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5、从6周多7周开始的短时间的聆听,就能建构好智力吗?


2014-4-2 07:10:03
骆妈:申爸,九月份入学的孩子,是六周岁到七周岁之间,新加入的大多数孩子,从那时才开始“伴随聆听”,还得有一个引入期,上了小学后时间又紧,平均一年后就到了7.5(最短的只有半年),这么短时间的聆听,就能建构好智力吗?

申爸:其实,骆妈的问题有代表性,很多爸爸妈妈都有。那些孩子正好5岁,正好看到这座楼的爸爸妈妈,毕竟是少数。很多爸爸妈妈看到这楼的时候,孩子已经大了。对于大孩子,或者已经过了7.5岁,或者7岁或者6岁......很多爸爸妈妈接受申爸的假说,也给孩子伴随聆听,特别是,孩子也明显进入了伴随聆听的状态了......这些孩子,将来会怎样?
申爸很实在,申爸必须照实说:不知道。
说到底,不是专家.....那些提出过假说,并且其假说已经经过实践验证的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士.....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形,知道针对不同的情形,未来会怎么样。
申爸不是专家,申爸只有一个大申。申爸无法从大申的经历中,猜出非典型性的大申路径的孩子会怎么样。并且,猜也没有用。任何猜测,最终都得经过孩子那里的成长验证才行。
可是,申爸也能体谅大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的心情。
申爸可以从两个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信息。
第一个,即便没有好处,总没坏处。不管孩子们几岁开始聆听,能不能够伴随聆听,让孩子听,孩子又喜欢听,总没有坏处,对吧?况且,大家让孩子听的故事,比如《夏洛的网》、《法布尔昆虫记》、《儒勒·凡尔纳》、《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百家讲坛》......从公认的意义上来讲,也都是很不错的东西。
第二个,孩子的伴随聆听,越多越好?不一定。起初,申爸是这样认为的。至少,在去年7月份,开始这楼的时候,还是如此认为。那个时候这样认为,原因很简单:申爸还没有看到大申后面的表现。时间过去了一年,大申长大了一岁,申爸终于看清楚,自己想看的事情了。
申爸到底想看什么呢?
现在,大申的小脑袋里,已经有了一棵“凡尔纳世界上下五千年树”。猴子在树上乱窜,爬得高兴。
申爸思考的是,如何再给猴子三棵树。一棵名曰英语树;一棵名曰数学树;一棵名曰语文树。
这是后面的话题,按下不表。

骆妈:那么,申爸,可不可以这样说,听评书三国、易中天、王立群、百家讲坛,这些,是给孩子练习爬树本领的?练好了,想给什么树,再给?或者说,百家讲坛,本身就是一棵历史树?今天把汉代风云前12集听完,接上王立群的开始听了!

申爸:百家讲坛,本身就是一棵树。
骆妈是想也给骆一棵“儒勒·凡尔纳树”呢,还是给一棵“中国历史树”,或者小一点的“三国树”,这需要骆妈根据骆的情况,加以决定。决定了,就赶紧给树。至于说,5.5-7.5的聆听,损失了一些时间。损失了就损失了,我们永远不能把以前时间追回来,想它也没用。把时间用在现在该干的事情上,给树,比嘀咕过去的损失,来得实在得多。要不,追悔过去,当下又给丢了。
换句话说,骆妈的问题,根本不要提,想都不要想。想了,一点儿用都没有。
抓住当下。我们能抓的,只有当下。
学会这个。
有妈妈在回馈,给自己5.5-7.5的孩子听了,孩子也听,但无论如何,没有伴随聆听的现象出现。
申爸也着急,但申爸无能为力。
从申爸的感觉上来看,任何一个5.5-7.5的孩子,都会伴随聆听,这是肯定的。
但问题是,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在引导伴随聆听上,有的容易一些,有的困难一些....那些“困难一些”的孩子,申爸觉得,是某种引导这样的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关键因素,我们还没有抓到。申爸很困难,申爸看不到那孩子,光靠申爸一个人想,想不出什么解决办法......是已经找到做法了,在多坚持一些时间就能够进入伴随聆听状态呢?还是办法还没找到,还需要再找?是孩子已经伴随聆听了,只不过和我们头脑想的伴随聆听的表现不一样呢?还是孩子还没有伴随聆听.....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答案。
有一点是肯定的。从人类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必定表现出相同的思维特点。这在早期,孩子小的时候,肯定的。在7.5岁之前,所有的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一定一样。到了7.5岁,因为以前的积淀不同,孩子开始走向各自的发展道路。
其实呢,如果再过几年,随着经验的增多,我们回过头来看,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就那么两三招。只要这么干了,孩子必定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只有一招。
另外的一两招,不知道在哪里。
但是,这缺失的一两招,一定来自现在引导不了自己的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爸爸妈妈那里。
也就是说,作为先驱的爸爸妈妈,积累起经验,形成一个指南,就成为后来的孩子....现在三岁四岁的孩子....的福音了。
所以呢,引导不了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爸爸妈妈,要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引导。希望这样的爸爸妈妈多说些自己的设想,实践的情况,申爸就具体的问题,就能参与了。
申爸无非是在说,需要开发出一个指南。这个指南很全面,后边来的孩子,只要照着指南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回事,怎么解决;这条路不通,还有什么路.....反正,照方抓药,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6、让智力建构免费不费劲


2013-11-2 12:26:04
怡妈:看来,我是一直打断啊,我老是担心她没有听,或者听到不到声音,所以会问,她都说,听到了。呵呵,以后改正,谢谢申爸提醒啊。

申爸:看来,大家都是实诚人:不用交钱,不用费劲,不用让孩子特意花时间,自己不用操心,孩子不用受罪....这样,就能把智力的建构,这么重要个问题给解决了。
不相信,天上掉馅儿饼。哪里有这种美事啊?
可是吧,你看,所有对人真正重要的东西,还都是不花钱,随手就来的.....水重要吧?水天上掉下来,免费。随手就来,不用花钱。就是城里,自来水,也便宜。一斤鸡蛋能换一吨水......空气重要吧?一分钱都不用花不说,得来一点儿也不费劲,张开鼻孔,呼吸就行了。
智力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都有这个特征:免费、不费劲.......
你一费劲,反而得不到了,要顺其自然。
至于说具体听什么,看什么。只要是申爸说的这些资料,引导孩子自己去聆听,就行。怎么做都正确:只要孩子最后都听了。
2014-3-20
前边,申爸已经提到,“智力免费”。爸爸妈妈们要想让自己的宝宝建构起良好的智力,那就必须“不交钱,不费劲,不让孩子特意花时间,自己不操心,孩子不受罪”。如果你违反了,那孩子命定就建构不起良好的智力。
从实操的角度..........申爸最喜欢的就是“实操”:把事情做出来。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前面那些看上去轻灵精巧,冠冕堂皇的“理论”,和实操比起来,说穿了,屁用没有.......申爸再强调:孩子的聆听是自主聆听,不要弄成“亲子聆听”。
亲子聆听,重在交流。孩子提问题,和爸爸妈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孩子提高了表达能力。
孩子的表达能力当然重要哦...不过,孩子就算练到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没有良好的智力,那又能怎么样?每个单位的工会主席.....一般都是大妈哈......不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吗?你的理想,是将来让孩子当工会主席不成?
把孩子表达能力的练习,放到亲子阅读里面去。在这个阶段(5.5-7.5),暂时放弃亲子聆听。大申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了,我给你大申那里的表现做回馈:现在大申听东西的时候,评论和观点,忍不住地往外冒。这个时候,你和孩子怎么互动都行,因为大申已经彻底失去了建构智力所需的“一心二用”的天赋能力了。
重点不只是孩子能说,会说,还有更重要的是,孩子能说出关键,说出新的思想。这没有建构起来的良好智力,是没办法的。
只要孩子进入了自主聆听状态,大家在孩子“亲子聆听”状态总结出来的东西,就失效了。
事实是,只要孩子进入了自主聆听状态,你给他放什么,他就听什么!
当然,孩子不是一部汽车,不管什么路,开了离合给油就往前走。也不是父母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孩子已经自主聆听完五章哈利了,该第六章了。这时候,你给孩子播夏洛的网,孩子不干。
也就是说,孩子的自主聆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完整的故事听的。孩子听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再换,换什么都成。当然,你换成这个故事的第一集,也成。这样的话,相当于孩子又听了一遍。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7、让孩子自己成长


2013-11-12 11:04:43
果果的小甜甜:刚开始很急躁,现在已经平静多了,每天来报个到。自己没有拿到的东西,不要让孩子去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只是旁观者以及帮助者。

申爸:果果妈说得好极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只是旁观者以及帮助者。”
得让孩子自己长。爸爸妈妈不要跳过去,揠苗助长。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8、有的孩子不爱听推荐的资料

2013-10-16 07:28:33
宇翔妈:我把这个几点推荐给两个同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很上心,把下的《法布尔昆虫记》、《夏络的网》等故事分享给他们,有一位女同事反映,她儿子不爱听,孩子六周岁多一点,上一年级。
把这个情况向申爸反映一下,是不是和家长的爱好有关,我从小喜欢听故事、评书等,爱好文史之类的。

申爸:就如同很多成人对《红楼梦》也嗤之以鼻一样,这也很正常。肯定会有孩子不听申爸推荐的这些资料的。这就如同:很多成人读不进《红楼梦》,喜欢读的,都说好一样。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听这些资料,家长希望孩子听,也有办法;也有很多家长对这些资料嗤之以鼻。


29、游戏魅力比伴听大怎么办

有两件事情是最娱乐孩子的:一个是看电视,另一个是打游戏。
如果想让孩子聆听,就必须把这两件事情从孩子的生活中暂时驱逐出去。
否则,无解。
为什么说“暂时”呢?
孩子听上瘾了之后,你就可以把游戏放开。但是说好,一次玩30分钟,到了时间,就停止。停止了之后,可以继续听故事。孩子因为有了别的也喜欢的事情干,就很容易到了点儿就离开游戏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可以控制玩游戏的习惯。
适当地给孩子玩玩电子游戏,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如果孩子一沾电脑,就玩上游戏不撒手,可以考虑买一个便携式的MP3播放机,给孩子播故事。
大申听坏好几个了。


30、伴随聆听的智力培养与学校成绩间的平衡

伴随聆听和考试成绩之间,在小学一到四年级这段时间内....小学四年级以后就彻底不能伴随聆听了.....相互间是冲突的。
大申只要听得入迷了,或者是看书看得入迷了,单元考试成绩马上不及格。
伴随聆听和“占实地”,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如同天平的游码,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倾向性和兼顾长远和现实的考量,自主调节。
如果看重伴随聆听带来智力上的受益,寒假的时候可以多给孩子听些。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31、把听听不懂的东西变成一种习惯


anqing8859 发表于 2014-3-2009:22 报告申爸一件事。是孩子对伴随聆听自己做的一句总结。她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有40集了,我问“喜不喜欢听”她回答“大部分喜欢,小部分不喜欢。”又接着说:“我喜欢听,但是我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女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远远强于男孩子。婷婷的总结相当到位:听不懂,确实;可就因为听了,听完就懂了。
于成人,一听不懂,就不听了。
可孩子不一样,她明明听不懂,可还听!这是孩子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的独特方式。
伴随聆听,让孩子把听听不懂的东西,变成一种习惯。

鲁素发表于 2014-3-20 13:49:48
呵呵,我觉得从这个角度说很有趣,也很必要,在不懂的情况下还能听,混个耳熟,未来到某个阶段,有机会再接触这部分的内容,孩子发掘下去就更容易。我记得我小学时,家里有本易经,看名字我很好奇,但是打开后满篇全是不认得的字,太挫败,就又放下了……

“混个耳熟”,不是的。
这不是用词不一样的问题。实际上,“混个耳熟”这种说法,还是说孩子天生就有“理解”的能力,只不过,还没有开发好,对于困难的资料,他还理解不到。
申爸要强调的,是不存在天生的“理解”能力。理解是一种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能力。人天生的,只有能够去建构自己理解能力的机制,就是工厂的产能。
这是种潜力。
事实上,“混个耳熟”的过程,本身就是建构孩子理解能力....你把它说成是智力,在这个角度,是一回事.....的过程。

316616466发表于 2014-3-20 14:09:24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依靠伴随聆听混个耳熟,一些不能理解的词汇,或者一些不知道的知识,以后孩子在某个阶段接触就更容易理解。BB自从听了凡尔纳,经常自个唠叨一些词汇:火星、岩石、花岗岩、大西洋、太平洋、太阳系、宇宙、火山……

嗯。
理解是一个很平常的词。
可是,我们首先得理解“理解”。如果把“理解”理解错了,就找不回家了。

按照《辞海》的解说....《辞海》是这么说理解的:“应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有揭露事物间外部联系的理解,如把一新事物归入某一类已知事物中;有揭露事物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如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这就是“理解”。
我们得先说,你对《辞海》里的这种理解,认同否。
如果不认同,请提出你的“理解”,大家可以讨论。等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一致了,再往下说。
如果认同,那就可以直接往下说了。

成人没问题,因为遇到新事物的时候,头脑中已经有了“已有知识”,可以来“应用”。问题是,孩子呢?你总能归结孩子到第一次去试图“理解”,那个时候,孩子头脑中根本就什么“已有知识”都没有,他怎么办?
他只能从零开始,去感知去听,听不懂的也听。在听的过程中,理解的能力才逐渐建构起来。
孩子能听这种能力,相当于工厂的产能。这种能力是天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32、申爸只言片语


操作

孩子喜欢听,暂时先把视频停掉一小段时间吧。等孩子听稳了,喜欢上聆听故事了,再适当放开视频,让孩子接触另外的信息。

边听边写作业,可不怎么好。
写作业是未来学校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到那时候,孩子头脑的并行处理能力已经消退了。对于写作业,最好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摒弃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现在写作业不听故事,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

不是不大爱听,只要孩子不反对,走过去把故事关了,他就在听。

孩子总是这样的,她喜欢一个故事的时候,拒绝别的任何的故事。
不过,热乎劲儿总会消散的。让她痛快地听上三两个星期,她把能吮吸到的营养都吮吸完了,就该腻了。等孩子腻了,在换故事。

孩子确实什么都在听,祺祺妈妈在这点上,感觉是对的。

可是,这只是一开始的情形。不同的孩子,听上个把小时之后,就不一样了。
有的孩子基本上是在聆听词汇。这时候,他外在表现完全不在“听”。这样的伴随聆听状态,一天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唯一的结果就是,孩子累坏了,晚上入睡非常快。

我们希望的,是这种聆听。
当然,不排斥有意识参与的聆听.....其实,你排斥也排斥不掉。在一段聆听开始的时候,孩子总会注意地去听的。


阅读

自主阅读 孩子自主阅读之初,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给孩子够得到的、尽量长的读物,让孩子读完。能读童话了,就不读绘本;能读中篇童话了,就不读短篇童话。能读长篇小说,就不读中篇的。
试着不断努力,把孩子能读的书的篇幅加长。

对于可怕的科学,从哪方面开始读起,这个大申爸有建议没?
建议?有哇!
建议祺祺妈把书都摆在祺祺面前,让祺祺自己挑。祺祺挑哪本,就先读哪本。


其它

果果的小甜甜:但是发现孩子识字多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其他活动的热情会降低,就喜欢看书,或者听书。不知是不是家长不回引导的原因。

yzhang4  一天中,孩子所拥有的时间总量是固定的。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机会成本呢。

栩栩如生楼盖得太快了。赶不上看了。
其实最吸引我的是申老师写的文字里透出来的那股劲儿,给人一种特别正向的引导,就说是正能量吧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17E.tmp.png。
当然了,不能忽略的是内容本身给人带来的启发和思考等等……

yzhang4  明明妈说的那股劲儿....申爸补充一下。申爸就是这样的....很多朋友喜欢和申爸面对面聊天儿。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聊完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阳光。真乐哈呀。”那啥,妈妈们也得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时间长了你就会有一个心态正向,充满阳光的宝宝。

qhu我其实一直好奇的是申爸是怎么成长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大申奶奶和爷爷没有在申爸5.5-7.5岁时给现在这些推荐的资料吧?为什么申爸长的这么好呢?什么时候申爸有时间再详细地讲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吧?
呵呵,京川妈妈,说实话,申爸自己也好奇....可惜,没有人能够说出自己是怎么长成的,就如同没有人能够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一样……

听周末音乐会,孩子得到1.2米。其实,最小也得到6周岁才行,再小,坐不住。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的票,一个季度买一次。
孩子近视的根源在于晒太阳太少,和看书多少,没啥关系。
这个根子问题不解决,视力早晚近视。

要是这个问题无可解决的话,那爸爸妈妈就别纠结孩子的视力了:随他去吧,不就是戴个眼镜么。
有爸爸妈妈说,不行,我就纠结。那就纠结吧。反正最后结果都一样。

一骆 跟着大申、申爸的脚步,心里越来越踏实了,虽然有点晚,有点远,但毕竟也在路上了!
骆骆妈妈言重了。
不过,知道前面的路是走得通的,确实很重要。
申爸一路来嘀咕事情确实是:眼下,遇到的困难是正确道路的上坡,还是错误道路的尽头?


大申很喜欢喊读《笠翁对韵》这个游戏。震天价喊,一边喊,一边拿巴掌拍桌子,把我的电脑震得梆梆直跳,高兴极了。

大孩子道德、精神层面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等的培养的关键期在7.5以后。

自控力好也有自控力好的毛病。大申倒是自控力好,每天到家自己就写作业。可是吧,人家把门儿一关,不让你看!你只能等人家写完了,拿过来瞧瞧......  

国际大奖的书,咱们就先免了吧。
孩子的时间非常宝贵,选择更有价值的书给孩子,是智慧的做法。

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文化这个大氛围里面。对于男孩子而言,如果孩子已经超过六周岁,申爸建议直接听三国的评书。先试试孩子接不接受《三国》原著朗读,如果接受,原著朗读最好。要是不接受,就评书五岁的孩子,申爸个人的建议,走申爸给大申选的读物。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不用着急三国。至于女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不在意三国,那就也三国好了。如果在意,申爸暂时没有可推荐的聆听资料。女孩儿申爸没有直接经验。

那啥,确实,申爸得对那些非5.0-7.5岁孩子的家长说说。孩子在整个12岁之前,都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
7.5以后的家长,有7.5以后的当务之急。
如果错过了别的敏感期,也很麻烦

七岁半之后,和以前没啥不同:在自主阅读之前,就让孩子一直聆听就行了。一旦孩子开始自主阅读,就让孩子看个痛快。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开始着手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行了。

“楠楠应该是比较专注有主意的孩子,可能这段时间,你对他的干预太多了。”
骆妈随口说的这句话,倒是强调了很多爸爸妈妈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专注”的。“专注”不是问题。人如果不专注,就会无聊。孩子从不无聊。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孩子专注的领域,不是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应该专注的领域。
小孩子的教育的最大任务是什么?调整他专注的领域。

在孩子七岁半以后,有一个调整孩子专注领域,让孩子切换专注领域的黄金窗口期,有成熟的技术手段,来调整孩子的“专注力”。这个,到时候再说。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详细说一遍聆听


这个聆听,申爸一直没说清楚,再详细说一遍。
孩子在五岁以后,他的神经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一个天赋能力,可以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有声读物。
孩子的这种聆听,更准确地可以说成是,孩子为自己的智力发展,在周边的环境中吸取养料。这养料就是有声读物中蕴含的词汇。
既然是这样,原则上,给孩子听的有声读物,只要是由词汇构成的,就可以。不必考虑“深浅”的问题。艰深的有声读物,也是由词汇构成的,浅显的有声读物,也是由词汇构成的。既然孩子听词汇,“艰深”的也好,“浅显”的也好,就没什么区别。
准确地说,我们的宝宝们有两种聆听。
一种是亲子互动式的聆听,重在培养亲子之间的亲昵感情,重在互动。孩子要提问,对答,复述什么的。亲子互动式的聆听,要求孩子专注。听就是听,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
申爸说的聆听,是另一种聆听。这种聆听是单向的。音响中就放着故事,孩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大人也该干什么干什么,就当故事不存在。这种为了智力建构提供养料的聆听。唯一的要求是大人不要破坏聆听的氛围:不要去问孩子听了没有?听懂没有?有什么问题没有......任何试图从孩子聆听时获得孩子是否真的听了的努力,都是在破坏聆听的氛围。
那......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听了呢?看晚上入睡速度。如果孩子确实听了,听了很长时间,晚上道过晚安,孩子的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立竿见影。
如果你放了故事,孩子没有表示反对、不要,孩子晚上又折腾,久久不入睡,那只能意味着一件事情:大人破坏了孩子的聆听状态。这需要大人调整:一定要当做完全没有这么回事一样。
这种聆听,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听!爸爸妈妈完全无法从孩子口中,得到是否听了的确证。一旦孩子开口评价是否听了,那孩子就不在状态.......
爸爸妈妈们把这件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惴惴不安,适得其反。
只要孩子不反对,就让音箱播放着有声故事.......就这么简单点儿事儿。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为什么:对一些问题的简单回答


鲁素 发表于 2013-12-16 16:30
我想弄明白的是,天书对未来学习经典到底有没有帮助?还是只是一剂心理安慰剂,毕竟中文的学习在清以前已经有了漫长稳定的私塾式学习,为什么前人的经验不直接用呢?如果读天书帮助这么大,早就该有人发现并且推广了,我自己带鲁读经,深知引导他读这个经典有多么不容易。。。是我做的最费劲的一件事。这还仅仅是让鲁鲁跟我读,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学习,我指小学的训诂,说文解字。所以啊,这么简单可行的方法,我基本持怀疑态度,强烈请求申爸能说服我。 ..

嗯,看来,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反正早晚也要涉及这部分最艰苦的东西,现在,再试着说一把。
首先呢,直接回答鲁鲁妈妈提出的问题。先把答案摆在这儿,然后,慢慢说为什么。
“天书对未来学习经典到底有没有帮助?”
有帮助,有决定性的帮助。但是,这需要在未来,把天书和孩子的敏感期匹配起来。
“中文的学习在清以前已经有了漫长稳定的私塾式学习,为什么前人的经验不直接用呢?”
这个很简单,私塾式学习,有高效率的精髓在,更有没用的形式。这些形式巨花时间花精力,没啥效果。
用改进的私塾式学习,最有效。
“如果读天书帮助这么大,早就该有人发现并且推广了。”
这可不一定。好比说,青蒿中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特效。可是,几千年了,青蒿在马路边青了又枯,枯了又荣,一点点不影响路上打摆子又冷又热最后悲惨地死掉的人数。
确实有些部族很早就用青蒿治疗疟疾,偏方。可就是推广不开。没人信。
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学习,我指小学的训诂,说文解字。”
那啥,孩子有一个小学敏感期。基于大量聆听阅读的孩子会是在九岁。抓这个敏感期就够了,早了费心于此,没用的。
“这么简单可行的方法,我基本持怀疑态度,强烈请求申爸能说服我。”
申爸说服不了任何人。事实上,没有人可以被说服,只能自己说服自己。而自己说服自己呢,有一个关键:看孩子,看自己的孩子,看已经这么做的更大的孩子。更大的孩子的现在,是更小的孩子的未来。当然,大孩子的现在和小孩子的未来,是要有思考连结到一起的。这是唯一可以讨论的部分。
“我就是想不明白啊,因为天书这部分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里据我所知没有人提到过,我认识的那个爱好研究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爸爸也没有和我提到过...”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其实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当然,是比较科学的大杂烩....它缺少一个关键,一个要点,把自己系统化,组织起来。申爸已经找到了这个关键和要点.....如果有人感兴趣,回头去翻申爸和米爸特别是美言妈的帖子评论。这里不再吹牛了。呵呵,话说这个发展心理学哈,它目前连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没有精确地定义出来呢.....
当然,申爸不是刻意贬低发展心理学。正相反,即便是大杂烩,申爸也还是很尊重发展心理学。没有发展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启迪,没有那些发展心理学家的伟大的发现和深刻的思考,申爸什么也发现不了....
“我不知道你提的这个天书理论是否科学可行啊,为什么没有人从根本上质疑这个问题呢?”
当然科学可行。申爸曾经一度认为天书不可行......当时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别的孩子可以复制天书敏感.....现在,一群孩子已经有了天书敏感,并且,我们业已知道,引导天书敏感的时间窗口和前提条件是什么了。
爱因斯坦不是在1919年戏剧性的日全食星光偏转时才相信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
有意思的事情就在这里。
要是1919年的某个观测报告说,星光没有偏转。你猜,爱因斯坦会怎么说?他会说,“观测错了”。
不过,1919年戏剧性的日全食观测报告,让巨大一批别人相信这是正确的。
“开始读的时候陌生程度和没听过的表现是完全一样的,经典伴随聆听我试验的结果只在短期内有效...”
大家对“有效”的定义不一样。申爸定义的有效是:作为以社会伦理为主要论述对象的论语,孩子在八岁,社会伦理敏感之后,他就会对论语非常感兴趣;对于以辩证为主要的道德经而言,孩子在十三岁,“辩证敏感”时,孩子就会对道德经非常感兴趣。
不管一个孩子,他听没听过这两部天书,八岁和十三岁,都是社会伦理和辩证敏感期。
差别在哪里?
差别在于,六岁的时候,当天书听过这两部经典的孩子,到了八岁和十三岁,你给他论语和道德经,他马上欣然接受。没给过的,不听不读不要。
这就是申爸定义下的“有效”。
申爸不关注“短期内”。一个六岁的孩子,你跟他说“以直报怨”,他什么反应都没有。他不懂其内涵。也不可能懂,年龄没到。
换句话说,申爸不在乎大申能不能复述经典中的句子,在乎大申是不是在经典中找到了内容上的共鸣。
申爸所说的有效,是在孩子统一的持续发展框架下,系统地来看的。申爸不在意孩子的一些偶发的论述性的表现。
“小时候的语言印刻有帮助么?没有体现出来啊~~~”
英语环境下的短期中文印刻和汉语环境下的短期中文经典印刻,它们是性质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情。尽管看上去形式很像....
“我还有个问题,拿英文音频给完全不懂英文的孩子听,这孩子也能接受,算不算给他听了天书?有没有效果?效果和中文天书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天书中的什么元素对孩子有作用?对大脑产生了影响。”
当然算天书。效果呢....按照申爸的定义,在于不长时间的某个“以后”。以后,某个敏感期,孩子还会回来用英文吗?如果用,就有影响。如果不用,就没了。
“意识导向的聆听指的什么呢?不太清楚。为什么有限呢?能解释一下么?
另外亲子阅读中的互动,对伴随聆听有什么影响么?.....”
这里有一大巨堆细节的问题。大的方面没有厘清,不好回答。大的方面厘清了,这些问题早就不存在了。
还是抓大的方面吧。


发表于2013-12-18

聆听的三个指导性原则


楠妈:我儿子6岁3个月才开始聆听,不容易进入状态。
我不知道对楠楠要由易入难呢?还是一上来就给申爸指导里面高层次材料,非逼着他听呢?我看申爸的帖子都有两种观点,所以我也有点摇摆。但是我还是倾向由易入难。

楠楠妈研究申爸写的东西,研究的最彻底。
确实,申爸在骑墙:有了聆听习惯了之后,孩子你给他什么,他就高高兴兴地听什么,不挑也不捡。申爸有经验上的缺失:大申刚一大量聆听,就直接进入习惯性的伴随聆听,所以呢,申爸对于不习惯聆听,甚至不习惯“听”的孩子,没有直接经验。
申爸在试,怎么才能引入到习惯性伴随聆听。
所以,就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给出两个思路的指导: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引导和直奔主题的伴随聆听。
这一点,楠楠妈妈已经敏锐地抓到了。

现在,申爸改主意了。
申爸不再指导爸爸妈妈们具体怎么引导孩子进入聆听状态,而是给出引导所需要的原则,然后,由爸爸妈妈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思路,引导孩子聆听。
这里面,有三个原则。掌握住原则,具体的操作,各自把握:

原则一,在5.5-7.5岁的适龄儿童,伴随性聆听,听天书,是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必然结果。都会听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点引导而已。我们先把目标放在5.5-7.5的适龄儿童身上,至于超出这个年龄范围的孩子,爸爸妈妈也可以依照这个年龄范围,制定自己的策略,引导自己的孩子伴随性聆听;

