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4-2-16 16: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口气看了2遍,看得眼都花了,学到了很多,今年高考可以用到,希望作者多更新
发表于 2024-2-24 14: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学校,长草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14: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个人感觉,如果选择的学校与自己的气质吻合,就是好的选择。中科大特色鲜明,是比较容易与自身气质对标比较的,在选择之前可以仔细考虑这些因素。

但实话实话,绝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在意学校排名等,我个人判断,中科大在可见的未来,在几大榜单中,排名不降就不错了。我曾经稍微研究了一下几大榜单,有意思的是,中科大明显是更美式的模式,它的本科生规模跟哈佛也差不多,而清北复交本科生规模等跟牛剑差不多;各榜单侧重点也不一样,排名上看,中科大在美榜us news上表现也比QS和泰晤士好很多。目前国内大学都往“大”上面使劲,希望排名好看点,中科大搞排名最多算应战吧,搞点医学拉拉排名,其他文科或非重点学科我是看不出来它要发展的,这样排名保住前7就很不容易了,未来可能会被继续往下挤压。
但排名至上是中国特色,绝大多数国人都吃这一套,比如我看到抖音上有个浙大俄语系咨询美国留学的,问她为什么学俄语要去美国留学,说是考浙大其他专业差6分,走了提前批不能转专业的俄语,但是内心嘛是想去美国留学的。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心态,你看看多少人去国外读书也是这样,能读第一绝不读第二,不管第二是什么专业。你不可能改变别人的看法,所以选择中科大还得要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我觉得也不用那么悲观,就学生个体就业来说,在国内中科大的声誉和排名没那么好听,但也够用了。我们有个学霸同学家长是一个顶尖的企业高管,听说我们去了中科大,当时就说中科大很好,他们很多高管就是中科大的,他也曾建议自己的孩子考中科大。(我想他也不至于是为了安慰我这么说的吧),总之就是回上海就业什么的,也不至于多困难。另外,如果想在美国发展,不用担心,中科大的声誉不比任何学校差,其他国家我就不知道了。

当然,上哪个大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学怎么上、这辈子怎么过。中科大的好处是精英化教育,本科生教育绝对是重中之重(其他学校我们没上过,不代表其他学校不是哈)。

总之,我觉得不要把未来当作是确定性的东西,大学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眼光长远点,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看新闻,今年诺奖风向标“斯隆”奖有2个科大毕业生,其中一个就是上海的学生,奉贤中学毕业的。当时可能上海名校选择去科大的很少很少吧?能拿到斯隆奖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几十年下来中科大才59个人,清华也才63个人,奉中毕业的他拿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学开学时间各不相同,听孩子说北大等一些学校是初九就开学了,他们戏谑的称之为“新C9联盟”,哈哈。
中科大是25日结束寒假,今天开始上课了。

再多说两句排名。我也比较喜欢看各种数据,没有量化什么都大而化之肯定不行,但是只要是可量化的,就是可以操控的,尤其是评价机制是以此为导向的时候,里面名堂太多了。所以2024 US News排名都被搞没了,日韩名校也因为QS排名离谱愤而宣布退出,泰晤士更是名声狼藉,软科倒都是硬指标,但是全是硬指标,其实问题也更多,很可能最后就是失真了,水论文、自引、自引不行还可以互引......总之只要量化总归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所以看看几大榜单,国内的学校进步真的很快(当然确实肯定是在进步,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牛了)。

正好看到一个公众号贴出中国大学在几个学术排名中的表现,比如中科大在《自然指数学术排名》很靠前,我看到几次宣传,每年都在前3,去年哈佛第1、中科大第2。还有这个表里没列的CS Ranking,南大一直宣传自己在 CS Ranking排名很靠前。ESI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总之,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只要是国内大学排名高的榜单,所有中国的大学排名都很靠前。这是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这么牛,我也不好评价,哈哈。最后一列的谷歌只有清华两位数,排76名,其他学校都是3位数,不知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17: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两天考研、四级的成绩陆续出来了,看了群友发的图,越发明白了为啥保研到其他学校这么难了:

首先保研得参加夏令营,而很多学校夏令营要求专业前10%,这一条就拦住绝大多数人了。以中科大为例,专业前10%可以去的国外名校很多,除非是对某校有情节非去不可,否则国外读博或本校找个好导师保研,没必要这么折腾参加夏令营。10%以后的即使想去参加夏令营也没机会,但是有保研资格的话,绝大多数也不会再去考研了。所以到最后,去外校的就寥寥无几了。
当然还有铁了心要去某校的,就放弃保研资格去考研,也是一种办法,就是风险大一些,这种应该也是可以再申请一个国外大学保底,以免没学上。

以上都是我推测的,不知道对不对,想的太多了,先解决毕业问题吧,等我们有机会实践的时候再斟酌。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开学一周多了,第二学期,少了些新鲜感,大的方面感觉了解的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要通过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中科大的环境相对单纯,我感觉一个学期下来孩子没啥明显变化,也没有肉眼可见的成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前两天半夜里他莫名发来3个字:“我好帅!”我问他何出此言,半天才回复了句“有感而发”,就没有下文了,你说幼稚不幼稚?

