉及,比如最主要的大申妈妈操作的部分。大申妈妈陪大申的时间多过申爸,谁知道到底是谁的所为,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呢。

yzhang4  米爸指出的完全正确。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客观的;另一条是大申的环境所赋予的。先说客观的主线,孩子到了5岁半,聆听的需要是一定有的。不管之前家长做过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孩子都有强烈的渴望,要听。七岁看老”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一个转折。申爸的目的是:讲述这个转折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条个体的线。申爸叙述的,更多是在这条线上,在大申那里发生的事情。孩子越小,客观线上发生的事情,申爸在大申那里同样的做法,别的孩子越容易做。但是,现在大申9岁,申爸能在大申那里做的事情,很多孩子,想做也做不了了。在孩子小的时候,别的爸爸妈妈可以这么说:我不想这么做;因为如果他们也这么做,他们就可以做。可是呢,在大申再往大,可能大申那里能做的事情,只有不多的孩子可以做。申爸做的所有事情,其本身并不重要。这些事情,不过是些“棋子”而已。什么时候成局呢?应该是在大申12岁或者13岁的时候.....申爸推测,大申的这个年龄很可能提前,最大的可能性是11岁,就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会有意见特殊的事情发生。因为生理上,孩子各脑区之间的长程神经纤维开始发育;在心理上,孩子开始出现认知地图的能力,并且,他可以初步感受到战略及其价值,进而自己试着去构建自己的战略。
所谓一窍通,百窍通。在这个时间点上,大申只要开了“一窍”,他自己就走上了自发展的道路。申爸现在琢磨的,就是这个“窍”选在哪里,怎么通 那时涌现出来的认知地图,将会把孩子前此吸收进来、建构起来的所有感受、信息、知识、概念、观念.......形成一个整体,建构起完整的图景。
至于米爸强调的因果关系.....申爸不知道。申爸只知道大申是怎么样的,不知道别的孩子是怎么样的。所以,申爸自己,很难切割,哪些是客观的每个孩子都有的,哪些是因为大申的独特路径,才为大申所独有的。但可以肯定地说,到了大申这个年龄,再切割这个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孩子七岁半的转折,已经彻底把天生的、后天的东西,搅拌在一起,成为其一生的基础了....全混一块儿了。从实证的角度,当小学学习论坛中,每个家长都惊叹牛孩儿的时候,这种区分就没意义了。牛孩儿总是会牛,不牛的,没有机会了。申爸说的11岁那个转折之后,家长对孩子的天才憧憬,将彻底消失,各安各命了。 总体来讲,从5.5岁到12岁,就这么一个过程。

阳阳妈2010  申爸说的我好奇死了,真想立马把大申变成十一二岁的孩子看看,O(∩_∩)O哈!。

含薇妈妈  不免沟起更大的好奇心,大申是一牛孩避免不了了,大申爸就是在讲述牛孩儿是怎样炼成的。

皮皮妈  牛孩儿总是会牛,不牛的,没有机会了。申爸说的11岁那个转折之后,家长对孩子的天才憧憬,讲彻底消失。各安各命了。----看完我笑了,那么此贴应该加上7.5岁以上家长不用进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0 01:49:12
还有一点,智力。智力在申爸这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包含的内容非常广。基本上可以说,孩子智力好了,以后要啥有啥,做啥成啥。这个智力,和我们一般理解上的智力,比如智商衡量的,一般人所称的聪明,是有区别的。
不过,申爸定义很清楚,用这个术语,至少米爸读起来,理解没有障碍。米爸所关心的,是申爸在大申身上所作的实验,是不是说明了,申爸的那些个输入,对申爸定义的智力发展,具有决定性或者说主要的作用。
申爸在和网友的讨论中引出了智力发展的第二条线,大致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抽象思维,很有启发性。第一条线,是直接经验的积累,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非常重要,也就是所谓野鸭、散养重要的一个理论依据吧。申爸的意思,大量的音视频输入,都在为第二条战线做准备(词汇积累),并对智力的发展有关键的作用。
但即使有了第二条线,也还远没有覆盖申爸智力概念里的全部内容。
申爸智力的定义,按米爸的理解,至少有两点:一、有行动的动力,人(孩子)自我有学习、寻求解决方案的强烈动力;二、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从积累大量输入材料,包括能自主阅读,能有抽象思维能力,不自动支持上面两条,尤其是动力那条。很多人说的,孩子自己没想法,就是没这个动力,而这些孩子知识、能力方面很可能不弱。申爸对于类似动力这方面,用的是一个禅语:慧根。慧根当然好词。但米爸更想看到,申爸怎么来通过某种方法,培养出慧根来。就申爸目前透露的实验,前面对大申的那些个输入,米爸眼拙,没看出慧根是怎么个在大申身上生成的。天机不可泄露,申爸还藏了一手?
前面写了这么多,不是要推翻申爸的什么东西。如果有目的,就是让申爸脑袋瓜再多转几下,贡献出更精彩的东西来。
申爸的文采斐然,读申爸的东西好理解,很舒服;申爸找来的资料,书籍、音乐啊,非常好,我等不太勤快的,有需要的时候,直接照搬就是。所以呢,即使常常不能认同申爸所说,非常愿意看申爸的东西。也愿意和申爸讨论,和申爸讨论,可以迫使自己的脑子也转起来。
申爸的大的框架,具体做法上的指导思想,或另一种说法,理念,作为爸爸,米爸十分赞同。申爸曾经借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的一个说法,教育这回事,首先得考虑目标,要with the end inthe mind。
有了目标,再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优途径。这个肯定没问题。可讨论的是,这个途径是什么,具体怎么做,最好。
当然,很多妈妈说,我们对孩子没什么目标要求啦,跟随孩子就是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语言表达上,怎么说都可以,本质上想一下,肯定内心是有目标的。
孩子自己长,跟着狼群,长成狼孩,跟着狗群,长成狗孩。假设有两对一样秉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理念的父母,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同一个孩子,跟着两个不同国度的父母,长大以后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人。那孩子的“自己”到底是什么?
这里也有妈妈说起控制,申爸曾专门有一个帖子讨论控制。最后大家的基本共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至于,把这种影响取名“控制”或者叫做“环境”,都不要紧。关键是,父母明白,自己对孩子的这种影响确实存在,要谨慎为之。孩子比理论重要,结果比理论重要。如果孩子长大了,长的不那么如意,“我是按你本来的样子让你成长的”不是一个好借口。
当然,这个目标不一定是事业多少成功,学业多少优秀。斑斑爸爸说的,到了7岁,开朗健康等等,这也是目标么。至于说“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一直有平和自如的处世心态”,等等,更是比什么清华北大、商界政界成功之类,更要求高并且难达到的目标了。而且,这些个目标,和上个好学校也不冲突么。而且说不定,上个好学校,正是达成这些目标的一个好手段呢。
“米米爸爸 发表于 2013-10-10 01:49
不过,申爸定义很清楚,用这个术语,至少米爸读起来,理解没有障碍。米爸所关心的,是申爸在大申身上所作的实验,是不是说明了,申爸的那些个输入,对申爸定义的智力发展,具有决定性或者说主要的作用。 ...”

不是对“智力发展,具有决定性或者说主要的作用”,申爸所说的过程,其实就是智力建构的过程。
智力就是这么形成的!