原则二,当孩子自己说“我不喜欢这个”“我不想听”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必在意。孩子说这个话,他自己的意思不是针对正在听的东西的。他的真正意思落在没有做的事情上面。
如果孩子正在高高兴兴地听夏洛的网,妈妈把上下五千年放出来,孩子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想听夏洛的网”。孩子喜欢你给他听的任何东西,但不喜欢你把他正在听的东西拿走。遇到这种情况,就给孩子继续播夏洛的网,知道他真的听够了,不想听了,再换;
如果孩子希望这个时候,做互动式的亲子阅读或什么别的事情,而不是听故事,孩子也会这么说。这个很好办,你就把故事播放着,不要暗示甚至要求孩子听......申爸发现,这一点,对于很多妈妈似乎很难很难很难。妈妈们可以为孩子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反倒这最最简单的事情做不到。真奇怪.......如果妈妈们真的觉得做到“毫不在意”很困难的话,申爸有个建议:准备好环境。
什么意思呢?就是预先把故事播放着。孩子还没睡醒,起床之前,你就把故事播放起来。然后呢,一整天,就让故事那么播着。孩子在也播放着,孩子不在也播放着。这样的话,孩子一走进房间,就是故事背景,妈妈也习以为常了,不以为意了。

原则三,提醒-唤起-进入模式。如果妈妈们希望孩子不仅听,而且喜欢听,自己去开音响,自己听的话,那么,把提醒-唤起-进入模式演练熟就行了。
这个模式,不止适用于适龄的孩子。他适用于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举例来说,怎么做。
如果妈妈想让孩子喜欢听三国演义,原著朗读哈。
你直接给孩子放原著朗读,孩子不要。
你可以把老版的三国电视剧下载来,给孩子看上十集,电视么,孩子很喜欢看。看完十集,你跟孩子说,妈妈就下载这么多,没有了。
去干别的。
过了几天,你似无意地跟孩子讲,“诶,我发现了一个评书,三国演义,和你看的电视剧一模一样诶!”然后,你就把评书播放起来。最好从电视剧断掉的情节开始播放。你自己听,也不管孩子。
孩子马上就会给评书吸引了。
等评书播完了,过些日子,你跟孩子说:“妈妈还有朗读的三国演义,你要不要听?”
孩子当然要听。
就这么着,孩子就进入三国演义的原著朗读了。
这个模式,最精髓的部分是停那几天。
这个似乎很麻烦,但是,妈妈们不要忘了,要是妈妈编织了一个复杂的“提醒-唤起-进入”网,那就不一样了.....在三国电视剧停放的日子里,你可以唤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哈姆雷特“提醒”完了,孩子听评书;在听三国评书的时候,可以插入《荷马史诗》;在荷马史诗提醒完了,在“唤起”哈姆雷特......
就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时间轴上,总是在播种,施肥,收获。
可以想象,一旦滚起来了,你就在任何时候,都不断地有收获。

大申这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也还在“滚”着,并且,越滚越多。

“哈利波特有七部,一部接着一部吗?还是每一部听几遍?”
一部接一部,全部听完。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事实上,没有人知道:再说伴随聆听


说伴随聆听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这不过是在问“伴随聆听”的定义。妈妈们终于开始思考伴随聆听的定义问题了。

嗯,申爸说另外一个事情吧。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一个企业里边儿,谁赚钱多呢?当然是头儿赚钱多。你想多赚些钱吗?去当头儿。
这个吧,很自然地,会有人这么想。申爸当年就是这么想的,接着呢,申爸就想了:你说这个人,他菜鸟儿也是上一天班,他总裁也是上一天班。总裁一天赚的钱,够菜鸟儿赚上半年的了......半年也赚不来。既然都那么八个小时,内什么,干嘛不当总裁,多赚些钱呢?
有人模模糊糊地这么想,有人清晰明确地这么想。当年,申爸清晰明确地这么想。
既然要当总裁,那一个当然的思路就是:我去干总裁一天干的事情,不就行了么?申爸知道菜鸟儿一天干什么,可不知道总裁一天都干什么。于是申爸就观察,总裁干啥。
注意啊,一个人的行为,是有动机支撑着的。
话说,申爸观察了好久,也没发现什么特殊:他会多,跟销售开完会和市场开,市场的会还没完,HR已经等着了....要说不同,就这么一个特点。会上呢,他不断地要求,完成指标,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上次说的那个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真看不出什么别的特殊来。
还有,就是有很多时候,把自己办公室的门关起来,自己躲在里面不知道干什么。秘书说,他一关门,不是打电话,就是回邮件。这有些神秘,申爸不知道他打什么电话,回什么邮件。
若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在开会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时,他的反应,有些时候,申爸很迷惑。迷惑的地方有两点,第一,困惑于他做出决定的速度,怎么那么快?对方还没讲完,他的决定就出来了;第二呢?是他的决定,和申爸在边儿上肚子里草拟的,不一样。绝大多数的不一样,差别在申爸草拟了“是”或“否”,而他.....很明显,他的回复是在“和稀泥”。
观察了两年的时间,申爸觉得吧,这么干,是死路一条。他一定有什么当总裁的秘诀,秘而不宣,藏在肚子里,不给申爸知道。他们呢,外部表现出来的工作性行为,没啥可奇怪的。都是些常规的动作:开会啊,打电话啊,回邮件啊.....就这些。申爸自己也干;像什么吃饭啊,上厕所啊,讲笑话逗乐子啊,这些,申爸就更干了。

于是,申爸就想了:你说,他藏在肚子里的秘诀,他不说给申爸知道。总裁多得是了,成千上万,这个不说,那个不说,总会有说的吧?总会有写成了文章写成了书,发表出来的吧?没关系,申爸去找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书。
你别说,这一找,马上就找到了。申爸遇到一本书,叫做《经理工作的性质》,加拿大的亨利•明茨伯格写的。从这个名字上,可以看出来:嗯,这是申爸要找的东西。
这本书是1956年出版的,企业管理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申爸热切地打开书,里面上来就说:“经理们每天都从事些什么活动呢?这是外行人最好奇的地方之一,”明茨伯格写道,“可是,经理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从事了哪些工作,更谈不上工作的性质了。经理的工作,是一个谜。”
啊?申爸大吃一惊。
一个人,怎么能不知道自己每天都从事些什么工作呢?
不过,申爸马上转念一想,就明白明茨伯格说什么了:申爸自己也工作.....尽管不是经理,可是,申爸说得清自己的工作从事些什么活动吗?申爸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吗?
诶,你别去要求别人,就说你自己。你每天都在工作吧?你自己回答你自己的工作的行为和性质,你回答得出吗?每个妈妈都爱孩子,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可是,真正每天有多少时间在用在孩子身上呢?这个问题没问,你一直以为很多.....可是,我们做过调查,统计过的,对吧?你自己参与了调查和统计,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少得让所有的妈妈自己都大吃一惊。

现实生活就是现实的,里面藏满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答案的事实,还有我们以为别人知道答案的事实。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自以为知道的答案是错的,以为别人知道答案,那答案连同“别人”,都不存在。

明茨伯格的《经理工作的性质》,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奠基性著作。明茨伯格在里面写了些什么呢?大半本,都在说,一个经理,他一天都干哪些事情,统计:做备忘录用了多少时间,占百分之多少;接待不速之客用了多少时间,占百分之多少;开会用了多少时间,占百分之多少.......
切!就这玩儿意儿,也算是经典!
不过,它就是经典。在明茨伯格以前,没有人知道都是多少。他做了一项开拓性质的科学研究。
你剥去“经营管理学经典”这层华丽外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你搞清楚了你自己,你的顶头上司,你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这就到你们的老总了.....这三个人,一年365天,每天都干了些,这就是最尖端,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呵呵,科学研究没什么神秘的。这就是。

话说,明茨伯格很实在,说真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皇帝没穿衣服,他不硬说穿了。
明茨伯格呢,现在还活着。他的简介里边,说他的专长领域是“企业经营战略”。
“战略”这个词儿呢,是当年申爸最想搞明白的词之一了。
想搞明白呢,申爸就想找它的定义。你一个词,总得有一个定义,是吧?
可是呢,又奇怪了:申爸找不到它的定义!
后来,申爸才知道,它没有定义。
这就奇怪了。“战略”到处都说啊:什么大战略,什么经营战略,什么区域发展战略,什么国家竞争战略,什么战略性头脑,什么军事战略......那些人说起“战略”这两个字来,就跟唤他们家阿大阿二似的,亲切自然。感情,这些人都不知道自个儿在说什么!
是这样吗?
是,也不是。
说它是,确实有这样的人,还很多。他们口头上的战略,不过是虚的一层遮眼的迷雾而已,“战略”后边没有什么支撑它的实在的东西。
他们拿说溜了的嘴皮子,去骗同样不知道什么是“战略”又不能说溜了的人。
说它不是,也有道理。
世界上确实有“战略”这回事,确实有精于制定“战略”并执行之的人。明茨伯格说:“不要问我什么是‘战略’。你把它挂在墙上,我就知道它是战略,还是不是。”
对于精于制定“战略”并执行之的人,那些口头战略家,只要一开口,就把自己挂在了墙上,他们就知道他是战略,还是不是。但是,他们不会出来批驳他,所采取的态度只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里边有好多话题,以后有机会的话,再说。

可以肯定,像申爸那样,想走捷径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未必没有。企业经营是一个实践的领域,你得真的去经营,去干,才会成为经理,才会制定“战略”。想靠在理论上理解战略,然后学会制定“战略”,这条捷径:“此路不通”。

伴随聆听是申爸顺口诹出来的一个词儿。“伴随聆听”和“战略”一样:你给我一个孩子,我就知道他是伴随聆听,还是不是。但,please,不要问我什么是“伴随聆听”。
这么说,是不是在说:懂的恒懂,不懂的恒不懂。你有个孩子,已经伴随聆听了,你就恒懂;你的孩子还没有伴随聆听,你就恒不懂。
是的。
不过,情形没这么悲伤。
我们看啊:妈妈们要的,是什么呢?是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妈妈们不是要自己懂什么是“伴随聆听”,然后,去讲给别人听。
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这个和企业经营一样一样的,是一个实践的活儿,它根本不是一个理论活儿。靠搞明白“伴随聆听”的定义而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是死路一条。我们想把搞明白它的定义和干出来等价起来,这样不行。况且,什么是“伴随聆听”,根子上就讲不明白。

那你该怎么办呢?去看别的孩子。申爸一直在说,不要光看大申!你最好去仔细琢磨,别的也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他们是怎么样进入的。有没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呢?也有:·不要着急。干这个,就像冬天给老式的摩托车打火,踩一脚踏板,摩托车“呜~~~突突突突.....”没打着;再踩一脚踏板,摩托车“呜~~~突突突突.....”没打着.....你耐心地踩,气缸慢慢变热,总会有一次,摩托车“呜~~~突突突突突突”,声音越来越响,不断。打着火了。挡总能挂上,火总能打着的;
·伴随聆听的孩子,入睡的速度会很快。这是不是一个普遍性标志呢?如果给孩子听了,孩子立马晚上入睡快了,孩子肯定伴随聆听了。这没问题。会不会已经伴随聆听了的孩子,怎么的入睡也不快?这不好说;
·当背景音乐放着。
·似乎,采用的聆听资料是一个关键因素。当妈妈们没有体会到伴随聆听的巨大价值的时候,理所当然会去嘀咕一些细枝末节。现在,这些枝节所产生的副作用在伴随聆听的巨大价值面前,不值一哂的了......试试《哈利·波特》吧。这个东西,似乎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当初,申爸选这个,是撞上的。可能,有什么地方撞对了。另外,能够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的妈妈,能不能说一说,当初,你观察到孩子明显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时候,孩子听的是什么资料?
·伴随聆听的表现之一,肯定就像BB妈妈说的:“随便放什么资料孩子都听,不拒绝,能边做别的事情边听。”但是,除了这种,有没有“孩子对于自己选择的资料,能边做别的事情边听”?有没有“随便放什么资料孩子都听,不拒绝,但要专心地听”?.....这些,都不清楚。
还是那句话,妈妈得琢磨别的孩子是怎么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在自己的孩子那里,慢慢试。
摸索。一边思考,一边摸索,不断地去试,不着急。这不止是制定战略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唯一法门;这也是做好任何别的事情的唯一法门。思考是必须的,但思考不要泛滥。思考一泛滥,就会跑到“理论上理解之后再做”的死路上去。
我们现在可以肯定:伴随聆听,决定后边的很多很多东西,基本上是一切。这个东西很重要,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从0基础到伴随聆听:理论和实践(一)


孩子呢,他的生长和发育,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特征的。
越来越多0基础的一年级孩子,加入到群里来。妈妈们着急:怎么让孩子尽快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我们先看,这个伴随聆听,在一个人整个一生中,占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我们放宽视野,从一个人整个一生的角度来看.....或者,你站在一个人四十岁,“不惑”的年纪往回看....在生命的早期,哪些事情是其一生中独特而重要的事情呢?
只有两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聆听。聆听这个事情呢,有什么作用?
你看啊,你跟你6岁的,刚上小学的孩子,很严肃地对他说:“你很卑鄙!”
孩子怎么反应?孩子没反应。
很显然,孩子听不懂,“卑鄙”是个什么意思。甚至,连用“卑鄙”这个词说他,是代表他好,还是他坏,他都不明白。
他本就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可是,申爸告诉你,你要是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说:“你很卑鄙!”这个孩子当时就不干了。
一个八岁的孩子,他听得懂,“卑鄙”是一个很严重的说人坏的词。
这也就是说,孩子在六岁到八岁这两年时间里,学会了“卑鄙”这个词的意思。
这本不奇怪。本来么,孩子总会有一个时段,在这个时段中,学会原来不会的东西。
可是,奇怪的地方不在这里。
当你认真想想,孩子学会“卑鄙”这个词的意思,是一件奇怪至极的事情。为什么呢?
好了,你现在,脱离开电脑的屏幕,认真的问自己:“‘卑鄙’到底是什么意思?”仔细思考,然后,用一句话,把‘卑鄙’的意思明确地说出来。
你会想:这还不简单!
这不简单。你试着把那句解释‘卑鄙’的话说出来。试试看,你能不能。
你说不出来!
被逼急了,你说“卑鄙”就是说“一个人非常坏”。
你对一个八岁的孩子,经常说:“你这个坏小子,坏到家了。”
这么说的意思,无非是说这个孩子非常坏。他不生气,“怀旧坏呗。”
可是,你对一个八岁的孩子,说:“你非常卑鄙!”
他立马就生气了,十分地生气。
看来,“卑鄙”还不完全是“一个人非常坏”的意思,它还含有一种鄙视憎恶的态度在里面。
这让事情变得复杂。更加让人说不清,“卑鄙”具体是个什么意思。
你说不清,申爸也说不清,事实上,没有人能说得清,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好了,既然说都说不清,那孩子在这两年里面,他一定不是由你以明确的方式告知,而学会“卑鄙”这个词的意思的。
那他是怎么学会的呢?
这就奇怪了。
一点不奇怪。孩子是在日常的语言中,在使用“卑鄙”这个词的具体语句中,自己学会这个词的意思的。因为没人教么,也教不了:你都说不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怎么教?
这个词,不是靠“教”教会的,而是靠“学”学会的。
事实上,所有的那些我们称作抽象名词的词,都和“卑鄙”一样。我们觉得我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可是,一较真,它们具体明确的意思,你一个也说不出来。这些词有哪些呢?很多很多:卑鄙、崇高、团结、友谊、时间、空间、猥琐、大方、和蔼、冷漠、和谐........我们一说到这些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某一种景象,我们觉得,这种景象就是卑鄙、崇高、团结、友谊、时间、空间、猥琐、大方、和蔼、冷漠、和谐,但是,我们确实无法用语言说出,什么是卑鄙、崇高、团结、友谊、时间、空间、猥琐、大方、和蔼、冷漠、和谐。不信你就试试,你自己试着说说这些词的明确涵义,你就知道了。
很多爸爸妈妈,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他们教孩子,喜欢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喜欢用“适合于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来教孩子;第二件呢,是喜欢一边给孩子读,一边解释。
我们先看,“适合于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会有什么问题。
那些“适合于六岁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都是些简单的资料。很多词汇,比如上面说的卑鄙,还有龌龊、颟顸、猥琐....这些词,肯定是不会出现在这些资料里面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六岁到八岁,爸爸妈妈给他的所有资料里面,卑鄙、龌龊、颟顸、猥琐一次都没出现过,那这个孩子到了八岁,肯定不会理解卑鄙、龌龊、颟顸、猥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肯定的么,他听都没听到过,怎么会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申爸推荐的伴随聆听资料,全部都不是“适合于六岁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了。就是为了能让卑鄙、龌龊、颟顸、猥琐这些词,在这些资料里面,都能出现。
你马上会发现,这里面有问题哦。
孩子一路来,都是聆听“适合于六岁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的。这是爸爸妈妈们的切身经验:你给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讲睡前小故事,小狗小猫小兔子,他听得津津有味。你给他讲夏洛的网,他就不干。不听,不要。他拒绝不适合于他年龄理解水平的一切东西。
这简直就是一个规律。
怎么到了六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了呢?
这就是申爸的一个重大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接受远远超越于他年龄理解水平的资料。
这个阶段,就是伴随聆听阶段。大致说,这个阶段发生在5.5-7.5岁这个年龄段。
现在呢,那么多孩子已经伴随聆听了,我们的问题,已经不是这个阶段存不存在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问题了。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但实践证明,这现象确实存在。
事实上,申爸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孩子聆听远远超越他的年龄理解能力的资料的时候,他实在不是在“理解”那些资料,而是在形成理解能力本身!
一个人一生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在5.5-7.5这个年龄段形成的。
呵呵,如果一个人没有理解能力,那将来就很难理解什么深入的东西了。
其实呢,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他听的就是语言。语言来建构他的理解能力。他不是在听你给他的资料里面的内容。
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中,没有建构起良好的理解能力,等到了初中高中,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非常害怕所谓的“阅读理解”题。老师也没法儿教,只能跟他说:“你好好理解理解”,他没有理解能力,他没法儿“好好理解理解”。他没法子,只能死记硬背答案。对于建构起良好的理解能力的孩子,这些阅读理解题,简直就是白给送分的题:“真不知道他们出这些题,有什么意义。”当然有意义,这些题可以考察出不同人的理解能力的高低。会的恒会,不会的恒不会。
所以呢,那些坚持给孩子“适合于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的爸爸妈妈,你们三思。
第二个呢,更不靠谱。老是给解释。你知道了那些抽象名词,是不能用明确的语言来解释的这件事情,你就明白,你给孩子读的东西,是不能够去解释的。
其实呢,按照申爸的观察,很多爸爸妈妈是不留心,把解释和互动给搞混了。解释是用语言来明确书中的一些事情,让它变得简单。解释是理解能力建构好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孩子还小,他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建构好,你解释不了。所有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试图去给孩子解释的爸爸妈妈,都会面临一个困境:被孩子问的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互动不一样。申爸大力提倡在读书的时候,和孩子互动。书里谈到,小猫吃饭的时候,把饭粒洒满一地,是不良行为,孩子马上接口,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也是不良行为。爸爸妈妈马上反问:“宝宝,还有什么不良行为?”孩子答不上,爸爸妈妈就启发道:“玩玩具的时候,乱摔玩具是不是不良行为啊?”孩子说:“是。”然后,补充说:“吃饭的时候,把勺摔来摔去,也是不良行为。”
这是互动。
要大力和孩子互动。
要和孩子互动。但不要给孩子解释。你给孩子解释,孩子马上将你的军,问你问到无可解释。完了呢,还到论坛上来发帖问,问我该怎么解释。你该怎么解释?你本就不该解释!
聆听这个事情呢,可以建构孩子的理解能力。在5.5-7.5这个年龄段,是一个人形成一生的理解能力的关键期。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形成一个高水平的聆听能力基础。
我们从四十岁往回看,一个重要的事情是聆听,这发生在5.5-7.5这个年龄段。另一个呢?另一个是形成社会交往能力。这发生在10.5-13岁这个年龄段。
这个,我们暂不谈。
总之,六岁左右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十三岁形成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孩子有了这两个能力,一个人教育的基础就打好了,打好了呢,孩子就进入完全的青春期,他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从0基础到伴随聆听:理论和实践(二)


那么,伴随聆听是什么?
伴随聆听呢,是大脑不受意识控制的一种自发的聆听活动。
我们呢,很骄傲,很自信。我们相信,每时每刻,我们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自己觉得,我们对我们的大脑,有绝对的控制权。只有睡着了之后,我们才丧失了这种控制权,我们控制不了我们自己的梦。
我们就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是这样。
其实,孩子,他不是这样的。
至少在某些事情上,不是这样。
这些事情之一,就是伴随聆听。
在已经伴随聆听的孩子那里,大量的事实证明,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在听,可是,他确实听了!孩子坐在地板上,在认真地搭积木,故事机在播放着故事。你怎么看,孩子都没在听,他在专注地搭积木。可是,你要是把故事机关掉,孩子马上不干,扔掉积木,不满意地大声要求你打开故事。你可以做另外的测试,你把故事机的音量慢慢地减小。你减小一点点,孩子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你继续一点点地减小,你观察孩子。当音量减小到比稍微听不清大一点点的时候,孩子会下意识地侧过耳朵,仔细地听。但也仅仅是下意识的,他还是在专注地搭积木。但是,你再减小一点点,音量低过能听清的阈值,孩子马上不干了,扔掉手里的积木,大声要求你把音量开大。
伴随聆听的孩子,可以试试,孩子就是这么个表现。
怎么导入伴随聆听的状态啊?
你只要抓住了“不受意识控制”和“自发”这两个词,就很简单了。
要做到“不受意识控制”和“自发”,首先就是爸爸妈妈不要去问询:“你在听吗?”你这样一问,孩子必须马上唤醒自己的意识,来关注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听”。这个好不容易进入的“不受意识控制”和“自发”状态,就破坏掉了。爸爸妈妈必须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不闻不问,就当背景音乐,放在那儿放着,就行了。
孩子都是在听,聆听。为什么非得伴随聆听呢?
其实,孩子只要听,就有用,就都建构理解能力,管它伴随不伴随。
有意识的聆听和伴随聆听,区别在于强度。
为了在关键期内,让孩子建构起更好的理解能力,必须给孩子以大强度的聆听资料。如果孩子一直在专注地聆听,很快,孩子就累得不行了。还有呢,就是,你不能把两年的时间,都用来让孩子专注地听。孩子坐在沙发上,瞪着小眼睛,专注地听两年,还不听傻了?5.5-7.5是孩子聆听的关键期不假,可还是别的关键期啊。孩子要用这段时间,发展细微动作的协调能力,要锻炼读图能力,要锻炼绘画能力......各种各样的能力。啊,光听,别的都不管了,那也不行啊。
既然孩子能够伴随聆听,一方面,故事就在那里放着就行,另一方面呢,孩子该搭积木,锻炼精细动作协调能力,搭积木;该画画,画画;该看书,看书。“伴随”么,不影响干别的任何事情。甚至不影响和家长说话,交流。
另外一个方面,申爸总是觉得,伴随聆听建构起来的理解能力,要强于专注聆听建构起来的理解能力。当然,现在只是“觉得”而已,没有实际的例证。等着几百个孩子长大到九岁十岁,无法进入伴随聆听而专注聆听的孩子,和伴随聆听的孩子,这两个群体之间的理解能力就可以定量测试了,两者之间应该有明显的统计性差异。
嗯,就放在那里给孩子播放着,爸爸妈妈就当没有这么回事,这是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不二法门。
那么,对于0基础的孩子呢?怎么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从0基础到伴随聆听:理论和实践(三)


先说,什么是0基础。
孩子长到六岁了,没有听过MP3的故事,没有特意做过亲子阅读,爸爸妈妈也没怎么给孩子读过书。
这就是0基础。
申爸觉得,0基础的孩子,直接可以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当然,这需要有这样的孩子,测试过,才知道。
测试的结果,肯定会是这样的。
为什么呢?
伴随聆听,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是人类这个物种所共有的一种基本能力。
孩子到了6岁,还没有过聆听的经历,他的形成伴随聆听的能力,根本没有受到过“污染”,淳朴的,纯净的。这时候,你直接给孩子伴随聆听的资料,让播放机就像放背景音乐一样,播放着,孩子直接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
一直以来,申爸在关注一个特殊的、为数众多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和祖辈生活在家乡,父母不在身边。祖辈不懂教育,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一直野玩儿。他们的教育,如果在5.5岁配上伴随聆听,6岁进入小学,到了8岁,他们状态应该会超越所有从胎教开始一路高成本教育过来的孩子。
当然,申爸一次测试的机会都还没有找到过。
现在,人多了,大家可以在身边找一找,试一下。
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嗯.....能看到这个帖子的孩子,多多少少都受到过“污染”。要让孩子伴随聆听,那具体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爸爸妈妈要把电视机关掉,电子游戏机收走。有了电视和电游,不要想让孩子伴随聆听,连聆听,他都不会去听;
第二步,参考上面的帖子,选择一款适合于自己的故事机;
第三步,把立河妈妈放在立河故事机里的故事,也都装到你自己的故事机里。
第四步,回到家里,把故事机打开。就跟孩子说:“这是妈妈自己要听的故事,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完了呢,妈妈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只要孩子在家,写完作业,就这么播放着,不和孩子提任何有关听故事的问题。
播一个星期,孩子自己就伴随聆听了。
先播哪一个故事呢?立河妈妈先播哪个,就先播哪个。
完了。
就这么简单。
呵呵,简单的事情,往往很难做到。有第一次听说伴随聆听这个说法的妈妈,试试看。‘
困难的原因,在于孩子都不是0基础,这就麻烦了。孩子那里,可能出现各种状况,然后,鉴于伴随聆听的重要性,妈妈会去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妈妈一去解决,正好坏了。
出现任何问题,都不要去解决,就说是“妈妈要听的故事”。只要孩子在家,写完作业,就那么播放着。就那么播放着,就行了,播一个星期。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4-9-1611:27:24
-- 孩子到了6岁,还没有过聆听的经历,他的形成伴随聆听的能力,根本没有受到过“污染”,淳朴的,纯净的。这时候,你直接给孩子伴随聆听的资料,让播放机就想放背景音乐一样,播放着,孩子直接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
-- 一直以来,申爸在关注一个特殊的、为数众多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和祖辈生活在家乡,父母不在身边。祖辈不懂教育,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一直野玩儿。他们的教育,如果在5.5岁配上伴随聆听,6岁进入小学,到了8岁,他们状态应该会超越所有从胎教开始一路高成本教育过来的孩子。
申爸是久经论坛烽火考验的大家,俺就假设申爸的心理承受足够强了,俺就直言不讳了。

我感觉,申爸对"5.5-7"这个独立发现的伴随聆听敏感期,达到了一种入迷(甚至是入魔 )的状态。
一直在竭尽所能寻找(甚至号召大家参与制造)任何具有统计意义的样本。
对此,我抱有十分矛盾的心理。
(1) 我十分渴望,申爸的此项理论,能够获得样本验证。这样,申爸必然成为蒙台梭利级别的儿童教育大家。
那可是我等申爸粉丝的巨大福音。想想看,咱也是与申爸这样级别的大师,同时代,甚至在网络上对过话的人。
(2) 我十分怀疑这个年龄阶段(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因此,不得不预先泼一盆冷水。据我观察,这种伴随聆听的情形,存在于任何年龄段。很多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即使没有什么节目可以看,照样一边忙着,一边把电视看着,偶尔听到感兴趣的内容,才会暂时关注一下。
我知道,这盆冷水是不必要的。看到申爸的表述,申爸对此早已心知肚明。
申爸是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巨大特殊性,或者说,申爸是把孩子表现出来的专注力,"归因于"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伴随聆听了。
哪怕只是证明"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伴随聆听"和"专注力"之间存在"正相关",这都是了不起的儿童心理学界的大发现。

学父说的没错。
假如,你要考律师证,完全可以把考试内容录下来,晚上睡觉的时候,旁边播放着,播一宿。这肯定会对考试成绩有帮助....尽管,这看起来很疯狂,但很可能是真的。尽管,申爸没有试过。
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年龄都可以“伴随聆听”。实际上, 也正是这样的。

学父五迁  十二周岁是形式逻辑(抽象思维)阶段的发端。对于在潜意识中积累词汇,这个年龄阶段是否有特殊意义?申爸对此如何看?