学校方面大的新闻,就是今年十大科学进展入选了两个。上次参加家长论坛的时候,学校介绍办学成果的时候,就提到一串数字,什么十八大报告里多少处提到中科大的科研成果等,因为离我太遥远,具体数字我都忘记了。

学习方面,总体按部就班,刚开学也没啥值得一提的,英语四级成绩出来了,考的还行吧,但是四级的分数没啥意义,过四级只是作为可以考六级的条件。我是鼓励孩子能先考一下托福,先有个成绩,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上。(其实我们应该在进大学的暑假学一下托福,考个成绩的,这样大一分班考的时候,有托福雅思成绩比较好可以不用考直接升级到L4(最高等级),当时不知道这个政策,没有准备,有点可惜了,今年准备去中科大的孩子可以参考,早点准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3-5 11: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继续追,希望楼主一直能更新到孩子毕业
发表于 2024-3-5 11: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3-5 11:06
开学一周多了,第二学期,少了些新鲜感,大的方面感觉了解的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要通过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

哈哈哈,你家娃好可爱
发表于 2024-3-5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cxlffbb 发表于 2023-9-13 13:53
你把华中科技大学放那儿了?至少比南科大上科大好吧,正牌985

华中科技大学是个好学校,但不是被那个啥了吗?大家只是不方便说,万一将来孩子选择出去发展一下,是不是会有不必要的麻烦啊?
发表于 2024-3-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3-9-20 15:21
国防科大有招的,在提前批,只是在上海关注的少。正好手边有2022年招考目录,拍来给你看看。

是的,确实招生,我同学家娃19年考进去的,军籍,读了一年半申请退学,至21年8月31日算“已服兵役”。

退学原因么是小家伙从小是军迷,家里劝不住,进去之后发现跟他想象得完全不一样,回来之后22年重新高考禁了上理工的一个中德合作什么专业。

23年他们原来国科大的同班毕业了,小家伙说还好回来了,他们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全分到了“新西兰”,所以,这学校一般人别去碰,考军籍的除非家里是“二代”背景硬,否则不知猴年马月能从“新西兰”出来,想回上海更加有难度。非军籍的除非不打算孩子将来出去再读点啥,想去“敌对”国家会有麻烦。
发表于 2024-3-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3-10-29 16:24
今天听到一个事情,朋友说同事的孩子跟我们是校友,那孩子的宿舍有2个同学都复读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 ...

清北的强基和复交日期是错开的,清北审核有了结果,复交是隔天截止申请,比如银牌在清北不一定能有破格,据说得30-50才行,如果清北破格审核通不过,转头直接退出再申请复交的强基破格。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1: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今天吐槽一下科大家长。

人以群分,科大跟学生一样极度追求GPA,处处不离成绩,上学期期末我在群里说了句一门课成绩出来了,竟然有家长私信问我们考了多少分,真的是小学生家长的感觉。

另外一个特点是“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别说华五,清北也看不上的,哈哈。不用细说,这个心态我相信其他类似学校也是一样的。
但是客观上说,国内的学校选择学生的标准上并没有任何不同,所以要承认自己孩子在这个标准下确实不是最好的。只是要清楚,有的时候可能是尺子的局限性,并不是自己的问题。

考试非得排个一二三的结果,就是换一个选拔机制可能就不适应。比如今天看到北大20级学生的吐槽申请国外学校,我原文照抄:

“今年数学方向出国为什么清华,复旦,科大都很好,就北大数院这么差?
目前清华,复旦,科大的top 10 phd加起来差不多是北大的2倍不止,今年数院为什么如此凄惨?
看最top的项目,北大数院只有MIT ORC拿到了,斯坦福统计在清华,斯坦福OIT复旦科大各一个,数院都没有,普林斯顿orfe清华三个,科大两个,北大挂零,MIT EECS phd北大也就一个,复旦,清华各一个。纯数的话HPSM四校北大两个,清华三个,清华还有一个大三去的巴黎高师。
都是看的数学系的申请结果,今年为什么一败涂地,清华,复旦,科大20级一个集训队都没有,复科金牌都没有,最后申请结果都不输北大数院了。”

这只是个例子,不是说北大数学不好,里面实际情况不做深究,别喷我。我吐槽科大家长的意思也是在此,其实大家都是一个模式下出来的,老大别说老二。

我遇到过清北出来混的不如人意的也不止一个,有的人毕业几十年了,还是三句离不开自己毕业的学校,但在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现实世界,一次标化考试成功成了一辈子的负累。有人意识到了,脱掉缠累,到了一个新境界;也有少数人一辈子可能也没有意识到,或者由此愤世嫉俗。
发表于 2024-3-1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3-10 11:56
今天吐槽一下科大家长。

人以群分,科大跟学生一样极度追求GPA,处处不离成绩,上学期期末我在群里说了句 ...