“米米爸爸 发表于 2013-10-10 01:49
申爸智力的定义,按米爸的理解,至少有两点:一、有行动的动力,人(孩子)自我有学习、寻求解决方案的强烈动力;二、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
智力+情感=一切。

让申爸来解释,米爸关注的这两点,“智力”怎么成为其基础的。
行动的动力最好解释。
申爸说7.5的转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孩子能按照观念的要求来主动地行动。
在这座楼开始的简短扯淡完了之后,申爸就开始直切主题。
从第17楼开始,就开始说这件事情。到第33楼,这个观点通过一个精心的实验,得到了完整的证实。
人的行动是要靠头脑指挥的。头脑透过7.5岁形成的这种能力,有意识地指挥自己行动。
但大脑怎么具体选择做什么动作、采取什么行动呢?或者说,大脑指挥行动的依据是什么呢?
观念和目标。
观念涌现自“概念”,“概念”来自大量词汇的涌现....其实是大量词汇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式的涌现....这个前边说过,一时找不到了。肯定说过。

解释米爸的第二点。“能力”这个东西,其实本质上就是“主观愿望”。不信,大家查查《现代汉语词典》。主观愿望,刚才已经说了。不过,申爸理解,米爸提出的“能力”,还应该包含技能、技巧,KnowHow的成分。
良好的智力确保孩子能够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有了内部动机,他当然就会去做。只不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先做简单的,包含单一技巧的事情,慢慢地扩展,发展出处理更复杂事物的能力。
需要时间,这个当然。

“米米爸爸 发表于 2013-10-10 01:49
很多人说的,孩子自己没想法,就是没这个动力,而这些孩子知识、能力方面很可能不弱。 ...”

米爸引来的是流行的说法。

孩子没想法,就没动力;没动力,就更没想法.....这是个邪恶的循环,掉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了。
其实,“没想法”和“没动力”是一回事.....在本质上来说........如此说法,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能力”这个词,申爸刚才说了.........诶,劝大家真的得好好细儿,动手查查《现代汉语词典》,看看“能力”到底是不是“主观动机”,这辞典电子版有的是,网上找起来很容易........
“知识”和信息是不一样的东西。只有“溶化”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才叫知识。如果头脑中某个方面的“知识体系”本来就很弱,甚至没有,那这些人说的,不过是些“信息”而已。图书馆里全部都是信息,满架满架,一层楼一层楼的,全是,这些东西,不“溶化”到一个人的头脑里,有用么?没用。

这个流行的说法,不过是在同义重复,一些没有任何积极价值的抱怨罢了。
从最积极的意义上看,这样的说法,也不过是说孩子能够复述出很多信息,掌握了做某些事情的技巧和方法而已。
技巧和方法不重要。动机,或者米爸说的“动力”,这才重要。那话儿是怎么说的来的:要是不想做,总能找到借口;要是想做,总能找到方法。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0 01:49
申爸对于类似动力这方面,用的是一个禅语:慧根。慧根当然好词。但米爸更想看到,申爸怎么来通过某种方法,培养出慧根来。就申爸目前透露的实验,前面对大申的那些个输入,米爸眼拙,没看出慧根是怎么个在大申身上生成的。天机不可泄露,申爸还藏了一手? ...

完了完了,申爸被以美言妈为首的一小撮邪派高手逼乱了套路。全乱套了,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说过什么了......抑或只是计划,还没说过.......
反正乱套了。反正有好多说过了,说在点评里面,还是说在帖子里面.......彻底搞不清楚了.....谁要想看答案全貌什么的,只好自己去翻前边帖子的点评吧(注:点评见本贴81楼)。

爱无言  用我的知识体系里的语言来解释,动力就是能量。孩子生下来时都不缺能量或者说力量,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使用自己的力量出现了问题,就显得没有了动力。有的人是有很多很多想法的,但没有行动,比如我,哈  
搞到一个问题成了蛋和鸡的问题时,就成了悖论,就陷进去了。可人却就是这样子陷进去然后没有了动力的,大量的人想法so多so多的,尤其现在的孩子。脑子里整天在博弈,但是没有行动。哈!我继续给你捣乱的。
大申有你这个爸爸最幸运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他的爸爸是行动派。动力想法完美结合,这方面没有啥纠结的人。所以你不用苦心怎么教育你儿子,你儿子也会很成才的。

yzhang4  申爸吧,没苦心教育大申。申爸苦心琢磨教育,教育好一个人这件事情,到底是咋回事。
不过,嗯.....能量,能量。想起和美言妈使用同样术语的一个朋友。他说:“咱们不能动手教育自己的孩子。咱们的能量场太强了,一动手,孩子非得给捏烂了不可。”申爸深以为然。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0 12:06:08
转一篇汪丁丁的文章。里面对符号能力和情感因素,说得比较好。

社会交往与数学直觉    ---汪丁丁

有一年我在北京大学附近见到一份广告,大致是“幼教天才班”招生,一岁半以上即可学习数学。恨得我牙根痒痒!幼儿教育的后果,往往10年或更久才显现出来,害人的教育,与有毒的食品相比,罪孽深重不知多少倍。有些中国人确实没有宗教感,确实什么都不害怕。

对脑发育过程的科学研究还刚刚开始,196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脑科学家埃克尔斯晚年(上世纪90年代)曾写过一部至今无出其右的著作《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最近我在亚马逊网上书店见到一位读者2008年写的简短评论:这本书就足够了,不要读其他的书!(英文很强硬:Do notread anything else!)这本书也是我在北京大学2010年秋季行为经济学课程的参考书之一。埃克尔斯在这部著作开篇就指出,对于脑的演化,科学界所知极少,他不得不依靠猜测来填补许多环节。
在这一领域我能补充的,是经济学原理。要知道,我们每日消耗的能量,大约25%是由脑消耗的。脑的数百亿个神经元,我们只熟悉其中不到5%的功能。经济学家的信条是“天下没有免费午餐”,那么,我们的脑怎么可能有如此奢侈的免费午餐?必定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脑的全部代价。
最近五年,由于各种脑成像技术的竞相进步,脑科学研究的知识更新可谓“日新月异”。2006年以来,就我在这一领域的广泛阅读而言,脑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达成共识的是这样三项结论:⑴在每一个人的脑内,存在着目前被称为“社会脑”的部分;⑵幼儿期间有一个激活“社会脑”的时间窗口,错过这一段时间,可能导致“自闭症”——不理解他人的意图从而缺乏同情心;⑶社会脑的功能障碍,通常不伴随着智力障碍。但是,科学创造与情感生活密切相关。
以上三项结论意味着,儿童早期教育,社会脑的开发远比任何智力开发更重要。社会脑的主要脑区,今天各类脑科学文献列出的,有8~10个。其特征是:⑴分布在左脑和右脑的颞叶(颞上沟和颞极)、前额叶中腹部和侧背部、框前额叶与颞极的相邻区域、颞叶与顶叶交汇区域、岛叶、扣带回;⑵语言脑区主要在左侧,“他心理论”脑区则主要在右侧;以及很可能由于这样的不对称性,⑶存在社会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左脑与右脑的不对称性——左脑通常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而右脑通常与情感能力密切相关。
以上的脑科学事实,尤其是左脑与右脑的分工,以往许多年里,众所周知,故而有诸如“开发你的右脑”这类科普读物的畅销。不过,这类读物有许多误导成分。例如,我常强调:真正的直觉,与符号能力密切相关,而符号能力的开发必须同时激活右脑和左脑。
在这里,我想告诉年轻家长,如果你真诚希望孩子有高超的数学能力,那么,以我的7年正规数学训练经验,我告诉你,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几何直观的能力。而几何直观,只不过是符号能力的运用。于是,培养数学“天才”,关键环节就在于培养孩子的符号能力。但是,符号能力要求同时激活左脑和右脑。也就是说,同时激活语言的智力的逻辑的左脑和情感的社会的道德的右脑。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在前两篇文章里特别重温中国古代儒家的教育方法了吧?古之“小学”,重在“洒扫”、“应对”、“进退”,这绝不是平庸呀!宗教感,尤其是高级宗教感,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认为,是一种符号能力。爱因斯坦始终认为他自己有强烈的宗教感,虽然,他不承认自己是“宗教的”。
你想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吗?虽然这想法很无聊,不过,我还是可以顺着你的想法说: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开发孩子的符号能力,必须同时开发:右脑——情感和道德,左脑——语言和逻辑。而且不要忽视顺序,先有情感,后有道德;先有语言,后有逻辑。前面的文章我已经说过,早期教育的内容和顺序,不能随意改变。
情感从何而来?如果孩子整日见不到父母,往往处于焦虑之中。自闭症儿童为什么普遍表现出语言障碍?难道他们的语言中枢不在左脑了吗?不是,语言中枢仍在左脑。但缺少情感脑的激发,他们完全没有热情去学习和使用语言。事实上,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就是对他人的行为与意图毫无兴趣。语言,首先是用来探测他人意图的。对他人意图毫无兴趣的儿童,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语言。
我写文章,情感受篇幅限制极大。匆匆走笔至此,下文再叙。