卓爸  申爸认为的静默期挺像竹子的生长特性,那段静默期在扎根。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申爸谈伴随聆听


伴随聆听哈,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孩子正好六岁,伴随聆听的白金时期。
这个要抓紧,抓住。
这个六岁呢,爸爸妈妈只要抓好两件事情,孩子就一辈子OK。一件呢,是养成自学的学习习惯。现在,这个自学的学习习惯,就是朗读。习惯朗读,喜欢朗读。这样慢慢建构,慢慢培养。只要坚持不懈,孩子在这学期的期末,那朗读,就杠杠的。
另外一个呢,更重要,那就是伴随聆听。
申爸呢,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发现了什么?
伴随聆听,固然。可是,仅仅是伴随聆听吗?
申爸总觉得,不尽然,似乎还有一个别的什么东西。
三周之前,有一天,申爸去景山接大申。大申呢,给石老师留校了,数学作业瞎划拉,不好好儿写,就给留下改作业。
没事儿,就同另一位同学的妈妈,在校门口儿,抱着胳膊在那儿聊天儿。
其实呢,申爸知道,大申可不止在这里,受到妈妈们的关注。在实际生活里,在大申他们班级,同学的家长们也是十分关注大申的。
每个家长,在看申爸培养大申的时候,有种怪异的感觉。这怪异的感觉,说不出来,但肯定和平常的思路做法,完全不一样。
以前呢,很少有大申同学的家长,和申爸谈起这个事情......今天是一个例外。一个是四五年了,家长之间相互很熟悉了,另外一个,是两个人都等孩子,等的时间还巨长,就轻松地唠嗑。
“我就觉得你那么培养大申不行,”说着说着,说到这个话题了,同学妈妈直言不讳地说。大申的同学的爸爸妈妈们呢,当以“娃儿他爸,娃儿他妈”的身份出现的时候,那所有“娃儿他爸,娃儿他妈”就都是一样儿的。可是,当他们以自己的社会身份出现,那很多都是响当当的角色。
这妈妈呢?就是一份全国闻名的大报重点专栏的主笔。“你给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看什么《四世同堂》啊?他能懂吗?”那位妈妈继续说。
这几年来,申爸一直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他能懂吗?”
申爸绞尽脑汁,想了各种法子,来解释,来说明,来论证:“他能懂。”
可是呢,就在那位妈妈当面提出这个“老问题”的那一刻,申爸有种以前没有过的感觉,升起于心头:以前,在解释这件事情上,申爸什么地方做错了!
可什么地方做错了呢?在跟大申往家走的路上,申爸在想这个问题:这太被动了,这么个解释的方式,不行啊......
“太被动了”!对,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这个问题上,申爸一直处于守势,一直在解释,一直在解释。
你这个解释吧,永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你要攻,以攻代守。要不然,永远不会令别人信服。
“能够让自己信服的,一定也能让别人信服”,这是一个基本信条来的。
申爸就想:申爸自己,为什么就认为对四年级的大申,给《四世同堂》,是合理的呢?大申能够“懂”呢?
在申爸走过的路途中,申爸遇到了什么事情,让申爸自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懂”这个话题,申爸接触到,早了。五年之前,在爱网那会儿,申爸第一次把这个问题纳入视野。
其实吧,那个时候,想过很多,但没什么结果。
嗯,没什么结果。没什么结果的原因呢,现在看来,主要是大申没有给申爸以有价值的事实输入。
有一些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非常有价值的现象,可能一直为人们所忽视。
事情没有持续多久,大申就开始起作用了。
大申带给申爸的“事实”,有绝对冲击力的事实,是听天书。
这个,申爸已经详细地反复地说了又说,已经没什么可再说的了
当在大申六岁整的时候,申爸发现了大申听能听天书的现象,申爸就做了两件事情。
一个呢,是拼命地试图去解释。
为什么要解释啊?这个原因很简单,只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才能作预测!
预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只有预测,正确的预测,才能决定明天,创造明天。申爸就解释。
当时,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去解释。
解释的过程呢,当时是怎么解释的,这些,都记录在51里面了。
小河她们整理了51里面所有那些乱起八糟的东西,应该对此有些体会。
回头,请小河谈谈她整理51时的感受。
申爸当时的解释,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应该是正确的....具体怎么解释的,申爸现在记不清楚了。得回去查51。
但是,事情本身的发展,并不顺利。
解释是为了预测,申爸的解释,确实带来的预测。那个预测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天书敏感期。
当时呢,在51里面交流的爸爸妈妈,都是在爱网的时候,精粹出来的一些爸爸妈妈,大约有十几个人吧...申爸就拼命忽悠他们,引导自己的孩子,去听天书。
让申爸沮丧的是:没有一例成功。
申爸呢,当时就奇怪:怎么一个也不成功呢?这不应该啊!
申爸没地方好看,就去反复琢磨申爸自己的解释。怎么看,当时的解释怎么有道理。申爸想不出还应该怎么解释,又不敢想象,还会有更合理的解释。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是:当时解释的推理出的预测,得不到验证。
当时呢,那十几个人的孩子,男孩儿也有,女孩儿也有,各种年龄的孩子,都有。大家就是都做不出天书敏感期来。
申爸不甘心,可不甘心呢,也没办法。
完了呢,那些爸爸妈妈,弄不出天书敏感期,就回过头来,说服申爸
申爸觉得,他们成功了。
他们的逻辑是:天书敏感期,确实有。可是,有呢,也只是大申有。大申特殊,大申特殊在有个特殊的爸爸。
完了呢,他们就怂恿申爸,去思考:在大申的成长过程中,天书敏感期之前,申爸在大申那里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导致大申出现了别人都没有的天书敏感期。
它这个事情吧,三人成虎,申爸就信了他们了。
于是,就仔细地认真地梳理,申爸给大申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
梳理得申爸七荤八素,乱七八糟。
他一个五岁的小屁孩儿,你能给他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呢?
这条思路本身不对,自然什么结果也没有。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呢,不是那十几位爸爸妈妈们不重视天书敏感期,也不是因为没有适龄的孩子,原因应该在于,当时大家引导的方法,不对。
反正,总之吧,51里面记录的主体,就是这个天书敏感期....那时候,还没有伴随聆听的概念。伴随聆听,应该是在李网里总结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申爸找到教育好孩子的方法


碧海凌波发表 于 2014-11-1523:04
2014/11/15,早上6:25起床接着听《气球上的五星期》,听了2小时45分钟。
9:10-12:00外出捡树叶、爬树、看小麦地、农博园挖苹果树苗、和小朋友钻户外的立体
12:05-22:00在家听故事,听完《气球土上的五星期》接着听《中华上下五千年》同时或者和
奶奶玩,或者看丁丁,或者和我和面包馄炖。中间讲了20分钟《数学真好玩》,关故事听了一会儿音乐。今天总共听故事约11小时45分钟。
睡前又自己打开故事机,不让我关,不过几分钟就睡着了。
本来说好凡尔纳听完了听少儿三国,谁知人家自己接上了五千年,告诉我听完五千年再听一遍西游记,然后才是三国。既然这样安排,那就这样听吧。明显这第四遍五千年比听第三遍时状态好了,还是随身带着故事机,我可省心了。
立河包馄炖比我包的都好看。
今晚还告诉我明天看蓝精灵,最近有3天没看了。
立河今天看丁丁时间明显长了,每次都有半小时以上,今天看了三次。而且不像以前一会儿就翻完一本,而是很认真地看,偶尔还给我讲某个情节,看来能看懂很多了。还是丁丁有吸引力,以前买的那些绘本,他都是一会儿翻完就再也不看了。
前天,我收到了《三毛流浪记》的连环画,给他,他看了两分钟就给我了,说看不懂。

听说读写,语文的四大项能力。听和读,是孩子接收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
现在看来,从总体上说,完全可以这么看:申爸找到教育好孩子的方法,说到底,其实很简单,就是抓住敏感期,配以高超的技巧,建构起孩子强悍的聆听和阅读的能力。
伴随聆听、天书是培养聆听能力的主要手段;以丁丁历险记为代表的桥梁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
聆听能力的培养,非常简单:孩子到了5.5岁,作为聆听能力的手段、途径的“听声音”的能力,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成熟了。前提已经有了,没有障碍。只要给孩子当背景音乐,放故事,就能形成很好的聆听能力。
阅读不然。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
机会成本最低的教育方式,是把学校教育也纳入到孩子教育的整体,来综合考虑。
如果孩子入小学之前,不识字。孩子所认识的字,都是语文课堂上老师教会的话,那至少得到小学二年级结束,孩子才会聚集起大致能够把书读成句的识字量。
这个时候,就到了关键期。
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对读物中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孩子不过是综合了以前猜到的信息、画面还有能读出的句子,“破译”读物的内容。他在读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阅读。这是最理想的。
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也就是三两个月。
孩子的识字量一旦达到阈值,他自己能够借助零星的汉字,把书中一幅图片中的内容解读出来.....这内容是一直困惑孩子,急欲求之而长期不得的。孩子被一直“憋着”,是一个关键因素.....雪崩效应就产生了。他会用同样的法子,一幅接着一幅地解读所有那些让他困惑许久的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心理的自我感知上,孩子都是在“破译”读物的内容,而不是在“读那些字”,甚至于,他破译完一幅图片,图片说明中的哪些字自己认识,哪些字自己不认识,他都没留意。
孩子留意的根本就不是那些字。
当把“读字”从早期自主阅读中踢出去之后,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就指日可待了。
这种情况,一个很显著的例子表现就是:孩子从不问爸爸妈妈,某个字怎么读。他感兴趣的是整个意思,不是某个字。孩子偶尔会端着书,来让爸爸妈妈把一整句话给他读一遍。这种情况,发生在孩子确实越到句中几个关键的字,自己不认识。而这个句子,对于理解整个意思,又非常关键。
他感兴趣的是整个的意义,不是那句话,更不是那句话中不认识的几个字。
当孩子把《丁丁历险记》用这种方式都猜完了,给一部又大又长的故事,让孩子利用刚刚学会的方法,把这个故事自己吃掉,非常重要。
这个又大又长的故事,目前,申爸还是推荐《哈利·波特》。
当孩子自己啃完了《哈利·波特》,阅读的第一阶段,就成功完成了。
处于关键期的妈妈们,要善用《丁丁历险记》。在用丁丁历险记的时候,最好不要和孩子有任何互动:憋着他!
第二阶段,要等到四年级的上学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伴听-间接学习过程


很多妈妈抱怨,说孔夫子上的书太贵。其实呢,那些书,申爸觉得,哪一本都不贵,真心不贵。为什么呢?它这个贵啊,便宜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分跟什么比,怎么比,才能分出来贵和不贵。这个呢,是当初,申爸给大申当天书读的阿西莫夫。
五年之前,阿西莫夫,到当当上去买,早已经踪影全无了,申爸呢,又想拿阿西莫夫给大申当天书读。怎么办呢?只好去图书馆。那时候,申爸只知道白石桥那儿的国家图书馆。在国图,每一本阿西莫夫都是基库书,就是那种你可以借出来,在指定的阅览室看,但是不可以带出阅览室那种。这也不行啊,读天书,得回家读。于是,申爸就只好复印,国图那个地方,复印可贵了,一页单面两元,双面四元。那本《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就是在国图复印的,一本下来,申爸记得,有的书稍微少几页,是九十多块,有的书多几页,就一百多,申爸印了四五本,就那么一摞纸拿回来,五百多块。太贵了,这个,不能这么印了,这么印,非印破产了不可。其实呢,这书吧,根本不用印。你到区县图书馆去,开架借回家。不过那时候,申爸不知道这个,这个是后来才知道的。后来,申爸就想到了:找pdf啊,用pdf打印,不就行了么。这就是后来那些《阿西莫夫自然科学知识》还有《老子今注今译》那些。这个pdf吧,拿到打印社去打印,一页是一毛五分钱,比国图,那是便宜多了。这样,这一本书下来,四五十块钱,就够了。申爸觉得:真便宜啊!便宜是便宜,就是那个字,读起来,真的不怎么着:字都是长毛儿的,有些字,真心模糊,看不清。读完了阿西莫夫,申爸看什么书,都觉得清晰得不得了。好像带上了眼镜看世界的感觉。
赶到两年前,薄荷介绍给申爸孔夫子。申爸上去一看:得!这里的阿西莫夫,简直就是白菜价:两元一本。最便宜的,七毛九一本。就是一本加上15块的快递费,那也便宜得了不得了。你怎么说,买回来,人家那是正版的。皮儿破一点儿,无所谓,人家里边儿的字儿,好说歹说,它“不长毛儿”不是?
说这些,无非是想说,当初,申爸辨别出大申天书敏感期之后,就不惜一切代价,把阿西莫夫带到大申这里来。可是,有时候,到后来,发生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申爸望着那一大堆打印纸,就想: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非得是阿西莫夫?弄了那么一大摞纸。书那么多,为什么非要这个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呢,申爸只是一种潜意识在起作用。总是觉得,这个东西,给到大申,是最好的。至于说把其中清晰的意义辨析出来,却一直不能。大申还小,孩子的成长,还不足以让申爸看出什么规律来。一直以来,申爸就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疑惑呢,来自这里。很明显,孩子的成长,不是乱来的。从种种迹象上来看,他的成长,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呢,如果有人指出了,任何一个父母,都可以很清晰地辨别出来。它的大致的脉络是这样的——有生之初,孩子就在听。听他周边环境中的话语。这自然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孩子开口讲话做准备。孩子是靠听来学会说话的。俗话不是说,十个聋子九个哑,剩下一个一准傻。这个话儿是说,要是一个孩子,他不能听,就无法说。正常的孩子,在能说之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什么都放到嘴里去啃。小婴儿,总有那么一个阶段,抓住什么,就往嘴里塞什么。后来,这个现象渐渐地消失,不见了。孩子一旦张嘴说话,他的世界就一下子打开了。他可以通过交互,从身边的人那里吸取更多的信息。另外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小孩子,他的手总是在不停地弄些什么。要么是抓起一块石头,执着地地不停的扔。扔了,歪歪斜斜地走过去,捡起来,再扔;一扔能扔一个多小时;要么,就是把一块积木放在另一块上面,放好了,拿下来,拿下来,再放。孩子总是在不停反复练习,尝试这些动作。再长大,就喜欢听故事。喜欢听爸爸妈妈给他讲故事,读书。那个听啊,听得你无可奈何,读得你口干舌燥,困得你意识好像都游离出去了,孩子他坐那儿还在兴致勃勃地听。动作上的尝试,反复不停地听爸爸妈妈的亲子阅读。就这样,到了五岁。
五岁呢,进入伴随聆听状态。进入伴随聆听呢,孩子可以听的内容的范围,一下子就扩展开了。什么主题都行,只要是在讲,他就在听。这和以前,不太一样。以前,不喜欢的故事,明确表示不要。现在呢,你只要放,他就听。这种伴听,在男孩子,正好跨过他的静默期。在伴听的后半程,一个相当显著的现象出现了:孩子明显能够从间接经验,学习到东西。这种学习,不单是指能够口头上复述出来。更重要的,是指孩子能够把听来的事情,在需要的时候,自己能做出来;而在以前,孩子只能做那些自己重复练习过的事情。这种从间接经验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突然做出来的事情,刚开始,会给父母以极大惊喜。就在这个时候,孩子明确体现出:自己掌握了概念。你去跟你6岁的孩子说:“你很卑鄙!”孩子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他不知道“卑鄙”是什么。你去跟你8岁的孩子说:“你很卑鄙!”孩子立刻就不干了这时候,你如果问孩子:“卑鄙是什么?”孩子会说:“卑鄙是不好的。”他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但是,很明显,在孩子头脑中,卑鄙显然要比“不好”要更加不好。比如说,你跟孩子说:“你很不好。”孩子的反对程度,远远低于“你很卑鄙。”可是,这个“卑鄙”这个词的确切涵义,是谁,在什么时候教给孩子的呢?
这是一个谜。
我们说,那一类叫做“抽象名词”的词汇。在这个时候,孩子都懂了!这是促使申爸确信:伴随聆听是建构智力的关键手段的判据。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些抽象名词,原则上,是不可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定义的。很多这种类型的名词,你比如说,前边提到过的卑鄙,还有崇高、高尚、团结,这些词,你自己试着,用语言来解释解释看:不管你怎么解释,你都会觉得,还有一些意思,在自己解释的话中,没有表达出来。妈妈们静下心来,体会体会看,是不是这样。其实呢,包括我们日常常用的时间、空间这两个名词,也是抽象名词。不信,你解释解释时间,试试看。什么是时间?现在呢,事情很清楚了:这些抽象名词,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解释。既然连解释都不能,那孩子是怎么学会里面的意思的呢?很多爸爸妈妈说,孩子是从场景中总结出这些词的意思的。这个说法,可以解释“爱”这样的抽象名词的来源。可是,卑鄙呢?你的孩子,经历过多少次“卑鄙”的情境?
一次都没有。可是一次都没有,他怎么明白了里面的意思呢? 这是怎么回事? 只有一种可能:孩子是从语言中,抽象出这个词的意义的。这个抽象的过程,非常明显,它在意识之外。孩子意识不到,自己是怎么弄懂这个词的意思的。那么,你结合男孩子的静默期来看所有这些事情。男孩子从静默期一出来,无一例外,都懂那些抽象名词的意思了。男性呢,从总体来讲,在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方面,肯定是要胜于女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现在,妈妈们想想你和你老公,男性总是比女性感觉自信、成熟。至少,不会动不动就半夜三更爬起来抢几本破书....对不对? 从男孩儿和女孩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看呢,女孩儿和男孩儿的最大差别,就是差了这两年的静默期。这两年的静默期,恰好卡在了伴随聆听这件事情上面。
你想啊,那些抽象名词,每个的涵义都是很深的,同一个抽象名词,在不同的人的嘴里,涵义是有差异的。对于抽象名词掌握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很可能是衡量不同的人在思维方面的差异的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尽管这个指标,很难测量出来。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线索,全部指向这两年,指向伴随聆听!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伴随聆听-智力构建的手段


嗯,接着说哈。
这个伴随聆听。伴随聆听呢,为什么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的手段?先说,怎么理解这句话。
首先呢,如果一说“最主要”,那就还有次要的。玩耍啊、感知世界啊、体验啊、看视频啊、触摸、体会...这些,当然也是建构智力的手段。不过,不是最主要的手段。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呢,申爸说,在5.5-7.5这个年龄段,伴随聆听才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手段。申爸不是说,建构智力,伴随聆听在哪个年龄,都是最主要的手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在孩子小的时候,玩耍,感知,那个才是最主要的手段。而不是听。
等孩子到了8岁,完完全全地自主阅读之后,阅读就变成最主要的手段了。聆听呢,也是手段,但居次要。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是“二维”的,聆听是“一维的”。
什么意思啊?阅读,你这个孩子看书,他忽然想起来,要参照一下前面看过的内容,他就直接翻到前边,把那内容在仔细复习一遍。
你去观察自主阅读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么看书的:反反复复地翻来翻去。这个,聆听不行。即便是听MP3,要精确地定位到前边听过的某一个内容,都是非常困难的:找不着。所以,聆听是一维的。
还有呢,就是聆听的速度太慢。大申阅读,那个阅读一个小时的量,够他听上好几天。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耐心,一点一点地听。所以呢,申爸说,玩耍也好,聆听也好,感知也好,阅读也好...什么也好,都是建构智力的手段。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最主要的手段,是不同的。
看看,又是年龄!申爸一直在强调,年龄年龄。妈妈们阅读申爸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想一想:申爸这句话,是针对什么年龄的孩子说的。
这里,有思维群的妈妈,看直播。也有小学群的妈妈,看直播。对于你们呢?申爸说的东西,一搬都在一年级群里面说。如果不加特别说明,所指的年龄,都是6岁。别的年龄的孩子的妈妈,要小心看申爸说的内容。你不要申爸天天在群里谈伴随聆听,你回到家,给你三岁的孩子,也伴随聆听。孩子小,不要去干大孩子的事情。等你的娃长到了5岁,再引导伴随聆听,完全来得及。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那...为什么申爸强调,伴随聆听尤其重要呢?这个就是第二层的意思了:5.5-7.5年龄段的伴听,是一个人一生的智力水平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前两天说了,这个抽象名词词义的涌现。孩子出了7.5岁的静默期,他就自己懂抽象名词的意义。这个呢,只不过是一个标志。你想啊,如果你觉得,“知道抽象名词的涵义”这个事情,它一定有物质基础的话,那...这个物质基础,什么时候建立的呢?肯定是在孩子明确表现出“知道抽象名词的涵义”之前的那段时间!
嗯...终点没什么疑义了。可起点呢?起点怎么判断?我们没有理论....这方面没理论,因为还没有任何一个前人,留意过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看孩子。也只能看孩子。
申爸记录了大申五岁九个月,第一次听《论语》的事情。申爸一直在试的,在那次大申听论语....当天书听....之前,申爸的测试,无一成功。这个持续了几年的测试,告诉申爸:起点就应该在五岁那个年龄里。至于是五岁开始,5.5岁开始....由于测试时间段长,这个时间的差异,落到了误差范围之内。申爸不好断言,是个什么时候。索性,就找个中间值:5.5岁。
从小孩子的妈妈,实操角度来讲,这个误差无所谓。反正早那么几个月,晚那么几个月,都无甚所谓的。只要断定是在5岁,不是4岁,就行了。
你看啊...孩子听天书....后来,巨多的妈妈,都成功地引导孩子进入天书状态....就是在妈妈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孩子进入天书状态那一刻,申爸才坚决地断定,这个伴随聆听是建构孩子一生智力水平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形成高智力水平的充分条件找到了!孩子听天书...天书是什么呀?天书就是里面的词汇、语句,孩子都应该是“听不懂”的么,这才叫天书。
那些抽象名词,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就都是“听不懂”的么。
孩子听不懂,他还喜欢听!听这种东西呢,听了两年,出了7.5岁,以那些抽象名词为代表的词汇,孩子自己就都“懂了”!这是多么巧合的事情啊!如果你是上帝,你“不这么建构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基础”,你还会费心去搞别的花样吗?咱们就说那个对抽象名词的理解。那些词,崇高、伟大、团结、卑鄙、时间、空间....头脑中能够涌现出这些词汇的精确完整意义的神经网络,即便不是智力和智慧本身,那也足够重要的啦!
 接下来的两点呢,申爸想说:这个网络,其实就是智力、智慧本身。
我们都知道IQ这个词。申爸一提到智力,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就是在说IQ。申爸已经在李网的高楼里,费了巨多的口舌,说明申爸说的智力,不止是IQ。
申爸一直不得意IQ这个东西。在这一点上,申爸和皮亚杰的感觉一样。为什么不得意呢?你去看皮亚杰的著作。他的代表作叫做《认识发生论》。这个IQ啊,其实是衡量“认识”的程度一个指标。起本身呢,不能告诉你我,认识这件事情,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对于认识本身的研究,很有成果,比如有什么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这些呢,都是正确的。这毫无疑义。这于我们成人,毫无疑义。可是呢,你要是拿于成人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教育孩子,让孩子产生正确的认识,那就不对了!你必须拿“于孩子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教育孩子才行!从孩子的角度,什么才是争确的啊?
对于孩子来讲,只有一件事情:整个世界!他还不会区分....更精确地说,他还不会有意识地区分...哪些是自然界,哪些是人类社会,哪些是自我....于蒙沌未开的孩子而言,就一个世界。自己还都未从这个世界里面分离出来呢!他自然不会去区分什么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他就是认识世界,而不是认知世界!这个认识,包含了所有这些项目: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或者,这么说:IQ的研究,让人们清楚地分析出智力的组成成分,有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但是,这不过是对“已经有了”的东西的分析;而不是对那个东西怎么形成的建构。IQ分析是吃雁,而不是研究怎么把雁射下来。于申爸而言,于皮亚杰而言,你得先考虑怎么把雁射下来...至于怎么吃,只要有了雁,你爱怎么烹饪怎么烹饪。聊怎么烹饪,而不关注怎么获得雁的东西,在我们两个人这里,自然不受待见。嗯...人类呢,科学性质的对于智力的探索,绝大部分都停留在“如何吃雁”上面。至于“如何射雁”,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文献留存下来。没有法子,申爸和老皮呢,为了搞清楚“如何射雁”,不约而同地把眼光转向了孩子。去看孩子。孩子的发展,会告诉你一切。皮亚杰呢,去看孩子,创建了他的认识发生论。没什么用处,但很有启发。申爸呢,去看孩子,发现了伴随聆听。申爸的伴随聆听,启不启发,问题不大,但是非常有用。申爸的伴随聆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操作的“让一个人具有良好智力”的指南,SOP。你甭想别的,照这个做,孩子就智力了!这个事情,让任何一个第一次听说的人,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可能!没什么不可能的。孩子的发展,秃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地把事情都揭示在那里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申爸要说的,还是IQ。作为四岁的大申的爸爸,申爸不待见IQ;可是,对于十岁大申的爸爸,IQ的研究,就很重要了。大申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智力啦!现在,是琢磨如何“吃雁”的时候了。嗯...申爸研究IQ,这个IQ啊,它就是一个数。纯数。标志一个人智力水平的相对高下的。从科学性极强的研究,已经证实:一个人的IQ,是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就是说,一个孩子,你十岁的时候去测他的IQ,得到的那个数;一定也是十五岁的时候去测他的IQ,得到的那个数...在误差范围之内,是不变的。IQ怎么测出来的啊?做题呀,那你说了,十岁的题,十五岁做,那后者的分数,一定高么!怎么会不变?呵呵,这个,不是的。十岁的题,和十五岁的题,是不一样的。用来测IQ的那个题,叫做量表。有针对不同年龄的量表,有幼儿的、童年的、少年的、青年的什么什么的。IQ的研究呢,指出“一个人的IQ是终生不变的”,可是,这句话呢,也有注脚。这个注脚就是:十岁以下的孩子,IQ不变的方差很大。什么叫“方差很大”啊?这个统计学的词,翻译过来,就是说:十岁以下,去测孩子的IQ,不是不变的!尤其是测量8岁以下的孩子的IQ,那简直是每一年测出一个数。乱七八糟,看不出任何规律。过了8岁,孩子的IQ值就慢慢回归到终生的固定值了。到了10岁以后,IQ值就死死地盯在一个固定数值上,终生不变了。这个现象,让机械IQ主义者来解释,他们就解释成: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成熟,导致了量表的偏差。可是,这个解释呢,真的不让人信服:智力本来就包含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呀!其实呢?在8岁以下,孩子正在建构着智力呢!建构智力过程中...就好比你2004年去人民大会堂西边那块地儿,你看到的,就是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工地么...那还不乱七八糟的!它那个国家大剧院,当时还没有呢么!这个呢,原因在于,IQ主义者和申爸的基本假设不一样。IQ主义者的假设是:一个人终生IQ值不变;申爸的假设是:一个人的智力,有一个建设过程,一旦建好了,就终生不变了。什么建设过程呢?就是5.5-7.5的伴随聆听。单从科学的研究的测量结果来看,这个5.5-7.5的关键期,完全是成立的。到了这里,也只能说明5.5-7.5是关键期,建设一个人一生智力基础水平的关键期。
可还是不能说明,聆听为什么关键。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个年龄段是关键期,其实就行了。证明聆听为什么关键,很简单。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你不管什么手段,他在关键期里建构他的智力,他都必须和外界交换信息。你这个不交换信息,不行。又聋又哑又盲的孩子,他一定傻,呆傻。第一个,是听。透过耳朵听;第二个,是看,用眼睛看;第三个,是闻,用鼻子闻;第四个,是尝,嘴巴尝,味觉;第五个,是触,用皮肤,触觉;第六个,是体感。在运动中,整个身体的神经系统反馈回来的身体姿态的信息。还有吗?没有了。为了不把事情搞复杂,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我们生活在1894年。为什么1894年呢?因为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一有电影,这个看就变得复杂了。我们求简单,1894年好了,在1894年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就有智力高,智力低的了。假如,我们是那时候的父母,我们怎么想?人和人之间,有巨大的智力差异;和我们现在一样,我们可以轻松得出结论:在关键期,一个孩子的看、闻、尝、触和体感,一定不是在5.5-7.5这个关键期里,建构智力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因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这两年时间里,他们的看、闻、尝、触和体感,基本上,相互之间的水平都相同,差异不大。造成后来巨大智力差异的,只有一个信息源:就是听!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扳道器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
大申爸:嗯,这个买书,水太大了:明白各种事情是怎么回事的;不明白任何事情是怎么回事的;半明白不明白某个事情是怎么回事的,全部绞在一起,在试图搞明白,说明白。
洪水滔天,从书韵流香里面涌出来。申爸是看不过来了。
看不过来,没法子,只能不看了。
这里清净,说说怎么用那些好书吧...至于价格、套利、投机、赚钱什么的,留在书香流韵里面去搞明白。
目前呢,申爸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很多呢,是给初中的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高中的、或者成人看的。
按照一般理解,给“哪个年龄的孩子看的”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看懂。
这没有问题。比如,睡前小故事是给学龄前儿童的,是说,学龄前儿童,会理解那些睡前小故事;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给五六岁的孩子的,是说,五六岁的孩子,能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可是,三四岁的不行。
说最新科学指南是给高中生看的,是说高中的孩子,可以理解最新科学指南。
一般来讲,申爸推荐一本书,就有妈妈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我们看哈,这个事情。
你拿昆虫记去给任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都会喜欢;我们说,昆虫记适合五六岁的孩子阅读;但是,你拿最新科学指南,去给一个高中生,高中生会不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喜欢昆虫记那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呢?
答案是:不一定。准确一点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喜欢,根本看不进去;喜欢的真喜欢,但仅仅是个别的高中生。
我们来观察,这个事情:昆虫记适合五六岁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最新科学指南适合高中生,只有个别孩子喜欢。
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分叉。
怎么个分叉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同样年龄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们趋同:每个孩子都能做,没有例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分化,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走。
等孩子走到高中,只有沿着特定方向走的孩子,才会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才会喜欢读荷马史诗,才会喜欢读莎士比亚,才会喜欢读论语...
其他没有沿着这个方向走的孩子,全部都不接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尽管,最新科学指南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论语,都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读物,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
很明显,在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了孩子走那条道。
在某个关键时刻,有一个扳道器,把孩子阅读轨迹“扳”到了那条特定的方向去了。
人生分叉处我们都能够理解,到了高中了,着迷的阅读论语荷马史诗的孩子,和那些着迷地阅读言情穿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地不同了。
很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发现这个问题,才着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呢,到了那个时候,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晚了。事实是:孩子已经沿着大致平行,但绝不相同的两条轨道,行进很久了。到了高中,两条铁轨才各自想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开始彻底分开。
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转轨”,不是不可能,但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那是非大功力而不可为之的事情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地说,那个扳道器,一共有两个。
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
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了“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大家注意:申爸没有改变专家们总结出来的,有关最新科学指南的用法。最新科学指南还是适合于高中孩子阅读的书
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年龄,孩子才发育到能够彻底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的程度。
但是,申爸改变了一下最新科学指南的性质。在六岁和九岁的时候,把它当做了一次扳道器。
让孩子听了一遍,读了一遍。
在六岁呢,我们都体验到,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你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就听。不用费任何力气,很轻松
在九岁呢,妈妈们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
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你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
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
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车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
在关键时刻,轻轻扳一下扳道器的手柄....这是必须的。
妈妈们最困惑的,是申爸推荐的书,都是“大孩子”的书,我们孩子小,这个有什么用?
确实,最新科学指南不是给六岁孩子看的,但是,它作为扳道器,是六岁孩子必须的一个器械。
扳道器就是扳道器,用一下就完了。妈妈不能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六岁孩子的读物,期望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喜欢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
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
最新科学指南是孩子到了高中....其实,准确地说,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孩子,是到了十三四岁....才像喜欢神奇校车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
最新科学指南只是扳道器,不是六岁孩子的读物。
六岁孩子,读六岁孩子读的东西,读丁丁历险记,读神奇校车
嗯...这是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脑电脑各擅胜场


