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qtyqtx 发表于 2019-05-31 06:50 说个题外话,游戏。 不少娃都有半夜偷偷打游戏经历。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不让玩的,孩子有各种办法偷着玩。但真正沉迷其中的是少数,可能孩子需要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逃避现实。 我家的处理方式是常规游戏时间+奖励时间+考后放松时间。周末三天有常规游戏时间。数学做出老师布置的压轴题,每道有固定的奖励时间。大考后几天每天给游戏时间,用来调整放松。游戏时间,家长掌握的好,是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和学习的。 特别是解题带来游戏时间,这对孩子来说,有一种凭能力赚好处的自豪感。
qtyqtx 发表于 2019-05-16 10:07 先说点个人在这三年里的感悟,具体的数学学习后面再慢慢说。 1、亲子关系非常重要。亲子关系好的什么都好说,亲子关系不好的什么都不行。亲子关系的维护是从小开始的,不是青春期。 2、普娃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搞一个科目。比较理想的是小学重点搞英语(这几年小学奥的很厉害了),初中6-8年级重点扑在数学上,8/9年级搞语文。理化不竞赛的话,初中难度不大。 3、对于小学没有全力拼奥数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一定要坚持初中的数学学习。初中男孩子在身体、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 4、数理化学科要特别重视第一轮学习,理化科目不要太早开始学。 5、6/7年级孩子的成绩会有起伏,一定要坚持。这两年坚持学,8年级会明显上升并稳定下来。 6、理科成绩好的排名都在前面,这些孩子里再看英语和语文。高手之间对决语文,前提是先成为其他科目的高手。
qtyqtx 发表于 2019-05-22 10:09 谈谈小奥对初中数学的影响。 小奥原来是前5%的数学资优生学的。但在目前的学习里,当奥数成为主要的选拔手段后,几乎成了所有孩子的标配。单纯从学习的角度讲,小奥到底作用何在?小奥不能直接帮助你提高初中数学成绩,它能够帮助你对数学理解得更深刻。 目前的小奥学习,师资和教学方式有些问题。很多无法把问题的前因后果讲清楚,只是给你公式,或者123给你步骤让孩子去套。看起来有些孩子奥数成绩不错,但真正理解了多少是要打个问号的。一旦养成了靠记忆和刷题的方法来学数学,中学后如果不调整很容易成绩打回原形,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心态。 对于没学过奥数或者小学没有重兵投入奥数的孩子,进入初中,不要害怕。所有的知识到初中学都是来得及的。和小学奥数关联比较大的是六年级数学,但这部分在自招或者中考中单纯出题的分值分值非常低,甚至不会单独出题。更多的是作为题目一个步骤,也就是各种题会不断的帮助你复习这一块知识。对于排列组合部分,教材不涉及的自招考点,小奥很可能只是学了皮毛或者根本就忘了。几何部分小奥几乎不成体系,几个模型进入初中,有了完整的从全等到四边形到相似的学习后,那几个模型很容易理解的。
qtyqtx 发表于 2019-06-03 09:44 举个数学复习的例子。 现在临近期末,数学的复习大家普遍的做法是把错题重做一遍,或者至少再看一遍。 可以尝试一下,拿几张白纸,让孩子尝试回忆这一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学了哪几章,代数和几何分开看。每章老师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前后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联。定理不光要正确的叙述出来,还要把证明的过程讲出来。也就是每个知识点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如果每个知识点,孩子能讲出比较典型的例题或者根据知识点现编一个题就更好了。 梳理过后,再去看看错题。有的错题,是孩子初次接触知识点容易犯的错误,期末时已经完全不是问题,那就忽略。其他比较重要得错题,让孩子讲讲这个题考察哪些知识点,知识点间用什么方式去跌价考察。题难,难点在哪里,自己的理解是哪一步卡住了。这样的思考远比把错题再做一遍要效果好。错题一学期做个两三遍,过程孩子都记住了。再做相当于默写。 在此基础上,可以定时的完成历年的期末考试卷,测试一下时间分配和掌握的程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7 21:16 , Processed in 0.1472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