今天收到这篇文章的编辑发来的信,说文章的微博点击很多,一位网友画了张画,发来,我看了,很正确,而且很值得转贴在这里: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米爸,汪丁丁的这文章很好,尤其他推荐的《脑的进化》,好。
可是,他这里说的教育,和申爸说的,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申爸和居士已经讨论过了。前边有写。

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要解决的是“教育之前”的问题。汪丁丁的东西,对现在的大申管用。
或者说,申爸在这座楼里探讨的是教育出一个可教育的人的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结束了之后,怎么教育。

米米爸爸:嗯?
不对啊,我觉得汪丁丁的这个说法(且不说是否百分百可信,以我对汪的了解,其人做学问是认真的,可资借鉴是肯定的),对孩子应该都适用,而且尤其适用于小龄孩子,也就是申爸说的“教育之前的阶段”。
写前面帖子的时候,心理想着申爸强调的年龄的事。大申已经7岁了,差不多到这个年纪,孩子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变化,抽象思维能力开始显现,对纯符号的处理越来越得心应手。米爸还一直想着申爸会回一句:大申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是最合适的。
还有,申爸不妨把年龄提醒这个去掉,孩子的发展,虽然有阶段性,但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必然是前面所有阶段积累的综合效应。大申的例子,不是到了5.5岁,申爸给大申怎么怎么做,大申今天才有如此结果。

首先,米爸,汪丁丁的这个模型,肯定是不适合于智力建构期的孩子用的。在智力建构期,所谓逻辑、道德、语言这三个方面,都是无稽之谈。
孩子只有词汇和模仿,还谈不上真正的表达复杂意义的语言。孩子偶尔会说一些很复杂深刻的话,似乎在使用“语言”能力,不过,这是表象,这种情形,不过是孩子头脑的偶然涌现现象而已。当然,孩子会模仿大人说一些很“懂事”的话,但这话后面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就像前边的两种不同“这是一些文字”。
情感是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发展的,这一点,那幅图中是正确的。

其次,让我们退回到原点。我们都知道,如果不理解,就谈不上掌握。
可是,这个理解,怎么理解呢?
申爸在爱坛的时候,曾经“理解”过一轮,结果也没理解出什么东西来。
后来,穆蕊妈妈又撞上了这个问题,申爸又理解了一轮。有进展,但不大。
理解“理解”是什么,关键是要理解“理解”的定义是什么。
在这个词汇上,《现代汉语词典》帮不上什么忙。
得用《辞海》。
《辞海》是这么解释“理解”词条的:
应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
既然“理解”一件事情,必须用到“已有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前推:
我们都有“理解”这种心理过程......不只是我们,连大申都表现出强劲的理解能力。现在教大申,那真是一种享受,那种“得天下之英才一教之乐”式的享受......那么,之前的大申呢?在申爸刚给大申读天书的时候,尽管大申偶尔会冒出一些极具洞察力的话,可很明显,那时的大申,还谈不上“理解”。
反正,这么往前推,总会有第一次“理解”的时候。
那么,这个时候,“已有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靠直接感知这个世界形成的知识。

是的。
申爸曾经就是这么想的。
所有坚持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里,一直感知生活的学说流派,都是这么想的。
但这只是走到中途的一个环节而已。
还远不是全部。关键的东西,根本还没碰到呢!

让申爸产生怀疑事件是:大申有一天,表现出对抽象名词的内涵的深刻把握。
抽象的名词,比如“团结”“崇高”“卑鄙”.....这些词汇,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谁要是不服气,请明确地阐述一下,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难住了几乎所有的人。
明确说出这些词的内涵,属于那种“我一直以为我知道,直到有人来问我”的问题。
这就是说,这些词汇的内涵,不是有人教我们,我们才会的。我们是自己学会的,并且是在自己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面,学会的。
那到底是怎么学会的呢?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聋子。很不幸的孩子。
十聋九哑,他也不会说话。
这样的孩子,感知、看、运动,都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的孩子,即便是长大了,他对这些抽象名词的理解仍会有极大的障碍。
选择那些在13岁以后才学会手语的孩子做研究对象......13岁之前学会手语的不行,特别是五岁之前学会手语的孩子,对于这些词汇的理解,比照参照组,会低一些,但基本会正常.....考察这些人对于抽象名词的理解程度,一定是很低的。
这是申爸做出的预测。这个实验,实验心理学是完全可以做的。
申爸敢断定:结果一定如此。

为什么?
这些不幸的聋孩子缺少了靠词汇建构其未来用于理解的“基础知识”。
大申是怎么理解到这些抽象名词的内涵的?靠听。“团结”在大申听到的有意义的语境中出现几次,大申就自己建构出了其内涵。

现在,距离事情的真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让申爸喘口气。

爱无言  我赞同这句“靠直接感知这个世界形成的知识。” 另外,大申的动力和兴趣看来在于体会琢磨词汇语言之间的不同和相同还有联系,而这点本身就是在建立抽象思维能力。

yzhang4  美言妈说的体会和琢磨,是人的一种天赋。不需要意识参与。

爱无言  我也并不太认同这是天赋,是和你们夫妻的影响有关。

yzhang4  这就是天赋。我们所说的人类能够掌握语言的天赋,就是指这个天赋。
人类掌握语言的这个天赋,也让孩子涌现出概念,进而观念。在语言和心理方面不同的表象,其后便的机制是一样的。抽象名词,其实就是些概念。

爱无言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对语言听和琢磨的兴趣?有的孩子痴迷于动手和观察,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专注在语言上啊。
  抽象思维,除了语言能建构以外,还有其他的,孩子的动手体验,也在建构抽象思维的。那些思维后来孩子对应上语言,会理解的非常快。

yzhang4  美言妈妈说得对。看这楼的标题:五岁以下的孩子家长慎入。五岁以下,孩子要着重放在体验上。没有体验,语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是,不能总“体验”。转折总会来的。

爱无言  呵呵,我理解你的研究思路,不过你忘记了孩子的生活其实是无序的,无法象实验室里控制好摆好一个环境的,比如体验和语言,对大部分孩子来讲,都是混合无序的,你家孩子出现这种伴随年龄突出的特点,是你的原因。

yzhang4  当然是申爸的原因....在说下边的更难的论题之前,先自我得意一下.....可是,申爸要说的是,申爸找到了“引领者孩子走”背后的自然之道。有了这个,呵呵,不需要每一家都有一个申爸。

米米爸爸 发表于 2013-10-10 14:57
有点理解申爸所说的意思了。阶段不同,阶段之间怎么过渡,怎么由直接感知,到具备抽象感知能力。
米米现在就经常问我“骄傲”“自豪”是什么意思(读绘本的时候),呵呵。

yzhang4  这些抽象名词,是不能教的。因为如果孩子不懂抽象名词,你用来解释说明抽象名词的词,还有这些词的搭配,也就是句子,孩子同样不懂。在智力建构阶段,给孩子足够的听的资料,里面包含这些抽象名词,孩子自己在头脑中 就建构起其内涵了。顺便说一句,这些词不能教...严格意义上,所有的概念都不能教....但是,可以提示。比如说,前边理解是“应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你自己总结不出来,《辞海》一明确表述出来,你就说:“啊,对,就是这个意思”。辞海的解释就是一种提示。 这个道理被用在哲学上,就产生了“语言哲学”这个分支;在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背后的道理:师傅只能提示,提示产不产生效果,在“个人”。

米爸啊,米爸是个最认真的人。大赞!
既然米爸的军心已经动摇,那啥,倒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先放上一段时间,让米爸好好儿琢磨琢磨。
那啥,其实吧,不是申爸心肠好,给米爸时间琢磨,而是,这最后一步.....这最后一步吧,真的不容易说明白。申爸不知道该怎么说。
总不能看着家门口儿了,进不了家门儿吧?
可就是看着门口儿,这一步迈不过去。

理解这最后一步,需要头脑中雄厚的物理和统计学方面的建构,或者说,需要物理和统计方面的图式。只有这样,申爸的“提示”才能起作用。可咱们要是没有呢?这咋办?