申爸不让大申玩儿手机。可是呢,有时候,大申确实需要用手机和同学沟通。偶尔需要用用微信什么的。于是,申爸就让大申用申爸的账号,建几个群,把同学都加进来。大申现在的私密意识,还不强烈,就用申爸的手机和账号,和同学沟通。他们现在还不能围绕主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沟通讨论。小群里都是些即兴的乱七八糟的内容。
那天,大申蹲在角落里,抠哧抠哧地弄。回头,申爸发现,大申发了满屏幕的“人”字。大申得意地跟申爸说:“我在好几万个“人”字里边,藏进了一个“入”字,让他们找。到现在,还没有人找到。”申爸就说:“要我,才不费劲找呢。我把你发的内容都copy到Word里,完了,一搜‘入’,立马就找到了。”见到自己辛辛苦苦弄了大半天才搞好的东西,被申爸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给“破”了,大申黯然,半天不吱声。
这个电脑哇,它能做到人脑做不到的事情。有些人脑费劲巴拉,做也做不到,做也做不好的事情,交给电脑,一眨眼,就做好了。比如,大申的在几万个“人”里面找一个“入”这样的任务。人靠眼睛看,大脑去识别来找,眼睛都看花了,找好几遍,也未必找得到。可是,交给电脑,一个search,瞬间就搞掂了。可是呢,与电脑比较起来,人脑也有自己擅长,轻松灵活就胜任,而电脑费劲巴拉也做不好的事情。你比如说,你登陆淘宝的时候,要是第一次错输了密码,再输,它就给你一个附加码要你输入。这个附加码呢,不过就是一个图片,上面有印在图案里面的四个数字或者字母。你不管有多少用来捣乱的斑点、横向,把它变形到什么程度,那上面印着一个“a”,我们人脑一眼就能认出来。电脑就不行。本来,增加这个附加码,就是为了阻止自动的程序来猜用户的密码的。这个附加码图片一出,那个自动程序能够把附加码图片从网页上取出来,也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可就是无法从图片中把附加的四个字母正确地取出来。人脑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电脑却无能为力。
人脑是通过什么,轻松识别藏在干扰图案里面的字母的呢?是通过“轮廓”。每个字母都有每个字母的轮廓,人类的大脑,天生擅长处理“轮廓”,而不相干的干扰,忽略不计。我们人来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大脑具体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原理不清楚,就无法模仿人脑,设计出有效的电脑处理轮廓的算法。计算机一直无法有效处理轮廓。人脑擅长处理轮廓,这个特点,小婴儿一出生,就已经明显表现出来了。小孩子,只要出生很短时间,他就能够识别出哪个是妈妈。他通过识别人脸的轮廓,做到这一点的。这个,每个孩子天生就能做到。计算机尽管在1997年就打败人类的国际象棋冠军了,可是一直到今天,它也不能有效识别出人脸。
通用计算机据以设计的图灵原理是说,只要我们知道了原理,我们就能用通用计算机去模拟出来。人类不知道人脑识别轮廓的原理,也就还不能用通用计算机有效地识别出人脸,找到谁是妈妈,也不能在干扰背景中准确地提取出藏在其中的字母。从原理上来讲,人类让通用计算机做到这些,是肯定的:这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利用孩子天赋借助聆听和阅读获得各方面直觉
  

申爸要说不是这个事儿。申爸要说的是:无论如何,儿童心理学家早已公认,人类的大脑,擅长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总体特征,就是轮廓,这简直就是天赋能力。
我们的教育,就是借用了人类的这个天赋能力。我们为什么要孩子巨量地伴听,不求甚解地听?不但是不求“甚”解,看起来根本就是不“求解”;我们为什么那么强调孩子的阅读速度?
我们认为,孩子只要听过一遍,读过一遍,在这么小的年龄,他的小头脑中的天赋能力是自己起作用的。他们说不出自己刚才听了什么,讲不出故事中的情节,不知道故事具体发生的时间,也不知道故事具体发生的地点...他们可能什么都讲不出,不能总结,不能归纳,也不能复述...但是,他们天赋能力,让他们在头脑从听到的故事,读到的书里面,抓出了轮廓。这种轮廓,或者说“道”,是非表述性的,说不出来。但是,不管说不说得出来,“轮廓”一旦形成了,它马上就开始起作用。
就如同孩子尽管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识别出妈妈的,可他还是能从几十张照片中,一眼就能把妈妈的照片挑出来。孩子说不出自己是怎么挑的,但他确实“会挑”,挑不错;孩子挑妈妈照片的时候,他自己都不意识自己的头脑里有一套机制在运行,自己是靠了这套运行着的机制,才做到这一点的;
和这个情形相同,孩子自己都不意识自己头脑里已经有了“轮廓”“道”,但是,下一次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他抽象出来的“道”,自己就起作用。可控又有效的能让孩子的头脑抽象出“道”的手段,就是聆听和阅读。当然,很显然,聆听和阅读不是唯一的可以让孩子的头脑抽象出“道”的手段。我们呢,不可否认,世界上有一种现象,叫做“博闻强识”。
啊...想起来几句话,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对什么什么有很好的“直觉”。比如说,“他对古玩很有感觉,一件玩意儿到了他的手上,他有很敏锐的直觉。”“他的体质并不是非常出色,可是,一到了球场上,他的感觉特别好,跑位积极又准确。”一个人最初的对某个领域的“感觉”“直觉”,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孩子小么,在打基础。我们并不想让孩子只对某一个领域产生“直觉”,而是要对广泛的领域产生“直觉”,所以呢,我们要给孩子科学的、社会的、历史的、人文的等各种资料,期望孩子对每一个领域,都产生“直觉”。当然,这些领域加在一块儿,就等于孩子对整个世界产生了良好的“感觉”,有“直觉”。
人之初,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伴听,阅读。嗯...这个博闻强识...它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能够博闻强识的人,是怎么获得这个能力的....今天来不及说了,回头再说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学阶段的打基础,是让孩子获得学习能力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打基础”? 其实呢,孩子还小,他早期掌握的知识、技能,会在日后的岁月中,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单凭直觉,就能想象得到。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么个说法,是没有人反对的。关键是怎么理解“打基础”这三个字,打什么基础。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怎么样才算基础打好了呢?如果基础打好了,那孩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申爸呢,当初不是什么“神童”成长过来的。申爸当初在小初高的学习,按部就班,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啃手上的教材,啃过来的。别的孩子怎么样,申爸就怎么样。
一直以来,申爸对所谓的“神童”很好奇。申爸的身边,全是“神童”。可问题是,“神童”们对自己的成长,也没有啥特别的感觉。他们倒是觉着,自己平平淡淡,别的孩子怎么长的,自己就是怎么长的...这点和申爸的感觉一样;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几乎所有的“神童”都对“那些人学习那么费劲”表示不解。
这种感觉是真实存在的。申爸不一样。申爸能深刻理解“那些人学习费劲”时的感觉,因为当初,自己也曾经学习费劲过。“神童”们从没费过劲。他们没有切身的体验。
不要说别人,就是申妈,对于大申考试考不了高分,都感觉到十分的迷惑:“这孩子考试怎么就不能多得几分呢?他咋那么费劲呢?多考几分,考个99、100的,怎么就那么难?”
刚开始,申妈这么唠叨,申爸觉着“只是说说”而已;唠叨时间长了,申爸感觉到:“申妈确实不理解。当初,申妈上学的时候,想考100分就考100分。她根本不觉着有什么难的。”
不止是申妈这么想。申爸本科同学群,有同学感慨:“我觉得我老爸老妈最厉害的是把我培养进了北大。” 然后,激起一连串的感慨和点赞。这些,都是和自己的孩子奋斗腻了,怎么也弄不好之后的爸爸妈妈的真实感受。
远在大申上小学之前,申爸就有种感觉:这个学习好的孩子,他们无意中掌握了某种技巧...他们考试一不好,就无意中用一下这种技巧,然后,考试成绩就上来了。问题是,这技巧到底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申爸继续给大申读初一的课本。大申兴致勃勃地听着...你要是在现场,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得到,大申对课本中的内容...不管是数学语文英语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生物哪一门....都非常的感兴趣。那种兴趣,就和他自己对小小说、微型小说的兴趣,是一样一样的。大申坐在那里,他在听。很认真地听。
“听”是一种技能,兴趣是由某种内部动机驱动出来的,驱动出来的外部表现。申爸不怀疑,这样听上一个暑假的话,大申能够在根本上,掌握整个初中的课程内容。当然,申爸目前不想覆盖“整个初中”,申爸只想覆盖初一上学期的课程内容。
大申兴致勃勃听申爸朗读课本,然后,自己再兴致勃勃去把课本们再读几遍...这个过程,和大申当初搞《可怕的科学》没有任何差异的。可怕的科学里面的内容,大申是彻底掌握的。同样的方式,对于初中的课程内容,他也可以彻底掌握。我们呢,从形式上来看,可以说大申掌握了“聆听的技能”,加上他的兴趣,就可以完全学会初中的课程。说到这里,没有完。其实,才刚开始。这么说,根本不能回答刚开始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问:大申的兴趣是怎么来的?来源呢,可能有几个:一个是去年暑假的拓荒式的阅读,经过一年的弛豫时间,到了今天,变成了兴趣;
另一个是包括《可怕的科学》在内的、所有大申读过的科学类的书籍。本来,“数学语文英语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生物”这七门课里面,除了历史和思想品德,其余的所有的课程,其描述的对象都是“客观世界”。这些课程的主题和大申读过的科学书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为了建构起有关自然界的大图景而聚集在一起的。
大申的兴趣呢,也有可能来自申爸读了两三年的天书。听申爸读书,大申对这种情境形成了情境兴趣。
事实上,是这三种因素都起了一部分作用,最终的兴趣是综合的结果;还是只有一两种因素起作用,其余的都无关紧要....这问题,在大申这里,是无法回答的。任何人都不能把大申切开,去除“别的因素”以后,看看起作用的到底是哪个因素。
申爸要说的是:这三种因素的任何一种,在当初,也都是靠了“听”或者“读”这种技能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兴趣和技能这两者,你“往前追溯”,最后,都追溯到“技能”上面去。
“读”的技能和“听”的技能。我们已经知道,真正良好的“读”,是靠“听”建构起来的。
在阅读能力获取的过程中,孩子要把接收进来的文字解码出意义,要反复用聆听建立起来的神经回路。所以呢,我们经过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大申今天所具有的在短时间内,学会初中那么多课程内容的能力,都起源于一种技能:聆听。聆听你再往前追溯,追溯到哪里去了?追溯不到哪里去。
聆听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5.5岁开始迅速展现成伴随聆听。你看哈,上帝就是这样设计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它让一个孩子,在五岁半开始伴听。如果环境给了孩子足够的用于聆听的资料,这些资料听进小脑袋里面,就建构起一些什么;建构起来的东西,在未来,孩子再接触同类主题的内容时,就是“兴趣”的基础了。这是一个“自扩大”的正激励过程,孩子的认知,随着一圈又一圈的循环,变得越来越庞大,能力也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清楚:世界上是没有一种抽象的技能叫做“聆听能力”的。上帝只是在最开始的敏感期,给了一个“第一推动”,然后,所谓的聆听能力,都是建立在以前听到的内容的基础上的。
这个怎么理解呢?
我们来假设:大申他们班呢,还剩下37个孩子。如果申爸说动了那36个孩子的爸爸,他们都和申爸一样,给孩子朗读初中课本。妈妈们猜猜,会有多少个孩子,会像大申一样,兴趣十足地听爸爸读课本?可定会有,但我们也能猜想得到,很多孩子都是不听的。
我们说,听的孩子,都获得了“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把它像这样,解析开,就看清楚了:在实操层面,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妈妈们倒回去到5.5岁,你要是想要孩子将来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你只要抓住“第一推动”,然后,系统性地提供给孩子听和读的资料,“学习能力”孩子自己就有了。
那么好啦:小学阶段,我们所说的“打基础”,不过就是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而已;那些“神童”们,也不过就是在小学阶段的初期,借助聆听敏感期,无意中培养起了良好的“学习能力”。他们考试一考不好,就不自知地用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马上就学好了。其实很简单点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同阶段不同重点


大申爸:那什么,申爸说几句。不同年龄的孩子,重点是什么。
大家呢,抓住一个关键:孩子的5.5-7.5岁那个时段,伴随聆听是重点。
不管孩子习惯养成得怎么样,只要在关键年龄,伴随聆听了。以后,什么事情都不用愁。
在7.5岁之前,小学入学是一个关键的时点。小学入学之前,妈妈只要抓好伴随聆听,就无忧。
入学之后,到7.5之前呢?要抓三个习惯:学校学习习惯;在家学习习惯和朗读——自学的学习习惯。朗读哈,这个事情,等到了孩子假期的时候,就特别有用了:这个习惯用来超学,效率奇高。
小学呢,四年级之前,都应该抓着三个习惯。据眉豆妈讲,入学孩子的三句话、抓到家先写作业,对于二年级孩子,也有效。申爸不知....需要眉豆妈进一步的细节回馈。
7.5以后,要抓“目标”。要给孩子树立目标意识。自己努力,达到设立好的目标。
目标能力有了,伴随聆听了,智力建构得很好.....在此之后,妈妈们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了。孩子也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5.5-7.5岁,伴随聆听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的手段


嗯,接着说哈。
这个伴随聆听。伴随聆听呢,为什么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的手段?先说,怎么理解这句话。
首先呢,如果一说“最主要”,那就还有次要的。玩耍啊、感知世界啊、体验啊、看视频啊、触摸、体会...这些,当然也是建构智力的手段。不过,不是最主要的手段。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呢,申爸说,在5.5-7.5这个年龄段,伴随聆听才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手段。申爸不是说,建构智力,伴随聆听在哪个年龄,都是最主要的手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在孩子小的时候,玩耍,感知,那个才是最主要的手段。而不是听。等孩子到了8岁,完完全全地自主阅读之后,阅读就变成最主要的手段了。聆听呢,也是手段,但居次要。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是“二维”的,聆听是“一维的”。什么意思啊?阅读,你这个孩子看书,他忽然想起来,要参照一下前面看过的内容,他就直接翻到前边,把那内容在仔细复习一遍。
你去观察自主阅读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么看书的:反反复复地翻来翻去。这个,聆听不行。即便是听MP3,要精确地定位到前边听过的某一个内容,都是非常困难的:找不着。所以,聆听是一维的。
还有呢,就是聆听的速度太慢。大申阅读,那个阅读一个小时的量,够他听上好几天。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耐心,一点一点地听。所以呢,申爸说,玩耍也好,聆听也好,感知也好,阅读也好...什么也好,都是建构智力的手段。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最主要的手段,是不同的。
看看,又是年龄!申爸一直在强调,年龄年龄。妈妈们阅读申爸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想一想:申爸这句话,是针对什么年龄的孩子说的。
这里,有思维群的妈妈,看直播。也有小学群的妈妈,看直播。对于你们呢?申爸说的东西,一搬都在一年级群里面说。如果不加特别说明,所指的年龄,都是6岁。别的年龄的孩子的妈妈,要小心看申爸说的内容。你不要申爸天天在群里谈伴随聆听,你回到家,给你三岁的孩子,也伴随聆听。孩子小,不要去干大孩子的事情。等你的娃长到了5岁,再引导伴随聆听,完全来得及。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那...为什么申爸强调,伴随聆听尤其重要呢?这个就是第二层的意思了:5.5-7.5年龄段的伴听,是一个人一生的智力水平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前两天说了,这个抽象名词词义的涌现。孩子出了7.5岁的静默期,他就自己懂抽象名词的意义。这个呢,只不过是一个标志。你想啊,如果你觉得,“知道抽象名词的涵义”这个事情,它一定有物质基础的话,那...这个物质基础,什么时候建立的呢?肯定是在孩子明确表现出“知道抽象名词的涵义”之前的那段时间!
嗯...终点没什么疑义了。可起点呢?起点怎么判断?我们没有理论....这方面没理论,因为还没有任何一个前人,留意过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看孩子。也只能看孩子。
申爸记录了大申五岁九个月,第一次听《论语》的事情。申爸一直在试的,在那次大申听论语....当天书听....之前,申爸的测试,无一成功。这个持续了几年的测试,告诉申爸:起点就应该在五岁那个年龄里。至于是五岁开始,5.5岁开始....由于测试时间段长,这个时间的差异,落到了误差范围之内。申爸不好断言,是个什么时候。索性,就找个中间值:5.5岁。
从小孩子的妈妈,实操角度来讲,这个误差无所谓。反正早那么几个月,晚那么几个月,都无甚所谓的。只要断定是在5岁,不是4岁,就行了。
你看啊...孩子听天书....后来,巨多的妈妈,都成功地引导孩子进入天书状态....就是在妈妈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孩子进入天书状态那一刻,申爸才坚决地断定,这个伴随聆听是建构孩子一生智力水平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形成高智力水平的充分条件找到了!孩子听天书...天书是什么呀?天书就是里面的词汇、语句,孩子都应该是“听不懂”的么,这才叫天书。
那些抽象名词,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就都是“听不懂”的么。
孩子听不懂,他还喜欢听!听这种东西呢,听了两年,出了7.5岁,以那些抽象名词为代表的词汇,孩子自己就都“懂了”!这是
么巧合的事情啊!如果你是上帝,你“不这么建构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基础”,你还会费心去搞别的花样吗?咱们就说那个对抽象名词的理解。那些词,崇高、伟大、团结、卑鄙、时间、空间....头脑中能够涌现出这些词汇的精确完整意义的神经网络,即便不是智力和智慧本身,那也足够重要的啦!
接下来的两点呢,申爸想说:这个网络,其实就是智力、智慧本身。
我们都知道IQ这个词。申爸一提到智力,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就是在说IQ。申爸已经在李网的高楼里,费了巨多的口舌,说明申爸说的智力,不止是IQ。
申爸一直不得意IQ这个东西。在这一点上,申爸和皮亚杰的感觉一样。为什么不得意呢?你去看皮亚杰的著作。他的代表作叫做《认识发生论》。这个IQ啊,其实是衡量“认识”的程度一个指标。起本身呢,不能告诉你我,认识这件事情,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对于认识本身的研究,很有成果,比如有什么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这些呢,都是正确的。这毫无疑义。这于我们成人,毫无疑义。可是呢,你要是拿于成人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教育孩子,让孩子产生正确的认识,那就不对了!你必须拿“于孩子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教育孩子才行!从孩子的角度,什么才是正确的啊?
对于孩子来讲,只有一件事情:整个世界!他还不会区分....更精确地说,他还不会有意识地区分...哪些是自然界,哪些是人类社会,哪些是自我....于蒙沌未开的孩子而言,就一个世界。自己还都未从这个世界里面分离出来呢!他自然不会去区分什么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他就是认识世界,而不是认知世界!这个认识,包含了所有这些项目: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或者,这么说:IQ的研究,让人们清楚地分析出智力的组成成分,有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但是,这不过是对“已经有了”的东西的分析;而不是对那个东西怎么形成的建构。IQ分析是吃雁,而不是研究怎么把雁射下来。于申爸而言,于皮亚杰而言,你得先考虑怎么把雁射下来...至于怎么吃,只要有了雁,你爱怎么烹饪怎么烹饪。聊怎么烹饪,而不关注怎么获得雁的东西,在我们两个人这里,自然不受待见。嗯...人类呢,科学性质的对于智力的探索,绝大部分都停留在“如何吃雁”上面。至于“如何射雁”,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文献留存下来。没有法子,申爸和老皮呢,为了搞清楚“如何射雁”,不约而同地把眼光转向了孩子。去看孩子。孩子的发展,会告诉你一切。皮亚杰呢,去看孩子,创建了他的认识发生论。没什么用处,但很有启发。申爸呢,去看孩子,发现了伴随聆听。申爸的伴随聆听,启不启发,问题不大,但是非常有用。申爸的伴随聆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操作的“让一个人具有良好智力”的指南,SOP。你甭想别的,照这个做,孩子就智力了!这个事情,让任何一个第一次听说的人,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可能!没什么不可能的。孩子的发展,秃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地把事情都揭示在那里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申爸要说的,还是IQ。作为四岁的大申的爸爸,申爸不待见IQ;可是,对于十岁大申的爸爸,IQ的研究,就很重要了。大申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智力啦!现在,是琢磨如何“吃雁”的时候了。嗯...申爸研究IQ,这个IQ啊,它就是一个数。纯数。标志一个人智力水平的相对高下的。从科学性极强的研究,已经证实:一个人的IQ,是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就是说,一个孩子,你十岁的时候去测他的IQ,得到的那个数;一定也是十五岁的时候去测他的IQ,得到的那个数...在误差范围之内,是不变的。IQ怎么测出来的啊?做题呀,那你说了,十岁的题,十五岁做,那后者的分数,一定高么!怎么会不变?呵呵,这个,不是的。十岁的题,和十五岁的题,是不一样的。用来测IQ的那个题,叫做量表。有针对不同年龄的量表,有幼儿的、童年的、少年的、青年的什么什么的。IQ的研究呢,指出“一个人的IQ是终生不变的”,可是,这句话呢,也有注脚。这个注脚就是:十岁以下的孩子,IQ不变的方差很大。什么叫“方差很大”啊?这个统计学的词,翻译过来,就是说:十岁以下,去测孩子的IQ,不是不变的!尤其是测量8岁以下的孩子的IQ,那简直是每一年测出一个数。乱七八糟,看不出任何规律。过了8岁,孩子的IQ值就慢慢回归到终生的固定值了。到了10岁以后,IQ值就死死地盯在一个固定数值上,终生不变了。这个现象,让机械IQ主义者来解释,他们就解释成: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成熟,导致了量表的偏差。可是,这个解释呢,真的不让人信服:智力本来就包含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呀!其实呢?在8岁以下,孩子正在建构着智力呢!建构智力过程中...就好比你2004年去人民大会堂西边那块地儿,你看到的,就是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工地么...那还不乱七八糟的!它那个国家大剧院,当时还没有呢么!这个呢,原因在于,IQ主义者和申爸的基本假设不一样。IQ主义者的假设是:一个人终生IQ值不变;申爸的假设是:一个人的智力,有一个建设过程,一旦建好了,就终生不变了。什么建设过程呢?就是5.5-7.5的伴随聆听。单从科学的研究的测量结果来看,这个5.5-7.5的关键期,完全是成立的。到了这里,也只能说明5.5-7.5是关键期,建设一个人一生智力基础水平的关键期。
可还是不能说明,聆听为什么关键。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个年龄段是关键期,其实就行了。证明聆听为什么关键,很简单。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你不管什么手段,他在关键期里建构他的智力,他都必须和外界交换信息。你这个不交换信息,不行。又聋又哑又盲的孩子,他一定傻,呆傻。第一个,是听。透过耳朵听;第二个,是看,用眼睛看;第三个,是闻,用鼻子闻;第四个,是尝,嘴巴尝,味觉;第五个,是触,用皮肤,触觉;第六个,是体感。在运动中,整个身体的神经系统反馈回来的身体姿态的信息。还有吗?没有了。为了不把事情搞复杂,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我们生活在1894年。为什么1894年呢?因为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一有电影,这个看就变得复杂了。我们求简单,1894年好了,在1894年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就有智力高,智力低的了。假如,我们是那时候的父母,我们怎么想?人和人之间,有巨大的智力差异;和我们现在一样,我们可以轻松得出结论:在关键期,一个孩子的看、闻、尝、触和体感,一定不是在5.5-7.5这个关键期里,建构智力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因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这两年时间里,他们的看、闻、尝、触和体感,基本上,相互之间的水平都相同,差异不大。造成后来巨大智力差异的,只有一个信息源:就是听!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7.5岁前被动接受,要“灌”,7.5后主动吸收,要“养”


骆妈0605男: 从上学期考完试到现在,我给骆放羊了。我发现孩子可能能量不足了。
从13年11月中旬,到14年年底,为了弥补关键期聆听的缺失,我是把重心都放在聆听和阅读上了,虽然两三个小时对于上半天学的孩子,时间上不算什么,但对于意识聆听和阅读,还是有点多。也许关键期内的雨点是没事的,一旦意识聆听,就是小河流,消耗的大脑能量远远不同了。还有一个事儿,我们很久之前就停了天书,改聊天了。天书,用骆的话说,我看几分钟,顶你读半小时,省下时间我们聊天吧!