曾有一阵,媒体乐于报道哪个学生拿到全奖出国进了哪个世界名校,这样牛逼的新闻,到现在也一样受捧,其实只是曾经的辉煌,你出了大学的校门,为世界为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才是最重要的
发表于 2024-3-11 18: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3-10 11:56
今天吐槽一下科大家长。

人以群分,科大跟学生一样极度追求GPA,处处不离成绩,上学期期末我在群里说了句 ...

考名校也是一种心理关,虚荣心。是一个阶段胜利。只是这阶段不是最后的阶段。进了大学,之前的通通作废,又开始下一个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近日各地的樱花陆续开了,科大的家长也在组织清明假期举办樱花节,不仅赏花,还有喝酒、唱K,感觉科大家长比我们初中的家长还爱闹忙(高中家长一次活动没组织过,我基本一个都不认识)。不过看了他们以前拍的照片,科大樱花确实也还可以的,但孩子的意思是“随便”你来不来,这倒让人犯难了,去不去呢?

今天群里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消息,说是有单位HR在招人的时候,不仅要看第一学历,还要看高考分数,然后因为各省高考分数不一样,又细心的要了高考排位。依我看,还得要查一下那一年那省的高考人数,应该跟绩点一样,弄个“100/1,000,000”这样的形式,这样才算更公正一些,但是这也有个问题,一百万人里第100名,跟5万名里第100名,都上了清北,谁更厉害呢?这时候该要谁呢?真替HR犯难了......说到底,还是中国人太多啊。

今天有个同事换了身份证,我们HR调侃他以后就没有身份标志了。(他是北大某级的MBA,以前身份证上写的是“北京大学某某级MBA宿舍”),我们说他这个书读的真值,就凭这个身份证就混了20年,哈哈。

这些都是现实的情况,作为前面我所说的内容的一种补充,上一楼家长所说考个好学校是为了”虚荣心“也不尽然,有时候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就跟县城婆罗门一样是现实,只是这种现实合理不合理是另一回事。理想和现实之间只差一个好工作~~。

所以高考肯定是重要的,也是阶段性的一个检验,值得全力以赴,不要松懈。如果以高考分数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那么最起码可以这样说:“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不成功之处。”高考成功的人,总归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的。我们初中时候的学委,几乎每个学期都被老师要求分享学习经验,大会小会各种经验分享,我觉得学委应该也是没有什么保留的,其实任何人做到所说的这些都是或多或少会成功的,但是最终还是该成功的成功,不成功的还是不成功。

比如我们自己,孩子刚进初中就被做各种规矩,比如学校要求黑红蓝3种颜色的笔做不同功用(订正、批改等),但是四年的训练抵不过几天的偷懒,到了高中没人要求,一分钟就回到原点了。这个就是性格所决定吧?这方面我也有很多反思,今天懒得写了,以后有空再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3-2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3-18 13:44
近日各地的樱花陆续开了,科大的家长也在组织清明假期举办樱花节,不仅赏花,还有喝酒、唱K,感觉科大家长 ...

继续追贴,
楼主的话值得深思。
“所以高考肯定是重要的,也是阶段性的一个检验,值得全力以赴,不要松懈。如果以高考分数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那么最起码可以这样说:“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不成功之处。”高考成功的人,总归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的。” -- 用来自勉,回头就转给娃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trishaliu 发表于 2024-3-20 09:56
继续追贴,
楼主的话值得深思。
“所以高考肯定是重要的,也是阶段性的一个检验,值得全力以赴,不要松 ...