申爸不知道咋办。
先放一放吧,就先这么办。

发表于 2013-10-1109:32:53

不过呢,申爸发完贴就改主意了。
可以先说几句不关物理和统计方面的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啊,对了。申爸得发一些“高级”话题。这个高级,不是说这些话题里面说的道理,有多高贵,非我等所能理解。而是说,这些话题里面说的道理,还没有被通俗化。它需要读者头脑中有某些学科方面比较深的建构基础,才能被“提示”出来,感受得到。
一说到某些学科的深厚功底,那就不是咱们大家都办得到的事儿了。
这个麻烦,真麻烦。
不过,麻烦也得干,就像咱弄孩子一样。

其实这个道理吧,是这样的:凡深刻的,必都是浅显的。
在传播方面,唯一的问题是,把这道理第一次揭示出来的那个人,他头脑中的图式,别人是不是也有。
那个什么呢,每个伟大的文明吧,在它的早期,都曾经出现一些集大成者,比如孔子、老子、柏拉图、穆罕默德、耶稣这些人。你去看这些人的书吧,你会觉得,诶,他也没说什么啊。他们说的,不过都是些常识而已么。
他们呢,生得早,就沾便宜了。他把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有的图式所需的“提示”都说了。这些当然都是有道理的啦。所以么,他们的著作,都成了经典.....当然,要是他们有著作的话....

后边的人呢?再怎么智慧,生晚了,没用。普遍图式的提示都早已经给人说完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出现那些文明范式的缔造者了。再不知道爸爸妈妈们留意过没有,那些无聊的电视剧,都有一段爱情在里面。当然,不无聊的电视剧,也有一段爱情在里面了。唐宗宋祖,武则大帝,康熙乾隆,甄媛慈禧,莫不如此;就连《西游记》,也弄段唐僧都被迷得“心儿摇摇,意儿飘飘,何必西天万里遥”的情节出来。连和尚都不放过。
这个电视剧呢,娱乐为上。
娱乐不是坏事。
可是,这个世界上,娱乐多了去了。比如说,攀岩是娱乐吧,登山也是,打扑克、斗蟋蟀、捧票儿、飙车、下棋、钓鱼、提笼架鸟、秋日围猎........多不胜数。
这些娱乐没成为每部电视剧都表现的主题,唯独爱情成为了。
为啥?
因为每个成年人,头脑里都有爱情的图式。别的主题,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有喜欢那项娱乐的人头脑里才有。当你拍出一部电视剧,拍的时候,真不知道会具体去娱乐谁,那么,最保险的手段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娱乐所有人”。
就因为所有人(成人)头脑里都有爱情的图式,造成了电视剧都会弄段爱情在里面。变成了行规了,没爱情元素,拍了,也没人给播。

上边儿,都是些图式的例子。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1 10:03:29 :米爸从来认为后天教育是重要的,所以认同申爸大的框架。三岁七岁之类的古训,米爸也认真看待。前面“吹捧”申爸的话呢,出自本心。米爸的戈,一直在一个方向,不用倒。米爸主要对一些具体做法,存疑。
米爸也很早就认定,所有人之间,先天智力禀赋相差不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教育造成的。这个教育,远 不只是学校教育,家庭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的教育,当然包括在内,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
以前的认定,出于模糊的经验。比如,底层阶阶的孩子,被教养良好的家庭收养,长大了自然和在原来家庭生活的兄弟姐妹不一样。龙应台那留着湖南乡下的大哥,看上去就和边上的其他老农没啥区别。等等,等等。汪丁丁的文章,只是凑巧看到,它提供了一些理论的解释。
人倾向于吸收自己认定的东东,还真的有道理啊!

yzhang4  嗐,米爸倒戈了就是倒戈了。还不承认。那不说倒戈,说投降,行了吧。

米米爸爸  嘿嘿,申爸有这技术,擅长这门儿手艺。   
有了爱情图式,和尚尼姑都思凡,挡也挡不住。
申爸真琢磨出一个智力发展图式,孩子建构好了,发展起来,也是自动蹭蹭的,挡都挡不住。那真是功莫大焉。
不过,米爸怀疑中。所谓爱情图式,是有人类进化数百万年,生物诞生数亿年作底的。繁衍自身,所有生物的第一需要么。
智力发展,虽然也经过缓慢的进化淘汰,但对人,不是那么迫切。自然的发展机制,肯定远非爱情图式可比。
坐看申爸怎么把这个智力发展图式构建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2 14:47:17 申爸这么说,大家肯定都明白了。
除了“给相匹配的资料,多给。越充足越好”略有异议,其他只能说:是的。那么,申爸,天书呢?
天书是申爸体系里面米爸最耿耿于怀,一直不能接受或者说理解。天书啊,天书……
抑或,申爸的那个天书,对大申来说,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天书。大申,踮起脚尖,能够着点。这样,就说得通了么。
比如,《论语》,很多还是很通俗的么。

米爸好眼力!
听天书确实重要......这个玩意儿,是申爸拼了老命要在大申那里保留下来的习惯。
它的重要性,申爸想,不在于以前听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确实有其重要性,可是,每天听天书,时间毕竟很短,只有二三十分钟,最长,也不过四五十分钟,这点时间,和大申动辄几个小时的聆听比起来,实在寒酸。
它的重要性来自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是现在。
现在,申爸利用大申听天书的习惯,给大申读《论语》。这个时候,和第一次听天书可不一样了。大申已经开始明白其中的涵蕴,开始和申爸讨论,哪里赞同,哪里不屑一顾,哪里不赞同,还举例来反驳。
“非智力因素”的很多方面,是需要和长辈交流,互动,讨论的。这和以前智力的建构不一样。

申爸推测,以申爸当时的力度,和爱坛里十几位爸爸妈妈的眼力,不会不在自己的孩子那里加力于天书的。
可惜,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出来。
这就让申爸推测:天书不是自然之道上必经的一段......曾经申爸的设想相反......它可能是和申爸前此做的什么事情有关系。
申爸反复地想,只能和两件事有关:
第一、申爸给大申做亲子阅读,并且,从不鼓励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大申和申爸讨论;
第二、在大申听天书之前, 已经听完十几个长篇童话故事,特别是,听完了整部《哈利·波特》。

因为申爸没有孩子可以试验,所以,只能是推测,得不到验证。

还有一点,当孩子的口味已经升级了的时候,千万不要留恋已经读过的东西,要马上升级,把昨天还喜欢的东西,彻底撤掉。
大申听长篇童话,申爸就再也不给大申睡前小故事了;大申听成人小说,申爸就再也不给大申长篇童话了;当大申读完了《哈利·波特》,申爸一个小时之后,就把《哈利·波特》拿走,换上新的书。当大申听英语故事,申爸就不给大申汉语故事了。一旦申爸观察到大申开始看英文版《丁丁历险记》,就马上把中文版的全都收起来了.......