嗯...这个混龄有混龄的问题。申爸拿大申做例子。大申的读天书,申爸早停了...停了有两年多了。伴听也早不听了。至少有两三年不听了。
事实上,自打大申开始自主阅读,就很少听了。申爸的考量呢,很简单: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孩子要做的事情。在七岁半之前那段时间,伴听,天书,适合孩子的发展。
可是呢,一种方式,你不能一直用。与时俱进,必须要的。大申出了7.5岁,申爸把听天书,改成了拓荒阅读;把伴听,改成了愉快阅读和定向阅读。
于是,就既不给大申伴听了,也不给大申读天书了。所以呢,骆妈也得调整。
到了现在,申爸可以肯定地说,在7.5岁之前,孩子的心理,是要“被动地接受的”。
一旦到了申爸在李网高楼里面,起手说的那个状态:孩子能够在观念层面进行思考了....就是音乐会的事情...孩子“被动接受阶段”,就结束了。
当然,没有一个截止日期,事情都是渐变的。骆七岁半开始伴听,可以伴听一段时间。但不要过头。孩子一旦可以处理观念,并且用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就开启了另外一个阶段:主动吸收阶段。比如骆,喜欢三国。
其实呢,7.5岁之前,一个字,就是“灌”。猛灌,灌得越多越好,灌的资料,质量越高越好。等孩子发展过了这个阶段,就要“养”,引导孩子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资料,让孩子主动吸收。
于孩子,七岁半是一个分水岭:被动和主动的分界点。并且,7.5岁之后,孩子从接收信息的方式上,也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莫贪婪2014-5-21


打瞌睡的兔子 发表于 2014-5-21 14:40
想问申爸的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的,没有绝对好的事。那么,如此大量的听,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不算太好”的影响呢?
看来,这个问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伴随聆听,得弄对了。要不,不是会带来“不算太好”的影响,而是会带来很要命的影响。
一个呢,就是这个年龄问题。小孩子的爸爸妈妈,你们不用着急,等孩子5.5岁了,再引导孩子伴随聆听,完全来得及。你从5.5岁到7.5岁,有两年的时间呢!两年,24个月。孩子一旦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他听得是极快的。比如说,目前所知道的,最长的,哈利·波特一到八部,也只有180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伴随聆听,一个半月,就听完了。1.5比24,占不了多大的比例。你等到敏感期,给孩子听多少东西,都行。
至于在5.5-7.5的孩子,让他们多出去户外活动,多和小朋友玩玩儿。剩下的时间,伴随聆听,也足够了。反正也不需要孩子停下别的事情,专注地听,在家里,就把故事机打开,放着,孩子就高效地在听了。孩子再家的时间,足够多了。
父母别贪婪。多给点儿,让孩子听,没问题。贪婪,就不好了。



聆听能量守恒2014-8-18

立河妈:我没有资格在李网发帖,幸好这儿可以。想问个问题,求指导。
先说一下孩子的情况。立河还差几天就5周岁半了,从14年的4月15日开始听《木偶奇遇记》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以前没听过音频故事,但从大约一周岁开始用DVD听过很多遍的《论语》。自从我读了申爸的帖子,就开始听长篇的故事了。由于他在家经常无聊的闹,无论怎么陪他玩都是很无聊的样子,所以我就想尽快培养他的聆听习惯,就这样一路听下来,听的顺序是《木偶奇遇记》、《昆虫记》、凡尔纳、《哈利》、《上下五千年》、《希利尔讲世界史》。开始的小木偶和昆虫还要求重复听,后面的资料就不提什么要求了,放什么听什么,都是边玩边听。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故事在放着,但是和他没关系,也不主动开关播放器。等听到《哈利》的倒数第二部,就会自己开关播放器,晚上也是躺下几分钟就睡着了。昨天我试着给他放了一会儿《三国》原著朗读,他说挺好听的。可我觉得进度太快了,就给他换上了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他说我听过了,但是表示还要听,这样就又开听了。
我的问题是:现在让他反复听这些呢,还是听一些像西游记、三国的少儿版之类的同龄孩子知道的故事呢?因为听说怡和楠楠都出现过别人跟他说话第一遍他听不见的现象,要别人说2遍以上才行。思维发展群里的妈妈们说是长时间听高难度的音频听的。是这样吗?立河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他很喜欢听这些故事,现在闹情绪的次数也少了,我没空陪他时,他就自己找玩具玩,我感觉状态挺好的。但是我还是担心立河听得资料是否太难了。

嗯,立河妈指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申爸再次强调:没有任何一件什么事情,是越多越好的。
物极必然反。
伴随聆听也是一样的道理。
伴随聆听,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建构,其重要意义,已经无可置疑。但问题是,从实操的层面看,到底给孩子听多少合适?
先来说一下,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给孩子听。
我们的大脑,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心理和思维的功能。在不同的功能之间.....或者说,不同的大脑区域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竞争什么呢?竞争能量。申爸这里说的能量,和心灵学所说的能量,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尽管申爸不知道心灵学说的能量到底指什么,但“没关系”,是肯定的.....申爸这里所说的能量,纯粹是物理上的以焦耳为单位的那一种物理量。
能量是食物带进来的,大脑的不同区域,争夺人体内有限的能量。
争夺能量这种现象,其实很平常。比如,刚吃饱饭,头就觉得昏沉沉的,不清爽。这就是因为,刚刚吃饱饭,人体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消化刚刚吃进来的食物,供应大脑的能量就少了,大脑的各个部分,都没有足够的能量,兴奋起来。反应在主观的感觉上,就是昏昏沉沉的。人们平时在平静状态中,有四种生理系统需要运行:维持呼吸的呼吸系统;维持心跳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大脑。由于前两个生理系统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常备系统,供应它们的能量是优先的,不能断。在满足呼吸供血系统的前提下,刚吃饱了饭,能量大部分被分配去对付刚刚吃进来的食物了,大脑就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了。
这说明,于人体而言,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稀缺资源。可是,一直以来,这一点常常为人们所忽略。我们需要知道,维持任何一种心理或智力的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于大脑而言,一方面,它和其它的生理系统争夺能量,另一方面,大脑自身,它不同的区域,也相互争夺能量。
我们都知道,高级知识分子比较容易得胃病。这除了和他们运动少有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体已经习惯了分配给大脑更多的能量,用来思考;大脑得到的能量份额多了,消化系统得到的能量就少。时间久了,消化系统就会出毛病。不管怎么说,消化系统也是一个生命所必需的常备系统,不可以长期短缺它所必需的能量。
能量分配很重要。让我们来关注大脑的不同区域之间能量的分配。
伴随聆听肯定是不在孩子的意识范围之内的。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在听。可是,意识不到,不等于伴随聆听的时候,大脑的相应区域,不在高速地运转,来处理“钻进来”的信息。高运转需要高能量。这能量消耗到什么程度?伴随聆听的孩子,晚上头一沾枕头,就睡熟了。它紧张了很久,亟需放松、休息。
伴随聆听的家长,不知道留意过没有:孩子在长时间伴随聆听的过程中,总是沉默寡言的。他不说话,长时间地坐在那儿,手上干点儿什么。特别安静。其实呢,这种现象,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给予解释:孩子的大脑把自己获得的绝大部分能量都分配给付伴随聆听的脑区了,它已经没有足够的能量份额,让别的大脑区域也活跃起来.......大脑的别的区域的活跃,就意味着相对应的活动展现出来:更多的说话;极其专注,有创意地搭积木;对于环境的其他刺激的敏锐反应.....
理解了大脑的能量的分配,就好办多了。再多理解一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很难进入伴随聆听状态;也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过量的伴随聆听。
再多理解一点点什么呢?再多理解一点点,“兴趣”现象。
我们口语中的兴趣,大约是指,人们对某一件事情的喜爱程度,或者执着的程度。兴趣很重要,可兴趣不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实体现象。这个意思是说,兴趣不是可以导致其他心理现象的一种基本心理过程。其实,它是其他的心理过程的一种外部表现。
兴趣和其他的基本心理过程,是毛和皮的关系。
这么说,一个直接的推论就是:爸爸妈妈们不能直接去培养“兴趣”。直接去培养“兴趣”是缘木求鱼,到头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爸爸妈妈们只能关注、建构其他的基本心理过程,当这种心理过程建构起来了,兴趣的表现就有了。
人的大脑如果没有“兴趣”,就会产生无聊的感觉。“无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
可是,小孩子从来不无聊。你什么时候见到过一个六岁的孩子,无聊过?
无聊和兴趣是对立关系。意思是说,没有兴趣,就会感觉到无聊;不无聊,那就一定是对什么感着兴趣。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小孩子是时刻生活于“有兴趣”的状态里面的。
对于小孩子.....申爸是指典型的6岁的孩子.....在自然状态下,他可能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只有三类事情:一类是和说话相关的事情;一类是和情绪相关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游戏;还有一类是和运动相关的事情,比如疯跑,和小朋友们在外边儿疯玩儿。
简单地说明一下这几类事情。
我们的大脑,叫做中枢神经系统。既然它是“中枢”,就暗示着一件事情: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大脑控制着的。我们说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话,首先发声器官在运动。说话的时候,口舌唇齿喉肺,每一个器官的肌肉都要做精密的相互配合的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人的运动神经中枢来精细控制的。所以呢,在神经生理的角度,一个孩子,他喜欢说话,和一个喜欢户外体育运动的孩子,和一个喜欢谈钢琴拉小提琴的孩子,他们的神经中枢被锻炼的部位,是完全一样的!喜欢说话的孩子,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运动中枢,因喜欢说话而得到锻炼和加强。可是,不止是运动神经中枢。说话,要涉及到语音神经中枢,处理语义的神经中枢,这些中枢,也都会因说话而得到加强。
什么是“加强”啊?就是那块中枢的大脑更多地处于兴奋状态,得到更多的锻炼,形成更复杂的突触网络,反应更灵敏。或者说,就是获得更多的能量份额。
任何一块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它进入了高度兴奋的状态,已经分得了最多的能量,它就倾向于把持这种垄断的地位,不肯放手。它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获得了更多能量份额兴奋起来的中枢区域,会刺激大脑分泌让人感觉的愉悦的生理物质。这些物质一分泌,人就感觉到愉快。这时候,如果人停止了这项的活动,相应的中枢区域马上就要安静下来。一安静,愉悦物质的分泌也就停止了。人的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重新回到刚才的活动中去!外部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一刻不停地干一件事情。
这就是兴趣了。
嗯,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理论上,如何让一个不能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精要之处,不在于给孩子增加一种兴趣:伴随聆听。精要之处在于,爸爸妈妈要想办法,给已经取得了独占地位的某项活动......滔滔不绝的说话也好、沉湎于电视、电子游戏也好、整天在外面疯玩儿也好.....降温。不让控制这些活动的神经中枢兴奋起来。申爸说过的,就是断电视,断游戏。一个孩子,沉湎于电视电子游戏,你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这一点,很容易获得爸爸妈妈们的认同。可是,对于那些喜欢说话,喜欢运动,玩儿的孩子,事情就复杂了。
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需要下决心的地方是:平衡。要往回拉。
毫无疑问,喜欢表达,喜欢运动,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有好处的。可是,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有好处的事情,不只是表达和运动。这里有大孩子的爸爸妈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这些大孩子的爸爸妈妈,可以好好新儿:你去问一下孩子班上的那些喜欢运动,喜欢滔滔不绝讲话的孩子的爸爸妈妈......每个班都有几个浑身黝黑,身体倍儿棒,跑起来像弹簧一样有力的孩子;也有讲话滔滔不绝,舞台上说相声,讲快板儿,和你在一起,一刻不停地“叔叔”“阿姨”地说各种事情的学习成绩倍儿好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当下的情况看,各方面都非常好......你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深入交流,他们就会打个嗐声:“嗐,这孩子各方面确实都不错。可惜,就是不喜欢看书。”或者:“嗐,这孩子各方面确实都不错。可惜,就是除了武器打仗的书,别的什么都不喜欢看。”
大孩子的爸爸妈妈,去问问看,是不是这样。
嗯,对于为数不多的坚持不能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要下决心的,不是要获得伴随聆听的能力,而是暂时去掉某些已经获得的好东西,释放能量给大脑......
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不是决定得到什么,而是决定放弃什么。
现在,说说伴随聆听过量的问题。
申爸一直再强调:你的孩子一旦进入了伴随聆听的状态,你就要空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户外活动,和小朋友玩儿,疯跑。申爸每一次都讲,可能伴随聆听太重要了,一个孩子一旦被引导进入这个状态,爸爸妈妈就高兴得不得了,把这句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伴随聆听有点儿像骑自行车。不会骑车的人,固然不会。可是,一个人,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就一辈子忘不了。即便过了二十年没骑,你给他一辆车,刚开始,他觉得怪怪的,骑起来歪歪扭扭的,可只需要练习那么十几分钟,他的骑车技能就回来了。
进入了伴随聆听状态,哪怕只有一次,在5.5-7.5的伴随聆听敏感期内,这种能力就丢不了。
不用担心这个。
伴随聆听这项心理活动,也有它相对应的大脑中枢区域的兴奋,获得更多的能量份额,把持它的垄断的地位......同样的过程和原理。一个伴随聆听入迷的孩子,你是很难撵他下楼去玩儿的。那些伴随聆听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试试看,是不是这样。
对孩子的教育呢,不在于他某一项事情能不能做;而在于都是重要的事情,爸爸妈妈怎么样去平衡。
平衡是一项艺术活儿,没有什么对或者不对之说。每一位爸爸,每一位妈妈,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想法,倾向于某一类事情。至于这类事情要多到的程度如何,调整孩子花多少时间......或者让孩子的大脑分配多少能量...于其上,每家每户,就都不一样。
这没什么对错。
肯定错误的做法是:不去平衡。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一段故事给你听


从前有兄弟俩,一个富,一个穷,那富的兄弟从不肯接济那个穷的。这个穷弟弟靠作谷物生意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他的生意也常常很清淡,以致他无力养活妻儿子女。一次,他推着车穿过一片森林,他的一侧是座巍峨的大山,寸草不生,山顶光秃秃一片。他先前从未见过这座山,所以此刻静静地站在那儿,惊讶地凝视着那重大山。
突然,他看见了十二个身材高大、举止粗野的人朝他走来,他想这些人一定是强盗,于是马上把车推进灌木丛,自己爬上一棵树,等着看究竟。
只见那十二个人向山峰方向走去,大声叫道:“芝麻、芝麻,开门吧!”这空阔的山中立刻裂开了一条缝,那十二个人迈步走了进去。等他们全走进去后,山门又合拢了,山门又随即打开了,那些人肩上背着沉甸甸的麻袋走了出来。他们重新回到亮处,只听见有人说:“芝麻、芝麻,关门吧!”随后山门又应声合拢,不露丝毫痕迹。紧接着,那十二个人就走了。
等他们完全消失踪影后,这个穷兄弟才从树上爬了下来。此刻他有点惊讶,这山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他爬上了大山,也高声喊道:“芝麻、芝麻,开门吧!”山竟为他裂开了。他马上走了进去,只见整个山峰中,洞内中空,宽阔无比,里面有无数金银珍宝,熠熠生辉。
此刻,这个穷小伙茫然不知所措,想着他是否可以拿走一些金银财宝呢?最后,他还是把他的口袋装满了金子,却没拿那些珠宝。出来后,他又叫道:“芝麻、芝麻,关门吧!”山随即又合拢了。他于是推着手推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如今他可是无忧无愁了,即不用为养家糊口发愁,还可以拿出钱来干别的事情了,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他还乐善好施。无论如何,钱一花光,他就到他兄弟那儿去借个箩筐,又重新去拿。但他从不去碰那些价值连城的大宝贝。
后来,他又想去取财宝,再次向他兄弟借那个箩筐。由于弟弟的家产众多,且家境一直红火,哥哥早就为之妒火中烧了。他心里发窘,那些财富从何而来,他的兄弟拿箩筐去干嘛?于是他眼珠一转,顿生奸计,他在箩筐底涂上了沥青。等他取回箩筐时,发现箩筐底部竟粘着块金子。他立刻跑到兄弟家,质问他,“你一直用箩筐在量什么?”“量玉米和麦子。”另一个答道。这时他把那块金子摆在他眼前,威胁他说如果他不讲真话,他就要到法庭去告他。于是这个穷兄弟向他吐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好像这事才刚刚发生似的。听到这些,这个兄弟就命令下人备好了马车,只身前往,决心趁机多装回些奇珍异宝。
到了山前,他大声喊道:“芝麻、芝麻,开门吧!”山门打开了,他走了进去。那儿的,金银财宝尽现眼底,好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知该先抓什么好。
最后,他还是把马车装满了宝石,满得简直再无地方可装了。他真希望把这车满满的财宝运出去,但是由于他脑子里充满了金银财宝,竟把山名给忘了。
他大声喊道:“西瓜、西瓜,开门吧!”但那名字念错了,大山巍然不动,山门紧闭,理也不理他。此刻,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见他愈是绞尽脑汁去回忆那名字,越是心乱如麻记不起来,此时就是有再多的珍宝也爱莫能助。傍晚,山门又打开了,走进了那十二个强盗。
他们一看见他就哈哈大笑,并大叫道:“你这鸟东西,这下总算给我们逮住了!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曾两次来过此地?那时,我们没有去抓你,这回,你休想走出此地!”
这时他哭丧着脸分辩道:“那两次可不是我,而是我的兄弟。”不管他怎样求饶,怎样诉说,他们始终置之不理,最后还是让他的脑袋搬了家。



发表于2013-11-12 03:59:00

淡定!


聆听呢,天书呢,这些手段,对于孩子建构良好的智力,效力卓著。
所有有卓著效力的东西。都是猛药。
那些猛药呃.....给对症的病人吃了,病会很快好。可遇到糊涂医生,开给健康的人吃了,也会要了人命的。
相对于正确使用这些手段带给孩子潜在益处,申爸更担心滥用这些手段可能带给孩子的伤害。
正确使用,带来的益处有多大,错误运用,带来的伤害就有多大。
给孩子听故事,读天书.....做这些事情呢,本没有错。
可是,现在,事情苗头明显不对了。
这个帖子呢,申爸推测,每天大约有200人在看。明确回馈,交流自己孩子的聆听情况的,有十几位妈妈。还应该有二三十位妈妈,也在孩子那里开始做这些事情。
很显然,这些妈妈已经明白申爸主要意思了。
恭喜你们!
一两年以后,当你的宝宝走出7.5的转折点,宝宝的智力应该远远超出身边同龄的孩子。
为什么“应该”,而不是“一定”?
把“应该”变成“一定”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妈妈爸爸的心态。
爸爸妈妈的心态决定了孩子是“富哥哥”的命,还是“穷弟弟”的命。
哦,天哪!
很多妈妈现在的心态........
真是一场智力大跃进,聆听大比拼,幸运52,唯恐落后......
8个月宝宝的妈妈,已经在着急地问:“请申爸推荐我给宝宝听的资料。”
妈妈们在比赛.....比赛谁家宝宝听得快,恨不得13个小时的故事,孩子13分钟就听完。听完了,好听“更高级的”下一个.......看着别家的宝宝已经《红楼梦》了,自己的宝宝给《昆虫记》的不听,着急得都好意思吱声......为什么我的宝宝不像宇翔那样,上来就听《论语今注今译》........哎呀,这孩子,晚上怎么老是不睡啊。真让人着急.......巴不得晚上睡觉的时候,故事也开着....
妈妈们太浮躁了。
莫这样。
淡定!
首先呢,申爸要说:只要你明白了申爸说的意思,并且,已经着手在做了,那最终效果只取决于一个因素:孩子是否按照他本该有的节奏,聆听故事,倾听天书。
大家要明白,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在聆听有声读物之前,经历不同,基础不同......所有这些不同,决定了每个孩子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
不是听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资料的层次越高越好,而是孩子越踩着他本来固有的成长节奏越好。
这个节奏,是爸爸妈妈的自己的孩子的节奏。只能爸爸妈妈自己找到它,踩准它。每一个舞步,都要稳稳准准地踩在拍子上。
不要着急。跟不上节拍固然不行,每一拍子都踩到前面去,那更糟糕。
妈妈们要留意这一点:山洞里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拿回去一箩筐,就足够孩子一辈子用了。套着大车去拉,唯恐装得不多......那就不是“拿足够用”的,而是“贪婪”。
我们都知道,上帝他老人家,从来都没喜欢过“贪婪”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建议(一):理顺自己 帮助他人


好啦,妈妈们。
先泼瓢冷水,降降温。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做两件事情:
第一,理顺自己;第二,帮助他人。

这水有点儿凉,让我们高兴高兴,暖和暖和。

也许,妈妈们没有意识到:你的宝宝正站在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前面。
从聆听的那一刻,孩子就开始加速为自己的一生,建构最基本、最重要的智力基础。
有了良好的智力基础的孩子,就获得了人工智能学者所说的“自展能力”。
这个能力的意思是说,孩子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能自己调整自己,自己去寻找最好的路去走,自己走向幸福和成功。

妈妈们留给自己的孩子,最珍贵的纪念品是什么?孩子在最关键时刻的详细记录。这记录是无形的纪念品,它的外在表现不过是一些文字而已。和这些记录相比,什么胎毛笔、小手印脚印,实在不值一呻。
二十多年后。那时,你的孩子也有了孩子,他依然打开李网,看看二十多年前,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培养自己的,知道自己的成就幸福,是怎么来的。你的孩子再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心态,去培养你的孩子的孩子........薪火相传,不止不息......

水天一色  呵呵,豆豆还在肚子里我就开始写日记了,但是妈妈的日记零碎多:http://www.namez.cn/thread-21708-1-1.html,申爸有兴趣去参观一下。目前看来,我家日记的养育部分还在占最大份额,教育很少,呵呵
yzhang4  豆妈,写教育日记吧。养育这个事情,等孩子稍大一点,一个发育的阶段过了,回头再看,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教育日记不同。每个阶段,妈妈的思考,推测,分析,决定,在将来看来,都有借鉴意义。


发表于 2013-11-12 05:23:39

建议(二):自展能力


让我们看一下,自展能力是一种什么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大申呢,“从小就被泡在有品位的书籍、影像音乐制品的海洋里面”。
可是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真实世界,它从来就不是由“有品位的书籍、影像音乐制品”构成的。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真实的情况是:有品位的书籍、影像音乐制品,从来都是少数。大街上,你根本遇不到。
大申一直以来,接触的那些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它们都“不接地气”。

哎呀,为了让大申在这个意义上“接地气”,申爸和朋友们可费了劲了。
后来,申爸的朋友给申爸出主意:“你每天买一份晚报回家,让大申给全家人读报,他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申爸深以为然。
之后的一个星期,申爸每天都带一份北京晚报回家。
一个星期之后,申爸垂头丧气,放弃了这个方法。积累了一周的北京晚报,划拉划拉,交给大申拿去学校,当废品卖了钱,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学习。
怎么回事呢?
原来,不管申爸怎么忽悠,大申对晚报里的内容,就是不屑一顾。不要说给全家读了,看两眼就扔到一边儿,回手抄起自己的《可怕的科学》,接着看。


前天,吃晚饭。
大申刚踢完球,兴致正高,滔滔不绝地说。
“我发现,马老师也喜欢看报纸!”大申兴奋地宣布他的发现。
谁都喜欢看报纸,就大申不喜欢。
申爸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马老师也喜欢看报纸?”
大申得意地说:“马老师没事儿就借我的报纸看。”
“马老师看得快还是你看得快?”申爸问。
“我看得快,”大申回答:“马老师快不快,得看作业多少。要是作业少,她看得就快。要是作业多,她就把报纸带到办公室去看。”
“你的报纸,你们班别的同学不看了?”申爸问。
“他们都不看。除非报纸里有由由爸爸的新闻,由由才看,”大申很欢喜的眨眨眼,接着说:“要是有哪个同学的妈妈写的文章,大家就都看。把报纸都看丢了。”
“爸爸不是说,要把报纸分享给同学们看吗?你不分享。”申爸问。
“分享。可他们不看。刚开始的时候,豆豆和小鱼儿看。过几天,她们也不看了。”大申回答说。

事实是,大申已经喜欢看报纸了。
这个事情,当初,申爸怎么推,大申都不肯看报。后来呢,大申自己开始看报了。
事情是这样的:

爱无言 发表于 2013-11-12 12:44
看到有些妈妈焦急,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聆听了,我所有朋友看大申的状态,第一反应都会是焦虑。为啥啊?

说到底,教育好孩子,有千百条路,都可以走。
在规划自己的孩子要走的路时,最聪明的做法,是充分借助于社会提供的系统性环境,就是学校的教育啦。
借助于学校教育所提供的便利,孩子的教育就会更加顺畅。
申爸一直打算写这方面的事情.......本来想搭丁爸的顺风车,借他的帖子,凑热闹,就不省去自己支个夹子的麻烦.......可惜,丁爸好像不乐意干了。
等回头跟丁爸联系下再说。
有种有用的东西叫思路
有种有用的东西,叫思路。

申爸一直在静静地观察。在看。
看什么呢?
看爸爸妈妈们在自己的孩子那里,聆听读天书,做得怎么样。
有的做得好,有的一般,稍差一些。
怎么说呢?

很多爸爸妈妈问申爸要书单。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可是呢,从申爸的角度来讲,“书单”不是现成在那里的,需要整理。这个整理吧,很困难的....好些年前的事情,咋个“整理”法?....最关键的问题是,申爸真的花力气去整理了,用了好几星期,终于把书单公布出来了,这书单对别的爸爸妈妈,有用吗?
呵呵,没用。看一眼也就完了。有些当初积极索要书单的爸爸妈妈,可能等书单公布出来,自己早忘了曾经要过书单这回事了。
没用的事情,申爸不干。

可是,这个,那个什么。我们不是讨论什么时候给孩子什么资料吗?大申书单怎么会没用呢?
答案是:大申的书单,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孩子呢,任何一个,都是一个成长着的动态的生命。申爸的书单适合于大申,可未必适合别的孩子。
所以,很多爸爸妈妈说,大申的方法,可以围观,不可以复制。
这诚然是对的。
可不尽然。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好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它不是一个动作的结果。
那一个教育好的孩子,是不是一个个连续的动作的结果呢?
这得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如果作为一个教育好了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从头叙说教育自己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那就是“一个个连续动作的结果”。
可是,任何一串“连续动作”,都不能为别的孩子所copy。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别的孩子,只要从那个连续动作中的某一点一动手,爸爸妈妈马上发现,自己的孩子做那个动作,很困难。甚至根本做不了。一开始就不行,后边的一个序列,也就模仿不了。

这个怎么办呢?
需要一个有用的东西,就是思路。
适合于你自己的孩子的思路。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反复聆听