只是作为一个已经离场的过来人,站在相对超脱的位置,说说风凉话,让大家清醒一点点。

实话实说,中科大不是我们第一选择,甚至不是第二选择,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有次看高考志愿,我草草的想了一下高考志愿会选的三个学校,它应该是排在第三的位置。至于为什么没有达成第一、第二目标,那肯定是自身有短板,比如天赋、态度、运气等等。不是说中科大学校不好,也不是说高考就能决定一个人的一辈子,但是我相信就算撇去天赋和运气的成分,高考起码还是能检验一个人的学习态度的。以我们自己或者我知道的很多孩子为例,被“态度”打败的不在少数。按我的预测,不会有更底线的底线分数了,但是事实就像A股,地板下面还有地狱,哈哈(这个笑有点苦涩)。我们的小三门考的很烂,尤其是物理,可以说惨败了,考了一个各种考从来没有过的等地,对于一个新高一就拿到省二的伪物竞生来说,真的蛮讽刺的。这里面没有其他因素和理由,就是骄傲的态度打败的,事实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清醒的,考前跟孩子也是再三叮嘱要重视,但是结果显然是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怎么说呢,还是那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能表达我的感悟,对我们尤其是适用的。

马上又要考小三门了吧?希望孩子们都要清空自己,每一门都要认真对待,全力以赴。(虽然年年老师也会这么说,但是总是有人踩坑,真的不亲自经历是无法体会的,但还是再说一遍吧~~)

点评

太不可思议。物竞这么好,等级考这么差。。。。该多难受啊。一直想问为什么选中科大,又不大好意思问。现在明白了。谢谢学长分享。  发表于 2024-3-20 22:05
发表于 2024-3-20 22: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3-18 13:44
近日各地的樱花陆续开了,科大的家长也在组织清明假期举办樱花节,不仅赏花,还有喝酒、唱K,感觉科大家长 ...

唉,我们也是。现在感觉高中比初中懒散太多了。高中没人管,周末不补课,校内作业教辅基本不做也没人管。谢谢学长的坦诚分享,也敲醒了我。只是不知道娃会不会醒
发表于 2024-3-2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写得很好 文科素养很高    等级考也没有几天了   感觉高三第一学期只在学英语   这会儿在学小三了 居然会说化学比数学难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ionlily 发表于 2024-3-21 08:38
楼主写得很好 文科素养很高    等级考也没有几天了   感觉高三第一学期只在学英语   这会儿在学小三了 居然 ...

小三门是最考验态度的,并不需要上什么难度,因为只要前5%就可以拿满分了,很多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心里潜意识认为自己肯定是那5%,很难静心好好搞基础的东西,平时学校考得又比较难,这种基础的缺失就很难发现。
化学跟物理数学不一样,零碎的、需要记忆的东西更多,建议除了跟着学校的节奏,自己也要回归课本,仔仔细细再把书看一遍。(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时间确实很紧张了)
发表于 2024-3-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做个记号,看了好几次,终于全部看完了。家里高中生小三门感觉很不稳定,看来还是每个知识版块都要好好打好基础,也不能老提高难度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3-20 16:51
只是作为一个已经离场的过来人,站在相对超脱的位置,说说风凉话,让大家清醒一点点。

实话实说,中科 ...

其实还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受,查成绩的时候我们正在爬黄山,因为群里家长几乎都已经全给老师报了成绩,老师打电话来让我们查的分数,查完分数后我们接着爬山,谁也没跳下去,哈哈。

当然,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要不要留退路?家长一边在想,既然要走高考这条路,就应该全力以赴的走,一边又担心给孩子的压力过大,提前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现在想想可能不太好。
比如高一第一次跟班主任见面沟通的时候我们就说“考不考清北并不重要”(家长内心这样想无可厚非,但是孩子的心里会是怎么想,可能不同个性的孩子潜意识里反映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听说另一个家境很好的同学,曾在竞赛困难的时候也发出过感慨:”家里并不缺钱也不需要我奋斗,为什么我要这么折磨自己去追求这个竞赛成绩。“是不是最后竞赛没出来也有这个心理因素?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心态不一样,学习的态度也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要看个人,我觉得我们是有这种可能性的。

二是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没有了高考,每个假期过得很愉快,再想想以前的冲突,不能说家长有错吧,最起码我曾经觉得自己理直气壮的,以前冲突的时候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也不在乎你一定要清华北大,我希望你尽力就行了。”--当然,所谓的“尽力”,其实就是家长的心目中还是有一个完美的形象的,孩子你再努力一点,是能达到父母心目中这个完美的状态的。但是人无完人,他可能就是永远达不到我所谓的“尽力”的。再说,他没有所谓“尽力”,但是活得开心,幸福感强,也还行吧,理工男简单的快乐也不费钱,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私信问备考上纽大、昆杜这类学校,在这里也说两句。

首先我确实关注过上纽大,主要考虑跟港科大一样做备胎,但是因为嫌操作太麻烦,耽误孩子时间,并没有实际行动过(因为我们自己是这个情况,所以无法给出具体实施的建议,建议最好是问问走通过这条路的学长。)