想起来了,可能还有一点:给大申做亲子阅读的书,在天书之前,就是《可怕的科学》。这个书,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是“难”了一些。《可怕的科学》讲了有半年。期间,申爸试过,给大申别的书,大申确实不要。《可怕的科学》因为好玩儿,大申还接受。
这种测试应该做得不多.........直到试到《论语》,发现大申接受天书。
这么个过程。

申爸可以负责任有底气地说,那时候,大申在语义文意思想情感方面,真的完全不“理解”。
这是通过和现在比较,得出的结论。这结论靠谱。
现在,申爸给大申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中的论语部分,大申的反应,才是“理解”的表现。

当然,那时候,理不理解也没关系。大申反正是听词汇,也不是听别的什么东西。天书也是由词汇构成的么。听了,也没坏处。

申爸实在是可怜:手边只有一个大申,完全没有办法做对照比较。要是再有一个9岁的孩子,申爸就可以比较两个孩子现在对《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中的论语部分,看能够理解《论语》,到底是大申特有的能力,还是都有的能力。

另外,顺便哈,推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中华书局,新出的。
赞,大赞!超赞!极赞!这本书


大申的“天书敏感期”.....无心跑哪儿去了,这名儿是她给起的。无心的理解力,那刚刚地,老牛了。要是无心在,就好了,申爸有的人磨牙了.....这没人磨牙,拌嘴,申爸老寂寞了......嗯,定定神。大申的天书敏感期,是申爸撞上的。这事情太震撼了,撞得申爸晕头转向,到现在,还觉得不是真的。
要是米爸能人为模拟出天书敏感期,那老牛了。米爸可不是撞上的了。

关于天书,它的发生,会不会是这样:
第一,大申确实是听词汇的。大申听完了《哈利·波特》......从开始听复杂童话到听完哈利,经过了半年时间......大申头脑处理词汇的能力,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恰在那个时候,天书进来了,相当于踩在能力的最高点上。比较容易进入。
在听词汇,吸收词汇这个角度上,大申是完全“理解”了天书的。尽管,在语义文意思想情感等方面,大申的理解付之阙如,但仍应该算是“理解”。大申只要兴致勃勃地听,就一定有某种形式的“理解”,否则,孩子根本不可能听。
第二,申爸的《可怕的科学》对于大申来讲,其实就是天书。只不过,那本书很屁很滑稽很好玩。本是这些特征吸引了大申。加上正好撞上了“最高点”,顺势,大申就听上天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科学和中医的话题好。申爸写累了,休息休息,找个轻松的花边儿话题,黏黏牙。
这个话题不错。嗯,说说这个吧。

其实呢,在申爸的脑袋里,科学也好,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自打开始,就是些没啥矛盾的东西,一直共处,挺和谐的。
比如说吧,中医,西医。申爸要是嗓子干痒,咳。这个,老难受了。这个吧,申爸不去医院检查都知道,一准儿是上呼吸道感染。这个上呼吸道感染呢,要是按照西医的方法治疗,标准就阿奇霉素,三天,复诊。没啥别的处方。一个疗程肯定不中,复诊之后,再开三天口服阿奇。六天过后,基本也就痊愈了。不过,这六天,真遭罪。咳也把人咳个半死。
遇到这事情,申爸才不去医院,外边买一瓶金喉健,晚上睡觉前照着嗓子眼只一喷。第二天早上,就不痒了,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只有看到床头放着的金喉健瓶子,才想起来:昨晚上嗓子又痒了一次。
这个大申得了轻度肺炎,一化验,结果是支原体感染。这个时候,申爸才不去找中医开方子熬药,固本清源,慢慢调理什么的呢......也许中医不是这样啊,姑且这么说,以充分证明申爸对中医的不懂......花上210块,买两针罗氏芬,打两天,一准痊愈。
要是拉肚子呢,申爸不管是吃坏了还是怎么,只要是肚子不舒服,就数三粒正露丸,找口水咕噜下肚,什么不舒服,保证全好。

申爸这么说的意思是,从实用的角度看,申爸从不管什么医.......正露丸是日医......只要好使,管用,就拿来用。申爸不会因为信奉西医,而在嗓子干养的时候去吃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不说,一个星期的头孢吃进去,把消化道中的益生菌也都杀了,会引发一系列后续的不舒服;也不会因为信奉中医,在罗氏芬最起效,两天治愈的情况下,去慢慢熬中药。尽管益生菌也都倒霉了,可是这个肺炎严重起来,可不是玩儿的,益生菌倒霉就倒霉吧。管不了那么多了,先保住命,益生菌回头再说;日医藏医苗医什么医,只要他的药有特效,就拿来用了。

这是种“不问原则的庸俗的实用主义”。有坚定信念的各种其他主义者心里会鄙夷地这么想。
可是,它这个事情吧,你要是啃到根子上,跟进问一个问题:你的那些原则,还有那些理论,发明来是为了干啥用的呢?
其他主义者一时语塞:跟你说话真郁闷,这也成为问题?
这怎么就不能成为问题?
这不但能成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分重要。
让我们来看各种医。现如今,能够让我们的听到名字的“医”,那都是经过时间的长期的筛选,遗留下来的精品。无数的“医”早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无声无息地去了。
能留存下来的精品呢,它都得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遇到一个病人,它得有一套诊疗的方式。或者说,一套配套的理论吧。
需要特别特别留意的是,他这套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个天才医生,睡一觉,醒了就全想出来的。它是无数代医生,在自己治病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这些理论呢,你从他的来源就可以看清楚:他发明出来,是为了治病的。

好了,回到刚才那个让人郁闷的问题。
如果你问一个人,这个问题。他说他没想过,进而,他承认,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然后呢,会有两种答案。分成两种人。
第一种人,像刚才申爸分析的那样,其答案也是那样。好了,现在。既然理论都是为了治病而来的,那么,能治好病就根子啦。你管它什么医的药,能解决根子的问题,就是好药,对不?对。
那.......不问原则的庸俗的实用主义,其实就是最高明的主义;

第二种人,他不承认他的理论是为了治病的........这个这个这个.......说起来,好像很可笑。这怎么会不承认呢?你在这里看得清楚,那是因为申爸在这里是这么说的.....哦,是用这种阐述过程说的。
可实际的生活里,相当多的人确实都不承认。
这种人,就没法子了。
别跟他谈论这个什么医的问题就是了。

还有第三种人。这“三种人”最可怕。他的特点是,根本不承认刚才提的那个问题是一个问题。
这种人呢,离他远远儿的最好。要是他得逞了,他不但会把自己毁掉,也会把你给毁掉。
那些满嘴胡诌什么中华文明是拯救西方世界的良药,未来世界,必是我东方文明大行其道的世界,让我们团结起来,拯救西方机械思维方式对世界的毒害,这些人,就是三种人。
满嘴放屁。
申爸倒不是在说“中华文明”“东方文明”不好。中华文明的基本原则点是什么?你去看《周易》,第十五卦是什么?谦卦。他这个东西,张嘴就违反最基本的“中华文明”的基本原则,那不是臭气,还会是什么呢?

这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的。但真实的情况是: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PS.
这贴儿写完,隔天,申爸就看到了西蒙·库柏写在金融时报里的话:“20年后,我们或许会看到遥远国家的示威者焚烧中国国旗,或是全球各地的恐怖分子将目标对准中国。”
任由民族主义者像现在这样去折腾、鄙陋弱智的抗日丑剧大行其道的话,西蒙的话,真会应验的。可能到不了20年,中国的驻外使馆就会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首要目标。

西蒙·库柏,《西方的太阳下山了》,FT中文网,2013年10月14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2892?page=1


米米爸爸发表于 2013-10-14 14:26:05
“理解这最后一步,需要头脑中雄厚的物理和统计学方面的建构,或者说,需要物理和统计方面的图式。只有这样,申爸的“提示”才能起作用。可咱们要是没有呢?这咋办?......”