申爸想亲眼看到的事情是:大申在那个年龄段,吞下去的那些东西,将会起什么作用,到底怎么起作用。另外,申爸特别想看到的是:当孩子长大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建构起来的良好智力”会起什么作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起作用?
大申长大了,很多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申爸终于如愿以偿。
原来,孩子采用的是我们熟知的那种方式:反复聆听。
很可惜,这种方式,大申这些年来,就一直在这么做,只是申爸没有留意而已。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月以前。
内什么,泓泓妈知道申爸读那篇散文,就是《窗》。申爸读懂了。很快,申爸就搞清楚了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个,回头细谈.....既然如此,申爸就开始盘算:如何让大申去接触更多的散文。
首先申爸想到的,是读。大申有阅读能力了么,那么,引导大申读,是最好的方法。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之后,申爸很沮丧:大申自己就是不读。
于是,申爸祭出杀手锏:聆听。
申爸试图让大申听散文。大申确实听。可是,很快,冲突就来了:大申当故事听那些散文,新鲜劲儿一过,自己就回到他的儒勒·凡尔纳去了。
不管申爸怎么诱导、威逼甚至恫吓,大申就像一根执着的橡皮筋儿一样,只要申爸一松劲儿,自个就弹回到儒勒·凡尔纳去了。
哎呀,这个事情不同寻常。
大申听儒勒·凡尔纳,这才引起申爸的注意。
回想起来,大申自打在六岁整的时候,开始听儒勒·凡尔纳,到今天.....快十岁了.......这四年的时间里,那十几部儒勒·凡尔纳加上世界上下五千年,大申反复听了N多遍。
Nano有一个很不起眼儿的功能,它能够记录一个文件,被播放了多少次!大申有三个Nano,存储量足够,所以呢,申爸存进去的资料,大申最常听的那些,就不删了。
申爸看了看Nano里面的记录。这些年来,神秘岛的一些段落,最多的一段,大申竟然听了10遍!不要忘了,那是半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就是说,这些年,大申光这一段,就听了5个小时!
大申平时上学的时候,也听这些故事,不过,没有放假期间听得多。到今天为止,大申一共经历了7个寒暑假,每一个寒暑假,大申都把儒勒·凡尔纳和世界上下五千年翻出来,至少听一遍。
回头看时,这个特征非常明显。不过,在当时,申爸竟然忽略了这个明显的事实。
现在的问题是,大申为什么听这么多遍?
前面说了,在大申的主观知觉世界里,他听到的内容,感觉起来,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无的。
申爸推测起来,这四年来,大申听儒勒·凡尔纳,他的感觉,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
第一个听的时候.....比如听神秘岛.....大申感觉到的是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是大申没听懂的部分,他感觉“没在读”。当第二次再听,还是有不少的空白,不过,比照前一次,空白要少不少。
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一个过程,在大申的头脑中,也出现了。
申爸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喜欢申爸写的文字?很多爸爸妈妈给了热情的回馈。渐渐地,大家的答案指向一件事:在申爸的这些文字中,抓住了很多孩子那边司空见惯的事情,并且给出了很有趣的解释。
那些个解释,不止是有趣.....任何人,只要感觉到那些解释“有趣”了,他都立刻感受到.....尽管很多时候是隐隐约约的.....这个解释还“有用”。尽管怎么“用”,模糊的,不清楚.....当然,偶尔是很清晰的.....但不管怎样,这些东西“有用”,这是肯定的。
从这个楼的点击情况来看,应该有三四百人,每天早晨,抓到点儿空闲,就来刷新这楼,看申爸又写了些什么。有多少人早晨在班车上,拿着手机看这楼的新帖?有多少人到了办公室,第一件就是打开这个帖子?有多少人起床之后,还没洗脸,就赶紧刷一下,要是有了新的,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看?看完了,再做早点?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但肯定有。
申爸要说的,不是这个。申爸要说的是,爸爸妈妈们琢磨一下:为什么大家这么追这个楼?其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申爸从来不说“科学表明”,也不引用某某专家的话,来说明什么。申爸的出发点,都是孩子日常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表现,在有孩子的爸爸妈妈看来,就是些常识。
诶,事情就在这里。
这些“常识”,每个人都是知道的......就是孩子的表现么,“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每个人都知道,都感觉到....这些东西,就是信息。信息是客观的东西。
申爸的文字在于....在于让这些信息“活”了.....就是给它解释,给出引申,赋予意义.....当然,这些解释引申意义,不一定“对”....其实,这个范畴是无所谓“对”“错”的。这个范畴,用“贴切”“不贴切”来衡量,是更加合适的。申爸给出的解释引申和意义,也不一定是最“贴切”的,肯定会有“更贴切”的在.....但,“贴切”“不贴切”这不管,反正,申爸的文,是让这些信息“活”了。
我们说,让信息“活”了的过程,叫做“知识化”。
信息是一些陈述,客观的,静态的;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是主观的,动态的。
看到的一样,但想到的不同。看到的是“信息”,想到的是“知识”。
我们说,同样看到一件事情,那些能想到很多的人,是智力良好的人;那些木然无所感的人,是智力一般的人。想到的越多,智力越好。
我们琢磨的不是大人,是孩子。
你怎么才能让孩子也会“知识化”,也琢磨,也能“想到更多”呢?
你给孩子一个和申爸一样的楼,就行了。
在申爸这个楼里,申爸只是在说自己的解释引申意义,申爸从来不教,说你看这楼,应该怎么想。自己怎么想,是主观的事情,是一件高度个人化的事情。这是不能教的!
说教一个人怎么思考,那是纯粹扯淡。
你只能把“一个思考”摆在那里,让他自己看,自己思考。给猴子一棵树。
做对人类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关键的帮助意义的事情,其个体,必对这个过程进行奖赏。
“知识化”,思考,把死的信息变成“活”的知识,这就是形成智力的过程。
对形成智力的奖赏,是什么样的呢?作为一个人,他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对形成智力的奖赏,就在追这楼的爸爸妈妈头脑里发生着;受到奖赏后的感觉,就是大家在追这楼的时候的感觉。
我们把这样的过程,叫做大脑予以的智力奖赏过程。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过程。这个智力奖赏过程,是人类能够经验到的三大愉悦体验之一。
现在,这个过程在大申的头脑里,也出现了。
现在,大申的小脑袋里,已经有了一棵“凡尔纳世界上下五千年树”。猴子在树上乱窜,爬得高兴。
申爸思考的是,如何再给猴子三棵树。一棵名曰英语树;一棵名曰数学树;一棵名曰语文树。
这是后面的话题,按下不表。
现在,回到骆妈的问题上来。
(一骆发表于 2014-4-2 07:10:03 申爸,九月份入学的孩子,是六周岁到七周岁之间,新加入的大多数孩子,从那时才开始“伴随聆听”,还得有一个引入期,上了小学后时间又紧,平均一年后就到了7.5,(最短的只有半年),这么短时间的聆听,就能建构好智力吗?)
骆妈是想也给骆一棵“儒勒·凡尔纳树”呢,还是给一棵“中国历史树”,或者小一点的“三国树”,这需要骆妈根据骆的情况,加以决定。决定了,就赶紧给树。至于说,5.5-7.5的聆听,损失了一些时间。损失了就损失了,我们永远不能把以前时间追回来,想它也没用。把时间用在现在该干的事情上,给树,比嘀咕过去的损失,来得实在得多。要不,追悔过去,当下又给丢了。
换句话说,骆妈的问题,根本不要提。想都不要想。想了,一点儿用都没有。
抓住当下。我们能抓的,只有当下。
学会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无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需要反复聆听


yuximin 发表于 2013-11-12 16:13
淡定,太重要了,我觉得只要我搭上了申爸送来的船就很好了,现在正听《小熊维尼》已经听完了三遍,我觉得我家的四岁半还小,反复听很重要,所以不急着换。昨天晚上吃完饭带着MP3骑着小车外出玩儿,边骑车边听,近一小时呢,今天早起就听,还带幼儿园去了,兴趣正浓。..

哦.....借着昊鹏妈妈的帖子,再正式声明一下哈。
对于孩子,反复听总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说昊鹏小,就需要反复听,孩子大了,就不要反复听了。
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在这里:
孩子大了,反复听的方式,要变一变。孩子小的时候,听夏洛死了,就死劲地反复听那一节,听好几遍,十好几遍,也不肯换。大了呢?等到六岁,孩子想听《海底两万里》,那就从头到尾,听完。听完了,想再听,就从头到尾,再听一遍。
孩子是怎么完成这种转换的呢?
靠听一个巨长的故事。
这个故事于大申,是《哈利•波特》。听一遍,从头到尾,听了好几个月。
严格说,《哈利•波特》不是用来愉悦孩子的,它是用来娱乐孩子的。之所以听它,就是看它时间长,有中文书,有英文有声书,也有英文书。
所以呢,在汉语聆听阶段,这个东西用来形成孩子的聆听能力。聆听能力一旦形成,就把它彻底拿走,不再让孩子反复听。
在汉语阅读阶段,这个东西用来形成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一旦形成,就把它彻底拿走,不让孩子反复看。
同样的,适用于孩子形成英语聆听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阶段。

豆豆姗 发表于 2013-12-4 09:41
有个疑问,请教申爸:为何能确认孩子会对小说进行反复的听和阅读?就我自己来说,小说很少有看第二遍的。 ...

BB妈说得对。
豆豆姗说的情况,是指大人的阅读。
小孩子的阅读和大人,肯定不一样。
小孩子,刚开始,都要反复听,反复看的。
小孩子听和看的内容,和大人听和看的内容,不一样。
打瞌睡的兔子发表于 2013-12-23 11:33
对于这种狂热的爱上神奇校车,完全不接受其他读物的怎么办???尝试过很多次给其他的东西,人家一听统统不要,就要神奇校车。爸妈没有时间讲,她自己一个人看书都可以,总之必须是神奇校车。
哈哈,小兔兔真执着。
孩子总是这样的,她喜欢一个故事的时候,拒绝别的任何的故事。
不过,热乎劲儿总会消散的。让她痛快地听上三两个星期,她把能吮吸到的营养都吮吸完了,就该腻了。等孩子腻了,在换故事。
天天开心070121 发表于 2013-12-23 11:26
申爸,一部作品有必要反复听好多遍吗?我给孩子最多听两遍,太赶了吗?我觉得孩子听第二遍时兴趣就不那么浓 ...
所有的5.5-7.5岁的孩子,他都要听多遍的。孩子大了,慢慢要重听了。你放给他听,他说他听过了,要听新的了。
地不一般这个时候,孩子会自己挑书,挑要听的东西了。
他有主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要一个章节反复听


怡妈:  请问申爸,听完一个故事,如果她没有跟我说再听一遍,那我是否再给他听,还是听一下一个?

申爸:不管听什么,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听《红楼梦》,更要多遍了。
不过,把孩子的聆听习惯改一改:
以前,是听到一个有趣的章节,就反复听,不往下走了。或者,听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就反复听,不去听别的。
现在呢?让《红楼梦》就这么播着,一口气听完一百二十回。
然后呢?再听一个别的故事。等过几个月,再把《红楼梦》重新完整地听一遍。
就是说,让孩子养成听一个故事,就从头到尾听完。需要加深,过段时间,再一遍。
这样做的效果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两种聆听一过性的听和反复听


anqing8859发表于 2014-5-14 10:16
我是70年代人,那时候家家安装有线广播,从早晨的新闻到中午的评书,晚上有散文,周末有相声、音乐,我住奶奶家,家里广播不关的,从早晨7:00到晚上10:00。那时候不讲究早期教育,奶奶从不管孩子,我就长期呆呆的坐在那儿听广播。同时我妹妹和父母外婆居住,家里没有广播只有电视,妹妹从小是看电视长大的(那时电视还是新鲜玩意)。现在看,我是爱读书的,爱思考的。妹妹读书就很困难。也许还有别的原因,跟申爸时间长了,我忽然领悟到从小的聆听也许是有帮助的,我们是帮孩子从视觉回归到听觉时代。

婷婷妈妈的回馈是很难得的典型例子。
申爸想指出的是,孩子的聆听,是分成两个部分的。要想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好两个部分都提供。
第一个部分是一过性地听。哈利·波特,培养伴随聆听,听一遍就完。不要让孩子反复听。
第二个部分是反复聆听。看大申的样子,在早期伴随聆听阶段接受的内容,孩子会反反复复地听到十岁以后。孩子要反复不断地从一大套内容中吸取营养......
已经伴随聆听的爸爸妈妈,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第二部分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聆听带来的好处——形成专注力


本来想写英语的,不想那边的论坛不给力,坏了写不了。
那就回答这个问题吧。
孩子的时间有两种过法。一种是和大人互动,在互动中模仿大人的行为,学习使用。在这种互动中,更增进了和大人的亲近感。孩子天生是需要照顾和依赖的。这种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基本需求。还有一种,是孩子自己独立地活动。不受任何打扰,自己完全按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干什么,想怎么做怎么做。
要养育出好孩子,这两个方面都要好。
聆听有什么好处呢?聆听的时候,可以放孩子完全独立地做他喜欢的事情。孩子从事完全自主的活动,时间长了,就变得专注了。
所谓的“专注力”......如果有这么回事的话........是孩子自发地形成的,不是外力养成的。形成的机理很简单:孩子要有足够的时间,自己自主地活动。
大申呢,这么多年,基本上他听故事的时间,就是他自己自主活动的时间。
故事播放着,大申自己选本什么书,一边看,一边听。家里没有人去指导大申选什么书,也不去打听大申看懂了没有,也不去询问有关内容的问题......就像完全没有这么回事一样。这样,大人就可以放手,去干自己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用操心大申。往往都是大申一个人在客厅里,书看累了,把书一扔,把机器人的遥控器抓起来,操控机器人发射飞碟,嘴里不停的喊:“嘟!嘟!嘟!”玩儿一会机器人,腻了,又找出剪刀,开始坐在地板上剪纸。把纸剪得满地都是碎纸屑。纸剪腻了,就把乐高掏出来,自己拼飞机。实在都玩儿腻了,就躺在沙发生,双脚往上伸,试图翻过来。翻不过来,自己就跟自己较劲。一使劲儿,咕咚一下,掉到地上。申爸在书房大声喊:“又摔了吧?你就不能到床上去翻跟斗?”大申爬起来,也不哭,到沙发上接着翻。他不到床上去,床上听不到故事。
就这么着,大申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就过来了。
等到晚上,申妈休息够了,就来找大申一块儿玩儿一两个小时。大申就特高兴妈妈陪他玩儿,娘儿两个咯咯唧唧说笑个没完。申妈玩儿累了,回卧室自己休息,留下大申一个,在客厅里继续听故事,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做。
天天这么玩儿。
几年下来,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专注地做。环境对他一点儿影响也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伴随聆听的好处:形成了橡皮筋事件


嗯,在说怡妈的一年级群之前,说几句伴随聆听的好处。
这个伴随聆听,它的好处,在前面申爸有过很多猜测,说过很多,都是零零碎碎的。那些猜测,现在看起来,仍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申爸现在还得认为,那些依然有效。
可是,令申爸好奇的事情是,如果伴随聆听对建构智力有效,智力又对一个人的创造力起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个伴随聆听,在今后的日子里,他怎么起作用到创造力去的呢?
它是怎么干的,孩子的创造力就好了呢?
真的好奇,但一直无解。
大申长大了,孩子的行为特点,日益明显。终于,明显到让申爸一下子明白了:哦!原来它是这么干的!
大申趴在客厅的沙发上,一只手拿着铅笔,一只手拿着Nano,在专注地读新概念英语。
大申妈下班回家了,悄悄地用钥匙开了门。
门嵌了道缝儿,申妈探进头,看到大申正撅着屁股,在沙发上看书,就轻手轻脚地溜进来,放好包,换衣服换鞋子,然后,抱着电脑去卧室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大申看完了,从他的英语世界出来,抬起头看申爸。眼神有点累,有点迷茫地味道。
大申要喝水,就往厨房走,去接水,看到申妈放在椅子上的包,就问:“老妈回来了?”
申爸以为大申知道老妈进屋了,就有些奇怪地回答:“是回来了。”
大申不喝水了,扔了空杯子在餐桌上,一边拖着长声喊:“老妈——”一边往卧室跑。
然后,娘儿两个在卧室里唧唧咯咯,在卧室里欢声笑语个没完。
申妈进门,大申看书,都在同一个客厅里。申妈回来,尽管轻手轻脚,可还是有声音,申爸本以为大申已经知道了。可是,他不知道。
新概念英语,大申读了十多天了。从第一册开始读,每天读十篇。刚开始的时候,大申忒高兴,简单么,就那么几句对话,比前边读的五年级的英语阅读的文章,简单多了。大申认为自己赚了,申爸亏了。大申尤其为申爸的吃亏而高兴。
没高兴几天,第一册读完了,开始第二册。
这个难度,陡然增加了。
申爸对大申说:“你可以听录音,看后面的生词,看不懂的单词,也可以问老爸。你必须读懂,读懂了,来给老爸讲文章的内容。”那个新概念英语,到了第二册,确实很难的,大申开动全部的脑筋,全力应对。
大申在全力应对新概念的时候,身边的世界消失了。
可是,申爸还是没有想到,孩子的专注到了这样的程度。
其实呢,大申的专注,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大申一开始写作业,申爸就感觉到了大申的专注。那时候,大申的小书桌摆在客厅里,大申开始写作业。大申写作业呢,不管申爸和申妈在身后做什么,你是收拾房间也好,打扫卫生也好,说话也好,摆餐桌也好,叮里咣啷,怎么的都不影响大申。大申就坐那儿,一路把作业做完。
申爸感觉到大申这个特点了,但没深想。
让申爸把大申的专注和伴随聆听联系起来的,是大上个周末。
星期六,大申六点钟就爬起来了。申爸发现,大申在早上的时候,特别精神,学习、做事情的效率也高。赶到了下午,就明显差劲了。
于是,申爸就要求大申“赶紧学习”。
作业是昨天晚上都做完了的,所谓学习,主要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申爸和大申说好了,周末每天要读十篇汉语短文,十篇英语短文。英语的短文读新概念,这个前面说了,汉语的读语文社的《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
申爸要大申挑,先做哪一项。大申挑简单的,先读英语。二十分钟,大申把英语读完了,要求休息十五分钟,就打开世界上下五千年,听了十五分钟。
听完了,按照说好的,开始读《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语文出版社是一个老社,现在好像不怎么着了,可是,它以前出的这套《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质量绝对赞。
阅读这件事情,基本的道道当然是看。不管要读的是那种文,第一遍读,就是拿来当故事那么看就是了,了解大意。
当大意了解了以后,还是有很多门道的。对于一个熟练的阅读者,他应该很快抓住文章的主题,清晰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而要做到这些,就不是快速地读能够做到的了。
这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分析。
而这分析呢,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早已理出来一整套的方法。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任何的所谓“分析”,不过是按照一个套路,把文章解析开罢了。须知,那些用来分析的文章,必定是另外有一个作者,他写出来的。而不管是谁,只要他是一个人,他写文章,就必须按照一个固定的结构程式来写。
从文章的结构角度来说,是必须有一定的套路的。
文章不是随便写出来的。随便写出来的东西,有,可写是能写出来,别人读不懂。
嗯....申爸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好比说,建筑,盖房子。
所谓的建筑,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故宫那样的建筑,有国家大剧院那样的建筑,有中央电视台那样的建筑,也有鸟巢那样的建筑。
建筑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领域,它的样式是没有边界的,无限的。
可是,不管什么建筑,它都必须用同样的材料建起来:有钢筋、水泥、玻璃、钛合金板、塑料、木料。不管什么建筑,都是由这些材料建起来的。我们说,建筑有材料上的规定性,建筑师不可以跳出这些材料。说我设计一个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房子,用一种有特别特性的想象中的材料建,用想象中的材料建房子,是建不起来的。
所以,我们说,建筑是无限的,建筑材料是有规定性的,用什么材料,是有“套路”的。这套路好比说,你再建一个故宫,仿古的建筑,你就不能选钛合金板来建,玻璃也要少用。你要是建一个超现代风格的建筑,你就不能选用琉璃瓦。这就是套路。
很明显,套路的刻板不影响建筑的无限创造。
同样的道理,文章结构上的刻板,也不影响可以写出极富想象力的文章。
对于汲取文章中蕴含的意义,特别是能够创作出自己的文章来说,了解文章结构上的套路,就是必须的一项功课,就如同材料学是建筑学的一项功课一样。
既然文章是有文章结构方面的套路问题,自然应该就有指导这套路的辅导读物:它是循序渐进的,针对典型的文章,提出有目的的问题,引发读者定向思考。整套思考结束了,读者自己就建构起文章结构的套路观念了。
这样的指导书很少.....它需要编者有绝对的学术功力.....并且,淹没在大量的应试题海书里面。那些题海书,是垃圾。它们的作者是没有思路的.....也许有,唯一的思路就是模仿中考和高考的题型,出一些题目在一些文章后面,给孩子去做。
好的书有,得去找。
申爸找到了这套《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顺便说一句,这种书很难找哦.....难就难在,为了销量,编辑把这种书也包装成题海的那种垃圾模样.....包装得很像很像......哎,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弄成那个模样,真的卖不出去:家长不认。
申爸和大申说清楚了,不需要做文章后面的题,但是,必须仔细琢磨后面的题问的是什么,自己想出答案,然后,看书后面的参考答案。要是一样,就过,不浪费时间。要是不一样,就要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人家那么答?你的答案和人家的答案,哪一种好?好在哪里。哪一种不好,为什么不好。
把每一篇文章的每一道题都想清楚,还要想为什么,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申爬在沙发后边,皱着眉,那儿琢磨。一会儿把书翻到最后,去看参考答案,一会儿再往前翻,去看原文,一会儿再回来,琢磨问题。就这样,一直在那儿折腾。
十篇文章,大申琢磨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终于把书合上,抬起头,说:“看完了。”眼神有点累,有点迷茫地味道。
大申揉揉眼睛,懒洋洋地抱怨说:“太累了,咱们上午去抓鱼吧,不学习了,行吗?”
大申倒是经常喊累。看书看时间长了,把书一扔,嘴里喃喃地说:“有点儿累了,”
有一件事情,申爸认为非常重要,但一直想不清楚,这事情是怎么形成的。想不清楚所以然,就没法动手,在大申那里去培养。
什么事情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要想有成效,人都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可以让自己有意识地“沉浸”在思考当中,做高强度的思维。高强度,意味着高效率。
比如说,下棋,好的棋手需要在下棋的时候心不旁骛,专心致志地思考;任何一个学习好,会学习的人,他都有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沉迷”在他的学习世界里,对外界的任何干扰,都不反应。事实上,他在“沉迷”状态中,根本就没有感知到外界的干扰。
这种“入迷”的状态,是怎么来的呢?对于一个人来讲,就痴迷于一件事情,并不难。你给孩子电子游戏,他很快就痴迷了,茶不思饭不想,就是玩儿。眼睛都玩疼了,也不肯撒手。可是,他痴迷了,你把iPad收走,让他去看书,他就进入不了痴迷的状态了。如何让孩子的用脑习惯做一种变化:他可以在好几件事情之间,进行“痴迷”的转换。玩儿一个小时游戏,痴迷;到了点儿,不玩游戏了,休息半个小时,开始读哈利·波特,一样会痴迷一个小时;到了点儿,不看哈利·波特了,休息半个小时,开始琢磨数学题,他还是痴迷一个小时;到了点儿,不琢磨数学题了,去踢足球,又痴迷两个小时.......
三年前,申爸很痴迷于琢磨这件事情,就找来N多成瘾心理学的论文和专著来看。看申爸得七荤八素,不得要领。成瘾心理学,现在整个学术体系还停留在原始的阶段,主要是为临床上戒除毒瘾......物质性成瘾.....还有戒除网瘾.....非物质性成瘾.....来收集总结事实,建构理论依据。对于正常人的“成瘾”性行为,没啥帮助。
申爸自己也想不明白这个事情,只好扔到那儿不管了。
不过,如何让一个人对一个新领域产生痴迷,如何让大脑能快速地切换于各个痴迷的领域,仍然是申爸感兴趣的话题。
每天,大申有两个是最兴奋的时段。
一个是晚上睡觉之前。大申每天这个时候都十分兴奋。你要是想和他谈,关了灯,大申就开始乱七八糟,聊个没完。越聊越兴奋,让人匪夷所思的话,滔滔不绝地从小嘴巴里说出来。聊着聊着,大申忽然说:“咱们睡觉吧,困了。”然后,小脑袋往枕头上“咣当”一躺,一分钟之内,就着了。这很奇怪,和申爸对入睡的认知,正好反着的。按照申爸的经验,如果睡前把脑袋弄兴奋了,就睡不着了。大申不,他是越兴奋,越睡得快。有时候是大申主动提出“要睡觉”的,有时候是申爸提出:“有点儿困了,不想说了,睡觉吧。”大申那边也一样,闭了嘴,一两分钟,就着了。
另一个时段是早上。大申刚起床。经过了一整个晚上的休息,大申起床后非常兴奋,能持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申爸从来没在早上十点钟之前,听到大申喊“累了”。
这次,时间还不到九点,大申竟然就喊“累”,这让申爸十分吃惊。
大申早上都干了些什么呢?
六点钟起床,自己跑道卫生间撒泡尿,就打开Nano,开始听Magic Tree House。听Magic Tree House不算“学习”,是大申喜欢干的事情。大申的事情分成两类。一类是“学习”,大申不喜欢干,除了写作业和考试前复习,大申都不会主动去干;另一类是大申喜欢干的事情,比如听儒勒·凡尔纳;听世界上下五千年;看少年科学画报;听Magic Tree House.......这些事情,是申爸要和大申斗争,才勉强不干,转而去干别的事。稍有空闲,大申自己就又自自然然地干起这些事情来了。就好像一条橡皮筋儿,一松手,外力没了,自己就弹回到做这些事情上来。
听了不到30分钟,申爸就让大申开始“学习”。大申挑了英语阅读先做,就开始读十篇NCE,读了差不多二十分钟,读完了,自己就把世界上下五千年打开听。
这个听了十五分钟,这是用iPhone计时的,很精确。
然后,大申就开始认认真真地琢磨《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这个花了很长时间,一个多小时。
干这件事情,大申的投入是看得到的,很专注。
然后,大申就喊“累了”,申爸就吃惊。
在两个半小时里,大申干了这么四件事情:
1、听Magic TreeHouse。30分钟。
2、读NCE,20分钟;
3、听世界上下五千年,15分钟;
4、读《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60分钟。
1、3两件事情,属于大申喜欢干的事情之列。大申投入地听。属于“痴迷”;
2呢?属于大申的300篇英语短文之列,大申已经读了快两个月了,天天读,已经成了习惯。似乎有一点点“痴迷”的味道;
关键是4。让大申喊累的直接来由,是这一个小时。大申学习语文的阅读,已经一年半了。从三年级开始,他们的语文课,主要的任务就转向学习解析蕴涵在文章中的“套路”。大申已经学习了很多和“套路”有关的知识:开头、结尾、划分段落、总结主题、归纳中心、描写、叙述、感知文中的情感因素,分析修辞方法.....很可能.....应该是“肯定是”.....大申在阅读的时候,在使用这些知识,去解析那十篇短文。有推测,有印证,找到了感觉,大申才读得那么投入。在所谓“精读”上,这是大申第一次表现得“痴迷”。
申爸感兴趣的不在这四点本身上。
大申的喊累提醒了申爸,让申爸的注意力第一次放到一个特殊的点上:这四件事情之间的转换。
我们来看,这个事情。大申走出伴随聆听阶段之后,形成了对一个有声小说群的反复聆听的需求。这个有声小说群包括十部小说: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2、《神秘岛》;
3、《海底两万里》;
4、《气球上的五星期》;
5、《八十天环游地球》;
6、《地心游记》;
7、《太阳系历险记》;
8、《机器岛》;
9、《环月旅行》;
10、《世界上下五千年》。
这些年来,大申一直在听,反复地听这十部小说。他痴迷于聆听这十部小说,一有空闲,就像橡皮筋儿一样,弹到这十部小说上来。
聆听这十部小说,构成了一个背景。一个专注痴迷的事情。大申随时在干。
然后,当“时间到了”,大申去阅读英语的时候,大申把小说关掉,开始读NCE。大申读英语短文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他的大脑很快就从痴迷于“听小说”的状态,转换到“读短文”的状态。读短文的时候,同样痴迷。
这样的转换次数多了.....其实,这两个月来,大申每天都要做这样的转换.....大申的小脑袋就习惯了“在‘痴迷’的事情之间,快速转换”。
这种快速转换,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关键的能力之一。
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一个背景,橡皮筋事件,让大脑能够不停地做练习,以便最后达到良好的效果。
伴随聆听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形成了橡皮筋事件。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当我们还年轻”


阳阳妈2010 发表于 2013-10-3009:30
看了爱前辈和申爸的点评对话,我的第一感受是:我们对天才或是智力超群的孩子,第一反应总是担忧(我也是这样子的,不单指爱前辈)。我想了下,可能与我们的成长经历和认识有关,我们一般认为某方面的超长总是以牺牲另一方面的乐趣为代价的,好像是这边得到的越多,另一方面牺牲的就越多。其实看申爸这个帖子,很多人都是有这种担忧的。

但事实是这样子的吗? ..
罗曼·罗兰在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四卷《反抗》中,写了非常好玩儿的一个心理现象。
申爸把它全文引来。
让自己在思想的湖上漂浮,多甜蜜,多快乐!躺在一条小船里头,浴着阳光,水面上清新的微风在脸上轻轻拂过,他悬在空中,睡着了。……他感到深沉的水波;他懒懒的把手浸在水里。他抬起下巴搁在船边上,象童时那样望着湖水流过。他看见水中央映出多少奇怪的生灵象闪电般飞逝……一批又一批,从来没有相同的。他对着眼前这种奇幻的景象笑了;对着自己的思想笑了;他不需要固定自己的思想,挑选吗?干吗要在这千千万万的梦境挑选呢?有的是时间!……将来再说吧!等到他要的时候,只消撒下网去就能把在水里发光的怪物捞起。……现在先让它们过去,等将来再说罢!
小船随着温暖的微风与迟缓的水波飘浮。天气温和,阳光明媚,四下里静悄悄的。
他终于懒洋洋的撤下网去;俯在到处起泡的水上,他瞧着网完全沉下。呆了一忽儿,他从容不迫的把网拉起来,觉得越拉越重了;正要从水中提出的时候,他停下来喘一口气。他知道有了收获,可不知道是什么收获;他有心廷宕,想多咂摸一下等待的乐趣。
终于他下了决心:五光十色的鱼出现到水外来了;它们扭来扭去象一窠乱蛇。他好不诧异的瞧着,拿手指去拨动,想挑出最好看的放在手里鉴赏一会;但才把它们提到水外,变化无穷的色彩就黯淡了,它们本身也在他手中化掉了。他重新把它们扔进水里,重新下网。他对于心中蠢动的梦境,极想一个一个的瞧过来,可一个都不愿意留下;他觉得它们在明净的湖中自由起浮的时候更美……
他唤起各式各样的梦境,一个比一个荒唐。他的思想已经积聚了多少时候没有用过,心中装满的宝藏膨胀得要爆起来了。可是一切都乱七八糟,他的思想好比一个杂货栈,或是犹太人的骨董店,稀有的宝物,珍奇的布帛,废铜旧铁,破烂衣服,统统堆在一间屋里,他分辨不出哪些是最有价值的,只觉得全都有趣。其中有的是互相击触的和弦,象钟一般奏鸣的色彩,象蜜蜂般嗡嗡响着的和声,象多情的嘴唇般笑盈盈的调子。有的是幻想的风景,面貌,各种热情,各种心灵,各种性格,文学的或玄学的思想。有的是庞大的无法实现的计划:什么四部剧,十部剧,想把什么都描写为音乐,包括各式各样的天地。还有的(而且是最多的)是暧昧的,闪电似的感觉,都是突然之间无缘无故激发起来的,说话的声音,路上的一个行人,滴答的雨声,内心的节奏,都可成为引子。——许多这一类的计划只有一个题目;大多数只有一二行,可是已经够了。他象小孩子一样,把幻想中创造的当做已经真的创造了。
然而他活泼的生机不容许他长时间的以这种烟雾似的幻梦为满足。虚幻的占有,他觉得厌倦了,他要抓住梦境。——可是从何下手呢?这一个跟那一个都显得一样重要。他把它们翻来覆去,一忽儿丢下,一忽儿又捡起……不,可是不能重拾的,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一个梦决不给你连抓到两次;它随时随地都在变,在他手里,在他眼前,在他眼睁睁的瞧着的时候已经变了。必须赶快才好,可是他不能,工作的迟缓使他惶惑。他恨不得一天之中把什么都做完,但连最小的工作他也觉得困难得不得了。最糟的是他才开始工作已经在厌恶这工作。他的梦过去了,他自己也过去了。他做定一桩事,心里就在懊恼没有做另外一桩。只要他在美妙的题材中挑定一个,就会使他对这个题材不感兴趣。因此他所有的宝藏都变成毫无用处。他的思想,唯有他不去碰它的时候才有生命;凡是他能抓握到的都已经死了。这真是当太尔式的痛苦:仰取果实,变为石块;俯饮河水,水即不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2 收起 理由
iMORE + 3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现实主义行动者