其次我觉得以后想走中外合办学校的,也要早点做准备,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二以后再准备确实时间有点紧了,上海跟外地不一样,我看科大群聊里有广东家长说他们高中班级走了十几个体制外,但我们高中的班级没有一个转学或走体制外的,初中倒有3、4个,也是初三之前就转走了,所以我觉得上海的家长可能规划的更早一点吧?但总的来说,肯定还是可以去的,我也有认识的孩子高考后去国外大学的,但是我没问过怎么操作所以无法帮到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16: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午孩子打电话过来,刚从考场出来,今天考了托福,考场就设在科大,所以考试很方便。机考阅读和听力是当场出分的,他说只有听力扣了2分,这么算下来,到100应该问题不太大。但是这次就是考着玩的,据说一般人都得考个两三次取个高分申请用,而且因为托福2年有效期,如果准备申请研究生用大三还得考,想着反正先考一次练练手,有个成绩万一申请出去交流什么的也用得着,所以就考了。

英语不是拦路虎了总归是个好事,给日后的方向多了一个选择,但是从第一学期看,他的成绩依然高低起伏,性格也不太适合学术,专业选择上,也没见对什么学科有特别的兴趣,也不知道有没有啥“小宇宙”?

总之,我觉得国内或国外读,甚至读不读研都无所谓,“all is well”,最主要是他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大一要结束了,要快点做决定了,但是他一点也没有这些想法,我感觉这么懒的孩子是不会换专业的,要是大二大三换专业,可能就要影响毕业时间了。好在科大的学费不贵,一年学费加住宿费5800,还能负担

高中时跟他讨论过知乎上一个帖子“为什么考上985的学霸都天性凉薄”,记得当时他的回答是“不是考上985的学霸都天性凉薄,是天性凉薄才能考上985。”我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因为“天性凉薄”是咱们学渣对自律的学霸的通俗说法,哈哈。从他的升学历程也看得出,他的自律和自我驱动都是有很多需要提升的。但是出于对话语的力量的敬畏,我想我还是不要多说了,继续期待他的小宇宙吧。
发表于 2024-3-23 22:1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25年高考,追到了这个好帖子,谢谢楼主经验分享收藏。
发表于 2024-3-2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家英语好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高三 这会才意识到英语好也很重要 至少高考英语分数好有优势   当然这是最直接的 其他就不必说  一直觉得英语就是个工具  不喜欢那就不喜欢  随便读读   跟那些从小重视的还是差距很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ionlily 发表于 2024-3-27 08:54
楼主家英语好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高三 这会才意识到英语好也很重要 至少高考英语分数好有优势   当然这是 ...

抛开高考成绩不说,英语确实只是一个工具,比如托福成绩在申请国外大学时候,太低可能不行,但是105和110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个人觉得经过高考的分分计较,还有在我们这个悠久科举历史和高竞争强度的环境,很多人留下的一个后遗症就是过于重视分数,换了一个场景很难适应,比如排名第1肯定比排名第2强;不可能不要托福110而要105;GPA3.7肯定比3.3厉害等等等等。

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现实世界里,最好还是别太僵化吧。尤其是准备欧美路线的,如果发现人家2点几的GPA都能拿到全奖博士,或者1点几都能拿名校硕士,又或者发现博士竟然拿的薪水没有硕士高,心里又会很不平衡了,甚至很容易愤愤不平就成了.....(不多展开了)

总之我认为及时清空自己,才能平和的看待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有个中山大学26岁副教授带博士生的新闻,因为他是15岁上的中科大,所以群里有好几个转发。我感兴趣的是几个细节:一是他大一有两门课不及格重修;二是中间有段时间迷上了游戏;三是最终选了地空专业,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重新开始开挂的人生了。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长一定要经过自我觉醒的阶段,尚未自我觉醒的人,永远是被别人推着走。但是在一个一直被推着走、塞着喂的环境,自我觉醒不是必然的。

有一个60后领导,他是在安徽的一个小山村里成长的,初中时正赶上所谓“艰难探索时期”尾声,那个时候信息非常匮乏,能看到的报纸只有一张半个月一个月之前的《安徽日报》,他说他每次拿到入获珍宝,是连报缝的字也一个不拉的看完。但非常幸运他们很多老师是下放到当地的名校毕业生,一个老师教几门课,在他们小小的公社初中,跟他同届的有十几个考上了县中,而这十几个中只有一个人没有考上大学,其余的人都走上了开挂的人生,除了几个实现财富自由的,走学术圈出了院士、研究所所长等等(BTW,我们选择中科大也有他的因素吧,以后有机会再细说)。他们的成功就是我前面提过的“天赋、性格、运气”这三要素的充分体现。他自己说他数学物理也学不好,但总的来说,在天然环境下,有任何两个要素满足了,就能成功了。