申爸欺负人啊!
统计方面,马马虎虎,算是有点基础,物理,那点货拿不出手——申爸可是正儿八经学过量子物理的。
不过米爸不在意,申爸此言,基本“胡说”,教育那回事,有很多条理解途径,需要物理和统计来理解的途径,肯定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对申爸在开篇说的,孩子在7岁左右阶段的变化,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和文献都没提过,米爸也是大大的怀疑的(气短的是,米爸对理论没申爸上心,要是多读点理论,能能找出一个反例来,申爸就没话说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起码超过百年,对其中重要的东西,米爸不相信居然没人深入关注、论及。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其中重要的那点儿东西,又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儿,怎么没有前人发现呢?
有的。
不过啊.....
那都是些往事,有的很悲壮,有的很悲凉,有的很凄惨.....真的很凄惨......哎,不说也罢。

向那些在人类探索自身的道路上,率先摸到上帝之匙的伟大的先行者们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湿件:第一个“高级”话题2013-10-14


这些“高级”话题吧,其实,它要揭示的道理本身,说穿了,并不高深。
之所以称它们“高级”,不过是因为人类还没有找到通俗浅显地阐释它们的方法。
所以呢,这些话题需要一些学科领域的背景知识,作为建构基础,进而理解它们。
这些标着“高级”的帖子,如果爸爸妈妈们读不懂,没关系,直接跳过去,无视它们好了。没有多大关系。
先说湿件。
申爸这里所说的“湿件”,不过是借用了鲁迪·卢克(Rudy Rucker)创造的这个词汇而已,和它原本的涵义,有很大的相关,但也有不同。
咱们都知道硬件.....键盘、液晶显示屏、光驱、USB接口.....这些是看得见的;内存、CPU、电路板、整流器、硬盘.....这些是封在电脑的壳子里面,看不见的。
也知道软件,很多人都会编写软件,我们也知道哪些东西是软件:电脑提示你,某个程序要更新,我们知道,有新的软件要往电脑上装;买来的电子游戏光盘,上面有软件;要用微信聊天,就要装微信在手机上,这也是软件;我们在回帖子,是运行着李网的某种软件......
尽管我们都知道那些东西是软件,可是,至今为止,也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软件。这个和硬件不一样。
不管说不说清楚软件是什么,但是,有一个观念,是大家都十分清楚的:软件可以随意增加,可以随意修改,可以随意删除,能够随意增删改的性质,其实就是“软”的意思的来源。
硬件就不行:你买了电脑,就是你的这台电脑,你不能随意增删改你买来的电脑的什么东西。你可以一直用着,直到报废淘汰。
在这个属性上,硬件和软件是明显不同的。
硬件是供软件运行的平台,软件是在硬件中运行的程序。这有点儿像戏台于戏剧。戏台......长安大戏院.....搭好了,就是搭好了,舞台尺寸、灯光、座位什么的,就一次性定好了。搭好了之后,可以在这戏台上唱任何一出戏。唱什么都行。
这个我们都知道,也认可。
可是呢,在座的什么人都有。一定有电脑高手。他认真了。
什么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
他说:“不对啊,申爸,你不能这么忽悠人。”
申爸:“怎么?”
他说:“硬件也不是不能随意增删改的。我的电脑,我把卡子松开,就可以把CD-ROM拆下来,换上DVD-ROM。同样,我也能再换上可刻录DVD光驱。这不就是能够改吗?我电脑的内置整流器坏了,我找一个大功率的外界电源,直接连到主板的供电电路上,把原配的整流器废掉,这不就是删吗?我在主板插槽上加上图形加速卡,就能玩儿3D游戏了,这不就是增吗?”
他这么说,申爸只能点头。
“至于“随意”,你可以想象,你有一个巨大的硬件库,里面各种主板、电源、扩展卡,应有尽有,随手可得。那我改起我的电脑来,不就“随意”了么?况且,里面的伺服电路,BIOS里面的程序,如果我要改,我都能改呀?如果我高兴,我连总线都能扩充!”他继续得意地说。
他这么说,申爸只能由衷地点头。
“那你说,你这么定义硬件和软件,对吗?硬件和软件真的有区别吗?”他来将申爸军。
可是申爸呢?因为刚刚发现了“硬件”与“软件”的区别,正得意着呢,哪里肯承认自己不对。正辩论间,另一个人插口了。
别看这人年轻,可是老聪明了,学校学的课程掌握得非常好,考试考得好自然不在话下,他确实掌握了一门课里讲授内容的精髓,明白了背后蕴含的原理。
他刚考完《信号与系统》这门难考的试,心里正轻松,走在路上,碰上了申爸和电脑高手聊天儿,就停下来听。
话说,年轻人用的是郑君里的书作教材。那书老牛了,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他也掌握得明明白白。
“你的电脑,从系统的角度看来,不过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而已。”年轻人插口说。
这个申爸同意。申爸不动声色,静静地听着。看他要干嘛。
年轻人继续说:“给这个复杂网络加电.....就是开机.....不过相当于给这个网络一个无穷高的脉冲输入。我们都知道,无穷高脉冲中所含有的频谱是无限丰富的,在频域中相当于一根平行于x轴的平行线。无穷频谱经过这个网络的滤波,其输出就是你在屏幕上看到的东西。这么看没问题吧?”
信号与系统当年申爸在北大也学了一点点。尽管当时不懂事,胡混,学得不怎么好,可明白这个,还是不在话下的。
申爸点点头。
“那你们讨论什么呢?从系统的角度看来,你换硬件也好,”年轻人指指电脑高手,“你换软件也好,”再指指申爸,“都不过是改变整个网络的一部分而已。哪里有什么硬件,又有什么软件呢?硬件就是软件,软件就是硬件嘛。”
申爸被两大高手逼没了退路,进了死角。就老老实实投降认输......申爸才不像某爸那样,逼没了退路,还嘴硬,“我大致理解你的意思了,可是.....”
于是,申爸就想了:这个这个,没什么硬件,也没什么软件,只有网络.....没什么硬件,也没什么软件,只有网络,那也就是说,硬件就是软件,软件就是硬件。那有没有一种“湿件”,从“湿件”的角度看来,硬件就是软件,软件就是硬件呢?
申爸想啊想啊,忽然有一天,申爸想明白了:“有啊!怎么没有。大脑就是一个湿件么!”
那么,湿件是怎么运行的呢?接下来,就不是什么“高级”话题了,下面单开一贴,另外说。
写这种不能为所有人都懂的东西,申爸怎么老感觉偷了东西后那种莫名的不安呢?


爱无言  哈哈!湿件原来是这个,那有没有干件?  
好几次你都说没有几个人能懂你的意思,强调我能懂,我都很不安,这下平衡了,原来你也会不安啊!哈哈!我以为你牛的从来不会不安呢!
大脑就是一个湿件,越想就越大笑!这简直是天下功能最大最大的湿件!庄周梦蝶,自己是人,这会不会是碟梦见的自己?我们人类夜里的梦,大脑湿件可以去怀疑,我们白天的生活才是梦,夜里梦的生活是现实?哈哈!

