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2-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前几天查理芒格去世了,在公众号看到他的一些观点,感觉很契合我跟孩子经常聊的内容,就买了《穷查理宝典》,看完后更觉得很钦佩他的三观,推荐一读。
经常跟孩子说要做个长期主义者,学习不是一时的事情,更不要把它当作一件很苦的事情,一件事情如果觉得很苦,是不能坚持长久的。“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区把它做好”,但是体制和模式的原因,其实绝大部分孩子高中阶段是透支的,所以到了大学,“坚持”只为了以后能躺平,再也无法激发自己的兴趣了。
芒格一开始在大学学习数学,后来迷上了物理,热衷于用物理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认为这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有效技巧。“他常常说,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都应该学习物理学,因为他的概念和公式十分美丽地展现了正确理论的理论。”
这些信息我都跟孩子有过交流,总之,话都说了,以后的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能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比较欣慰的是,孩子还是比较愿意沟通,但人总是”老的太快、聪明的太慢“,希望他聪明的快一点吧,但是我相信愿意学习就不会太晚的。
国庆节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散步沿着河边来回走了12公里,聊了很多,中间提到一个同学,放假第一天那个同学约我们孩子去吃饭,那天是中秋节,我就问他不回家陪父母吗?孩子说那个同学上了大学就找了个家教的工作,一个月能挣5000块,不需要父母生活费,也不愿意回家,约他就是为了不回家过节。我不知道更多的原因,但是我想他的父母肯定为他也付出了很多,如果知道孩子的想法肯定会伤心吧?估计很难想到自己付出那么多为什么孩子是这种心态。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开家长会,校长在台上奉承家长:“能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的家长是半个教育家。”那时候我是洋洋自得的,现在想想,校长说的也不错,“半个教育家”应该是针对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前途的关心而言,确实大部分家长做到了尽心尽责。但是可能是家长自己成功的路径依赖的缘故,绝大部分家长(包括我们)是有认识盲区的,不知道(或者知道却不敢坚持)真正对孩子是最好的是什么,就像芒格说的”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那些在家长论坛会议现场,看到分享的同学PPT上满分绩点情不自禁鼓掌的家长,早已忘记刚刚那个孩子还在结结巴巴重复自己的话了。在成绩的压力下,绝大部分家长都是想用一个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回到芒格,我觉得就算我们对他的理论完全信服,完全坚持,也达不到他的高度,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没有他天赋和能力高,比如他说找到少数几个值得出击的目标,值得全力以赴的击打,但是你可能没有那个天赋找到哪个是值得出击的目标;二没有他的环境。前段时间国内有个投资人死了,他就是完全遵循巴菲特的理论来投资的,但是他破产、死了。因为如果绝大部分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目的就是跟美国的不同,那么美国的一套理论也就不可能适合中国。
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达到预期,那么一可能是天赋、能力不够,二也可能是环境不对。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自己天赋的缘故,那就努力做个优秀的普通人,如果是环境无法改变,那就努力离开这个环境。如果都做不到,就努力让自己开心一点,努力亲子关系好一点。
我的盲区,也欢迎大家指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