现在的孩子是怎样的呢?我一个年轻同事的孩子才上小学,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孩子闲下来她心里就很难受。我也理解她的感受:竞争的压力让家长把内心的焦虑都投射到孩子学习上,孩子一刻也不能闲着,一直处于被投喂的状态,从来没有“饿”的感受。

人与人不同,同样的环境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不是说被投喂都会不好的结果,人的成长是最复杂的,要不怎么说“百年树人”呢?所以我太赞成”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标准答案。不过大部分普通人,十几年喂下去,有一天突然放手是很难的,而没有自我觉醒的人,一辈子可能都是巨婴。也有认识的孩子,本来一切看着很好,有一天却突然彻底躺平做了巨婴,父母再也拉不起来了,这个时候欲哭无泪。

发表于 2024-3-30 11: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成长需要留白,孩子大了点需要哲思,艺术和运动选一样成为学习过程的调剂品,这样的孩子不会躺平。
发表于 2024-3-31 12: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3-10-03 21:26
今天孩子又去跟初中的同学聚会了。
这几个初中的同学我特别喜欢。前面已经说过了,初中的时候我跟他的同学接触的多,很多孩子都是看着长大的,看着他们从小不点长成了大人,当然是增加了很多的感情色彩。这些同学里面,有的孩子性格温和情商很高,属于大家都公认的好孩子;有的孩子虽然在家里有点叛逆,但是对我还是非常有礼貌。
几个孩子中有三个去了清北,我们的学校肯定算是差的了。不过这也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他们一直都很优秀。
这群孩子也让我想起了中科大群里一个孩子:中科大开学英语分层考试,有个外省的孩子考到了L4(是英语分层的最高层级,可以以高绩点免修4个学分),据他的家长说他们实际上是高二考上了创新班,但是没有来报到,应该是想去清北吧,然而平时能考140+的英语高考只考了120+,查分也没查到什么结果,这个英语又把他们送到了中科大。可能这个原因,所以这次考了L4会来分享这个事情。

说这些事情想说什么呢?

我想,在现在的筛选机制下,初中毕业基本已经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的出口了,而高考作为标准化考试,其实考的就是指定知识范围内360度无死角、无短板。这个L4的孩子还是很有实力的,有部分可能连中科大也考不回来了。对于不熟悉的人,我们常常会感到意外,意外他怎么去这里怎么去哪里了,其实,90%以上的情况都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孩子并不真正了解而已。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综合很强的可以不考虑中科大少创班,其他的还是可以把少创班作为一个机会的,毕竟它提供了另外一个高考之外的通道。

少创班只招高一的和高二的一部分。大月份的孩子就不招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点口子 发表于 2024-3-31 12:19
少创班只招高一的和高二的一部分。大月份的孩子就不招了。

是的,今年少创班招生的流程也改变了,应该前两天刚考了一次。据说少创班考试参加的人还是不少的,将近2000左右,不知道上海考生有几个,总体来说在上海的关注度比较少,毕竟上海考生可选择的多很多。

刚刚看了坛上一个华二数竞国集选手的自述,结合少创班的招生,唠两句。都知道如果顶尖学校必须要顶尖生源,我想少创班也是极度渴望顶尖生源的吧,但是人家不来也没有办法,只能捡捡漏,或者找一些“方差大”的孩子。我记得我们高中学校前几届竞赛老师捞到个数学选手,竞赛老师拿个宝贝啊,隔三岔五要拿出来夸一夸。有时候没有苗子老师本事再大也没办法。但是“方差大”大的孩子,升学结果自然就是高高低低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7: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接上:

可是大学终于不是以升学作为考核标准了,剩下的人生阶段也不是以升学为标准了。

施一公说他自己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曾经有很多选择,他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向,而不是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如果选了另一个方向,可能不止今天的成就(大意如此)。

如今无论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按照“稳妥”的路子来自招的,比如上例的孩子吧,上中挑挑捡捡的原则就一个,就是稳妥。

所以大家特别希望有一个比自己高级的人做裁判,评判自己的水平,要是上帝能出声说“你是第一”就好了,哈哈。

不过说回来,苏轼对孩子的愿望都是“无病无灾到公卿”,国人几千年积攒下来的心思,不是随便谁能违扭的。就我们个体来说,即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发散思维,随便唠嗑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2: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我最近花在吐槽上的时间太多了,说点正题吧。
今天看到一公众号统计的历年杰青人数,中科大总派第4,其中19~23年近五年排在第3,也说明中科大总体科研实力还是不错,在激烈竞争中并没有多大劣势,值得庆幸。
杰青有“小院士”之称,要求45岁以下才能参与评选,选上的人还都比较有潜力,我们上次去开会的时候,院系领导有杰青,还有双杰青的,感受到密度确实不低,这个评选数据还是比较说明问题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群里怪咖教授的论点,他说中科大对安徽贡献不大,因为中科大毕业生一半在国外一半在高校,跟安徽关系很小。
我觉得他说如果是本科生倒也不算偏颇,但是中科大跟其他顶尖高校相比,本科生规模实在太小了,人数占大头的硕士生可都是就业为导向的,生源来源更复杂,我估计他们对安徽的发展可能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实际上,这里关联着另一个问题,就是科大热心家长一直在争论科大是以“理”还是以“工”为主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以理带工是更好的方向,这里不展开了,以后有空再说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4-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4-1 17:03
是的,今年少创班招生的流程也改变了,应该前两天刚考了一次。据说少创班考试参加的人还是不少的,将近20 ...

