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yqtx 发表于 2019-05-16 10:07 先说点个人在这三年里的感悟,具体的数学学习后面再慢慢说。 1、亲子关系非常重要。亲子关系好的什么都好说,亲子关系不好的什么都不行。亲子关系的维护是从小开始的,不是青春期。 2、普娃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搞一个科目。比较理想的是小学重点搞英语(这几年小学奥的很厉害了),初中6-8年级重点扑在数学上,8/9年级搞语文。理化不竞赛的话,初中难度不大。 3、对于小学没有全力拼奥数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一定要坚持初中的数学学习。初中男孩子在身体、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 4、数理化学科要特别重视第一轮学习,理化科目不要太早开始学。 5、6/7年级孩子的成绩会有起伏,一定要坚持。这两年坚持学,8年级会明显上升并稳定下来。 6、理科成绩好的排名都在前面,这些孩子里再看英语和语文。高手之间对决语文,前提是先成为其他科目的高手。
举报
qtyqtx 发表于 2019-05-25 13:52 七年级除了两次9字开头的成绩,其他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7年级的精力更多的放在应付课外第一轮的八九年级的学习上了。但点点滴滴的进步,给孩子很大的鼓励。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能力的提高。课外完成第一轮后,八年级的校内数学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这时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第二遍学习这些知识了。八上数学成绩一般都在班级平均分以上5-10分。八上期末考试最后一道几何题,全班只有10%的同学解出来,我们也是其中一个。在八下最近5月的考试中,数学成绩比班级平均分高了15分,第一次进入数学单科前五名。这个进步在六七年级根本不曾想到,但一路艰难的走过来,此刻心里倒是有几分水到渠成的平静。 现在所有的回顾,不是建立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去倒推过程中的正确。而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习惯也不好,学习态度也不积极,根本看不到未来希望时,如何理性分析,坚定的执行。
qtyqtx 发表于 2019-05-29 14:50 说说刷题。 题目是用来辅助理解方法和知识点的。刷题是为了让孩子见识这个知识点的各种变形,不是为了考试的时候做到一模一样的题。我们家长会觉得有效的辅导班应该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都覆盖到,但年级越高越不可能做到。到了高中,小题目还好,难度大的题目需要的时间比中考压轴题时间还长,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刷。 对于牛蛙来说,简单的概念引入后直接做题就可以,他们本身就经过选拔,做完题后会自己总结。但普娃不能指望直接做题提升一个层次。普娃和牛蛙的差距不是智商上的差距,是长期以来思考方式的差距,然后是遇到困难后信心的问题。自招班第一轮应该潜移默化的解决这个问题。好多小学奥数一路刷上来的孩子,不刷题就不会学数学了。 对于自招,课外掌握好老师的讲义,课内掌握类似一课一练增强版,就可以了。不搞竞赛没必要刷很多题。或者说刷题是你不理解一个知识点,但要强行放自己会做的下下策。 我们未来面对的是高中大学的学习,在初中阶段更重要的是让培养孩子适合未来学习的思考模式,增强在数学学科的自信。
qtyqtx 发表于 2019-06-09 08:06 推荐几个和学习有关的装备 1、wifi打印机 拍的课堂笔记、错题可以直接打印 2、百乐可擦性水笔 几何添加辅助线可以反复擦,笔帽上自带橡皮。主要平时自己做题用,保护视力。考试不能用可擦性水笔。 3、国誉的小方格活页纸 建议买A4。做几何或函数题,画图特别好用。我们做压轴题都用这个。携带方便。 4、施德楼学生用尺规套装 数学作图用。包含圆规、铅笔、橡皮、量角器和两把三角尺,装在一个盒子,方便携带。 5、错题整理橙果app 拍照、原图把过程答案擦掉、保存打印很方便。 4、几只水彩笔 初学几何方便看图
qtyqtx 发表于 2019-05-20 10:22 还有一点,周末的数学课,我跟着孩子进教室旁听。本来想着初中开始放手,但发现回家做题孩子卡住了,家长还要慢慢研究的话,效率太低。 我是认认真真跟着娃听了两年的数学课,也借此机会看了好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课堂的表现,更好的认识了青春期的孩子们。
qtyqtx 发表于 2019-5-21 08:52 谈谈家长旁听。我旁听的目的是为了去听课,并且事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在课堂上,尽量做到不对孩子课堂的表现 ...
qtyqtx 发表于 2019-05-22 09:49 谈谈学习习惯。 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尤其的男孩,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比如不爱打草稿,不爱动笔自己做,作业比较马虎......女生不论什么成绩,大多数比较认真,习惯好。在数学课上,看到这样一位lsl的女孩。每次老师让先思考做题的时候,她非常认真,本身水平也高。对于非难题大多能做出来,过程写的很清楚。老师讲解后,如果她的答案是对的,她会用红笔打个勾。应该是为课后复习做标记,这些题复习时可以过滤掉。听的时候非常认真,记下关键性的步骤。 好的学习习惯是怎样,大家大概都知道。问题是好的学习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如果只是要做到123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做不到。 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能力是有很大关联的,并不单纯和学习态度有关。从学习动机上看,一个孩子对于他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想做好的事情,他的习惯一般都是很好的。有的孩子天生荣誉感比较强,或者比较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认定,想成为好学生,他自然会非常认真的去履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孩子对于天生喜欢的东西,那更是全情投入。问题是一个不太擅长又不太喜欢这门功课的孩子,这个动机怎么产生呢?这个和这门功课他目前的水平和能力有关。一门不擅长的科目,即使孩子下决心好好听课,听了几题发现一头雾水,他很快就会放弃。我们不单纯讲不怕困难,坚持之类的口号,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带领孩子在第一轮学习是能学会多少学会多少,坚持下去,从长远看结果都是不错的。当孩子的能力提高,慢慢做出了他以为自己做不出的题,考出了比以往更高的分数,他自然在后续的学习里会认真的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程序。 数学是美的,当孩子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他才能体会到这个。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把他的能力带到这个水平。
qtyqtx 发表于 2019-06-05 10:20 谈到学习动机,容易上升到高大上的境界。 比如很多家长特别赞同的龙应台的:孩子,我要你好好学习是为了你将来有更多的选择……龙应台的话,是说给家长听的,让家长产生共鸣。对孩子,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无感。为一个不可描述的未来,要孩子放弃娱乐埋头苦读,显然对00后的娃们没啥用。甚至对安德烈也没啥用。 对孩子来说,学习动机可能是学校里美味的食堂、辅导班下课时去便利店买零食,或者下课后一顿美味的午餐晚餐。他们出生在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追求的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六下期末,在上外大的咖啡馆里,我问孩子一年初中生活的感受。孩子问可以不说学习吗?我说可以。孩子说附中食堂太好了,我一定要留在这个学校。对于00后,学校的食堂真的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辅导班旁边的便利店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下课最激动的就是冲出教室买点吃的,慰劳一下辛苦上课的自己,也享受一份想买啥就买啥的自由。 和孩子不谈空洞的大道理,充分关注他们的需求。上课前给娃点零花钱,比对他说上课认真听管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7 21:06 , Processed in 0.9783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