傅雷的译笔真好。申爸刚又仔细读了好几遍,好几遍都赞叹傅雷的文笔。
当我们还年轻,我们获得了某种宽广范围内的可能。
我们沉醉于自己的这种可能。
罗曼·罗兰把这感觉,写绝了。
孩子呢?
当孩子“获得了某种更宽广范围内的可能”的时候,沉醉的不是孩子自己......孩子还不意识不到自己手里有什么呢......沉醉的是父母。
类似罗曼·罗兰描述的心理过程,又发生在父母头脑里面了。
过早训练孩子在某个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天才”,早已经受到有头脑人士的口诛笔伐。这种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办。
可是,7.5的转折之后,父母必须选定一个地方,“撒下网去”了。
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不允许爸爸妈妈“以这种烟雾似的幻梦为满足,虚幻地占有”,沉醉在那里,什么也不做。
可是,一个父母真的瞅定了“一条鱼”,动手去捞,他马上就会发现:“连最小的工作他也觉得困难得不得了”。这个时候,他就根本管不得“牺牲另一方面的乐趣的代价”了,因为那“另一方面的乐趣”完全是“烟雾似的幻梦”。
7.5以后,一生中最大的转折来临以后,孩子就准备好了。这个时候,赢家将是那些“市侩的现实主义行动者”,尽管在此之前,赢的本不是这些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2 收起 理由
iMORE + 3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帝已经给你派了船,赶紧上吧”


有一则寓言,也不知道是谁编的。
不管它,申爸把它引用来:
有一个人,非常信奉上帝。
一日,村子被洪水淹没,别人都在逃离村庄,而他却奔向教堂。
当洪水淹没到教堂的台阶上的时候,一个人跑过来对他说,快跑,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山头。这个上帝崇拜者说道:你先走吧,上帝会照顾我的。
当洪水淹没到教堂的一层的时候,这个上帝崇拜者爬到了屋顶上,一个人划着木桶过来了:“快上来,赶紧逃命啊”。这个上帝崇拜者说道:你先走吧,上帝会来救我我的。
当洪水淹没到教堂屋顶的时候,这个上帝崇拜者爬到了十字架上,一个人划着船过来了:“快上来,赶紧逃命啊”。这个上帝崇拜者说道:你先走吧,上帝一定会来救我我的。
最终,这个上帝崇拜者失去了生命。
当他面见上帝的时候,他抱怨:我如此信奉你,为什么你不照顾我、甚至任由洪水夺去我的生命呢?
上帝叹了口气:我已经派了3个人分别跑步、乘坐木桶甚至乘船来救过你了!
非常多非常多的爸爸妈妈,已经辨析出,培养孩子,重点是在素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当孩子还小,2岁,孩子听爸爸妈妈读书。读啊听啊,听个没完没了。爸爸妈妈烦了,没耐心了,不读了。爸爸妈妈心想,这读书没啥意思,我等着孩子长大,合适的时候,培养他的素质,培养他的创造力;
孩子大了,5岁,孩子喜欢听。听啊听啊,听个没完没了。爸爸妈妈看着,一边觉着好玩儿,一边也颇多疑虑。爸爸妈妈心想,这听故事没啥意思。孩子还小,听多了,怕有什么副作用。我等着孩子长大,合适的时候,培养他的素质,培养他的创造力;
孩子在不断地长大,到了8岁,孩子开始自己看书了。看啊看啊,没完没了。爸爸妈妈看着,一边觉着好玩儿,一边也颇多疑虑。爸爸妈妈心想,这看课外书没啥意思。孩子还小,看多了,怕有什么副作用,放那么多时间看课外书,也会耽误学习的。我等着孩子长大,合适的时候,培养他的素质,培养他的创造力。
转眼间,孩子长到了13岁,进入了青春期。这时候,孩子已经不听大人的任何话了。
爸爸妈妈疑惑了:诶,这培养素质、创造力的时刻,怎么就到不了呢?
这时候,爸爸妈妈悲哀地意识到,孩子什么样,已经定型了。没有多少可改进的余地了。
就受现实吧。也只能这样了。
上帝既然已经给你派了船,就赶紧上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何引导孩子聆听是个技术活儿(烙烧饼)


如何引导孩子聆听,这是一个技术活儿。
其实,说清楚了,这也是个很简单的事儿。

大家留意过家门口卖烧饼的没有?就是自由市场门口,支个油桶改做的煤球炉,一边和面,抟烧饼,一边烤一边卖的那种?
他怎么烤烧饼啊?
它这个烧饼吧,有两个面儿,两面都得烤,烤均匀了,才好卖。你不能一面都烤糊了,另一面还黏着呢,那没法儿卖,也没法儿吃。他得及时翻个儿。他这个烤烧饼,你想啊,这是个很复杂的事儿。早上,早早地,卖烧饼的把炉火捅旺,加好煤,开始烤。它这个烧饼得一个一个抟出来,抟出来一个,往烧饼炉里面码一个,对吧?他一炉烧饼,二三十个,他得一个一个抟,等最后一个抟好了,第一个码进炉的,一面儿早烤熟了;烤好的烧饼,要及时出炉,热腾腾香喷喷地扔到案子上,出来卖;一个烧饼出炉了,空出一个块地儿,对吧?空出的这块地儿,他再抟一个面团,蘸上芝麻,放进去烤。这新进来的是生面团儿,它周围都是烤得半熟的烧饼。反正,你可以想象,一炉烧饼,熟的生的,不同成熟程度的,全乱起八糟地混在一起;不止这样,炉火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儿火大,有的地方儿火小。火大的地方儿呢,你知道的,烤的就快,火小的地方儿呢,烤的就慢。这就决定了,每个烧饼的每一面儿,他都不能烤同样长的时间。
现在,面对这一炉参差不齐,极其复杂的烧饼,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去翻哪一个?
哦,这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
楼上下来一个傻博士,你让他解决这个问题。
他仔细想了很久,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嗯嗯,得追踪记录每个烧饼放入炉膛的时刻,计算每个烧饼烤熟一面的时间....嗯嗯,两面烤的时间还不一样,第一面时间要长一点....这肯定的,可是,长多少呢?让我做个统计,记录一下。哎哎,人脑记,根本不靠谱,我得计算机编个程序,追踪每个烧饼的状态,给每个烧饼建立成熟程度对时间的函数,经验值做函数的参数.....哎呀,还有!这个炉火。这个炉火分布是角坐标的不规则函数.....这个怎么建模型呢?况且,每天,这炉子的炉火分布也不一样啊?.......这,这怎么办?”
如果像傻博士这么个思路,一个烧饼一个烧饼地去追踪,这真是一个复杂透顶的难解之题。

你看啊,人家卖烧饼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怎么解决?他翻啊。翻起来,看看,烤熟没有。烤熟了,就翻个儿。夹起来,看一眼,没烤熟,就放回去,接着烤。他怎么处理炉火不均匀的问题的?他不断地调换烧饼的位置。两个夹子各夹住一个烧饼,飞速地把烧饼扔到对方的位置上去,变魔术一样地快。
卖烧饼的怎么解决翻烧饼的问题的?他就是看。看差不多了,就翻个儿。
有些事情,你就去看,去试,就行了。你不能一个烧饼一个烧饼地去追踪,那太复杂了,搞不来。

他这个孩子听故事。什么时候翻个儿啊?
和烤烧饼的一样,去看,去试。
这里边儿有一个让申爸啼笑皆非的问题。
你说,他烤烧饼的,是只烤一个,还是同时烤一炉,二三十个?当然是同时烤一炉了。他只烤一个,好,抟好面,放在烤炉里烤,自己没事儿干,支着下巴坐在旁边在那儿枯等,过一会儿,实在无聊,翻起来瞧瞧,烤好没,烤好了,好翻面儿?哪里有的事儿。这么个烤法,赚不到钱,还不得饿死。他得以炉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为单位烤烧饼。

伴随聆听呢,你得准备一炉的“烧饼”,就是一大堆故事。这一大堆故事呢,有长的,有短的,有层级高的,有层级低的,有各种不同主题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向上原则”:能听长的,就不听短的;能听层级高的,就不听层级低的。
然后,你就看孩子,在孩子那里试。

试的时候,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情。
第一个,找适当的机会去试。他那个卖烧饼的,什么时候去夹起烧饼看,要不要翻面?他不是随时都在看。他得过一会儿,估么着差不多了,再去査看。他要是老是不停地夹起一个个烧饼,不停地看,那烧饼就不要烤了。妈妈不能听别人说,三国演义好,回到家,把孩子正听着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关掉,放出三国演义,跟孩子说:“这个好听,听这个!”孩子他不干啊!妈妈要是觉得三国演义好,给孩子听三国演义,这没问题。可是,你得学烤烧饼的:觉得差不多了,再去试着换。
什么时候是“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孩子完整地听完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时候。
这时候,你放三国演义,观察孩子拒不拒绝。如果不拒绝,那就是要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出炉的时候了。要是孩子拒绝,要求继续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那就表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还没“烤好”,那就继续听,再听一遍。
妈妈有了自己的意图,一般就着急。着急没用,适得其反。妈妈要学会把自己的意图融化到孩子的成长过程里面去体现。孩子喜欢听某一个故事,那后面的原因,复杂极了。这和孩子在此之前,接触同类题材的多少有关系;和孩子当下的心情和状态有关系;和妈妈以前是否给他听过一耳朵有关系;和他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有关系。特别是,和孩子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有关系....我们不能像傻博士那样,试图把这些因素都捋清楚,编个电脑程序,告诉你说,下一步“就应该听这个故事”。

.........................
啊呀,这些麻麻们哪.....不住地催。

所以呢,孩子那边儿听着故事,妈妈这边儿就打腹稿:等娃听完了这个故事,我拿哪几个故事,去到娃那里去试.....要一刻不停地琢磨这个事情。

第二个方面呢,是关于听什么的问题。“申爸的孩子们”那个指南里边,列出了一些故事的名单。这个故事,很难找,好的,没有音频故事;有音频故事的,又不怎么好。好不容易,大家凑了那些个,放在那里。权做一个基础吧。
嗯,申爸要说什么呢?事情是这样的。每一次,申爸回老家,去看申奶奶,申奶奶都会语重心长地给申爸说:“可得好好教育大申啊!孩子小,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自打大申生下来,申奶奶就这么说。刚开始的时候,申爸没在意这句话,因为申爸对“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这句话,完全不知道是指什么。申奶奶每次说每次说,那边呢?大申也在一天天长大,申爸对这句话,有了感觉了。申爸就去问申奶奶,当初,申奶奶都教给申爸什么了。申奶奶完全不记得了。不过,作为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从自身经验中得出的大感受和结论,申奶奶记得,每次和申爸强调。
对这句话,我们没有办法按照我们的常识,去做逻辑的分析的。因为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符合常识。什么叫“教什么,就会什么”?难道非欧几何,广义相对论,黑格尔辩证法,康德哲学,你也能教吗,他也能会吗?
是的。
大申长这么大了.....基本上已经过去了“教什么,就会什么”的年龄了......申爸也有了完整的体验。
这句话,不用分析。它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

当然, 这不是说,你教完了孩子辩证法,孩子就能够分指出世界的本源就建立在悖论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出一个领域里是,其本质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悖论的基础上的。你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他不能。
可是,你教了,他会了,表现是什么呢?总该有表现吧?你教了,他长到了13岁,发育到了“可以理解这个”的年龄,他就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他自己就会试着去指出“世界的本源就建立在悖论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去“分析出一个领域里是,其本质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悖论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不教,同样长到13岁,他要进入这么深入的思考领域,很难。
小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以“后效应”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怪申奶奶给不出实例。
这种“后效应”是教育小孩子的普遍规律。正常的说法是,幼儿和儿童的教育是为了他的一生打基础。

好了,说到这儿,就到“听什么”的主题了。很多妈妈就伴随聆听来问申爸:下一步,我给孩子听什么?
申爸很为难回答这样的问题。这问题的实质是在问:那个位置上的烧饼,现在翻个不?这是那个傻博士要搞的课题。基本无解。
妈妈要给自己的宝宝做的事情是,准备好一炉烧饼,然后学着自己去翻烧饼。一旦妈妈们学会了翻烧饼,那就增加点儿内容:把你自己认为高深的,又值得孩子会的,抟成一个烧饼,加到炉膛里面去翻。
一个事实是:你只要学会了翻烧饼,傍晚收工的时候,满炉的烧饼,都会烤好。
呵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它意味着孩子教育的一切。

当然,你感兴趣的领域,很难找到聆听的高质量的资料。可是,哎,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是如此:高质量的文献,很多都没有有声读物。自己去找吧,或者,自己录音....也没有别的法子。

还要再强调一点。
刚才提了一嘴,就是“莫着急”。
很多爸爸妈妈,都在着急地嘴上说“我不着急”。
申爸想说几句这个“着急”。
着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呢,是意识到了要做这件事情。现在,应该做这件事情了。有急迫感,要着手做,这是孩子成长阶段所决定的。这个时候,真的马上要着手做,紧迫感是要的。
另一个呢,是“比”:人家那个孩子,比我家的小三个月,人家都听曹灿的西游记了,我家的连孙敬修都不听!急啊。
说穿了,教育孩子,是你自己教育你自己的孩子,你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有什么干系?
不要忘了,“人家的孩子”确实听曹灿,可是,那个孩子还没听过上下五千年呢,也不听;自家的孩子已经听完了上下五千年了啊?
案板上烤好的烧饼,大家一样多的啊!
莫去比这些个,专注于翻烧饼就好了。
申爸说了,你只要精于翻烧饼,晚上收工的时候,满炉的烧饼就都是熟的。这就如同你看惊悚小说,你知道主人公最后不会死,你就放松地随着情节去跌宕好了。
反正孩子最后会把你手上所有的资料,都听完。烤烧饼的时候,莫在乎现在哪个早熟,哪个还不熟。


反正吧,伴随聆听这件事情,最重要。孩子只要翻两年多烧饼,把该听的都听了,建立起良好的智力之后,你在孩子教育方面就顺水顺风了。基本上,你想什么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剥洋葱理论


嗯,那啥,接着扒洋葱哈...本来吧,申爸曾经在李网的高楼里扒过一次洋葱的,没扒好,这回重扒。
话说这个洋葱吧....妈妈们都能想象出来,它长的什么样儿哈:上面是一撮尖尖的枯茎,本来那里是长在地面的洋葱秧的。洋葱秧割掉了不要,留下了一撮尖尖的枯茎。然后呢,是圆圆的洋葱,深紫色的皮;最下面,也是凸起的,是洋葱根。
它这个洋葱吧,咱们在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很大的,水嘟嘟的,不好。最好的品种呢,欧洲有种洋葱,长得都鸡蛋那样大小。很瓷实,麟瓣小,气味浓郁又不辣。
这种洋葱,是拌沙拉的上品。
它这种顶级的洋葱呢,和咱们看到的水嘟嘟的洋葱,也不一样。那些水嘟嘟的洋葱,外面没有干皮,要是有,也只有一层,很容易就剥下去了。这种顶级洋葱,长得小,外面还紧紧地裹着三四层干皮。
你说,他那个厨师,怎么剥洋葱啊?新鲜的洋葱运进厨房来了,上面还带着泥土呢。厨师把垃圾桶大碗小碗一字儿摆开,开始扒洋葱。他这个厨师吧,他不能上来就切。上来就切,把里面幼嫩的洋葱瓣,就切坏了。况且,这么一切,洋葱上的土就都掉到洋葱肉上去了。上来就切,不行。
他怎么办?
他得先把洋葱最外面的一层干皮,小心地扒下来,扔到垃圾桶里面去。这个工作最困难,最花功夫。不过呢,做完了,洋葱带着的泥土,也就都清除掉了。只要泥土清掉了,下面就得施展手脚了。
接下来,他就可以拿起刀,把上面的枯茎和下面的根,削下去。这一削,枯皮的茬就露出来了,很容易一层层就全剥掉了。不像刚才,他得小心地在枯茎那儿反复地抠哧,硬抠出一个欠茬来,好扒。刚才扒第一层的时候,才困难呢:好不容易抠出一个欠茬,一撕,一小块洋葱干皮撕掉了,剩下的,还得去小心地抠欠茬。
这个第一层,最难剥。
现在,整个洋葱外面的干皮枯茎根都清理干净了,可以开始剥里面的洋葱瓣了。
刚才,第一刀削的时候,把最外面一层麟瓣上下都削出了欠茬,很容易就把最外面一层的麟瓣掰下来,放在大碗里。放在大碗里的麟瓣呢,尽管不是用来拌沙拉的,可也是做菜的原料。这些洋葱瓣,可以用来煮罗宋汤。
第一层剥完了,又剩下一个紧凑的洋葱芯。厨师还得拿起刀,再在上面和下面削去一些,露出里面洋葱瓣的欠茬,好剥。就这么着,几下子,就剥到用来拌沙拉的幼嫩葱瓣了。厨师把幼嫩的葱瓣放在小碗里,呆会儿做沙拉用。一个厨师,他刚来的,就这么剥洋葱。
他干了几天,发现:这样干,真的很慢。一个一个地剥第一层干皮...这一层,最难搞...大半天,也剥不了几个。他就开始动脑筋,琢磨怎么才能剥得快。他琢磨出来了:把这一筐的新鲜洋葱,先抖落抖落,把上面的泥土都抖落掉。泥土少了,再稀里哗啦地倒进水槽里,打开龙头冲。这一冲,洋葱上面沾着的泥土,洋葱根里裹着的泥土,就都冲没了。一筐干净的洋葱。他把洋葱放进篮子里,沥水。等水沥干净了,再一字排开垃圾桶大小碗,开始剥洋葱。
这回呢?他也不是一次把一个洋葱彻底剥完,再开始剥下一个。他分开工序,一步一步来。剥头几层干皮,最难干。他就找个干净筐,放旁边,开始把一筐洋葱的干皮,全剥掉。洋葱经过刚才的水那么一泡,软了。这回,两三层干皮,稍微一抠,就抠出欠茬来了。他一下子就把好几层干皮,都扒掉了。然后拿起刀子,上下这么一切,干干净净的洋葱,就丢进干净篮子里面去了。这么着,很容易。很快,他就剥出了一筐干净的洋葱,等着进一步剥成罗宋汤的原料和拌沙拉的原料。
那边,来了个闲人,看厨师剥洋葱。前些日子呢,一两分钟,小碗里就有收获了。
这些日子,厨师剥洋葱的法子变了,变成冲水按工序来了。他蹲在旁边,等啊等啊,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小碗里有收获。
他就开始埋怨厨师:你这个不行!你都干了这么长时间了,什么收获也没有!
你不能这么干。厨师呢,不理他,闷头继续干自己的。等到一篮子干干净净的洋葱准备好了,厨师再抄起刀,开始剥麟瓣的时候,小碗里的收获就哗啦哗啦地涨。按以前的法子,要忙一个上午的工作,这会儿,用一个小时,很快就都做好了。
我们呢,来看孩子。
这个孩子呢,他不管是听天书,还是自主阅读,妈妈都不能用新厨师的法子去干:逮住一个洋葱,就一路剥到小碗里有收获为止。这么干,辛苦,慢。
你想啊,他那个新厨师,他剥带泥的第一层干皮的时候,手上沾满了泥土。
手脏了,没法儿继续往下剥,他得不断去洗手,才能够继续剥下去,对吧?
老洗手老洗手,这得多花多少时间啊。
为了让小碗里面的收获多,他得采取有经验的厨师的法子:脏手的活儿,归拢到一个工序里面去,一次全部干完。干完了,洗一次手,就行了。
孩子呢,他听天书,自主阅读,读天书,最好都归集成一道工序。
假如,妈妈希望孩子能读五十本书,那这五十本书从六岁进入天书状态,就开始了。给孩子读天书,这是归集到一起的第一道工序。妈妈这个时候,就是一本一本地读,就像有经验的厨师,就是一个一个地剥枯皮,切枯茎根。这个工序结束了,厨师得到的是一篮子干净的洋葱。有了这一篮子洋葱,下面不用再去反复洗手,剥成沙拉原料,就快了。
可是,闲人的疑惑一直存在:这么长时间啦,小碗里什么收获都没有!
我们都知道,你不管做什么,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收获的。看着小碗里一点儿收获都没有,读天书的妈妈心里就发毛:这行吗?这行。
只不过,你看收获,不是盯着小碗看,而是盯着干净篮子看。盯着小碗看,那是盯最终结果;盯干净篮子看,那是盯整个过程的进度。
有经验厨师的效率,来自改革了的剥洋葱的过程。
妈妈给孩子听了好长时间的天书,孩子自己读了好长时间的书...可是呢,孩子他没有输出:你问他读了什么,他不知道,说不出;你也听不到孩子阅读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反正,就是小碗里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妈妈不能盯小碗;要盯干净篮子看:干净篮子里面有什么?一大堆接下来得剥得干净的洋葱。
什么是孩子阅读过程中一大堆接下来得剥得干净的洋葱呢?就是孩子读了多少本书。在初期,为了让以后整个阅读过程的效率最高,也要按工序来:第一道工序,就是“读过一遍”,或者“听过一遍'。这一本本读过一遍的书,就是干净篮子里的干净的洋葱。
找高品质的书,给孩子多读。越多越好。干净篮子里的干净洋葱,越多,将来小碗里的沙拉原料就越多。该看篮子里干净洋葱是多是少的时候,不要去看小碗里有什么收获。什么收获都没有,暂时。可是,我们都知道,一旦开始剥麟瓣了,小碗里的收获就哗啦哗啦地涨起来了。
他这个孩子吧,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的。他生活在他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呢?会发生很多很多事情。你给孩子已经读过一遍的书....干净的洋葱...每本都有不同的主题。如果弄干净的那一篮子书,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书,这些书,恰好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主题,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完美了。
未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主题,妈妈就把那本书挑出来,交到孩子手里。这时候,已经当天书听过一遍的书,他自己就开始往下剥了。比如,大申看《星际穿越》,提到了黑洞,大申对那个黑洞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时候,申爸把《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交到大申手里,就变成愉快阅读了。大申十分愉快地自己往下剥那个洋葱。
这时候,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大申以前听天书的时候,没有听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里面提到了黑洞;没有在读《少年科学画报》的时候,里面有好几篇写黑洞的文章...这次光看了《星际穿越》,提到了黑洞,申爸把《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给到大申,大申会读吗?肯定不会。
大家注意:每个孩子都看了《星际穿越》,可是看完以后,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大申看完了《星际穿越》,他感兴趣于黑洞。这和之前他篮子里的干净洋葱有关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少年科学画报》里的几篇写黑洞的文章,是他篮子里面的菜。大申有了这个基础,他才对黑洞感兴趣。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孩子应该对那个无人机更感兴趣才对。就影片而言,黑洞的吸引力,自然远远比不上无人机。
这也就是说,弄了一篮子干净的书,尽管小碗里还什么也没有,可是就这道工序,已经对孩子产生作用了:这一篮子书,决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什么样的主题感兴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当然是对那些能够引起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有利于日后形成完整的世界图景的主题感兴趣为好了。
着急的麻花妈妈就着急,问:这一篮子书,到底都有哪些啊?给个书单,申爸。
这个完整的书单呢...现在,还没有。这不,申爸不是在荐书呢么...这个荐书啊,这一两个月了,一直在荐书。
咱们这里是一年级孩子教育的群,怎么变成孔夫子抢旧书的群了呢?这不对劲儿啊?粗略看上去,是不对劲。可是,妈妈们要知道,现在荐书,无非就是在一本一本地开发那一篮子书!你从这个角度去看抢书,这就非常非常重要:申爸要开发出一篮子恰好能涵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主题的好书。
这非常非常重要,这一篮子好书,不仅决定了孩子将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候,能够拿过来愉快阅读;还有呢?还决定在未来,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纷繁复杂中,对什么主题感兴趣。申爸至少要找到几十本这种基础性的好书,在未来几年的“听天书敏感期”中,让孩子把它们洗净,剥去枯皮切去头尾备用。
嗯...说到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问题:这几十本书,怎么给,按照什么顺序给啊?没有顺序。
你看哈,那个有经验的厨师。他坐在那里,往干净篮子里剥洋葱。他怎么办的?他随手从脏篮子里拿起一个洋葱,就去剥干皮。他不管拿哪个。反正就是“随手”,哪个都行。
对于六岁的听天书的孩子,妈妈给孩子读完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就着急地问:下边哪个,下边哪个?下边,哪个都行。就看你手头有哪个。如果手头有刚到的《我们怎样发现了...》,就我们怎样发现了...如果有《论语今译》,就《论语今译》;如果有《老子今注今译》,就《老子今注今译》;如果有《伊利亚特》,就《伊利亚特》....就是些洋葱,无所谓哪个先,哪个后。哪个都行。妈妈不要去嘀咕“哪个”,要抓紧时间给孩子读。哪个都行,哪个都好。
这个时候,当天书读的书,就是“下雨”。
申爸在李网高楼里,详细说过“下雨”了。哪位妈妈刚捉完虫,熟悉那段的,麻烦把原文引用过来,放在一块儿,参考着看。
要“下雨”,下申爸挑选过的,明确指定给孩子当天书读的一篮子恰好能涵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主题的那些好书。
一般来讲呢,天书,读一遍就行了。最重要的天书,比如《论语》,可以考虑读两遍。也就是论语值得读两遍。有特别喜欢道德经的爸爸麻麻,勉强可以把道德经也算上。
那....那五十本书,到底是哪五十本呢?现在,申爸还在荐书,还在路上。终点的景色,说不太好。不过,不管怎么说,《论语译注》肯定在、《老子今注今译》肯定在、《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肯定在、《伊利亚特》肯定在、《奥德赛》肯定在....
有这几本,就够实操了。先给孩子读这几本当天书,目前就能应付过去。等妈妈把这几本读完了,申爸其他的好书,也推荐好了,并不耽误什么。
嗯...这是剥洋葱。洋葱要按工序剥,不要逮住一个,就剥到小碗里有收获为止。那么干,尽管收获很快就能看到,可到了秋天,收成不好。
妈妈们最常问,最常嘀咕的问题就是:下边哪一个?哪一个都行。只要是洋葱篮子里的洋葱;烧饼炉里的烧饼,每一个都要剥,每一个都要烤熟。哪一个方便,就哪一个。
要下雨。像雨点儿一样,随机地掉。掉多了,地上自然就成了河。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伴听技巧-烙饼扒葱