今年改革了。增加了一轮入围考,然后再科学营一试+二试,最后高考。每一轮都有淘汰。今年的入围考是3.9,在全国四五个地区举行,有9000+参加。330在合肥的是科学营一试,2000左右参加。
发表于 2024-4-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南科大今年上海招生  上科大宣讲 一个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     这竟然要物化双选    一个工业设计专业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ingdianer 发表于 2024-4-2 12:51
今年改革了。增加了一轮入围考,然后再科学营一试+二试,最后高考。每一轮都有淘汰。今年的入围考是3.9, ...

看公众号消息,二试还有800人,二试完之后一二试综合成绩再给降分档次参加高考。个人理解,比以前流程繁琐点,不过好处一是能坚持下来的是真的想去的,二是可以减轻各地组织少创办班参加高考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ionlily 发表于 2024-4-3 08:37
南科大今年上海招生  上科大宣讲 一个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     这竟然要物化双选    一个工业设计专业   ...

上科大外国语言这个是今年新增的,前面的帖子有讨论过,可以翻看一下。工业设计专业是之前就有的。

个人觉得,不考虑地域因素,南科大从分数性价比上看比上科大高一些,但是毕竟上海生源还是想在上海发展,大家的选择各有道理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前两天科大公众号新闻,港科大副校长带队去中科大,签署了中科大-港科大合作项目,以后中科大孩子去港科大暑研又方便一些了。其实港科大和中科大交流应该蛮多的,像之前那个网红科普物理知识的女博士,就是中科大到港科大读博的,去年去重庆大学做教授了。这次港科大带队的副校长也是中科大的校友。
自从我关注中科大,就隔三岔五的发现高校里中科大的校友,前面看到宁波诺丁汉的校长也是中科大的。怪咖教授所言“一半学界一半国外”也可能并不虚。今天看到饶毅一篇文章,我想,以后孩子要是出国学习,在国外遇到校友的机会可能更大些了。

饶毅写的大概内容:
4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表题为《我国招聘国际科学人才的经验和教训:原因与后果》的文章。文中提到“国际教授回国,除了十几年前,现在基本不再是潮流”,饶毅怀疑“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担心他们水平高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不方便”管理,而因此排斥国际正教授。”目前,西湖大学的国际正教授的数量已经超过北大、清华,比例更是远超全中国所有院校。施一公几年前希望教师招聘超过北大清华的愿望,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现在除了浙江大学似乎还非常努力之外,大部分大学都接近放弃招聘国际正教授,拥有一百多个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十几年来,真正全职到位并留下工作的国际正教授恐怕不到十人,也许不到五人。
饶毅认为,在目前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加持下,引进的人才并不在引进单位分羹,而是带给引才单位更多的资源。但即便如此,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大部分不愿意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
饶毅文中还提到“一批主要是1950年代出生的高校和机构国内领导,对于饶毅、施一公等为代表的海外引进的正教授的“阻击战””,饶毅认为对海外正教授的“阻击战”非常“成功”。
国际一流大学做过正教授的这批,在国内带领各单位改革后,接近百分之百被扫地出门。而且在国际上获得博士学位都基本成为弱点,也一样在科研和教育机构的领导层几乎被“清零”。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看到两个竞赛、综合选择相关的文章,又看到前几天华二国集选手的自白,联想到自己孩子的经历,我考虑联系自己孩子的学习经历写一点自己的思考,但是这种文字要成文相对吐槽贴比较费脑细胞,码字麻烦,我太懒了,总是无法启动,唉。
发表于 2024-4-9 12: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0禾急 发表于 2024-4-9 12:50
最近看到两个竞赛、综合选择相关的文章,又看到前几天华二国集选手的自白,联想到自己孩子的经历,我考虑联 ...