莫笑莫笑。申爸还没说完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时候,你有么?
每个人都会有,多一些,少一点儿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图式:一个半高级不高级的话题


图式,schema。这个术语,是皮亚杰第一次引入到发展心理学里面来的。

皮亚杰真的很有智慧,引入了这样一个概念,让他后边的理论有了一个可靠的,绝不动摇的基石。
这块基石一旦奠基,就不会动摇.....就如同一个人孩提是通过自己的动作引入的头脑中的图式一样,这些图式将成为孩子一生的思维的基石。此后,词汇也好、概念也好、观念也好、空间能力也好、数学能力也好,这些建筑物尽管高耸入云霄,可是,不管它们长得多高,多雄伟,它们都是搭建在这块卑微的基石上面的。我们都知道,由一个人的亲身动作引入头脑的东西,那是绝对不会错的。这就是稳固.....它是绝对稳固的东西。后来的人,可以继续挖掘这块基石的细微结构,以获得更深的洞见,寻找更大的启发。但是,不管怎么挖掘,都是在这石块里面的动作,于这石块的基石地位,毫无影响。

抽象出“图式”的概念,其实是基于一个很直觉的考虑。
试想:不管在哪里,什么时候,孩子们都能认出妈妈的面孔。这件事情,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在孩子的头脑中的什么地方,一定存储着妈妈的面孔。我们要记住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肯定存储在我们头脑里面,即便存储的方式我们并不清楚,可是,“存储”这件事情,一定是有的。上述这些“存储”的过程,是一些心理过程。皮亚杰推测,这些过程实实在在地对应着某种生理上的变化。
皮亚杰毕竟是二十世纪中期的任务,自然科学发展的瓶颈约束着他:他无法继续推测,那变化,底是什么样的生理变化。
就如同我们可以不知道刻DVD具体引起了DVD盘面上产生了什么变化,才让信息记录到DVD盘上,但这并影响我们刻DVD传递大文件一样,皮亚杰也可以不管“具体是什么生理物理变化”,仍然可以用图式来解释人类的心理发展。
于皮亚杰,图式变成了一个黑盒子。不用管盒子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要看黑盒子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性质,就行了。

因为没有搞清楚图式的具体机制,图式变成了一个令人非常困惑的概念:妈妈的脸孔,对应着一个图式;一个词,也对应着一个图式,这还好理解,因为它们是静止的,或者更干脆地说,是“死的”;可一个概念,它怎么也会对应着一个图式?概念似乎就不那么“死”,但你硬说它是“死”的,也勉勉强强;可是,为什么一段思维,也对应着一个图式呢?思维,这可是完完全全“活”的东西啊!
还有呢!我们的精神和自我也是图式吗?如果是,这个概念又有什么用?什么都是,就什么都不是;如果不是,图式的概念用到哪里为止?

以皮亚杰的江湖地位,他当时要面对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精锐的头脑。上述这些破绽,根本逃不出他们敏锐的眼睛。终其一生,皮亚杰都在为丰富图式的概念而努力。到了后期,他甚至把图式的写法,从schema改成了schama。这其实是重新引进了一个新的术语,以避免原来schema所产生的混乱。
但schama也没改变什么。甚至,理解了皮亚杰这个新术语的内涵的人,也不多。
自然科学不给力。是时代限制了皮亚杰的天才。

不止一次,申爸去抓头脑中模模糊糊的感觉,抓累了,实在是累了。疲惫中,自己坐在那里,呆呆地想:这个皮亚杰,他为什么不就晚出生个二十年?要这样,以他的天才,配上那二十年自然科学的发展,申爸笃定他能找到完整的人类智力发展过程,开发出一整套完善其发展的可操作的方法。这该多美啊!申爸只要直接拿过来用就是了,不必自己在这里想破脑壳。
可惜,皮亚杰,他没有。他在1980年就死了。
这个美梦还没开始做就破碎了。

申爸没了指望,只好努力晃晃疲惫的脑袋,集中精力,自己继续想。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死”的怎么就“活”了:“万鬼窟”(一)


暂时,我们可以先不管把“图式”用到后边,所产生的争议。可以肯定的是,把“图式”的概念用在诸如“妈妈的面孔”和“词汇”这些“死”的东西上面,没有任何争议。

斑爸一直没有给申爸找来令人信服的“过度思考”的具体例子。申爸以前没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请斑爸找具体例子,所以想了下。
其实呢,外边那些奔走呼号,阻止别的爸爸妈妈不要“过度开发孩子智力”、不要让孩子“思考过度”的人,他们自己思维有些不太清楚。他们反对的,不是“开发孩子智力”,更不是“过度开发孩子智力”;不是不要让孩子“思考”,更不是不要让孩子“思考过度”。他们反对的,其实是“不要让孩子在不恰当的时候过度从事某些心理活动”。这么说,就不会有人反对了。可没有人反对的同时,也就是失去了针对性。
如果我是斑爸,就不会继续去找那例子了,因为,根本就不存在那样的事情。

女人一般都是反对竞争的。尤其是做了妈妈以后,最深沉的母爱一旦被建构,看整个世界,都是玫瑰色的,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爱。这个时候,妈妈们连竞赛都不喜欢,遑论你死我活赤裸裸血淋淋的竞争了。
可惜,事实是冷酷无情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孩子的成长,没有智力,没有思维.....没有一切。
申爸所说的竞争,是发生在孩子的小脑袋里的,不是指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竞争。

孩子只要一呱呱落地,小脑袋里面的竞争就马上开始了,并且,是以最残酷的方式进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死”的怎么就“活”了:“万鬼窟”(二)

这些妈妈们都坏坏地,把申爸的兴趣拉扯得东倒西歪。申爸多聪明的人哪,发现及时,决定不上当。回到主题上来,接着说哈。

话说,人类的大脑,和我们熟悉的正在使用的电脑,在运行方式上,有点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呢?
我们正在使用的计算机,是串行处理的机器。串行处理的意思就是,一次只能干一件事情。计算机里面有一个中央处理器,就是CPU,它负责控制整台计算的运行。所有的指令,都要送到CPU里面去处理。一个CPU处理的特点就是:一次处理一条指令。
有妈妈说,不对啊!我可以一边用射手播放器放电视剧,一边上网浏览。这不是串行,是并行啊?
其实,于我们,可以“一边....一边”,可是,于计算机,还是串行。
它怎么办到的?
它是把时间切成很小很小的块块儿,再把小块块儿交叉着分配给射手和IE,在为IE服务的时候,射手就等着;在为射手服务的时候,IE就等着。
这些小时间块儿是如此之小,一致于射手播放器在等CPU处理IE的指令的时候,播放的视频的停顿,我们根本察觉不到。察觉不到,我们感觉上就是连续在播,就好像专门有一个CPU在为射手播放器服务一样。这样,看上去就是“同时”的了。
这在计算机科学上,叫做“分时处理方式”。
CPU的分时能力,和什么有关系呢?和所说的“主频”有关系。越高级的电脑,“主频”的频率越高。主频对应于一秒钟里面,CPU可以处理的指令数。主频越高,一秒钟处理的指令越多,处理的指令越多,可以“同时”提供运行的程序就越多。电脑就越好。
这是电脑的工作方式。

我们的大脑的工作方式,和这个电脑不一样。我们的大脑是并行的工作方式。并行的意思是说,大脑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信息。这是真正的同时,不是用“分时处理方式”模拟出来“假同时”。
比如说,你在看帖子,这时候,一只蚊子叮了你一下,你感觉到疼,抬手拍它一下。
我们在看帖子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在看帖子。我们的大脑中接受处理从身体传来的感觉信息的回路,一刻不停都是在运行着的。如果身体没有发生异常的情况,这些神经回路就不会去打扰我们的意识,让我们可以专心地干别的事情。一旦有异常的情况发生了....一只蚊子咬了一口....这个神经回路立刻就向意识报告:有异常情况发生!我们的意识被打断,从正常工作状态脱离出来,去对付那只可恶的蚊子。

人在成年以后,只有和生命体征有关的处理回路,仍然保持着时刻不停的并行处理方式。比如,处理心跳、呼吸、体感、痛觉的回路。成年人不能一边眼睛看《甄媛传》,一边脑袋想“万鬼窟”,一边耳朵听《三国演义》,一边鼻子欣赏旁边夜来香散发出的阵阵香气。
这些高级的神经活动,成年人只能一次做一件。要么《甄媛传》,要么想“万鬼窟”,要么《三国演义》,要么闻夜来香醉人的香气。你不能同时干这些。同时干两个,也不行。
所以,对于成人来讲,专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心理特征。集中注意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要干成事情,必须专注。