昨天呢,申爸把洋葱剥完了。申爸一直在看新家伴听的帖子,发现,在给孩子伴随聆听、读天书、引导自主阅读的孩子读高品质书籍过程中,妈妈们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集中在以下几类:
1、我按照申爸说的,把故事当背景音乐放着,我发现孩子没有在听。这状态正常吗?
2、孩子听完了三国演义,请问,记下来给孩子听什么?
3、我给孩子读完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下边,该给他读什么书啦?
4、我一直尝试给孩子听三国演义,他终于听进去,喜欢上啦!好开心。可是,我想接下来给孩子放上下五千年,我发现,孩子又不接受了。
5、孩子给什么听什么,我读什么孩子接受什么。可是,观察不到任何输出。这样听,有用吗?
本质上,妈妈们提出的问题,都归集于这样五类问题。每一个单独的、具体的问题,都很难回答。 申爸把这类共性的问题,抽取出来,集中在三个发言里回答:1、下雨贴; 2、烤烧饼; 3、扒洋葱。哪位义工把这三个帖子,集中整理到一个Word文件里面吧,最好也贴在伴听答疑帖的最前面。文件不妨叫做《伴听的基础》。
有一个心理学派,发源于德国,叫做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格式塔,你去读它,会感觉很别扭。它和别的心理学派明显不一样。你读完了,你不知道你读了什么。这个不一样,来自于格式塔学派理论的特点:这个学派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是综合的方法,别的心理学派,是分析的方法,这个有根子上的不同。
整体啊。整体是怎么形成的?整体是建构起来的。时间退回到2003年,那个时候,人民大会堂西边那块空地上,开始修建国家大剧院。你那个时候去看国家大剧院,你根本看不到剧场,更看不到它那个标志性的穹顶。你能看到什么?你只能看到一个大坑。巨深的大坑,有56米深,里边全是渗出来的地下水,这就是国家大剧院么?当然是,只不过,你看到的是正在建构过程中的国家大剧院。那么大一个大土坑,你怎么才能够和那个雄伟的穹顶联系起来? 除非你在看大坑的时候,心中想象出国家大剧院的雄伟景象,然后呢,在心里把现在大坑的位置和想象中的大剧院去匹配,你就看不出那个大坑就是国家大剧院。任何建筑都要从打地基挖坑开始。这就是建构,任何建筑都是建构成的。孩子也是一样。在挖坑的时候,你看不到任何建筑,只能看到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大土坑。
五岁半了呢,孩子开始伴听。孩子在给他一生挖地基,一个大土坑。孩子挖坑的时候,你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建筑的迹象。除非你在头脑里把孩子的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你就看不出这个坑和将来雄伟的建筑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格式塔的思路,这就是格式塔看问题的方式。
在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给孩子听什么,他就听什么;你给孩子读什么,他就听什么。群里爸爸妈妈的孩子,大致都处于这个年龄段。要抓住这个白金的机会,在这个白金期,妈妈给孩子的烧饼炉里,烤那些烧饼呢?要把最经典的原著聚成一炉,来烤。论语、道德经、三国演义、伊利亚特、奥德赛、哈姆莱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最新科学指南。还有一些,申爸会逐步推荐。这个时期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妈妈把经典,争取在这个白金期给到孩子,不管是听MP3伴听,还是当天书读,都行。
呈妈和宝妈呢,要留意:目前,我们没有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两部西方经典的录音。 这个要有。 这个声音化,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很重要。目前,我们没有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两部西方经典的原著录音。这些经典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旦出了白金期,再引导孩子进入,很难。
白金期相当于用水去洗那筐脏兮兮的洋葱。你稀里哗啦冲一遍,泥土冲掉,干皮软化,以后剥起来,就容易。要是洋葱没经过水洗,你怎么扒啊?只能硬扒。
第一步,就要抖落抖落。把洋葱上的泥土都抖落掉,完了呢,你小心地用指甲在洋葱头上掀起一点干皮的欠茬,小心地捏着欠茬,往下撕,撕掉一小块干皮,就断了。你再起一个小欠茬,在撕掉一小块儿干皮。直到所有的干皮都撕干净。这是个很费劲的活儿。要细心,还要有耐心。
在敏感期,引导孩子聆听高品质的资料,也要细心,也要有耐心。
娘儿两个聊天儿,聊得高兴了,妈妈说:“宝宝,妈妈有本世界上最好听的书,你要不要听?”宝宝一听世界上最好听的书,就表示要听。
这就是“先把洋葱抖落抖落”。诱惑。 晚上,妈妈吧《伊利亚特》拿出来,给孩子读。孩子听了半个小时,表示不好听,不要。 嗯,一小块儿干皮撕断头了。妈妈不要硬压。过些日子,孩子对古希腊感兴趣了,妈妈说:“宝宝,妈妈有一个跟古希腊有关的故事,特别好听,你要不要听?”宝宝要听。 于是,妈妈接着读《伊利亚特》。宝宝听了半个小时,又表示不好听,不听了。又一小块儿干皮撕断头了。妈妈就这样耐心地抠欠茬,耐心地撕,干皮总会撕完的。 一旦干皮撕尽,就剩下剥洋葱瓣了。就容易又好办了。
妈妈抓住白金期,就不用这么费劲:妈妈就读,孩子就一路听下去了 。不管是伴听资料也好,天书也好,引导孩子自主阅读的书籍也好,妈妈都要准备一炉烧饼去翻。妈妈盯住一个,是不行的。你只要准备好了一炉烧饼,总会有烤好的,孩子一定会喜欢某一个。
告诉伴听的妈妈一个好消息:申爸呢,给麻麻们的大礼包准备好了!回头,会秀一下。这个大大礼包呢,不是去孔夫子去抢书的书单。不用去抢。妈妈们到申爸这里挣,就行了。这是一些申爸推荐过的书。申爸在推荐之前,买了一些在手上,准备当奖品用的。里面包括好多部轿车,好多2300倍。还有,申爸还没来得及推荐的书。妈妈们要记录好自己孩子的伴听情况,分析,计划,规划,实验,实施,反馈。做得好的妈妈,可以得轿车,还有2300倍。
提到了呈妈和宝妈。呈妈和宝妈一直在录音群里组织录音妈妈们录音。这个工作,是每天都在进行着的。
现在呢,很多作品,已经录了一半甚至一大半了。可以准备拿出来给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呢,我们要准备很多版本。基本的录音相同,但是,要伴上不同的音乐。每一种不同的音乐,就是一个不同的版本。在很久以前,大申开始伴随聆听那会儿,申爸是开双音响的。有源音箱播故事,hifi系统播音乐。申爸的意图很简单:孩子不是听故事么?听故事的同时,放古典音乐。这个东西,和故事是处于不同维度的,相互之间不相干扰。反正也是听,听一个也是听,把音乐听了,也是听,也不多些什么成本。
音乐这个东西,古典音乐,你看多少音乐欣赏书,都没有用。
看音乐欣赏书之于欣赏音乐就如同游泳讲座之于学习游泳,听多少都无济于事。要学会游泳,必须下水,熟悉水性,在水里泡得时间长了,你自然就很容易学会了。光在岸上听技术动作的讲解,听再多,也没用。
孩子呢,一定要学会欣赏。申爸一路来的思路都是这样:会不会演奏无所谓,但一定得会欣赏。当然,学会演奏是好事情。可是,申爸很现实:学会演奏乐器,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而孩子在幼年和童年这个阶段,时间非常金贵。用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件乐器,得不偿失。怎么学会欣赏音乐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泡着。把孩子放在古典音乐里面,泡上几年,艺术自己就起作用了。孩子自己就学会欣赏音乐了。就这么个想法,申爸开两个音响,一个放音乐,一个放故事。
可是,这个实在太麻烦了。弄一段,不弄了。只剩下故事了。现在呢,宝妈她们可以直接把古典音乐掺到故事的音频里边去。这个,赞极了
申爸开始准备音乐,往故事里面掺音乐。让孩子们伴听完了,古典音乐也会欣赏了。举一而得二,二个都是绝顶重要的事情。音乐这个事情呢,很多可说的。等到音乐掺完了,申爸再详细说说这个音乐:为什么这些音乐,这些音乐起到什么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2 收起 理由
iMORE + 3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接着剥洋葱


现在呢,给孩子读可怕的科学,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自己对这套书感兴趣。如果孩子没事儿,自己翻看可怕的科学里面(哦,别忘了神奇校车哈)的图,就表示有兴趣了。有兴趣就行了,不用再当天书读了。
在天书敏感期,妈妈给孩子读的每一本书,在未来,孩子能自主阅读之后,他都会在某一天兴致勃勃地拿起来自己看的,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现象。孩子已经把妈妈读的天书,深深地埋进脑海里面去了。
嗯...前两天呢,申爸讲了扒洋葱。它那个洋葱啊,最外边的第一层干皮,最难扒。你好不容易小心翼翼地抠出了一个欠茬,稍微一撕,就断了。你还得小心翼翼再抠出一个欠茬,再一撕,又断了。扒这层干皮,是最费事的。妈妈给孩子引入新资料,就是拿个洋葱,开始剥。剥那个干皮啊,你得细心耐心小心。你不能不扒,不扒,就没得洋葱拌沙拉了;你又不能太心急,一心急,指甲就把洋葱肉给抠烂了。你只能耐心地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撕掉那层干皮。扒洋葱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一边儿聊天儿一边扒么。主要是聊天儿,手上动着就行了。你专心致志地扒,很枯燥,容易心急。就聊着天儿,一大堆洋葱就扒好了。妈妈呢,给孩子引入一个新故事,一般不是一边聊着天儿,一边扒洋葱,而是专注地费劲地硬塞。这不行。你就过一段儿时间,想起来了,就给孩子放一放三国听。孩子不要,也不勉强,放孩子喜欢的就是了。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就愉快地接受了新故事。当然,放新故事也像烤烧饼一样,同时几个故事放在炉里烤。耐心地翻着就是了,总能熟的。专注地烤一个烧饼,没有不心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2 收起 理由
iMORE + 3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烙烧饼剥洋葱现场指导


2014.09.09
兮妈:我们现在就爱听哈利,听的时候还不让旁人说话,说是吵着她了。我犹豫是不是还让她听。昨天第一步听完了我借机说要拷第二步给停了。

大申爸:听吧。但有两个条件:必须做完作业之后才能听;听的时候,不能干扰大人做事。大人该说话说话,该干什么干什么。小孩听小孩的,大人干大人的。

果妈:大申爸,以前我们没有常常放故事,都是我读的多一点。最近放哈利波特,如果家里不吵的时候我关掉MP3就不同意。问他要不要换故事也不同意。

大申爸:这状态很好。
在群里的妈妈回馈下:孩子一直听自己讲故事,或者伴随聆听的,上课的情形,怎么样?

朱妈:孩子凡尔纳和五千年都听几遍了,我加了西游记原著,这几天听得挺有兴趣,之后就是三国原著吗?五千年和凡尔纳还要反复听吗?聆听资料接下来应该准备哪些?

大申爸:弄一炉烧饼,不断地翻就行了。

超逸妈:我家孩子从来没有聆听过,现在开始晚吗?

大申爸:不晚,正是时候。

萱妈:不过我们听故事也多,只是听的很多不是申爸推荐的。

大申爸:要听申爸的孩子们的指南里面那些故事。
这些故事,每一个,等到了三年级之后,都有后续的步骤跟上来,培养别的方面的能力的。如果孩子没有听过那些故事,三年级以后,就没办法大家协同一致,解决英语问题、掌握古文、培养组织能力.....
后续的那些事情,都建筑在目前5.5-7.5听的那些故事基础上的。

丹妈:丹听三国半年多,现在喜欢的章节,袁阔成说上句,她都能接下句,迷得不成。这上小学,听故事的时间明显不够,她很不满,我在纠结要不要换题材,大申爸给个主意。

大申爸:不用换,继续听。但有前提:只有作业都写完,写得不好的改好之后,才能听。

丹妈:我试着给读过三国演义的原著,可读起来太费劲,好多字我不认识。

可以听三国的原著朗读MP3。到了时候,孩子自己就取来看了。

2014-9-13
博妈:从小时候开始,只要一听故事,我们讲,收音机给的,从来是绝不睡觉,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申爸:伴不伴随,反正现在听就好。

朵妈:昨天晚上朵背她身份证的后4位数,自己反复说了十几遍,她爸问她是什么数,她说不知道,刚刚念叨过的啊!是不是跟今天听的多有关系?用了10几天听完格兰特船长,又在听爱的教育,上学后时间多了,每天听的时间长。

申爸:是的。孩子把那四位数,给伴随了。所以,务必要朵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要不,课业就混不过去了。
伴随聆听进来的东西,孩子把它深藏在脑海深处,供一辈子用的!一时之间,意识提取不出来。可是,那些东西,会在孩子将来最需要,最关键的时候,冒出来支撑孩子,自己就冒出来了。到了那个时候,雄厚的伴随聆听基础,将会给孩子带来雄浑无比的内力,推着孩子所向披靡,在人类智力已经触碰到的领域,游刃自如。

2014-9-14
lucy妈:申爸,我昨晚的问题是,娃娃经常听了哈利波特,就专心听了,必须我塞本书给他,这样行吗。我家一开始沉迷于神奇校车,试了好多次,现在又沉沦在哈利波特里了,我家经常只愿意听故事,听什么都很专心。总是达不到伴随的效果,所以要向申爸请教呢?

立河妈:写在那儿能梳理自己的聆听操作方案,也能给别的妈妈们提供借鉴的资料,因为有些问题需要思考后才能回答。如果你把孩子的聆听过程记录详细的话,出了问题别人就能看出原因在哪儿,我以前也在李网潜水,上周六我想在答疑帖记录立河的情况,就横下心灌水,没想到很快就可以发帖了,高兴!

粤-小学语文:大申爸,请教,关于一年级孩子聆听,之前没有任何聆听经历的,有部分孩子有亲子阅读体验,那他们是从第一阶段开始,还是直接调到相应年龄的聆听内容开始?

楠楠妈:我觉得没基础的只能循序渐进,特别是被电视和游戏吸引的孩子。一开始太深,就无法吸引他。
粤-小学语文:我的想法也是的,不知道大申爸的建议如何?

西妈:根据个人理解,为小语老师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1、我觉得应该提供适龄孩子的聆听资料,并且提供相当丰富的高品质资料。
具体做法:参考“烧饼贴”——http://bbs.eduu.com/thread-2801222-8-1.html
资料选择:参考群共享(文件)——《申爸孩子们的听读指南》
2、你的宝宝才两岁,正是需要多活动,多接触大自然的时候。
你能坚持每天亲子朗读就是最好的了!按照申爸的说法,伴随聆听一般在5.5-7.5岁期间才合适。这之前,可先家长自己学习理念,做到心中有数即可,闻道既早,从容不迫,建议参看一下申爸原贴:李跃儿教育论坛:主贴:《又到一年入学时》:http://bbs.liyueer.com/forum.php ... 84562&extra=&page=1

问:关于向上原则,能听长的就不听短的,能听层级高的就不听层级低的。是这样吗?

当然挑里面最高层的资料,来给孩子听啦,如果孩子接受的话。

2014-9-16
朵妈:朵任何一个故事都不听第二遍。申爸建议听什么?

大申爸:一炉烧饼慢慢翻,总能翻到一个。

T23-粤-小学语文:昨天跟一家长聊到聆听,他说孩子已经在听故事,每天半小时。我就建议他除写作业,看书读书时间都可以给孩子放故事,刚好那家长是做成人培训的,他就提到孩子目前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同时两件事影响效率和注意力。请教申爸,这点您怎么看。

大申爸:只要抓主要的几件事,固定时间做,就行。一个是写作业;一个睡前亲子阅读。
其他的,不必强求太多。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养成固定时间干,那孩子长大了,就太“板”了,不好。

2014-9-18
浩妈:我家浩浩每次换故事都很难,就喜欢重复听前面那个故事。

大申爸:烧饼还没烤好,放回去继续烤。

语涵:这个暑假一直反复听神秘岛和木偶奇遇记,最近又重听神奇校车,感觉进度太慢。

大申爸:整个一个暑假都听这两个,有点儿过分了。海底两万里听完之后,把烧饼炉里都换成儒勒·凡尔纳吧。七八部,随便孩子挑哪个听。

2014-9-19
问:孩子一开始没进入状态,妈妈唠叨太多会导致排斥吗?

大申爸:嗯,嗯嗯。妈妈呢,要做智慧妈妈,不要做唠叨妈妈。郑委圣经,反复听啊。听懂,听熟,去做。那个什么,申爸提到过,大家去学习郑委圣经里面批评和表扬部分,然后,在孩子那里实践。
没看到反馈诶!表扬和批评还有鼓励啊,极重要的技巧,妈妈们必须学会。

敏妈:申爸,我们接近7.5岁,听故事是人在哪故事机带到哪,是不是还没进入伴随状态啊?

大申爸:就这样,让孩子听着就行。伴随聆听,是孩子一种自然状态。你只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听,找长的故事给孩子听,他自己就进入状态了。要进入伴随聆听状态,孩子总是得听。所以,孩子听,就行了,不用嘀咕是不是伴随聆听。到时候,他自己就伴随了。

一妈:吃饭时听,行不,呵呵。

大申爸:孩子小,吃饭的时候听,没关系。等大了,就不行了。

豪妈:申爸,我感觉我小孩在伴随听的时候没什么反应,他都是我放什么他就听什么,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大申爸:继续听吧。伴随聆听,都没什么反应的。

悦妈:我家开着播放器,但是孩子在和爸爸玩捉迷藏,123木头人儿,动作那么大,感觉根本听不到啊。要这样继续放吗?

大申爸:当然继续放啦!即便是吵吵嚷嚷地玩儿木头人的时候,孩子也在听!
这很神奇,但确实是真的!

一妈:那申爸,孩子如果还没进入伴听呢?

申爸:还没进入伴听?赶紧去论坛开贴,每天记录孩子的聆听,让孩子尽快进入伴听状态啊......妈妈们留意哈:申爸的东西,尤其是行动的部分,都是相互勾连着的。你前边的没做好,后边的就没法做了。
最好的方式:不要问什么意义什么理论什么论证。不就是一点行动吗?先做起来。做起来,看孩子的表现和反馈,再调整。不要想啊想啊的...等你想明白了,决定做了,孩子小学都毕业了。
这还是好的,等孩子小学都毕业了,你可能还想不明白......

妞妈:申爸,我们目前是几种伴听同时进行,可以吗?比如白天出门我们就听的上下五千年,放学回来就听西游记,西游记没了就听历史故事,这样合适吗?

申爸:最好听一个故事,听完再换另一个。

立河妈:立河从小接受新东西就很慢,现在天书引入还没有大困难。不过聆听完少儿三国再给什么伴听,就很不容易。他明确表示不听新故事了。

找三四块烧饼,翻翻看。立河喜欢哪个,就听哪个。立河还小,伴听的时间有的是。

一妈:申爸,孩子随便放哪个都不拒绝,也不特别感兴趣,这该怎么引导呢?

这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不用“引导”了。
你已经到了顶峰,还要坚持再走。再走,就走回头路了。
如果孩子伴听很好,留意多让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们玩儿,多亲子阅读不要整天黏在故事机上听。
如果孩子喜欢外面玩儿,不回家,老缠着妈妈给读;要多引导孩子自己静静地聆听
孩子教育是一个平衡的艺术,妈妈不能一条路跑到黑,往死里跑:什么做过头了,都不好。

同同妈:申爸,我家同同对感兴趣的会反复听,不感兴趣的就只看书,不听,他自己说,不好听,他都没在听。我家聆听敏感期马上就过了,就这么放着是不是已经没用了?

“就这么放着是不是已经没用了?”即便是“没用了”,也播放着呗...又不影响什么....

翔妈:少儿三国已听了两遍,很喜欢,考虑是上评书三国还是再去听林汉达?请申爸指导。孩子给什么听什么,都不排斥。

如果孩子给什么听什么,出在这样好的状态里面的话,直接上三国原著、荷马史诗、论语、道德经、史记.....正处在这样好的状态里面。
啊...忽然想起来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伴随聆听,在今天中国的这个环境下,它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养成了孩子做事情专注的习惯!

荣妈:还以为申爸又有什么惊天大发现了。这点,西妈好像已经说过了。

哈哈,没有惊天的发现了。老惊天,天会给烦死的!

乐妈0706:亲们,报告一件事。伴听不管孩子听了没,真的只需要播一遍。昨天听希利尔讲历史,因为CD的关系,听重复哦。孩子在外面,突然说:“妈妈,这不是听过吗?”我一直以为他不听的。

适龄的孩子,你把他放在声音的“场”里面,他就会听。绝大部分时间,他都意识不到他在听,其实,他却是在听。
伴听么,就是声音在那儿,进到孩子耳朵里面,就行了。孩子就在那儿,该干什么干什么......

豆妈:会不会整体内容没听,刚好那一个地方她听过了呢?

这个不用猜,猜也猜不中。管它整体还是部分,只要孩子听了,就行。

逗妈:弹钢琴的时候,也可以伴听吗?

无所谓。但是,写作业的时候,把故事机关了 。

明妈:我家是不听就直接换了,咋办?

换就换呗,反正都是这一炉烧饼。换来换去,就全听完了。

悦妈:我家听儿童版的西游记,一听就什么都不干,就坐那儿直着眼睛听,咋办?

换成难的。要是孩子专注地听,就换成难的那种。不要让孩子专注地长时间听,不好,会累坏孩子的。可是:有些适龄故事,适当放给孩子,让孩子专注听,这个可以有。

明妈:我家聆听,喜欢听窗外的小豆豆、小鲁讲历史、小小牛......排斥您推荐的资料。

明明的故事要升级了....现在还在听这些娱乐性的故事,没时间听那些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了。“排斥”?第一块洋葱干皮断了,再抠出来一块儿,继续剥。

明妈:我家听曹灿的三国演义就不换了,我说换成凡尔纳的听听,他坚决不肯,听完后自己又从第一集开始听起。

没关系,拿凡尔纳当一只新洋葱,慢慢扒。
如果孩子黏在一个故事上,死活不肯撒手的话,可以考虑从故事机里把这个故事中的一些文件删掉。剩下的少了,很快就听腻了。

悦妈:申爸,每天科学、历史类的都要接触吗?是烧饼要啥都有,还是说每天听的也要啥都有?

不能每天都啥都有。最好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轮换。
喜欢专注地听的,换成难的故事;不肯接受新故事的,要慢慢耐心地扒洋葱...当然,同时要翻好几个烧饼哈...

荣妈:同时翻好几个烧饼,和一个一个地放有点不理解。

举个例子:给什么难的故事呢?妈妈到《大申爸的孩子的聆听资料》里面去选。
妈妈要是只选了《三国演义》,那就只是一个烧饼。
一个烧饼不好烤:你给孩子听一会儿,孩子表示不要,妈妈就没的给孩子放了。
你可以选三个:三国、神秘岛、最新科学指南。三国放一会儿,孩子不要;换成神秘岛再放一会儿;孩子又不要,换成最新科学指南孩子接受了,就一直放最新科学指南。
妈妈们去实践:你弄三到四个故事,给孩子轮流试。试上很长时间,孩子就腻了.....这么大的孩子,专注的时间一般只有15分钟左右....等他腻了,你播什么,他也就听什么了。

悦妈:对于找到合适的,就一下子听完,对于没找到愿意听的,是不是就同时几个烧饼翻,直到找到愿意听的?
乐妈:同时翻几个烧饼,是孩子不接受某个故事,就换。不接受,再换。翻来覆去地换,我的理解。

对。教育孩子,真髓在于实践。
要到孩子那里去试,你动手试了,问题自己就解决了。
妈妈们不要老是想:what...if...你想不清楚的。
弄一炉烧饼,去翻,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蒙妈:说到纣王那段时,孩子没怎么听的样子,而我自己则有些担心,不知道要不要把那一篇去掉。

如果有妈妈担心现成故事里面的某些内容,不健康会影响到孩子,那就删去好了。
反正孩子听的也不是情节,拿掉一些,没啥影响。

BB妈:我家也一样不主动,都是我在放。只有早上醒来到出门的时间能听。晚饭爷爷不让放......

晚上爷爷的事情,BB妈找爷爷协调哈,这个申爸没法子了。
妈妈放的问题。妈妈还是得为了孩子,想起来就去播放。
一直到今天,大申听英语故事,也是申爸去播放。申爸要是不放,大申就不听。放了,他也就听了。
咱们需要一种带GPS的设备,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一接近家门,故事机就自动开始播放......啊!有这样的设备,该多好。可惜,现在没有,别做梦了。

熙妈:熙听三国评书,很喜欢听,但是也喜欢和爸爸妈妈讨论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我们要和他讨论吗?

听故事的时候,随口应付几句,就行了。在不听故事的时候,孩子主动和爸爸妈妈来讨论,求之不得啊!能说多少说多少!

问:我家伴听时不主动播放。

伴听伴听,无意识地听。不主动播放,就对了。

骆妈:适龄时撒一把种子,就会长成一片树林。孩子年龄大了,只好费劲一棵棵去栽。
骆妈说得对:现在的伴听,就是撒种子。现在,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呢?伴听过来的孩子,年龄最大的,也就是大申,才10岁。这个种子发出来的芽,才有一两个冒头出地面。
要是再有三两年,大片的苗苗都出来了,申爸就可以更多地回馈,伴听的孩子将来是什么样的了。现在...还得等时间。
吉瑞妈:我家这点好,只要我提醒,爷爷一到家会帮忙打开故事机。

跟家里老人商量好,请老人帮忙开故事机。

楠楠妈:但是好多妈妈都以为要到大申的痴迷才达标呢,孩子自己不播就犯愁的。

妈妈们给孩子播着,孩子听着,慢慢地,都会像大申那样痴迷的。
这个伴随聆听,确实,初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没有人会对它的有效性有信心,
信心来自妈妈们自己的实践。

钢管妈:点菜一样的点听阿西的科学指南和希利尔,四大名著在伴听。

先随便孩子怎么听,过一段时间,孩子听熟了,就从头到尾顺序听了。
藏獒不用听了,把藏獒从《大申爸孩子的书单》里面去掉吧。等孩子长大了,到了10岁11岁,直接给孩子看就行了。

乐妈:我家听曹灿的三国演义就不换了,我说换凡尔纳的听听,他坚决不换,听完后他自觉又从第一集开始听起。

没关系,拿凡尔纳当一只新洋葱,慢慢扒。如果孩子黏在一个故事上,死活不肯撒手的话,可以考虑从故事机里把这个故事中的一些文件删掉。剩下的少了,很快就听腻了。

璐妈:同时翻好几个烧饼 和一个一个的放有点不理解。

妈妈要是只选了《三国演义》,那就只是一个烧饼。一个烧饼不好烤:你给孩子听一会儿,孩子表示不要,妈妈就没的给孩子放了。你可以选三个:三国、神秘岛、最新科学指南。三国放一会儿,孩子不要;换成神秘岛再放一会儿;孩子又不要,换成最新科学指南孩子接受了,就一直放最新科学指南。妈妈们去实践:你弄三到四个故事,给孩子轮流试。试上很长时间,孩子就腻了.....这么大的孩子,专注的时间一般只有15分钟左右....等他腻了,你播什么,他也就听什么了。

宝妈:当孩子偶尔蹦出一些东西,那种感觉叫喜出望外。

是的,你就给孩子听,听上一个月之后,妈妈就老会喜出望外的,那叫惊喜连连。
这个伴随聆听,确实,初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没有人会对它的有效性有信心,信心来自妈妈们自己的实践。

2015-2-26
兮妈:兮听评书水浒入了迷,然后用里面的词儿,说粗话。这个问题该怎么看呢?
西妈: @京-兮妈0712女 :孩子小时候也有一个脏话敏感期,体验语言的力量,可适当允许,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无需有道德焦虑,并且孩子爱模仿,大孩子可适当提醒脏话的性质,不做正向或反向关注强化就好了吧。

申爸: 是的,兮妈。孩子过了这段时间,自己就好了。这段时间,不用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等着,就行了。

轩妈:申爸好!我家的这两天刚给听,原本的三国,也喜欢。要继续听下去吗?

大申爸:轩轩要继续听。

轩妈:不管听不听得懂?他是直接从小鲁转过去的,申爸。

大申爸:对,引导孩子听更难的故事。
黏小鲁的,很好办:妈妈把卡上的小鲁,删掉大部分,只剩下几集。
孩子听完了,就说还需要下载...先听格兰特,等妈妈下载好了,再听...
这个法子,可以把孩子从一个死听的故事拖走。

航妈:申爸,孩子过一段时间想回味一下格兰特类的故事,你看给回味不?

大申爸:格兰特可以回味,小鲁慢慢地转去上下五千年,或者别的。

乐妈:申爸,那专注听的内容和伴随听得资料各一半可以吗?

大申爸:孩子如果伴听了,就都伴听。
发表于 2018-8-1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长!!!!!
发表于 2018-8-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一下,好好看
正好最近在思考中文听什么的问题
只是时间实在太少了
发表于 2018-8-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阿,对了
感谢lz转贴
发表于 2018-8-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深度分析,好文马克之
发表于 2018-9-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帖子没能力全部看完了 这个比喻太多了
发表于 2018-9-3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受教。原来理性这么有光辉。
发表于 2018-9-3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4-15 23:40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九)-楔子

有感触,然不可言
发表于 2018-9-3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4-15 23:40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听了一耳朵《论语》

我刚好也买了这本杨伯峻。朋友说不错。我还不知道哪里好。
发表于 2018-9-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4-15 23:40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一)——啊呀!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
这本我也想读了。。。。
发表于 2018-9-3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帖顶一下明天继续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1-10 17:13 , Processed in 0.147339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