哇,想看。写一点是一点,先写起来
发表于 2024-4-1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恭喜楼主,中科大确实不错。
发表于 2024-4-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都是在强基宣传呢  楼主家去年有报吗
发表于 2024-4-2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科大是很牛的。我高考巨无霸省考的,当年高中成绩还不错211级别的同学,几个都读了中科大的研究生。后劲也很足,现在发展也很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些日子没有上千帆了,一是自己比较忙,二是没啥好说的。五一马上到了,孩子已经订好票回上海,也跟同学约了去看展看演唱会,活动丰富多彩,也相当费银子,还是在合肥省钱。

学校发通知了,22、23级转专业准备开始了,从专业介绍指导到申请并录取,陆陆续续要持续到7月中旬才能最终定下来。现在问孩子的想法,还是说”在看“,也不知道在看啥,我估计转专业这事最后就是无疾而终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也从各种想法回归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

孩子选的课里面,这次需要期中考试的只有一门数分,集中精力复习一门,压力相对还好,为了展会的门票小伙子还是挺拼的,成绩比均分高了十几分,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去玩了。

推荐一个视频:
最近看了袁亚湘院士跟一群上海家长的对话的视频,视频有十几分钟长,里面有个自称工科博士的妈妈提到她的焦虑,询问袁怎么化解,我觉得他的回答挺好的,焦虑中的父母可以搜来看看。其中他说到关键的一点:定力。很值得大家思考。”定力“这个东西,真的只有靠自己去解决了。

发表于 2024-4-28 14: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发表于 2024-4-2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今天早上也看到了定力两个字    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  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对大人和孩子都很重要 只是要如何很好做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18: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lionlily 发表于 2024-04-28 15:53
今天早上也看到了定力两个字    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  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对大人和孩子都很重要 只是要如何很好做到  

“定力”确实难,因为我们的价值观里,每个人都是“既要”“又要”,而实际上能“既要”“又要”的孩子屈指可数,这其中的GAP就是所有焦虑的源头。
我看这视频里最常见的评论是“院士站着说话不腰疼”。比如我自己,觉得我上岸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也肯定不在少数。

但别人也只能帮到这了,不调整自已的预期,是不可能不焦虑的。那个自称“焦虑的老母亲”的女博士,也一定是这种心态吧?别人告诉你孩子上什么大学没那么重要,你说这不可能不重要啊!那么其他的说再多都没有用了,该焦虑还是要焦虑。
发表于 2024-4-28 18: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孩子教育这件事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比如我以前一直认为孩子的成功和在青春期前培养了她的自驱力关系很大;所以后来一直是孩子焦虑,爸妈佛系。直到前几日和一位多年没见面的老友聊天,他说:哪里,你只是抓到了一手好牌而已。没处说理。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8: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alicex 发表于 2024-04-28 18:21
孩子教育这件事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比如我以前一直认为孩子的成功和在青春期前培养了她的自驱力关系很大;所以后来一直是孩子焦虑,爸妈佛系。直到前几日和一位多年没见面的老友聊天,他说:哪里,你只是抓到了一手好牌而已。没处说理。

自驱也是天赋的一种,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收到私信问2024中科大招生群号,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如果有热心的家长看到这个信息,麻烦跟帖回一下吧,谢谢。

关于中科大,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个半学期,相信大部分关注我帖子的同学已经大致了解很多中科大的信息了,最近看到20级上海生源就读情况的讨论,还是想再提醒一下希望报考中科大的家长和孩子:

1、不要为了不浪费分数报中科大。
中科大基本可以看作纯理工科学校,课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听说上海20级生源延毕率明显高于校平均水平,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课程难度大的缘故,但是我个人的观察和分析,上海考生的水平差异是比较大的:顶尖竞赛生是在全国范围内竞争,自然没问题的;高考生中头部有一部分是有竞争力的,但也有一部分考生是享受了高考红利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不浪费分数去读某个学校。我看了一下国外的大学的介绍,我觉得中科大有点像加拿大的滑铁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难读、偏科,有口碑、排名还不高。当然这只是个人肤浅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2、关于选专业:
基础学科难读,但是各个学校差异其实也蛮大的,中科大的难度绝对不小的,觉得自己“读不了清北,读个中科大总没问题吧”,这是错误的想法。高考选拔依据的是木桶理论,大学更爱偏科生。袁亚湘院士是搞数学的,他说二选一的话,他会要中科大前30%,但不要北大后25%。

另外,虽然说中科大专业选择比较自由,但是要知道,很多理工科热门专业是难度比较大的,不要觉得自己孩子高考分数到了,就一定要选个热门专业,要不亏了。反正我看那些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热门专业的专业课,都挺难的,很多学校让高分的先选专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那种靠语文英语小三门拉分的就算了,还是要掂量掂量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当然了,真喜欢数理化的孩子也不用怕,而且它很多专业是不需要学语文、化学之类的,很适合数理偏科些的。把自己定位清楚,认真学,毕业应该不会是很大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1-22 18:50 , Processed in 0.17139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