在这一点上,孩子不一样。
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他还没长出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孩子的大脑处于各自为战的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大脑的各个部分,各干各的,无组织无纪律。
孩子可以一边看《甄媛传》,一边听《三国演义》,一边闻夜来香醉人的香气。从身体的各个感官接收进来的信息,他可以同时处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死”的怎么就“活”了:“万鬼窟”(三)


孩子从身边听来的每一个词汇,都在小脑袋里形成一个图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多么不可思议啊!
孩子是怎么在身边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听到了句子的?孩子是怎么把句子解析开,挑出里面的词汇的?孩子怎么知道“同音”和“童音”,是两个词汇,而不是一个词汇?“同音”这个词汇,孩子把它存储在大脑的哪个位置?为什么要存储在那个位置而不是另一个位置?存储“同音”这个词汇,要动用多少个神经细胞?为什么是那么多个,而不是多两个或少一个?........
会有无穷无尽的没有答案的问题出来。
可是,这些问题本身有没有答案,没有关系。
这是人类天生的本能。天赋。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能做这些事情,并且做得很好。
人类这个物种就是靠着这个本能,才和别的物种区分开来,并在生物进化意义上,相对于其他物种取得竞争优势的。
这是长期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其实呢,接受这是一种本能,是关键。
一只小鸭子,一出壳,就会“嘎嘎”叫。我们都认同,这是一种本能。
可是,这个一出壳,就会“嘎嘎”叫,你仔细想想,也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小鸭子怎么把空气吸进身体里,然后,压出来,通过它的呼吸道,形成“嘎嘎”的声音的?小鸭子是怎么控制自己的肌肉,才能让空气进到自己的身体里的?小鸭子一“嘎嘎”叫,就张嘴。只有张嘴,才能叫出声么....可是,小鸭子怎么知道要叫,就得张嘴的?小鸭子要叫,就得伸长脖子,它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它为什么是“嘎嘎”叫,而不是“咕咕”叫?......
同样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出来。
可是,这些问题本身有没有答案,没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嘎嘎”叫是鸭子的本能,天赋。一只鸭子,一生下来,就能做这件事情,并且做的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黑洞


哎呀,当你把孩子本能的兴趣和环境的丰富供给给到孩子,把它们匹配起来的之后,你会发现.....不,你会感到....感到什么呢?两个字:恐怖。
最近这三四年来,申爸看到大申疯狂地做着他想做的事情,这两个字就反复地不由自主地爬上心头。
令人恐怖的执着。
让申爸感觉到恐怖的主要原因,真的还不是在这里。

话说大申阅读。在第一次自主阅读之后的28天里,孩子就把一整部286万字的《哈利·波特》给吞掉了。彼时,大申8岁2个月零11天。
在大申没日没夜地看《哈利》的时候,申爸有相当多的时间,在观察孩子是否真的“看字”了,观察大申阅读的方式,琢磨下一步,给大申什么书,让大申继续去看。
28天没多长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申爸忙着这些事情,也没多想。

大申吞完了《哈利·波特》,申爸马上就把这部书藏起来了。为什么呢?须知,孩子的阅读,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成阅读能力。第二个阶段,是用形成的阅读能力,去获取让孩子愉悦的各种知识。很多家长没有留意这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给孩子看“枯燥的”可以获取让孩子愉悦的知识的书,孩子不乐意读,很费劲,错失了发展的机会,孩子的阅读能力养成得不好;第二个阶段呢?继续给第一个阶段中娱乐孩子的资料,让孩子跌进“非娱乐资料不读”的泥坑,爬不出来。
《哈利·波特》是典型的娱乐孩子的东西。孩子要是能从这个玩意儿里面得到多少可以愉悦自己的东西,那真是见鬼了。
中文版《丁丁历险记》也是同样的娱乐性的书,所以,申爸同时,也把中文版《丁丁历险记》藏起来了。不过,换上了英文版的《丁丁历险记》,为了下一步,形成英文自主阅读能力做准备。
这就是申爸说,孩子读完了,就把书收走的原因。当然,收走的是那些为了形成某种能力,给孩子的娱乐性资料。那些愉悦性的书,当然不收走,一直放在手边,孩子想起来了,随手拿过来翻看,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

数学很重要。
申爸决定,下一步,给大申数学故事。申爸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李毓佩的数学故事,全部买来了,一大堆,30来本,拿给大申看。还有《可怕的科学》里面的《可怕的数学》。这个有九本,当时。
当大申看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杯》的最后一页,就拿起申爸准备好放在身边的李毓佩数学故事,兴致勃勃地看起来了。一点儿停顿都没有。
刚刚从六七十万字的纸砖中抽身出来,拿看那个的劲头儿,去看李毓佩的数学故事,实在是快刀切豆腐。那五七万字一本的小书,在大申手下,一会儿就看完了。事实上,李毓佩给小学低年级孩子写的数学故事,就一本小薄书,也就四万来字,大申以577个字/分钟的速度读,只够读50多分钟。
大申蹲在狗窝里不动窝儿。早上早早儿起来就开看,看一个上午,看完的书在身边摞成一堆,都来不及拿走。
大申呢,看完了一轮之后,从身边看过的书里,再挑一本,从头再看。这情形,就和几个月前看中文版《丁丁历险记》一模一样。那三四十本书,就这么磨磨唧唧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地看。大申把那些书,看了看,看了又看,看了无数遍。

大申已经8岁了,大了。他看数学故事,总该能说出点儿什么吧?
申爸去测试,大申什么也说不出来。
数学故事里面的数学题,说不出来吧,还可以理解。可能是孩子嫌枯燥,孩子没仔细看。
申爸问数学故事里面的情节。情节这东西,总是比较生动的,大申该记得。
情节也不记得。问不出来。申爸反复问,有时候,大申是认真了,抿着嘴儿,努力想。最后还是摇摇头:不记得了。
除了书名,那反复读了无数遍的书,在大申那里,没有一丝反馈。就好像根本没看过一样。
这算怎么回事?
申爸又觉出凉意了。
孩子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张着黑洞洞的大口,巨量的水,汪汪地往里面灌,滔滔不绝。水面上旋一个巨大的漩涡,让人眼晕。水发出“滋滋”的声音,浩浩狂灌。可是,不管怎么灌,用多大的水量灌,就是灌不满。让人心里发虚的是:这么多的水,进了黑洞,就消失了,不见了,没有了....看不见水从哪里流出来,也听不见洞里的水声,你根本就感觉不到洞里有水.......水进了黑洞,就“蒸发”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个这个....申爸心虚得很。申爸从来没有看到别人作过类似的记述。这怎么回事呢?申爸不是马化腾,可确实每感到一次恐怖,申爸都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怎么办呢?是这样继续下去,等着孩子发展的自然之道自己走上下一段新路,还是改弦更张,让孩子躲开这个黑乎乎的“天坑”?

这是一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
发表于 2018-4-1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嗯,半分钟浏览了一下,应该是个很好的帖子,先收藏,再学习
发表于 2018-4-1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
楼主你这是写小说吗?能不能说重点?
发表于 2018-4-1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爸爸 疯了。。。唉  我真的做不到这样,努力吧。我就是娃的起跑线,唉  差好远啊:'(:'(:'(:'(
发表于 2018-4-1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申爸的发言云里雾里,写的每本书就是长篇巨作,看半天也没找到重点。
发表于 2018-4-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flyingzj610 于 2018-4-19 00:04 编辑
fflower2004 发表于 2018-4-18 15:42
申爸的发言云里雾里,写的每本书就是长篇巨作,看半天也没找到重点。


重点就是阅读为王,小时候不识字就用听书来构建词汇储备
发表于 2018-4-1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谢谢分享,收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flower2004 发表于 2018-4-18 15:42
申爸的发言云里雾里,写的每本书就是长篇巨作,看半天也没找到重点。

看操作要点的话可以看小学生家长指南

http://www.qianfanedu.cn/thread-116225-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6 13:47 , Processed in 0.149614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